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归玩,最后还得回家”是这部电影表面上的核心论点。
但是由于那个象征永恒的青春和欲望的“红衣女郎”实在太美,以及身为喜剧片不得不照顾的喜剧效果,这部电影变成了“家就是我的命,但是为了那个女孩我连命都不要了”。
该片影评也是两极分化的厉害,看的出男生们是用尽了力气在维护这部说出了很多人心声的电影。
而女性们简直是产生了生理性反感,这特么什么意思,老娘照顾你娃照顾你娘,一切都兢兢业业安排的好好的,结果你他妈说生活一潭死水???
一部简单的喜剧片,讨好了半边天,激怒了另外半边天,也是挺不容易的,但并不是这部片有多反传统反社会,而是中国社会的两性关系实在是太幼稚太未经教育了。
其实我认为这部片的价值,或者说应当要展现的价值不在于满足中年男人的意淫,或者单纯的为了博众人一笑,而是在于阐述一个中国家庭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人到中年,诱惑是真实的、丰满的、不可抵挡的,欲望是孤独的、苦闷的、狂野不羁的。
就像这部电影最原始的版本《大象骗人》这个片名一样,“我要脱离按部就班的生活”这个想法,就像大象一样,庞大、沉默、不容忽视。
这部片受众很广,男性尤其欣赏,原因就是顶着道德压力,正视了欲望。
这在中国可不容易,由于中国人的性观念十分保守,男性绝对不允许女性出轨,这导致女性在获得社会地位后同样以此要求男性,而同时中国女性在“知情识趣”方面又很保守,导致男性认为性生活单调,久而久之,欲望被严重的压抑。
当然就女性而言,对欲望的压抑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们有更多机会逃离平静的生活,毕竟只要她们想打开双腿,门外马上能排上长队。
但是代价之大,却难以承受,代价便是一个人撑起家,要养孩子,要养父母,要保住工作,要顶住亲人、社会甚至是情人本身无尽谴责、唾弃和蔑视。
机会更多却代价更大,欲望无穷无尽,压抑如影随形。
在中国,女性的性压抑有多严重呢,连一部好好讲述女人出轨的电影都没有,更不用说描述性幻想的了。
可尽管性压抑严重,仍有这么多人选择坚守,他们只是因为付不起纵欲的代价吗?
这就说到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了,也就是《红衣女郎》、《廊桥遗梦》、《花样年华》等等优秀的电影所探讨的问题。
如果中年危机之时诱惑真的那么强大,那么我们付了代价又如何?
只要死不了,就比继续现在行尸走肉的生活强!
但为什么很多人还是选择敬而远之?
因为其实内心里他们都清楚明白,大象是会骗人的。
虽然欲望庞大而不容忽视,但一旦靠近你就能发现,如梦幻泡影一般,这只大象是气球做的,一戳就破了。
纵欲的过程其实没有幻想中那样美好,纵欲之后是数不尽的麻烦,不仅仅是更加庞大的孤独与不安全,后悔和疑惑,更是死亡的象征——曾经的伴侣放逐你,纵欲的对象也可能很快失去,你感到你身上的一部分死了。
在电影中的直接表现,就是男主从酒店外的高台上一跃而下,很多人看了觉得莫名其妙,难道出轨不成就要去死?但其实,这是男主的一个选择的象征,他虽然纵欲没有成功,但已经意识到纵欲之后的可怕结果和毫无意义,那么他选择割舍,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总而言之,这部片本来可以很优秀的,承认欲望的存在,夸大欲望的美感,最后再否认欲望的价值。
很可惜,没做到好好探讨这些,反而十分的三俗,对所有天真地相信着爱情的女人而言,“玩归玩,最后还得回家”这句话,实在是见血封喉。
这部片也因此变得臭不可闻。
诶,看了几篇影评……大家都在喷直男癌,后面剧情老板转花痴,yoyo转绿茶婊,剧情尴尬。
难道没有人发现整部戏从1小时20分开始,主角做梦在水里和yoyo亲亲之后醒来之后的所有事都是主角坐的一场梦?
