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子,惺惺相惜.原谅我没有看过原著的漫画,对很多地方的文化,或许我知道它好,但是我喜欢被一股力量把我击中的感觉.比如,
對電影有點要求的我...漫畫改編的電影《NANA》犯著與大多數失敗案例同樣的毛病;徒具其形而無法表現出原著的主題氛圍。
筆者沒看過漫畫原著,卻從翻看了漫畫達三次之多的消息人士處得知電影把單行本一至五期的大部份劇情都原封不動的搬上銀幕,在此角度而言本來非常忠於原著,可漫畫的主題─被捉摸不定的命運播弄的生命與靠自己能力掌握命運的持久角力則窮電影百多分鐘之力也無法帶出,更遑論是藉此為年輕人於生命旅途中打一口氣了。
本來筆者於電影的包裝與劇情的比重中窺見編導欲把電影的主線繫於蓮和娜娜一段別具發掘深度的情感糾葛上。
而這段情感糾葛指的是獨立自主的娜娜為著意氣與自己的理想選擇跟自己深愛的當紅結他手蓮分開,可事實二人也一直對對方念念不忘,每當見面大家必無法把持,而慣於決絕甚至表現得比男生更灑脫的娜娜又無法忍受這纏夾不清的關係;究竟她們二人終將如何,實在是筆者滿心期待的劇情發展,可電影就在上述還處於衝突面的情況下戛然而止,回歸到漫畫預訂了的一個小結上終幕,這不正正顯示了編導們有膽想卻沒膽拍,不敢於原著的根基上再進一步配合個人的想法給觀眾尢其是漫畫迷一個全新的體驗嗎?
取捨失衡令電影難以表達原著母題,畏首畏尾未敢多踏一步再使電影無法被賦予新的涵義,結果《NANA》到頭來不過是一番媚俗的拼貼,甚至拼貼得非常雜碎,無法讓人對準焦點。
再者,本片連日本導演一直擅長經營的唯美構圖、攝影與氣氛渲染都無法做好,使一個年輕人尋理想灑熱血的故事無法交出感染力;連帶一眾年輕演員(中島美嘉除外)稚嫩呆板的演出使本片成為筆者近來於看的過程中最為光火甚至差點得列進割凳級別的電影了。
----------------------------------作為搖滾樂迷的我...尢其是聽J-ROCK起家的我來說,電影的音樂可算對極胃口;而由HYDE作曲,中島美嘉演唱的主題曲GLAMOROUS SKY甚至成了筆者網誌的背景音樂,每天重播不下數十次。
縱使歌曲對號,從搖滾迷角度看,《NANA》頂多只算是好壞參半。
問題出於電影裡幾場LIVE SHOW的戲,看在筆者眼裡實在不得不光火。
首先,LIVE SHOW的剪輯毫無節奏可言,與演唱中的背景音樂毫不搭配,無法為本來慷慨激昂的搖滾賦予深一層的視覺感染力。
再者,除了歌姬出身的中島美嘉能把主音現場演唱的形體動作演繹得淋漓盡致外,身後的兩位結他手與鼓手一望而知不過於攝影前操了兩課,交出的動作停留於東施效顰的程度,幾乎一舉剎了筆者剛投入到搖滾中的氛圍。
尢其過份的有低音結他手真一以主音結他的指法作勢掃弦,還有最易穿崩一望而知跟背景音樂鼓聲絕不搭配的無氣又無力的鼓手;這些種種對搖滾迷來說都是非常重大的缺失,尢其在一部打正旗號以搖滾文化包裝的電影。
這又再令人想起電影《NANA》之媚俗,媚俗得如何流於表面,一切再深入一點的東西可不要奢望能在此中尋。
----------------------------------剛成為中島美嘉迷的我...誓不屈服的雙眸與我見猶憐的珠唇兼容於同一副臉龐是怎樣的光景?
