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注意到这部影片还是在2013年的九月,那时候刚在电影院看完一部电影,就注意到了这个特别的影片名称。
后来老师在上微机课的时候播放了这部电影,虽然没有播放完,但我仍旧在家里补完了这部电影。
当时也许是着迷于废柴逆袭和天上掉馅饼美梦成真的剧情和优质热血的配乐。
但十年后再观看我依旧很喜欢这部电影,同样也会有和曾经不同的观后感。
是啊,Theo成天做白日梦幻想着自己身为一只蜗牛却想和偶像一样站在赛车场里比赛,于是一场意外令它实现了美梦。
那又如何呢?
可能我喜欢的偏偏就是这种不讲求现实的逻辑,没有人在乎蜗牛的超能力是哪里来的,没有实验室的解剖,没有群众的刨根问底。
有的只是单纯的dreamer一起实现美梦。
“如果有一天醒来,发现你的超级能力消失了,你该怎么办?
”“那我就要更加珍惜和把握今天了。
”感动于Theo有着尊重它保护它的好哥哥,也感动Theo有着一群和它志同道合的好伙伴。
"I don't want to make any more rules, I'm a dreamer."我也从不想醒来,因为这从来都不是一场梦。
"No dream is too big, and no dreamer is too small."寻找热爱的,坚持热爱的,与和你志同道合的伙伴不期而遇,然后实现美梦。
谨以此影评,送给十年后的我,我的2023年。
近来看了不少电影,但却极少写过影评,这部《极速蜗牛》是例外。
首先来说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特别是一直喜欢3D动画的影迷感谢美国梦工厂的创作团队。
这部片子很诚恳真挚,与以往的3D动画比较她画面更美,主题性更贴入人心。
这是一部献给小人物在奋斗路上的礼物,这里的小人物在中国可以理解为屌丝,草根。
当然了这世界上小人物是最庞大的,他们聚集在一起把少有的大人物映衬得辉煌无比,自己终却默默无闻。
电影里的主人公特伯是个菜园蜗牛,为了生存不得不重复着把熟透了的西红柿给弄下来,时不时还得躲避着乌鸦与人类的袭击。
但是他却有个梦想,就在聚光灯下当个如同盖尼耶一样夺得五连冠的赛车手。
现实的问题是他是一只连割草机都跑不过的蜗牛。
赛车手,蜗牛,这两个毫无能划等号的两极是绝不可能实现的。
这两极不是离得太遥远,而是中间的路途太能超越。
一只蜗牛是绝不能参加赛车比赛的,在人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小不点,会被车轮压死。
在这样的概念下,他注定会一直是个蜗牛,就算他有一天速度变快了。
但是当特伯被宣布进入参塞资格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就如同小人物们都希望看到一只蜗牛能突破常规,把心中的那份寄托实现。
特伯的生活状态就如我们绝大多数一样,每天朝九晚五,像在工地上顶着烈日的农民工,像在工厂里在生产线上重复着昨日动作的员工,像为了能完成任务奔走在各个城市角落的业务员,像碌碌无为拿着微薄薪水的上班族。
他们每个人都曾有梦,但现实早已把他们的梦给泯灭了,如同影片里善于打退堂鼓的蜗牛查特,做墨西哥卷饼的哥哥,他们多是安于现状,接受现实的安排。
通往梦想的道路太远太难太孤独,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会有同伴们的嘲笑,会有对手的阴招,但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懦弱与自卑。
这部电影简单地解读,它对于大众就是一味振奋剂,而且就是一部如同中国的意淫玄幻修真网络小说,一开始主人公是个最低层的傻小子,有一天偶遇了灵丹妙药或高人招点便升级了。
但是与这部小说不同的是它很有人性人情味,在主题上升华了,超越了平凡直触人心。
影片的结尾部分,特伯与他心目中的偶像争夺冠军时,失去了超能力仍能拼命地向终点线爬去。
影片里最让人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盖尼耶说:“梦想再大,也不嫌大。
追梦的人再小,也不嫌小。
