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算不上世界的2020,只能叫“美国人的2020”,他们的眼里只有他们能看到的事——美国媒体让他们看到的事。
当然啦全世界都这样,我不是想指摘什么,因为我也只能看到中国媒体让我看到的东西,要我拍肯定是中国人的2020——新冠开局,搞笑的湾湾大选,封城(此处有我百感交集的眼泪),武汉纪事1,武汉纪事2,武汉纪事3,奥运会延期,武汉封城结束疫情稍微缓和,凉山大火,全国人大,弗洛伊德,北斗,hk动乱,建党纪念(此处有我在学校看我的同学在现场献礼合唱,流下嫉妒的眼泪),大骂最美逆行者,美国大选,空空荡荡的下半年,结束。
但是伪纪录片真的好好玩,看的过程中无数次和我的朋友确认:参演人员是本来就这么○○,还是演的?
我的朋友:演的怎么了?
人生如戏,后面忘了。
无罪释放:
左右开弓:
为什么美国人对新冠病毒麻木不仁?
总统大选:
对拜登也不客气:
怎样避免拜登与小女孩的不当接触?
拜登团队急中生智:
那么,怎样让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少开黄腔?
总体而言,这种总结2020的形式很棒,可惜编剧还不够毒舌——该死的政治正确限制了编导的发挥,美国大选、黑命贵等很多话题蜻蜓点水,隔靴搔痒。
昨晚凌晨三点在手机上看到一半感觉有点戏虐与讽刺带点搞笑于是今早起来(美国中部下午一点)准备当个下饭剧结果越来越惊悚特别是电影结束之后的那些“花絮”大家醒一醒吧 这个片子就是告诉我们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救”了无论你是谁 听说你想改变这个戏虐的社会 那么 根本不可能 因为一切的一切 都已早早控制在“他们”手里还记得黑镜里的那一集吗?
对就是这个这就是现实 新的某游戏也告诉人们 :不要反抗 接受现实“新的一年 预计会有更多的人自己终极自己 好开心”这就是这些影视表达的意思
算是年底回顾2020年种种“灾难”的好途径,如果你刚好在新年前夜没事做,可以看看这个Netflix新片,用娱乐口吻带你回顾2020年新闻大事件。
影片非常类似崔娃的日间秀或SNL类搞笑报新闻的模式,讽刺感很强的评论性语言加上真实的新闻画面串联起整个一年发生的新闻。
只是代替主播是的几位大家熟悉的演员,他们分别扮演不同职业、阶层的角色,假装接受采访,发表对这些新闻事件的看法。
其中Samuel L. Jackson出演的是专门采访白宫的新闻记者,也是其中语言最犀利,最会吐槽的一个;Hugh Grant扮演了一位比较自以为是、偶尔清醒偶尔瞎扯的英国历史学老教授;Cristin Milioti 出演了一位美国典型的Karen,也就是有种族歧视、支持老川的白人女性;Tracey Ullman出演了开心吃瓜的英国女王; Lisa Kudrow则扮演了白宫发言人,一看就是Kayleigh McEnany的复制;Leslie Jones 出演了一位头脑较为清醒的非裔心理学家;Kumail Nanjiani出演的类似Zoom创始人这样在新冠期间大赚的技术巨头;Joe Keery出演了一位在新冠期间在家靠发反应视频就赚大钱的油管博主;Samson Kayo出演了一个不懂装懂的科学家;Diane Morgan出演的是我在片中最不喜欢的一个角色,一个普通的英国家庭主妇,几乎每句话都像白痴一样,代表了完全缺乏最起码常识的普通人群。
整体看上去很像是SNL小剧场的加长版,但至少确实做的很全面,大部分里面提到的新闻事件大家应该都听过,只是再以讽刺的口味带着观众回顾一下,有的地方确实让人笑出眼泪。
一些有趣的内容包括:女王说她听说梅根和哈里要搬去美国是从梅根的instagram上看到的;英国民众称美国大选是一个很长的连续剧,以为老川患新冠就是最后一集了,没想到美国还能活到现在;Samuel L. Jackson扮演的记者听说老川感染新冠时说:“天啊,谁能想到这事会发生?
