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当年被认为是黎明的翻身之作,将亦正亦邪、进退两难的的心理医生演绎得很到位,伊面的表现也非常不俗,黄浩然以及我最喜欢的林嘉欣(那时候还真是可爱)崭露头角,还有戏份不多但是很到位的徐静蕾。
剧情安排比较新颖,将心理犯罪搬上了银幕,可惜在颁奖的时候还是稍稍逊色。
其实不记得这个电影讲了什么,好看不好看了……但是,这是我们一起进电影院看的第一个电影。
买票时是寄希望会精彩的。
实际情况,参见第一段。
今天再次看到<双雄>,是个惊喜.这部片子里有几个我喜欢的演员,吴镇宇,徐静蕾,黄浩然,他们在个别场景里的表演很出色,令我印象深刻.另外一个主演黎明的表现虽然不俗.但是在我喜欢的演员的列表里,他还没有被写入.当然,这只是个人的观点.不排除有成见的因素在内.而没有提到郑伊健,却不是因为否认古惑仔系列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而是一时想不起该说他点什么了.除了那在两个楼宇间,搭块木板,凌空一跃的镜头. 先说吴镇宇,也许在这个片子里他的表演可圈可点处颇多,但是,只一个眼神一个面部表情,让我感触良多.那是在影片最后,黎明抱着着氧气筒砸封闭这徐静蕾的铁柜子.吴镇宇的一个手下连续几枪击中了黎明,以阻止他这种无益的举动.而黎明明知希望渺茫,仍然牢牢的抱着那个氧气筒,一次又一次执著的砸向铁轨.所有其他的角色都挺了下来,看着他.这正是黎明的show time.而这时我发现吴镇宇的一个动作,精彩异常.他怔怔的看着那边的黎明.头斜,唇开,盯着盯着,右眼突然眨了以下.通常我们在目不转睛的看一个物体,累了的时候是需要眨一下的.通常我们看到不可理喻,不敢相信的事情的时候,也是需要眨一下的.而就是吴镇宇这时这不经意的一眨,竟让人感到了他和黎明之间的那种微妙的关系:惺惺相惜又不共戴天.这大概是正角与反角之间关系处理上屡试不爽的编剧法门吧.也许吴镇宇应该为黎明的痛苦而感到快意,也许他该反思自己是不是要停下来.也许他当时的大脑短路一片空白.所有的心理活动都用那一个动作表达的淋漓尽致.早在前面那场激烈的枪战中,黎明假装中枪倒在地上.而吴镇宇却极力想要把他救走那个桥段和这里是异曲同工的.只是这里体现的更加隐蔽而已.那时,我在想,也许吴镇宇做演员这几十年早就琢磨好了,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面部语言和身体语言去表达.对他来说是个熟练活,他的专业素质就体现在这里.也许真的是他的感情也浸入了角色的内心挣扎,一个真性情的流露.也许两者兼而有之.脑际只有一句话挥之不去: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再看徐静蕾,印象中老徐这几年,除了折腾自己的电影外,到也经常在一些商业大片中甘当绿叶.关于这个电影要说的是,她讲自己把眼睛哭坏了那个场景.当时我觉得似乎在某个片子中见过类似的情形.虽然我认为在自己大脑记忆中查找资料是最理想的信息检索方式.但是你知道即使是最好的硬件配置和软件优化后,cpu利用率也可能达到100%,小脑袋也是会急需散热而停止运转的.这个寻找类似的情形的模糊检索过程确实痛苦得使我感觉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实在是人生的一大缺陷.而终于想到了,你猜是什么?竟然是网络中流传的关于八9年那段往事的记录片中,一个柴姓女子声泪俱下的场景.这时,我不禁为自己思维的跳跃性而感到困惑.一时无语.对黄浩然产生印象是一个叫做<黑白森林>的盗版vcd,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小子演的不错.而在<双雄>中,他显然不是主角,但表演极具张力,也当仁不让的抢去了不少风头.在带人追逐吴镇宇的那场戏中,他把角色那种歇斯底里表现到了极致.以至于你看到一张因为情绪高涨,不可控制的扭曲的通红的脸.这不是一般的虚张声势,从那个镜头你能看出他有多么卖力,多么认真的去刻画这个人物.尽管这是在汽车追逐的背景下,长镜头记录下的一个瞬间.而也正是因为是这样一个瞬间,我也看到让自己坚定喜欢这个演员的理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成为向吴镇宇一样的杰出演员.用有限的生命去塑造异彩纷呈的人物形象,从而在繁星璀璨的演艺圈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芒.
