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巴士[电影]#日本感情电影最让人动人之处,是用1/2的速度,去表达100%的情感,再配以动人音乐,总是可以让人感动。
一个中年男人的两种责任,一种来自于孩子家庭,一种来自于对现在十年恋人。
图一中那话父亲是家庭中的电扇开关,男人责任需是第一位。
一个中年女人的两次逃避,一次来自当年放弃家庭,一次来自这男人再次给予机会时,仍然纠结。
图四图五中虽还是爱的那人,却再也回不去了,女人不可犯错。
另外一个女人只是希望陪伴,无他求,饭馆其实只为这男人而坚持,这是一种爱的默不作声,直到被拒绝,开始新生活,却只是改为隐忍。
如图二中女人第一眼就认出了真爱,这类人最多,却总被伤害,实在残忍真实。
故事结尾,在责任履行之后,他终于去见那女子,转头瞬间如我预料,字幕结束,并无结果,也在意料中,感情的结果种类太多,但有幸福感的却很少,悲剧本身可以震撼泪目,喜剧本身不敢往后看,所以没有结果终究是最好的结果吧。
又歇了好久没有再看这样类型的日本电影了,很喜欢日本的乡村电影、家庭电影,每每看到这种类型的,总觉得看不够,总觉得时间太短。
这中间两个月看了很多欧美的电影,一时没有看这样的电影,真是觉得回味无穷。
看电影是我最喜欢的放松方式了,现在有时间也会把自己的所想所思写出来,这部电影是我在豆瓣上标记的第870部了,说多也不是很多,说少也不算太少,从一开始看经典电影,到看台湾电影,再到看日本电影,再看欧美的电影,越看越觉得自己看的电影太少,有太多导演的作品没有涉及,有太多优秀的演员没有看到,有太多很好的作品还没有了解,还好,时间还早,我会用余生闲暇的时间去看,去欣赏。
日本的家庭电影是众多类型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没有多少复杂的故事,没有太多跌宕的情节,总是很缓慢地展开一件事,愈是平淡,愈是让人难以割舍。
普通人的一生哪会有那么多的故事,哪会有那么多的变化,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说着说着好像都已经看见自己的未来了,这个世界于我,最大的意义目前就是善待我的父母,其余可能都是为我自己而活了,可能这是没有另一半和子女的时候自己最简单的想法吧,再有十年再有二十年也许就会有了男主那样的处境,一步一步地处理好前妻的事,儿女的事,才会最后想起自己的事,人生在世,总是在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或者是任务,一件任务做完,下一件就会跟着来,但大部分,一件尚未做完,其他的事情也会接踵而至,尚未成家的我们,考虑和计算的事情还是太少了,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这样的模式也许会在未来越来越淡,变得和日本相似,现在台湾社会和日本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若干年以后我们也是会遇到的,对于未来,我有着很多的向往,也有着很多的迷茫,日本电影所给我态度和价值观会影响我的一生吧。
哈哈哈哈,真是不会写影评,文笔又差,写着写着也不知道自己再说着什么,就当是给自己的生活多留些痕迹吧!!!
在光与影,汽车引擎与喇叭的轰鸣声中,午夜巴士司机的立一的一段生活结束了,另一段生活也开始了。
“当你在东京时,你是男人,当你在新泻时,你是丈夫。
”前妻美雪这么评价立一,看似枯燥无味的司机身份背后,他有着属于自己也属于我们的人生故事。
电影开始于冬季,结束于初春。
或许是为了表现出寒冷表面下的温暖,无论是亲人之情还是恋人之爱都表现得如同把脚伸入雪地一般,初时冰冷刺骨,后来愈发温暖。
嘴糙心细的儿子礼二,初次登场便上吐下泻,带着一身的皮肤病,吓走了立一的女友志穗。
乍看之下讨厌极了,但是无论是之后帮助妹妹彩加的偶像事业,还是处处为老爹送助攻,缓和立一与母亲的关系,帮助父亲追求志穗,都能看出这个男孩温柔善良的一面,就好像他的外公说的,“正因为善良,所以容易被伤害。
” 看上去很难搞定的女儿彩加,事实上却是最好搞定的。
从小缺少母爱的她对母亲充满憎恨,对父亲爱答不理,恋情一团糟,偶像之路也充满坎坷。
但是最后在家人的关怀和劝告下,她自然而然地就步入了正轨,不得不说彩加的独立性其实很强。
立一的主要压力其实来源于前妻美雪。
美雪说过:”我之所以再婚就是因为撑不下去。
”后来我们虽然知道这压力不光来源于一对儿女,还有婆婆的蛮不讲理,但是从她第二段糟糕的婚姻不难看出这个女人多少有点过于柔弱。
第一次撑不起家庭或许是偶然,第二次呢?