oh不,是谁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Leslie Jones 对老川住院新闻的评价:“美国人那天终于上下齐心,不管是什么派的人都在祈祷,只是祈祷着不同的结果而已。
”英国历史教授评价老川最开始对待新冠的作为:“他对待新冠就像他眼中的家庭主妇,如果不去理会,就跟不存在一样。
”影片也强调了,多次造成世界混乱的大事件,比如老川被弹劾,BLM,大选,脱欧等,在人类互相干架的同时,新冠同学就这样悄咪咪地走进千家万户。
除了新冠、大选,奥斯卡,Netflix,Zoom, BLM , 脱欧,Tiktok等所有今年的热门词汇都被提及只不过,影片结束于一个充满光明的阶段:疫苗研制出来且将投入使用,没有提到目前在各地正在冒出的变异新冠病毒。
这是因为拍电影赶不上变化,只能等下一季了《2021年去死了》
伪纪录片形式让你回顾这糟糕的2020年。
身在美国的我经历了这魔幻的一年。
片中很多事件让我产生了共鸣。
就让我来盘点指出一下影片中比较有趣跟讽刺的内容及现象。
如有错误,也欢迎指出。
影片模仿采访的形式,从各个行业,阶层,人群中采访对今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的看法。
首先介绍下演员们扮演的角色方便更好的理解:Samuel Jackson - New Yorkerly News 记者Huge Grant - 历史学教授Lisa Kudrow - 非官方白宫发言人Kumail Nanjiani - 科技公司CEOTracey Ullman - 女王Samson Kayo - 病毒学家Diane Morgan - 普通人Cristin Milioti - 足球妈妈, 典型的北美中产贤妻良母型妇女Leslie Jones - 行为治疗师,心理学家Joe Keery - YoutuberLaurence Fishburne - 旁白导演对普通人说,“你是我们用电脑搜索到这世界上最普通的五个人之一”。
普通人:“我谢谢你”。
某位女记者:“We think of Tom Hanks as a positive kind of guy, not a guy who tests positive"。
病毒学家说病毒能从人类传播到偶像上,从而增加了感染神的几率。
神的岁数比宇宙还大,所以会把神归纳到高风险群体。
真是逻辑鬼才,哈哈哈。
普通人因为Boris提出勤洗手防止散播病毒,然后又在医院跟众人握手而放弃用手,一切改为使用手肘。
然而不久男朋友跟她分手了(邪笑)纽约市长Cuomo在新闻发布会上质问呼吸机,防护服,口罩,PPE都在哪儿。
旁白把镜头放大后说,“可悲的是,他没有发现这些东西都在他后面堆着“。
旁白说,在美国,口罩不像枪支可以低价地容易地生产,供应变得紧张。
这里在讽刺枪支控制问题。
记者感觉政府没有把新冠认真对待,很有可能是因为还有很多人把新冠跟流感做比较,就像是用香蕉跟乌拉圭做比较(没有太懂这个梗,欢迎评论指出),这群人其中之一就是美国总统。
Trump在这次疫情中没有妥善的处理,导致疫情迅速散播,无法控制。
身为一位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却没有给民众带来正面影响或许也是他落选的因素之一。
历史教授说Trump认为新冠就像是某些事物当你无视它就会自动消失,比如黄蜂或者妻子。
女王说在youtube直播发言没有影响到内容,然后就播放了女王在youtube视频结尾提醒观众点赞订阅买产品三连击。
新冠期间因为电影院跟各大公众场所的关闭,民众们只能选择在家娱乐。
Youtube, Netflix, Disney plus这些平台变成了大家主要的选择。
这也造成了youtuber这一行业的爆发。
视频浏览量日益激增,订阅数不断上升。
Boris康复后,历史教授说病毒神奇般的没有在任何方面影响到Boris的能力,他依旧没有任何能力。
旁白说在很多州抗议者占领了街道,请求他们的宪法权利来散播病毒。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抗议者却选择了密集聚会,有些抗议者甚至不带口罩,加剧了病毒的散播。
