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央视八套,让我在这个冬天遇见这样一部好剧,我查过的评分里除了Sherlock以外的上9分的英剧。
另外不同的莫法特,一样的才华横溢。
不同的是,Sherlock以其超乎寻常的智商远离生活地给了我伦敦梦,这部的结局却现实的让人想哭。
本来想以没有全看懂为由给四分的,但想想现实有什么错呢。
第二部看了在线的,电视台应该是删减了,第三部也没有资源,不过有可能也没勇气再看了。
记得之前跟老爸讨论过这两部剧不同评分走向成的问题,我以为是一集一案的标准走向符合大家胃口,现在看来是错误归因了。
而Martha不是Sherlock,这部silk让我开始思考我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走向,我希望成为top,但我是否有勇气面对深入之后的阴暗面呢;当我有朝一日面对时,我选择做Martha,还是Clive或者CW呢?
大概不必现在就想透,做我眼前能做的,然后始终怀揣勇气,不害怕失望
说实话,第三季前面几集都看得我有点反感女主角了,一再违背自己的原则,且偏执到几近歇斯底里。
然而这最后一集的最后十几分钟,编剧把她从云端上拉了回来又送了出去,让这部律政剧升华到了哲学的高度,才知道前面所有的剧情都是为了这最后的结局做铺垫,不能不为编剧的神来之笔拍案叫好。
身经百战的皇家律师Martha几乎没有掉过眼泪,即使是她失去肚子里的孩子的时候。
敬业、执着、强悍是她作为一名杰出的辩护律师的标签。
但是,她在听到她最厌恶的人Micky的一番话后却难以自制地流泪了。
并不是因为她输掉了一场她本该赢得的官司,而是在于证据唾手可得,而她却没有想过进行最基本的物证辨认,更在于她从业二十年来坚定的信念,动摇了。
什么时候起,她不知不觉地把雄辩的技巧放在第一位了?
她一直坚信自己对当事人的判断,不论是引发大学校园爆炸案的恐怖活动,还是导致警察毙命的暴力冲突,她都千方百计为嫌疑犯洗脱罪名,甚至运用一些手段“救出”当事人。
当Clive质问她是不是对死者的死亡真相负有责任时,她说她不能只做一名律师。
对于为Alan的儿子辩护,Martha除了朋友道义,还不自觉地承担着母亲的角色。
那么,除了律师身份外,她还不自觉地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我想大多数时候她都扮演着当事人拯救者的角色,而她坚信这样做是正义的。
她把她的热情、理想与信仰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当事人的命运就是她的全部。
尤其是她的一个当事人因为输掉官司而选择自杀后,进一步加重了她的道德负担,不论如何,必须为当事人取得胜利,胜者即正义。
这样的Martha,对于当事人当然是最好的,因为她总能想尽办法为他们赢得诉讼,但对于Martha自己,她不知道自己在咄咄逼人的庭辩中,已经渐渐成为一场场只在乎输赢的游戏的工具,而她追求真相的初心,已经在真真假假中不知不觉地迷失了。
自己追求的理想到头来却是一场场游戏而已,叫Martha怎能不震动?
“Who am I ?” Martha在律所主任的竞选演讲时只说了这一句,再没有下文。
这是她对自己过去二十年来的反思和迷惘,却没有答案。
她是一个律师,但她也只是一个律师,当她把超出律师本身的其它角色加在自己身上时,太沉重太复杂,她承受不起,她陷入迷途。
而Martha又是何等聪慧之人,她对于这句话的思考,绝不会只停留在她的职业上。
Micky在思考死亡时曾经说过,对于死亡最重要的三件事是死亡的方式,死后将给后世留下什么,以及死后到哪里去。
相对于死亡,人对于活着最大的思考也许就是我是谁,我要做什么。
Martha在遭遇重大的挫败后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质疑,她没有办法不去追问自己在法庭游戏中所起的作用。
这些思索,极大地动摇了她一直以来的执着与信仰,原来自己所追求的正义只不过是关乎输赢的游戏,原来真实的自己并不是她一直以为的那个“我”,发现这个真相的震撼远比输掉官司的痛苦对她的冲击更大。
一时间,二十年来自己曾经为之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工作通通失去了意义,毫无意义到哪怕她的事业可以更上一层楼,她也不再有任何兴趣,毫无意义到哪怕她那个生命即将终结的多年老友站在马路对面追寻她,她也不再有任何留恋… …然而,这是最悲哀的吗?
