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电影版《奔跑吧兄弟》前,我得到如下信息,跟同名综艺节目没有两样,拍摄为期6天,豆瓣评分3.2,上映4天票房2.27亿元,以及,没有队长邓超出演。
明知道不够好,却蜂拥至电影院花钱看电视。
有人下断言这是审丑文化,有人给定义说是粉丝电影,有人痛斥综艺节目大银幕圈钱。
没想到最终,都敌不过买票观众的一句“在家无聊”。
套用网络上的一句流行语,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90分钟就玩了俩游戏,一个泳池推人,寻找凶手。
感觉认真玩游戏的就Hold住姐,其他人都是其他片场串门来的。
熊黛林姐姐忽闪着大眼睛、嘟着嘴问李晨,你是凶手吗?
当下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辣么多小朋友来捧场。
片尾上字幕,主演们才开始角色扮演,拿着玩具枪跟山贼乱斗。
终于想起来片头的那个纳米比亚还是纳米尼克的传说设定。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看完就想问一个问题,这是哪个新开发的度假区?
以后绝对要绕开此地出行。
追美剧的通常有这样的经历,大家都在看,也来凑个热闹,看到一半想、要弃剧,却又忍不住守着看完结局,新的一季出来了,还是忍不住再看一眼,现在大家生活都富裕了,40块钱的电影票满足好奇心,纵然90分钟的电影还不如90分钟的电视节目有内容,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认真分析,跑男银幕领跑,从电视迁移,转战影院追节目,只是定位为“综艺粉”过于简单粗暴,影院一圈问下来,也没有冲着谁来的观众,更别提“脑残粉”了。
适逢寒假档,《熊出没》《喜羊羊》系列电影露头,魔幻大片《霍比特人》、温馨喜剧《重返20岁》也已进入后半程,只剩下安吉丽娜•朱莉执导的《坚不可摧》同期竞争,然而战争题材在国内,一向是不讨喜。
成就了“跑男”,和《泰囧》的爆红,如出一辙。
大概电影人、影评人耿耿于怀的是,《泰囧》这类喜剧片,在逗笑观众之外,尚能讲好一个故事,而《奔跑吧兄弟》连剧情都没有,看一众二线明星做游戏玩得欢催,没头没尾闹足90分钟,有人感慨“难怪邓超没来趟这浑水”。
可不要忘了,去年的一部《分手大师》,也是让我们见识过他的大银幕水准的,国产电影的下限,不是一个档期,一部片子就能够刷新的。
其实,去年《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狂揽7亿票房的时候,我们就该明白“综艺电影”的诞生,是满足快消费的产物。
某电影在线购票网站甚至打出“买票看电视,愿者上钩”的宣传语,良心提醒也好,恶意嘲弄也罢,在这场消费里,观众既不担心被冠上“脑残粉”的名号,主创也不是奔着金鸡百花奖去的——对于这类电影,真正决定观影的动机排序中,话题热度、演员知名度、节目品牌效应等等都是不能忽视的原因。
有时,甚至排在口碑、艺术性的前面。
正如一些评论所说,每年《跑男》《爸爸去哪儿》这样的综艺电影不过几部,相信未来或许会有《中国好声音》大电影《我是歌手》大电影加入竞争,但综艺人的手艺,电影人未必玩得转,更不必说渠道的先发优势。
真正愿意看好电影、真电影的人,也不会因为多了一部综艺电影,就少买一张电影票。
那些自觉电影曲高和寡的导演们,不要把综艺电影的火爆,当成不好好拍片的借口。
《泰囧》后,“公路”喜剧片陆续登场;《失恋33天》后,都市爱情轻喜剧风靡一时;《致青春》后,撒狗血校园片铺天盖地……急于圈钱的,又何止综艺电影?