这也是她主动向立一流露出复合企求的原因之一。
温柔的女朋友志穗的温柔不是天生的,她前一段婚姻的失败透露出她控制欲强的一面。
以至于她后面越是不求回报,男主便越是害怕,虽然立一害怕的是志穗离开他,但是不求回报的爱背后往往隐藏着最深的绝望。
外公也就是立一的前岳丈扮演的便是过来人的身份,从礼二身上可以看到立一的影子,而从外公的身上便能看到立一的影子。
同时也是他给了立一父亲的责任是团结家人的启示。
在别人面临中年危机的年纪,立一如同一辆普通的午夜班车驶过一站又一站。
全片以男主为第一视角,平淡的叙事之间,大大小小的事件麻烦回忆接踵而来,这些伏笔影片开始之初并不详细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成为了一个个点缀,使得这个小人物的故事一步步鲜活丰满起来。
立一的生活波澜不断,他却如水一般顺流而去。
只是巴士的站点设置终究是有限制的,男人还是丈夫?
这是个问题。
“很多人把它看做天鹅巴士。
”看成是天鹅,实际上是白鸟。
这是不是一处简单的误解呢?
我觉得并不是。
天鹅,鸟纲动物,多数是一夫一妻制,相伴终生。
更因为立一岳父那看似无心的感慨,“天鹅每年总是带着家人迁徙,为什么人类却做不到。
”更是点出了这部电影的一个重要意象,天鹅。
无论是立一带着志穗第一次前往河边观赏天鹅,还是在漫天大雪中立一一个人孤独地喂着天鹅,似乎都在暗示着天鹅所代表的家人之间的团聚,夫妻之间的爱意等等,这些都是利一这个孤独的人所向往与追求的对象。
然而天鹅是白鸟,白鸟却不是天鹅,理想与现实终究有差距,同事们对于立一的羡慕,想必就是来源于这个吧。
就我个人而言,立一拒绝志穗也是意料之中,家庭还是爱情是需要做出选择的。
更值得揣摩的是立一拒绝志穗之后又拒绝了前妻美雪。
或许立一是理性主义者,料到了美雪不会抛弃现在的家庭,但事实上,有以下两句台词。
在车站两人谈起家庭和当初离婚。
“那么你为什么不再婚呢?
”美雪问。
“因为我不寂寞。
”立一说。
以及,在岳父公寓,两人相坐独处,谈起了志穗,“我和她分开了”,立一顿了顿,“我和她分手了。
” “为什么?
” “我不知道她看上我什么,这种想法让我很害怕。
” 这时全片立一第一次真正流露出软弱的一面,即使儿女都不成熟,前妻麻烦事一堆,她也只是说说笑笑,正常上下班。
直到此刻,在拒绝了前妻的告白的后一瞬间,他崩溃了。
可见立一为做出这一决定真是痛苦不堪。
即使后来他通过把志穗前夫拒绝她的话语再说了一次来彻底断绝往来,也远不及这一幕所表现的痛苦。
白鸟终究是白鸟而已,天鹅才能妻贤子孝,琴瑟和鸣。
电影中第二个重要的意象便是枇杷树。
立一岳父庭院里的枇杷树,志穗精制的枇杷茶,立一前岳父爱喝的枇杷茶,再到买下公寓的人要求砍掉枇杷树,最后礼二用枇杷木制成的筷子。
这一意象反复出现究竟是为什么呢?
