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改编的;但是算牌的方法和过程,就不鞥研究了; 电影里有意思的一节是,ben回来后,发现钱没了,收到医学院拒绝的信: ben到课堂上,质疑Mickey ; 牛顿用了约瑟。
拉尔夫的理论,拉尔夫以后消失了,理论成了牛顿的,因为牛顿更有名,目的更好; 米斯奇夺取了学生的学术成果并杀死了他的学生,传说而已;因为这样的事会有人知道,所以米不会做这样愚蠢的事;没有人知道,没有证据,就好象没有发生一样,别人会认为做这样的事的人很愚蠢,说的人也很蠢; Mickey ,不是第一次有人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有人这样做老板;
如果你想远离真实的世界, 请去夏威夷, 因为那里与世隔绝, 能让你忘了一切. 如果你想远离真实的自己, 请去维加斯, 因为在那里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我第一次知道维加斯, 是看了小部分的逃离拉斯维加斯, 有两个场景, 一是一个号称处男的大学生和女主角搞, 旁边他的朋友在拍. 二是凯奇死去的那一幕, 看着他的眼睛, 我好象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我脑子里从此对维加斯有了这样一个印象: 一个令人醉生梦死的城市.世界上需要有这样一个地方, 东邪西毒的时代, 没有维加斯, 就有了那一坛醉生梦死酒, 喝了以后, 可以令人忘掉以前做过的任何事. 也许并不能说没有醉生梦死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但如果你有如此的人生经历, 它会让你变得与众不同.Ben就是这样, 他被维加斯的那个自己吸引了, 那种醉生梦死的感觉会令人无法自拔, 忘掉自己不愉快的过去大概是每个人都希望的, 可是正是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去令每一个人变成了独特的个体. 从加入数牌小组开始, 到赚第一笔钱, 到已经不满足只赚够学费, 然后一次情绪的波动, 将自己赚来的钱一夜之间全输光, 再被教授出卖, 之后骗过了教授, 但赚来的钱又被一个强盗抢光. 再回到自己原来真实的世界中时, 他好象变得一无所有了. 其实, 很多时候, 生活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上. Ben也已经意识到了.很奇怪地, 看电影的时候, 我觉得数牌的部分, 赌博的部分都很吸引人, 但留在脑海里的却是没用多少时间刻画的维加斯这个城市, 当我看完整部戏, 我不再觉得那只是个追求醉生梦死的人才会去的地方. 如果把电影重新剪接一下, 完全可以是一部另类的却非常能招揽游客的旅游宣传片.怎么生活并不完全受自己控制的, 但怎么看待生活就在于自己了, 不是所有的生活经历都能象Ben那样拿来申请医学院的奖学金, 但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完整. 我特别享受我看完21后, 走出电影院时的感觉.
麻省理工的高材生为了赚取哈佛医学院高昂的学费,被心怀鬼胎的数学系教授诱导,利用超常的数学才能和小伙伴组团玩转拉斯维加斯赌场的青春励志剧。
好吧,这里的励志也许更多在于片头就抛出的基调:成绩并不意味什么,唯有不凡的人生经历才能证明你的闪耀。
剧情很老套,不过结尾反转小有加分。
片中对于人性的不经意展示颇耐人寻味。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在利益面前,你是否会被成就冲昏头脑,你是否还能死守最初的底线,你是否还记得曾经的梦想。
如果不是摔了跤一无所有,男主还会回头寻求被自己抛弃的友情么。
感情的基础是自身价值的匹配,也许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有钱才是王道。
凯文史派西演这部片子的角色有点大材小用了,或者说杀鸡用了牛刀~
简单阐述一下问题:一个游戏:有3扇关闭着的门,其中2扇门后面各有一只羊,另一扇门后面有一辆车。
参与者:一个游戏者和一个主持人。
主持人事先知道各扇门后的物品,而游戏者不知道。
游戏目的:游戏者选择到车。
游戏过程:1、游戏者随机选定一扇门;2、在不打开此扇门的情况下,主持人打开另一扇有羊的门。
3、此时面对剩下2扇门,游戏者有一次更改上次选择的机会。
问题是:游戏者是否应该改变上次的选择,以使选到车的概率较大?