在此要提醒国内导演们,值得对标的,不是“跑男们”,不是“帅爹萌娃们”,而是一众汹涌而来“进口大片”“海外佳片”,院线排片或可抵挡一时,却非长久之计。
不管是雄心壮志振兴艺术的,还是快消费做一次性买卖的,只有一句话,我们电影院见真章。
长得好看的人都知道奔兄是买的韩国Running Man的版权(绝对还有部分脑残粉不明真相),节目模式人员、角色设定等基本就是复制来的,刚开播的前几期韩国团队还来帮忙摄像剪辑,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很喜欢看Running Man,也一直期待着中国有自己的跑男,但是,中国蓝拍出来的跑男,真的让我失望。。。。
既然是一样的节目两批人马,我免不得要相互比较下,经过我深刻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中国版的跑男最失败的几点。
脑残粉可以走,下面的分析可能让你感觉到不舒服。
1.制作单位经验不足《Running Man》是韩国SBS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韩国真人秀节目起步早,创新快,而韩国SBS电视台更是是韩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台,节目更是新奇、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SBS旗下有很多综艺、真人秀节目,经验丰富,创新力强。
而中国蓝几档火的综艺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奔兄等都是直接照搬外国的综艺,自己策划的节目基本没啥收视率,创新能力我是没看到(貌似国内的任何产业都喜欢抄袭,自主创新什么的太累了,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舒服),经验不足,除了第一季有点意思外,韩国团队撤回后一季不如一季,节目乏力,笑点太少。
根本不注重节目的娱乐性和休闲性,倒是特效做的越来越好,你怎么不去拍科幻片啊!
2.国情、全民体制原因我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素质普遍较低。
再加上韩国的明星数量多竞争激烈,很多机会能近距离接触他们,而在我国却很难,很多好玩的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比如在中国让你在马路上比赛,还要等红灯什么的,没几千的保安明星都不敢去,免不得有脑残粉像扑倒刘亦菲一样的扑倒BABY。
还有中国的路况车流量,一个游戏拍一天。
再加上政策、体制问题,我们现在对真人秀节目监管力度加大,能不能播放要经过层层审核、从新剪辑。
3.主持人能力不足,经验尚欠这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
中国的主持人邀请的这几个一看就是想设定成和Running Man一样的角色,但是这7个人没有一个是专业的主持人,更没有过像刘在石那样经验丰富、有人格魅力、反应灵敏机智的资深MC。
总体看来,人员选配有问题,Running Man:2专业主持人;2专业演员;2专业歌手;哈哈能演能唱会主持。
奔跑吧兄弟:专业主持人无;演员6;歌手1;这还是鹿晗来了之后,以前都是奔跑吧,演员!
而且韩国艺人普遍能歌善舞,中国的唱跳型歌手太少,每次让他们跳舞,那整个一个群魔乱舞,最有笑点的居然是郑凯学赵四,,而且偶像歌手多少有点偶像包袱,也难为中国蓝找不到。
还有一点,你们7个是主持人!
不是嘉宾!
这个节目不是说找小伙伴陪你们的玩的,你们定位做好好吧,基本都是你们几个在互动,把嘉宾放在一边,人家有的过来是想宣传新电影新歌,你们问都不问,寒酸一下都不会?
韩国来一个嘉宾个个都热情套近乎,都知道为了节目效果,嘉宾不说话7个主持人追着和他互动,让他的放送可以多点,你们呢?
上次杜淳来,李晨你明明和人家合作的那么多的电视剧,说都不说,和第一次见一样。
来一个,7个人和傻子一样,啊!
谁谁谁,完事 下一个,啊!
是谁谁谁!
完事 ,然后就开始战斗吧,全军出击!
全程傻笑,耍宝,自以为很幽默,是我笑点高吗?