就我的一点理解。
枇杷身为生活中常见的果树,却有诗词流传,”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想来无非是寄情于物。
枇杷本身没有什么,志穗为爱人亲手制作枇杷茶,岳父女儿和孙女都分不清却对它念念不忘,礼二将它制成木筷,想来都是把自身的亲情爱情都寄托在了枇杷之上。
枇杷并不珍贵,这些情谊才珍贵。
至于为何买房的为什么非要砍掉枇杷树,便见仁见智了。
立一的生活如同他的职业,他处处克制,很少流露过分的情绪,他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处事方法,如公交司机一般顺其自然。
女儿的婚事尽管不令人满意,他也尽力筹备。
志穗两次上门都很失败,他除了安慰也没有实质性的举措。
前妻与他复合,他断然拒绝。
尽管如此,他善良,坚强,追求美好的天性也影响着他,比如包容逆境中的儿子,不给他上人生哲理课。
前妻生活困难,他也尽力帮助。
他渴望如天鹅一般优雅而美好的人生,只不过现实依然是现实,不能说他的做法存在对与错,只能说他迫于生活做出了和我们一样的选择。
想看到与众不同的立一?
很简单,全选志穗就对了。
最后就是个人认为的一点缺点,男主立一如巴士司机般的生活态度给了我一种印象,那就是人生是很难走回头路的。
就好像坐车,你可以坐下一班,但永远坐不了上一班。
尽管全片能看出立一对于前妻美雪更多出于夫妻情分,对现在的恋人志穗爱意更浓,但全片最后有这么一段对话。
在立一与美雪分别之前,美雪对立一倾诉的话语里有这么一段:“真希望我能早点醒悟过来。
真想看到这梦境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 对于美雪而言,最后立一成为了她的领路人,他帮助美雪看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艰难困苦是一定的,做出了选择就很难更改。
但在故事的最后立一大胆追爱固然让人感动,但这是理想化的生活体现。
就这么说吧,大家都是一般人,我们可以追求什么但我们不能奢望什么,这是这部电影的基调。
儿女自立,老人得到了尽孝,前妻回忆生活皆大欢喜,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只是做出了为家庭献身的选择?
突然把生活看的太轻了吧。
他日弃之如敝履,现在一切都好转了,立一一句我准备好了,对志穗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一定要安利下这部刚出的日本电影,看的人少评分又不怎么高,实在不忍心让它就此埋没。
看简介男主中年后辞掉东京高薪工作回老家做长途大巴司机巴拉巴拉……以为是《岁月的童话》或《哪啊哪啊神去村》那样的温暖电影,谁知电影的气氛却与《入殓师》和《海边的曼彻斯特》一般,如凌冽冬日中明亮却无力的日光,题材近乎是枝裕和《步履不停》、《比海更深》这类,但该温情时温情的点又完全不同。
后来才知道导演是杨德昌《一一》的副导演,如同是枝裕和是侯孝贤的小迷弟,本片导演也是杨德昌的小迷弟。
于是才觉得这片子相比于像是枝裕和的片还是更像《一一》。
虽说无法跟《一一》的结构庄严、举重若轻相比,但是7.5的评分还是实在太低了,至少应该打到8.0以上才正常。
(个人觉得此片略高于是枝裕和平均水平)另外,很多人觉得电影太长太沉闷,我倒是完全不觉得,算是我最近在好几部看不进去的电影中唯一一口气看了一半的,属于很适合冬天看,又不会觉很累的那种。
(再说,156分钟对一个基本合格的影迷算得了什么)柴犬、海鸥、远处的雪山、家有枇杷树,枇杷叶做茶,无法阻止新的主人砍掉枇杷树于是做成了筷子留念……这些都是令人觉得温暖的地方。
电影里印象最深的台词(虽然那句“父亲是风扇的扇骨”更点题)女:“你为什么不再婚?”男:“你为什么再婚。
”女:“你就(不)会回答我的问题吗”……“我太寂寞了,我觉得我一个人应付不来”……“那么你为什么不再婚呢”男:“因为我不寂寞。
”女:“原来是这样啊。
”所以就多给半颗星提高下评分吧。
导演不愧是杨德昌的助手 ,拍出来全世界对中国人旅行者的共同印象。
第54分20秒起拍出了中国人的公共场合电梯餐厅大声喧哗嘈杂的印象。
而且这个片子最高明的是故意没有日本人给中国人极其仪式化的客气。
这点也不错!
