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内核是喜剧喜剧的内核也是悲剧首先,整部电影都非常搞笑,骗子的各种套路你会忍不住“OMG”地发出质问。
“甘都得?
”带着这样的灵魂的拷问。
电影以电信诈骗为主题,描述一个穷少年男屌丝骗子,专业诈骗团伙和成熟的成功女精英的诈骗“伪装爱情”故事。
故事男女年纪相差太大,我个人感觉不涉及爱情。
就像邓丽欣说的,女人对爱情的幻想会终止吗?
不会。
那么诈骗就永远可以做下去。
你收到的,不过是系统群发而你回复的,就是一条条陷阱邓丽欣也太美了。
我的娘亲。
诈骗头目邓编剧常年以身试药,游走在癫狂和疯魔之中,造就她又疯又狠的角色人设,真的很合适她!!
电影带着典型的香港人风格,对生活的嘲讽,怼天怼地怼老板,我时常觉得,香港人对恋爱对梦想的态度,深深培植于对于生活的悲观中,所以恋爱中带有国人传统的奋斗向上努力寻求真爱的基调,又带上日本韩国的悲观现实的态度。
挟持之下,大家又丧又积极,又嘲讽又乐观,我们看到废青又看到愤青。
我们心怀梦想,又时常失望。
吴君如的表演很松弛,跟之前的浮夸表演也不一样了,表现了女人对于梦想中的爱情期待与痴迷,你可以说她是恋爱脑,但是你想看看恋爱脑的男人,也可以去看看甄嬛传的温实初,他也是恋爱脑。
说实在,电影里她的穿着可以学一学吴君如的表演,我还是还是蛮感慨的。
故事进展到许久之后,以为迎来了爱情的她再次来到札幌,被网络未见面的英国工程师,实则是“少年”骗说在缅甸救助爆炸小屋的小孩而延误了跟她的见面,她居然信了!
无奈的她在札幌喝着啤酒,把盐加进啤酒。
想起自己死去的丈夫。
潸然落泪。
你经历的一切,造就了你,成为了你她说当你爱过一个人,那个人的习惯会在你生命中留下痕迹,你受到他的影响,可能你一辈子都不会忘,甚至它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听到这个话,骗子少年,他也把盐加进了啤酒里面,喝了一杯又一杯,他陪了她一路,在这个充满了回忆的札幌。
他们无关爱情,少年看着她的眼神充满怜悯虽然很难说这个ending想说明什么,吴君如后来发现,原来在一年前的日本之旅,这个少年已经陪她走过了这么一段路,他们在一年后的札幌又再次相遇。
他们也许经历了一场不存在的爱情。
(千万不要告诉我少年爱上了吴君如)所以本来我还期待着这部电影的反转再反转。
最后却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甚至都没放下,太飘了。
原理应该是穷屌丝青年将昔日不可一世的高知精英成功女性玩弄于股掌之中(这里本应该带着反转的优越和对现实精英阶级的讥讽却没有做到),他自己也说隔着手机就可以操控对方的喜怒哀乐,他却要亲眼看看,跟着在札幌晃乱一圈(怎么突然有钱!?!
都说了组织管理太松散了!
)明明他们代表香港社会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群阶级,他们通过电信诈骗“交换财富”,实现白先生的“食脑的人不劳而获”。
男主明明抱着不洁的目的而来,却最后干干净净没有道德瑕疵。
还给他戴了知错悔改的帽子,女主几百万的转账只为感受一场虚幻的爱,最后也不追究,这也太…不食人间烟火了吧。
我想说你日日夜夜的看诊,做手术和忍受病人的坏脾气是为了什么?
果然快乐不需要计算代价吗?
本来,讨论现实主义话题,例如阶级对立,传统行业衰落,没有出路的年轻一代走上道德犯罪,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这些话题都很屌!