并不。
Martha在挫败后醒觉了,并选择了出走。
没有人知道她未来的路,但无论如何,对她来说那个game已经over。
而还有那么多的人,在奋力追逐这个game,在不自觉地陷入这个game,比如最后成功加入Shoe Lane的实习律师Amy,也还有那么多人,在玩这个game,在利用这个game,比如Caroline和Clive。
哦,Clive,真是一个精通游戏规则的男人,有时候他也可以表现得大义凛然,但只要和他的自身利益相冲突,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
他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
当然了,作为情场老手的他也经常会表现出一些绅士温情,连女强人Martha也曾经被俘获芳心,只是,他的“I love you”实在太廉价了。
他可以随时爱上别人,也可以为了自己的前途随时和对方分手;他可以和女人在酒吧的厕所偷欢,也可以和女人在办公室奋战。
他的人生,只有脑袋和下体,没有心。
没有原则,就不会被原则困住;没有心,就不会被情感束缚。
这样的精英,最容易获取自己的利益;这样的精英,最善于玩各种游戏。
当Clive和新来的女经理在办公室忘情亲热的时候,动静过大以至于惊动了正在加班的Billy和Martha,他们怔怔地站在门口,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
这个场景,含义深刻。
这个他们当成家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他人为所欲为的温床。
默然无语的两个人,一个是面对自己的旧爱与他的新欢做曾经和自己做过的事,另一个则是面对自己再也没有能力去做的事,同样的黯然神伤。
也许,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还暗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种传统模式的结束。
Shoe Lane的创始人Alan已经离开,和他共同创业的Billy即将不久人世,而Martha,也已经成为故人。
这里,将由讲求新方法和高效率的女经理和精明圆滑的Clive共同把持,他们的目标就是永远有案子可接,游戏不停,生意不断。
不管你觉得悲哀与否,游戏的规则已经被书写好了。
他们兴趣正浓,他们兴高采烈。
最后十分钟的高潮,我想编剧想表现的远不止是法律和法律从业者。
正如Micky所说的那样,警察也和Martha的辩方一样,当人们眼里只剩下输赢的时候,已经再没有余光去发现眼皮底下的真相,而,真相,最先被牺牲的真相,本是Matha当律师的初心,是法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
想想,世上的其它事情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只是关注如何战胜对手,而忽视了事情的本来面目,我们为了追求最后的成功,总是有意无意地违背自己的原则。
当我们蓦然回首,追问“我是谁”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走得太远,远得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远得忘了自己是谁。
我一直想,为什么编剧选择让Micky说出真相,是因为他更有说服力?