這是筆者於觀影過後唯一還能提出說服別人進場的理由。
本來對中島美嘉全無認知的我,於電影以後就得立志當個美嘉狂了。
常言道一個演員一生只需要一個角色,中島美嘉於她第二部電影就找到了。
中島美嘉生來一副讓男人渴望征服又渴望守護的通吃臉蛋,這種不一致的不確定性頃刻攻陷男人的所有防線同時就單憑這麼一副臉蛋即可演活矛盾的大崎娜娜,無怪乎導演得花這麼多時間特寫不怎麼會變化僅一雙麗目凝視著的中島美嘉了。
话说,我一直把娜娜当神一样崇拜。
不过这句是题外话。
—————————————————————————————今天把电影又翻出来跳跃着浏览了一遍,因为没有时间细看漫画(话说我己经好久没追了……),而中岛美嘉的气质我觉得挺符合漫画中娜娜的形象的,所以电影作为替代品,倒也能暂时解馋。
小时候看矢泽爱的NANA,迷迷糊糊地崇拜娜娜的独立,她的上进心,她的勇气和志气,当然还有她的帅气……- -稍稍长大了再看电影,欣赏她选择自尊胜于爱情。
今日再看,尽管是跳着看,竟看到了以往未曾留意的一些事物。
娜娜内心的复杂与纠结其实一点都不少。
以前看到娜娜去酒店找莲还钥匙,会认为她虽然自尊心强,但是在这种时刻却显得过份倔强了。
为什么明明爱着莲,却不肯承认呢?
现在看来,她当时也未必真的十分清楚自己的心情吧,也未必真的那么确定“还爱着莲”吧,毕竟时过境迁,人物皆非。
而且在未确定莲的感情之前,娜娜不见得敢轻易确认自己的感情,都在小心翼翼地博弈着吧?
(小时候屁都不懂什么是“感情博弈”)至于浴室泡玫瑰浴的那个场景,以前会在心中呐喊“为什么!
为什么!
明明两个人还相爱!
可是为什么嘴里却在口口声声说着什么‘不可能了,我们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起生活’了呢?!!
”现在……则懂得那份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不敢轻易激进也不敢过份乐观的心态了。
以及懂得那份对时间的敬畏了。
它创造一切,它也能毁灭一切。
然后……还有一个彻底改变我以前看法的一个设想,这个设想把我自己吓了一跳。
以前一直认为娜娜是为自己而生、为自己而努力,为了能一直唱下去而可以放弃爱情的强大的女性。
今天却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其实……潜意识里激励着她向前的说不定一直都是莲,一直只有莲。
娜娜走上唱歌的道路缘起于在舞台上看到舞台上耀眼的莲,觉得自己“无比卑微”。
后来莲越走越远,直至远走东京,娜娜没跟上去也是因为如果跟着莲去东京,虽然身体上的距离是近了,但实际上的距离却会越拉越远——莲会是在巨蛋开万人演唱会的那个,而自己会是在电视机前边看着他演出边打扫清洁的那个,她不想依然做“卑微”的那一个。
再后来娜娜也来东京了,虽然跟莲再续前缘,但仍在拒绝百分百的确认关系,并坚持要“超越trapnest“。
她想要的,是不再追赶他,而与他平起平坐吧?
打完这段回头看,很欣慰地发现,虽然莲确实是一大动力,但这恰恰证明了支撑着娜娜的最主要还是她的自尊吧?