但是,讲着讲着,从诈骗,从人生苦果,讲到高龄丧偶女性的空巢寂寞,讲到我如果幻想我爱过我不追究,这落脚点未免有点强行结果。
虽然过程是搞笑又无厘头的。
话说大陆的五十二岁面对的是老无所依,想不到香港电影居然告诉我们,你们面对的52岁是缺爱。
在浴室里面跌一跤爬不起来然后听到来自对方的呼吸和心跳声真的有那么自我满足的感动吗?
最后拍得稀碎,我以为电诈集团是要给吴君如上人生一课,最后没来得及上课却被小年轻的自我道德觉醒给打的稀碎。
只能说香港的电信诈骗团伙管理组织太松散,洗脑太随便,人员招聘和管理太弱鸡,你们办不成大事的。
有空抽点骨干去缅甸学学吧。
吴君如最后在机场出口迎来了自己的梦碎时刻少年也说不准,最后他怕的是什么?
他比起被发现他是骗子,也许更怕的是这个慷慨又浪漫的女性,她的梦碎时刻。
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的“道心不稳”。
要骗,就要心狠手辣。
小年轻,还是太善良了。
虽然是路人,但是他不忍心那群骗子的头目说的对,这个少年他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诈骗者。
他最后拼了命抢了手机,飞奔到中区医院为了阻止吴君如再次被骗,那一段看的我好紧张哈哈。
既怕姐妹过得苦,又怕姐妹开路虎。
又怕他被抓,又觉得要是不被抓,这主题就不升华了!
吴君如最后也知道了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曾经 she is happy like a bird吴君如说,爱情就是一场相信,只要你相信自己是被爱的,相信自己爱过,那么你就是在谈一场恋爱,而不是被诈骗。
说真的,信我者得永生这话术今时今日居然可以用在恋爱上我也是服气那么恋爱如果不是实质的付出与获得,只是一场颅内高潮?
那么的确今时今日大家的精神状态的确堪忧当然,从一个现实角度上说,庆幸的是,这个拥有3亿身家的女性没有被骗走500万美金,不然对她来说,我觉得绝不仅仅是一场虚幻的爱情。
而是一场重大的事故。
比起金钱更多的面子的损失和对自己过去的否定。
它会让你变的破碎。
电影里面独立女主的人设的确很赞。
单身无子,事业有成,财富自由。
有影评说“对她来说的,她失去的只是钱财,但是却同等收获到了来自心底的温暖和爱。
”我忍不住😂😂真的!
电影人设固然貌似美好,但是很难共情。
而且诈骗不可取。
爱过的人会成为你的一部分,但是诈骗不算数。
恋爱为0,舔狗不算,不也是这个意思?
这件事告诉我们,当你觉得遇到了soul mate那么你第一件事怀疑,就是这个人有你的人生履历,是诈骗,是关注你的社交账号和朋友圈而非真爱
当然,我的性格是按照你喜欢演的
我最近常看甄嬛传,甄嬛跟皇后华妃她们一起看戏,华妃非要选樊梨花被休三次的事情来膈应皇后,甄嬛选了南柯一梦来为皇后解围。
的确,对后宫的女子来说,人生潮起潮落就如南柯一梦,皇上的宠爱,皇子中谁能重登大业。
有时候时代的扭转纷纷不由自己做主,自己只是一缕浮萍。
但是放在当代的香港以及大陆的自力更生的女性身上是不同。
人生如果做这么一场南柯一梦,损失不仅仅是金钱,时间和精力,更有可能是自己未来安稳的晚年。
自己因此而走上不归路。
如果没了400万,你还能这么笑吗所以撇开浪漫来说,每个女孩子都是,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活在Disney land。
你就是活在reality里面。
王子和公主的事情不会发生。
英国的工程师也不会买上一片土地,建一个教堂跟你住。
梦想里面,你们可以在深夜里相互安慰,却终究不能相伴一生。
香港的商业电影现在近年来就会有这个噱头,很多知名的香港港星会在里面客串一下,表演一下,虽然不是担任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却能起到一个令人会心一笑或者忍俊不禁的一个喜剧效果。
郑中基那个为了省四块钱高兴的手舞足蹈,“松毛松翼”的样子,真的是笑死了。
吴君如在后面摇着头说。
就为了4块钱,这个男人还跟我谈什么soulmate.soul你的头。
Soul什么mate,有钱才是真但因为太搞笑了,我给满分。
希望我也有一天,可以为一场虚幻的爱情豪掷千金!
