少年青春,自认强大,以为可以改变一切。
殊不知,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
暴力、残酷、逞凶斗狠,却又挥不去的锐痛忧伤。
他们在伤人中自伤,痛过才能成长。
此外,彻底迷上松田龙平这小子了。
该小子有种阴郁诡异的气质,不易让人有好感,但又的确觉得他特别。
《御法度》里的阴柔狠戾,具有欺骗性的美少年;《NANA》里沉郁冷冽的本成莲;《46亿年之恋》里纤细沉默的有吉淳;再如这部《蓝色青春》里的默然厌世的校园老大九条。
不得不承认,这小子很多变,似乎唯一不变的即是他冷淡寡言的日风气质,美如樱花戾如刀。
Y杀人之后弹奏音乐,抽着烟比出耶的手势,说着pace。
巨大的压力之下显示出可怕的冷静姿态,梦想做超人的Y变成了杀人犯。
K的梦想是进入甲子园,为此一直付出努力,在朝日高中这种垃圾场,他有一个花朵一样的梦想,但他输了比赛,再也不会赢了。
加入黑道的那天,他翻墙出去,和校内枯槁的操场相比,墙外没有开花的树反而显得热闹。
那天是阴天。
青木即将坠落的时候,台词是九条,救救我。
即使把发型换成大背头,用残暴和凶恶伪装自己,内心深处仍然是渴望得到九条的“友情”。
想要成为飞行员的青木,在生命的最后飞了起来,就像一只乌鸦。
九条,最为迷茫的一个人。
所有人都有梦想,而他唯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当青木问他,你未来想做什么的时候,他回答说不知道。
青木大喊那可是你的人生!
在这个短短的春天,九条失去了唯一的朋友。
在看见青木坠落的那一刹那,九条年轻的心也许已经老去。
8号那天我们刚刚得知楠和女友V的分手,于是不良帮集体出动到时步聚餐,gossip kill的同时打算好好安慰他。
夜宵到1点多,我们便集体转移到荔院篮球场,在篮框下围成一圈,9个人,一起聊天。
那时台风刚过不久,凌晨的光景风很大,远处的新生宿舍只剩零散的光点。
我只穿了一件短袖T恤,可是不冷。
那天晚上我们聊楠和V的分开,还和蕉说了很多真心话。
我并不常用真心话来形容聊天。
这个世界虚情假意尔虞我诈翻脸比翻桌子还容易,甚至在我这么看重的这个小团体,我们称作“不良帮”的小团体里,还是会有立场对立、争吵、欺瞒,甚至严重到裁员。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完完全全地说出我怎么想,也一直觉得蕉是一个不太爱BL的成员。
但是那晚我突然被他感动了,虽然这么说很俗。
他问我们,我们怎么看他。
有人说觉得他优柔寡断,有人说他花心风流,也可能是寂寞,有人说他自私自利。
他一一回答。
说得哽咽。
我想这是我会记得很久的画面。
不良帮9个人,篮球场。
其实这些跟这部电影没有什么关系。
只是那天4点多我回到宿舍躺床上突然想到了《蓝色青春》,以及一位豆友评论的标题,“绝望的时候我没有朋友”。
初中的时候读的是大家所谓的“烂仔”学校,如其名,就是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架,耳边出现脏话的频率是N次每分钟,拉帮结派下课群聚走廊体育课只在小卖部上。
那时我虽不是大姐大也没打过架,至少是旁观不少经常性呐喊助威的。
我觉得我只是在适应那个环境,无法出淤泥而不染也不泥足深陷。
但归根结蒂,甚至直到现在,那段时光却是我珍惜的。
有些叫“义气”的东西虽然看着矫情,但却让我感到是存在的。
有几次卷入纠纷,身旁的朋友都跟我说没问题,帮我搞定。
不得不说,我是感动的。
或许这些都是现在的人所不屑的,不齿的。
但就像有太多人看《古惑仔》也能看得热泪盈眶,这些都是我珍惜的,所谓义气,以及友情,尽管有点盲目。
或许就像九条之于青木,青木之于九条,以及这一群小混混。
正是因为太容易反目成仇喊打喊杀,所以九条之于青木,才如此重要。
看见拽拽的后辈要替九条教训,在墙上画涂鸦替九条划地盘。
但正是因为太重要,所以才想得到更多。
希望对方能说真心话,希望对方同样重视自己。
有些人总是不善言辞拘于表达。