恰恰相反,他是Martha最厌恶的人,也是不讨警察、黑帮、法庭任何一方喜欢的人,所以他在法庭的陈述不被当成证词采用。
事实上,这也正好契合了本剧的主题,真相就在那里,但人们却不相信它不需要它。
而看破真相,说出真理的人往往不是自以为是的精英,他可能是你鄙视的人,甚至可能是与你结下梁子的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Micky最后那句“run for your life”才显得如此真切和沉重,才会对Martha产生如此大的冲击。
同时,编剧可能还想说的是,不管你曾经多么混蛋,一旦你从中清醒,勇敢地面对真相,坦然地接受死亡,选择生命本真的意义,就可以完成灵魂的救赎。
看看,这样的神结尾,叫以后的编剧如何超越它啊。
有关键情节透露run for your life 这是mickey给martha最后的忠告最后一集 终于clive变成了原来放荡不羁爱情色的clive,martha却不再是那个机智的QC唇红齿白 干净利落的短发 谁说martha是倏尔一变呢 难道忘记了成为QC之后 在第二季里丢弃了的手拉车 和精致的high heelsEP06 keep out7'- So you can't say where it was from.- I was told.- You were told? Sorry, sorry, sorry. You were told?When things go wrong, this is how they go wrong.- I'm sorry?- This prosecution, these police officers, you.- What are you all saying?- We've found our man, now let's make the evidence fit.Well, that is the wrong way round and this is how miscarriages of justice happen.It should be "- look at the evidence - and see who fits it. "- Is this a speech?- It's a description of everything that's wrong with the prosecution and police culture in this country.- Just put your case, Miss Costello.- You can't be sure it was a 9mm pistol because you need the cartridge for that.The striations caused by its journey down the barrel of the gun tell you what the weapon was.So you can't say what this type of gun was,and anyway, you don't know how rare a 9mm pistol is in the UKbecause your statistical database is too narrow.-And that was all performance.Ask the question, sit down before it can be answeredand then the question becomes the answer.It's a dishonest technique.What I should have said is that Miss Costello is doing her job,which, unless she believes everything her clients tell her,means her working life is one big performance.Jamming a 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33'I knew I was a grown-up from the age of about five,because I thought all other children were wasting their time - being children.That's the thing about the Catholic faith.Teaches you to take life seriously.You pay attention.My fifth birthday. I'm trying to find the courage to dive in.I remember it as if it was yesterday.It's the last moment in my life before I started to think about death.Everybody goes, Billy.There are three things that matter.The manner of your going.What you leave behind.And where you're going afterwards.48'You lose your heart to every case you take, don't you?Passion, conviction, fearlessness.All of them admirable qualities,and all of them qualities shared by DCI Fitzpatrick.- He's... - The other side of the same coin.- No. - You only see what you need to see.Look at the jacket.- What?- The blood on the sleeve means Sean's guilty, doesn't it?Fitzpatrick wins, you lose.The blood on the right sleeve.The wound behind the left ear.The killer's left-handed. Sean isn't.You win.- I didn't think... - No, you didn't.You lost a game you could have won.- Game? - And there's another game to play tomorrowand, like all games, it's about winning and losing,and that means everyone in it is corrupted.After years a lawyer.....Finally.....At the death...I've stopped playing the game and I told the truth.I can't tell you how good that feels.- What are you saying? - I'm telling you.Begging you.Walk away.No. Run.Run for your life.Martha.EP03 Things don't add up3季应当合并为一个整体来看,1季着重一个律师的成长,2季着重一个律师的职业技能,3季着重一个律师的职业操守和爱情,这个律师当然是MC。
这一集非常丰富,从PTSD,到天主教义,到伟大的母爱,这种“剥洋葱”式的故事讲述,最终能把故事圆满了,不容易。
1'28 day's already been seized, strip-searched and sentenced.4'21 I always thought you were a great loss to Parliament, Billy.I can just see you whipping the backbenchers into voting for some illegal war without them ever quite knowing what they were voting for.4'40 She's a cross between Mother Teresa, Martin Luther King and a small Rottweiler.5'12 You have lots in common, you and Elizabeth.Brave, strong...- Pale. - Pale.- Surrounded by men. - Surrounded by men.Saying no to all of them.6'10 You can argue about an individual's right to die, but not putting murder on the indictment here would send a huge message. It could open the floodgates to anyone who wants to...finish off a burdensome relative.We, the law,can't allow that to happen.6'30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And all our yesterdayshave lighted fools the way to dusty death.Out, out, brief candle."express a desire to die.18'39While none of us can be anything but profoundly moved by the tragedy of the situation that Joanna Stephens found herself in,or by the desperately hard situation that Sarah Stephens faced...no-one,has the right...to play God.adjusting to her new circumstances.I take instructions from my client, whereas you take instructions from a supernatural entitythat can't be cross-examined,but whose wisdom you ask us to take as read?Don't ever do what I'm about to.EP02 U don't Know FootballJordan成了英格兰足球史上一个出柜的运动员 虽然是在电视剧里 而且只是对自己的律师Martha这一回第一次表现出比较感性的态度 询问client究竟怎么辩论 Clive和Martha末尾的drama 也印证了Martha对于client的态度(27‘)实际上这一集讲work and family多一点 上一回Bill的医师讲到他会哭得多一点 这一回就哭了两次 You'll be there forever. 是大家对他的认可 也或许就是他自己对Shoe Lane的态度Ps. Jack吃的是什么 (¯﹃¯)看起来就好好吃EP01 Leave Me Alone一部剧能够成功不仅需要情节的推进 主角的表现 台词的雕琢 很大程度上需要配角的支撑 比如这一集的CW 本来没什么表演(32‘)但是白色窗帷吹拂着 她put the exact date when she lost her chance for motherhood 作为QC 还需要怎么样的drama 怎样的表演呢?