对应,之后和影片最后的吊扇,小女孩说的台词,都是一摸一样的,还有片尾中,坐飞机去曼谷结果迫停昆明好吧。
无非就是精神出轨了之后,自己梦境中总结反思,然后回归家庭。
对应刘磊在车里说的那句话。
豆瓣这么多人能啦噗啦的bibi那么多,咋不仔细看看电影再喷呢。
《情圣》用轻松幽默的方式道出了中年危机和重复的生活中渴望刺激的心态,也算是讨巧的正中当下人们普遍的心态要害。
剧情随着肖瀚追逐优优的主线一波三折,牵动观众注意力。
用幽默讨巧的手法讲述中年危机的影片在中国并不多见,片中搞笑桥段众多,三俗的刚好~。
就演员阵容来说,逊于同期竞争的《长城》和《罗曼蒂克消亡史》。
但演员表演真挚诙谐,观影还是较为流畅的,我觉得他最大的特点是:故事手法都很讨巧。
同期影片中,除了《28岁未成年》和已上映一个月之久的《我不是潘金莲》之外,《情圣》是本周上映的较有实力的喜剧片。
预计《情圣》势头会稍弱,但会成为观后不后悔的影片。
2015年,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横空出世,从市场卷走十几亿票房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争议,喜欢的人认为本片笑果极好,是难得的喜剧精品,不喜欢本片的人,则基本对准了主题层面的问题,干净利落地抛下一句“直男癌”转身离去,留下一个三观端正的背影——《夏》应该不是第一部被喷直男癌的片子,但应该是其中较为出名的一部,毕竟这片子都是前年的事了,我们就不讨论它到底癌不癌了,我觉得在讨论一部电影的时候,需要分清片中人物的性格人品和电影本身的主题以及表达方式,然后再来选择“三观不正”的大帽子究竟应该扣给谁,明确了这一点,再来看这部电影本片说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在中年危机时面对“痒”的处理问题,老掉牙的主题了,尤其是近几年徐峥几乎一年一部类似故事主题的喜剧,已经让观众坦然接受了这种“喜剧类型片”,本片相比之前徐峥的那些作品也没什么创新,对生活已经没有激情的已婚男人肖央饰演的主角遇到心动女神,靠着狐朋狗友的帮助接近女神,在此途中和上司也闹出了些误会,最终好不容易和女神有机会共度良宵了却又遇到了新的麻烦,结果到最后发现这一切——不对,不是一切,是一部分只是一个梦,自己还在家里床上睡着,并没有跑到泰国去和女神见面,也没有尴尬的生日派对和之后更尴尬的酒店会面,幡然醒悟之后放下工作去和家人享受生活,故事结束。
整个故事不咸不淡,没什么新意也没大漏洞,实在有也可以靠“这是喜剧”弥补一些,故事勉强算是讲圆了,虽然说最后揭开一切只是个梦有些过于“强行”,但也还没到忍不了的地步,真正让人忍不了的是编剧也并没有让剧本更精彩的打算,比如第一次小沈阳的老婆带着肖央一家去捉奸,这是影片中第一个全部主要角色聚齐的场合,达成了一个剧情死结,眼看着精彩的东西要来了,观众咧开嘴准备笑却发现故事瞬间被解决了,整个这一段唯一的笑点是艾伦嘲笑小沈阳的浴巾,再比如生日一场戏,这次本该是高潮的死结,却又瞬间就结束了,小沈阳说老婆不见了就不见了?
代乐乐不能打个电话问问吗?
四个人就这样走了就不管了?