以前我们勾个肩搭个背喝同一瓶啤酒就是兄弟,要开片的时候往身后一站就是挚友。
但是电影中的少年哪里有那么好打发。
青木需要更多。
因此当九条无法给予时,青木便崩溃。
过于血性与理所当然的少年,拥有细腻的情感却不拥有细线条,于是便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法来离弃这段友谊。
手段是剧烈的,言辞是恶毒的,但伤的却不只是九条。
因为青木也遗弃自己了。
当最后九条冲着跑上楼顶,感情终于爆发了,他终于懂得有些情感不是放在心里就足够,有些情感需要表达,有些人是足够重要以至要学会挽留的。
但是这个青春是属于蓝色的。
就算周围唱着的是“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就算青木至死都在拍手,有些幸福也是留不住的。
花枯萎了,能做的只有埋葬。
现在我上了省内最好的高校,我有新的朋友,新的团体。
记得高三组织去鼎湖山秋游,在山顶遇见了初中同学婷,她很雀跃地跟我打招呼。
她那时做了导游。
那个瞬间是开心的,就像重回旧地重温旧梦,再次见到记忆中的人是慨然而温暖的。
但我也清楚感受到什么叫改变。
3年时间把我们分隔得太远了。
高中是间名校,说句他妈的都要受人白眼,我自然也是能忍则忍。
前几天听说婷已经做了母亲,有了一个接近1岁的女儿。
而我只是读着我的大二而已。
这就是生活。
青木画的原来是影子。
这就是青木留给九条,和其他兄弟的。
因为青木最终倒下了。
但是他们身边一直有他的位置。
就算他已经离开,那个位置依然空着。
是没有其他人可以填补的空缺。
我认识过那么多人。
我交过那么多可以称为知己的朋友。
我们曾经一起谈心,一起道尽他人长短,一起经历。
就算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如今已经和我渐行渐远,有些甚至沦落到碰面也不再招呼。
但是那些位置依然空着。
是没有其他人可以填补的空缺。
(完全剧透)1. 木村——梦想修罗场的失败者一所不良少年云集的高中,木村以日本高中体育圣地——甲子园为目标,将整个青春倾注,但最后还是没能入围。
2018年是甲子园第100届比赛(中因战乱停办过三年)。
因为棒球是日本的国民运动,所以甲子园每年的比赛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
甲子园落成后的一个世纪中,不知寄托了多少青春与梦想。
56:3971,这是2018年,从预选到入围甲子园的比例。
不到2%的入选率,对比同年常青藤高校的录取率,5.2%—12.5%。
争夺梦想的残酷,可想而知。
电影中,在这一所毫无希望的高中,木村选择了孤注一掷,棒球是他青春的全部。
他将整个青春都投入到“入围甲子园”的梦想中。
而失败,来得如此漫不经心而理所当然。
赛后,他与后辈打麻将消遣时,面对后辈的劝慰,也只是轻描淡写一句:“我应该投曲线球的,照替补的话。
”在他加入黑帮前,木村与曾是棒球社前辈的黑帮成员对话,透露出:入围甲子园不光是他个人的梦想,也是前辈未曾了结的夙愿。
还有前辈曾留给自己的棒球衫,内衬写满了追逐梦想的宣言。
而如今作为失败者的他,只能把追逐梦想的位置又让给了后辈。
“你一定要进甲子园,把我的青春赢回来。
”隐忍而炽烈的梦想,如此延续在这所学校。
2. 雪男——童年不幸与世界和平剧情对于雪男的童年交代不多,但当雪男杀死太田后,电影闪回了雪男幼年的某张照片,间接表明雪男的暴力倾向,与童年的际遇有某种联系。
照片里,年幼的雪男一脸哭容,却用手比着胜利的手势,行为诡异,让人不知所谓。
根据电影的另一处细节——众人在天台合影时,雪男随口对太田说了一句“想死吗”,类似于口头禅的话。
以及之后,他在厕所掏出刀具要杀死太田时,也说了这句。
借此可以推断,雪男的暴力倾向有可能来自童年的遭遇,最可能是家庭暴力。
而他所谓的“世界和平”,也许是幼年不堪暴力的他,将其理解为世上不再有暴力。
所以,他才一直幻想着自己能成为超人,而不是像太田那样对暴力唯唯诺诺的人。