和韩剧相比 英剧真是太简练了 不需要街拍一样的秀服装 每一帧都在推动情节 (48’)比如Ruby看着Shoe Lane 而Marsha从反方向走过来 被告知David losing himself的事实 而dad又恰巧走过来 不难猜测Rudy需要怎样的勇气来告诉他这个残酷的事实 哎……副线Billy的情节也很灵动 真是内容丰富!
Ps (7‘)我真以为他们会在法庭上做爱呢
忙碌中看完了,每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的,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感想,但是还是写在这里的吧。
玛莎在面试QC的时候,面试她的前辈说过一句话A prosecutor doesn't win or loose,she just present the facts.这句话对我很有启发,长久以来,刑事诉讼中强调控辩双方的对抗,控方在掌握了他认为足够的证据后,便不在小心翼翼,便忘记了他的使命并不是把站在被告席上的人送进监狱,而是为大家呈现事实。
辩方亦是如此,本身从规则的设定上来说,辩方无需证明被告无罪,只需证明控方指控不成立即可。
如此一来,往往一场最应该有关于事实的庭审就变成了双方攻防的表演,而那本应该是找出事实的手段,并非最终目的。
第三季的突然结束,恐怕编剧也是想告诉我们,玛莎本来可以做一个对事实负责的律师,但是她最终选择了蒙起自己的眼睛——至少在某些时候是。
而最终,恰恰是那样的想法阻碍了她发现关键的无罪事实。
乔伊对她说的话,就是想告诉她,走吧,去做回自己吧,不要为了目的而忽略或掩盖事实,因为那恰恰会让你达不到你的目的。
当然,为了严谨,我还是要说明一下,这仅仅是我对本剧的理解和思考,不代表现实中存在这样的问题。
刚刚看完这部剧的时候,想不郁闷都难,看美国片看多了都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或者主角套着主角光环,踩着敌人甚至队友的尸体爬上了顶峰。
所以说,这部剧把结局跑出来,直接出字幕了我狠不能接受……(当时听到剧要停播的时候就已经心碎了一次了……)谈谈我的观点不知道对不对……1.关于剧的主旨。
其实Micky在最后法庭上讲的那段话就是这部剧的主旨,他说,这是一石二鸟的计划,什么计划?
有一个比警察局更大的集团在后面。
他是控方证人吗(代表警察),他是辩方证人吗(代表Sean或者大毒枭们)。
在这个角色身上,他就是两面人。
他拿着毒枭的钱来帮警察,帮警察来干毒枭,他那么聪明也只是一颗棋子罢了。
除了监狱他没命,进了监狱他被警察保护但是见不得天日。
所以他生也是,死也是。
Micky是一个大坏蛋没错,但是大坏蛋也有死的一天。
最后一集里,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所以他开始翻以前的照片,浏览自己的一生,特别强调了自己五岁的时候,感受到了死亡。
对于死亡的感受Billy和他是有相同的体会的。
Billy为什么不愿意把自己的病说出来洗白自己?