诸如此类的强行收束让故事失去了变得更精彩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就是中规中矩,毫无亮点。
本片的角色几乎是没有任何复杂人设可言,全部都是纸片人,四位男主角先抛去肖央,艾伦,小沈阳,乔杉就是三个单薄的类型代表,单纯傻子,老司机,熊Gay,甚至连角色的前后故事都懒得再进一步详述,全部都是功能性角色,这里需要傻子来帮忙开车,所以有艾伦,这里需要老司机提意见影响主角,所以有小沈阳,这里需要……昂,我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要有个Gay,大概出于考虑LGBT群体吗?
很有意思的是,明明他们在片中的角色都明显是有故事发展的(这在彩蛋或者正片中都有体现)但是导演却完全没有分条线给他们的打算,整个故事后段就是肖央一个人的故事,这几位兄弟甚至连提供笑点的功能都没有了,肖央身边的三个男配角,就真的只是这个故事里的三个道具而已。
而女性角色也同样是道具,闫妮,代乐乐,李成敏三个角色都完全是依附品,在闫妮的身上体现的尤为严重,闫妮作为主角公司的老总,事业女强人,演出的是一个情商智商双低还动不动就有奇怪的暴力倾向的“女神经病”(不是我黑啊,这是台词原话)而她做事的一切动力来源就是男人,误会了肖央,因此刮车、倒咖啡、砸办公室,然后竟然去搜索“男人喜欢的东西”而搞SM,主动献身,最让人惊讶的是当他发现其实爱自己的是艾伦时,立刻兴奋地接受了这个设定而再一次献身,也就是说这个角色是一个只是想要个男人的寂寞空虚女而已——这个设定倒并不少见,老港片喜剧里经常有很多这样的女性,我甚至都已经脑补好了苑琼丹郑裕玲的脸了;代乐乐算是稍好一些,甚至比起《夏》里的马冬梅都还要更好一些,这是一个国产婆媳电视剧中常见的平易近人的黄脸婆形象;李成敏虽然看起来最薄,但因为毁人设的地方都在肖央的梦中,反而显得这个角色是个比较独立的女性,反正梦之外的地方她的主要作用也就是当花瓶——虽然真的很好看就是了。
不过总结完之后我却突然发现,本片的配角人设设置在全部扁平的情况下一定程度减少了“直男癌”的程度,因为无论是男角色还是女角色都是扁平的,没有偏向,大家都是纸片人,谁也说不着谁。
但是有了主角就有偏向了,肖央饰演的肖瀚是一个很典型的这类电影的主角,老港片里常见,徐峥这几年也大量贡献,简单说是“渣男”,复杂说是因为平淡的生活过了太久而渴望一份生活中的激情的中年男性,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很多中年男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也因此这是个很现实的角色,这就导致肖央的驾驭有些不足,我之前夸过很多次他在喜剧中的表现,但那些前提是他演的是一个很特别不同寻常的角色,而这次一个寻常角色他的演技就有些不够用了,经常一个幅度很小的骚笑或者一张臭脸,不适合喜剧,也不适合这个角色——先插句题外话,小沈阳也同样不适合他在本片中的角色,小沈阳的搞笑才能通常要在他处于示弱方时才能发挥得好,当他像在本片中一样演一个强势的角色时,会有种“你他妈咋还敢这样?
”的诡异感觉,就比如他从酒店逃回家,安排部下送来信用卡训斥老婆那场戏,本来是很搞笑的,但他的那种“生气”的演法完全起到了反效果,就导致这里让人发笑的是情节,而不是表演本身。
在《夏》里,沈腾饰演的夏洛回到过去是为了想和秋雅在一起,结果他在这过程中发现自己其实对马冬梅一直都有感情只是不愿意面对,而秋雅也并非是他想象的那样是个完美无缺的女神,在回到现实之后他因为已经在梦里爽过了大半辈子同时也醒悟了,于是重新拥抱起马冬梅好好生活(当然很多人诟病他没有去工作,虽然我认为他肯定还是去找了工作的)这在很多人眼里就是非常直男癌的体现了,那我们在看看肖瀚,肖瀚在停车场偶遇悠悠一见钟情,之后就一直在努力追求,酒店差点被抓并没有让他反思,而是继续寻找别的办法,之后在梦里更是不远万里去泰国找悠悠,之后和悠悠正式交往后带回家吃面发生生日会事件,这次事件后本该是面临一次道德挣扎可他仍旧没有,狐朋狗友来接他时他毫不犹豫抛下媳妇就走,然后直奔酒店,酒店被悠悠勾引也没有半点迟疑脱衣服就上床。
有人说那他最后不也是醒悟了吗?