片中雪男对太田态度的演变,是理解雪男施暴的关键。
前面提到口头禅一般的“想死吗”,分别在合影与行凶前说过。
但可解读的信息有限,暂放一边。
片中还有一段剧情,雪男教太田弹琴,琴弦生锈了,但雪男没有直接让太田去买,而是让吉村去买的。
这里可以看出,雪男并不是将太田看作自己的跟班,之前合影的那句“想死吗”,也只是两人亲昵关系的表现。
而随后,与九条在天台闲聊时,雪男看见太田那副与混混嬉闹的模样。
他脱口一句,“别巴结了。
”可见他是很讨厌太田这种行为或是混混这类人的。
综上,就大致可以猜测雪男的施暴动机。
他儿童时遭受了某种暴力对待,结合“想死吗”的口头禅,很有可能是来自父亲的家暴。
所以才产生了暴力倾向,并演变成了针对太田的行凶。
而另一方面,他又怀揣着成为超人的幻想,努力向正义看齐,所以才会说好好学习和考上大学的话。
等到被警察逮捕时,仍然挣扎着天真地说要考试和毕业。
正义与暴力,天真与残忍,一体双生,如此矛盾。
老师询问他有关未来的志向时,他曾无力地回应,“世界和平”。
与九条在天台闲谈时,九条也问他同样的问题。
他恳切地回答,“我注定要当超人”。
这些在旁人听来,如何都觉得,不过是小孩子的玩笑话。
是啊,谁会相信小孩子的胡言乱语。
无论是“世界和平”还是“想死吗”。
3. 九条、青木——得而复失与失而复得九条在天台拍了七下,成功登临了“秩序”的顶点。
看似风轻云淡实则临渊而立。
天台游戏的本质不难说破——比谁不怕死。
进而引申,只要你心中足够地空虚,就可以什么都不怕。
这便是九条的内心——充满了空虚。
他轻易站上“秩序”的顶点,但他并不热衷于权力的兑现,与施受关系的表演。
成为老大后,与青木一次踢球,对话中透露了他们曾经和朋友一起踢球,而现在没有了。
“你叫我,我才加入的” “已经不在乎输赢了” 原来,不管是足球进决赛还是顶点争夺,大概都是出自青木的意愿。
青木无比热枕的友谊,对于九条来说,只是意味着负担,意味着要背负青木的期望。
青木深知,不顺从或者维护“秩序”,就会受伺机者无端的戏弄,所以青木对于维护“秩序”,来得比谁都急切。
他有能力站上顶点,因为他可以比任何人都绝情,后来他也证明了这一点。
另一边,九条在天台的护栏上(护栏的隐喻而后说),眼见木村与雪男的青春迎来结局。
他才发现,登上“秩序”的顶点,并不能填满他内心的空虚,反而可能会引他进入更威胁的境地。
赢得拍手游戏时那得意的笑容还记忆犹新,而此刻,他心中的迷失和怅惘无人知晓。
幸好,被一米二老师道出了“最近变得很安静嘛”。
一米二老师大概是整个学校里,最理解学生的人了。
但他知道,他能做的,只是与学生闲聊,教他们种花,浇水,并耐心地等待 。
九条在一米二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着与现实和解,试图找到解脱的办法。
他开始每天浇水,与一米二老师踢球,坐回第一排好好上课。
青木珍视与九条的友谊,并一直期望着九条的认同。
在九条成为一把手时,他全力支持。
但一切都漠不关心的九条,如何成为那个,青木所理想的顶点呢。
于是,两人的矛盾在青木的心理落差中堆积起来。
彼时,正值九条试图与现实和解,被青木误以为他还在对自己生气。
由此,青木爆发了心中的积怨,选择撕裂两人的友谊,亲自登上顶点,试图证明自己。
“我会做你做不到的事”而当青木站在九条曾经站过的地方,看了一整夜他曾看过的风景后。
遗憾地发现,不管如何追赶九条的步伐,自己只能成为那个漆黑的影子,而成为不了投下影子的人。
他也无法走进九条的世界,完全地理解他、信任他。
于是,他作了一生只有一次机会的飞行。
“我的梦想是成为飞行员”4. 隐喻-护栏海报的“青春”字样与影片开头的片名,都能看出护栏的形状特点,即意味着影片,试图讲述的是翻越青春这道护栏的故事。
-后辈的训练木村已逝青春的重生-幽灵的除虫因电影蒙太奇的拼接手法,可以理解为雪男对于暴力的憎恨。
后来,幽灵课桌上樱花与毛虫的共存,则意味着憎恨被消解,理想与现实共存。
-魔术一米二老师给九条表演魔术,使得九条放弃了辍学的想法。
