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是一本小说体裁的书,书的篇幅很长,叙述的故事内容和情节都比较简单,主要描写了主人公乔致庸临危授命,承接兄长遗留的家业,力挽狂澜,重振乔家商贾雄风的历程。
小说前半部写的比较有故事性,后半部则给人有些蛇尾的感觉。
除了主人公外,书中还用较多的笔墨写了与乔致庸关系密切的三位女性的爱恨情仇.正是她们的牺牲和付出,才换来了乔致庸成功和乔氏家族的复苏与繁荣。
第一位是他的大嫂曹氏。
由于突然丧夫,儿子尚小,曹氏无奈中假托丈夫的遗愿把家业交给了当时并令人满意的小叔子,显出了掌门女性的大度与聪慧,特别是在乔致雍刚刚接手,无力还债,家里的产业面临破产的紧急关头,她想出了让乔致庸与大贾陆家小姐结亲的办法,成功地度过了危局,更证明了这位女性不同寻常的见识与果决。
由此可见,女人在紧急的关头,头脑往往比男人更加冷静,处理问题的手段往往重视利益,而不考虑感情。
第二位是他的妻子陆玉菡。
由于乔家当时急需大量银子救急的原因,使她和乔致雍结成夫妻。
陆玉菡虽然明知乔致雍并不爱她,心中还有另外一个女人,但还是由于倾慕丈夫的为人与能力而留在了乔家,并多次在乔家危难的时节,千方百计地去向自己的老爹讨借银子。
可以说,没有陆家的财力支持,雄心再大的乔致庸也可能一事无成。
所以说,婚姻往往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男人要成就事业,有一个坚强而忠实的外援是非常的重要,而妻子是第一首选。
第三位是他的初恋情人雪瑛。
由于乔致庸违背了与之相伴一生的诺言,与陆家小姐结婚,彻底击碎了雪瑛追求美满爱情与婚姻的梦想,也导致了她一生的悲剧——被迫嫁入豪门,未经同房,多病的丈夫何少爷边撒手归天;因为答应了何老太爷的临终要求,不得不假托生子,做了一个寂寞、孤独、富有的寡妇。
在雪瑛的心中,此时对乔致庸的爱已然化成了无限的恨。
利用财力在背后与乔致庸进行生意上的争斗,已经成了她释放怨恨的一种方式,甚至采取告密的极端手段,把乔致庸送进了天牢。
虽然她在最后暗中帮助了乔家300多万两银子,使乔致庸起死回生,那也是想在良心上和道德上加重乔致庸的负罪感而已。
痴心的女子往往重视爱情,但是爱情与婚姻是两码事,所以悲剧不可避免,这也许是女人的局限性吧。
乔致庸在最后建起了乔家大院,成为了山西有名的商家大贾,应该算是成功的人士。
但是在他的成功中,我们看到的则是更多的悲伤与苦难。
乔致庸自己多次历经生死,生意场上被人暗算,富有之后又被朝廷敲诈的几乎破产;一同打天下,多年相伴左右的朋友孙茂才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敌;视为母亲一般的长嫂曹氏为了乔家的生存,自休出门,最后举刀自尽;初恋的情人雪瑛丧失了一辈子的幸福,历经感情痛苦,晚年青灯向佛;本来生死相依的妻子陆玉菡为了保全乔家,也不得不半路忍痛别夫离子,回到已经没有亲人的娘家守了活寡。
如果一个人的成功是以牺牲他人,特别是自己亲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话,那他会感觉到成功的欢乐吗?这样的成功就是人们所要追求的目标吗?
昨天去乔家大院玩了一趟,嘿嘿,对姓乔的免费。
这是第五次去了,第一次89年春天学校春游,当时票价一元,第二次应该是94年夏天和妈妈一起,第三次98年夏天同学来玩,第四次是2016年夏天和孩子一起,这次是冬天了,一个人漫游,充足的时间,十足的自由。
那些深宅大院的房间没有阳光,真是冰冷阴沉。
经历时间太长久了,大院除了搬不动的建筑其他陈设总在变化,导游的解说故事也总有润色,所以我感兴趣的点也不一样吧!