导演不愧是杨德昌的助手 ,拍出来全世界对中国人旅行者的共同印象。
第54分20秒起拍出了中国人的公共场合电梯餐厅大声喧哗嘈杂的印象。
而且这个片子最高明的是故意没有日本人给中国人极其仪式化的客气。
这点也不错!
天鹅和家人一起迁徙,而人为什么做不到?
小时候我看着妈妈偷偷离开家,从此“妈妈”这个词从我口中消失,我不知道这个词此生还能不能说出来。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离开家,就像影片中孩子不理解母亲为什么离开家一样,只是觉得是妈妈抛弃他们,以致儿子内向,女儿叛逆。
成长中父母角色的缺失使我们不知该如何正确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我们害怕敞露内心得到的依然是被抛弃,还不如不要开始。
可是那是我们内心渴望的,越是渴望,越是怯懦。
懂事的儿子说妹妹带着寻找妈妈的回忆长大,迷茫的人们从来不是没有目标,而是不敢去追寻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
他们怕什么?
怕的是没有人支持的心酸,怕的是让人看到内心的悲伤,怕的是最后总是一场空。
人们总是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
不幸福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得不到爱,长大后就想要追寻那份缺失的爱,这样的执着来源于对过去的执念,想要轻装前行,只有放下过去,与过去和解,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
影片的最后父母孩子外公一起旅行,他们打开了心扉,互相和解了,开始了新的生活。
过去只能和解,不能重来;过去无法弥补,只能遗憾。
过去带给我们宝贵的经验,如果我们能充分吸收回忆的养分,我们知道将来的路依然有悲伤,有痛苦,但不会再有遗憾。
这个电影带有鲜明的日式故事情感片风格,长途汽车,昏暗灯光,隧道,雪花,天鹅,枇杷茶,空净的天台,走廊边角的男女,舒缓曲调,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都带着故事片常用的情景,将故事的点滴一丝丝抽离出来!
整个电影很平淡,没有太过强烈的变故,死人失忆,相爱相杀,上位逼宫,诡计狡诈,旅途奇遇等等,常见的电影套路都没有!
她像一个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事儿,很平静平淡,却九转百回,情节颇折!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背景。
男主角离婚了,有两孩子,一男一女,现在有一女朋友两人未结婚;他前妻又结婚生了一个,现老公出轨,父亲生病!
然后所有的故事就围绕在这展开!
我想通过这个电影聊聊人性,人生!
首先无疑在人性上这电影完全是一个活教材,开始孩子们不接受母亲,儿子女儿都觉得是母亲抛弃了他们,所以二人分别第一次见到母亲的突然来访是莫名其妙,特别是女儿,更是毫不留情!
就人情来讲,两孩子不接受完全正确,因为从小到大你都不闻不问,突然间闯入,你想干什么?
负责任时你逃了,儿子女儿长大了你回来了,这放任何人都接受不了!
反观前妻,她为什么离开呢?
男主角说是因为自己的母亲太不好伺候了,不怪她,前妻也说有一次上香插歪了,婆婆大声斥责她,说完两人笑了!
是啊,物是人非后,人都磨平了棱角,对于过去公平不公平的,除了苦笑一声,又能如何呢!