就是因为他想体体面面死,他想帮完Martha以后再死,正如Micky说的,关于死亡的三点之一,如何死去。
所以为什么,到最后,Billy把Martha叫到Micky的监狱里,并且跟Martha说Trust him,相信Martha的敌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Micky在最后确实帮了Martha一把,让她输了官司,而Billy深爱着Martha,Martha知道Billy是不会加害自己的。
整部剧里,大毒枭才是不经常露面的主角,它操控着警察,操控着法庭,通过捏造的活着帮警察捏造的证据来控制陪审团,控制法官,他可以永远全身而退。
Martha自诩是正义的化身,但是最后还是败了,败给了残酷的现实她无法打败这个集团,哪怕她天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No relax, no sex, no life。
2.关于Martha这个人其实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有这样的感觉。
当我们在等待陪审团给出最终意见的时候,我们潜意识里都会告诉自己not guilty,因为我们觉着Martha是无敌的,而她自己也肯定这么觉着,即使有时候我们会在心里说“挖擦这样都能not guilty,真是主角光环!
”。
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一路顺风顺水,让Martha这样一个“未宣判即无罪er”靠着钻证据的空子以及雄辩能力来征服陪审团。
在这里面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她的主角光环有点过分了。
她太渺小,但她有太伟大,伟大到法官见到她都要觉着见到了瘟神一样。
最后一战她输了,就输在了用了感情上面,输在了她太想赢上面,输在了她kiss了Sean但是没有抓住那件血衣不放上面。
她觉着她该赢,但她又有所怀疑,怀疑在1044周围都是老同学登记的名字,让她放弃了理性,用感性来辩护,怀疑在找到了枪,找到了血衣,让她对前男友丧失了信任,但又执着于相视对眼的那一刻信任。
Martha最终怎么样,结尾留下了一个悬念,可能被大毒枭团伙绑架扔河里了,可能跑了,可能自杀了。
最终让我们感受到丝丝温暖的Micky死了,Billy也要死了,Martha失去了爱她的Billy,失去了(早就失去了)渣男Clive,失去了自己能做辩方的未来(这是她的根基和唯一的信仰)。
让她消失也许是最好的,但愿她没死。
Matha其实是一个悲剧,被毒枭玩弄着最后性命都丢在他们手里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还记得因为她胜诉,所以那个大胖子蛇精病被挖眼睛断手断脚的情节了么。
Billy没有告诉她这个结果,而Martha还在享受胜利的喜悦,感觉自己对抗了那个庞大黑暗的组织。
她的朋友们帮她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结尾是负皆大欢喜,传递了无穷的负能量,真心郁闷的一发不可收拾。
Clive接手下的Shoe Lane目测接下来不会垮,因为毒枭针对的是Martha,而她走了,可能是对这个家最好的交待了。
处在中间的另一个QC丑女,不知道她叫什么一直都不关注她,最后失忆地喝着酒,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也坚信Lan肯定会选择Clive,因为她接收到了这个Miss QC的和Billy类似的威胁和诱惑,她反感。
Miss QC缺少正义感,她反感……反感的多呢,反正我很反感。
最后的最后,剧就这样完结了吧……Martha算是毁了……所有人一起毁了她,连她自己都问自己,Who am I,本来这句话是她竞选一句气势磅礴的词,但是最后她反问了自己,Who am I,她自己都答不上来了。
剧就这样完结了。
太主观了,欢迎吐槽……
Sean是三季里Martha作为辩方第一场输的官司,她输在了最简单、自己无比熟悉的一个点,曾经靠左右手的雄辩在Mark的案子中绝地反击,如今却也输在了右边袖口的血迹。
英剧真的很善于讽刺,交叉询问中间的几次professional好像是在问证人,又好像是在问自己,违背了司法原则,正义还能降临吗。
伦敦街头,曲终人散。