这次是那些旧照片,票据,乔家故事。
回来又看电视剧《乔家大院》,为什么要把乔致庸年轻时候演成个动不动摔东西的神经病啊?
哈哈,看到那个长顺非常眼熟,像张译,到这里一查,竟然就是,当时让他演乔致庸或许也能撑起来吗?
这张照片上的男子都有180以上,气宇轩昂。
真正牛逼的商人不是这样的1、开始包头之难,跟上门讨债的相与说三天后(还是几天忘了)一定还银子,但事实是自己一点办法没有,印象中是孙茂才来了给出了主意才解围,但作为掌柜的一诺千金,自己心里一点谱没有就敢随便瞎承诺?
2、多爱刘黑七呀,为了突出乔致庸仁义,还去偷尸体,偷之前不知道这是要掉脑袋的罪吗?
自己脑袋不想要了一家老小也不管了?
(那会玉儿好像刚生完二胎),结果被抓了又不承认自己偷尸体了,感情这会才知道偷尸体是死罪吗大哥?
搞得玉儿爸爸一生的家产全搭他身上,玉儿刚生完孩子跟着操心。
3、说要为了天下的商人、老百姓实现汇通天下,方便天下人。
孙茂才动之以情说你动了朝廷的蛋糕,不建议他做,两人起来分歧。
做生意嘛难免因为意见不统一而脸红的,但孙提出来的担忧是现实存在的,乔作为掌柜的,就认他那套死理儿,反复说“我就不明白,这明明是惠及天下人的好事儿,你为啥不支持?
”大哥???
孙说了呀,因为动朝廷的蛋糕了,你作为老板,在进行巨大的新市场开辟前,不能只靠自己的一腔热血吧,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了,你好歹考虑下,万一遇到这情况咋办?
我开票号如何尽量不去动朝廷的蛋糕?
如何让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等。
就瞎嚷嚷,孙茂才简直对牛弹琴。
4、朝廷借250万两银子做军费,我都懒得吐槽了,跟朝廷打了多少年交道了还以为朝廷一定会还,作为老板,心里没有坏账准备吗?
万一不还咋办?
回来果然没还,还摸不准慈禧的脾气,居然跟朝廷要银子,又被关进去了哇,借之前就应该做好朝廷不还的准备再借了好吗?
5、慈禧跑路没银子花,他还巴巴的给人家送银子,我开始以为好家伙终于有点脑子了,知道想汇通天下还得巴结最高领导人点头才行,结果他压根儿就没想到!
就是单纯的觉得太后皇上没了大清也就没了!
无语他妈给无语开门,无语到家了,如此圣母也是牛逼,太后说可以赏他点啥问他要啥,自己压根儿没想到汇通天下的事儿,拜托,这点头脑都没有做啥生意啊无语,还是票号掌柜的提的让太后背书最后才实现了汇通天下。
6、最后一集,那年赚钱了各个大掌柜庆祝,他说扫兴骂大家赚亡国钱,那不赚钱你就高兴了?
形势不好,大家赚点钱手上有存款有啥不好,何况又不是掌柜的们同意割地赔款给侵略者,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赚的也是清清白白的钱,大过年的扫别人的兴,最后在自己家银库发疯说要银子有啥用,自己最后成了土财主,那你把银子捐了给穷人吧,有啥用,自己还不舍得,又当又立。
7、玉儿妥妥工具人,为了衬托男主的光环,玉儿婚前也是经商的一把好手,嫁给他以后天天带孩子没有一点出彩的地方了,就知道跟娘家要钱要钱,这种恶俗臭烂剧情真的看不下去(不过那个背景下都是那样吧),但女主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男主很牛找了这么牛的媳妇从而衬托男主更牛的剧情到现在还在上演真的恶心。
8、有点责任和担当吧,喜欢雪瑛就娶她,后来娶不了也跟人说清楚,半天憋不出来个屁看着雪瑛空欢喜像傻子最后跟别人结婚给雪瑛当头棒喝很有意思吗?