收听链接: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5d3e0184447b1bd0cf7b72关于节目《风流一代:科长生涯滑铁卢?
是悼词还是赞歌》中设置的抽奖,以“转发节目至朋友圈”的方式参与的听众朋友们可添加Aki个人微信:Aki191913确保有效参与。
请以该方式参与抽奖活动的听众于即日起,三日内联系我们,过期视作放弃参加。
三日后我们将公布获奖听众,并同时将抽奖录屏公布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确保活动真实。
请获奖听众于彼时联系我们,告知您的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我们将以最快速度将奖品寄出。
感谢各位听众的支持!
主播:蜂鸟 Aki剪辑:Aki文案:Aki镜面计划是一档由独立影迷共同创作的电影评论播客。
我们试图用拆解一部电影的过程来重构与它的连接。
节目每周三更新,分为「解剖」和「速通」两种类型。
镜面计划会坚持鼓励所有真实的表达,用观点激发观点,也欢迎一切讨论和批评。
【欢迎关注我台同名微信公众号和豆瓣账号】商务合作+V:Aki191913
时间轴:00:0000:10 本期主播介绍00:1000:22 引言00:2210:16 《我谈过的那场恋爱》相关讨论
10:1629:06 《戴假发的人》相关讨论
提及影片:《志明与春娇》《孤注一掷》《天才枪手》《暴雪将至》《坚如磐石》《未麻的部屋》《速度与激情》《漫长的季节》
几乎看遍了剧透才走进电影院,没想到被一些细节触动了。
遇上“骗子”之前,余笑琴对生活抱有敌意,经常满腹牢骚,会拍下各处的投诉电话,留着心情不好的时候打电话挑事发泄。
遇上“骗子”之后,她放弃了投诉,反而给陌生人善意的建议;穿衣的色彩也越来越鲜亮,整个人焕发出生命力。
“骗子”被前女友甩掉,被迫面对她优秀(而幼稚)的现男友,只能灰溜溜从她家里搬出来,露宿街头。
恰好独居的余笑琴在浴室滑倒,动弹不得,却叫不到一个人来送她去医院。
两个孤独无依的人打了一通电话,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听着对方呼吸的声音,在不同的地方掉眼泪。
“骗子”怕暴露身份,找理由爽约,让余笑琴独自在札幌旅行。
按理说,他只需跟她维持线上联系,但他就是想亲眼看一看,于是赶去札幌,偷偷跟在她身后。
余笑琴和前夫见最后一面时,两人即将离婚。
前夫拉着行李箱走远,她从楼上往下扔花盆,让他去死,他居然笑了。
几个小时后,前夫突发心脏病离世,余笑琴一直想知道他在笑什么。
长久以来,她记不起自己和前夫的过往,也许是不敢,因为感情已经破碎,死亡成了遗憾,之后的生活也烦恼压抑,让人很难面对过去的美好。
但如今,“骗子”的爱包围了她,她有了底气直面过去,在札幌故地重游,想起当年和前夫一同旅行,从桥上把花束扔到他面前,和最后一面扔花盆的动作一模一样。
她终于可以说出“我没有释怀”:因为现在拥有了爱,所以承认失去旧爱,也不会那么狼狈;她不需要故作姿态地否认,爱情就是美好的,又在她身上发生了。
她经历了三次失去,前夫突然去世的时候,在机场误以为“骗子”有了恋人的时候,得知“骗子”是骗子的时候。
但她依然会说“我只是谈了场恋爱”。
其实我并不觉得,余笑琴和“骗子”之间是通常所说的“爱情”。
余笑琴只是享受爱与被爱的感觉,重新打开内心,和“骗子”扮演的角色无关;“骗子”只是受到挫折,享受操纵女方喜怒哀乐的感觉,找回存在与价值感。
但是我喜欢这种似是而非的情感,它和生活一样,并非完美又绝非一无是处。
看了吴君如的《我谈的那场恋爱》,笑屎。