”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不会像特伯一样偶遇基因突变,也不会出现什么天上掉馅饼,但是你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机会都是留给时刻准备的人。
奔驰吧,菜园蜗牛。
坚持梦想吧,屌丝草根们。
最后再推荐一部美国温情电影《阳光小美女》和《天伦之旅》,相信我你会爱上她。
看过狮子王、虫虫特工队,疯狂原始人、功夫熊猫,以为动画片都是超一流的。
其实有很多一般的。
这个就属于一般的。
一般的情节。
一个弱小者有一个远大的理想,经过努力之后,就实现了。
这种电影想拍很容易,拍好太难了。
蜗牛和塞车比快,对比很明显,让人觉得很牵强。
如果是蜗牛和兔子比还有点合理。
高潮低潮都有,没有给人惊喜。
《极速蜗牛》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只叫伯特的蜗牛,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它掉进了赛车的发动机里面。
发动机的液体侵入了它的身体里,使它基因突变,有了超能力。
在赛车比赛的过程中,虽然伯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还在赛车比赛中受了伤,但最终因为伯特的不懈努力,赢得了最后的比赛,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赛车手,成为了一只极速蜗牛,它的梦想才得以实现。
过去看过几部美国的动画片, 传递的是积极的正能量。
美国的电影都包含有自己价值观的传播,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物我们都是平等的。
面对困难, 大家会互相帮助挺过难关。
美国梦。
电影是一个很好反映社会现状的地方 ,他代表着一个缩影。
基本包含着一些通俗的套路, 主人公对梦想的憧憬要去追梦, 一步步在别人的嘲笑中克服阻碍, 通过一些帮助来达到自己最终的目标。
最后获得周围的人认可, 获得社会的肯定。
一个梦想, 就是尽管去做。
小人物也有追梦的权利, 在梦想面前人人平等。
turbo 。
不知不觉地,最近三年我已经看了3.5部赛车题材的动画电影了:《赛车总动员2》、《波鲁鲁大冒险》和《极速蜗牛》,所谓的0.5部是去年的《无敌破坏王》。
所以,当我知道《极速蜗牛》要在中国上映的时候,并没有为它准备多少心理期待。
事实上,你还能期待它什么呢?
难道期待主角经过不懈地努力、朋友的帮助、心情的低落与复燃之后,仍然不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吗?
这个题材已成鸡肋的最核心原因就是,观众还没有看就猜到了全部结局。
更何况美国动画向来只是在过程中胆大如牛,对于结局却一向胆小如鼠。
考虑到一部动画片不是一天就做出来的,而是经过至少两三年的时间,所以我们不能用今天的题材库来衡量这部影片在策划时是否足够新颖。
我查阅了资料,关于影片最早的公开信息,是2011年2月梦工厂动画官方发布的截至2014年的电影排期,而根据导演David Soren的一段阐述,我们知道这部影片其实早在10年前就开始酝酿了。
当时David Soren参加了梦工厂公司内部的题材招标会,并成功凭借把慢速蜗牛和快速车赛结合的绝妙创意而中标。
可是Soren参加了《鲨鱼黑帮》、《怪物史莱克》、《驯龙高手》等多部影片的创作,等他真的有时间全力制作自己这部影片的时候,环顾四周却发现赛车题材已经不再新颖。
如果《极速蜗牛》在《赛车总动员》之前推出来,或者至少在《赛车总动员1》和《赛车总动员2》之间推出来,那它的竞争力至少会提升50%。
赛车题材沦为鸡肋的另一个原因,或许不能算这个题材独有的原因,而是一个美国动画普遍的特点,就是它往往表现了主人公自我认可后必然成功的一个理想主义路径。
一个小人物拥有梦想,坚持饯行,最终它总能实现梦想,无论那个梦想有多么遥远与艰难。
这种东西看一个两个是感动,看三个四个是接受,看五个六个是平淡,看七个八个是作呕,全都是这个你就根本不用再看了。
真的有这么多么?
