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太空救援

Салют-7,星空浩劫(港),礼炮号空间站,礼炮7号,Salyut 7

主演:弗拉季米尔·弗多维琴科夫,帕维尔·杰列维扬科,柳波芙·阿克肖诺娃,欧克萨娜·范德拉,玛丽亚·米罗诺娃,伊戈尔·乌戈尔尼科夫,亚历山大·斯莫勒克,亚历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7

《太空救援》剧照

太空救援 剧照 NO.1太空救援 剧照 NO.2太空救援 剧照 NO.3太空救援 剧照 NO.4太空救援 剧照 NO.5太空救援 剧照 NO.6太空救援 剧照 NO.13太空救援 剧照 NO.14太空救援 剧照 NO.15太空救援 剧照 NO.16太空救援 剧照 NO.17太空救援 剧照 NO.18太空救援 剧照 NO.19太空救援 剧照 NO.20

《太空救援》剧情介绍

太空救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位于外太空的“礼炮7号”空间站意外与地球失去联系,工程师维克托·阿约金和退役宇航员弗拉基米尔·费奥多罗夫临危受命,搭乘联盟号T-13寻找“礼炮7号”的踪迹,当经历宇宙空间对接、太空舱寒流、空间站失火、太阳能充电系统失灵等一系列危机准备返航之时,却被告知空间站即将被击落,一场更大的太空灾难正在袭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热血地雷战我变美的那夏天第一季朱丽叶与罗密欧翠星之加尔刚蒂亚你和我茅山叔叔悬浮聚会第二季死亡回放吸血少女大战再生萝莉精忠岳飞天体的秩序第17话另一个愿望虎胆龙威之迷惘钻石岛野王无声夜皮箧拉尸撒旦没有原则达·芬奇的恶魔第三季东北猛兽超级无敌掌门狗:企鹅的复仇西安事变狙击电话亭萨霍少年有梦雪落牤牛河水上游击队狼群出动直立象传说逆鳞

《太空救援》长篇影评

 1 ) 俄罗斯 太空 真实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都会带来了强烈的时代感,厚重的文化历史感,再加上还有对前苏联的神秘感,这些都会增加更多的电影受众。

俄罗斯硬科学的太空片,电影这方面的特效制作也非常棒,宏观大场面和小的细节制作都非常用心精致,展示了苏联当时的太空探索实力。

100分钟的电影,讲述了很多事件,节奏显得较快,人物关系很清晰,挺符合俄式电影的味道。

电影中的男主角,弗拉迪米尔,在阳台随手放下了烟灰缸,估计会引起观众的笑声,也说明他是个为了太空而生的人,跟着他的节奏走,会把你带入到影片的故事之中。

影片简略表现了当时礼炮空间站的超自然现象-“外星人”。

因为不是灵异片么。

也简略了美苏冷战的历史,这样也更强化了太空救援的概念。

结尾不要着急,后面的片花一定要看,里面含有很多当时的历史真实记录胶片,平时应该还算很难得看到的。

 2 ) 《太空救援》与《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其他太空题材电影相比如何?

一.太空救援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失控的7号空间站!

1985年2月“礼炮七号”空间站失联,前苏联航航天地面中心完全失去对其的控制,没有选择,苏联当局被迫派遣航天员Vladimir Dzhanibekov与航天工程师Victor Savinikh前往太空站进行维修。

“真实事件”改编作品的要义就是真真切切!

实实在在!

用最真实的情感表露激发观众内心的共鸣,使人感同身受。

Victor与待产妻子的爱情表露、Vladimir与妻子、女儿的亲情流露、Victor与Vladimir的情同手足,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二.太空救援的俄式风格典型的俄式电影,简陋的电影风格,冷色调的画面,真实到肉体的情感,旧门框大玻璃的建筑物。

还有真实情感的流露,爱情,亲情,友情,勇气和担当。

对俄式风格的幻想就是简单,粗暴,拳拳到肉的真实。

这两点就已经让《太空救援》和《地心引力》《火星救援》区分了开来。

在太空喝伏特加的宇航员

用锤子砸掉空间站的零件

粗糙的电焊把太空服扎穿虽然同是太空灾难片,但和美轮美奂,精致酷炫的美式太空电影很是不同。

 3 ) 《太空救援》- 中国的太空电影什么时候登场?