缺乏那份自尊,自然也不会想追赶自己的恋人,而是依附着他、享受着他的好了。
幸好幸好。
娜娜还是记忆中的娜娜。
——————————————————————————其实这句话才是本文中心内容:我一直以为电影丰富了人生,现在发现是人生丰富了电影。
喜欢NANA.不但是那个乖巧甜美温柔可人,脸上永远挂着可以融化掉一切不快的笑容,说每句话都像是在撒娇,刚刚从幸福美好的童话世界里走出来,还没尝过悲伤辛酸孤独及其它苦涩滋味的,小松奈奈.更是随着奈奈的喜欢,渐渐喜欢上那个打扮另类外表极酷,从不对人笑也不多说一句废话,从不对人敞开心扉甚至只是多一点谈及自己,总是一身黑色,神情冷峻,好像刚从最冷的雪地里走出来可以将一切冻住,内心裹着巨痛却依然高傲而自信的追求着梦想而活的,大崎娜娜.这个NANA,"看起来乖巧听话,其实只会给人添麻烦".永远着装精致.连做家务时系的洁白围裙都带着可爱漂亮的大大蝴蝶结.睡衣上总缀着美美的公主一样的蕾丝边.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女孩,喜欢用充满草莓图案的水杯,即使穿着尖尖的高跟鞋和正式的小白领装,还是像可爱的小女生.这应该是大多数女孩希望自己可以呈现出来的样子吧.如此的人见人爱.那个NANA,却可以用捡来的废木钉出一张实用的餐桌,手臂上刻着爱人的形象,不是荷花,而是莲.不轻易落泪,只是在该哭泣的时候也并不压抑自己.在爱情到来之前,从没有尝过任何一种爱的滋味.所以可以把爱藏在心里,只是不表露.然而她发自内心的炽热情感,依然是会让被爱的人深深感动的.爱情的模式,从来不会太多.或者苦尽甘来,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者先甜后苦,劳燕终纷飞.有的爱情,看似一条大路可以走到尽头,却径直在不为人察觉的拐弯处,一头冲进了无法回头的死胡同.所以奈奈眼睁睁弄丢了自己一心相信是美好的爱情,却不质问,不责怨,不说话.只是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我不要了",以及必然的哭泣之后的一阵沉寂伤悲.因为说了不要了.就不必在伤心欲绝的境地里再失尽尊严费力去抢,去要一个可有可无的解释或一声抱歉了.爱情的真相和假相都在那一刻得以明白.而另一种人,将自己连同一段刻铭心的爱情深深埋葬,如果没有如电影中那样神奇的机缘令它得以重遇重生,也就悄然被时光掩藏.而身处其中的人,或者继续沉重的回忆,或者某天拨云见日真的可以一笑而过重头再爱.反正,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选择后的人生里.虽然,我们的选择是如此有限.NANA,其实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结语:人生,真的是,得一知已足矣.
有时我真要怀疑,是不是为了记住你,我才从母亲的子宫里张开了眼。
那么幼小的我已经明白了,明白在这混沌的宇宙外另一个银河爆炸,空间膨胀,极剧萎缩,最后变成和我一样的心跳声。
NANA。
这样的想法让我觉得浪漫而空旷。
一:大崎家的娜娜 这是一张怎么样的好看的脸,纹络绵延止于执拗的睫毛,记忆在眼里水泱泱地荡来荡去,嘴唇一抿就拒绝了所有的好意,身线是为了存在而存在的娇奢。
娜娜集合了女生的所有幻想,然后空荡荡的一半是因为爱情。
从侧面看,她完美如壁,而那张正脸,断了姻缘的红线。
她是一个会在冬天变得剧烈的玫瑰,尖刺噌噌地破土而出,剜伤所有人好心的手。
哪怕隔了很长的时日,也依然会捏起手心里这一朵小小的伤痕,记起她最美丽的冬天。
娜娜在冬天见到的莲,然后在冬天分手。
娜娜在冬天里认识了奈奈,然后没有然后。
这个美丽的姑娘守护着自己最后的屏障,在那里对视着世上的另一个自己,于是不用再害怕分离和遗忘,不用害怕那些曾经灿若春花的行头不堪风霜一剪。
固执的娜娜,倔强的娜娜,独立的娜娜,寂寞的娜娜,痛苦的娜娜,动听的娜娜,那么多的娜娜,从沙漠上走来,阳光暴晒着她裸露在外的皮肤,听见喀嚓喀嚓的声响。
娜娜害怕的只有冬天,其余一切就只是热烈的享受,喀嚓喀嚓,让骨骼和血肉纷纷造反,手臂上一朵莲花如同碎片。