何况既然娶了玉儿,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就一心一意对她好,别他妈一没银子就媳妇媳妇帮我找钱,一度过难关就怀念雪瑛。
9、总之这部电视剧的剧本非常粗糙,很多情节都生硬、愚蠢、有头没尾,陈建斌演技也是真的浮夸,就知道瞎嚷嚷,甄嬛传里比这好多了,两星给剧里体现的山西文化,挺贴合实际的。
这部电视剧,我陆陆续续花了7个月才把它看完。
我觉得乔东家在北京被江姑娘害了之后落难,这是片子的转折,之前部分和之后部分的风格、情感、渲染力以及生命力都完全不一样了。
我个人比较偏好前半部分——乔东家自己打拼天下的时代!
我觉得,这部片子的魅力之处在于乔二爷身边的人更好地塑造了他,一旦进入后半部分,其余人的生命力及张力被弱化了以后,片子便失去了生命力,像流水帐一样惨白。
我觉得这一点,它不如同类型的电视剧《大宅门》做得好。
总体来说,这部电视剧因为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商人时代的鼎盛辉煌,而非塑造了一个人物,而得以让世人所铭记。
但其实,我以为如果把这部电视剧拍成若干部,把电视剧拍得更加饱满,那将会是具有史诗意义的!
个人观点,还望观者赐教!
之前的大宅门,经典的无以复加,全国观众一片赞扬和喜爱。
紧跟着就连续拍了很多部类型电视剧算跟风也好潮流也好:乔家大院 闯关东 大染坊等等。
以上三部这还是跟风中的翘楚,也都收视率很高。
但是看完了觉得哪差了点,包括大宅门的续作2也是如此,豆瓣里很多人说狗尾续貂。
最近回顾了这几部剧,发现了原因。
全国观众都说好,未必真的好。
而且其中的有大量“糟粕和负能量价值观”,越是叫座越毒害人。
比如白景琦好色,娶瑶姐娶姨太太收房丫头;白景琦白文氏做生意不择手段,贿赂贪官和太监,做生意技巧就是各种下套找靠山势力才能赢,要不就是操控市场坑惨原料供应商等等;做生意太挣钱了,做体质的生意更挣钱,做体脂内医药行业挣钱的能力更是惊人,不符合一直以来的宣传。
诸如此类。
所以,肯定有老先生递话了,以后不能这么搞,要突出正能量,猪脚一定得是完美形象,做全国人民的模范。
于是有了大宅门2里变得不合情理的情节和人物:比如香秀娇艳厉害靠色上位的形象换成了眉目温和传情言语温婉的江珊、黄爷换成痞气全无的国字脸英雄、日本鬼子既不狠也没脑仁奇怪怎么占领北平的、1部里都还正常的白家儿孙辈到了第2部就不明原因烂到没边干脆一股脑死光配合改造等等。
加的冲突戏也有这原因,但有两个加的相当好——金二和郑老屁悲剧,来自民族资产阶级的原罪和局限性。
能这么好的完成任务,创作团队真的厉害,尤其是编剧。
但跟风剧就做不到了,大宅门好歹剧本据说打磨了50年,一窝蜂抢着来的哪能做到?
所以有了大染坊的民族资本家不好色送上门来的甄嬛养好再送出去;宁可自己吃亏绝不坑死中国对手(历来坑自己人最狠);聪明人变傻子硬被打垮呼应历史。
其实大染坊干货还算多的,闯关东、乔家大院里的各种不合理尬戏更多,都属此类。
什么因为主角不能纳妾造成爱情悲剧啦;痴男怨女相处日久洁身自好啦;我方的土匪不打劫老百姓啦;义和团太平天国都是葛明义士啦;同行捏我千百遍我待他依然如初恋啦;一面之缘的清官主动无偿帮我救我啦;生意总是艰难可又不明原因一夜暴富存款单几百万两啦;最高目标是无私汇通天下不是务实经商啦,等等。
这么看来,最可信的最接地气儿的大宅门1,给后来的电视剧留下来什么样的遗产?
想起了另一部爆款《蜗居》,因为写的是现代戏,老先生们根本忍不了,播出轰动后,无视实情直接发话指出三观不正。
你说的不对,事实如此也不对…………
是什么成就了乔致庸呢?