这几个MC我想一个个说邓超VS刘在石:真心话邓超我还是很喜欢他的,长得帅,演技好,不大牌,人品也好。
但是毕竟演员出身,主持功力太浅,角色设定他是这个主持团队的领导,但是邓超根本做不到带动整个节目的节奏,感觉压不住场。
他确实很努力,很辛苦,但我想说,邓超的才华,真的一般,反应慢,说话说不到点子上,语言匮乏。。。
反观刘在石,他是一名搞笑艺人。
会跳舞,有才华,临场反应快,最重要的是他并不由一人掌控全场,而是把更多发挥的空间留给其他辅助主持人或嘉宾,更多时候起到的是起承转合,画龙点睛的作用。
他是Running Man的灵魂。
杨颖VS宋智孝:BABY我个人觉得做得还不错,不矫情挺努力的,有自己的定位“女汉子”,但是作为MC团队中唯一的女士,很多优势没发挥出来,有时候女人撒撒娇耍耍泼挺可爱,她太中规中矩了,感觉节目中很难让人特别爱上她的角色。
懵智并不是一开始就懵,她也是慢慢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且一点也不做作,有时候爆出一句粗口,更让人感觉这个人真实、亲切、可爱。
李晨VS金钟国:李晨这个人很绅士,其实也不用特意模仿金钟国,各有特色吧,但总觉得差一点,大家的角色定位都是大BOSS,欺负人的活都是你们来做,该做恶人就做恶人,都是为了节目更好看,没什么欲望说什么。
郑凯VS姜狗哥:节目组一开始想让郑凯和BABY炒CP,结果BABY和教主结婚。。
尴尬,这个梗明显不能用刘,郑凯这孩子幽默感其实不错,胜负欲有些强,做游戏的时候太认真了,那次和韩国跑男对决,他撕智孝名牌的时候差点把她推到。
我感觉姜Gary貌似很生气的感觉。
gary的角色是团队的老好人,整个人感觉都是平和少根线,是不是冒出来的话能笑死你,感觉中国的MC每个人都活波过了头。
鹿晗、王祖蓝、陈赫VS李光洙、池石镇、haha:这仨个我真是对不上号,王祖蓝和陈赫是一个类型的,一个言语上搞笑点点,一个是用身体在搞笑,我不明白为啥很多人看到他俩笑的大便都啦的出来,反正我只能轻轻一笑,有点意思而已。
鹿晗还是不错的,年纪小,懂得尊重前辈。
可是感觉其他人不怎么给他机会,很多期就是个小酱油,就鹿晗一个会跳舞的,还不让他多展示展示?
韩国方三个背叛者联盟,他们3个幽默感十足,李光洙的角色傻子一样,总有一些小心思;池石镇弱体老大哥,很多时候他的“死亡”是一个阶段开始和结束的信号;HAHA心机鬼一个,总是搞鬼。
反正每个人的定位明确,角色感强。
毕竟中国版的7人基本都是第一次参加真人秀,经验不足情有可原,但是我觉得是不是还是应该提高下自己的能力,学习下韩国版的精髓呢?
我很确定这之前他们都没深刻研究分析过韩国的跑男,有的可能连看都没看过。
虽然这是一个竞技真人秀节目,但更主要是个综艺节目,胜负欲不要太强好不好?
撕名牌需要认真,但也需要搞笑啊,激烈程度你们比得过WWE?
节目能不能注意安全啊?
是海澜之家的衣服质量太差吗?
那次和韩国对决,李晨轮金钟国那下,要是我都被打飞了。
能不能不要总秀你们的兄弟情义?
我们不是傻逼,都知道这是个节目,说白了也是有剧本的真人电视剧,难道你们在节目里为了效果做点“坏事”,我们就说你这个人人品怎么吗??
一个个都是大好人,让你当期间谍你就不行了,我有愧疚感,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巴拉巴拉,好烦。
NB以后你们都别演坏蛋。
这是场秀,虽然很多网友反映节目造假,有剧本,但无规矩不成方圆,节目需要总体的规则流程,如果为了好看,给观众最好的一面,也未尝不可。
但还是希望尽可能的保持最真实的流程。
恨铁不成钢啊。
被拉去看了跑男大电影,发现票价竟然和霍比特人一样,天哪,这是什么世道,投机取巧和认真做事竟然能走到一起。
后来想想,既然叫大电影,也许会弄点和平时电视不一样的剧情吧,也算一个年终总结吧。
结果电影很快就结束了,啪啪的打脸严肃的告诉所有观影的人,俺这电影就是赤果果的圈钱,俺就是圈钱怎么了?
说完,下面一群粉大声叫好:圈钱我们也爱你!
电影一开始就是翻来覆去秀一个个公司的logo,貌似只要有股份的都上了吧。
话说影迷都有这样一个说法:电影开头如果遇到钓鱼的,雪山的,狮子吼吼的,还有城堡和宇宙的,基本就不会让你失望。
所以当我看完跑男后,很奇怪这些公司为啥争先恐后的往上打logo,本来就不出名,闷声挣钱就完了,非要把自己的logo和烂片划等号,太不珍惜自己的碧莲了。
剧情啥的就不说了,弄个找杀手的段子,毫无创意不说,还不中间某集拍的用心,除了谢依霖还在那里拼命卖萌(虽然有点低级,但好歹也有点付出),伊一还有点感情流露,其他人一副耗时间打卡收工的感觉,那个韩国来的大叔,除了英语说的还不错就没啥了,一直就是傻笑卖萌,撕B大战连肌肉还没亮就下场吃牛肉了。。。
在电视里还算个亮点郑baby小暧昧,电影里。。。
唉,也许人家就没那份心思,搞得一群粉在台下为之心碎,为之醉。
至于陈赫就不说了,拍电影的时候应该还没出那档子事吧,不然真不知道有什么fece去面对摄像机。。
邓超人没有出场,开始还以为电影中间会作为一个超级BOSS的形象在白虎被干掉之后华丽出场,结果是白虎干掉后,大伙很嗨森的收工回家了,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影迷:我去,就这演完了??
