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24小时末路重生》的评分并不高,却是一部很值得观看并分析的好莱坞电影。
如果导演只是想拍一部仅让观众消遣的动作片,从选题材到选演员都不会是这样的格局。
感觉这是一部有思想有细节的文艺动作片。
也许导演是想做一种突破好莱坞模式的尝试。
从题材上看,有部分科幻元素把情节带入主人公离奇的死而复生。
又有国际刑警介入与暗黑组织发生冲突的人质解救,由此不可避免的枪战飙车激烈场面。
剧情设置的女刑警更是另一条感情线伏笔,将杀手灵魂深处的人性发现带入主题。
细节处理上有很多意味深长的安排,热爱电影的细心观众不难发现导演的用心。
他让素以文艺青年范的伊森霍克扮演顶级杀手,这是他试图挖掘人性最明显的抉择。
主人公出场并非在叱吒风雨的杀人现场,而是他最落魄的状态,和岳父探讨灵魂并沉浸在失去妻儿的悲痛中。
这就为后面的转折做下了最好的铺垫。
一个顶级杀手遇到了被黑帮称作厉害角色的国际女刑警,量级相当的对手一定会擦出火花。
当男主先去探访了女刑警的家室,发现了她不仅单身还有一个和他已经失去的儿子年龄相仿的孩子时,于是他不忍枪杀女主才导致了后续一系列反转直至影片结尾,他同样枪下留人放过了女医生,这也是他唯一最后重生的转机。
国际女刑警扮演者选择了中国籍演员许晴,导演也是颇有用意的,他不需要训练有素的打星来加持影片的血腥度,他需要一个刚柔并济有人格魅力的女星,而许晴恰恰最符合东方女性的完美诠释,稍加点拨在动作戏份上有所突破就足够了。
事实上,许晴的表现非常出彩。
现实中的女刑警未必是肌肉发达的冷血人物。
智勇双全才是必要的,因此,影片中的女主在每个危难时刻都是最先察觉到并且及时反应的。
许晴的表演如果再能放开一些会更加到位,也许是如此彻底的好莱坞团队过于照顾了许晴的特殊性,造成一些拘谨,然而并不影响全片的定位。
有史以来,中国籍女演员能在好莱坞电影中担当女主并且戏份相当的也就只有许晴了。
总之,《24小时末路重生》是一部很有回味且令人思索的好电影。
影片想表达的思想很明确:现实往往很残酷,但是现实中的人还是需要有灵魂才不枉生存。
赵本山在他的小品《心病》里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人生在世屈指算,一共三万六千天。
家有房屋千万所,睡觉只需三尺宽。
”
二十多岁的我们还感觉人生还有好久,殊不知细算一下也只有两万多天了。
两万多天…过一天就少一天,知道真相的你们慌不慌?!
但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24小时,你会怎么过,你会最想去干什么事?
伊桑霍克用他最新的电影告诉你,当他的生命只剩下24小时,他会干什么。
《24小时生存》
电影的故事情节比较老套,讲述了伊桑·霍克饰演的职业杀手在执行任务时失败身亡,复活后被告知仅能生存24小时。
在许晴饰演的国际女刑警(伊桑的目标)的影响下,伊桑·霍克重设了任务目标,最后孤身复仇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初看预告片,电影中伊桑死而复生的故事情节还是很吸引菌叔的,再加上枪战元素满满的宣传海报,一种伊桑要化身超级英雄的感觉扑面而来。
可惜,全片看下来,伊桑的演技那是没的说,能文能武,但片子中的几个硬伤还是让电影没能跻身经典之列,顶多算差强人意吧。
电影中的枪战动作戏是该片的重头,另外导演还以回忆闪回的方式插叙了伊桑死去的妻儿情节,以此想塑造一个有故事、略显悲情的超级杀手形象。
如果全片重点去演绎伊桑重生后从疑惑到惆怅到挣扎最后再释然的行为举动和内心情绪变化,那一定是一场飙演技的视觉盛宴,但全片看下来,电影是“挂羊头卖狗肉”了。
电影中,24小时的生存时间没有发挥出它该营造出的紧迫感和分秒必夺感的作用。
它好像只是电影中一个道具一个噱头,伊桑也只是抬眼看了几次剩下的时间,出现了几次幻觉,然后就继续各种枪战飙车了。
这样无所谓、神经大条的表现,完全不符合一个人面对一点点消逝的生命所应该有的表现。
如果单纯想拍一部枪战动作片,去掉这种“24小时生存时间”的设定会让整个片子更加流畅完整,单单加一个噱头却不补完它,只能说是“画蛇添足”了。
另外,电影中的一些其他小细节也让该片减分不少。
比如在机场中伊桑初次与许晴相遇,伊桑拿填字游戏搭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许晴不理伊桑高冷地离开座位后,因为飞机延误,立马就返回座位上钩,然后一起晚餐、睡觉……
这样的安排很让人错愕,首先许晴经历了开头被暗杀团灭,只剩一人与证人的情况下,应该是时刻保持警惕,说惊弓之鸟都不为过。
下一秒就放松了所以警惕,虽说是套路之中,但又是逻辑之外。
接着这个镜头,第二天后,许晴莫名就发现了伊桑是杀手。
随后两人的一段枪战可以说是精彩至极,但帅不过三秒,下一刻伊桑就被两枪毙命了。
这是顶级杀手该有的表现?