不他根本没有醒悟,他最后并没有在上悠悠前进行道德挣扎,而是被外界事物打断,也就是说梦里的黑帮大哥没来的话他就真的和悠悠发生性关系了,之后的跳楼段落他也没有多少悔过的心理,最后他想的是一死了之,他还是在逃避责任,如果梦真的是他的意识的反映的话,那他也根本不是因为爱或者责任或者家庭而选择放弃悠悠,而是因为他认为可能会发生一些麻烦的事不会那么顺利才放弃。
再说简单一点,他根本不是变好了,他是怕为出轨负责。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这个角色比夏洛还要渣很多倍,已经很接近近几年喜剧片中渣男的极限——《港囧》里的徐来了,而影片结尾对于他的这种“洗白”也并没有一点点批判的意思,而是一派歌舞升平,Happy Ending(你看还押韵)所以我认为,至少喷这部片子有些直男癌或者“三观不正”(希望大家尽可能避免使用这个省事的词而准确地指出问题)你问我支持不支持,我是支持的。
说到作为一部喜剧本身,本片的质量还算过硬,笑点一直也都有,虽然有些还是很硬但是能感觉到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永远和大保健绑定的乔杉在做美容,再比如小沈阳被捉奸时流畅而熟练地走位,再比如艾伦在办公室里拿着“枪”的影子,这些都是用心设计的笑点,虽然可能不好笑,但是会感觉到的确用心去想了,很巧妙,这方面还是会加分,但是由于人物行事动机有些莫名,后半段尤其是梦中几乎完全成家庭伦理剧失去笑点,这些都降低了可看性,它必然不是一部烂片,但是也就是将将及格的水平。
尤其是都2016年了,国产喜剧还是总抓住中年男人的中年危机不放,各位中年男人为主的创作群体就不能考虑一下别的群体吗,他们也挺惨的。
新年第一部影片。
中年危机爆发前的形象刻画,说实话都有点不想结婚了。
中途好几次都想问问导演,到底是要表达什么。
好哥们之间真的是都这样瞒天过海的吗。
按影片里面说的,外遇就是过山车,刺激,心跳,那结婚过日子就是旋转木马就是电风扇,既定轨道兜兜转转。
显然这是以中年男人的视角,累了,麻木了,没有荷尔蒙多巴胺…可是,如果再拍一部以女性视角的电影,中年危机的爆发会更惨烈吧。
没有激情,也没有退路,老人,孩子,甚至早已没了事实上的事业… 可是一旦开始,或许会更加义无反顾吧,不会一句“出去玩玩,早晚都要回家的”就算了吧…每个出嫁的姑娘都曾是某个人心中的红衣女郎,那也许是你的新郎,也可能是别人家汉子… 也曾想浪迹天涯,把酒当歌,快乐过活,可又能怎样呢,也许我悲观了,总觉得即使追随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万事总有尽,之后又能怎样呢…一种悲悯的情绪萦绕心头,始终相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那是比责任更沉重的包袱。
一直很认同村上春树,人终究是孤独的,连自己都不能够理解自己,何况他人。
相互取暖,只是假爱之名,繁华落尽,形单影只。
那就这样吧,跳出一座城,又何尝不是进去另一座城呢?
…去尼的中年危机,还是过好当下吧!