几乎没看过俄国电影,豆瓣7.7分的成绩我认为还是很值得一看,尤其太空题材非常吸引我。

看罢,有这么几个感受:**英语配音不契合战斗民族风格**:如果不是在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和随处可见的苏联标志,说是好莱坞拍的我也认了;**BGM太弱**:重低音不够,不能与浩瀚宇宙相称,有点像是新闻插播时放的,感觉太单薄,还是找来Hans Zimmer大师来一段会比较服帖;**时间线不太清晰**:一上来误以为就是故事的高潮部分,往后的可能是回忆的手法倒叙,看到快最后才知道原来是两次不同的太空任务;节奏飞快,上一分钟接到任务,下一分钟就上太空了,宇航员们执行了多久的任务,是几天还是几个小时一开始总是让人琢磨不定,倒不如和其他科幻电影一样来个时间提示来得明白;**感情线塑造不够饱满**:可能是基于事实创作,我认为集中塑造一个宇航员会不会更好?

比如飞出去的小熊的故事来自Vladimir的女儿,对应后来母女的含泪道别,林林总总,都写他们家就好了,另外一位就是简单的配角单身汉呗,家庭概念来引起观众共鸣,放在俩人身上总是感觉有些稀释了的味道;**还有些疑问:**比如宇航员Vladimir同志的作风是否符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呢?

不听从地球后援团领导指挥,自作主张冒险与空间站对接;不顾一人走一人留的指示,跑去空间站外面凿铁块,这些如果稍有差池,不都是机毁人亡,满盘皆输的悲剧后果吗?

你乐意你们国家乐意吗?

观众们当然是乐意看的,但是,是不是有违事实背景呢?

这倒是颇有美式个人英雄风范,包括Vladimir的各种插科打诨也很好莱坞,只是在太空舱喝伏特加这段,宇航员要酒驾?

好莱坞可能都不带这么玩的。

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两个美国宇航员向不远处的苏联同行挥手致意的一段了,这应该是历史上第一次四个人类老乡在外太空打招呼了,这种超越意识形态的情怀才是诠释太空电影最好的表达方式,赞一个!

4000万美元的预算,星辰大海,浩瀚宇宙都能看个够,战斗民族英雄们的视死如归,也不会式微于同类好莱坞题材,这个预算在当下的中国真是不值一提,可是同为太空大国的中国要什么时候出一个呢?

呼唤中国的太空英雄!

 4 ) 《太空救援》电影观感---战斗民族宇航员演绎男人的担当和职业精神

太空救援这部罕见的太空题材电影,豆瓣高分俄罗斯电影,该片根据1985年前苏联“礼炮7号”空间站救援事件改编。

太空救援这部电影拍摄了罕见的太空题材,让普通人通过电影了解太空、火箭发射、空间站这些太空元素。

故事讲述了“礼炮7号”空间站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和地面失去了联系,飞控中心为了避免空间站失去控制,就想法修复空间站,于是拿出方案,派出宇航员去完成对接任务,这个任务说起来很简单,乘坐火箭飞船驶入既定轨道,找到“礼炮7号”空间站,然后计算出同步的速度,然后接近不断旋转的空间站,找到最佳的机会,释放探测器尝试联结,联结后机械锁定,然后宇航员进入空间站修复故障,乘坐飞船回到地面就算完成任务。

说起容易,做起来难,飞控中心找遍了所有能上天的人员,都在实验阶段无法完成任务,更不要真正上去。

这时找到了在度假的工程师阿约金,和已经被取消资格苏联宇航员费奥多罗夫,此人正是宇航员中的奇才。

为了避免空间站坠落,两人临危受命,为了国家去完成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费奥多罗夫果然是高手,几次失败后,成功对接,并且找到了故障,然而进入才发现空间站变成了冰箱,两人设法把空间站由冰箱变成烤箱,然而费奥多罗夫和阿约金庆祝喝了两口,毕竟男人大都好这杯中之物,尤其是圆满完成任务时,可惜最放松的时候也最危险,遗落的酒滴引起了更大的问题。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费奥多罗夫服从飞控中心任务安排,决定牺牲自我,听到消息的女儿和妻子来到飞控中心和费奥多罗夫作了最后通话,就在绝望艰难之际,阿约金知情后不忍心放弃好哥们独自逃生,真是患难见真情,两人决定放手一搏,冒险飘到空间站外部,用铁锤没错就是大铁锤,修复了损坏的太阳能板保护装置,终于在最后关头完成了这不可能的任务。

在电影里两名宇航员演绎的对接和修复任务是根据真实事件改变,他们完成的手动机械对接空间站任务,难度非常大,他们出色的完成对接任务堪称奇迹,修复空间站延长了“礼炮7号”空间站的使用寿命,这两名宇航员非常英勇,他们不光是国家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