新人笑,旧人哭,人们仿佛翻到了一个开天辟地的新篇章,但旧时代那些积累的血汗也终将成为过往。
最后一集编剧把憋了三季的话一股脑喷薄而出,现实再一次获胜了,Martha变成了悲凉的理想主义者,迷失在所谓的信仰,从前为之奋战的公平正义似乎都只是泡影,毕竟只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一场游戏,真相从一开始就无从得知。
现实就明晃晃地摆在眼前,律师也不过只是一份工作。
但是Martha仍然是影视剧中我最爱的一种角色,POI里的芬奇、newsroom里的Mac。
他们身上都带着一种西西弗斯式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固执与勇敢,一种近乎神经质的热情。
谁也不知道前路通向何方,但依然有人在奋战。
silk与the good wife 都是以女性为主角的律政剧,这两部剧最新一集都让人意外的虐死,而这两部剧的风格又完完全全不同……两剧的女主角都是律师大牛,强悍的女性角色,但性格完全不搭嘎,Alicia是那种对生活各个阶段目标非常明确的人,非常追求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虽然她自己多次否认,但她的家人都看出来了)同时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也不避讳去争取,从她争取客户挤走Cary,为公司互评向David lee 求情,争取合伙人身份,到离开Will自立门户,虽然看起来温柔,但她很能狠下心来放弃一些东西,不过她脱离了白莲花的形象,被人称为“selfish bitch‘反而更真实,更好看。
而Martha,某些方面好像和Diane类似,但更虚幻更与众不同,某种程度上仿佛凌驾于办公室斗争之上,而the good Wife 里每个人对权势地位的认可都是非常明显的。
比如最后一集,为了旧时情人,Martha可以激情澎湃去为他辩解到最后,但我觉得Alicia一开始也许就不会接这种案子。
至于Clive与Will,我能说其实这两人很类似么,哪怕Clive渣了些,’Will的去世又使Will的形象上升了一层,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人是一个风格的律师。
不好意思在Silk页面下,唠叨这一段,但是好想好想看:Martha对阵Cary,Alica对阵Clive,Will对阵另一个好牛的女Silk,biily对阵Klinda……乱锅炖什么的我最喜欢了……
第三季开头,martha一如既往的全力以赴为客户辩论,不断的找寻着客户无罪的证据。
到了帮助恐怖袭击的学生的那个案子,在martha的帮助下,学生最终成功的没有被引渡到美国,相当于not guilty。
最后clive告诉martha,那个学生确实帮助了恐怖袭击,在空旷的大厅里,martha呆看着学生离开。
觉得那个时候martha的心里有东西在慢慢的倒塌。
然后最后一个案子,帮助前男友,在法庭上不断的发现前男友的谎言。
他们回忆起来都会笑的情话,原来不仅仅是属于她,被他说给很多别的女生听。
在这个案子里,martha真的不是原来的martha了,她不再冷静,完全没有找不到突破口。
即使认为前男友是无罪的,但是又在发现预订周围房间的名字都是高中同学后,慌乱的跑出去吸烟听歌,试图镇定下来。
在这个案子中,martha拥有的东西在一件一件的失去,billy癌症的扩散, clive的渣, 然后前男友被判有罪。
最后发现因为自己的失误,遗漏了关键的证据,导致无罪的前男友有罪,之前很多次帮助有罪的客户得到无罪的结果,却让真正无罪的在乎的人被判有罪。
martha说的最后一个台词是 Who am I, 之后是她离开鞋巷, 沉默的走在大街上。
最后martha听到billy喊的“miss”,回头。
之后在billy&jack看来,martha就这样消失了。
再见martha
因为自己手贱在看正片之前看了好多影评,发现最后是个沉重的结局,所以拖了好久也没有看完这一季…从一年半前开始Martha就成为了我的女神,坚强勇敢,一往无前,即便孤立无援也从不低头。
这一季镜头开始zoom in,她法庭之下的脆弱越来越多的暴露在我们面前,有时我也忍不住想要责怪她,为什么就是这么一条道走到黑呢?
为什么不愿意看看事情的另一面?
为什么为了client,自己的生活都要不管不顾了?
能不能听听为你着想的人是怎么说的?