2017,27th,加油。
前段时间豆瓣因为“恶意刷差评诋毁国产电影”被点名批评了,其实豆瓣评分挺中肯的,我一直十分坚信。
作为看过《长城》的观影者,这部电影确实不好看。
不好看还不能说啊。
不过去b站刷刷长城的影评,有一篇还是很好的,《木鱼三分钟影评——不是什么片子都可以叫长城》,内容差不多类似的。
但是有些评价者确实很刁。
我不懂,如果一部电影标记为喜剧,什么观众会责它不够庄重?
如果一部电影标记为恐怖,什么观众会责它怪力乱神?
一部电影是AV或者是三级片,什么观众会责它不适合小孩子?
这部电影,看看就好了,从头笑到尾。
不是什么电影都需要过脑子。
三观那么正,那去看新闻联播好了。
真是众口难调。
看完电影后也看了很多评论,好多说直男癌的,我不是很明白直男癌是什么意思!
也有人批评什么垃圾喜剧之类的!
三观不正之类!
我看完后并没有觉得这是喜剧,因为那些笑点不足以超过我在看的时候去思考那么深刻!
我的观点觉得这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不是经典,却是可以让人思考的电影,所以,这部电影我应该欣赏的同时也要批评,但不会一棍子打死,我也最讨厌那样的人有个评论说女神那段,有点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我看的时候心情和看西西里的时候一样,一种心跳,没那种心跳的也不希望你来看我的影评这点我觉得是没错的,男人心中总有一个自己的女神,有点意淫,就是意淫,西西里意淫的也不少,但看的时候我在想假如我有妻子,却又遇到一个女神,我会怎么样,我看的时候,是没有觉得最后男主会追到的,不管男主做什么,我觉得最后还是看模特的态度,如那句可望而不可即反正是矛盾的,我觉得男主是对不起妻子,同时,我觉得会去追女神也是对的,所以一些说三观不正的,我觉得就是因为这个才是这部电影值得我这影评的原因有两个我不满意的地方,在生日过后,我以为主角已经放弃女神了,认命了,结果还是去了,这有点太什么了,也可能现实更让人气愤,毕竟看电影人会理智一点二就是,我不同意最后把模特塑造成绿茶的形象,当时模特脱衣的时候我在想她怎么会喜欢男主的,结果来了个绿茶的形象,这让我很失望,女神就是女神,不需要往绿茶这方面去塑造的有人会说这段是做梦,我不管,在我认为,这是一部描写男人面对家里的妻子和女神的一种纠结心态的电影,不分对错,只是一种心态,让观众去思考就可以了,所以上面这两段等于给了这个心态答案,我不满意 还有就是那些说这是侮辱女性的说法我也不同意,去掉后面我不满意的两段,片中并没有什么侮辱女性的地方,那些说什么直男癌的我直接忽略,最后说明,我还没有女朋友,我喜欢一个女生,却有时会觉得可望而不可即,妻子我希望是一个有自己个性和喜欢的事会去做的,会照顾家庭,但不用当家庭主妇,偶尔做做女神,多点活力自然美丽,我觉得是有存在这种女生的!
我不需要女神,但也不喜欢家庭主妇
我的西装是银行流水线量产的铠甲领带每天准时绞杀一个哈欠啤酒肚里养着二十岁的鲤鱼它总在午夜撞击横膈膜提醒我信用卡账单比前列腺更肥大写字楼把脊椎压成二维码扫出来的都是"房贷待支付"电梯里新来的实习生像块草莓布丁我盯着楼层数字假装正经余光在安全出口标识下游牧兄弟群突然弹出偷情攻略比PPT更精美的犯罪计划表我们讨论如何在老婆眼皮下走私一场八点档的私奔却连酒店WiFi密码都背不熟直到女儿把奥特曼画在我会议记录背面妻子用保温杯封印了枸杞味的银河才明白中年男人的勃起不过是生活死机时弹出的错误代码——按任意键继续或长按电源假装重启
男女平等也要有个度,女人看韩剧也是腐女意淫神作,女的看的高潮迭起,男人看了恶心想吐!