虽然这部电影成本只有四千万,但是剧情连接紧凑,镜头切换流畅合理,没有好莱坞式的套路,感觉有一种老电影式的剧情节奏,整个电影没有特别多特效,但是情节环环相扣,让观众被电影拖着想看下去,从飞控中心和宇航员视角去思考问题的解决和应对,影片也融入了感情元素,在面对难题时候,宇航员与家庭的维系,家人的不舍和担心,面对艰险宇航员为了国家和职责所在毅然前往,总的来讲是部好电影,有必须看完不能中断的优秀太空题材电影,值得点赞。

 5 ) 新人类

电影片头,猴子们最终挥舞起骨头棍子,然后变成飞船的画面寓意着人类是由工具的进化而进化的,从最初的骨头到宇宙飞船,人类发明各式各样的工具从而强大起来。

可是这一切都是那一块石碑赋予的,当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石碑再次出现,人类第二次进化,工具已经不再重要,影片最后的婴儿,就是新人类。

其电影最震感的在于给予了人类一种新的解释。

 6 ) 影院英语103分钟版与某盘俄语106分钟版区别

1精神医生审查后(英语影院版好像字幕说明了打印机文件建议退役,俄语版没有),弗拉基米尔驱车、停车,忧郁的吸烟画面,英语版删除了。

2紧随其后的棉被聊天场景,妻子问丈夫如何向马达加斯加人描述他在苏联的生活,丈夫不说话,起身走了。

然后妻子跟着丈夫来到阳台上,告诉他自己爱他希望他留在地球上,丈夫说自己在努力,然后习惯性地放手烟灰缸结果砸楼下去了,妻子说这是地球会掉下去的……这段影院英语版没有。

3女宇航员?

做了个不祥的梦,打电话告诉弗拉基米尔。

俄语版没有。

4印象中影院的英语版礼炮7号被流星击中出现问题,是像幽灵一样,一会儿出现个红灯,值班人员再查看时又恢复正常绿灯了,然后才出现大问题;而俄语版是直接断电然后地面失去信号了。

感觉影院英语版更曲折点呢。

5然后弗拉基米尔看电视,小女儿问爸爸苏联英雄也拉噗噗吗?

爸爸说当然,每个人都拉这一段,到机械师维克托在陪妻子产检的间隙给弗拉基米尔打电话说肯定出事儿了,然后到回答旁边孕妇说妻子怀孕31周,这段俄语版没有。

6跟戈尔巴乔夫开会,印象中英语版翻译是说击毁礼炮号,碎片会把轨道上的其他卫星都搞糟;俄语版字幕是说轨道上其他卫星都会失效,苏联会失去太空的话语权至少十年。

7其他候选宇航员手动对接训练都失败,俄语版是交叉剪辑了弗拉基米尔不太开心地开车在路上然后大掉头U-turn轮胎冒烟的画面;还有解释说拆个座椅可以多放补给,另一位接话说而且伤亡会更少是吗(指少去一个就少伤亡一个),英语版么得。

这段感觉英语版字幕译得更清楚些,比方说那段“就像对女孩子一样(指导训练宇航员操作动作轻柔点)”。

但是也有不少俄语版字幕译得更清楚的,总之要向字幕翻译大大们致敬。

8在加油站项目负责人瓦莱里请求弗拉基米尔归队,英语版字幕翻译是瓦莱里说“算我求你”,弗拉基米尔说觉得除了自己没人能行;俄语版字幕是瓦莱里说“你愿意去吗?

………这次一切都很复杂……”,弗拉基米尔说“这很适合我” 9弗拉基米尔在餐厅告诉妻子自己要重上太空,妻子很生气:俄:你的太空里有什么?

你和欧莉亚(女儿的名字)交换了什么?

英:你的太空里有什么?

值得你抛弃妻女 10开启对接舱门时,地面基地指示“等一下”,沃洛德跟维克托开玩笑问你知道格鲁吉亚人 “兄弟,等等”怎么说吗,英文版把格鲁吉亚人换成了美国人。

11初入空间站:“欢迎”的字条谁写的?

斯维塔写的——这段好像英文影院版没有。

12二人在太空吸完酒后,俄语版有瓦莱里和另一位科学家讨论为啥要为了一块20吨的铁让人冒生命危险,荣誉,事业,无力感,自己的决定正确吗,有些优秀的人才就是为太空事业而生的,等等,很动人,英语版貌似没有。

13舱门打开,真空灭火后,奥运熊被冲往星空深处,繁星镜头下摇直接接弗拉基米尔的妻子在窗边星空下吸烟怀人,和维克多的妻子洗衣服感觉到胎动的场景,这个剪接我给满分。

影院英语版没有。

14通知沃洛德两个只能回一个,沃洛德回想那段没说出口的“妻子、女儿、足球,和建设共产主义(和从太空看非洲比有点无聊)可是我喜欢”之后,俄语版有组织派人去接沃洛德妻子女儿的场景,英语版没有。