足球妈妈认为Fauci博士是演员,因为从她的一个WhatsApp群组里有人分享了一部纪录片证明了Soros在一个中国实验室内发明了病毒,可以让Bill Gates从芯片中发明疫苗来控制我们。
又让我想到facebook上还有不少人认为,政府呼吁带口罩是因为可以为了更好的追踪我们,而在口罩里安装天线无时无刻的监控着我们。
Netflix另一部影片《The Social Dilemma》有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以及造成的原因,推荐大家观看。
足球妈妈说相信我,当我看到犯罪行为我可以分辨出来,无论是某人破坏了窗户或者是一位黑人坐在车里。
这里又再一次谈到种族歧视跟警察执法不公的问题。
youtube上有很多类似视频。
比如一位黑人小哥在车里坐着却被警察逮捕了。
病毒学家在解说疫苗试验过程,导演却插播了一些杂技短片。
讽刺现在民众不关心科学,反对科学,反对疫苗的现象。
普通人说我一个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变得太孤独了,所以我故意患上了多重人格障碍,让我变得有人陪伴。
同时我随时对我自己保持2米距离,不知道你尝试过没,简直是噩梦。
行为治疗师说她有个理论新上任的大法官Amy Coney Barrett可能被衣服架公司秘密提供了资金。
这里衣服架是指支持反堕胎运动。
衣服架曾经是美国女性用来DIY堕胎的工具。
行为治疗师吐槽大选辩论就像是在老年公寓里的饶舌争霸,但是更糟糕。
看过大选的都知道当时的辩论多糟糕。
主持人Wallace可能恨不得当时手里有个静音键。
记者针对Trump新冠测试结果为阳性说到:“No one saw that coming. Oh, let me rephrase that. Everyone saw that coming.”Trump坚持不带口罩,大家都知道早晚有一天他会感染上。
普通人把美国新闻当成连续剧看。
Trump在白宫阳台上摘下口罩才能确认他的身份,而不是一个伪装的美女。
Trump双手称赞是为了证明他的两个大拇指还能用。
Trump对直升机敬礼,但是直升机看不到因为它已经飞走了。
普通人把美国大选当成游戏节目。
吐槽这是最无聊的游戏节目,难怪它每4年才直播一次。
Giuliani在停车场发言又被拿来说,哈哈哈。
事件是Trump的竞选团队订在了Four Season Total Landscaping这个地方的停车场举办新闻发布会。
但是Trump以为是订在了四季大酒店。
现在这个地方已经被做成了VR素材跟打卡地点。
行为治疗师说Trump拒绝承认落选的一件好事就是我们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看他输。
发言人从头到尾拒绝一切,替Trump说话,最后还表示不认识Trump。
这可能就是政府官员的正常操作。
病毒学家解释疫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时那里配的短片简直太妙了。
用无尽的盖章动画表达繁琐又复杂的审核过程
放大版的胶囊(香肠)表达生产扩大
滑雪失败翻滚表达零度以下运输失败还有犀牛排泄表达失败产生的大量浪费,图就不放了。
足球妈妈说她不要实验室里制造的5G疫苗。
她在facebook上读到你不应该相信任何不是天然的东西。
这里又吐槽一次很多facebook上的人不相信疫苗的现象。
最后导演表示明年可能还会制作一期。
写下这个盘点也算是年度总结。
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早日渡过疫情难关,希望明年会变得更好,也希望明年Netflix不要再制作了
点此直接收听或者:在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等客户端搜索「英美剧漫游指南」2020结束了,什么影视作品最适合作为今年的完结呢?