看到这,这个前妻也不是无缘无故要走,婆媳关系难处理,实在生活不下去!
所以走了!
但没有尽到母亲责任是实际,这个也洗不掉,其实这就是我们身边或者我们身上的故事,难两全!
那我们看电影是要看的自己纠结吗?
不,我认为不是,人物情感是挺难弄的,但找到根,顺藤摸瓜就会发现这摊事儿本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之所以结果这样,原因在哪?
在这个男主身上。
他这个人不是个坏人,但是尽搞些坏的事儿!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首先,你知道你妈难弄,和你老婆相处不来,情愿这事儿闹得老婆离婚,自己照看孩子(也是照看的稀烂,后续讲),我不明白身为丈夫儿子,在这个关系里有没有为妻子,母亲考虑,并采取行动!
就电影来看,男主这点毫无作为!
他没有采取什么有效行动,而是接受。
其实我们大可想想,一个女人给你生了两孩子还坚定跑了,正常女人这是忍受了多少委屈才出此下策,男主后来居然好意思对前妻说要是孩子跟着你的话应该会过的更好!???
听到这话,我真是无语,你tm 能不能有担当一点!
你不是孩子父亲吗?
从上可以看出,这个男主心理是有问题的,出现问题不寻求更好解决之道,而是任由事态蔓延,说明他担当太差,处理解决问题能力太弱!
照看孩子这事儿,我说两个点,大家可自行体会,对儿子女儿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儿子生病完全不在意,对的女儿情况只是一句她好像要结婚了!
诸位朋友可以看到,这句话像另一个市里大姨的三舅姥爷的女儿的朋友来说的这话,完全陌生,完全不知道,女儿住哪也不知道,干什么更不知道,父亲?
这个词是严重的,不是嘴上说说!
也许这两孩子小时候花销都是他工作赚钱出的,但是稍长大后变得这样,而且两孩子都一样,不得不说男主做父亲问题太大。
我想大部人的父母或者我们自己已为人父母的绝不会这样。
说到男主的现女友,跟他十年,在剧中为他做饭,做枇杷茶,温柔体贴,娴静有礼。
他给人的分手理由是,我太老了,我会拖累你,你年轻找个人嫁了还能生个孩子。
那女主多年轻呢!
女主自己说已经马上到四十了,这年轻???
十年前也就是二十几,那时跟你你咋不说呢,这时候出来烂好人,我不同情他的现女友,出来混的下了烂泥场,受苦享福都是自己的选择!
我只是从男主说的做的来看这个人的人性,他为什么最后结果会这样!
他前妻有一句话,来说明这个男人。
“你是害怕,害怕对方先弃你而去。
所以你先说分手” 总结的多好,为什么前妻不再跟他,因为她知道他这个人的弱点,对谁好像都很好,但关键时刻掉链子,一遇问题就害怕,害怕付出得不到回报,害怕付出太多不能抽身,所以做什么都是浅尝即止,唯唯诺诺,毫无目标主见,人云亦云,没有勇气没有自信,看似对人都好,实则虚纸一张,禁不得半点风吹雨淋!
话说回来。
世界之大,什么样性格的人都有!
有些性格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的,也有很多是不幸家庭造成的,我们怪谁都没用,不如挥刀向己。
认清并接受自己,在此基础上去做出改变。
最后吐槽这个剧我最不喜欢的一幕。
男主现女友从东京提着行李箱带着做好的枇杷茶和其他食物来看他,他正和前妻儿子吃饭看报,现女友看到此景笑着说打扰了,这是我做的……然后放下茶水吃食转身离去,男主跑出去说我前妻也欢迎你进去坐,你要回东京没有车了,然后现女友说我打车走!
男主就让她走了!
渣蓝修炼到如此,也是没谁了!