难道就不能有一种男人意淫的类型,一个商业片有百分之五十的受众已经很成功了,以后这种片还会更多,因为有市场。
艺术本就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大家生活中循规蹈矩看一个意淫片都不行吗?
而且影院里大都是带女朋友去的,这些女性看的也很开心,差评的女性单身狗应该考虑考虑单身原因!
比广电总局管的还多,难道让男人到电影院看新闻联播
圣诞节的周末,电影院成了日常待的地方——周五《摆渡人》、周六《铁道飞虎》、周日《情圣》!
前两部我就不说了,因为看之前差评太严重,没带脑子看了,反而觉得还可以接受,倒是忍住了吐槽的冲突!
周六晚,刚看完《情圣》的俊俊强烈推荐这不没有《夏洛特烦恼》笑点密集,但是同期优秀且闫妮美炸天的《情圣》周日下午看了,确实是笑点密集,电影院有个带了小孩来的家长,小孩子竟然也能笑了全场……【不带脑子的时候】不带脑子看的话,确实是同期用小咖位,小制作,小故事做了一个不错的效果,交了不错的答卷。
特别是夫妻俩厕所那场戏,确实是很多老夫老妻的日常,导演是有用心观察生活的!
演员也都选的恰到好处,肖央那溢出内裤边的赘肉、小沈阳贱兮兮的油腻、乔杉的娇媚的大保(mei)健(rong)、艾伦自带笑点的“高富帅”气质、还有常远的枸杞水都会让老司机瞬间秒懂,嘴角带笑……作为男人中年危机的片子,剧中的三朵红花也是各有特色,倒是符合了不同口味的需求所以,在电影院嘻嘻哈哈的时间里,倒是觉得是可以推荐看的喜剧片!
【三观回归后】犹记得当时《夏洛特烦恼》在一阵口碑炸裂后,被狂批三观……我倒是觉得这部更会被骂!
片子在呈现上面没毛病,导演对剧本、演员各种的把握也不错!
但是,作为一个女生,电影的三观实在是让我感觉不舒服!
在电影院就想,男人人到中年的片子那么多——《泰囧》、《港囧》、《夏洛特烦恼》……带着喜剧的外壳看人到中年在婚姻中丧失激情,在事业上承受压力……可是,少有电影来看女人的更年期,倒是在电视剧中有呈现,不过基本上都是神经病的令人喜欢不起来的妈妈形象所以,男人的人到中年和女人的更年期,哪一个带来的压力更大?
俊俊作为男生在我这个发问的朋友圈下回复——女人的更年期是生理的,男人中年危机是心理的,当然是男人的中年危机对精神打击更大,但是对男人来说更受打击的是,他们的中年危机往往半对着老婆的更年期,属于身心煎熬。
不出意外的,看见这个回答的瞬间,我决定怼他——女人的更年期始于生理祸及心理,不仅要承受来自生理的煎熬还有心理不能自控的焦躁,重要的是,更年期的女人开始怀疑自己作为女人的魅力和存在价值,这些怀疑带来了对子女伴侣更强的掌控欲,当然收获的也是更多的叛逆和出离……而且与之相随的是男人中年危机对婚姻的厌倦和出轨的高危,属于身心崩溃,要是再碰上孩子的叛逆期,那基本上毁灭打击!
反射弧比较长的沈阿姨直到今天才反应过来——美其名曰“中年危机”,但实质上就是给出轨找借口,为什么危机的化解方式就只有找个美少女在一起?
又不是采阴补阳的邪教!
难道找个年轻的美好肉体就能找回青春重回20岁?
这种方式要是有用,那等到有天女性进了年迈,直接找个小鲜肉PP下,岂不是比静心口服液更有疗效?