讲杀猪盘题材到,却没有像大陆拍杀猪盘的那么血腥暴力,解读方式倒是文艺浪漫。
诈骗局这件事,只要当事梦中人永远不醒,那就永远是真。
一如爱情,一如鬼神,信则有,不信则无。
里面l配角还有郑中基,太子爷扮抠门就是很有喜剧效果。
还有那个天秤座的梗,cue一次算了还要补刀再cue一次。
再就是从只爱为路见不平挑剔投诉而拍照片,到为了记录生活的美好而拍照,到每张照片隔很久之后放大发现背景里的npc原来就是有情感交集的人,这个点是《向右走向左走》里也有过的吧。
不经意到背景人物其实早就再不经意的适合走入你的生活的角角落落,一如交往过的人早已走远,而ta的某些习惯或语句,却在很多年之后鬼上身一般 突然在自己的肢体动作或者无意脱口而出,一时被自己愣住。
少年男主长得不算帅,但是被拍得很有味道,想了半天觉得不知道像谁,想起来之后应该是感觉很像二十多岁的时的刘亚仁吧,那种倔强青涩不屑的街头感,又不失朴实的野性真诚。
吴君如真的是越老越好看啊,越是喜剧演员染色的女演员,一动容去流泪就会更因为反差感更打动人。
影片的色彩和打光我都很喜欢啊,哈哈哈,那个车厢的男女互动画面都很美。
对比色也用得很别致。
喜欢喜欢,我要去豆瓣打五分。
哈哈哈哈哈。
很有意思的轻松电影,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
我还以为是小说改编,看到最后的员工表,才知是导演原创剧本,很赞!
不论贫困还是富贵,不论学识渊博还是浅薄,渴望关注,渴望被爱,渴望关心,都是人的本性。
也因如此,电影很轻松治愈个人觉得值回票那事实上是婚恋诈骗,但因为诈骗犯初来乍到还良心未泯,女主也还没
陷入「杀猪盘」的高知女性 X 良心未泯的诈骗男!
以女性视角呈现的「杀猪盘」式浪漫骗局,没有义正词严的爹味说教,满是温柔与深情,果然还是女导演最懂女性的心。
为什么高学历、高收入、高阅历的人也难逃情感的诈骗陷阱?
因为令你欲罢不能、坠入爱河的背后,是整个诈骗团队的通力合作--专业恋爱剧的女性编剧,为你创作最懂你审美和性癖的人设和剧本;洞察人性的心理学专家,认真钻研过你所有平台上的动态,记下每一个生日、纪念日以及你不经意流露真情的瞬间,投你所好,每一个礼物都送到你心趴上;情商极高、信息秒回的操盘手,事无巨细、风雨无阻地给予你情绪价值……有这样肯为你花心思的「虚拟伴侣」,假意,真情,谁又舍得分得清楚呢。
故事的最后,男主角匿名举报了诈骗集团,而女主角选择了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她靠着这份爱意走出了丧偶的阴霾,也给毫无波澜的生活多添几分期待,57岁的她又一次找回了当初的热烈。
她向问询她的女警吐露真心,「爱情,你相信就是真的,我只不过是谈了一场恋爱。
」一年后,两人在一个早已结束的骗局里,去赴一段札幌相见的约,隔着车窗相视而笑。
爱就像信仰,相信才会存在,它是抵御无常的良药,是疗愈心灵的幻觉,当局者迷也好,自我催眠也罢,又何必拆穿。
只要爱过,投入过,能让你开心,就是好东西。
#我谈的那场恋爱#lovelies#我談的那場戀愛#殺豬盤#杀猪盘#網絡詐騙#那咋了
14thBJIFF 第二场/首都电影院西单 映后场/两个孤独的、没有紧急联系人的人的相互陪伴,如果爱情的开始是一场骗局,但当时的开心是真的,那就是“我谈的那场恋爱”(Love Lies),重点不是“恋爱”,是“我”选择故事如何讲述。
有我喜欢的一些细节场景:第一次在札幌的背对举杯;第二次在札幌的真正见面,也只见着一面;吴君如在札幌街头的大笑,很有生命力。
但作为导演首部长片,缺点也很明显:札幌之前的部分节奏都有点不够抓人;角色都不够立体丰满,球场的辉叔(是这个名字吗?