15和女儿(萌化了)通话,问爸爸能回来吗,英语版剪了一个派去接妻女的女工作人员都不忍低头的镜头。

结尾俄语歌很好听。

当年的史实镜头长短好像略有不同,差别实在不大,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偏差,就不写了。

看完两版感受:不愧是拍出了《战舰波将金号》令“蒙太奇”这一术语闻名于世的国家啊,不愧是出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波文学大师的国家啊……

 7 ) 战斗民族就是虎

这部电影取材自冷战时期的太空救援真实事件。

“礼炮七号(Салют-7,也是电影的原文标题)”是苏联时期礼炮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空间站。

1985年,“礼炮七号”突然和地面控制中心失联。

西方阵营趁机大肆报道,渲染苏联无力控制自己的空间站,即将威胁人类安全。

这时候,如果爆破空间站,会如西方所愿,损害苏联国家形象并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这“二十吨重的废铁”所损失的经费自不必说。

总之,苏联政府将当时最有经验的宇航员扎尼别科夫与萨文内赫派往太空查找问题修复太空站。

发射于是,重重困难被一一打开。

首先,电影里展示了令人紧张的首次太空手动人工对接。

从技术角度来讲,这次对接被认为是太空历史上最复杂的一次对接。

两名资深宇航员经过计算之后带有赌博性质的对接,居然成功了。

接下来,打开太空舱,两位宇航员发现了厚厚的冰层。

给空间站加热需要两天,在那种低温条件下,两个人撑不到一周,地面控制中心也产生了两派意见,有立即返航,有继续工作。

这里还讲了个苏联式(冷)笑话,领导说,苏联人民还害怕冻霜吗?

事实上飞行员被冻得发烧,还依旧在坚持修复工作。

第三重挑战是,给空间站加热后,失重的水到处漂浮。

两个人这时的工作就是吸干水,以便作业。

后来发觉问题不在舱内,于是一人出舱检查,发现是传感器被坏了。

祸不单行,飞船失火,舱内的另一个宇航员被烧伤。

这个时候的苏联顶着西方阵营压力,美国报道说苏联宇航员必死无疑,派出了自己的航天飞机,准备对接。

担心被西方偷走技术的苏联自然不答应。

最终,苏联地面中心做出决定,放弃空间站。

但氧气只够一位宇航员返航,另一位将在空间站被击落时牺牲。

而义气的宇航员却拒绝放弃同伴,展现出人性的伟大。

二人决计绝地求生,出舱砸掉传感器外罩,在空间站飞到地球背面的极寒之下,金属变得脆弱,终于两个人将被撞弯的传感器砸掉,奇迹地修复了太阳能充电系统。

这时颇具煽情的一幕是,美国飞船也绕到了苏联空间站附近,冷战下的来自敌对阵营的双方宇航员互相敬礼致敬,超越了意识形态,毕竟,从宇宙看人类世界是那么渺小。

SaluteСалют这部太空灾难巨制还原了人类历史上公认的太空救援奇迹。

影片中的美丽浩瀚太空与苏联空间站以及失重感非常值得一看。

在主线故事之外,也有几个有意思的地方,电影没有过多渲染。

首先是非常出名的目击“天使”事件:1985年7月,也就是电影所讲述的太空灾难发生前不久,礼炮七号的导航员遇到一队“天使”。

他们看到了七个巨型的人型物体,有翅膀,身上带着薄雾似的光环,发出强光。

无神论苏联政府对宇航员的报告当然非常不满意。

在电影中没有“天使”的镜头,只以宇航员在蓝关照射下的惊异的表情来表现了这一事件。

礼花7号走私亚美尼亚白兰地:那时的苏联有禁酒令,然而少量酒精对于外太空的宇航员来说还是有好处的,可以缓解压力。

私带酒类上飞船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在升空前一周进行减肥,就可以把相应重量的白兰地和酸黄瓜藏在宇航服里带到太空去了。

电影里两个宇航员喝酒的桥段也非常有趣,在失重状态下,两个人抖出一滴酒,再一口吸掉。

吃了这口酒另外,不知是否也有事实依据,电影中,空间站里还偷渡进来一只小强。

宇航员开玩笑称它为第三位宇航员,鉴于地球老乡的身份,没拍死它。

老乡你好继承了苏联太空竞赛遗产的俄罗斯,只用了四千万预算就拍出了这部特效跟好莱坞抗衡的片子,据说其中有40分钟的戏,毛子是简单粗暴地真去空间站拍的。

其实电影一直是国家实力和意识形态宣传的一部分,很是希望有钱拍大场面的我的祖国什么时候也能拍些太空题材的片子。

 8 ) 比地心引力更好看的俄式彪悍太空救援

2018新年伊始,国内将引进一部彪悍无比的毛子片《太空救援》。

有人把它与2013年美国那部《地心引力》相比,不过当初地心引力看得很不过瘾,太空救援则是好看得多。

因为,尽管影片里的一切都看上去那么不可思议,《太空救援》却确确实实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

