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配乐你永远可以相信横山克。
在故事过半的时候,借助姐姐去找东西所在的地方有了地震发生了山体滑坡来推进激化人物之间的矛盾。
个人认为这比传统动漫里面惯用的一些冲突设置的更加巧妙。
妹妹发病后夺门而出的BGM:I Don't want to bevome like my sister.里小提琴的渐进都很好的渲染了气氛。
还有飞天的是时候的主题曲,都很好的渲染了气氛。
胃疼的人物设定有点类似东野圭吾笔下的人物设定一样,几乎凡是出场的人物几乎都会和主角团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在推理小说里面展现为是几乎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而在恋爱剧里面则是错综复杂的狗血关系父子两都喜欢姐妹,父亲喜欢姐姐,而儿子喜欢妹妹;姐姐喜欢慎之,妹妹也是而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还是很贴合实景的。
比如慎之年少怀揣梦想,想要功成名就以后衣锦还乡,只有出去了才知道,原来社会上不仅看你的实力,有时候更多的是看你的人脉和运气。
回来的时候其实是有摆烂的心态的,所以在酒店里面才会装作喝醉了和被世俗污染了去尝试提出和姐姐在一起,事实上可能他还是一个处男,这点在后面妹妹的同学想傍上慎之时却发现他很老实本分可以看出。
姐姐看似是一个为了妹妹放弃了去东京的人,但实际上姐姐究竟是怎么想的,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的答案,我觉得“井底之蛙,不知大海,却知晓天空之蓝。
”这句话里面窥出一二。
虽然姐姐选择留在了老家,表面上人们都觉得是为了妹妹所以留下来,没有人考虑过可能她本意就是如此,妹妹也认为自己束缚了姐姐的发展。
但可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可能姐姐没有出去东京这些大城市见识过闯荡过,但是能够陪伴在自己唯一的亲人的身边,可以看着唯一的妹妹一点点的成长起来,便心满意足了。
这里的天空之蓝,我觉得可能有点和慎之介闯荡前后身上心气的变化做比较,这里的蓝,可能更多是心中一片纯洁的颜色。
存在于动漫的浪漫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剧最后三分之一的时候,地缚灵的慎之挣破了束缚,同时吉他弦也算开了,他能够离开石庙了。
这里用了他牵着妹妹直接一蹦一跳的飞了起来。
既表现了他们两人对救姐姐的心切,同时也在高空中妹妹完成了自己内心对慎之情感的审视。
值得一提的是,动漫里面的背景很多都是出自实景,然后渲染加手绘出来,所以看起来可能有点过于真实,让动漫有时候看着有点出戏。
「不要忘记你曾经是怎样的一个小孩也不要忘记你曾希望变成怎样的大人。
如果我忘了请你叫醒我」渐渐长大,也许真的就会像是电影展现的那样。
活波开朗的孩子,终于也长成了胡子拉碴的大叔。
这张没有胡子..这个变化就像是温水煮青蛙。
渐渐地被改变,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影片毕竟是影片,能引起我们思考的就值得一看。
而我们处在现实世界里,没有那么神奇的事情,不会有小时候的我们出现,打醒自己。
未闻花名团队新作,这部电影感觉比未闻花名“外向”,但是还是看得到团队的风格,除了画风,名字依旧是有点绕口,“生灵”也还是超自然啊,哈哈哈。
感觉疫情期间看这个,更能体会了,这半年也是待在家里,比起北京,家乡虽然没有很大的舞台实现梦想,但是小城生活真的是有其妙不可言之处(舒服自在,亲人朋友相伴),所以即使选择“不走出去”,也是自己选择快乐和自由,并不可耻和可惜呀!
不过在天蓝里,姐姐除了为了“小城生活”也是为了自己的妹妹,希望扶养妹妹成人(可能这是主要的理由,让她在梦想爱情和责任亲情之间做出了选择。
昆布而不是金枪鱼)。
再看到慎之介(中年)和慎之(少年生灵),除了是人生不同阶段,也是代表了不同的选择(留下或者去大城市追逐梦想)。
现实是残酷的,慎之介存活下来,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他最初的梦想,他也不再有少年时的意气风发,现实岁月无情消磨他变成了“中年大叔”,但是“留下来”的慎之,却被自己的迷茫(梦想和茜)困在了原地(生灵应该是被那把吉他封印的吧,封印的是对茜深深的不舍和爱?