其实也不用仔细去算,仅仅今年暑期,好莱坞就给我们带来三部这个主题的作品:《怪兽大学》、《飞机总动员》、《极速蜗牛》。
或许也正是因为毫无期待了,所以影片反倒还能带给我一些简单的思考。
这部影片立足于赛车题材的影片之林,还是有一点独创性的。
最主要的是两点:第一,蜗牛做主人公,此前在动画中是个绝对的冷门。
如何把蜗牛做可爱——本片发布的第一款海报上的那只蜗牛看上去很张狂,到了后期海报就回归到一种可爱的味道上;以及如何描写蜗牛的世界——本片开头部分菜园子里形形色色的蜗牛,还是很有想象冲击感的。
第二,蜗牛与赛车的结合。
这是影片的重点,也是其成立的价值所在,所以影片一直在创造可信性,让观众相信蜗牛与速度不仅是可以结合的,而且结合起来是很酷的。
比如,它安排了专属于极速蜗牛Turbo的蓝色光迹,它安排了Turbo独特的赛车策略——可以从墙上走或者从别人的车下超车,它安排了蜗牛团队与人类团队两大阵营来为Turbo的取胜保驾护航,当然它安排的Turbo之所以可以极速起来的那个科学依据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它还安排了一个偶像,承载着Turbo的梦想,并最终成为它的终极对手。
我个人觉得,赛车世界冠军从偶像变为对手,从正义英雄变为道貌岸然,最终让Turbo从速度与道德两个方面进行赶超,从而完成自己成为新英雄的成人礼,有点不妥。
它让我感到原来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英雄都是假的,甚至他们最后要用踩死敌人的恶毒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地位,这种道德沦丧本不应是“偶像”这个词来承载的。
更妥贴的策略或许是,让Turbo继承前世界冠军、它的偶像未完成的事业,挑战一个新的敌人,这样可能观众更容易接受一些。
我对影片的另外一个直观感受是,前后分裂感。
菜园的30分钟演出,很接地气,很生活化,无论是对蜗牛的生活状态还是他们与西红柿的关系的讲述都让人沉浸在其中。
我们几乎可以确信,这部分能如此生动的原因一定是,导演家中有这样一个菜园子,有这样一个骑着玩具车的小孩子,菜园子里有这样一群蜗牛在栖息和生活着。
然而,当影片来到修车店的场景以及终极赛场的场景时,我们就逐渐脱离了一种生活化的舒适状态,进入到导演所刻意描写、精心安排和故意拔高的一些情态之中,之前的那种舒心感就逐渐消逝了。
从这个角度看,蜗牛是生活化的,但是极速蜗牛无论怎样都是人为造作的东西。
这个创意虽然出类拔萃,但想表现出现实感和可信度容易,想表现出生活感来那就很难了。
画面不出彩,情节也不出彩,笑点更是很挠痒痒,梦工厂你好失败。
一个白日做梦不顾周围人感受自私自利一心想成为赛车手的蜗牛,在一次不管家人会不会伤心的离家出走后,机缘巧合下变成了变异蜗牛侠,从而得到了惊人的速度。
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把梦想当做逃避现实的借口的二流子二掌柜,在一次强行侵犯蜗牛人生安全的际遇后,得到了上面所述的变异蜗牛侠,从而两个二傻子一拍即合企图不劳而获实现他们自私自利所认为的梦想。
一个有着正常三观积极向上希望凭自己努力脚踏实地改善家庭生活的有点微胖的蜗牛大哥,在周围一群脑残的洗脑后,变成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维利主义帮凶。
一个一身正气光明磊落对成功充满正当苛求的伟大赛车手,在最后关头被导演无情的塑造成一个只求胜利不择手段欺软怕硬的卑鄙小人,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整个就是无脑励志,脱离现实,幻想不劳而获是主基调的电影。
最后说一句,我很喜欢那个对成功异常执着的赛车手,虽然他最后想以不光彩的手段搞死蜗牛,但是他那不放弃不言败,推车到终点的毅力,真的让我很喜欢!