说你因为妻儿的去世而放过杀死许晴的最好机会还可以理解,但正面刚的时候还技不如人,这就说不过去了,没办法,只能说一切是剧情需要。
此外电影中像这样的槽点比比皆是,比如:每次遭到暗杀前,许晴总能提前一秒钟发现,然而却并没有什么卵用,最后全队的人除了她都会死。
许晴你是扫把星下凡吗,走哪死哪。
再比如反派们也是脑残,除了话多的惯有毛病,都21世纪了,你们还能死在非洲兄弟冷兵器的斧头锄头下,手里的枪都是烧火棍吗?
战术配合不会吗?
吐槽了这么多,当然这部片子也不是一无是处。
首先伊桑·霍克凭着无可挑剔的演技还是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很有味道的温情杀手角色。
导演方面,担任该片导演的布莱恩·史莫兹曾掌镜的作品有:《猩球崛起》、《钢铁侠3》、《X战警:逆转未来》、《终结者:创世纪》等。
电影中的枪战、动作戏还是很合格的,一些航拍、镜头切入感也很有大片的既视感。
出品方还特意请来斩获了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及澳洲学院奖的《疯狂的麦克斯:狂怒之路》的美术科林·吉布森担任该片的视觉指导。
对比同样在非洲取景的电影《战狼2》,《24小时生存》还是保持了好莱坞水准的视觉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影的弱势。
这部片子菌叔打分3星,其中一星还是因为有伊桑霍克的存在,对比他在16年的电影《莫娣》中表现,看来伊叔还是更适合演爱情题材的电影,毕竟有谁能抵抗那个慵懒又痞帅的伊桑霍克呢?
另外,伊桑·霍克在宣传电影《莫娣》时曾接受采访表示:下一部《爱在》系列电影仍有希望。
你期待吗?
执行任务的职业杀手,意外暴露了身份,被犯罪组织“红山”追杀,他在国际女刑警影响下,准备直捣红山“老巢”,都让男主角时刻身处危机。
尽管是似曾相识的剧情,却很像八九十年代好莱坞动作片,许晴要争分夺秒去解救儿子,伊桑·霍克时刻在备战与战斗中来回切换,持枪以一敌众、追车、爆炸、肉搏击等元素都不少,仿佛在告诉你“别惹怒职业杀手,他会砸毁你老巢”,提供一种真男人动作爽片的观影体验。
当年,曾主演《爱在XX时》三部曲的伊桑·霍克,如今已成为B级动作片中间力量。
从《豪勇七蛟龙》到《24小时:末路重生》,他都是一身硬朗,沧桑脸庞,身手干练,屡屡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并露出铁汉柔情的一面。
这次,他的对手是保罗·安德森,小伙子自从《福尔摩斯》中莫里亚蒂教授身旁的神枪手红了,频繁接演新片,成为炙手可热硬汉。
但《24小时:末路重生》回归反派BOSS,他那双邪恶的眼神,满脸胡须的造型,还有狠毒的表情,都恰到好处。
许晴不仅风情万种,持枪姿势干练有力,对儿子也流露出母性柔情,都可圈可点。
整部电影转折到很有意思,男主角本来去追杀女刑警,却不料对方先下手为强;许晴和她的“文艺老炮儿”,两人联手在24小时内组成警匪CP,以二人之力完成复仇、解救亲人、阻止阴谋,到是动作场面火爆刺激。
每次,刺客与职业杀手袭击来,男女主角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将对方打倒在地,或者直接用枪支的火力压制对手,让人看着很解气。
后面,男一号孤胆英雄勇闯敌人大本应,誓死进行一搏,则靠着各种狂暴环节,让人喘不过来气。
