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生一页
Epizoda u životu berača željeza,三不管人生(台),采铁人的渺生一页,采铁人生命中的一页,收废铁的人生插曲,An Episode in the Life of an Iron Picker
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
主演:纳兹夫·穆吉奇,塞娜达·阿里曼诺维奇,瑟穆萨·穆吉奇,桑德拉·穆吉奇
类型:电影地区:波黑,法国,斯洛文尼亚,意大利语言:波斯尼亚语年份:2013
简介:纳齐夫和他的女人塞纳达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生活在远离城市中心的罗姆人居住区,纳齐夫每天出门找些活计勉强维持一家人生活,塞纳达则在家里做饭洗衣带孩子。在没有留意的情况下,塞纳达怀了五个月的第三个孩子胎死腹中,然而因为没有医疗卡,也没钱支付980波斯尼亚马克的手术费,医院拒绝为塞纳达做手术。纳齐夫做了一切可能的尝试——..详细 >
生活不易
真实的生活
中文名翻译的真好,准确又富有意境。这是一部一直在做减法的电影。时长上不过70多分钟,叙事和情感却都囊括其中。手持摄影和纪录片感都使这一页人生更为飘渺。只是过于冷静和平缓会使电影真的成为浩渺光影世界中的小小一页。
2014.7.31
是不是没有医保就不能看病,坐在家里等死。平实的镜头下有深深的质疑。
渺生一页。
类似东北八线小城市的村落,收破烂的一家四口,媳妇五个月胎死腹中,980元的无保险医疗费,一家人就此陷入绝境。又是一个底层挣扎的故事。
波黑拾荒族的惨淡人生,纪录片也没拍这么晃的,看得头晕,就这还拿银熊呢,眼瞎。
没那么多峰回路转 别奢求雪中送炭 生活的根基如同镜头般摇摇晃晃 这是真实 用和粉饰过的影像呈现撕破脸皮的方式 无主之地后更激进的电影语言 塔诺维奇寻求的是普世的现世诉求。另外 好爱这中文名。
说实话我不明白男主怎么拿到影帝的,我感觉这片子根本不用他发挥演技……
编剧实在让人太无奈,就算是走纪实风,也不可能把一个30分钟能讲完得事情活托托撑到75分钟,节奏控制的不错,可惜底层生活中国人看得太多,没钱看病根本不足为奇。
兀长,撕裂,我们这片土地上已经有太多相似的伤痕
7/10
唉。这是电影吗?这是人生。
比起反映社会问题,我看到一个人的坚持和放弃,这才是最令我认可的。
活他的活
穷,其一生;尽,所不能。
看来看病难看病贵是全球性难题。中文译名太好了,渺小的人生中波澜起伏又平稳的一页
这三部影片都与战争有关,按照时间线看是战争中以及战争结束后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导演对个体表现很多,《渺生一页》将镜头对准了底层人群,他们好像习惯了这种不公平,没有挣扎,只单纯的在毫无希望的生活中活下去就可以。分析这个导演感觉会对波黑历史有长进。
渺生,正如蜡烛上微弱的摇曳的火苗,随时都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