答案:不改变选择,得到车的概率是1/3。
改变选择,得到车的概率是2/3。
解释:1、若想不改变选择选到车:第一步:概率问题:若不改变选择,要选到车,则游戏者必须第一次就选中车。
此时选中车的概率是1/3(原理详见中学数学课本)。
第二步:必然问题:因为游戏者不会改变选择,所以,之后主持人的任何行为——开门也好关门也好敲门也好摔门也好——都与游戏者最初做出的选择无关。
最终:概率还是1/3。
2、若改变选择选到车:第一步:概率问题:若要通过改变选择选到车,则游戏者必须第一次选中的是羊。
此时选中羊的概率是2/3(原理详见中学数学课本)。
第二步:必然问题:之后,主持人会打开另一扇有羊的门。
此时游戏者面对剩下的2扇门,改变选择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选上次没有选的那扇门。
(这之中没有几分之几概率的存在。
打个简单比方,一个包子和一个馒头放在你面前,你第一步先拿了个包子在手上;然后第二步我叫你“换一个拿”,显然你只能选剩下的那个馒头。
在第二步中,你并没有选择包子或馒头的机会。
)最终:选到车的概率还是2/3。
--这个问题很早以前看到过,当时算了好半天,现在却忘记了当时算的结果。
今晚在豆瓣看到一些评论和讨论,总觉得都说的很复杂拖沓,说实话绕来绕去大多我都没怎么看明白。。
于是自己静坐了一会想到了这样的一个理解方法。
标题中厚颜无耻的用了“最简单解释”几个字,这只是我能想到的最简单理解方法,大家若有更好的方法,也请提出,欢迎讨论。
要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一个有正确答案的题目了,对1/3和2/3答案有怀疑的各位童鞋,还是先去怀疑怀疑自己吧。
事情在自己脑海中想的很简单,化为文字就显得很臃肿拖沓了。
短短的这么点字,花了20多分钟删删改改,力求简单明快,但比起思维的流畅还是差了很多。
高考91分的语文成绩还是凸显了我语言表达的不足么-。
-似乎很久没有思考过这样的数学问题了,现在觉得脑子清爽很多。
最后,这电影我还没看呢,评价3星是因为,这是对整体评价影响程度最低的选择。
影片《玩转21点》从题材上来说还是很吸引人叻,我自己有段时间也研究过21点,所以我要从专业角度给你讲解影片中关于算牌叻原理以及影片中关于算牌叻一些错误。
为啥子21点可以算牌呢?
21点中一局结束后,发过叻牌将不再被使用,所以前面出现过叻牌对后面叻牌产生影响,也就是条件概率叻问题。
21点理有两种方法,算十法和高低法。
影片中讲述叻是高低法(High-Low),高低法是由算十法演变过来叻。
高低法中,讲2,3,4,5,6记作+1点,7,8,9算作0点(也就是说,对点数不产生影响),10,J,Q,K,A算作-1点。
当出现一张2-6其中叻牌,点数增加1;反之,出现10,J,Q,K,A中一张牌,点数减少1.点数越大,对玩家叻优势越大,也就是说,玩家获胜叻概率越大。
点数每增加一点,玩家获胜叻概率就增加0.5%。
在21点中,毫无疑问,庄家是占优势叻,赌场显然不可能让你赢钱噻。
但是赌场叻优势到底有好大捏??
在你完全运用基本策略(Basic Stratigy)最大限度叻把庄家叻优势降低到0.5%。
基本策略这个词,影片中叻女主角跟男主角在衣店叻时候提到过。
所以,玩家优势=(点数-1)*0.5%,点数越高,玩家优势越大,应该下更大叻注那么,在点数确定叻情况下,又应该下多大叻注呢??
