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三分之一时,我以为电影基调会由暗转明,我以为Willie会因打架的天赋为契机走向逆袭的拳击手之路,我以为他会凭着信念和执着功成名就,找到那个温暖他的写日记的小姑娘。
我以为Pinky会在Willie的陪伴下,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如同《阿甘正传》里的泰勒上尉。
但是他们没有。
因为没有那样热血浪漫的情节,这个故事才更加现实而疼痛。
Willie始终拥有单纯执拗的眼神,他不懂社交,没有一技之长,在流浪街头的日子苟且生存,优于常人的力量也只被用于有钱人取乐的街头拳击比赛换取一点钱。
世界砸给他诸多恶意,他只是单纯的笨拙的守着自己的小世界。
小姑娘的日记本是他第一次在冷漠的冬天汲取到共鸣的温暖。
他会认真的给她写永远不会被收到的回信;他会在很远的楼顶眺望这座城市;他也害怕打雷,却在信里安慰小姑娘鼓励她;他为Pinky赎回勋章,理解并尊重Pinky的战争创伤;他不在乎5元一次的口交带来的虚幻放纵,所求只是单纯的拥抱期望有人可以真正爱他;他将死去的鸽子小心的用报纸包好放在树上让它可以飞向天空;他在最后面对羸弱老人的比赛,选择捍卫流浪者的尊严和底线;他是如此珍惜友情,努力尽己所能回馈每一点温柔。
Pinky死在寒冷的冬夜,卷闸门上巨大的"NO PARKING"标语,一个终生背负战争创伤的苦痛灵魂消逝于此。
他是国家政治利益发动的战争的牺牲品,他人生的高光时刻是与总统的合照,至死都放在心口处。
而墓碑则是Willie为他赎回的紫心勋章,唯一证明他人生价值的标志。
宗教信仰对于流浪者而言如此虚幻缥缈,衣着光鲜面带笑容传教的年轻人们只是为了满足自我对宗教的虔诚心而侃侃而谈。
他们不愿为Willie读日记,在他回答:“我不想上天堂,我想下地狱。
”时,惊恐诧异地离开。
不知他人苦的说教,苍白虚伪无力。
他人即地狱。
最后,当小女孩走过马路来到Willie面前,她的脸庞烧伤痕迹斑驳,他的双手烧伤被裹成团,温柔的阳光照耀着两个人,无需语言,他们彼此纯粹干净的目光相遇,认出了对方就是上帝派来拥抱彼此的天使。
这也许很戏剧性,但是承受那么多痛苦的他们,值得这个治愈彼此的拥抱。
那一刻,我也在微微战栗,想起《超脱》里最后一幕同样是男女主沐浴着阳光的拥抱。
生活很难很残酷,但是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希望支撑我们走下去。
《美丽心灵》带人们从病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世界和遭受精神幻觉的痛苦,《废纸板拳击手》从流浪者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他们生活的挣扎。
引用我看到的一位豆瓣网友Unammed的影评: “大多数选择流浪的人都受到过巨大的伤害,而他们选择自我放逐,没有报复伤害他们的人,没有仇恨这个世界,他们是内心脆弱柔软而又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的,孤独地在寻找和等待着自己的救赎。
” 所以,我告诫自己永远不要理所当然站在道德制高点随意评判他人,我不曾经历他们的人生,不曾感同身受,就无法替别人做出所谓正确的决定。
无论怎样的生活方式,都保护好内心的柔软,坚守底线与善良。
大多数路过的人看到烟,但一定可以有人看到那团火,然后与你一起分享温暖。
有时间,建议可以仔细看看这部电影。
超现实主义,非常的真实,真实得让你都能闻到流浪汉身上散发出的恶臭。
很多人没接触过的社会现实,就是这么真实、这么丑陋,不分中外,都会有。
但丑陋的社会现实之下,仍然会有些许人性的光辉,虽然星星点点,但足以在黑暗中不断延续人类的文明……虽然不是小清新的风格和剧情,但影片的种种细节,却能轻轻拨动你的心弦,最后治愈你的心灵。
“你知道怎么上天堂麽?