)、李伟祖的前男友、余笑琴的前夫和朋友、白先生,都很脸谱化;唯一有神秘感的角色是玲姐(是这个名字吗?
*2),但仍旧没有跳脱出美艳的受情伤的坏女人形象。
而就像映后问的,这个角色在这个诈骗集团如此重要,为什么抓捕时这个人就不见了?
映后导演说的是这个角色的设计就是一个为爱痴狂的女人,她每次出场都是经历了一场爱情的波折,所以她会在最后用眼神鼓励李伟祖向笑琴揭穿骗局,后来她也自己离开了这个诈骗集团,所以抓捕时没有出现(这一段导演说剪掉了)。
关键人物的关键选择,怎么可以剪掉啊啊啊!
之前听播客在讨论这部电影就有点感兴趣,到没到一定要看的地步。
jing想看才去了。
看完觉得蛮好看的,我能嗑。
一个本应板着面孔的专业人士,也非常需要关怀。
需要爱,不分年龄、性别、职业。
我潜意识里觉得结尾他们一定相视了,所以看得很开心激动,但是出来之后他们告诉我没有…jing说不懂要发劫匪视频的时候为什么邓丽欣用那种眼神看张天赋,我理解是邓应该知道张动了恻隐之心,无论那是种什么感情。
因为播客,天桥那场戏是我期待已久的,没让我失望。
吴君如的表情,那种明白自己被骗的同时,又对她的爱人并没有遭遇不测感到开心。
不过有些地方我觉得不自然,比如吴對警察太坦白了,在作为警察的蒋祖曼言语中带嘲讽时,还配合蒋我是不信的;从手机照片看到张(各种倒影啦,远方的天台啦),我们仨都笑出声;天桥上吴知道张和她在同一个地方,都不去张望一下,死都看不到张,我不信。
周一下班后和chi,jing在观塘看的,买了肯德基吃炸鸡美滋滋。
阿珍从小刻苦学习,名校毕业(非4+4),在一家私立医院当妇产科医生,老公心脏病死了,家人0,朋友1。
骗子阿强爱上了阿珍,的钱。
阿珍被骗了400万,却说自己是谈了场恋爱。
两个小时的电影, 被骗5万、400万的镜头一闪而过,剩下的全是阿强的良心未泯纠结与挣扎,和阿珍陷入情绪价值的甜蜜。
对于普通人而言,那些一闪而过的镜头才是值得警醒,而不是沦为粗劣炮制的粉红泡泡的背景板。
普通人看到自己拍的照片里,骗子如影随形,阴魂不散,早就吓尿了好吧。
这类电影还不少,干脆做个豆列吧,就叫——美好的爱情细思极恐。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鱼肉和刀俎谈恋爱,那是挑战刀俎快不快。
现实里,恋爱脑傻白甜不只被吃干抹净到分文不剩,还要被敲骨吸髓背上沉重贷款。
认清现实吧,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曾经说过——金钱是检验骗子的唯一标准。
老子说的,古人诚不欺我。
前两年听说一个朋友差点被杀猪盘骗的故事。
他没有被骗,每一步他都是非常自觉地察觉到危险,但他还是给了联系方式,下了对方要求的那个软件,注册的账号,最后被盗取了手机信息,被P了假视频。
他做到了及时止损。
但是有人聊聊天还是挺好的。
他是这么跟我说的。
“你要的太多,你的需求只有骗子才能满足”听完他讲,我一下觉得我们生活得都很悲惨,虽然我是他的朋友,但是他这样一个教育修养都良好的人,依然需要杀猪盘去慰藉,每个人有各自的孤独,我好像帮不到什么。
更不必说去年秀才、一笑倾城在短视频中老年赛道上成为梦中情人的盛况。
从前金钱焦虑很严重的时候我听闪光少女斯斯的一些播客,里面一个嘉宾提到,有时候你的有些需求,还真的只有骗子才能满足。
你要的太多了。
不是,我真的要太多了吗?
