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很普通的女孩,看完这个电影后,感触特别深,电影中芳芳的初恋,勾起了我的初恋回忆,就是这样没有安全感,而且,芳芳的穿衣打扮,感觉很普通,就是可以让我们把自己带进去,是我们所有人的青春,不是光鲜亮丽的偶像穿着漂亮的衣服,上演一些或浪漫或狗血的剧情,这个电影没有起伏,很平淡,这就是我们的初恋,我看到芳芳生气跑出去,又回头看的时候,瞬间回忆涌满了我的脑海,因为我的初恋,我也是那样。
这才是我们的青春,真实,简单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在中国,拍青春片确实不稀罕了。
但像《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有人形容为超任性也太真实的一部青春片,真的挺少见。
事实上,我在两年前就已经看过电影的初剪版。
当时也留了评语意见:这是一出甜蜜又酸涩的青春爱恋悲剧。
好与不好,问题都出在它的故事显得太真,没有经过太多的精粹加工。
重看即将上映的院线版本,感受没有太大变化。
但有个触动则是,最美显然不是杨芳芳自己所描述的激光手术,皮肤美白。
最美的,只能是那个年纪。
就像当初高考后大学前,也总是满心希冀着,人生会变得不一样。
之前看《我的少女时代》,直言不喜欢那种中年不堪再回首的老调子,就好像现实更丑陋一些,过去都会变得美好。
但一个垂死的人,一个乐天的人,只要初恋是真挚的(甚至哪怕是暗恋),我都觉得,回忆的含金量并不会有纯度差别或轻重之分。
《最美的时候遇见你》,始于一个都市女白领突然接到了初恋来电,记忆把她拉回了青山绿水的贵州凯里,还有更加青葱翠绿的镇远古镇。
这个场景,实在太过于熟悉,应着钢琴配乐,令我穿越到了都市夜话情感类广播节目。
从日记体的私人故事,到抛硬币的不确定性,到异地恋的患得患失,《最美的时候遇见你》如实反映了85后这代人的成长故事。
包括选择郭阳和杨芳芳这样的主角名字,它们不仅意味着现实生活中的重名率高(我有个大学同学就叫杨芳芳),更代表了这类无可奈何的人生聚散,发生于太多人身上。
几乎所有青春片都少不了流行歌曲。
像我自己,中学听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刚上大学是《那些花儿》,到了毕业就是《旅行的意义》。
《最美的时候遇见你》也不例外,稍有不同在于,电影有意模糊了具体确切的年代感。
我看到了《泰坦尼克号》的海报,听到了《还珠格格》的《当》和Beyond的《喜欢你》。
并不意外的是,《当》也出现在了《匆匆那年》里头,但你真的相信,胸肌发达的彭于晏和愈发熟女的倪妮是高中生?
请别骗自己了。
除了百摔不烂的诺基亚经典款,《最美的时候遇见你》并没有出现太多的时代符号,这似乎意味着,它不愿意扑向多数观众的怀抱。
观众希望有代入感,需要时代的呼唤,煽情的记忆。
哪怕是谎言,也要求着青春片骗他们,原来自己曾经哭过爱过。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高考是从2003年改到六月份,此外出现导演吴娜的母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致可以推测,主人公年纪与导演本人相仿(1987年)。
真实的青春,往往意味着客观存在,是不会打扮穿衣,不懂揣摩对方心理——换到对方的立场上去想问题。
就连不断开房的尴尬,也是特定的真实。
当年很多人如此,偶有例外或不为所动的,那是早熟早慧。
电影对初恋女生的情感状态,进行了高度还原,她们总为自己构筑一个全然无物而只有爱人存在的精神世界。
所以,有人不免觉得,到了广州的杨芳芳就是跟自己较劲,问题就出在了空想上。
在日记旁白里,与自己对话的,只有自己。
那真心又是什么鬼。
真心是纯爱片最擅长的。
每个人在记忆里美化自己,所以,164cm的九把刀变成了183cm的柯震东。
是明明可以水到渠成的Kiss和First Time,非要搞得冰晶玉洁,你紧张我更紧张,你们大家不要多想。
与真心对应的是留白,是每个人能在故事以外,带入自己的想象。