影片营造的氛围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午夜巴士,沉闷而又漫长。
片中的角色都因为曾经家庭的变故,而变得内心孤独、不苟言笑。
这种人物之间说不出的疏远感,让影片始终蒙上一层灰色调,加上缓慢的剧情节奏,一种忧伤的情绪始终贯穿着影片。
男主角的儿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经常爆发矛盾的家庭中,他因此变得异常懂事——提醒父亲送巧克力给雪美作为赔礼、能察觉到妹妹与父亲聊天时的不愉快、努力促成那次家庭团圆的旅行、将东京老宅的枇杷树做成筷子当纪念品。
但这种小心翼翼的懂事并没有换来家人的关心,甚至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男主角的女儿因为从小缺少母爱而变得叛逆且咄咄逼人,无论是面对自己父母还是男友的父母,都表现出不尊重的态度。
她只有在参加动漫展时为了进入角色,才做出装腔作势的笑容。
男主角的女友古井森就像他前夫所说的一样,她的爱给人感觉到一种压力,她那种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就像一团棉花一样,虽然温柔却让身陷其中的人透不过气。
男主角的前妻因为两次失败的婚姻和生病的父亲,家庭的重担几乎要将她压垮。
而男主角利一本身的性格极其复杂而矛盾,他十分不擅长经营爱情和婚姻,影片并没有交代他与前妻离婚的真正原因,但从他和女友的相处的片段中可以发现,他并不十分懂得情调,他们的交流总是流于表面。
但他深深爱着她的女友,从分手后他在电话中说出那句“太有压力了”时痛苦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发自内心的愧疚。
父亲是扇骨,作为一个点把家庭连接在一起。
剧情的转折从这句话开始。
为了让前妻得到女儿的原谅;为了让两个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男主角放弃爱情,选择了家庭。
导演故意将他最后次去东京古井森家的那个镜头拖得很长很长,其中有一只猫从镜头中缓缓穿过——为了这个决定,男主确实做了很大的牺牲。
最后全家人的心结终于全部解开,一起在甲板上合影时,每个人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在整部电影里,那是每个角色第一次真正的笑出来。
这部电影的真正主题应该是亲情。
有了家庭的港湾,天鹅巴士终于不再感到孤独,开始展翅高飞。
虽然影片的结尾,每个人还是相互离开。
“但这里还是我的家” 就像男主角儿子说的那样。
有了亲情的温暖,大家都勇敢地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儿子去印度开始了新的工作、女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前妻终于放下过去,与男主角在巴士上道别、而男主角想法设法,终于再次找到了古井森。
这部电影不像别的亲情主题的电影那样,走煽情路线,导演将温柔而细腻的亲情,像流水一样缓缓的注入观众的心中,让影片在故事的结尾展露出生机。
另外,导演在电影中安插了一个画龙点睛的线索,男主角女儿的组合中经常提到的台词“不允许提问”,为了突出这个线索,甚至在影片结尾时,只有这句歌词带有字幕。
不允许提问,虽然使用可爱的语气说出来,但真正的目的是不让对方进入自己的内心。
因为害怕受伤,反而将自己的心保护起来,拒绝对方的爱,这才是造成疏远、造成孤独的原因。
影片157分钟,但还是在电影院老老实实坐着看完。
期间没有玩手机,没有不耐烦,旁边俩小姐姐从影片一开始就一直在讨论一会吃什么,影片没结束就走了。
总的来说是部情节没有太多悬疑、太多转折的电影,情节的走向来自于人物在各种感情上的处理,这些走向大都是情理之中。
男主是一名午夜巴士的司机,往返于新泻和东京,而这两个地方也是影片里各个人物生活里来回往返、各种联系的城市。
每个人物塑造得都很丰满,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男主:人到中年后遇到喜欢的人,下了班后有个温馨、安静的地方可以去,有个人给你做美食,有只蠢萌蠢萌的柴犬。