凋零的花,借魔术而新生,象征九条的内心,顺利越过了青春的护栏,并达成了与现实的和解。
“花就是要盛开,而并非凋谢”
说不出是因为什么。
尽管感觉情节铺陈节奏不够好,有些人物形象不够丰满,演员演技参差不齐,可是越看下去,就越想给高分。
尽管能感觉到有这么多的缺点,却能发现,那些少年心气,就是那样相似,那样贴切。
想逞强,所以好勇斗狠。
想向上爬,所以容易认真。
想标新立异,所以百无禁忌。
想寻求陪伴,所以得不到就会变成恨意。
想把别人比下去,所以变本加厉。
想做些什么,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想显得无所畏惧,却无可避免的暴露出迷茫和胆怯。
有梦想的人走上了黑道,杀人,被杀,病死,自杀。
没有梦想的人偷来梦想,回头走下去。
蓝色的不仅是这个樱花盛开的春天,更是他们的青春。
樱花,球门,黑色喷漆罐,松田龙平迷茫的脸和侏儒园丁摆动的手,真美。
甚至美得带有病态。
所有的花生来都是为了开放。
没错。
但是有的花没有开。
不回头的离开校园那一刻,似乎全世界都在背后瞬间荒芜。
青い春,青色的春天。
他们已经一无所有,除了无法逃离的青春。
唯一能做的是挥霍生命,他们尝试杀死自己,以获得挣脱平庸的快乐。
大人们常常忽略青春,这是一个容易被丢弃的年纪,在这个年纪,一切都最为明朗、强烈,也以最快的速度被之后的岁月背叛。
花的绽放一定意味着成熟和圆满吗。
未能绽放的花就一定不完整吗。
凋零之后结出果实,原有的花的生命早已死亡。
所以,那之后的他们便不再是他们了。
长大后的我们也不再是我们,我们,只是代替原来那个自己活着,活在同样的阳光和水的世界中,活在同一副躯壳内。
愤怒和怨恨一样,都来源于痛楚;痛楚源自于爱;爱的本源是某种愚蠢的坚执。
一旦萌发,便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轻。
青春之所以残酷,是因为痛楚难以承受,那些孩子太年轻,完全不想为求生而牺牲爱的完整。
心灵的差距造成了一种理解的不对等。
我们两人,究竟谁才是不成熟的那个。
你的冷酷,我永远不会理解。
你抛弃我,我唯有怨恨你。
我想留住的,不过是天台上你为我剪发的温情,失去这一刻,我宁愿死去。
如果你还年轻,你愿意选择怎样的青春呢。
是日式的,美式的,还是中式的。
是残酷的,唯美的,迷幻的,励志的,还是荒唐的。
如果我是女生,我可能会选择蓝色大门里的青春,干净简单,但是,如果我是男生,我会选择蓝色青春,残酷的绽放过。
松田龙平依旧放肆地美着。
他是我心里的妖艳美少年。
在影片的结尾,交错的意象,郁金香开了,可是九条没有看到。
我对日本这个国家的敌意固然存在,但是无可抹煞的是,我还是很喜欢那种悲剧之美,在沉沦中,在残酷中,在近乎变态的偏执里,美着,悲哀地美着。
樱花盛开,穿着制服的少年,一个人,奔跑在偌大的操场上,踢着足球。
在高高的天台上,天空是那么蓝,可是未来是虚幻的。
青木一直等待九条来救他。
可是暮去朝来,原来你不来救我,让我沉沦吧,既然你不肯回来。
青春期的迷惘,还有对鲜血的渴望,是可怕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强制自己不要做冲动的事情,比如,把一整杯冰镇柠檬水浇在自己的头上。
走在夜路上的时候,我远离那个池塘,以免自己跳下去。
我不想现在就死去。
可是你知道的,有些花注定不会开放的。
就算花朵的使命就是盛放。
如果我死了,你别跳下去,你看虽然这里的冬天这么冷,春天还是会来的,你知道这里的春天虽然来得晚,但是到处都是樱花,好美。
我把这里变成地狱,换不回你的心,又有什么用呢。
你是我最好的,最好的朋友。
我爱你。
只是,我可不可以不用朋友的身份来爱你。
可不可以呢。
我以为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友情了,而我更早失去的,是我蓝色的青春。
湛蓝的天空下,一群还拥有青春的孩子们做着他们自己的游戏,他们没有什么打算,但现实逼着他们不得不去考虑自己。