《黑镜》主创Charlie Brooker与Netflix合作的这部《Death to 2020》再合适不过了。
翻译过来叫《2020去死》或《再也不见2020》,是一部伪纪录片,以一个黑色喜剧的方式带我们回顾了这一年。
我们和《黑镜》系列作品也很有渊源了,它的第三季、第四季和互动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都是在年底播出的,我们都曾组织多个城市的线下「刷黑镜跨年」活动,最大型的一次是2018年的《黑镜:潘达斯奈基》,22个城市将近2000人共同度过了跨年夜,那真是难忘的记忆。
嘉宾:伟杰制作/主持:陆小鸟Shownotes:(如果你用小宇宙收听,可以点时间戳直接跳到对应时间点)0:00 从第0秒开始听,发泄这一年的情绪02:10 今天我们一周年03:34 我们与《黑镜》系列的渊源04:42 《Death to 2020》基本信息与观感08:02 角色介绍——进入剧情——10:26 2020第一天12:58 疫情来袭14:38 川总遭弹劾17:36 民主党确定候选人19:54 汤姆汉克斯感染新冠22:28 欧洲疫情25:05 弗洛伊德案28:23 关于“All lives matter”的诡辩31:34 推倒雕像34:48 鲍里斯变黑人与YouTube的努力36:26 疫情生活37:37 “保守的声音被压制了”?
39:56 金斯伯格大法官离世41:32 第一次总统竞选辩论42:22 川普感染44:03 拜登儿子的“邮件泄漏”44:45 选举周:现场票与邮寄票46:03 Call for Biden48:32 黑色幽默的结尾——主播寄语——50:02 2020的最大感受52:39 新年寄语
2020意义重大,因此被命名两次。
这部影片讲述了过去2020里发生的重大事件。
整部电影看下来很流畅,内容很充实,笑点很紧密,以至于平时开两倍速看电影的我只能原速观看。
拍摄手法也很独特,要说他是个纪录片,意义上也不全是,因为采访部分很明显都是演出来的,并且有夸张成分在,所以被媒体称之为“伪纪录片”。
将表演和原新闻的视频剪辑在一起,合成了一部合唱曲。
电影采访了之前从未接触的专家,政客,权利经纪人,女王,科学家,心理学家以及来自各个国家的普通市民。
通过亲身经历的人的眼睛和思想,记录史上最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
叙事顺序如下:澳大利亚火灾美国和伊朗弹核审判英国脱欧和新任首相中国新冠疫情爆发奥斯卡颁奖典礼美国总统选举投票开始病毒传到西方国家英国首相感染病毒“我不能呼吸了”事件卡玛拉成拜登方副总统金斯伯格去世特朗普感染新冠拜登赢得选举影片通过对每个人的采访都是在内涵些什么,像政客susan这个角色,从头到尾都是上一句说的话下一句就否认,打死不承认自己说过,出了什么事就怪媒体,谁当总统就舔谁,非常夸张且真实的反应了美国政客的办事态度。
而采访到的黑人是这样吐槽奥斯卡的:《婚姻故事》讲的是两个忧郁的白人困在富裕的生活里;《极速车王》讲的是开赛车的白人;《小妇人》讲卡伦区顶端的四个白人女孩;还有《小丑》脸上涂着白色颜料,盗用了演员本身就是白人的身份,同时拒绝给真正的小丑相应的角色,对了,《1917》是这个电影讲述的年份,也是该电影里白人的数量。
结果最后拿奖的是《寄生虫》。
英国人评价美国总统竞选:封锁期间迷上了一个叫《美利坚》的喜剧,太好看了,你看到过吗?
就在新闻频道上,越看越上头,剧情那叫一个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他们正在搞什么总统精选,有一个长得像幽灵火车检票员的老头,还有一个洗脸只洗眼镜的橘子疯子,看起来也不像是在对付瘟疫。
还有全球首富在全球环境危机下给自己修庇护所等等事情,引人发笑。
影片中还有很多像“特朗普有麻烦了,所以他需要有东西来分散注意力,要么就是从窗户里面飞出一直大鹅这样的大事,或者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样的小事。
”的搞笑台词,让我看完就觉得说的很真实,看的真爽。
影片最后生华了一下,记者问,2020让你学会了什么?