本片动作场面火爆流畅,尤其在南非境内枪战与飙车,仿佛《战狼3》提前上映。
尤其保罗·安德森饰演反派拿着狙击枪在高处俯射,瞬间秒杀了证人与警察,大批刺客拿着机关枪一起冲进大楼,干脆让人紧紧盯着大银幕。
许晴则是身手干练,一枪一个敌人,伊桑·霍克也开车过来援助,整段戏子弹横飞、爆炸都很密集,可谓一气呵成,让人眼花缭乱。
而许晴解救儿子后,双方抱在一起,进行"温情流露",也是同类片编剧的一贯风格,点缀了温情。
高潮戏,男主角到哪儿就秒杀到哪儿,动作场面剪辑非常利索,音效做得轰鸣作响,挺唬人的。
当然,《24小时:末路重生》仍有一些败笔:大反派作茧自缚,奸商老板武力不如预期,一群敌人都是靶子,男主角杀一个又一个,纯为解气,都是好莱坞动作片通病。
但你不可否认,望着伊桑与许晴欺负坏人们,在24小时内争分夺秒,这种感觉真挺爽的。
伊桑·霍克+许晴PK保罗·安德森,救儿子逃避追杀,并进行反戈一击,《24小时:末路重生》类似凯奇的《被窃之物》,科斯特纳的《一触即发》,艾伦·艾克哈特的《叛谍追击》,都是盯着R级肉搏打斗,香艳血腥刺激俱全,不需要绞尽脑汁的好莱坞商业片。
假如生活乏味时,这种片绝对能提神。
—————片头2min左右处的“让”字牌有点出戏。
头一次见到了真实的反器材大口径弹药击中人体时hit away的特写。
上帝说要有Lazarus device于是红山便促成了In Time的诞生。
太阳当空照,亚当对我笑,许晴说约约约,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要炸红山,岳父不知道,一拉线我就跑,基友帮我报仇了。
电影最后一幕实在是太毁了,作为彩蛋可能更为合适。
—————以上是几点观影随感。
电影开头的剪辑有些跳跃,再加上角色对白涉及到了时间的描述,容易让人混淆当前场景的时间点。
毫不留情地插入的想象情节就一处,所以倒基本不用担心烧脑。
各种high翻的枪战和近身肉搏,刀刀致命没有花招。
武指怕是退役特种兵,感谢广电总局没有把所有见血镜头都剪掉。
片子不光是男一号的救赎之路,还有男二号的。
许晴的武戏很出彩可是文戏带来的柔弱母亲形象冲淡了精锐特工的人设。
“温柔乡是英雄冢”可以算是全片一个精神内核。
两位男角色都为家庭最后上演了一出相爱相杀的骨头别离,啧啧。
电影可能稍微讨论了一下生物技术和道德之间的冲突,不过在片中科技设定下,想要拍好续集可能需要一个炒鸡厉害的编剧了,不然可能会hold不住变成神棍片。
很开心现在还能看到孤胆英雄大杀四方的片子,不说了去看我是谁去了。
这样的电影,不管找谁来拍,都不会有好口碑和好票房。
不过庆幸的是,许晴真的是女主,我为许晴而看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本片的动作戏还是算及格,各种枪战飞车都有,而且也有模有样,导演不愧是动作指导出身。
许晴饰演的国际刑警特工,也表现得干练硬朗,一头短发,单手开车追逐,枪战戏等等。
除了许晴,其他就是槽点了。
第一个槽点就是故事情节,片名叫《24小时:末路重生》,听着因该是时时刻刻都让观众感觉紧张的剧情。
然而,过了三分之一时长,观众才知道为什么要和24小时扯上关系。
电影90多分钟,进入剧情就花了三分之一,剩下的时间,枪战和动作戏估计又占了三分之一。
第二个槽点就是,伊桑霍克饰演的这个男主特拉维斯。
这个人很厉害,一个人挑了整个红山组织,把红山的基地都掀翻了。