难怪黎明在电影这一块能够被人记住,甚至经常被人称赞。
事实证明,这部电影也有他出色的展现。
梁朝伟和黎明的搭配,无论从颜值还是演技都是一流的配置。
除了黎明和郑伊健的双雄对峙之外,吴镇宇的第三雄奸雄角色也是相当吸引人的。
挺好的电影,有深度,有剧情,有矛盾,有颜值。
不见了东西,就到不见了东西的地方去找。
值得敬佩的两位英雄,最后的结局,黎明的表现非常的感动人。
推荐,挺好的一部电影,我觉得这个分数偏低了。
我记得好像是在我念初中的时候看的,而且看了好几遍。
因为很有看头,黎明演的心理学家是一个英俊帅气而且疼爱老婆的人,觉得他和徐静蕾演一对,很靠谱。
而郑伊健演得警官很血气方刚,正义的化身。
其实在这一片子里,没有真正的正义,只有每一个人的利益!
郑同学在片子里一改华英雄优柔的形象,狂彪悍了一把,看了这部之后,我想要说伊面是没有演技的演员是有点冤枉他了.彪悍到带着手铐还能打一堆人的同学目前还是很少见的.剧情太夸大催眠的效果了,徐做作的表情让我有快进的冲动.黎明也许是四大天王里最温文气质的一个人了,但神奇的是...即使黎明再温柔,也还是个攻,即使伊面再彪邯却依旧是个受,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弱的攻也比受强,攻受之间是有不可逾越鸿沟般的质的区别的!!!
这就是我看双雄之后最大的感想.....
莫名其妙的两场连映,前面一部是《韩城攻略》,就不说什么了,能不看的时候可以不看的片子,场面、动作和噱头还行,梁朝伟很帅,故事结构和其他人的表演就基本可以忽略了。
这样的情形下看《双雄》还算惊艳。
懂催眠的人来作案,很有意思的故事,有精神分析的成分介入,所以还能回味。
黎明演这种神经兮兮的角色总是拿捏得比较准确,吴镇宇来演坏人当然精湛,郑伊健不评论,个人不太喜欢这个人,所以带主观色彩得认为演技平平,明显被其他人抢了戏。
徐静蕾就可以不出现了,跟整部片子的风格太不搭了,02年拍的或许还沉浸在将爱情进行到底呢吧。
结尾太实,没有张力,个人认为结尾卡到黎明在氧气柜里见到他老婆死掉就可以了,老婆也一起去了比较悲壮,不然实在太奇怪了。
要做希望的话让小孩和警察活着就行。
观众不是傻子,非要在最后点明主旨,什么爱什么的,把全篇的意境都给破坏了。
最后打boss的那段催眠没有前面那种潜移默化的感觉,听起来简直是挑衅。
此外就是诺基亚的广告太嚣张,我们的眼睛就这样频频被强暴。
黎上正的师父到底是谁?
怎么开始作了案杀了几个警察以后就不了了之了?
总的说来,就这两部而言,陈木胜比马楚成还是技高一筹啦,至少没有被人看出过于弱智的地方。
看的时候一直跑神,吴镇宇出场我就知道那两主角完了,那样的气场、眼神、服装、发型,完全是他的巅峰状态啊!
其他人不被秒成渣才怪!
一直好奇以吴镇宇的外型演技为何得到的机会总比别人少,个人YY得出的结论是:他太霸气外露。
除了和他同一级别的几个戏精,那些跟他拍过戏的人多半心里不是滋味,眼看着被抢啊!
导演当然不反对演员表现出色,但一人独盖影片太耀眼了未必个个导演都喜欢,估计也会嘀咕:天,下次我找谁才能镇得住他。
话说看伊面的戏我就老想如果镇宇来演他会怎样?
这个念头一经出现是如此的顽固,以至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偏心的。
于是想起高群书形容吴镇宇的一句话:”吴镇宇总被江湖误,狗日的势利的江湖 。
“
十几年前港影《双雄》刚上映时,用BT下载了DVD压片版rmvb,影片属于我喜爱的港片类型即:枪战、警匪、心理学类型片。
第一次看时对里面的催眠术羡慕的很呐。
从昨天夜到今傍晚我第二次看了该片时隔十几年后,在数年前看过好莱坞电影《惊天魔盗团》中对催眠魔术师钦佩不已后,发现早在《双雄》中就已有了相关桥断,不同的是《惊天魔盗团》中催眠魔术师是使用触碰的方法来催眠对方,而《双雄》是靠言语的诱惑与刺激,相当吸引人,尤其对于我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边缘玩家。
此片有着浓浓的上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那十几年港片风格,即精彩的枪战与拳拳到肉的对打,爬楼戏与车战戏双重碾压,比之如今的港片满满特效风有着很多很多的港味,同时此片的一些心理学知识描写虽我不能确定给内地最近这十来年心理悬疑片有多少借鉴,但此类型片确实不多见。
影片黎明对于催眠的定义与自我催眠的意义有着一针见底的描述,即人都有犯错的事情,这就是心理的弱点,利用心理弱点对其催眠是有着实际与可靠可行的用途和办法。
那么自我催眠呢?