“我的沙发和冰箱之间有多少台阶。
”“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
”“怎样和我的大学同学在zoom上组建了理发店四重奏.....”讲了那么多,最后影片还是希望我们2020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珍惜美好,心怀希望迎来2021。
黑人评价奥斯卡
首富面对环境危机
政客前句不搭后句
先标记一个印象深刻的点:In the 2020 presidential debate, Trump comes out just like regular Trump, grouchy (like something was eating him up on the inside), while Biden’s just trying to look alive. 仔细再看全片,很多梗单挑出来讲可能会很冷,但这样充满智慧的戏谑讽刺 比起国媒惯常的直白诋毁好看又真实得多。
片中的人物十几二十位,或角色扮演或完全虚构,而Donald Trump本色出演且占据小一半的篇幅,可见他在这一年留下的滑稽影像果然丰富。
想起在大选初期发在推特上(并且还置顶了?)的他本人标志性“舞姿”合集视频,盲猜他或许也只是把自己当作小丑本丑吧?
伪纪录片还讽刺到了去年很火也是ArtReview Power 100中top 1的议题Black Lives Matter。
这件事情不仅被强行灌输和讨论了一整学期,魔幻的是,刚到伦敦那天发现家门口就是这个广告牌。。。
大半夜特地跑出去拍了张高清图就很迷,这么想来黄种人在全世界的存在感真低。
Black Lives Matter Movement 明明 launched back in 2013, 但在2020又重新火了起来,就让人(我)很厌烦。
片中也没有太多戏份,一句All lives matter结束调侃。
想起一首特别好听的金属 No Lives Matter. 这首单曲也是在去年Floyd事件后涨了一点流量。
Bloodlust8.0Body Count / 2017现在重听一遍,感到也刚好适合Death To 2020 的画风。
这第一篇不是影评的影评写到这里,突然想打五星!
I’m trying to be objective. But all criticism is afterall self-expression. 片中的虚构人物 (dumb white woman) Kathy Flowers说: People are always so quick to judge. 她当时几乎要哭出来(当然似乎是演员失败了)。
写评论无疑是在judge,而所有的judgement也可以被rejudge。
2020一整年里其实也在反感/回避/克制一切他人或自己的judgement,但不得不承认我们活在一个judgement (dbq词穷了…)无处不在的世界里。
要经得住challenge(叹气)而讽刺永远是一种智慧的形式。
生活有的时候就是比艺术更讽刺如何形容2020?
大部分人给的词就是“魔幻”。
太多的惨案放在一起竟然让人有一种扭曲的精彩感。
一场场生活的大秀让人们感觉到个体在人类长河中的脆弱和微不足道。
这个电影用一种柔和了纪录片脱口秀的手法回顾了2020年这一切,表现方法很有新意。
2020去死 (2020)7.32020 / 美国 德国 英国 / 喜剧 / 阿尔·坎贝尔 艾丽斯·马蒂亚斯 / 塞缪尔·杰克逊 休·格兰特环保,新冠,脱欧,梅根,BLM, 大选,一个个议题都在搞笑反讽的台词和真实新闻的拼接中一幕幕展现出来。
2020看了太多听了太多,反智,歧视,虚伪,当这些2020美国的隐形词被夸张戏谑的诠释再现时,我还是在无奈的微笑中有了一些思考。
当然懂王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但是英国首相,女王,以及一些美国的政治人物都在剧里被讽刺了一番。
不仅仅是大人物,剧里也展现出了一些普通人,写出了这个社会中大众内心的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环保吗?
我要把自己顾好;新冠吗?
我就是要按照我自己的想法生活管别人死活;生活吗?
在自媒体平台上展现的可比实实在在做了什么重要;BML吗?
我怎么可能有歧视,就是你懂的;大选吗?
这是民粹反智和阴谋论最好的发泄途径。
如果只是到此,其实我觉得可以是一个4分的剧,但是作为一个少数裔又不属于BML诉求群体,我觉得电影本身也是一种讽刺啊。
编剧敢拿各种事件搞笑,却不敢对BML有一点点的戏虐,所谓的political correctness跃然纸上。
在讽刺别人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在迎合主流害怕被斗呢?