这部电影取材自冷战时期的太空救援真实事件。

“礼炮七号(Салют-7,也是电影的原文标题)”是苏联时期礼炮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空间站。

1985年,“礼炮七号”突然和地面控制中心失联。

西方阵营趁机大肆报道,渲染苏联无力控制自己的空间站,即将威胁人类安全。

这时候,如果爆破空间站,会如西方所愿,损害苏联国家形象并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这“二十吨重的废铁”所损失的经费自不必说。

总之,苏联政府将当时最有经验的宇航员扎尼别科夫与萨文内赫派往太空查找问题修复太空站。

发射于是,重重困难被一一打开。

首先,电影里展示了令人紧张的首次太空手动人工对接。

从技术角度来讲,这次对接被认为是太空历史上最复杂的一次对接。

两名资深宇航员经过计算之后带有赌博性质的对接,居然成功了。

接下来,打开太空舱,两位宇航员发现了厚厚的冰层。

给空间站加热需要两天,在那种低温条件下,两个人撑不到一周,地面控制中心也产生了两派意见,有立即返航,有继续工作。

这里还讲了个苏联式(冷)笑话,领导说,苏联人民还害怕冻霜吗?

事实上飞行员被冻得发烧,还依旧在坚持修复工作。

第三重挑战是,给空间站加热后,失重的水到处漂浮。

两个人这时的工作就是吸干水,以便作业。

后来发觉问题不在舱内,于是一人出舱检查,发现是传感器被坏了。

祸不单行,飞船失火,舱内的另一个宇航员被烧伤。

这个时候的苏联顶着西方阵营压力,美国报道说苏联宇航员必死无疑,派出了自己的航天飞机,准备对接。

担心被西方偷走技术的苏联自然不答应。

最终,苏联地面中心做出决定,放弃空间站。

但氧气只够一位宇航员返航,另一位将在空间站被击落时牺牲。

而义气的宇航员却拒绝放弃同伴,展现出人性的伟大。

二人决计绝地求生,出舱砸掉传感器外罩,在空间站飞到地球背面的极寒之下,金属变得脆弱,终于两个人将被撞弯的传感器砸掉,奇迹地修复了太阳能充电系统。

这时颇具煽情的一幕是,美国飞船也绕到了苏联空间站附近,冷战下的来自敌对阵营的双方宇航员互相敬礼致敬,超越了意识形态,毕竟,从宇宙看人类世界是那么渺小。

Salute

Салют这部太空灾难巨制还原了人类历史上公认的太空救援奇迹。

影片中的美丽浩瀚太空与苏联空间站以及失重感非常值得一看。

在主线故事之外,也有几个有意思的地方,电影没有过多渲染。

首先是非常出名的目击“天使”事件:1985年7月,也就是电影所讲述的太空灾难发生前不久,礼炮七号的导航员遇到一队“天使”。

他们看到了七个巨型的人型物体,有翅膀,身上带着薄雾似的光环,发出强光。

无神论苏联政府对宇航员的报告当然非常不满意。

在电影中没有“天使”的镜头,只以宇航员在蓝关照射下的惊异的表情来表现了这一事件。

礼花7号走私亚美尼亚白兰地:那时的苏联有禁酒令,然而少量酒精对于外太空的宇航员来说还是有好处的,可以缓解压力。

私带酒类上飞船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在升空前一周进行减肥,就可以把相应重量的白兰地和酸黄瓜藏在宇航服里带到太空去了。

电影里两个宇航员喝酒的桥段也非常有趣,在失重状态下,两个人抖出一滴酒,再一口吸掉。

吃了这口酒另外,不知是否也有事实依据,电影中,空间站里还偷渡进来一只小强。

宇航员开玩笑称它为第三位宇航员,鉴于地球老乡的身份,没拍死它。

老乡你好继承了苏联太空竞赛遗产的俄罗斯,只用了四千万预算就拍出了这部特效跟好莱坞抗衡的片子,据说其中有40分钟的戏,毛子是简单粗暴地真去空间站拍的。

其实电影一直是国家实力和意识形态宣传的一部分,很是希望有钱拍大场面的我的祖国什么时候也能拍些太空题材的片子。

另外,插曲都是当时苏联著名歌手的流行歌曲。

两个人修复了空间站时,有大笑的那段歌曲是Алла Пугачева1975年发布的Арлекиноhttp://www.xiami.com/song/xLvGVDb22ff?spm=a1z1s.3521865.23309997.2.adtkBx结尾处是 Владимир Высоцкий 1966年的 Корабли постоят и ложатся на курс https://y.qq.com/n/yqq/song/001YZQba4QVYrM.html---参考:礼炮七号起死回生困难重重,太空冰窟滴水秒冻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2756473440290403&wfr=spider&for=pc宇宙"走私":俄罗斯人是怎样把酒带上太空的?http://war.163.com/17/0715/10/CPCN4873000181KT.html------如果还不过瘾,可以再看看这一部,人类太空第一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093201/