影片一二句台词代过未多描述。
高潮往往在最后,此片也不例外,影片最后黎明和郑伊健一同使用言语的刺激来催眠对方,确切说是使对方神情恍惚,就在这决定性瞬间之中,胜负已定。
看来催眠不只是可以用来使人在睡梦中了解事情或案件情况,也可使人光天化日下神情恍惚而误事,本片此桥段有好几处描写很有趣。
那么最后你有爱过的女人吗?
你有想过为你爱的女人奋不顾身、舍身取义吗?
讲述了一个警察与一个罪犯之间斗争的故事。
警察在一次抓捕行动中被罪犯打伤腿部,后来大盗的孩子因为在与别人进交易的过程中被打伤,原来两个来参加交易的孩子有一个认出军火商中的人有警察,原来警察为了说服议会提高警察的装备配置,从而对贩卖军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犯罪分子猖獗的假象以提高自己的福利
两个编剧分工挺明显的,袁锦麟主要负责的应该是三雄的人物设定与关系以及动作场面铺排(把人质关入氧气不足的密闭舱桥段被冯德伦拿到《精武家庭》里了,只不过本作是利用大爆炸炸开密闭舱,比较适合《流言终结者》测一测),而关信辉更多着笔于家庭线以及味精含量严重超标的宗教救赎式鸡汤,什么「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是爱」,「你早就已经被自己的仇恨催眠了」之类的,最后在吴镇宇面前秀恩爱把对方搞崩溃估计也是他出的主意。但整个剧作其实问题不少:吴镇宇开头威胁黄德斌的戏码整段垮掉,好在他靠着超强的演技还是在后段把这个人物救了回来;黎明中了四枪还能硬举煤气罐堪比石智勇;女性角色全体花瓶就不提了;郑伊健的角色多余,算是对应地演了《暗战2》式的下把。全片技术风格呈现出某种向CG时代过渡的古怪感。植入的诺基亚广告生硬。
逻辑傻,故事碎,节奏慢,悬疑不足玄虚过头,拷贝杜sir《暗战》的对决模式,却玩得一塌糊涂,没有巧妙灵活的智斗,只有站不住脚的催眠,《暗战2》都比它好看,虽然人家在象征意义上弄得模糊不清,但观影起码还很流畅,至于吴妈对面瘫说的那句“我最嫉妒的就是你老婆,她有一个这么爱她的老公”什么鬼嘛
警匪片进入大学时代,观影迷茫阶段。
吴镇宇演这种神经质的角色太绝了,电影有些虎头蛇尾,双雄之中比较来看还是黎明胜过另一位
心理犯罪,还不错啦
剧本不太行,感觉就是个大纲。催眠这种悬乎的东西需要很多细节加持才能让人信服,不然只会让人觉得神神叨叨。本片就是这样,没有细节,催眠就是个神神叨叨的工具,可看性不够。黎明和吴镇宇真帅啊,为了他俩还是可以看一看的。徐静蕾我真的欣赏不来她演戏,从来没觉得她演技好过。
good film makes people think
可惜了,本是有内涵的题材。。。
平庸,没猛起来
为了爱情和亲情的无奈与坚持,这也是这片最感人的地方。
比预期的好看一点
打开电梯看电视,看电视看烂片
虎头蛇尾,既无趣味也无立意。仅有的一颗星都是给吴镇宇的。
有点港剧的感觉。3颗半星吧 -- 2012-8-28
从此开始对催眠感兴趣,并尝试做个内心强大的人
我居然买过这部戏的DVD。
那阵子香港这类商业警匪动作片太多了粗制滥造加审美疲劳
最近一直在狂追吴镇宇,可惜这部实在太敷衍了,吴的演技也没有体现出来,声音也不习惯。
其实还好,不过导演浅尝辄止,稍嫌俗套
催眠啊,,这个比较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