第三个槽点就是许晴和伊桑霍克的感情,第一次见面没一个小时,就已经到酒店开房了——《24小时:末路重生》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更多朋友关注我
1)看完第一感,这片更适合的男女主角人选,恐怕是杰森斯坦森和舒淇,有点像《非常人贩》那种即有复仇情节,又有冤家路窄逐渐生情的戏码。
这个框架谈不上新意,但也不难看。
这周片荒,除了《移动迷宫3》一家独大外,这部可能算是勉强能算大片的。
2)男主伊桑·霍克大家对他的印象当是《死亡诗社》、《少年时代》那样的文艺男青年,女主许晴,大家对她印象最深的当是《笑傲江湖》里的任盈盈、《建国大业》里的宋庆龄,以及《老炮儿》里的话痨,年轻时确实漂亮,我幼儿园的时候就收藏她的明信片,人家问我为什么喜欢这个,我说这是漂亮姐姐。
不过如今,俩位似乎都有点过气,能同时当主角还是有点出乎意料,特别还是都不是很擅长的动作枪战电影。
3)由于剪辑问题,加上可能还有所删减,导致情节看着不是太连贯,甚至看完了有些地方都不容易理顺,这里还是剧透一下算了:红山公司拿活人做实验,尸体被运送到南非与纳米比亚的边境地带火化,红山一保安员无法忍受这一行径,准备向警方透露关键证据,但保安员遭到红山的追杀,幸好在许晴的保护下逃过一劫,红山派出职业杀手特拉维斯,特拉维斯却在最后关头放过了许晴,但反遭许晴识破并受致命伤,利用红山的新技术,特拉维斯暂时保住一条命,但仅有24小时,之后特拉维斯了解的红山公司的真相,和许晴化干戈为玉帛,并救下她儿子,时间紧迫,他还要深入狼穴刺杀红山老板……4)我给这部片的分数在4.5分-5分之间(满分10分),因为其中有非常多的问题,比如男女主仅仅邂逅一小会,两人就亲热上了,许晴你演的是国际刑警诶,能不能矜持一点?
之后又看破男主是杀手,怎么看破的,没表达,这是怎么回事?
男主拿了两瓶清洁剂一样的东西混在一起扔进厕所,顿时烟雾腾腾,这是怎么回事你懂么?
还有比如接头暗号,一个说洋基队、一个说红袜队,好像还有故事,这种梗中国观众能懂?
男主历经险阻到最后能干掉老大时,却突然停手了,你能理解?
当然我最不能忍的是,男女主就好好发展关系,女主到最后关头也该挺身而出,最后相拥离去,这才合理,但导演并不是这样想的。
加上剪辑跳跃,可能有点删减,很容易就跳戏。
5)最后说说福利,大约在20几分钟的时候有个许晴洗澡时镜头,有个较远且模糊的背影(图1、图2、图3),不知道是不是替身,还有图4,印象中没有,似乎是被删减掉了。
我好像说多了,反正我看电影很少看福利,比如这次福利的时候我就在看男主的消声枪。
这电影的主题就是红山公司花了240亿,搞死无数人,研究复活技术。
除了男主角,其他人都死了。
他们本以为男主角也会很快就死的,二十四小时其实不是他可以活的时间,而是人为设定的一个开关,估计目的是为了让战场上死去的优秀士兵复活以后有强大的紧迫感去完成剩下的任务,并且可以在完成任务以后完美的死去,免得泄露信息。
但是男主角没死啊?
没死说明什么,说明技术成功了啊,唯一的活体啊,地球上唯一一个价值240亿的活体。
按照红山公司电脑的尿性,他这一天的每一个细节都不会逃过记录的,他这一天完美呈现了技术成功以后所有应该表现出的价值。
洋葱爵士只是红山公司的一个高层吧,高层之上还有董事会呢?
难道眼看着这个耗费无数金钱和时间的实验结果死去吗?
国际刑警组织?
可笑!!!!!!
国际刑警组织能值240亿美元吗?
国际刑警组织能抗衡半个国会山吗?
即便是成功揭发红山公司?
人家能花240亿,就不能再花240亿换个豁免权吗?
所以必须有续集啊男主为毛不会像其他试验品一样很快就挂了?