我只想下地狱"当一些人除了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辉煌的过去,伟大的领导者,全能的上帝又怎么比得过垃圾桶里没吃完的面包。
对于他们来说除了无处安放的孤独,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最幸福的是能有陪伴,不管是现实还是精神。
平淡的剧情,平淡的剪辑,没有特效,只是很平淡的讲故事。
却能把孤独传达到这么深得程度,透入灵魂,刻骨铭心!
命运的无情可能会拖垮你,愚弄你,把你蹂躏的体无完肤,但你仍然有一条路,一条自我救赎的路。
幸好这是电影,小女孩的出现是希望,是救赎,却也只是电影梦境化的表达。
因为电影都没有希望,那现实又该多么寒冷刺骨。
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年龄,因为有了同样的孤独,让两个世界的人有了交集。
给以互相灵魂的慰藉。
你愿意听我讲述碌碌无为的一生麽?
连锁反应发生了。
仿佛一直陪在比利身边的,是一个充满阳光和活力的安妮。
他们很不一样,但是他们同样善良,同样渴望得到爱。
一直流浪的比利,不会因为别人嫌弃他身上的味道而暴躁,而是选择默默走开,当赚了一点小钱之后,他的第一件事是去旅馆好好洗个澡,去掉身上难闻的味道,而讽刺的是,常年流浪的他早已不习惯睡在温暖软糯的床上,而地板成了他睡觉永恒的伴侣。
在这长时间的流浪生涯中,他最期待的是拥有朋友,所以他说,他人生中最渴望的便是陪伴,孤独是最让人无法忍受的。
为了拥有朋友,他曾经被人欺骗,利用。
当然他也曾短暂地拥有过朋友,那个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小指头。
但是那位同样善良的朋友,却没能熬过寒冷的冬天。
庆幸的是,他还有那本笔记本,一个不知名小女孩丢弃的日记本成了他永远的朋友,让他能够扛过所有的苦难。
巧的是绿山墙上的安妮也是最近看完的。
那个从小便富有想象力的女孩,尽管童年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不幸,但是她从未想过放弃生活。
恰恰相反,这一切造就了她,成全了她,让她更加珍惜所有,发现身边的一切美好。
带给身边所有人以快乐和美好的存在。
所以我希望他们在另一个故事里能够相遇,那样一个真诚善良的世界,该多美好啊#我被文字打动[话题]# #绿山墙上的安妮[话题]# #废纸板拳击手[话题]#
作为流浪汉,威利是身体健康,心智齐全的。
影片虽然没有对他做任何的背景介绍,但想来应该是经历过一段悲剧人生后的自我放逐。
他白天睡觉,晚上找吃的,进行自我保护。
直到小女孩儿的日记触动了他,同病相怜以及孤独驱使着他开始“回信”。
在作为流浪汉拳击手生活着,思考着。
人们常说寂寞空虚冷,而流浪汉的夜晚就更是如此。
他所求的只是朋友与温暖。
当公园的鸽子死后他用报纸包裹,架在树枝上;朋友小拇指死后,用波普借的给他的毯子帮他盖上。
对朋友的爱,哪怕是虚拟寄托的小女孩儿日记,他也用生命是守护,不惜烫伤。
被司机禁止拳击后他也思考着自己的行为,甚至想去参军,就作为人肉挡板,用完就可以扔一边。
随后再被逼打架时候选择跪地不还手。
一个善良人的自我救赎,压抑一直是主基调,仿佛个画面就是他死于街头。