说好的一波三折呢?
说好的雨林传说呢?
也许邓超人还有点碧莲,娘娘教育他留点人品是极好的。。
其实呢,跑男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人气,一则是借用了韩国的原版的思路(现在打开电视满眼的韩风啊。。。
无语),二则是这些演员们也挺拼的(想起羽凡那句找李晨生孩子的段子,不是一般的拼啊。。。
)所以全国观众也算买账,但如果本来应该作为贺岁大片,把大家再聚在一起再好好乐呵一下,结果却是赤果果的圈钱,偷工减料。
只能让所有支持的人寒心。
最后说句不谦虚的话:还不如我们年会视频做的用心呢。。。
奔跑吧兄弟,是一款引自韩国的综艺,在国内一经播出,反响强烈,那么这款综艺成功之处到底在哪呢?
一、善于抓住中国人的笑点二、幽默,悬疑,惊险相结合,吸引多类观众三、较为新颖,在国内众多综艺中脱颖而出四、大咖助阵,该节目聘请邓超,陈赫等多位人气偶像明星,为节目增加关注度和热度奔跑吧,兄弟,自14年在国内播出以来,迅速蹿红,上线为一线综艺,和快乐大本营并驾齐驱,在当今综艺泛滥的现在,依然打着以前的品牌,但如今一季不如一季,除了人员变动的影响,还有创新能力的缺乏,现如今模式反复单一,还被怀疑虚伪作秀。
不论如何,创新乃大势所趋,要想在综艺泛滥的现在独树一帜,必须不断的改变。
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与感受。
自从1月16日跑男最后一集播出后我就很失落,我后来知道跑男的大电影我就决定一定要去看一下。
现在我刚从影院出来特别的失望,不知道是不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水平拍视频也就将将就,拍电影就差好多,一点没有悬念,一点没有起伏,你们是不是把经费都花到预告片是去了就拍个这样的东西出来。
当电影一开始说没有人会想到他时我就猜到了李晨,你选个郑凯也比李晨好啊。
还有就是指认的那个环节有意思吗,一个一个指认这个东西无脑也可以过的好吗,有点情节好吗。
还有预告片里的水枪大战你放到片尾片花里面,你是被和谐了还是你经费不够啊,有这么节省的吗?
你完全可以在指认环节把指认失败的和被杀的当成黑虎的成员,当黑虎被指认出来以后可用一个失败的成员贴上自己的名牌交出去,自己贴黑虎的名牌。
最后可以晚水枪大战也可以玩别的,理由也很好想啊,可以是黑虎带走了关键的孔雀图,击杀他才有机会赢的大奖。
你要怕不平衡伊一就是可以平衡双方一个点啊。
这样我觉得应该比现在好看多了。
现在的电视节目可真是五花八门,有幽默搞笑的《快乐大本营》,让人学习知识的《一站到底》,星爸萌娃齐现身的《爸爸去哪儿》等等。
而我,却对这个电视节目情有独钟。
它就是近几天红遍大江南北的《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全新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它由许多精彩的游戏组成,有七位明星嘉宾,每集还会有不同的嘉宾加盟。
我是《奔跑吧,兄弟》的死忠粉,每星期都会在电视机面前观看,当明星完成任务后,我会跟着他们一起欢呼雀跃,当他们任务失败后,我也会伤心难过,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也会愁眉不展……就说最近的一期吧,他们接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任务,自己制作纸船渡江,看到了这个任务后,明星们瞬间傻眼了,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也是懵了,自己做纸船还得划到江的那头,这几乎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经过一阵商讨,他们分成了三组,每组人各出奇招,把硬板纸折成各种样子,裹上了好几层的透明胶,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每个人脸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可是都没有一个人说要放弃,但是这艘船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安全的。
要是浸水了,那后果可是真的不堪设想啊。
就算在这高度紧张的制作过程中,他们也不时对着镜头做个鬼脸卖个萌,整个场地都充满了欢乐。
他们似乎就是正能量的传播者。
正当我期待着结果时,节目竟然结束了,真是吊人胃口,让我意犹未尽啊。
这个节目带给了我们欢乐,同事也让我们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坚持到底的意义,不能随便放弃,这样才可能通向成功。
对于这种所谓的电影(这能算电影吗?