这里有个下注方法:单次下注=本钱*玩家优势现在,我要讲哈影片中关于算牌叻一些错误首先,影片中没有考虑切牌叻问题。
在赌场中,发牌员的牌有很多副牌,当牌发到一定数量叻时候,发牌员会切牌,也就是说剩下叻牌讲不再发,而重新启用新牌。
这种情况下,点数将回归到0点,而算牌手不得不重新开始计点数。
当点数足够大时,算牌手再下大注。
然而,影片中完全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你看到男主角坐上一张座子就没离开过。
其次,影片中没有考虑剩余牌叻数量。
通过前面讲叻算牌法,玩家可以计算点数,从而计算获胜概率。
然而,影片没有考虑平均点数这个概念。
在点数一定叻情况下,剩余叻牌越多,平均点数越小,玩家实际上叻优势越小。
尽管点数确实很大,然而如果剩余叻牌很多叻话,相当于点数被太多叻牌稀释掉咯。
如果算牌手不考虑平均点数叻话,很可能被点数所误导,误以为获胜概率大,下大注,然后输钱。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算牌叻利润空间其实是很小叻,很难让算牌手过上影片中那样奢侈叻生活叻。
因为即使玩家占优势,也不代表玩家就一定赢钱。
举个例子,如果点数为10,玩家叻优势就为4.5%,也就是获胜叻概率比50%多一点。
在这样叻优势下,你每次下注100块,玩上一百次才能获利450块。
而显然,玩上一百次则要碰到很多次切牌,很多次叻重新计算点数,增加咯算牌手叻困难。
一个学数学的人反复推荐我看这个片子。。
说各种酷各种帅还有数字数学的魅力四射。。
于是某次洗脚的时候,点播了这个片子,居然看完,还是很有悬念的。。
然后看不懂回来继续又看了一遍。。。
嗯原谅文科生在理解这种数学能力有要求的片子时候,需要拔高下自己的智商。
片头就交代了主人公及几位配角的背景。。。
MIT。。。
高智商的片子。。
各种朝气蓬勃,波士顿校园里风景如画,导演选取的教室和场景也都很自然。。
很有校园气息,所以整个片子开头基调是青春洋溢的。
屌丝主人公随后出场了。。
有点内向有点腼腆。。
没钱。。
所以洗衣房打工有时候也去卖衣服。。
有两个研究机器人的损友,总之和其他普通学生一样。
他要去哈佛学医,但是他需要30万美军的学费。。
他家里没有。
终于他数字上的一些天赋让他的老师留意到了他。。
这个老师很是看惯风云的感觉,但是还是被这个学生打动到了。。
他有意出了些题考验了下这个学生。
而主人公几乎毫不费力的pass了。。
终于,又一天,老师把他叫到了这个小组。。
教他玩21点。。
他尝试了一下,很快各种天赋展现,几乎超出同组人一大截。。
这时候老师告诉他,我们是要玩真的。。。
他有点吓到了,他是个乖乖的好学生。。
他退出了。
一直到最后,也没搞懂他重新加入这个团队并且去真赌的原因,是不是因为这个女孩子?
而这个他也问美女,是老师叫你来的还是你自己要来的?
美女走进他的店里。。
选了一个领导,很是暧昧的系到他脖子上。。
各种诱惑眼神,说,去vegas吧。。
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那种人。
他从了。
第一次去就各种收获。。。
他们之前演练的配合他的数学能力简直天衣无缝的狂收狂揽,第一天晚上大胜而归。。
美女打开他房间扔给他一堆钱。。
说是他的。。
他似乎没见过这么多。
很兴奋的。。
带回家给妈妈了。。
然后存了些到自己的天花板夹层去?
这点我始终没弄明白。。
为什么不存银行放那里呢?