即使那天,再没有了幸福和爱情,依然有世上的另一个自己,在落日后的旷野,带来一丛奢侈的玫瑰。
二:小松家的奈奈 这是一颗怎么样的寂寞的心。
天真的轨迹却无法忤逆现实的苍白。
生活是一条有着一千对足的昆虫,所以它最擅长死而不僵,擅长在沙地上留下混乱的痕迹和粘稠的体液。
这样的生活完全不符合她的所想,她那寄养在寺院里白鸽一般的生活,在叶落的时候剪过苍白的蓝天,带来两声了了的啼鸣。
不要责怪奈奈,我们都不要责怪她。
只是长了一颗再单纯不过的心和依附它而生的嗜爱的喉咙。
爱情对她来说往往都近在咫尺的香味,她踮起脚嗅嗅,觉得欢喜,却不知道这个小说的开头藏有悲伤的伏笔,她是满心的欢喜着了,小狗一样摇着尾巴跟上,跟了很长很长的路最后被关在门外只有夜色的安慰。
有些人天生对爱情就有无数的幻想,她们可爱地信了它,耳朵一动一动听了它,眼睛一扇一扇爱了它,嘴巴一张一张亲吻了它。
带着最美好的虔诚的表情。
当奈奈从章司离开的长堤上折反,她在心底依然是感激了爱的。
那些所有的前尘或往事,都因为自己爱了而变得光怪陆离和百转千回。
直到她遇见了另一个娜娜,另一个站在世界极端向自己微笑的伟大的娜娜。
所有的伤口向两边分开,露出最初的鲜血,缓慢的缓慢地改变着自己的理智。
三:矢泽家的NANA “要把阿八关在我的院子里……一生,都逃不出去。
”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对娜娜的感觉,有点类似初恋。
” 这些都是赤裸裸的话语,把那些原本可以言辞点缀的友情突然拐向了不可知的奇怪境地。
那是叫我们立毕的走向,我们一路的唧唧喳喳都在这里被打断,只能目送两个人手牵手走向彼岸。
她渡了她,或许正相反。
娜娜爱上了奈奈的天真的柔弱,她要亲吻这个百折不挠的天使。
奈奈爱着娜娜的全部,那里凝结着自己的全部幻想。
上帝给了她们相同的名字,然后撒手而去,结果允许任意发挥,留下整个世界的海洋任你们下潜。
+像米小莱这种人,微眯着自己近视的眼,笑了笑觉得有点僵硬。
我的背后爬过生活的千足虫。
缓慢的,腥味的,冗长的。
这样的地方,放逐了叛逆而去的女子们,留给她们彼此呼唤的一样的名字:“NANA”。
在我们鄙视日本电影里面过度宣扬暴力,色情,变态东西太多的时候,日本人神奇般地会弄出像《情书》一样清澈到底,爽人心扉的佳作,清纯的让人发麻。
剧中两位同名同姓的女主角,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但命运偏偏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也便产生了交叉,到最后你我已分不清两人具体有什么区别了。
看到此片,不能不让人想到《情书》中的两名井腾树,虽然在本剧中发生了性别的变化但纯真的爱,对爱的执着没有丝毫改变。
本以为娜娜是为了梦想可以放弃爱的主儿,但一旦与莲相逢,所有的计划都被情感的污浊所覆盖,她——乐意!
我——感动,对日本的漫画不感兴趣,对剧中的女主人翁不感兴趣,甚至她们表达了是少年的幼稚爱情,我已过了这个年龄段,但我依然感动,只是为了那爱情,无关音乐与服饰。
虽然里面音乐很多,但喜欢的不多,尤其是和娜娜联系在一起的音乐,但也不反感,因这符合娜娜的性格。
说到两位女演员的表演,我很喜欢,一个简直就是日本版的李宇春,另外的是我们身边不乏的典型猫猫型小女生。
剧中两演员表演不露痕迹,让人感觉的就是本色演出,如果两位生活中是与剧中不吻合的性格,那么他们表演就可用演技形容了。
剧中娜娜与纳纳的关系描述的很微妙,前期的友谊之情一直未有什么异样,当纳纳男友变心后,剧中有几个桥段纳纳微妙的眼神让人不能不联想到刘烨对胡军(蓝宇),对张东建(无极)令人起鸡皮疙瘩的眼神。
如果按照纳纳的性格分析,她对更具有独立性男化的娜娜产生感觉实属正常,如果这种猜想是对的,那么正好又体现出了日本电影人心理畸形,虐恋倾向。
两个NANA。
又是一个富有闺蜜温暖的故事。
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寻找世界上的另外一个自我来确认自我的存在。
如“情书”中的中山美穗。
死去的爱人将两位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联系在一起,是为了完美藤井树的初恋记忆,也是博子对死去男友的告别。