而因此,原来要好的朋友,便渐渐地一个个散去,这种结局必须接受,接受不了的只好死去,永远地活在这蓝色青春里。
自己栽下的花朵只能由自己照料,自己欣赏,朋友们能够做的,也许只有陪你种下他们自己的花朵,花可以长在相同的土壤里,但却不能同时开放,一起凋零。
电影让我想起了很多,但我却不觉得青春是残酷的了,因为残酷得毕竟很美,就想鲜血崩出的那一刹那,痛并快乐着。
我只希望多年以后还活着的朋友们能够再次相聚,一起悼念死去的朋友们。
这些花儿曾经一起生长,就算最终散落四处,但花瓣还依存着彼此的方向。
“花都干死了。
”“花总是会盛开的,相信这点很重要。
”“我会让这里变成地狱。
”“你做不到的。
”“在这个烂学校,棒球是我唯一的花。
”杀了人的少年哼着歌弹着吉他,冲教导主任比出一个傻兮兮的剪刀手,说:“Peace!”杀人的时候门上刀穿过门,血从戳开的缝隙里流出来,又美又恐怖。
青木和九条打架前香烟接吻的画面。
九条画在桌上的画和青木死前留下的喷漆影子。
高楼上的拍手游戏。
嘴上逞强实则怕得要死偏死要面子想证明自己结果差点从楼上掉下去的少年。
最后在楼顶站了一夜,学生都来上课的早晨,十三下拍手,青木的死亡。
最后的五分钟狂奔的九条,闪回里青木和九条快乐的曾经。
那一段剪辑不能太棒,背景音乐颓废又热血,在青木死前的画面里听起来那么悲伤。
残酷的青春,找不到出路的少年,荷尔蒙分泌旺盛无法发泄只有靠暴力平息的年纪。
完全对于犯罪和死亡没有任何概念的一切都很混沌的年纪。
是这样灰色的啊。
唱着歌,打着架,不知道下一秒在哪里,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好像什么都不在乎。
就是这样的啊,青春。
就算没有像电影中的少年一样走上黑暗的道路,可心也是在黑暗里挣扎过的啊。
PS:松田龙平真好看啊,打架的时候那副面无表情的冷酷脸还有浇花的时候嘴角露出的微笑看得我心跳不已的。
啊,好想变成被他踩在脚下的家伙。
看的过程中真是时不时就被他的美颜暴击。
看完电影做一下标注是多么的重要,第一个镜头出来就觉得很早以前看过。
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为什么看过却不留此片。
看到一半果断明白,因为不适感的镜头太多。
日本有没有正经好好念书的男高,不是每间学校都是暗黑脏乱垃圾遍地的末世校园吧(哦不对,我喜欢可爱的真田北高中)。
影片穿插的无事可做和残酷暴虐,真实刺目。
年少的龙平有种鬼魅凄楚之美,除了和新井浩文两个爱意浓浓的友情可看之外,实在无法消受这么惨烈空虚的青春,躁动逼人,凌厉不安。
还有,A太你!
是!
干!
熟!
么!
来!
了!
一星电影,追加一星给配乐,再追加一颗给关于棒球的那一段自白
每个人都有选择各自的青春,而他只是选择了不再当影子。
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但愿她永远不被改变
谁的青春都需要个朋友,不管你是被别人扭过鼻头,还是你变成了瞎子,我都在你左右。还有,花就一定会盛开,所以才叫花。
庆幸自己的青春不是一场黑色风暴。看了好爽。大爱松本龙平。
闷
在我心中,你是妖艳类帅哥第一,龙平!(第二还没想到~)
打赢麻将有什么意义吗?如果我们棒球都打输了。
节奏缓慢,剧情一般,不知所云
某人总有一种半死不活的感觉…
高冈苍甫这个时期好瘦~~~
有人说九条和青木有同性恋倾向,我觉得不至于,友情就是友情。青春有时候也挺可悲的,伴着浓重的摇滚音乐,这群少年互相欺负。有人镇静地杀了人,有人自己封王。最后青木跳楼的时候,我一瞬间替九条有了痛不欲生的感觉。
松田龙平犀利,瑛太小荷才露尖尖角
看着主演去的 不过那个游戏让我印象深刻
…
对这样的青春毫无感觉
看的手心全湿
本人真的对日式青春残酷物语产生了抗体 何况这部本来就不咋地
基情若隐若现,手心一直潮湿。丰田利晃是“13”数字控,扶栏击掌13下,毁灭肉体。《逃狱九人组》里松田龙平被判13年。
大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