也许。。。
剧情需要吧。。
总之,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去。。
配合日益完善,他甚至把团队首席大玩家也得罪了,他实在太强了。
大玩家各种心理失衡,终于有一次在赌场里,大玩家搅局了。。
而他们的老师对大玩家的幼稚行动终于不能容忍,把他踢出了团队。。。
这段剧情里导演各种极力渲染拉斯维加斯的奢华。。
香车美女霓裳艳影酒香四溢灯光迷醉挥金如土,他们不再是波士顿的牛仔裤学生,他们俨然年少得志的富豪。。。
配上夸张的音乐,几乎有点小时代的感觉。
对于这群年轻人,这个老师也许想用物质上的奢华去让他们对这种生活上瘾,也继续留住这种盈利模式和团队。。
他甚至送给美女一间大套房,让屌丝主人公终于逆袭了女神。。。
可是,毕竟所有的赌博,都是有胜有败。。
终于,多次的成功,让赌场盯上了这伙年轻人的同时,也让年轻人们自己对自己有了过高的估计,也许,唾手可得的成功和胜利让人不懂的珍惜,来的快失去也快,年轻人在一次头脑发热一样的全盘押注后,大输一气。。。
也激怒了这个老师,也让团队成员为此沮丧。。
这时候他的女朋友没有离开他,这个姑娘,开始是因为数学对他好奇,之后是因为工作经历对他动心,再之后是因为一些浪漫场景对他冲动。。
而他们一些共同生活共事经历让这个女孩子更加喜欢他。。。
这姑娘有点喜欢物质但是没有迷失在物质里,,她问主人公,说好了你只要赚够30万就收手呢?
主人公早就已经被胜利和自信冲昏头脑。。
坚信自己有能力赚更多。。
也许他的自信和强势打动了大家。。
几个小伙伴真的和他再去玩一次了。。
终于,这次他没那么幸运了。。
他还把赌场监事招来了。。
一顿皮肉之苦。。
回到学校,雪上加霜的发现宿舍被洗劫一空。。
这下他一无所有了。。
女朋友好在没有离开他。。
他找到之前的老师。。
说再干一票大的。。
总算,他说服了大家。。
最后一票果然还是那么成功。。
然后,果然还是被发现了,谜底揭开的时候,觉得这小子有点不地道吧。。。
出卖了老师。。
不过,他老师也不是什么好人就是。
所以,扯平了。
他把故事告诉了他的损友。。
但是他的损友却又满是羡慕之情。。。
毕竟。
奢华极致美女在怀轻而易举的挥金如土的生活。。
没有尝试过的总是很羡慕。
好在,他们殊途同归,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他的朋友的机器人获奖了。。
他绕了个大弯路最后回到原点,却也收获了经历和爱情。
结局的色调还是很温馨的。。
女朋友没离开他。。
他的故事似乎也打动了校董,波士顿加上拉斯维加斯,两段不同的人生,足以回味。
毕竟,年轻时候有过一些轰轰烈烈的经历,不管对错,到老时候,都值得炫耀。
一般来说,老以后,我们只会后悔没做过,而不会后悔做错。。。
所以,enjoy young days,do your best。
最权威解答。。。
更改几句话 ★★★★★★★★★★★★★★★★★★★★★★★★★★★★★★ “不管主持人知道或不知道,开门后是羊”这个条件的世界中。。
要分俩中情况考虑 ●●●●●●●●●●●●●●●●●●●●●●●●●●●● 假设主持人也不知道,测试做300次实验里 主持人100次车,主持人200次羊 同时这300次实验里 你有100次获得车,但是你获得车的这100次一定在主持人200次羊里(不可能出现你选得车主持人选得也是车), 所以主持人200次羊里,100次是你的车,100次是你的羊 也就是换不换概率一样了,你不换的话,100次车,100次羊。。
其实虽然做了300次实验,只有这200次是有效的。。
“主持人开门后是车的100次事件”就不存在于“不管主持人知道或不知道,开门后是羊”这个世界中了 ,所以只有200次是有效的。。
而这200次各100。
确实是换不换都无所谓 ●●●●●●●●●●●●●●●●●●●●●●●●●●●● 假设主持人知道,每次都要你选择后故意选出一组羊。
测试做300次实验: 你100次选到车,你200次选到羊。
你的200次羊里,主持人帮你排除另外俩选择的一个羊,你不换则200次羊 你的100次车里,主持人帮你排除另外俩选择的一个羊,你不换则100次都中车 所以这次300次实验,你不换则100次中车,换则200次中车 ●●●●●●●●●●●●●●●●●●●●●●●●●●●● 主持人知道,你换2/3概率赢。。
主持人不知道你换1/2概率赢。。
所以你如果你不知道主持人知道还是不知道。。
还是换能增加概率。。
某本期货的书里推荐的这部影片,看完确实有很多共鸣。
21点里的算牌跟操盘手的交易系统,有相似的地方。
都是基于概率,都有规则需要遵守。
当一下子累积到了那么多财富之后,会不会迷失自己?