公众号:穆尔登格

 9 ) 《太空救援》:太空站和宇航员的绝地救援

12018就这样突如其来,而《前任3》的热潮依然没过,在影院里依然看到有红着眼睛从放映厅出来的女生,里面响起了“说散就散”。

我顺手拿张湿纸巾抹掉泪痕,是的,我也很不争气地流了泪,不过不是因为催泪大片前任三,而是因为俄罗斯的一部科幻片-《太空救援》。

这部影片根据人类史上少有的太空救援奇迹—礼炮七号空间站失联的故事改编,在美苏争霸的冷战后期,两国开展以太空科技领域的竞争。

苏联宇航员弗拉基米尔、萨维茨卡亚(首个在太空漫步的女性航天员)、沃尔克在1984年搭乘飞船登上了“礼炮七号”太空站。

宇航员们在太空站外面执行任务并且兴致勃勃地聊着天,正当气氛十分融洽欢愉时,萨维茨卡亚神情凝重,她的宇航服被电焊上的刺扎破,气压突降。

弗拉基米尔镇定地带着她回到了飞船舱门口。

就在弗拉基米尔要进去舱内时,他看到了光,没有光源的光。

弗拉基米尔返回地球接受心理医生治疗,他坚持看到了没有光源的光,那道光柔和舒服,成了天使状。

医生建议他停止工作,就这样,弗拉基米尔成了退役宇航员,过上了平常人的生活。

时隔三年,1985年2月11号,这个再也平常不过的日子,围绕在整个苏联航天一线人员身边的却是沉重的黑色气压。

礼炮七号失联了,重启后无线电接收也罢工了。

礼炮七号彻底失去了联系。

于此同时,美国也在研制太空站的发射,苏联的上层官僚坐不住了,为了避免美国占有礼炮七号,强烈要求摧毁它。

这一摧毁,意味着苏联的航天科研倒退十年。

胖胖的宇航指挥负责人无奈之下决定派出宇航员,希望在赶在美国之前去维修礼炮七号。

2退役宇航员弗拉基米尔和工程师维克托临危受命搭乘飞船前往太空。

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实现手动控制飞船与失去控制并且以高速度运转的礼炮七号对接,这也是人类首次实现对接非合作航天器。

而当他们进入到太空站后真正的困难才来临,舱内温度极低已经结成冰窟,所幸气压正常。

两人在寒冷中将太阳能板修好,舱内的积雪化成了水。

正当两人兴奋地排水时,一颗水珠进入了飞船,引起了火灾。

维克托被烧伤,整个飞船的氧气供应系统、cpu都失灵了。

此时地球上的官僚阶级等不及要摧毁礼炮七号,而飞船上的氧气瓶只能支撑一人回到地球。

指挥官决定让“船长”弗拉基米尔留在太空站,维克托回去地球。

弗拉基米尔平静的接受了上级安排们,维克托强烈反对,两人决定去舱外敲掉变形的传感器来恢复供电实现舱内氧气供应。

一方面是真空里力的消失。

一方面是政治家的摧毁欲望,一场属于宇航员们的救援由此展开。

3我很少接触到科幻片,但是《太空救援》让我感受到的是满满的震撼。

为什么说有些片子一定要去电影院看呢?