这是一部引人思考的作品,也许那种生活,永远不会遭遇,但是影片中的压抑中漏出的丝丝温暖仍让人敬畏。
看完后也改变了我对流浪汉的一贯看法,也那些看似四肢健全,心智正常的流浪汉,每个人都有深埋心底的痛,也有些爱与被爱的需求。
🎬《废纸板拳击手》在这里能看到人性的丑陋也会看到生活底层的贫困也并不是乞讨的人就不具有善良的秉性一本日记引起了威利的好奇他从日记里了解了那个怕雷声的小女孩母亲去世与对她并不好的舅舅生活一起她想和人交朋友她说她很孤单妈妈对她说她离开后会有个天使来照顾她在一行行的日记里威利想要和这个小女儿交朋友他在信里写到我也感到孤独今晚会打累 你不用害怕 我会一直陪着你在街边流浪的日子并不好过饥饿 乞讨 露宿街头也与因为战争失去双腿的乞讨者“小拇指”成为了朋友也为了钱被人利用“街头搏击”赌博供人观赏后来因为失误打死了同样的流浪者在某日的寒夜看到“小拇指”死了痛失朋友在这一切的错误面前他曾经以为会和小女孩一样去往天堂看妈妈他说他会下地狱的良知与悔恨让他痛苦的谴责自己他无法原谅自己最后捷杰还想利用他时他拒绝了捷杰用日记本威胁他他再次拒绝为了拯救被扔进火中的日记本双手烧伤躺在医院病床上他背诵日记里的内容声音传递在医院里或许是上帝听到了祈祷一个缠着纱布的小女孩在病房外偷偷的观察电影最后的女孩被牵着手走向对街双手缠满纱布的威利当威利看到逐渐走近脸上带有烧伤的女孩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他知道这就是他日记中那个朋友他们紧紧拥抱那刻 他们是彼此的天使也是自己往后生命里的救赎
孤独大概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了。
我曾经以为自己能忍受甚至享受孤独,并且试图在生活中找各种线索证明。
但是真正经历一些后,我逐渐认清并能坦然承认:我也是个害怕孤独的人。
威利作为一无所有的流浪汉,当然也没有爱。
直到他捡到了小女孩的日记,一切似乎有了一点不一样。
他重新有了被爱的渴望,他说他不想独自死去。
流浪狗、失去双腿的退伍士兵、要求他打拳的小年轻,甚至从妓女身上索取爱。
但是,这些最后都离他而去。
在失去最好的朋友时,他差点失去理智成为被愤怒支配的疯子;日记被烧掉后,他说自己不想去天堂,想去地狱。
他也有过挣扎,他在老人面前跪下,试图从中找到救赎。
然而,除了爱,什么也拯救不了他。
直到小女孩出现前,他大概已经否认了得到爱的可能。
但是还好还好,他和小女孩找到了彼此,他们的境遇何其相似,他们大概是命中注定互相守护的天使吧。
(整个电影的色调和插曲都非常喜欢)随着年龄增长,觉得人还是不能独自活着的,这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吧。
曾经最渴望的是到一个人烟稀少风景秀丽的小乡村里独自生活。
现在想想,与世隔绝太可怕了,没有人交流太可怕了,这种恐慌有时甚至会让我极度缺乏安全感,害怕仅有的朋友离我而去。
我不是个善于交际的人,庆幸有那么几个人一直陪在我身边。
人生一趟,得到爱,得到理解,也就别无所求了。
我曾经有许多故事,有许多回忆,有许多亲人和朋友,而我现在孤身一人流落在街头,我甚至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我为什么是这样的?