还记不记得当初为什么要进入“赌场”,能不能急流勇退?
110821下外公家
如果你想远离真实的世界, 请去夏威夷, 因为那里与世隔绝, 能让你忘了一切. 如果你想远离真实的自己, 请去拉斯维加斯, 因为在那里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1.为什么要写这篇影评第一次写影评,也不知道怎么写,就写写那些能引发本女思考的精彩片段吧,尤其是对股票投资有借鉴意义的地方。
最好的战争片就是能让人认识到战争的残酷,让人反战,珍惜、维护和平;最好的投资电影就是能让人意识到投资的风险,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把握机会,没有机会时远离市场。
而《决胜21点》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
《决胜21点》中通过精确的公式化方法来大幅提高算牌获利的概率,非常类似股票投资中的的量化投资方法,本女也打算写写。
由于信息量太大,打算分两到三天写完吧。
2.电影开始这部电影没有很多大碗,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本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有着惊人的数学天赋,每次成绩都是最高分,临近毕业,毫无悬念的被哈佛医学院录取,但是30万的巨额学杂费让他望而却步,无比烦恼。
数学教授米奇很欣赏本的数学天赋,一直想让本加入他的21点团队,专门去赌场算牌赢大钱。
品学兼优的本起初特别排次和担心风险,后来经不住教授的各种利益诱惑,最终决定加入,但是有个条件:赚到30万学费就金盆洗手。
3.什么是21点这是一种国外很流行的纸牌游戏,如同咱们国内的斗地主。
你和荷官是对家,如同我们小散和庄家的关系。
他发给你2张牌,花牌定义为10个点,最接近21点的人赢,超过21点的话,你就输了,荷官也一样。
<图片1>它也是一种非常考验记忆力的游戏,发出去的牌是过去,没发出去的牌是未来。
看到“过去”和“未来”这两个字眼了吗,我们做股票投资不也是天天和这两个词打交道吗,F10里的基本面信息都是过去,我们买的价格是现在,而我们希望买了上涨就是未来。
人们预期未来向好,股票才会上涨。
4.投资信心很重要,盲目自信很危险经常看本女文章的读者对“信心”应该很熟悉,这是去年下跌以来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有信心大家才敢买入,市场人气活跃了,才有赚钱效应,这样会有更多的人入场,才会推动行情向纵深发展。
看到本还在犹豫,教授斩钉截铁的说:“这个游戏最棒的是,它是可以战胜的。
”<图片2>对未来有自信,是一个投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但是要建立在做足功课的基础上,做投资永远记住三条原则:第一条原则是控制风险;第二条原则也是控制风险;第三条原则参见以上两条即使成为股神的巴菲特,也有很多失败经历,很多人谈起巴菲特,必然会说他经营的巴克希尔哈撒韦一直雄霸美国第一高价股位置,如同A股的贵州茅台。
事实是这是巴菲特投资中最失败的案例。
起初巴菲特买下是想等到业绩好转后卖掉的,但是由于海外竞争压力大,公司一直找不到下家,砸在自己手里了。
我们小散天天说买股票买成了股东,这次巴菲特真的被长期套牢迫成为大股东了。
后来通过剥离垃圾纺织资产,注入保险等优质资产,才慢慢盘活,成为著名的多元化投资公司的。
本女不少游资朋友,在交流中也透漏过10次交易能有7次成功,就烧香拜佛了,本女也不例外。
失败不可怕,关键是能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不断优化自己的投资系统,后面少犯相同的错误,才能取得满意的收益。
而不是像数学教授这般盲目的自信。
每个领域都有做的特别突出的,每个行业赚钱都是不容易的,包括那个做的特别突出的。