甚至到最后一集,Martha的法庭辩护我都是快进着看完的,要知道第二季那个打手案的陈词我可是翻来覆去又记下来地看了好多遍啊。
可是,直到编剧透过Micky之口告诉我,我也是一厢情愿地在将Sean错认为凶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谁又不是在感情用事地面对他人呢,而感性本就是人心的常态啊。
Martha为了做prosecution付出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她的生命被分割在了一个一个的client上,法庭上交叉盘问时极度细致的逻辑性和陈词时慷慨激昂的热忱,就这样矛盾又光芒万丈地集中在她的身上。
我突然觉得这个结局也不那么遗憾了,或许就像她和Sean说的,她就是突然想家了,回家去休息了呢。
Martha在silk这条路上已经走到了极致,那么就这样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寻找新的自我,也没什么不好的吧。
我的女神作为silk是永远的一个传奇,是特蕾莎修女,是马丁路德金,但即便不再是silk了,她也依然是那个善良、慈爱、诚恳的Martha呀。
《逍遥法外》追到冬歇,偶然发现《皇家律师》。
常年浸淫重口美剧,第一季的《皇家律师》很是惊艳,周末熬夜看完。
其案件之简单,人物剧情之不那么狗血,让人停不下来,好像正常的律师职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盗窃、强奸、种族歧视等各种案件,还穿插着pupil的小案子,酒驾、宠物等等。
第一个案子女主就败了,即刻打破主角光环,后来的每一个案件都集中注意力看她的庭审好在哪儿。
Martha很有魅力,沉静、低调,思路清晰,夸张的表情都没有,为每一个当事人尽心尽力,事务所的政治斗争毫不关注,一切都是秉公办事。
清楚自己想做想要的并一直做下去。
孩子要留就留,跟爹还是好朋友,就只知会你一声。
第二季就有点重口了,黑帮家族,残忍谋杀。
第一个案子里Martha也太单纯愚蠢了,为了胜利而胜利,她想不到XX家族会杀害大高个吗?
人家是律师嘛,职业就这样,谁还管法庭之外的,要怪就怪黑帮太坏,怎么能把这笔账算在Martha身上呢,她又不是圣母,再说肯定是Martha太单纯了,谁能想到他们有这么坏。。。
是,很有道理,可我还是觉得Disgustful AngryMartha最初败诉的案子,孕妇藏毒,事后沟通想帮她上诉时了解了案件真相,当事人不想上诉,I'm safe here. Martha 握着她的手,无言胜有言。
即使是法律从业者也有触及不到的黑暗角落,Marhta不会义愤填膺地追到X国找那几个男人给他们定罪给孕妇伸冤,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即使当事人选的是15年牢狱之灾。
第一季的Martha是明世理的。
大高个挖眼案,大高个是有点弱智的,Martha有责任为他争取最好的。
Clive就提醒Martha要大高个知晓说真相的后果,大高个简单的认为Mr.黑帮已经不在法庭上了,听不到他说的话了,所以他才举证。
Martha是有误导大高个嫌疑的。
For what????
致当事人利益于何地?
就为了胜利胜利,真相真相?
都怪编剧。
我不觉得有这么坏这么嚣张的黑帮。
第二季的案子更骇人,真相也更为重要,大都是被Martha逼着说出了真相,原来这么有苦衷,not guilty!从轻处罚!
当事人大都藏着掖着不说,for what?
连律师都信不过还指望谁来帮他?