)会去看的都是傻逼啊。
坐等网播就好了吧?
有必要花这个钱吗?
完全没有在电影院看的意义,如果是因为明星效应的话我其实也无话可说,要掏钱就掏吧。
不论是跑男还是爸爸去哪儿拍成电影都是对中国电影界的一种侮辱啊!
除了圈钱之外他还能有别的用处吗?
没有。
会去拍这种电影的明星我觉得他们真的有把电影当回事儿吗?
烂片年年有,可是这种连片儿都不算的东西都可以上院线,广电是用什么来作为电影上线的评判标准的?
对于广电我只能呵呵了,把美剧、韩剧禁了,很多好电影也禁了,却把这种不能叫电影的电影给审批过了。
呵呵。
有些人可能会说看电影只是为了放松身心,这样的电影可以减压这不错。
的确,减压了。
但是重点是这个是有必要可以拍成电影的电影吗?
全世界我想除了中国就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把综艺搬上了电影界吧?
中国对于电影的机制,我真的很难想通啊!
综艺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让观众放松身心的,安安心心的在电视上播放就好了,来电影界捣什么乱。
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综艺可以上大荧幕,那么跑男上大荧幕的时机也太早了,说实在的那7个人有几个是很熟的?
除了故作亲热、卖弄、装逼之外还有什么留下了?
才拍了几期就这么迫不及待的要圈钱,对于这种可耻的行为坚决抵制。
坚决不看,就算网站上可以看免费的我也不爱看。
那些综艺电影我一个都没看过。
纯属三无产品:无技术、无演技、无脑。
此文纯属个人发发牢骚,不喜者勿喷。
冯小刚炮轰自己担任股东的华谊兄弟拍这种垃圾是在自杀,我赞同了两句,下面有人留言说能上映,能卖钱就可以,你那么高冷矫情干嘛?
看了我一下子就来火了,现在高冷两个字这么不值钱啊?
高冷和底线分的清吗。
一个娱乐节目,花五到十天制作,就能上映去卖钱,我是闻所未闻。
别说是美国,就是隔壁韩国,这综艺节目的祖宗,想把综艺节目搬上电影院也遭到了韩国电影工会的集体抵制,为什么?
人家高冷?
人家还有底线而已。
这国家俗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没有底线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最不缺的就是高冷。
上个礼拜想去看电影,打开电影院的排片,三部国产幼儿动画片加两部综艺节目,你还说高冷?
你TM去给我找世界上另外一个国家可以排出这样的排片来。
稍微有点要求吧,比能卖钱要求高那么一点点就是高冷啦?
电影是门现代艺术 是一门把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和工业文明高度结合的现代工业,是一门有独立学科,独立学院,独立研究,独立奖项的学问,全世界都对电影有这这样的尊重 连综艺如此盛行的国家,综艺人谈到电影人还是充满尊敬的。
难道我们就不能多一点尊重?
难道能让人尊重的就只有产生票房这件事情?
这完全就是在亵渎这个行业。
我对国产电影的要求就是导演有诚意,想拍部对得起买这个票的观众。
这TM就高冷啦?
想看娱乐节目你家里网上看看重放不就行啦,糟蹋什么钱呀。
你进餐馆,厨师给你炒两菜卖你一百,回头给你出去买两个盒饭也卖你七十,你会买吗?人家连伪装都不带伪装的清楚的告诉你,盒饭!!
你会买吗?傻呀?
比喻成吃的能明白的人就多了。
使劲买这种电影的票吧,等每一部这种“电影”都能卖好几个亿了,谁还费那老劲拍电影去啊,一样的道理。
我又想说广电总局呢?
管台词管服装馆演员管立场,就不管这个行业的死活啊?