比如前期徐翔操纵股价被抓,从大量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光鲜的背后,也有很多自己无可奈何的事情。
5.但是我很欣赏教授对本的这番评价:本,你不仅仅有数学天赋,你还是个镇静的人,你不会屈服于感情,你按逻辑行事。
本,你天生是这块料。
<图片3>记得当初7个人在投行实习,最后留下2个,我的主管、后来成为我的投资启蒙老师告诉留下我的理由,镇静,对投资有自己的逻辑,能按计划执行任务……6.我经常在文章里放一些我的书法,这是搞艺术的人的通病,想在大家面前秀秀,本女隔5分钟就看看多少人点赞,满足自己的小小虚荣心,呵呵。
从小写书法,对我性格的形成肯定会有很大影响。
现在每天起床,我先写2分钟,然后在做一天要做的事,睡前我也会写一会。
我发现书法真的能很好的克服焦躁和劳累,写得时候心无杂物,能立即静下来,尤其是一幅作品完成,带给自己的美好感受比高潮还要爽。
不管是写完一副字还是画完一幅画,我都会挂在前面面板上驻足欣赏很久,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越看越喜欢,我甚至不让家人碰。
我也和其他搞艺术的交流过,发现每个人都这样。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上传了一副墨竹和一副大鱼图,有人竟然要买,出手还很大方,我想白送给他的,但是看着自己的孩子,还是没舍得。
书法尽管让我很平静,有时还会暴躁、发脾气,所以还要继续闭关修炼。
写字画画的人都很高寿,在物质条件匮乏年代,齐白石、黄虹宾都有近百岁高龄,老年人应该多写写书法。
本女发现,这两年身边很多大老板不玩佛珠了,都在写书法搞收藏了。
7.我每天晚上都要把第二天要做的事做个计划,写在小本子上,平时出门的话就放在包里。
执行完一个,就打个勾,每次打钩时,内心很有成就感,有时候出现意外情况,比如朋友来了,聚会啊等没完成,就做个标记,第二天先执行。
我也有年计划,然后拆分成月计划,在拆分成周计划,在拆分成日计划。
小时候就有这个习惯,是爸爸天天督促我养成的。
后来计划的拆分是在高中参加物理竞赛的时候,老师教授的,我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惊喜的发现计划拆分可以应用在任何领域,比如你想在2016年剩下4个月赚100万,那么一个月就是赚25万,一周就是赚7.1万,一天就是赚8400元,那么你只要寻找到一天能赚这些钱的项目就行了。
书法也是,比如计划3年后我的书法要达到什么级别,逐步细分到每天。
你天天看到我发不同人,不同字体的作品,其实更多时候,本女都是像下面的图一样一个字反复练习很多遍,直到能和字帖差不多,而且很快写下来。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载了很多跟头后,本女意识到,慢就是快。
<图片4>我也要求我的学生按照课上讲的三大步写操盘计划,大部分做的不错,少数人可能太忙,从来没写过,至少没向我分享过,一般分享计划的,我都会给他指出不足,还有哪些知识点要加强学习,这样的同学很容易就出师了。
8.写跑题了,回到电影上来。
本以无人匹敌的成绩通过教授的魔鬼训练,首次小试牛刀,就斩获20万美元,前后数次卷走了近乎天文数字的数百万美元,巨大的成功让本尝到了金钱的滋味,获得了校花的怀抱以及别人的尊重,渐渐内心膨胀的本迷失的在赌场的漩涡里,团队成员的嫉妒,想要更多的权力和分成让他和教授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在四面楚歌之际,赌场安全顾问也正在气势汹汹的四处寻找他们……<图片5>故事刚开始,就让本女思考那么多,本在拉斯维加斯又会对我们投资有什么启发呢,团队合作,量化投资,反间计,兵不厌诈……太多了,写饿了,本女要去吃东西了,明天继续。
想欣赏这部经典电影,可以加我微信公号gupiao518,回复21即可得到下载链接。
这几日一直沉迷在美剧中,都快脱离电影社会了。
这片子,首先吸引我的绝对是那海报。
我是觉得,海报里的ben看着特英气。
(我觉得电影里没海报里好看⋯⋯⋯⋯而且他还演过other boleyn girl里的那个哥哥?!