因为他没有灵魂啊,开头他岳父就说了,鱼恨你,鱼可以看到,听到,闻到你没有灵魂……于是这种没有灵魂的特殊体质造成了他可以活过来,而且活很久,于是24小时结束以后,他又被那个女医生用同样的技术复活了。
男主做事的风格也说明他没有灵魂啊,第一次复活逃出来以后,他给岳父打个电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他怎么说的:去找岳父度假,不是为了为了他的妻儿,毫无借口。
他本来应该打死许晴的,也没有。
他复活以后应该复仇打死许晴,打死所有人的,他也没有。
他也没杀亲手干掉他妻儿的好朋友。
反而是他的好朋友替他杀了洋葱骑士。
这人就像他自己说的,确实没有灵魂!!!!
剧情平淡,许晴惊艳。
好莱坞犯罪动作电影《24小时:末路重生》对中国观众来说基本是冲着许晴来的。
影片早在去年10月就已在北美上映,由于资源已经流出,加之撞档《移动迷宫3》,可谓背水一战。
剧情 《24小时:末路重生》开篇镜头直击粗犷的非洲大陆,许晴饰演的国际刑警“琳”驱车带着证人在途中打了场遭遇战。
还算引人入胜的开端过后,故事情节就逐渐散架了。
影片讲述伊桑·霍克饰演的职业杀手在生命的最后24小时走上复仇与救赎之路。
受女主角“琳”的影响找回灵魂中善良的本性,获得人性的重生。
为了亲情搏命的伊桑·霍克与许晴组成“雌雄双侠”,面临背水一战。
从头至尾动作场面应接不暇,追车、枪战、爆破、肉搏等实打实的动作戏一气呵成。
贫民窟中手持刀斧的群殴战将影片带入小高潮,然而男主角帮助“琳”解救儿子的过程太过轻而易举。
随后摧毁组织“红山”的行动也无亮点可言,在一片狂轰乱炸中潦草收尾。
剧情经过删减,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发展出现断层,身为冷血杀手的男主角突然回暖缺少说服力。
包括对男主角家庭过往的渲染,无非是生硬地闪回妻儿的回忆片段,这种重复式的闪回令人厌倦。
注入科幻元素的《24小时:末路重生》,试图区别于好莱坞生产线上简单粗暴的动作片。
电影想表达“亲情与家庭”的精神内核,使杀气弥漫的复仇之战回归温情。
怎奈功力不够,呈现出的文艺情怀苍白无力。
套路化的剧情枯燥乏味,动作戏中规中矩,逻辑禁不起深究。
许晴国际刑警“琳”是许晴继“话匣子”之后又一次颠覆性表演。
化身国际刑警的许晴一身干练行头,短发利落而不失温婉,胸前的玉坠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典型的东方美人形象映入眼帘。
眼神凌厉、行事果敢,许晴对于国际刑警的基本素养演绎得比较到位。
大量动作戏的完成度很高,在与敌人交锋时相当强劲,甚至野蛮。
可以说武力值与魅力值双双在线。
除了刑警身份,“琳”也是一位母亲。
同儿子相处时的柔软与穿梭在枪林弹雨中的英武形象构成鲜明对比。
在解救儿子的过程中,“琳”悲愤交加的情绪呼之欲出,刹那间的窒息感让人印象深刻。
许晴始终在“刑警”与“母亲”这两种极致中来回切换,母性光环更加坚定了角色的复仇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许晴的英文发音很标准,以至于一开始还以为是配音。
《24小时:末路重生》是许晴第二次涉足好莱坞电影,2012年许晴在好莱坞电影《环形使者》中有过惊鸿一瞥。
虽然只是有限的几场戏,却称得上灵魂人物,对男主角的命运走向起到关键作用。
这次作为名副其实的女主角,其惊艳程度与上一次不相上下,可惜剧情远远不及。
许晴的两次好莱坞之旅,凭借其独特的魅力融合于影片之中,成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而非中国符号。
24h电影时长92分钟,24小时死亡倒计时,男主角要在生命仅剩的24小时中上演生死时速。
本应争分夺秒、步步为营,然而死亡倒计时并没有带起影片的节奏,时间流逝的紧迫感与局促的氛围完全感受不到。
“24小时”的时间设定沦为空洞的数字,未曾真正嵌入到剧情之中。
要不是镜头频频定格在手臂上的倒计时器,几乎忘记了生命倒数这码事。
影片针对“24小时”这一关键点挖掘尚浅,整体缺乏时间观念。
说到底,《24小时:末路重生》就剩男女主角能看了。
微博ID:白描自话
标准的一部商业娱乐动作片。
枪战、追逐、近身搏斗的场面非常精彩,手腕上绑个生命计时器的设定还让我想起了《时间规划局》。
当然这一类的电影的缺点在电影里表现得也非常明显,人物性格刻画不足,感情戏部分略显仓促和儿戏。
有些部分出现明显的漏洞和铺垫不足。
最后主角抄反派家的时候明明还满屋子的子弹飞还像根柱子一样站着凹造型(另一个还安然自若地喝酒)。
反2前一秒还效忠着boss,后一秒却念着和伊桑叔的友情+为了救赎自己,和boss同归于尽。
最后最后真心狗血的是原本应该安然死去伊桑大叔又被自己片头放走的金发女医生复活了!