我需要的只是一个纸板箱,一条毯子,让我能够抵御城市夜晚的寒冷,然后能够继续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活着,我只是就这样活着,像一片风中飘零的枯叶,静静地等待着落地化成土壤,我是个愚笨木纳的人,有钱了我会去破旅馆住一晚上,去快餐店吃一顿。
而我还有一些伙伴,我们不太交流,只是在一起麻木地过着这样的日子。
黑人出租车司机是个好人,他会帮助那些黑人伙伴,虽然他偶尔帮我,但是他是黑人,我是白人,我们不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小女孩的日记是我的慰藉,是我珍视的宝贝,她过着同样悲惨的生活,但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她也是个孤独的灵魂,我好想和她交流,可惜我不能。
Pinky是个暴躁怪异的退伍老兵,他是战争英雄,但他无法摆脱在战场意外射杀无辜小女孩的阴影,他是个白人,所以我们不得不是朋友,紫色的勋章无法给他带来温暖和尊严,总统和合照无法让他摆脱内心罪孽的愧疚,无法得到祖国的帮助,15块钱换不回他冻死街头的结局,我失去了唯一的朋友。
JJ他说是我的朋友,他很有钱,但他出卖了我,为了钱,出卖了我最珍视的东西,让我学会了为了钱去伤害其他人。
我也不想和那些公共厕所门口的女人做爱,我只想得到一个来自异性的拥抱,让自己幻想一下爱情。
还有那些给我圣经的人,他们并不了解也不在乎我们的痛苦,只想让我们去他们所谓的天堂,从而让他们自己得到救赎,我不信他们所说的,因为他们和JJ一样都只为了自己。
到最后,我才知道,PINKY死了,是因为他得到了救赎、脱离了苦海;JJ被教训因为他也得到了救赎;司机又给了我一条毯子,因为他得到了救赎;小女孩和我终于见面了,我们都得到了救赎,而救赎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善良。
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有些人会过着流浪汉的生活,在我附近家桥下,在东京的街头,在美国的街道,后来我懂了,大多数选择流浪的人都受到过巨大的伤害,而他们选择自我放逐,没有报复伤害他们的人,没有仇恨这个世界,他们是内心脆弱柔软而又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的,孤独地在寻找和等待着自己的救赎。
————————————————————————————这两天又看到网上在推这部片子,因此在标题里加入了“虚名”,PINKY的总统合照和勋章代表着这个,上次没写进去。
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一部很有话题的电影,却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影评。
电影中出现火的场景是非常多的,燃烧过的记事本,娃娃,是燃烧后抛弃的……记事本上的照片是威利幻想出来的样子,而电影中暗含着日记本主人应该是黑人女孩(男主为男性跟着父亲长大,女孩为女性跟着母亲生活,白人女性与黑人男性是更多会抛弃家庭而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的,个人观点,杠就是你对。
)病房中女孩偷听被日记没有见面,这里表达的是阴阳两隔,而街头的相认,且有女孩母亲的陪伴,再加上女孩最后一篇日记内容与闪现镜头中你想烧掉这个家么,提示里女孩上天堂的途径就是燃烧自己,所以是“天堂”中的人相见的一个拥抱而已,是拥抱对方或许只是拥抱了自己。
寂寞与心灵慰籍,军人的祭奠,社会阶层缩影,先写这些,慢慢补充……
《废纸板拳击手》是我最近两个月看到的最佳电影。
不是之一。
剧情我就不剧透了。
凭着感觉说说这样一部低成本的小众电影。
压抑昏暗的主色调和穷困潦倒的流浪汉男主威利,从一开始就告诉你,这不是励志片。
没有特效,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蒙太奇。
导演安静的说着男主威利平平淡淡每日重复的乞丐生活。
不同于其他的乞丐,威利是一个心思细腻,被孤独感包围的暖男。
除了和“战争英雄”小手指成为朋友之外,威利还将他捡到的日记本的主人—一个同样生活不如意的小女孩当做自己的朋友。
经常给她写信安慰她,如果她愿意的话,他就是那个拥抱她的天使。
他仅仅是自己这样希望而已。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过面,小女孩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当然也收不到他折成纸飞机的信。
他只是希望自己在这样糟糕的生活中能有一点自己的作用,自己存在的理由。
还这样自作多情。
有人问起他的梦想时,他说:“我不想死时孤身一人。
”片中大量充斥着这样直击观众心灵深处的镜头和语言。
把人的孤独一点点全部掏出来,剖出一根根血管,翻晒在黑夜的街头,翻晒在阳光下。
你能跟随着威利去体会到那样深沉的孤独,和一种似乎随时要离开的无奈。
发现小指头死了的时候,威利细腻的面部表情变化让人忍不住泪目。
“我可以当人肉盾牌。
” “你们可以用我来挡子弹。
” “然后把我扔在一旁。
” “我愿意被丢在一旁。
”威利过失杀人之后发现自己唯一的朋友小手指也死了。
本就一塌糊涂的生活现在完全崩塌的,什么念想都没有了。
他想当兵,想去当人肉盾牌,想去挡子弹。
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自己应该下地狱。
“我愿意被丢在一旁。
”人生昏暗到这样的地步,还希望自己能有那么一点点用处,于社会,于他人。
内心是有多委屈,又得有多强大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我是个废物吗?