看片的时候让我想起之前和姐妹吐槽时的一句话,只有情趣用品生产商才在乎女人哪里爽怎么爽。
好像“让女人爽”是个很低级的需求,是社会分工里面尚不存在的需求一样。
是只有骗子渣男才能满足的需求?
《我谈的那场恋爱》也讲杀猪盘故事,但是没几部同类型作品那么奇情,反而很轻松、很温暖。
不愧是香港中秋票冠。
看到我在电影院快乐地哭泣。
查了查发现本片导演何妙祺的编剧出身,更说得通了,片子不乏很多精妙的设计,虽然有些地方有点设计痕迹,但是找的点却都很准确。
准确,是多么重要啊!
角色丧夫的高知女医生余笑琴在软件上结识了为她量身定制的丧妻“法国大叔”,而背后则是一个功底扎实的诈骗团体。
没那么漂亮的精英女人,吴君如演活了这个角色,她一出场我就完全相信了。
邓丽欣演诈骗团伙背后的美丽军师琼姐,这个美女没有花太多笔墨去塑造,重点还是集中在女主身上。
但是女导演拍性感女人果然还是足够慈悲,没把她拍成一个讨厌的花瓶,而是有幽深的内心。
“激发女人的圣母心”,“打一巴掌给个枣”调动她过山车的心态,在影片的铺垫阶段,这些小花招做得都很准确的。
张天赋饰演片子中向丧偶姐姐发起攻势的骗子“少年”,他是一个初入诈骗团伙的男宝,余笑琴也就相当于他的诈骗“初恋”。
现实中的骗子可能不会那么温情,但是一切为主人公服务啊!
总之,有钱姐姐和诈骗弟弟相约在札幌见面。
日本见面的设计也很好。
“和你一起去日本那个人就是你的真爱”,算是一个旅游世界里面的传统讲法。
男女主跟随想象,最后才见面的这个设计,也会让我想起《西雅图夜未眠》。
后面还有很多精彩设计我就不剧透了。
我一直觉得好的文艺作品最难得和重要的点是给观众一个安全的空间,在那里面,没有人会评判你,没有人审视你,你的想象和经验跟随片子里的事情安全地游泳和漂浮。
我跟着《我恋爱》哭哭又笑笑就是这种感觉。
这片子有惊人的都市感和现代感,讲中年丧偶孤独生活,却不苦情。
我们的这位女主角,她有令人惊叹的买单能力。
她为自己的需求买单我今年来最痛恨的一句话就是“他最大的魅力就是你的想象力“。
我请问什么事情最大的魅力不是我的想象力呢?
难道所有这些事物不都是经过了我眼睛的这层滤镜吗?
我反而觉得,改造世界最需要的就是想象力和胆量。
而《我恋爱》的女主具备以上所有要素。
她为自己的想象买单。
我们赞许金钱,因为它是一个一般等价物,它解决我们尚不能命名的那些灰色地带。
花钱办事。
金钱是一个一般等价物,而爱是一个“一般等价感情“,当我们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的时候,我们不是谈钱,就是谈感情。
我们不知道的、尚不能命名的那些感情,我们姑且称之为爱情。
金钱似乎看得见摸得着,但也是因为人的信仰,因为金融机构和政治架构而有了公信力。
爱情也是这样的,爱情也是这样的。
没有谁比谁更实在的。
而且女主角的物质世界已经如此丰盛了,她有强大的买单能力。
男人也是这样做的。
难道马斯克用粗暴的方式转移服务器的想象力就更高贵吗?