古希腊有那喀索斯顾影自怜最终坠入湖里的传说。
从这个不幸的故事里,我们学会了“自恋主义(Narcissism)”这个词汇。
后来,看到戴锦华在《电影批评》里,以拉康的镜像理论来分析博子的爱恋与自恋,才有点领悟到,自私或是自爱其实就是自恋可能表现出来的双面。
虽然选择了“两个我”这一喜欢被哲学家们探讨的主题,但是,“NANA”这个电影还仅是一部好看且时尚的电影,有着很明亮的色调,还有摇滚乐队的主题故事。
中岛美嘉虽然化着苍白的妆容,但红色的毛衣分明在诉说她冷酷外表下的热情。
不断闪回的娜娜与莲的过去。
虽然追求的不同,强烈的个性让两个人分开,但是有相似经历的小孩是会相互怜惜一辈子的。
漫画改编的电影的一大特点就是简单,它成就不了《双面薇罗尼卡》这样的大师之作,但是足以在特别普通的一天增加点色彩。
先旨聲明:下文出自一名Nana原著漫畫狂熱者之手,其對Nana電影的一切均有先入為主之見,以影評標準來看並不及格持平。
Nana電影對原著愛好者來說最驚喜/最不驚喜的,就是它每句對白/場景幾乎都直接拷貝自原著漫畫。
這些晝面/對白對從未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感覺可能不怎麼樣,但漫畫愛好者看來卻是無比熟悉,更甚者能記起哪些對白/情節被刪剪掉。
可能為了遷就時間,也可能因為偏心粉絲心目中有太多經典/關鍵場面,電影有點劇情交待不足的感覺,間中甚至連剪接也顯得破碎凌亂。
電影完全淡化了娜娜跟泰的關係,娜娜跟奈奈的牽絆不怎麼深刻,對奈奈的花心軟弱性格更是隻字不提,這些對本片的情節推進其實影響不大,只是一旦續集開拍,劇情接續將出現嚴重問題。
最不滿電影完全刪去了奈奈的大魔王教和對數字7的顧忌態度(其實是180度扭轉了),變相忽略了矢澤愛原本創作的構思。
Nana的原意是表現人生對命運的無力感、以及人如何去掌握自己的命運,這一點電影是完全抹煞了。
不能對一眾青春偶像的演技有太大期望,及格是絕對及格,只是也不算突出。
而且電影中常常出現詭異的表情定格,眾人物每每凝神一兩秒後才開始說話/動作,未免太過造作。
外形來說,飾演娜娜的中島美嘉可說是完美,宮崎葵的奈奈也算是不俗,泰、雷拉和拓實是令人滿意的,但最驚喜的是章司和京助的神似造型。
至於其他,則可說是不敢恭維......另外Blast的表演場面也令我有點失望:貝斯手真一的架式像是在彈結他一樣,結他手伸夫的手指卻完全不會動,泰的鼓也稍嫌不夠力度,總的來說是稍欠火花,這些細微處是電影應該能做得更好的地方。
大體來說,電影本身的最大不足之處是原著那種深刻沉重的感覺不太能營造出來。
許對普遍觀眾來說,本片是及格的,但始終只是一套普通偶像電影也說不定。
實際上是,原著始終太完美,Nana的魅力理應不止如此。
里面除了中岛美嘉饰演的NANA在形象气质上比较符合,宽贵演的伸夫,还有演阿泰的那个人都还可以的话,其他都不是最佳人选.本人认为奈奈可以让深田宫子来演,演莲的就更倒饭了,那么帅有型的角色,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如果HYDE来演NANA也是可以想象的哦,一定会晕死一片的,呵呵.原著很多情节都是经典不多余的,要把它删剪成2个多小时的电影是有些牵强,意犹未尽的,没有奈奈和NANA两人间难以形容的感情的描写,没有和拓石,伸夫感情的描写,很仓促.如果要达到原著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为漫画大家都可以幻想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场景,但电影就把它唯一化了.不过电影也有电影的优点,总可以满足我们这些人的好奇心嘛,盼了好久的NANA真人版了,那种期待的心情也是美好滴~~当然还有我家HYDE给NANA写的那首个性的GLAMOROUS SKY ,越听越好听呀,自己都好想学唱摇滚了,哈哈. ~NANA经典语录~"虽然没有说再见,但是我们都清楚,分开生活对两个人都是致命的,电话或是信件,都没有意义,不能紧紧拥抱,就毫无意义,莲那说不出来的寂寞,没晚在我的体内释放出来,我可以感觉到.比谁都深刻地感觉到!