)首先,我是一对于电影来讲心里承受能力差的人。
所以太折磨人的电影一直处与不理睬的状态——比如《赎罪》,看了简介我就觉得我是不会主动去看了。
这电影,其实也挺折磨人的。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善恶到头终有报。
邪恶的黑人赌场老板损失了一大笔钱,rosa教授就不说了——我还以为kevin spacey能演个正面角色,ben曾经查点失去了友谊和自己的前途。
永远别和恶魔做交易。
就算是我自己教条一点,告诫小朋友们:“千万别和坏人打交道。
” 与rosa教授一起去counting, ben有个all 到nothing的转变。
而最后,本来想和黑人老板做个交易。
但最后还是被cheat了。
坏人永远是坏人。
最后的结局挺好的,看着ben在赌场里挎着心爱的jill,后面跟上来他的死党,潇洒地走出了赌场。
最后,也dizzle地拿了医学院的奖学金(我猜的~)。
最后说下演员,演ben的那个孩子的确挺好看,当然,海报里更好看。
超人女友⋯⋯不给评价了。
两个亚裔都还好——起码是我看的电影里形象最好的两个了。
imdb上看,那个kianna的演员原来是菲律宾、西班牙、中国的三国混血啊!
演fisher的演员,我说怎么看着那么眼熟,原来他演的eurotrip里的cooper⋯⋯⋯⋯(==),前一阵看sex and city里的sam 也是他演的⋯⋯(==)。
总之还不错!!
剧情还不错,够吸引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最后又回归正常,实在是perfect。另外,最后一行人离开的时候让我想起速度与激情了。
垃圾的字幕组!!!!!!!!!!!!!!!!!!!!!!!!!!!!!!!!!!!!!!!!!!!!!!!!!!!!!!!!!!
影片讲述了几位数学天才少年凭才智大闹赌城拉斯维加斯的故事。缺乏新意,细节不够真实。imdb:6.8,241K2021.12.24
玩法始终没看懂,上梁不正下梁摧之
又一部自以为是的电影,还以为能有多刺激呢,shit!
好吧,我承认我智商有限,有些地方跟不上节奏,另外也不喜欢男主角的性格,再加上很差的字幕翻译,唉。。。
两个字:做作
凯文史派西你接这片子作甚
画面感超差的电影
我不喜欢凯文叔最后被摆了一道,非常不爽。
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
高智商犯罪,题材上算得上不错,不过结局总是很和谐...
没看懂他的手法。。。。。。感觉故弄玄虚了
CCTV6刚再放,于是我又看了一遍,有点意淫乐在其中
kept focusing on the argument about the car and the goats.
你永远不能算计生活中下一个变量是什么?但你可以选择如何积累自己的人生。
看點是大學生活,理論學習
确实有这么一个数学高手。 影片内容应只是取了创意,其他为剧情。前半部分,令我想起小时老爸不厌其烦的和我打小五分、争上游、21点、10点半,激发偶小小的求胜心和讨论记牌算牌逻辑;后半部分,十分具有主旋律意味,曾经沧海,除却巫山。
人聪明就是好,考试门门拿a轻松找出游戏破绽。斗智斗勇不输人家,美女兄弟全到手。。
我的智商无法企及MIT,所以理解不能片中的计数记牌方式,而且那表现手法老套啊,拍摄手法催眠啊,但Jim Sturgess是我撑下去的唯一动力,真是个清爽聪明的英国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