他一直在为自己的想象力买单。
她也是。
就像余笑琴最后说,我没有被骗,我是谈了一场恋爱。
又或者说,她的某个需求得到了慰藉。
这个东西不是资本主义的需求,也不是女性主义的需求,不是她领导的需求、丈夫的需求、客户的需求,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的女主角,这个五十岁出头的女人,她用她整个的人生经验形成的一个需求。
这个需求就叫“她的需求“。
她想满足自己的需求,她为自己的需求买单。
她花时间、磨炼经验,但是内心对人与人之间善意羁绊的那种需要没有停止。
我记得哪个作家说的,你越写,想象的世界就越大,而现实的世界就越小。
我们的女主角余笑琴就是这样做的。
她可以一直买,买到这个世界如她想象为止。
一直以来,所有人也都是这样做的。
#北影节第一场近几年最钟意的一部影片,出乎意料的惊喜和清新,看完之后从英皇影院出来,走在阳光的马路上,整个心情都充满愉悦。(天秤座的笑话太典了,有被幽默到。是那种恰到好处和点到为止的浪漫,有种微醺的感觉。重新定义恋爱,是一种感觉或者直觉,而无关乎其他的什么。喜欢的几个瞬间,一个是少年塞钱进包包的时刻,一个是在电车中,两人靠在一起的时刻。还有就是最后电车再度重逢的时刻。故地重游,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珍惜的是什么。错过的,失去的却以另一种方式重逢。彼此在同个空间,确确实实是共享着同一份心情。或者说,跳出恋爱,其实关注的是每一个孤独的个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都同样值得被书写。还有就是太喜欢电影的配乐了,弹尽起起伏伏。竟然想在七月去一次札幌,期待在电车不期而遇的那种心情。
我没被骗,我只是谈了一场恋爱
总想到,“新年无快乐,就留在冰岛想象到札幌,我愿意将天国拿来换美丽客房”。这一年看了好几部杀猪盘。动作爽片,无脑烂片,什么都有,轮到港式调味,又有一些很港的意思,恋爱想谈就谈,决不因噎废食,千疮百孔不在话下,而总有人会有一点底线,俗套而又跳脱俗套。至于假戏真做,那也是各取所需的点到即止。于是一个恶劣事件,又隐没到许多公共话题港片的大背景里,有怪奇的浪漫,也有淡定的散漫,注定有争议,但终归它所呈现的拆解,不是为了同理共情,反而用以警醒甚至救赎。还真是有点特别。邓丽欣一出场就觉得明丽地好玩,而吴君如同样依然很好。到头来会想,嗯,富婆也会坐公交,也会一年不换手机,也会跟其他中年妇女一样喜欢挥舞丝巾。三星半。
惊人!把诈骗拍得这么浪漫= =
烂成这样……好评都买的?又被骗了……
长评见
剧本成熟视听舒服,男女主的故事线都很扎实,笑点也插的很棒。所谓杀猪盘,明明周围被骗的故事那么多,但还是有人前赴后继,而只要人类仍然追求感情就永远还会发生。听说张天赋是下一代顶流,这部确实拍出了帅气#hkiff48圆方百老汇
片头字幕显示影片得到了香港旅游局的全力支持,可两位主人公真正相遇的地点却是札幌,而且这部分的画面最美好、情绪最强烈。不禁想到了《饭戏攻心》里的台词,“打开门,走出去,走远点”。
很惊喜的喜欢!女主角心情低落的时候会去做的事情是去便利店把冷藏柜里的饮料一个个摆正,或者给平时拍照留底的地方写投诉,太好玩了hhh莫名很戳到我…几十年前向着桥底扔下了一束花,几十年后抛下花盆,两次情绪的宣泄终于让她看起来像个活人。丈夫在离开时绕着家的位置转圈,女人在电影最后搭着循环车打转,就好像重新走进了爱的莫比乌斯环。Love Lies,爱在你相信的时候才是真的。整个旅程里,她通过这些经历找回的是曾经爱人与被爱的感受。是BUHK选修课助教老师的首部长片,明天我要面对面狠狠表白她💕