朋友就评价说,《最美的时候遇见你》的谭松韵,是他在中国青春片里见到的,“最像女高中生的高中生”。
藉此可以说明,电影在追求真实上的勇气。
可是,当真实占满了整部电影,不安全感和荷尔蒙一起发作,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又被压缩了(透露下电影其实有另一个结局版本)。
譬如在开房的尺度上,《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比台湾的《一一》和《五月一号》都要来得要大。
予人感觉就是高中本该完成的事情,被错误地拖到了大学里头。
但高中为何就无法自由恋爱,这代人恐怕都心知肚明,为教育买单。
这部电影没有狗血的戏剧冲突。
最激烈的,除了中学生的几次耳光,也不过是一次水上漂流的覆舟场面。
影评人大抵要分析说,这预示了他们的爱情命运。
然而,这不过是相爱的一个缘由。
就像杨芳芳没有想到在路边摊吃得满嘴油,撞见了心爱的人。
初恋没有什么大文章,只有小心思,小故事。
写个信,拉个手,骑趟车,一次漂流,足矣。
得承认,无论是选择走向商业或者忠于自我,《最美的时候遇见你》都还留有可以做得更好的空间。
它在镜头语言上太平,导致旁白和配乐成了情绪的主导。
如果对比《行歌坐月》在美学上的形式统一,《最美的时候遇见你》似乎有些左右为难,在电影情绪上激扬不够,又囿于自我。
好在,爱的人,留的伤,一切终究会过去。
男女情爱那些事,不是这时对,那时错。
更何况,最美的是青春本身。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今天一打开优酷电影,这部最美就在第一个,看着海报就毫不犹豫的点开了视频,因为他是“何以”里高冷的少年以琛,她是《甄嬛传》里娇俏可人的淳贵人,不必细看就觉得迎面而来是满满的胶原蛋白,满满的青春岁月。
故事很简单,身处高考之前最紧张也最枯燥的时候,一封来自老家的信打破了女孩杨芳芳平静的生活,信是芳芳的初中同学郭阳写来的,她的初恋从次此拉开序幕。
开头是老套得不能再老套的倒叙,因为初恋肯定是属于的过去的。
郭阳打来电话想要见面,芳芳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记忆的闸口因为这个电话被拉开。
那年的芳芳只是个因为高考拼命学习的普通女孩,小圆脸,戴眼镜,不够白也不够高,可是那封信就这么不期而至,信里那个记忆中的男孩说想她了,不,想起她了,一句话,让芳芳脸红心跳,不知所措,一直陶醉在郭阳并不甜蜜的来信中。
几封信之后,芳芳越来越渴望见到他,可是迫在眉睫的高考让她决定完成这件大事后,用最美的样子去见那个最想念的男孩。
为了脱下眼镜,她虽然害怕还是独自一人面对激光手术,为了变白,她天天坚持敷面膜,最后还一个人远路迢迢的赶赴一场不知时间,不知地点的“约会”,让人忍不住为她捏一把冷汗。
看她远远近近的逛遍小城的每一个角落,固执的不肯特意去找他,只拐尽弯角打听他的哪怕一点点消息,只为有一个完美的邂逅。
当她吃着烧烤,无意的一回头,嘴角还留着酱汁,就这么一眼望进他含笑的眼眸,我都忍不住为她欢呼。
看着两个人互相不着痕迹的打听对方的消息,他追去她的城市,她却远离那里,原来在重逢的那一夜就注定了不能相许一生,毕竟没有多少小情侣敌得过那遥远的异地恋,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可是即使是知道也不会轻易放手吧 总要不辜负这一片真心。
后来的一次漂流给了男生英雄救美的机会,也给了两个人单独相处互述衷肠的机会。
再加上搞音乐的男生一曲深情款款的《喜欢你》,一双深情满满的眼睛,用不上一句多余的话,女生就是长了翅膀也飞不了。
后来男生又有心机的帮女孩挡了酒,一句头晕就在桥上坐了一夜。
于是只听见男生一阵阵清晰的呼吸声,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看的我都紧张了半天,“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
”“我不知道。
”“做我女朋友,好吗?