乱世出英雄,成就他的是那个世道,还有他自己的雄心,也有他的对手们。
首先是机遇,他大哥做高梁霸盘的失败,以及他嫂子对遗言的改动,就使得他不得不走上从商这条路。
其次是他放弃江雪瑛娶了陆玉涵,使得乔家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不管是从当时,还是以后在他从商的道路上,陆玉涵对他的鼎力相助,都可以看出他当时这个战略选择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陆玉涵不但是他温柔贤良的妻子,更多的是他忠贞不二的合作伙伴。
第三,遇到孙茂才,他的军师,孙茂才这个人不能一概而论他是个英雄还是个小人,套用王朔的一句话: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洋。
(如果他的后人给他塑像,也应该是一半脸白,一半脸黑)他在初遇乔致庸的时候是个落第的书生,科举也没有考上,这也就成就了乔致庸。
孙茂才还是比较有才华的。
在乔致庸初入商道后,对他的帮助非常大。
乔致庸是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加上他本身的才华以及高尚的商业道德,成就了他日后的伟业。
全剧主要由长兄辞世,弃考从商,求娶玉函,重做霸盘,走通茶路,初识票号,北京建号,承接官银,锒铛入狱,毁家纾难,禁足山西二十载,承接运送军饷,上京讨钱,再次入狱,慈禧出逃,迎驾获免,国家危难,汇通天下串联而成。
前期的乔致庸意气风发敢作敢为,在日渐衰败的基础上,带领乔家走上了一片新天地。
中年的乔致庸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虽然认同了自身的商人身份,但真正的理想却是报国。
晚年的乔致庸则更具有阴郁和困惑,为何他的生意蒸蒸日上,可他的大清国却已经是风雨飘摇?
为何他一生的理想已经实现,他却只是变成了一个守着一屋金银的老财主?
这部剧的优点在于没有塑造任何一个完美的形象,每个人都受到他们的性格、背景和所处时代的限制。
其次,全剧的节奏掌握非常精妙,快速推进,环环相扣,不使用多余的手笔去描述冗余信息,以小见大的表达了时代的变迁。
但叙事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同样也为本剧带来了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在江雪瑛、陆玉函和大嫂等女性人物的描写上,都显得过于偏执而人物扁平化。
前面还是挺好看的。
高粱霸盘却是很刺激。
乔致庸的成功离不开孙老仙。
陆老东家和蒋勤勤高掌柜等等的帮助。
乔致庸太过刚愎自用所有乔家的危机都是他惹出来的。
尤其是后来跟朝廷做对简直就是作死。
他并不是一个好商人,更像一个富二代有困难后总是孙给他出主意。
自己就会愿意在外面闯荡。
而且想法很幼稚。
大局观考虑不周全。
很多地方就是赌气。
宁折不弯是他悲惨人生的主因。
里面商号股份的大量改革和票号更像是现在的股市和银行。
他真正的敌人只有崔鸣十而其他要害他的都是他的亲人朋友。
而且剧本故意制造矛盾其实当时是可以娶马伊琍当二房的。
不过可惜钥匙这么演了可能就是乔家宫心计了。
蒋勤勤是个聪明的女人也是一个模范妻子。
他对乔致庸的爱胜过了所有人包括自己。
这是马伊琍和任何女人都比不了的。
太让人心疼了。
可惜的是婚前埋了勤勤会算和小神童元楚的伏笔都没有交代。
就连乔自己的孩子都当上状元了。
小元楚估计可能也不喜欢八股可能当诗人去了吧。
孙茂才特别的不合理是在他和乔初遇的时候孙耍小聪明用吸铁石增加分量瞬间被乔识破。
可后来刘黑七事件的时候孙到乔家瞬间就成为诸葛亮。
妙计一个接一个他让人受不了了。
特别喜欢陆老东家、有的时候一个人如果对所有人都抠可能对自己家人或者真出事的时候就不抠了。
好几次乔家的危难都是老陆帮忙的。
而且雷老演的好。
最后他死的时候抠门劲二两买的棺才让人眼眶都红了。
相比对外人豪爽对家人苛责的人来说要好很多。
马伊琍演的不错开始天真浪漫可爱至极。
中间的楚楚可怜到最后的阴狠毒辣把握的都不错。
虽然不讨好但是难度比蒋勤勤大不少。
她精神崩溃抽大烟的事情后面就不提了。
只是一个吃斋念佛就完了。
而且他的丫鬟被关起来后莫名就又放出来了。
最后莫名又逃跑结婚了。
而且追踪乔挖刘黑七的尸体的时候也不知道她瞒着马伊琍干什么去了。
就是心有灵犀去监视吗?