本片的成立依託於香港深厚的都市通俗文化傳統,它與為港人所最喜愛的旅行目的地——抑或說精神聖地——日本遙相呼應。影片還立基於這樣一種較為爛俗的觀念:愛情和詐騙在本質上是一回事,就看你騙得有多好、有多長。個人並不贊同對於愛情本質的此種判斷。中年富婆余笑琴對被道破的情感騙局一笑置之,不予追究,認為自己只是經歷了一場盛大的網上情緣,對於這種認識的評價將介乎兩極之間:有人會說被男人騙了還以自我欺騙搪塞,是蠢貨,也有人認為年屆中年仍勇敢追索愛情,是女權。輕喜劇的體裁和對接受環境的過度考量,使得本片無法對愛情和婚姻的意義開展更深層次的探討;此外,片中的網戀關係似乎缺乏身體性的層面(參見電影《她》對人機情感中性的部分的處理),個人認為也是一種遺憾。粵原,24年11月15日22:00於青宮2號廳,觀影環境劣甚且出警無效。
可能放在二十年前还会相信这种阴间童话
回西班牙飞机看
非常喜欢!!超出预期的好看!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吴君如,真是好演员,脸上很多细微的神态变化都能传递情绪,在轻盈甜蜜和疲惫哀恸之间的转换非常妙,是非常非常生动鲜活的女人五十。之前看她的《得闲炒饭》就很喜欢,这部里的表演更细腻。以及不愧是女编剧女导演,造梦恰到好处,太知道女观众会被什么打动了,电影本身又何尝不是一场身临其境的情骗啊,你相信是真,电影带给你的情绪体验就是真,你不信,那就是一场幻影。
这剧情分开看还凑合,连起来看就是科幻片了,音乐还不错
爱说谎/爱存在。想喝加盐啤酒了。🎯:超脱了“恋爱”,或者说扩展了“恋爱”的定义。强调的是自主性,由我观之。与自欺欺人有微妙的差别。🎭演员:我期待吴君如更多“正剧”的表现,她超我预期地回馈,不负大美女之名。两次雀跃——香港街头、札幌街头。两次疾奔——机场步道、医院廊桥。(印象最深是札幌·电车·夜,两人第一次正式接触。脑子里蹦出一个词是“热传递”。)🎬导演:延展自杀猪盘,而不是依托于。不算超前,但对于大陆是,其中差距无可指摘。
记住里尔克说的 做爱的那个
是很治癒的讓人心情明亮的電影!很舒服的女性視角的浪漫,各有風格的女性角色都特別可愛w期待正式上映!
2024年了,一个讲杀猪盘的故事里港女形象仍然受困于恋爱大过天的落后价值文本,好惨。 油腻演法如MC被讯问对阿SIR大谈such as“你知唔知道一个男人点样令女人离唔开佢…” 阿蛇还要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样倾听实在很作呕。君如演出没吹得那么神,克制文艺向若《朱丽叶与梁山伯》时早已显现。 at PE 九月不記得幾號的早場。
真是个好作品,好温柔。导演/编剧会讲故事,也会挖掘人物内心。
#HKIFF48# 騙局不全是謊言,做戲也有幾分真心。源自現實不至於過分誇張(去年台灣也拍了一部同題材的《莎莉》,足見其普遍性),結局也沒有落入俗套,分寸感拿捏得很好,吳君如對喜劇出神入化的掌控力令人驚艷。很喜歡一年後的札幌之約,全場驚呼,真是好浪漫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