”“我不知道。
”“那我们试试吧?
”“怎么试?
”男生不再犹豫,直接吻上了女生的唇,半天没有离开。
看到这里有人吐槽女生傻透了,光会说不知道,男生怎么吻上去半天不松开。
可是我说我可以理解。
女生只是一个没谈过恋爱的小姑娘,即使心里千肯万肯,也是不会豪气的说,好啊,那不成女汉子了吗?
男生还不得吓跑。
而男主,好容易吻到女孩肯定不会轻易放开。
后来顺其自然自是你侬我侬,形影不离,男生情深时总想要更进一步,女生理智时肯定严词拒绝。
即使抓紧每一秒钟,分离依旧不可避免的来了,在男生声声不舍里,女孩坐上火车终于离去。
也许是第一次分离,即使男孩煲了整整一夜的电话粥,女孩也只当是寻常,直到相思成灾,才知道分离如此难以忍受,女孩不顾学业打火车飞奔到男孩身边,此时此景再不会推开他,女孩付出自己可以付出的一切,甜蜜处,热似火。
但是女孩可以忘我的身陷其中,男孩却总要回到现实,第一次分手在分歧中爆发,当时还是情深如此,男孩的眼泪让她心软,步步难舍她回到自己的生活。
而此时在爱的跷跷板上男生已然是高高在上,女孩的电话如影随形,男孩的不耐难以隐藏。
女孩说我不怕分手,只怕他不爱我了。
终于不知道是心的距离还是身的距离,他有了另一个她,她身心俱碎的回到现实。
我知道,这样的说故事太罗嗦了,可是怎么办,跟我想的太像,如果当时他也喜欢我,那么我们会不会一样,我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回忆。
她说她有他们的合影,她在前方报幕,他背身而立作好造型准备表演,只是同框她便看了千百遍,我也有一张他的笑脸,我在教室中间表演小品,他无意中出现一旁笑得欢乐,即使谁也不会知道,但我就是欣喜这样的拥有。
她看见他和同学站在路边,还离得老远就心跳加速,她想他穿红黑格子的衬衣真是分外帅气,经过他时她眼睛哪里都不敢看,只目不斜视的走过,他被朋友们推向她,却半路逃跑,她忍不住回头他却踪迹全无;我多少次看见他都从来不肯直视,只敢离开好远回头偷偷看他越来越小的身影,满眼满心里都是他浅蓝色翻飞的衬衣。
不是高富帅,他只是普通的音乐生一枚,喜欢她就去追求,只是他不是除了爱什么也不在乎的孩子;不是白富美,她不懂,爱是什么,只是不顾一切好好爱,即使她的爱让他窒息也不肯放手,即使甜蜜之后只剩伤痛。
这就是年轻的爱!
这才是真实的初恋!
即使明知道不应该还是爱了,散了。
真实的令人惊声尖笑,我拍拍躺在身边的老婆说:你粘着我的时候好像杨芳芳!
很幸运,我们一起经历了,走了过来!
从12岁初中军训你一声报告闯入我的心里,到17岁我把深藏5年的暗恋表白,到27岁我们结婚2年。
我和你经历了5年,10年,15年。
我是一个没有长性的人,却把爱你这件事坚持了15年,往后余生一直伴你左右!