太生硬了。
尤其出嫁的时候丫头一句没说对可能茶里就下了药了。
而后最大的感观是通货膨胀在清朝就有。
开始乔家和陆家为了几十万两都快倾家荡产了。
后来是为什么了800万两顶铺子。
为了施粥顶铺子借钱。
乔家和翡翠玉白菜也挺不容易的什么宅子院子店铺茶山都是紧急融资工具。
.以前一年挣30万就是有史以来最后的时候了。
后来每年给国家交150万。
还有800万的款还有250万的军粮款。
到最后还能攒下1000万两白银。
怎是不容易中间什么四哥和本家的兄弟的股银应该早就给他们清了就完了。
区区1万两还要老跟他们费那么大的劲
如果按现在的观点,《乔家大院》就是一部有着历史原型的杰克苏逆袭史。
主线还是乔致庸怎样在晚清历史的洪流裹挟中风云激荡的商场浮沉。
主线里面穿插着经商之道,商业潜规则,拆解的一个个小案例对当下从商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总的说来这部剧主旋律是炫耀诚信做人、敢闯敢拼的晋商精神,侧面也为山西品牌文化打造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部剧为什么好看呢?
宣扬主旋律的剧比比皆是,乔家大院甚至没有过于强调主旋律。
《乔家大院》着力与讲故事,讲述乔致庸和他的乔家大院里的种种浮沉、爱恨嗔痴。
导演想讲述的是人的造化。
导演胡玫的选择和拍摄非常具有文学性。
首先大体框架是《红楼梦》式的,主人交际,下人日常,仔细看层层关系是很分明不含糊的。
日常衣食住行,八大碗,烙饼卷菜。
下人的婚嫁丧娶、插科打诨增加了剧作的“实”。
再看主角的关系线,其实现在看来是非常“雷人”的,乔致庸、江雪瑛、蒋玉涵的三角羁绊,乔家大嫂和孙茂才的绝恋。
人人都是爱情脑,因为爱情变好变坏,其实对观众的说服力不大。
但幸好碰到好的编剧和导游、演员,又一次文学化处理了这些弱项。
首先蒋勤勤饰演的蒋玉涵是有着非常浓厚的琼瑶色彩的。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蒋玉涵在剧中是恋爱脑,虽然聪明果决,但还是委身乔宅给男主作陪称的。
如果没有蒋玉涵展现才干、一心襄夫的情节,这个人物是很寡淡的。
但是蒋勤勤颜值演技太能打了,人设讨喜,况且当时和四爷戏假情真,夫妻档演戏太难得了,代入感强。
蒋玉涵是非常让人想到家庭生活的女性。
江雪瑛是剧里最好的角色之一,非常立体。
这个角色演不好的话,就是《还珠3》里的怨妇紫薇;但马伊琍老师演技在线,完全不是琼瑶剧里的紫薇。
这个角色走的是性压抑的张爱玲路线。
张爱玲笔下的《金锁记》、《怨女》,曹七巧因爱生痴;江雪瑛则直接黑化。
马伊琍前后期完全是两种地域性格,恋爱时是爽朗大方的山西女孩,失意时又是细腻敏感、心思玲珑、手段精明的上海女人。
马伊琍竟然不露痕迹地把这两种地域性格糅合到角色里,真的非常厉害了。
江雪瑛有沉沦,有挣扎,可怜可恨又可敬。
她设计让乔致庸入狱,却在最后赎他一命;为了保住秘密想给出嫁前的贴身丫鬟下毒,但在最后一刻又放弃了。
她是个疯子,却有着异乎常人的冷静。
比图孤注一掷和乔家作对,但同时把何家生意做的有声有色不输乔致庸,禁闭鸦片馆。
蒋玉涵和江雪瑛实在是一组好的对比。
林黛玉薛宝钗比不出胜负,涵瑛二人也不分伯仲。
蒋玉涵一开始就才干卓越,识宝爱才,最后回归家庭,获得幸福;江雪瑛在一开始展现的是渴望家庭幸福的小女人形象,丧夫当家后又一挽狂澜,成为商海纵横的一树槐花。
乔致庸、蒋玉涵、江雪瑛实在都是人中龙凤,两两吸引,在人生的路上有失有得却患得患失,令人叹惋。
除了琼瑶、张爱玲,还有一种风格叫“苏童”。
你可以没读过他的书,但张艺谋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大家一定看过。
苏童的作品表现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戕害,乔家大嫂曹月枝和孙茂才的畸恋,孙茂才性格的一步步扭曲,曹月枝寂寞的一步步瓦解,但在重重变故下,悲剧还是意料之中的收场了。
这是时代的悲剧。
所以我说,《乔家大院》好看,好看在从导演,到编剧,再到演员,一众主创人员文学素养非常好文学处理能力高,值得当下借鉴学习。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没有陆家这颗大树,乔家能绝处逢生?