说实话,好莱坞级别的动画电影看多了之后,那种最初的激动感觉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退,熟悉「梦工厂」、「皮克斯」等著名公司的作品的观众都不难发现,《极速蜗牛》在剧情上的发展套路与故事结局。
也许这类高门槛的动画作品在当下已经很难有夺人眼球的突破,正所谓发展高度与瓶颈,但「梦工厂」依旧像一双拥有神奇魔法的手,点缀着各位小朋友、大朋友内心深处的梦想,梦想是需要浇灌的,或许它不能长大,或许它被现实所尘封,但梦想始终都是每个人闪闪发光的最初感动。
电影本身倒是没啥值得特别推荐的,老式的美国卡通套路,滴水不漏的制作手法。
但有趣的却是意识形态。
因为家小区门口所有的公益广告看板上,都是“中国梦”的宣传,诸如“我有一个中国梦”“征集你的中国梦”“中国梦你来定义”blablabla的,恰好又看了蜗牛,这个对比就变得异常有趣。
Turbo就是最典型的美国梦了——你丫连蜗牛都能跑赢F1方程式赛车,这个“拥有梦想,永不放弃,就能赢回一个世界”的正能量,牛掰得佛陀都要说句哈利路亚。
万分不可能,但却合情合理,在美国就是这么一回事情。
美国梦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你坚持你那滑稽可笑+不切实际的梦想到极致,全世界就都会被你感动,就都会来帮你。
上帝与美国梦同在。
反观中国梦,大多都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啥的blablabla。
一个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积极向上,一个是必须以团体为核心的气势磅礴。
两者,没有谁好or谁不好的说法,有的只是意识形态的碰撞。
作为个人,你或许会相信一个美国梦——即便它是建立在成千上万的失败者尸体上的,一戳即破的梦;但作为个人,让你真心实意地去相信一个已被定性的中国梦——或许你会觉得“嗯,真好啊真不错但是不是意味着我就要变成这场梦里的尸体,让团体中的其他人踏着我的尸体前进呢?
真纠结啊”然后就忍不住YY,所谓的“梦”,到底要具体到多大细节,才能熠熠生辉,永不磨灭呢?
《极速蜗牛》里的turbo,具体到只要跑赢它的脑残偶像就成了;《永不妥协》里的女主角,具体到只要打赢污染官司就成了;《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具体到只要在墨西哥湾打磨一艘自己的中古船就成了。
那么,我们呢?
既然思考不了,那就引人发笑吧:)
≪极速蜗牛≫,讲述一只蜗牛梦想成为赛车场的名将,一次意外使它基因突变成为一只超能力蜗牛,并驰骋赛场打败偶像的故事。
故事与一众漫画英雄很是雷同没啥新意,3D效果不错。
不过蜗牛梦想中的极速成为最大的冷幽默在片中体现的简直是爆笑无厘头。
明星配音还算尚可,上译点缀才是亮点。
总之,值得一看。
坚持了20分钟弃...为自己点32个赞!!
还不错~
梦工厂的我给却给两星,知道这片子多烂了么,Epic都比这个好得多。而且还不是技术层面上的,纯剧情上的差!
呃……好美國啊……
儿童向
剧情很老套但是我看哭了!。。。上了年纪泪点果然好低。其实跑这么快蜗牛的屁股早就烧起来了吧哈哈哈
穷人靠变异...
中规中矩的励志动画。No dream is too big, and no dream is too small.
关注一下配音。
小朋友很欢乐
又是一部萌贱萌贱的 喜欢 笑喷了
梦工厂正能量
电影院 宋
最讨厌大家对变异面不改色就接受的设定了,仿佛这样就可以不要逻辑乱来一样。二流故事好烦躁。
蜗牛侠吗?
流水线的感觉真强烈。让一个蜗牛去挑战赛车,够大胆,但是,稍微来点现实性行不?
小小的壳装着大大的梦想
唉,一个公司出来的,疯狂原始人那么好,这部片那么差。费解。
普通优秀级动画长片,励志的主题和故事主线算是老一套了。部分内容让我想起《赛车总动员》,不过“那只蜗牛真快”的创新真心赞。
梦想再大也不嫌大,分数再少也不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