这部片子很神奇,你看不到任何的艺术修饰成分。
整部剧没有几个好看的镜头,画面毫无美感可言,导演好像完全不care景别和构图,拍摄地点选的奇奇怪怪,台词也是毫无修饰,女主的灵气在电影里锐减了大半,男主一直很认真的在邋里邋遢,我都怀疑剧组用了特效才把罗云熙拍的又瘦又小。
但是怎么说呢,真的是太真实了,台词就是你真的会说的话,镜头也是你眼睛就可以看到的,故事也是真的会发生的。
说电影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这句话在这部电影面前你会发现是不实用的,吴娜导的这部作品感觉上就是直出,毫无修饰的就把故事放在观众面前,甚至有些地方会让观众感觉到有些尬,但那就是真实的生活啊。
这样拍电影的手法也是难能可贵。
文艺电影拍出来无非就是为了传达情感,找到共鸣,我觉得电影在这一点上是没有问题的,导演除了回忆,想要传达的感情,影片的目的和意义也在电影结尾表现出来了,只是后半部分太着急太赶,算是电影很遗憾的地方了。
推荐你们去看啊,看一部难看但是真实的片子。
看到海报和主演阵容,我本以为是梦幻狗血式的青春爱情片,却在女主角一口方言出来后倍感惊讶,接下来的真实和细腻更是让我讶异。
没有狗血的桥段和梦幻的人设,没有精致的妆容和生硬的植入广告,没有美颜滤镜和流量担当们的超强阵容,却能吸引我一直看到结尾还觉得意犹未尽。
小女生的细腻和小男生的不成熟刻画得很真实,不得不说演员的戏很好,女主的可爱和男主的帅气都是"接地气"的,不过比起罗云熙还是觉得谭松韵更胜一筹,她真是演什么像什么,甚至片子里初中时的芳芳她演起来也一点都不违和。
芳芳和郭阳第一次一起过夜时,芳芳对郭阳靠近触碰的害怕让我觉得很真实,郭阳的表现应该也是很真实的吧。
比起其他青春片里梦幻甜蜜的初夜,我更觉得这才该是少年少女们想初尝禁果时应该有的样子。
第一夜没能真正成为初夜,也很符合初恋小女生的人设吧。
或许郭阳才真正是我们初高中时喜欢的男生的样子,高高的瘦瘦的,穿着普通的T恤和牛仔裤,没有过度装饰的面庞和发型,但是会为了耍帅留着斜刘海。
很喜欢海报上的句子,"无可取代的初恋,和你"。
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吧。
先表态,这算是一部触动自己少女心的电影。
下一段是内心os完全是因为罗云熙而找着这个电影的,看的时候我就觉得一定要在看完之后来关注豆瓣的评分,哈哈哈,果然跟我想的一致的评分不高,但是却高于我的预期,同时,评论人数却又低于预期的那么少,感觉真是比单纯评分低还凄惨呢。
咳咳咳,下面是正式的观影感受。
其实就是高中毕业的花季少女如何春心萌动恋爱的简单故事,但是却是我近年看过的青春疼痛爱情里面最不错的电影。
首先是满屏的土气,要是你还看过男主和女主的别的剧的话,你绝对必须认同我这个观点。
明明是14年才拍的不算老古董的电影,但是服化道都在出卖年代,每一帧画面的截图都透露出一股乡村非主流的泥土气息。
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代入感真的强到不行,翻翻自己中学时代的照片,可不就是那种村姑的审美气质嘛。
这一点是弹幕里面吐槽最狠的,也是很多人弃剧的原因。
可是,不知道是剧组的资金短缺产生的歪打正着,还是新生导演的匠心独运。
总之,他真的给我一种跳脱时间回到过去的画面感,那是一种浓浓的真实带来的美的缺失,因为它丝毫没有不尊重年代篡改旧审美,这是我觉得现在很多剧欠缺的。
其次让我触动的是男女主之间莫名其妙就很尴尬的互动,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开房,第一滴血。
青春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矫揉造作里面配合点欲拒还迎,那不就是大写的尴尬么。
如果你的初恋你还回忆得起某些细枝末节的话,你仔细玩味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女盆友),很多情景,真的,用现在的视角就叫“超白莲花的”。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很经典的说法,恋人关系最美妙的阶段就是双方都想跟对方上床却还没上成的时候,粗俗但是客观。
杨芳芳把郭阳爱到骨子里了,却还是在第一次开房的时候推开他,我觉得那场戏是疼痛青春表现力最强的一场。
满屋子都是恋爱的酸腐臭,眼看稚嫩的少女就要被恋爱的糖衣炮弹腐蚀而选择美丽的疼痛了,但是她恐惧,她害怕。
她想要把自己的美好献给这个自己觉得爱得想原地捆绑的少年,可是献上一血这种事情,下一次决心是很难做到的,这就是青春,结着丁香花忧愁的青春。
与之相对的,本来燃着熊熊烈火却遭遇细雨被浇灭的少年有种莫名的怒气,这也很真实,排泄都是有快感的,自然而然,阻挠排泄必然是会带来反感的,少年掩盖了很大程度的反感,却还是漏了一些出来,这也很青春。