就算他乔致庸有多大的志向,孙军师有多大的能耐,在现实的井底你只会迎来石头,更不用期盼会出现一位救命恩人来拉你走出困境,你就连想着日后定当涌泉相报的机会都没人会给你……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陆氏这位乔致庸捡着的金元宝,是乔家的福将。
你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天意,但我则认为这是冥冥注定之事。
假如乔致庸没有了陆氏所欣赏的才华和人品,还会有日后的愿意为了乔致庸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舍弃和自己心爱的丈夫在一起的生活)的乔陆氏吗?
所以说王谢堂前燕飞入乔家,完全是势之必然。
因此,有了无暇的资质就不会有“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剧情中后段开始尴尬,有点替乔家粉饰的感觉,作者不会是乔家后人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陈老师年轻的时候看着还是老啊
陈建斌和蒋勤勤戏里看着就很有激情,果然终成眷属。
我和我爸都不喜欢陈建斌
弃剧!丑!
人生太短路太长PS,晚年乔致庸演得真败笔,白发苍苍了说话却还如年轻时中气十足
我那么讨厌男主竟然还看下去了。张译跑龙套的时候真叫一个可爱呀,星星眼。
令我印象最深的台词大概是“没有了大清还怎么做生意。”结局是“大清虐我千百遍我待大清如初恋”。
后半部烂了。。。
一个山西商人的传奇一生
胡玫在雍正王朝之后变得越来越墨迹~
一个撒泼打滚滥情没担当的吃绝户软饭男和两个死恋爱脑。。。。
难道编剧都不推敲下剧情和尝试的吗?
据说本剧很忠实地还原了晋商的家族的风貌,刚看的那会儿对晋商很感兴趣呢~结果这么多年来都没能去成山西……
可能看的太晚了,总觉得是曹操和司马懿
看到第十四集,目前就觉得乔致庸那种一表现内心很强烈的情感就大声嚷嚷的感觉有点像二傻子,时隔两年补完,确实觉得乔致庸像空有抱负的二傻子
我喜欢剧里几个女演员的戏,塑造的人物很生动、性格突出。
瑜不掩瑕。剧情还行,达盛昌的大掌柜、乔家大太太、倪大红演的孙茂才等几个配角形象鲜明,商战部分也算有看头,但主角形象塑造的很失败。乔致庸被陈建斌演的咋咋唬唬、毛手毛脚,在两个女人之间举棋不定的窝囊劲儿也很招人烦,毫无魅力可言;陆玉菡本来很有经商头脑,嫁人之后完全沦为附庸,可劲儿生孩子;江雪滢赌气嫁给病秧子,没为自己活过。25集弃。
我觉得需要更多的类似作品来为我们科普讲解历史,这是我了解晋商第一步。
前面很好看,层层递进,到了埋葬刘黑七尸体开始,剧情就鬼扯了,一直到草草收尾。……蒋勤勤在这里很美,戏外被陈建斌穷追猛打,终于在一起。马伊琍也很美。……陈建斌和倪大红在本剧堪称2个僵尸脸,都几乎没有表情,可以说他们俩其实是在用声音台词来演戏。但倪大红反而更有看点。因为孙茂才这个人物是拥有大智慧格局,所以更加有意思。……孙茂才说货币流通,是国家重器,岂能容商人涉足!这个震撼情节如今也变成《三言二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