因为氛围更因为感官。

就我而言,这部电影是如果是在电影院看,满分10分我给8分;放在电子设备上,估计也就6分。

因为制作的3D效果就足以占了两分,太空里神秘的那道光,浩瀚宇宙的磅礴,夜空下的极光,舱内漂浮的水珠…这些都是满满的看点。

但是如果仅仅以为只是制作技术高超的科幻片就错了,里面硬汉的铁血柔情、官僚政治和科研事业的冲突、真空下的政治以及隐晦的那道光…这些无一不例外触动着我们的心。

官僚政治和科研事业的冲突大概是所有故事背景的开端。

随着剧情的发展官僚政治和科研事业、个人安危不断地在碰撞达到了高潮。

这是一条很隐晦的线,而胖胖的航天指挥负责人卡农就是联结着这条线的人。

他不忍心国家科研事业的退步,却抵挡不住国家政策,只能将两位两位宇航员送上太空站。

面对宇航员在太空的种种困难,他焦心无力,只能割舍太空站下命令让两人回来。

两人面临重重危险维修工作难以进展,官僚不断施压,他不顾一切冲上去喊,“我一定会让你们回来的。

”而当两人面临二选一的死亡时,他闭着眼对执行任务的组长说,“你让维克托回来吧。

对不起。

”在那个背景,国家荣誉高于一切,他注定只能屈服被动的做出选择。

对于一个航天指挥官,放弃太空站和放弃宇航员,都是犹如切掉自己的心头肉。

可是他更不愿意放弃的是宇航员,他一早就让两人回来,可是当他听到弗拉基米尔说“如果是你在太空站,你会选择回去吗?

”他是宇航员出身,可他现在是指挥官;而当他面对弗拉基米尔的家人,他就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最后当两位宇航员在太空艰难的企图敲碎感应器,他在地球也拿着锤子奋力地往模拟器上敲,哪怕有一丝希望都好。

他就在所有的冲突矛盾里苦苦挣扎。

宇航员出身的他,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上太空站救援。

4硬汉的铁血柔情。

弗拉基米尔大概是影片中俄罗斯战斗民族的硬汉代表,他明知任务艰巨危险重重却依然离开家人赶赴太空,他可以果敢地用拼命式的方法对接礼炮七号,面对太空站里重重的危险,他也从未放弃始终坚守着岗位,哪怕最后上级命令让同伴离开,而他留在将要被摧毁的太空站,他也坦然接受。

在太空站被摧毁前他一直都是平静地展现硬汉那一面。

在和妻子女儿短短的几句对话里,面对着天真烂漫的女儿,他也只是说“爸爸很快就回去”。

面对强忍泪水的妻子,他说,“我也爱你”。

似乎再也平常不过的几句话,能引发他柔情的是那根烟。

和妻子女儿通话后,他平静的抽了一根烟,在太空间难得的阳光照耀下,他露出了最为柔和的一面,那份柔情只有自己知道。

那维克托呢,他明显比弗拉基米尔温柔多了,至少面对怀孕的妻子。

可是这并不影响他硬汉本性的发挥。

在飞船失火的时候,他没有选择立即出来,哪怕火势再太,依然坚持到最后一刻;被火灼烧半边脸后,在缺氧和药物的影响下,他的求生欲望激发了他的幻听,疯狂地冲去打开舱门。

理智的弗拉基米尔前去阻止,两人打了一架,最终他镇定了下来。

他家中妻子即将临盆,可是当他听到弗拉基米尔让他回去,他无比倔强地喊道:“你让我回去,怎么面对我的孩子?

怎么面对你的女儿?

”两人做出了成功几率近乎零的选择,可这也是他们能一起回去的唯一方法,硬汉柔情其实从不冲突。

5在影片中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和星球大战是故事的背景,可那也只是地球上的事。

真空下无政治,宇宙里无国界。

才是影片的主题。

就像当时戈尔巴乔夫的禁酒令实施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弗拉基米尔还是偷偷地把伏特加带上太空。

在寒冷的舱内,两人把酒挤了出来,酒滴在真空下飘起来,这也突出了真空中无政治的主题。

而那飘起来的蟑螂,弗拉基米尔戏称是第一只上太空的小强。

维克托说如果是在地球上,早就把他踩死了。

可这是太空,舱内除了他二人外这是唯一的生命。

是啊,在那个时候,早没有所谓的生物分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生命。

最为明显的是当弗拉基米尔和维克托成功维修好太空站后,美国的宇航员也成功来到了太空。

在浩瀚的宇宙里,隔着厚厚的舱门,美国宇航员朝两人敬了礼,弗拉基米尔和维克托虽然受到笨重的宇航服牵制,却并不影响他们两人庄重的回礼。

导演别出心裁地给宇航服上的国旗一个特写,这也突出了影片真正想表达的东西:真空无政治,那个时候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宇航员。

这一部影片不是记录美苏争霸时航天科技的发展,而是正如影片最后的那句话—谨以此片献给所有为航天事业奉献的英雄。

没有政治斗争,没有国界之分,有的只是一群有一群默默奉献的英雄。

6这部影片的看点太多太多了,包括弗拉基米尔两次看到的那道光。

一次是在萨维茨卡亚宇航服被扎破,两人紧急地回去时,弗拉基米尔在跨进舱门前的回眸。

一次是在弗拉基米尔和维克托在舱外成功地敲碎感应器,回望这浩瀚的宇宙,那道光再次出现。

影片制作独具匠心,两次强调那道光却从未出现在银幕里,只是通过照在宇航员脸上璀璨的光芒和宇航员诧异的表情来表示。

因为按照现实中的报道,那道光到底是什么也是一直以来人们的争议。

我更愿意理解为:代表胜利和希望的曙光。

两次绝地逢生后的胜利希望之光。

总而言之,这部影片值得所有的人去看,不分国界不分职业,只是单纯地致敬我们所有的航天英雄—有冒着生命危险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更多的是在背后默默奉献勤奋耕耘的工作人员。