总而言之,我喜欢那一场的表现,完全就是青春本人在表演,带给我的,只有扑面而来的荷尔蒙。
最后想说一下这个故事的结尾。
其实很多青春疼痛系列的故事结尾我都不喜欢,青春时期的爱与忧愁本来就与成熟(指的是谈婚论嫁时期)时期的爱恨情仇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没必要给每一个故事都硬来一个男1对女1的结尾戏,因为作为“成长”的过来人,我们都很清楚,三十多岁时候的男一怎么可能还是十来二十岁时候的男一啊,就算有这样的故事,那也是小概率事件啊。
喜欢这个故事,就像喜欢喝一杯青柠檬汁,不加蜂蜜是回忆,加了蜂蜜是养生。
我们会因为各种契机看到各种电影,伟岸宏大的秀气灵动的,缠绵悱恻的直抒胸臆的,但是我们不见得会为每一部电影都写个观后感。
这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其实不在今天讨论的范围,我想表达的是,当一部电影让我冲动地想留下只言片语的时候,我们是产生电流的。
电影情节很慢很缓,一开始我觉得这部片看完得需要两个钟,一看时间条只有不到90分钟。
所以给人的印象就是头重脚轻的感觉。
不过这样也似乎合理,给你来解释下吧。
女主的一个电话☎引起的回忆,时隔多年的回忆,美好而又青涩的回忆总是历历在目,所以前半段刻画的很细腻,男主的动作,女主的刻意打扮,接吻时候肢体的僵硬,哈哈。
后半段总会想起些令人难过的事,比方看到男主搂着新欢,男主开房弃她而去和小伙伴看球赛关手机,这些都能想起来,着重刻画的是让他们分手的直接原因。
悲伤不能回忆太多,一小段就够,因为接下来还要见个面。
结尾,最后的一个拥抱,不是在一起了,而是为了好好跟青春道别。
欢迎留言交流看片心得。
爱上爱情,还是爱上你?!
看完这部《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没有人关心这部电影的名字是不是出自这里,徐志摩的《忘了自己》。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或者源自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很汪国真哈!
却打动了万千90后00后父母们的心。
或者源自张爱玲的那段名句。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句:噢,你也在这里么?
”导演吴娜说今天是娱乐记者专场么?
都是关于床戏的问题。
这部电影里的床戏一点也不美,坐我左边的80后毒舌女观众一直在不停地唠叨着:“居然拍成这样,太惊人了!
”她旁边的女伴附和说:“一点诗意也没有。
”《情书》里埋藏多年的秘密很诗意,《初恋那件小事》里恋人的成长很清新,《初恋50次》里让反复失忆的你重新爱上我很浪漫,《我的少女时代》里为爱忍痛别离很伟大……如果想寻找这些高大上的初恋,一定会在《最美》里失望。
它就是我们的生活。
而且是最普通和平庸的那种。
一部毫无诗意的电影却取了个从诗里扒出来的唯美浪漫的名句,这是一种反讽吗?
还是一种毒特(不是错别字哈)的对比?
脑高潮里初恋的浪漫与现实世界淡出鸟来的平庸,到底是现实背叛了诗歌,还是诗歌意淫了现实?
90后和00后的段子是这样讲的,直接将心灵鸡汤切换成了心灵砒霜。
“虽然你胸小,但是你脸大呀!
”“咸鱼翻了身,还是咸鱼啊!
”“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啊!
”“不要以为世界抛弃了你,世界根本没空搭理你。
”“没有外表,谁TM看你内心啊!
”“就算失败99次,我也努力凑个整!
”“现在没钱算什么,以后没钱的日子还多着呢!
”“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那你努力还有屁用!
”“你以为你是公主,其实你是白马,王子都是骑着你找公主的。
”高调的理想主义在这群惯于调侃,用呆萌状讲冷笑话,貌似认怂认命的新人类面前失效了。
还记得舒婷的《致橡树》吗?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①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②;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这炽烈而高贵的爱放在今天,却变成了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而它们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她的诗横空出世,秒杀了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我们。
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情感表达!