说白了,这还是一个满足男人幻想的电影!
恐怖的是,影片中戏剧的效果,阴差阳错的肖央和Clara没能共眠走到最后一步,但是现实生活中却不会有那么多的阴差阳错,“肖央”们最终大部分都成功的在婚姻中出轨……【一个小幻想】如果本剧的性别替换下……一个中年女性事业小成,老公工作兢兢业业,孩子懂事……有一天,该中年熟女在更年期的临界点因为工作关系碰到一个彭于晏般的美好肉体,在打算共同谱写禁忌之恋的时候,阴差阳错和同公司的单身成熟,感情空白,颜值姣好,霸道与纯情共存的男上司产生羁绊……与此同时,中年熟女的闺蜜团们为了让她和彭于晏产生“重返青春”的LOVELINE,撒谎作戏、配合无间……我敢说,不管这个电影的结局如何,这群中年女性都会被骂死……鬼管你是不是更年期!
鬼管你是不是生活无望!
鬼管你是不是最终悬崖勒马!
【写在最后】仅从电影角度来看,还是要推荐的!
只是不要想太多,延伸太多后面的三观逻辑……细思密恐……
♂性群体基本盘面对出轨和🐞都互相打掩护 甚至羡慕 儿子发现父亲出轨和🐞都是这种操作 甚至面对强奸犯♂性群体都能打掩护为其开脱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50511701/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84781811/https://www.douban.com/people/sciencecat/status/4212388200/?_dtcc=1
还行。韩国妹子版红衣女子的第一场戏,演得很棒,挑逗美丽重要的是不显得作但感觉很可爱。大量运用误会型笑点,原版剧本比较好吧。
有看到编剧用心的点。公司戏都拍得还挺好的。
除了觉得闫妮很美之外,坐在影院里简直令人觉得度日如年……
笑点不少,到了后面就完了。
凭着原剧本硬是拔高了这部小品
前面勉勉强强还是个片子,有几个梗得说确实有点想法。最后半小时什么鬼了,让人绝望的粪演出。
男人不出轨,除非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精虫绝!
把人的丑恶赤裸裸的放大了,现在国产喜剧的套路感太深,快要赶上国产恐怖片了……总之,愚民尚可,其他免谈!
还好吧,也就乐一乐。克拉拉蛮撩人。小沈阳包饺子那段太逗比!
算是国产的婚外情喜剧里面走得最远的一部,最后男主角回归家庭完全没有内心动力,而是被外力打断了猎色之旅。也是同类喜剧中笑点做得最不生硬的一部,大约与好莱坞原著剧本有关。
有个问题,我刚开始以为是肖央自己当的导演,所以才满是直男癌的幻想。yy的镜头拍了个遍,确实不是女性观众愿意看的。不过中年男人是会有这种人生经历,但是想回头基本是不可能了,我都不信。
集合了全中国最丑男演员?
以前看 爱笑会议室 最喜欢的就是乔杉,戏路宽演技好,可庄诙谐、可装可邪。后来转影视,在多部影视中只演两种形象:1娘炮、2嫖客……估计他心里,应该很苦闷吧。
笑点多
“老板我不想上班”放肆任性一回,全部看下来其实和情圣关系也不大,这个烂片片名降低了无数期待。不难让人联想到去年的夏洛特,同样的密集笑点和植根小人物的市民遐想。兄弟帮衬光影迷离刹那音乐的背影还挺朦胧,前面玩得很开,但也难逃脱规则束缚的稍许刻意。
还是李成敏好看
三观不正
这片评分能上6?片里所有的女性角色都是摆设,没有性格,没有感情,只有糟糠妻、无脑缺爱傻老板、激发荷尔蒙专用活体充气娃娃(甚至不需要语言交流)。再加小沈阳一副过来人表情说出的台词:”玩归玩,总还是要回家的。“差点吐在电影院里。
去看《长城》,走错了放映厅,提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