(真正的凶手自热会藏着杀人真相不说---这是常理。
MarthaMartha代理的大都是有苦衷不愿意说的人。
)第一季不是这样的。
庭审,庭审,we don't know the truth,双方当事人都是正义脸,“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不,我是有苦衷的”,控辩双方实力相当,没有多么真的真相,全靠律师对已有证据的解读。
第三季越编越离谱了。
案件越来越大了,国家阴谋都编进来了。
MI5。。。。。。
Don't know why,很是反感国家阴谋类的美剧英剧。
质量上乘的电影倒也没什么。
Martha 也没有沉静的魅力了,怒吼,激进,夸张的表情,庭审越来越像表演,没有冷静的理性,和美剧的情绪化女主有什么区别。。
哎。。。。。。
有一点无奈的OOC。
想不出再上升的空间就干脆弄成个谍战传奇 那个传统的大家长思维的“旧式”书记 虽然都是自家孩子 但不可能没有偏爱 过浓的母性用事算得上刻板印象吗
Martha像是奥菲利亚死后的哈姆莱特——最精辟的引用了。辩方往往感情用事但控方却可以心狠手辣。完全被坑了。Clive真是渣子还以为有点情谊在。Billy很正dying还碰到个没事找事的AmyL。就这么结了?太可惜。
感觉案子没有前几季好啊.我可以说真的案子辩论神马的差了好多吗
算是看过吧!感觉不如前两季了。
2023.06.07-08ep1的剧情...唉...对这个案子的真相挖掘得太少了...这一季的案件水水的...感情戏本来就不是Peter Moffat擅长的就更不用说了,这个结局真的烂烂的hhhhh 有点真实有点讽刺现实但是烂烂的。我还蛮喜欢ep2的足球梗的,现在mc确实踢得很漂亮了,不得不说Jordan的演员蛮帅的,真的有点像44。另外Harriet和新的pupil的人设太烂了,CW这一季也彻底毁了,唯一很好的是Jake的感情线,可惜的还是John的戏份,我真的很喜欢john......
看peter Moffat写的东西果真就是找虐。
这一季没有前两季好看。那个Micky Joy的男演员在《神探夏洛克》里就神神叨叨的,又跑到这里来不知所云了,他就只能演这种貌似看穿一切实际不明就里的角色吗?Martha是强大到随便吼Clive的,结果最后迷失连事业都顾不得了,虎头蛇尾。
结局太无语!!!
A very sad ending.
Martha Martha~
season3看不下去弃掉了。
Martha Costello是我至今最喜欢的戏剧女主角
这剧和我三观不合,我喜欢的角色大家骂,我讨厌的角色大家夸。还好也没后续了
Billy生个病也要叽叽歪歪,男人就是矫情,而且快死了也不是你性骚扰的理由,恶心死了!想证明自己存在你可以去高空跳伞啊去打拳击啊,可以去养老院做义工,可以做你老本行免费的法律援助等等,方法多得是。就问问如果一个女人快死了、用割男人生殖器证明自己存在,可以不????对主角这个大女人不力挺实习生感到很失望,而Clive为了选票主动为实习生辩护说明了不要幻想男人帮你是为了你好,不过利益驱使罢了。
真的没看下去
真是纠结的打分,这一季固然仍有很多精彩的细节和思辨,但是人物关系不得不说是有点狗血,前两季Clive对Martha自然是有好感可也不会这么直球告白,最后一集Martha的信仰崩溃离开鞋巷事务所作为全剧终的大结局,也很不尽人意。至于大家都痛骂Clive渣男,敬佩怜悯Martha,我必须提出反对意见,Martha在这一季里,太过感情用事太过固执,Clive才是更理智更冷静能胜任工作的那一个。Clive已经做得够好,一直陪在身边,该出力出力,该提醒提醒,该安抚安抚,你也不能要求人家永远热脸等着冷屁股吧?唉,俩人这脾气性格如此互补,真应该在一起的。但这并不是代表我就不爱Martha了,能这么坚持自我,不惜为之失去工作、失去朋友、失去爱人,堪称伟大
从这个结局看得出编剧不想写了!在我都怀疑玛莎是不是傻了 着魔似的还相信那个杀人犯的时候 编剧告诉我们 她一直都站在正义的一边!但是坚持正义很累于是她不想继续了……我想说鞋巷只做控方就不再是鞋巷!
心碎了无痕结局.....
编剧和导演是不是只能顾全一个主角?上季的Clive、这季的Martha。Martha从追求真相到依靠辩护技巧的转变毫无铺垫,突如就给观众糊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