看到这我不禁在影厅里面喊了句WTF,这结尾我自己都瞬间脑补出标准版的续集剧本了。
最后还是那句吧,整体质量处于平均水平无过人之处,周末休闲不妨一看。
这部作品开场叙事比较熟套,人物许晴也设定的国际关系比较简单,全剧人物交代的比较拖沓,人物关系设定的还比较明了,许晴或许不适合演这类电影,伊桑演技还比较好一点,勉强走上了正轨。
老套的复仇戏,编剧太敷衍了事,过多的回忆和毫无必要的插入科幻,以及最后反二送死拖垮了电影质量。
整部电影不断的在追赶复仇,争分夺秒的不断发展,然而使剧情会更一步显得苍白无聊,本来就是一部期待不是太高的电影,感谢这次豆瓣的活动,总体来说还比较老套,规规矩矩套老路电影。
我觉得很好
感觉只要有中国参和的片子~都跑不了了一个叙事不连贯~许晴真的~只适合演点风情女特工~靠脑子那种~演技做作的要命~和伊桑霍克一比~真的~秒的渣都不剩~伊桑霍克也不知道是不是缺钱了~接这种片~要不是为了看他实在是看不下去~
许晴身材真的还有这么好?
嗯..
中美合拍,没想到许晴英文还不错,也不见老,男主不用夸了,帅。一流的打斗戏,剧情嘛。。。复仇+科幻,逻辑bug是有的,能看吧~一周内第二次被抽中豆瓣提前观影,感恩的心了。
许晴长得真不错,两个酒窝很迷人,可扮特工就差了点刚劲,所幸枪法很准,但她真的很饥渴吗?男主和反派BOSS前后变化反差太大。
伊桑霍克,太帅了,那种老成稳重又散发着魅力的男人,不知道是不是爱在看多了的原因,眼睛太深邃,眼神太吸引人了,这角色太适合他了,4星给话痨男神霍克。
枪战很过瘾
有人数过许晴在片中说了几句“shit”吗?感觉好像满屏的shit糊在伊桑脸上,然后他硬生生用演技撑了整场戏。总结:剧情老套,节奏还行,许晴倒米,伊桑呕血。
这种看起来蛮爽的动作片,还想要求什么?!
无脑B级动作片,爆头杀人还算麻利
没有滤镜的许晴气色不好 025#2020年104部电影#
真不咋好看,故事十分的套路也就算了,关键是太生硬了!杀手和女主怎么就忽然搞到一起,怎么就忽然不想杀了,女主是怎么发现杀手的,最后杀手知道自己时间不多再去找女主救女主的时候,为什么这么容易就同意了!一切一切实在是太简单生硬了,看的我连动作戏看的都没有味道了,最后又杀手不想复仇了!
挺好看的呀。节奏很紧张。
关于许晴知道他的杀手身份的原因应该是国际刑警的手机反间谍软件,没防住但是记录了。第二次见面先第一反应想杀他,但一看他撞死杀手后懂了。但是里面还是有一些其它明显硬伤的,但脑补也可以补好,就是稍有牵强,三星半,四星拉分。
许晴会演戏吗?Ethan Hawke现在也只能演些这种片子了
豆瓣的评分还是比较靠谱的,我自问自己为什么要浪费一个半小时。
看之前还挺期待的,可惜了....
活死人版John wick
冲伊桑霍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