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是有点吓人,故事性就弱了点,很多内容都不知道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莫名其妙的结尾,有点后悔看了,以后看香港恐怖片真的得三思了。
忘不了在仓库中墙上的婴儿画像....气氛渲染地太好了 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的怪婴还有最后晃落在地上的摄影机无限的绝望啊啊啊啊啊.....
人类直立行走的代价是骨盆的变小,从而带来生育风险的增加, 这就导致头部较大的婴儿很难通过产道,加之文化习俗对畸形婴儿、“生而知之”的婴儿的恐惧,由此诞生了一些恐怖传说,这在各个领域都会出现。
同时,自20世纪60年代有官方记录以来 ,香港的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的差值在1960年和1961年达到了历史峰值,达9.16万人,而当时香港经济还没起飞,医疗条件的不足也导致婴儿死亡率的提升,伴随着人们见到越来越多的死婴,一些关于婴儿的都市传说随之泛起。
说到底,这一现象其实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这部片子我首先觉得最棒的一点就是——片尾的最后几分钟。
先是片子突然变成了DV模式,类似《女巫布莱尔》,然后在DV模式结束后,本来以为电影应该也画上句号了,结果又突然出现了另外的彩色版DV,这次的处理非常棒,尤其是最后那个女人坐在床上说话时的声音处理,和女记者脸上滴上血之后,突然抬头看到的天花板上吊着的死者。
另外电影里电台访问突然停止那段,还有电话里的来访者突然说“大头怪婴”都让人印象深刻。
明显是受到《女巫布莱尔》的伪纪录影响,可惜没拍出后来《招魂》的效果,但其实比人家早10几年拍成这样也勉强可以了。
新城电台。
当年港台、商台和新城三足鼎立。
电台的黄金年代也就是05年后开始衰落。
吴镇宇的演戏的方式多年没什么变化。
何超仪这混血儿当时很嫩,和卢靖姗真是相似,脸盲症在《狼牙》时就错认了。
周丽淇很美啊,当初看《玉女添丁》就觉得她不错长得,却愣是到了《秀才遇着兵》才记住她的样子。
叶伟信、麦兆辉、司徒锦源、司徒汇焯几个导演编剧客串。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恐怖片影迷,看过将近一千多部恐怖片,有低成本血腥的(鬼玩人之类),也有驱魔灵异(驱魔人之类),还有探案侦凶的(沉默的羔羊之类)。
之前对香港恐怖片了解并不多看过几部像山村老尸,三更,回魂夜,维多利亚一号这种烂大街的。
并不觉得香港电影能吓到人,幼稚的情节,尴尬的对白。
但是这部电影,我看完之后觉得,要再去看看更多的香港恐怖片了。
真的非常精彩,至少作为一部恐怖片,他首先做到让人恐怖了,我这种本已对恐怖麻木的人能感到汗毛直立,在电影院观影感受会更强烈。
电影一直没有出现大头怪婴,这个悬念留在这里,给人一直带来一种随时出现的压迫感。
有的时候,恐怖片中的鬼,你搞清楚他的来历,往往都变的不再吓人了,比如贞子,伽耶子,当我们知道他们身世之后,再去看他们,觉得原先的恐怖感会荡然无存。
人的恐惧,更多的来源于未知,很多人怕僵尸,也有很多人怕鬼,但是怕黑的人无疑是世界上最多的。
为什么?
因为人对未知事物的不明确感,导致的压迫式的恐惧。
这部电影把这种恐惧做到了近乎完美。
我给他四星,一星是扣在一些尴尬的对白上,可能是大陆人跟香港的语音习惯不同,我一直认为香港的对白显的过于直白。
这部电影跟我最喜欢的电影罗斯玛丽的婴儿有一个相像之处,就是他们都把恐怖的压抑气氛留到了结尾。
只不过这部电影拍的更粗糙些,表达的东西更少些罢了。
看了“香港制造”上给捧上天的大头怪婴,实在是一般,所谓点睛的“手提风格”,我没闹明白点睛在哪里,突兀倒是真的,既然摄影师是贯穿的配角,那以他为视角的“手提风格”,就应该更早的出现,而不是到结尾才来个惊鸿一瞥,再想想,正常人碰到这哈子儿事会什么反应?
敬业的继续扛着摄影机给“鬼鬼”们来个特写?
换我早就把这笨家伙一丢,喊爹叫妈去了……当然,你可以说他是爱岗敬业郑宝瑞用的一些所谓惊悚元素,也是港片早就玩烂的了,“集体撞鬼”“鬼影飘飘”“生死对话”,多么多么浪漫的桥段啊!
毕竟,比起那些粗制滥造的港产鬼片,大头怪婴还是充满了诚意的,甚至有电脑动画的加入。
从头到底没正脸出现过的“大头怪婴”说实话的确要比小白鬼脸吓人不少,故事也尚算流畅,正因为如此,我十分的期待郑宝瑞的热血青年。
前几天 我们兄弟聊天 说起了这个电影 真是我的少年阴影啊 回来想再看一遍 做个魔改文啥的 可是 看完发现 一些东西想说说
看完电影再回来看这 地方 就有意思了 这人物叫 克里斯是个死人 也就是鬼 我是后来才发现 他是故意引 这小伙子到 大头怪婴那里 目的 我只能猜是她们娘俩想出来 我怀疑大头怪婴 本体可能已经死亡
这个地方刚刚 进去的镜头 笼子貌似是没有东西的 可是,,,
这个片段 后来我想了想 嗯?