听你讲述或者是自顾自地和你分享日常。
中年人谈起感情来似乎更害怕变化,更希望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敢往前一步。
也会因为自己太喜欢了怕对方先走而自己选择先撤退。
和前妻之间好像还有些情愫,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事过境迁后终于明白了年轻时想不通的事情,看透之后却早已错过的惋惜吧。
男主女友:真的是很温柔的人,从做饭的样子就能看出来,烹煮食材、享受食物的时候的神情,都能看出来是一个情感丰富,温柔生活的人。
害怕被男主放弃,所以其实想结婚,想走进男主内心但也隐忍不说,默默等待。
最心疼的地方是,男主提出分手后,她觉得男主还是喜欢自己的,进一步想挽留时,男主说了和她前夫一样的话:你的爱太沉重了。
深爱一个人反而成了错,这样还被伤害了两次。
男主前妻:更年期身体不好,家庭情况也不好。
当初因为和婆婆难以相处导致离婚,结果再婚后丈夫不忠并且留她一人独自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
初看时会觉得活该呀当初抛弃两个孩子,但是越往后看越觉得没有绝对的对错,从孩子的角度看是被抛弃了,但是从她自己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生活已经难以忍受了,她也有权利选择更好的生活呀。
当生活已经很困难了,孤立无援,和男主偶然重遇后,男主慷慨想要帮助,但是她几次都说不要对我太好我会依赖你的。
大概就是我已经一个人撑了这么久了,你像朋友来帮我,但我会对你产生像对丈夫一样的依赖。
男主女儿:是一个勇敢独立的女孩子。
有自己的梦想并且勇敢追求,最后自己成立了公司。
“本来一直担心毕竟不是专业的,但是想到专业的人也是从新手过来的。
”一开始看到她的cosplay觉得好笑,到影片快结束看到她们这个组合在舞台上的表演,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是莫名觉得很燃,一起看电影的人笑说这是整部电影最好看的地方了。
女儿一直不能原谅妈妈当年和爸爸离婚,直到后来她要结婚时,对方母亲也很苛刻很难相处,最后她选择了悔婚,“世界上有些人就是相处不来”,并且理解了妈妈当年的选择。
敢爱敢恨。
男主儿子:一开始出场是个遇到困难辞职逃离东京躲回家的形象,到后来越来越有担当,并且为即将进养老院的外公策划了一次出游,把全家人聚集在一起,是离婚后这家人唯一一次团圆了。
后来儿子终于走出困境,治好了之前让他困扰甚至有些自卑的皮肤病,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
影片最后,两个孩子都离开了男主,从男主的房子搬出来,各自在自己的人生里努力,而男主也终于找到离开的女友,我猜女友肯定会原谅他,毕竟是爱得那么沉重又那么温柔的一个人。
最感慨的大概是,“父亲是扇骨,作为一个点把大家联结在一起”,但是最后大家又都各自离开去寻找自己的人生。
理想中的家庭生活大概就是这样吧,不会为了养老或者其他的什么家庭观念而把大家束缚在某个空间或者某座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向,独立的,勇敢的,不依附于他人的。
不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平平淡淡地讲述生活,但是却能让人静下心来看完,讲到人心里。
P.S:BGM 《The Rose》很赞,还有一首小提琴也特别好听,可惜找不到名字。
之前如火如荼的上海电影节我抢了三张票,除去脑子瓦特记错日期的“毕业生”外,觉得最不虚此行的还是这场在环贸看的《午夜巴士》,21:00开始,加上映后的导演见面会,刷完真·午夜观影途中不时想起去年冬天在日本高松的场景,早上悠远的乌鸦啼叫还有过马路时的电子鸟鸣;除此外都是安静的,是井井有条的街道和彬彬有礼的日本人我一再提前那趟日本之行,不单是头一次去印象深刻,更是因为是跨国分手的缘故电影把日本人那种客气又拘谨,感情一根筋的性格表现得很好,男主周旋于前妻还有现在女友间,情感如夜间行车从车窗漏进来的光,忽明忽暗(并没有脚踏两只船我)一直在设想一个情形,即有一天同前任再见,彼时已分别为人夫为人妇,该如何面对呢?