如此真实、直接、鲁莽,粗鄙,却无可替代,这就是我们活着的状态,不美好,不诗意,不浪漫,不高蹈,如果有什么打动我们,那就是真实,或者说接近真实。
吴娜就用真实来描述自己的电影。
绝不要《致青春》的言辞犀利,人物激进;绝没有《匆匆那年》的狗血堕胎,相爱相杀;绝不是《我的少女时代》编造出来的偶像纯情,励志鸡汤……只有令人侧目的真实。
坐我右边的估计也是贵州小镇女青年,一直说就是这样啊!
就像山西青年看科长的电影引经据典,对《山河故人》里出现的扛关公刀的少年,堕机事件等等如数家珍。
《最美》是一个特别单纯的普通女孩的世界,她不关注世界到底怎样,除了哥哥的离家出走,闺蜜早早嫁人生子略感惆怅,她的生活里顺溜平滑得没有任何感觉一般。
她的眼里只有小情小爱,她满心满眼打算的只是如何在自己最美的时候发生一段情感的故事。
关于这一点,我可以证明,小镇少女也就这点小心思。
《最美》没有植入更多的年代感的元素,除了那张贴在闺房里的《铁达尼克号》海报和BEYOND《喜欢你》的粤语老歌,暗示了杨芳芳情感的出处。
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坎——高考终于结束了,杨芳芳的恋爱计划终于可以落实了,她动手术摘掉眼镜,敷面膜变白,剪齐额刘海波波头,穿美少女的白裙子,只为了一场刻意的邂逅。
一切尽在掌握,但是在问及发小关于暗恋的郭阳时,她却心机满满地装做完全没在意过这个人。
《最美》里的杨芳芳其实非常强大,她有能力掌控爱情,让爱情按照自己预设的路线发生,只是她再强大,也无法掌控时间和空间对情感的消蚀,那种强烈的情感最终淡出,变成了无言的结局。
一部平淡如白开水的《最美》,却击中了我们熟知的那些爱情电影里没有提及的真相,初恋是一场设计好的邂逅,初恋不过是和自己浪漫的想象谈了一场恋爱,与谈恋爱的对象无关。
这也是郭阳为何在片中完全没有自己的立场和个性,好像一个道具的真正的原因。
读着言情小说,看着偶像剧长大的我们在第一场恋爱开始之前,已经预演了无数的浪漫邂逅和爱恨情仇的离散聚合。
我们的笑和泪都给了那些文字和影像里可爱的人,我们对号入座,深陷虚拟剧情,我们就是为爱而死的朱丽叶,我们就是心心念念的藤井树,我们就是倔强的杂草杉菜,我们就是痴情悲催的恩熙……人生尚未开始,我们却俨然已是恋爱大师。
这场初恋,不过是我们认为到了该谈一场恋爱的时间,于是就谈了一场爱上爱情的初恋。
我们中的大多数,谁的初恋不是这种不独特不奇观不狗血的平庸的爱情?
只是这种真实对于旁观者而言如同榴莲,喜爱的人称其为果皇,不喜爱的人说它臭。
对我而言,这部电影就像余秀华的诗,它不美,不浪漫,不纯情,却是我们自己经历过的爱情的正确打开方式,还原我们生活本来的面目,没有一点幻想,也不做任何解释,你可以说是彪悍,也可以理解为任性。
这种任性成就了《最美》独特的风格,就像一个窄门,那些唯美、剧情、视觉等等取胜的电影都无法进入的窄门,只属于这一部电影。
其实,我今天不是来评论的,我是来搞诗歌串烧的!
(此处应该有一个坏笑的表情)
可能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请了两个能跨越时间的演员,从初中生到成年人,谭松韵跟罗云熙的形象都没有太多违和。
能理解导演想表达爱情不仅仅是冲动和美好,仍是要面对爱情随之而来的情绪管理和相处模式。
但是剧情很难产生共鸣,前面的爱情很简单,年少的青葱,相爱很容易。
但是他们还没享受到爱情的模样,就开始了争吵,爱情还真的是累人。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