笔尖嘴利的讨伐社会时却不知自己也被照妖镜显了形。
当然Hugh Grant扮演的英国教授颜值不在也让我深深的感慨时间的力量。
所以减一分也算是公道吧。
无论如何2020都已经过去,不会再见,它让我们更珍惜2021中平凡的每一天。
昨晚看完后打了很长的观后感,结果忘记发布今早自然全丢了。
但是不吐不快,于是重写一遍。
怎么说呢,主要观感是鸡肋,语言戏谑,很多好笑的段子和隐喻,也有一些讽刺嘲讽发人深省。
演员都挺好的,选择采访的人物也挺有代表性。
dumb把大选当连续剧看的普通人,相信阴谋论表面热心实际智子疑黑人的soccer mum,…休格兰特戴个假发演一个把game of thrones和star wars当历史的指鹿为马的历史教授也仍然让我感到优雅绅士且snobbish,几个喜剧演员也挺好。
2020年的主角新冠病毒在本片中似乎是配角,只用于佐证Trump的愚蠢,大选和黑人运动才是主角。
作为一个非黑人非白人非美国人的观众而言,有种被拥有话语权的媒体人强行灌输价值观的不适感。
比如blm一段,历史教授说alm。
单就alm而言,站在美国非黑人弱势群体的角度而言,非常政治正确。
但是影片里将历史教授塑造成伪善的被亲朋好友蔑视的bigot,以此暗示了说alm等于说black lives do not matter,说alm就是bigot,就是政治不正确是错误的是伤害黑人感情的。
这对其他有色人种是不公平的。
当然这是嘲讽讽刺一部分人,可是细想一下,所谓的极右右派的壮大,影片里指出的不能agree to disagree的必须站队必须两极化的现状,这种看起来是潜移默化实际上却是定义正确让不同观点的人说话等于错误的舆论,这种利用影视传递的左翼价值观政治正确,何尝不是在推波助澜。
黑色幽默,闹剧文学。2024再回看2020真的发生了好多事。
Seattle w Manzhuang
2020年终盘点吐槽版
美国电影自黑很有一套,但讽刺的是,事实比这些可能更残忍不可见
"i'm not sure i totally agree." WELL, THEN WHY DON'T YOU FXXK OFF
有一种不言自明的情绪,谨以此片结束2020年吧。
这样伪记录真现实的拍摄手法还挺妙的,毕竟西方这些人也只有在舒适安全的时候才会勇敢的,在愚昧无知的时候才是真诚的。
装作纪录片肤浅地归拢了一下2020年世界一一主要是西方世界一一发生了哪些大事。算不上客观深入,幽默程度也一般般。
伪纪录真角色扮演,关键词依旧是病毒和川普,其实最好玩的是结尾的复读机台词,也算是帮演员就之前的论调撇清关系了。相比这种由摄制方提供剧本的伪纪录式拍摄(况且台词和形式也没多有趣),更倾向于看到这些人以真实身份出镜就这一年事件以及新冠对自身影响进行吐槽,没准效果更好。
what a shit show!才晚上七点多就把我看困了-:“我在说非常好笑的幽默调侃,快笑!”我:(呃…有点尴尬 关了吧)看了十分钟一次没笑,关了。
2020开始全世界人民接到的剧本就是,自己说话要喊,别人说话都是放屁,忍不了就开枪。
最喜欢美国佬的恶搞电影,这部片真是讽刺到了极点,中国人不用那么玻璃心,虽然病毒是从美国弄出来的,确实是在我们这里传播的,这点不用扯上什么侮辱不侮辱,而且这种片,美国佬自己黑自己黑出翔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I’ve had enough of the Americans. Can we just stop talking about their shit and focus on our own 😩
2020年去死(×)自命不凡的人去死(✓)2020年,见证了一场西方社会的闹剧与笑柄。
几位演员神演技啊,尤其是那个karen白女哈哈哈哈
昨天晚上跨年看的,也是非常应景了!魔幻的2020,正如片中所说 a year so momentous they named it twice! 请的都是大熟脸,扮演的都是典型人格,对2020戏虐一通,看得很爽。
挺搞笑的伪纪录片吧
有些笑点比较高深慢热但很睿智
好无聊的伪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