我来这世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还夺了人家无辜的性命。
“我再也不想人生中有这么大片的悲伤了。
”威利拒绝再次因为金钱去参加拳击。
从火中冒着烧伤的危险抢出他另一个唯一的朋友的小女孩的日记。
他只是想告诉自己,他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物资,而是朋友,是同胞。
甚至把利用他的JJ都当做自己的朋友。
让我不禁想起树先生。
到了片尾,威利出院之后。
电影的色调终于慢慢亮了起来,威利得到了波普的原谅。
但是他自己仍然没有原谅自己,希望自己下地狱。
一直到,他倚在墙角的时候,一个小女孩从街道的那边缓缓走过来。
阳光出现了,整部电影唯一的一首正能量的背景音乐随之响起。
我知道,威利的朋友来了,威利小女孩来了。
她就像天使一样,带着阳光、音乐和微笑向威利走过来了。
威利一直希望自己是小女孩天堂里的妈妈派过来拥抱小女孩的天使。
可是,我们知道,小女孩才是威利的天使。
小女孩的眼神是这部电影最好的演技之一。
有些情感真的不适合说出来,一旦说出来就变味了。
可能是我的表达不及格吧。
这是一个细腻的导演的作品,没有大故事,没有煽情的手段,却感人至深。
像之前《杰出公民》里的男主说得那样,真正厉害的大师能够用最简单的词语写出最精彩的故事。
这是一部直击人心的作品。
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的品味。
跟随着男主去体味你不曾发现的生活中的孤独和温暖。
我的知乎账号:刘三白
近些年来,国内逐渐关注到了美国的流浪汉文化,中国对流浪汉的印象,要么是犀利哥,要么就是假冒骗钱的。其实中国史书上对流民的记载中他们的性命卑贱不如牲口,被人杀死也不会有人追究,所以古时候被卖为奴婢很多时候反而是件好事,这意味着自己能够吃上饭,就算追溯到纳粹德国的时候,流浪汉也是被清除的对象,就连韩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流浪汉也是要被消灭的对象。也会有存在那种以侮辱人格,博取眼球的自媒体博主。男主威利无疑是典型的底层,虽然看起来体格强壮,但好像脑子有点不好使,挺轴的,从他的讲述中可以看出父母早早过世,一个人艰难求生,没有希望和目标。而他周围的流浪汉形形色色,都因种种原因沦落到这个地步,比如那个双腿残废的战争英雄。当然底层再混乱往往也有一定的秩序,比如波普。
一般般
不知所谓。
小粉又死了,打死那个贾斯汀比伯,剧情有点刻意了
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完全意淫的剧本,毫无逻辑
ost很棒!结尾很催泪
无语
真正的老无所依
不知所云。
“而孤独是什么心冷是什么情是什么你是什么”
有钱的孤独可享受 没钱的孤独就是煎熬??
每个人都是座孤岛
被豆瓣误导系列
只关乎孤独
It's your life,It's your love.不论做错什么事,受到什么惩罚,多么孤独荒凉,只要诚实面对自己,反省自身,都可以有自己的personal Jesus。
美国流浪汉,生活不易。
要学会自己与自己做朋友
还蛮感人的。
流浪汉的文艺情怀,是曾经拍底层题材的捷径。
也许是不懂国籍社会的不同,才会发出“这样强壮且健康的人,怎会成为流浪者的疑问”。也许影片最后给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你没有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