 10 ) 很值得看的一步太空历险片

前天和弟弟一起去看的,虽然电影院里只有七八个人,可能是题材比较冷门,但是这个片子绝对值得一看,俄罗斯拍的真的很好。

剧情紧凑,3D效果逼真。

看的一直很揪心,一点出戏的机会都不给。

失重的效果排的非常好,不知道怎么拍出来的好奇。

除了惊心紧张的气氛,还有一股鼓舞人心的不放弃的敬业精神,无畏铃声和牺牲精神,这种牺牲自我也要为祖国减少损失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动,看的泪目。

总之,这部太空系列真的值得一看。

《太空救援》短评

你们俄爹想要硬气一把,然鹅连电影风格都要抄袭美系。还特么没常识,20吨的玩意能击中地球上的城市?早在大气层烧光了好不~

5分钟前
  • 兔子先生
  • 较差

看的时候心里特别紧张。

6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60/100 每次看到好莱坞利用强大的文化作品话语权把俄罗斯宇航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俄籍角色)塑造成冰冷古板的形象时,我都好奇,俄国自己的航天题材的电影会如何应对。这个模仿好莱坞类型片显然不是最佳的回应方式。

7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英语配音!神经病啊!一个以冷战为背景的俄罗斯电影用英语配音!!你用中文配音我都忍了……

12分钟前
  • 赵启辰
  • 还行

其实俄罗斯人认真起来,也并不比我们的国家差(还夹杂着战斗民族的勇气,所以在电影里还是电影外都彰显出大胆的气质),甚至都要朝着比肩好莱坞的方向去发展了。

17分钟前
  • 对你爱不完
  • 还行

“我怎么面对我的家人,我怎么对你女儿交代。”

22分钟前
  • 忘天鹅
  • 推荐

苏联主旋律

26分钟前
  • 一根曲木
  • 还行

声音和配乐出色 其他就不好衡量了 用科幻片来看待的话是远远不及格的 没有科幻应有的缜密严谨的硬科支撑 也没有完整深层的三观架构和哲化思考。仅可看作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太空探索片及宣扬大国实力片。

30分钟前
  • Kiyoko
  • 较差

一提“苏联”是个多么复杂又有历史沉重感的词语。真实的事件尤为激动人心。人性的善良和正直最终换来了最好的结局。

34分钟前
  • L.C.
  • 推荐

是很久前的历史事件,很多细节对于当时来讲很值得一提,但也没必要把老梗反复拿出来展示吧,比如水滴在太空是什么样、怎么吃饭

37分钟前
  • 筠心
  • 较差

绿光。

39分钟前
  • 戴洛奇
  • 较差

毛子拍的可以,比《地心引力》、《阿波罗13号》好看

41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全片唯一的细节竟然是一只蟑螂……

43分钟前
  • 亿万露电
  • 较差

首先向电影原型致敬,一些人值得被称为英雄。接下来,我就要吐槽了,抛开我在电脑上看,特效大打折扣。电影本身也是有够让人受不了的,都2018年了,能拍出这么老态龙钟的电影真的是难为了。电影里探索太空的劲头完全不示弱美国,可我想说就拍电影这回事可真是差太多了。嗯,突然对中国电影信心满满。

47分钟前
  • 少年赵里昂
  • 较差

从拍摄制作到价值观都被西方政治正确mind fuck的三流产品。某版的推荐品味不堪过目。

50分钟前
  • rhythm X
  • 较差

8.0/10 分。不错的片子,据说才花了4000万。比咱们天朝某些宣传动辄上亿几个亿的“大片”强多了。。。

53分钟前
  • Lonely
  • 推荐

被好莱坞科幻片惯坏了,这种既无大场面又无好剧情的电影实在入不了法眼。

56分钟前
  • 打遍天下不还手
  • 较差

联盟13号穿越云层升向太空那里太美了… “宇航员为什么总是生女儿,因为越是男子气概,越是生女孩” 哈哈,你们在太空关注的都是什么话题!即便片子收尾草草,最后美国飞船出现时的隔空挥手,提升了全片。

6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不喜欢…觉得太空类都差不多

1小时前
  • FrustratedMboo
  • 较差

看到一小时左右关电视睡觉,太拖沓了

1小时前
  • Takala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