人家有行业协会可以自己抵制,我们的行业协会没这能力,家长制管理,既然你要管你倒是好好管呀,只管小孩穿衣不管小孩学坏呀。
不是要建设文化强国吗?
这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吗?
如果你不想看到以后中国只能拍出这种垃圾,还是高冷的不要买票,并在看到宣传看板的时候鄙视的骂一句,少TM恶心人。
如果已经买票,赶紧退!!!!!!!
如果带女朋友看,更要赶紧退!!!!!!!
88min“电影”,5min背景,15min成员出场,所有人员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回顾15min,出现某突发事件成员表情特写10min。。。。。
一共两个环节,推人入水+内奸(设置超烂);没有什么印第安人的场景,那是结尾的花絮。。。。
花絮有正片没有,别告诉我还有第二部。。。。。
一整天的好心情全毁在一部电影上了。
刚开始以为是电影,看了10min后决定当一期跑男看,结果呢!!!!!!!
只能当半期看!!!!!!!
还是粗制滥造的半期!!!!!!!
澎湃新闻:作为资深电影人,你怎么看现在的“综艺电影”?
吴镇宇:我觉得(电影制作人)不能迷上,因为我们有分类,有正剧、悲剧、荒诞剧、喜剧、闹剧,现在有比闹剧更闹的综艺电影。
但是我们不能迷上。
迷上这样的东西就危险了,因为你会觉得这是不劳而获,你理解吧,这个太危险了,你不觉得很危险吗?
因为它根本不用找编剧,只要多找点机器(摄像机),演员也不需要太多(演技上的)付出,就能拍出来了,我觉得不能迷上。
就那么简单,像毒品一样,很容易得到快感。
偶尔可以的,我觉得对观众来说是比较新鲜的东西,让某一些电影人清醒一下,有时候,这样也能吸引到观众的,因为开开心心,因为有时候电影人会想了一大堆严肃的话题,某一个年代挖出来的伤疤,我觉得也不是一个好习惯,但我们什么都不能迷上。
我们需要一个平衡点,有时候你电影人挖空心思想,想得太深,观众也会抗拒的,我不想回看那个年代,回看那段历史,就想开开心心一下,我觉得这个就是,中庸之道平衡点。
我们不能说那个不是电影,电影就是消费品啊,如果硬要那么讲,那我们现在所有都不应该存在的,比如说现在电影会卖给网络(视频网站),在那个小的屏幕看,你觉得这个是对待电影的态度吗?
电影的魅力不是在屏幕那么小的地方看的,电影的魅力就是在电影院内关灯的那一刹那,明星出来那个头都比你大,那个感染力就冲过来了。
如果你要正确对待电影,就别卖给网络,别用手机观看电影,这个就是侮辱我们电影人了。
如果你真的要深入讨论电影,那就要限制在手机上看电影,因为那个根本看不出什么东西啊,没有震撼力。
哦,哦,我不是针对哪部电影。
我只是尊重电影,从我的角度来说。
来自澎湃新闻。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2063
就当周五电视节目看个乐喽
当又多一集跑男就好啦
网上看的,究竟综艺电影是个什么鬼东西,我想大银幕就是颜高清了些而已
没意思
为了打造电影效果,画面好像有加温滤镜。RM里玩起杀人游戏(最近刚学狼人杀),娱乐同时还有推理,创意还是不错,只是线索有点简单,白虎杀手有点心软,高潮对决还没来临就被揭穿了:其实早该杀陈赫的,他太聪明了,哈哈。娱乐节目那么火,为什么拍成电影就那么没有口碑?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不如节目好看,但也还行
熊黛林不喜欢。。。。其他挺好
坐大巴的时候车上放得,我真不愿意看,但没办法
看了一场闹剧
很五颗星嫌多,三颗星嫌少,作为综艺还是不错的
算是正常水平吧,花钱去电影院看什么的。。还是不推荐。仅表一些支持。
国外陪伴的作品
剧场版的呗,看看笑笑就好。
= =大学的时候下饭看的 也就能撑一季了
这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只是去影院看了一期综艺节目。
没有撕名牌不幸福啊
学动作那个环节简直笑死了。说是电影太牵强。当是综艺节目看就好了。
蛮欢乐的。
20150514 77公斤
还行啦,本就是综艺节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