""人到头来都是孤独的,挨得再近也无法合而为一,要别人专属于自己,是绝对不可能的.""你大概没发觉吧!
你的一举一动,都跟现在的台风一样,威力十足,扰乱着我的心情.我就像初尝恋爱滋味的少年一样,情绪高涨得...快要决堤了.""很对不起!
我没遵守约定.虽然你可能已经忘记了.可是,我真的曾经想过,建一座有大花园的豪华房子.在看得见的高台上,有最新式的厨房和地下录音室.在你房间的衣柜里,永远有最齐全的流行服饰.好让总是被男人弄哭的你,不论何时回来都能重展欢颜."~奈奈经典语录~"如果NANA是男人的话,我想我们的爱情一定可以一生一世!
可是,如果NANA真是男人的话,我们之间一定不会有这么多愉快的回忆!
因为爱情一定有痛苦的,越是爱得深,痛苦也就越深!
""只要有NANA在就不会寂寞.而且因为都是女人,不需要过分地小心翼翼,也不会莫名其妙就吃醋.可以放心地永远在一起!
与这个比起来,恋爱既累人又伤人,是个消耗品!
""嘿,NANA..为什么美梦成真跟获得幸福,是两回事呢?
""嘿,NANA..如果我们是一对情人,我们之间的距离是不是只要一个拥抱就能满足呢?
还是说,每个人都无法排解这份寂寞呢?
我不是想独占你,而是希望被你重视.""嘿,NANA..曾经犯下的过错,受创的伤口不是掩饰就会消失,我现在仍然不断呼喊着你的名字,不管有多么痛,我会持续下去直到你回应我为止."
电影虽然没有原著的情节那么细密,但依然泪点满满。
奈奈和娜娜看似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人住在了一起。
选择爱是勇气,选择失去也是勇气。
但,不要卑微地服从爱。
所以,奈奈在看到男友抱着别人时,在娜娜大声喊着“自己的男人要自己抢回来”时,毅然决然地说:我再也不想要看到他。
所以,娜娜在送别本城莲走时,微笑着和他说笑,最后哭着奔出车厢。
她说她要唱下去,但不是为了莲。
许多个夜里的黯然伤神像一支催长剂,不断要求我们长大和坚强。
学会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应该坚持的。
却总是在恋恋不舍时,又不得不装做潇洒地放下。
许多的遗憾,许多的事故。
当她们分离后,成长、伤害、新的际遇和离别仍然继续着。
大段大段的感慨像秋天里一地的落叶,我们踏着踏着,听着声声脆响,深吸一口气,悄悄地对自己说“一切都会好的”,终于忍不住大颗的泪水坠落。
有提升的空间,不喜欢演RAN那人.所有AOI的电影只喜欢这一部中的她.
看--两个不同版本的青春 和 两个性格迥异的少女 共同的故事 独立的娜娜和依赖的奈奈告诉我们爱情的疼痛。幸福是要妥协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独自一个人活着。
太烂了,只有nari还不错。从此对中岛美嘉失去热情。
演唱会那段哭了,跑去看漫画!18岁的年龄会很受不了这漫画的~
看在NANA那么像的份上多给一颗星。不容易。
好多星呀.第二集馬上大為失色.
电影比漫画差太多了
哥特式的中岛美嘉
不如漫画
真挺糙的
好看``淡淡的感人.喜欢美嘉的造型.
看的我又想剪短发了 莲和我耳洞一样耶
唉~实在没娱乐活动~就看了这电影~唉~年轻小孩看的。。。没多大意思。。。很假的说
原著更经典一点,不过里头的人物造型确实挺惊艳的(从相似度上来说)……PS:莲果然还是死了比较好,虽然之前嫌结局闹心,但是现在弱化成这样还是怀念漫画的结局了的说
fans向,宫崎葵的眼睛很亮很好看,但还是中岛美嘉的线条更有魅力
远不及漫画...
三星半
OST加分。不承认那货是本城莲。
感觉不对
海报那么完美,人物动起来简直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