情愫不是说没有就没有,但横亘在两人间的现实,如男主质问已经同另一个男人结婚生子的前妻:我已经跟她分手了,我有勇气,你有吗?
太强人所难了,太难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错过也是一种。
各人的福祉上苍已经安排好了,该是你的是你的,不是也求不来——最后男主被前妻点醒:“我这么老,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爱上我”“不,不是你担心她怎么爱上你,与其相反是你爱上她太深,你怕她会先弃你而去,所以你就主动离开了她”再折回去找女友,进门跟女友养的那只柴犬“召之即来”打了个照面,萌柴一叫,正在厨房忙活的女友猛一抬头,电影结束
在男主老家看天鹅电影其实不仅仅说男女之情,还有父子、父女以及一家人A whole family互相扶持的场景,里面有一句话说得极美:“父亲是扇骨,是联系家庭其他人的支点”我还是太狭隘了,眼中所见即为心中所念祝晚安 :D
越来越喜欢日本电影,韩国电影是血腥暴力或是温情浪漫到了极致,而日本就是平淡,像你我的生活一样不起眼,一样琐碎,偏偏又是我想要的理想状态。
情感的缝隙中寻求自由 最放松的亲情才最自由。
这样对志穗太自私吧!回避 真正的情感沟通,不能一起面对内心的恐惧,迟早也是要分道扬镳的吧!
成年人的感情,理智战胜情感。画质和雪景太美了,适合雨天看
节奏真的很不错,治愈系的电影。视频软件里看的,声音太小了。
《午夜巴士》时长157分钟,打开电影的一刹那顿感后悔,为何要下一部冗长的裹脚布电影,通篇看下来,没有惊喜,没有悬疑,更没有太多的转折,平淡中带有苦涩、辛酸、甚至悲情,但这淡淡地忧伤内里又透出些许温情,不造作,不煽情,慢慢开始觉得日本电影似乎要比任何国家的电影更接地气,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恐怕更多的人难得耐住性子去品位这样一部生活片段。近几年的日本电影更像是一壶茶,大抵就是清冽苦酽,后口却是沁人心脾,唇齿微甜的感觉。现实生活中结局往往难尽人意,所以也难怪有人评论说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却是千里迢迢来到你房前,不去敲门,悄悄漆了一块粉色的砖。
3.5 后知后觉如我今天才知道重庆公车司机的事,带着点点的情绪来看,却被那种干净和温柔所征服。想起哪一部呢?清水宏的《多谢先生》。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也就是個渣男渣女的故事,導演倒是想感動誰?
文学性很强,细水长流,平凡琐碎。每个人都带点没有和解的回忆,也都在努力去面对悬而未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同天鹅一起,同午夜巴士一起。影片还是有一些冗长,我认为男主既没有扮演好父亲也没有扮演好前夫或情人的角色,而兄妹俩是最温情所在。
导演想说的都懂,但还是觉得别扭
离异中年的“羁绊”?前面嫌人家“窒息”,最后又回去找她,真的大丈夫?男主像唐小虎+吕文君23333~
平淡似水,一点涟漪!
跟比海更深里面一样有棵树不结果子,不是每个人生都会有结果的啊
一颗星给配乐,一颗星给柴犬。
是他么谁能阻断你正常探视孩子的权利,即使离婚……渣男司机找个完全不负责的炮友不珍惜还有脸哭泣……表面看似娓娓道来离异家庭的和解,也阻挡不住超级烂片的本质!
“人就像溪流中的石头,所遇到的都会分开。”
3.5星,虽然没有是枝裕和那么抓人,但也足够细腻了,探讨为人父母的问题。加上风光、职业、萌宠也足够有细节了。
没啥感觉
1.157min真的有点长了;2.男主的两位...女伴侣都好好看;3.看不出【志保】的演员真的40岁了;4.看到演员表的时候似乎隐约意识到了女主究竟是谁但没想到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