如果这电影 是有鬼的 那么根据恐怖片 通用规则 一个护士 会不会比较容易 跟他们亲和力比较高呢 所以说她不是有病 她是一开始就看见了
注意这句话 我的理解是 你没事 你身边的人就不好说了 那么问题来了 神婆 怎么知道女主一定没事的 她法力很高吗?
,,,电影后面知道 不高啊 我的解释是 女主是招阴体质 也就是神婆标准体质 不会出事是因为 这体质其实 自带预警的 如果是小事一定没事 打不过还不会跑吗
这片段看似 没什么可是电影看完 呵呵这电影 真是处处有惊喜啊
这段后来我们知道 他已经被附身了 这就给我的 推论加分了 可是还是无法解释 要是本体死亡 为啥要附身别人呢?
老老实实当鬼不香吗 他是不是需要什么东西?
这片段能说明一些问题
这一段我也是 很费解 克里斯到底想干嘛 后来我想 电影结尾,,,这克里斯电影 里面可能就是个诱饵
白纸?
白纸 那么这个护士就 真的是他们的预定目标了 她娘俩的挑人计划真是,,,精彩!
这个地方起火是要 掩盖个啥?
是出生的医院 还是那七个倒霉蛋的死 大概都不是 而是某个人的失踪 因为如果让人知道了会破坏他们的计划
这地方除了 吓人以前我很费解 他们跟这外国人 有什么深仇大恨?
注意 这护士讲述 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我的解释故事是这样的 40年前 大头怪婴出生 然后被政府秘藏 后来他们娘俩 用了好多年才 逃出来我估计应该 很虚弱 谁知道又遇到伊朗校长和他七个倒霉蛋 所以他们又受伤 后来极有可能大头怪婴他妈 换了个身体 这才是报纸起火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杀那个外国人 因为他很有可能跟 伊朗校长是一个信仰 所以,,,唉 伊朗校长 被折磨这么多年 可见他们娘俩的脾气,
大头怪婴的永生计划?
我不知道猜的对不对 不过我觉得这思路 有些东西说得通
最后留个头像 纪念吧 觉得我说得对 请点赞说的不对请留言
这电影最早的版本在女记者和摄影师和吴镇宇去仓库找失踪的迈克到了仓库后女记者打电话给迈克电话里是可以听到迈克的说话声音的,迈克指引着女记者去找他,最后女记者说迈克你在哪里啊,电话里迈克说我就在你身后啊 然后女记者一扭头就看到迈克的尸体现在可以看到的版本把电话里迈克说话的声音都给删了 估计是因为太吓人了吧 一个死人指引着活人去找他越想越瘆人还有最早的版本结尾有字幕写女记者失踪 吴镇宇疯了 摄影师死了
《恐怖热线之大头怪婴》童年阴影三部曲之三:纵观整个影片,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恐怖气氛渲染,以及演员的演技,都是恰到好处。
时至今日,依然可以盖过当下的国产恐怖片。
影片主要讲诉的是一个深夜恐怖电台节目,偶然间听到“大头怪婴”的消息,并顺藤摸瓜调查此事件。
在调查期间,不断的有离奇事件发生,主角们本想用推理的手段来证明没有鬼,结果却发现真的有鬼。
当然,所有的恐怖片不能用现实逻辑来推演,因为一旦推演,你机会发现故事漏洞百出。
观后感:当年看没什么感觉,现在看感觉还是很淡,只是对影片的名字记的比较深刻。
片中关于可兰经和旧时儿童关系的表述,灯光剪辑与配乐共同营造出的、紧迫压抑的恐怖氛围。印象深刻的比如死人追寻的来电:明明已经死去多时的人,却仍打来电话求救;明明找寻不到的痕迹,却又再度出现。一切都在不稳定与不可靠之间晃荡,那个描述中恐怖无比的“怪婴”,似乎就在你的身后。
怪婴,就在你的身后
几年前看的 就记得结局没看明白
活生生糟蹋了一个好故事
有好莱坞风格的港式恐怖片,悬疑很棒,两个结局都很好
反正我觉着无聊,还是阴阳路好点
巨烂无比。到最后都没见到过那个大头怪婴。
第二个版本结尾还不错
被骗了,烂片。
好怕怕
拍得还不错,以寻访形式抽丝剥茧出都市奇谈,兼入“伪纪录”元素,回想逻辑亦说得圆。恐惧的实体始终保有其神秘特性,到最终方可一见。
居然是郑保瑞的,有点周德东的感觉,不是鬼,而是山精水怪,是异类,所以更恐怖。为什么我的想象是男人的那个东西,而且颜色更深一点,比香芋色还有深还要暗的,当然中间还是有一条线的。
我去 这是讲什么?
B站国语
对我来说节奏太慢了,看了四五十分钟连个鬼样子没见到!
我好想装作没看过这部电影…作为恐怖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不恐怖。。。音乐永远不在该吓人的时候出现,显得非常莫名其妙。另外男主那个墨镜是半永久的吗??
还是拍得挺认真的
拍得真差劲,一点也不恐怖,故事、镜头、音效、表演,没有一个行的。所谓的大头怪婴,从头到尾都没有露面。
我完全没看懂。。。。。。。的恐怖片。没有之一。。。。。
不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