)。
女主抱着对姐姐的愧疚,觉得是自己束缚了姐姐的自由和梦想,因此也开始讨厌这个被山围着的“小城”,也讨厌已经不如往昔变得和自己以前崇拜的慎之不一样的慎之介。
十三年后,当慎之介重新回来,慎之离开束缚,女主也已经长大了,茜也明白,她的束缚也消失了呀。
大家都在自己的选择中,都有自己的迷茫。
外面的世界和井底,一定有孰好孰坏吗,既然终其一世我们是在追求快乐,自由和爱,何不换一种标准?
我和彼此在乎的你,和头顶上的这片蓝色天空。
9.0 搁着这电影想看有一段时间了,明明封面我也喜欢,电影名我也喜欢,不知道怎么就是搁着。
然后在偶然的情况下看到了长井龙雪是导演,而且编剧是老搭档冈田,才有些期待的点开来看,带着豆瓣的7.0+评分心情去看了。
但是,开头就做的很好,画风其实还是那个看的惯的老画风,开头几个镜头以及铺垫陈述的都不错,以及我很喜欢的电影名字还有它上的刚好的蓝颜色。
然后我就开始紧张,开头做的不错但评分才7点多,总觉得肯定是后面剧情有问题了,但我是老长井粉了,还是希望能接着延续这个质量。
但我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剧情的展开我看的很舒服。
无论是正值叛逆期坏脾气的葵,颜值情商都在线但有时故意搞怪的姐姐,成熟的不像这个年龄的老道孩子,还是有人格魅力活力四射和鼓舞人心的年轻慎之以及看成沧桑苛责的成年慎之。
都让我觉得人物性格很鲜活,这正是日漫的特点。
并且还给我埋下了疑点看点,为什么成年慎之变成这样,为什么诞生了年轻且被关住的慎之。
随着剧情深入,人物关系越来越明晰,葵和姐姐的愧疚和依赖,女主喜欢上年轻慎之,成年慎之做出了姐姐最喜欢的一句话为歌名的歌。
很多人说老套,我觉得我记忆里好像没有高度重合的。
而且老套是什么,就是前人做出的后人又做出风格相同的,但这难道意味着后人就只能做出完全不同的吗?
对我来说,好的东西大家可以运用,只要不是模仿,只要做的好,就够了。
后面,葵还是做出对的选择,她以姐姐的幸福为重,那也是只属于她姐姐的,她觉得身边的好人以及获得的够多了,所以,她放手了。
最后面,那段牵着葵飞天虽然有点夸张引来槽点,但又如何呢,日漫的世界不就是有想象力吗,而且天空之蓝,不飞到天空肯定是看不够清啊。
加上刚刚好的配乐,我确实感动到了,哦对了,可别忘了提成年慎之在反省中怒气冲冲也跑去姐姐所在处时,还不忘了捡起在楼梯的美好照片。
结局是美好的,大家都放开坦诚了,也点提了,虽然是好听但又有点中二的话,但我接收到他们要表达的了,我不知道要怎么评价别人会给很低分的人,但我想了想,我什么要管,这是他们的权力,我只要能确定把我所喜欢的并表达出来就行了。
画风好,配乐行,一些分镜不错,剧情可以,对我来说,这是我觉得对的起这部电影名的电影。
最后说些题外话,我在想我二十多岁的人,虽然开始看动漫越来越少了,但我还是喜欢动漫。
我今天看这部日漫电影忽然懂了,动漫是我在少年时期很喜欢的,它装着我曾经的美好,看动漫长久时间也变成习惯,而且日漫可以做出很多可爱表情动作,还有那些可以配出让人心动声音的声优,这大概就是我还放不下它们的理由吧,即使我以后会越来越少去接触,但我希望我永远记住它们并回想起来还是很美好,那该多好。
整部电影的情节是比较常见的 :曾经的追梦少年出于一些原因归乡找回当年真爱的故事 ,类似的有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居家男人》比较不同的地方是 1.生灵的设置(男主深埋在心里对茜的不舍,衍生为男主另一人格-少年慎之)超自然感有木有 2.从葵的视角展开故事叙述。
一方面感受不到茜真实想法,只能自个琢磨她的态度,另一方面似乎又补足了茜人格(对比生灵的设置,葵补足了姐姐年轻版的性格)人物塑造方面,幼年男主慎之温柔坚定却又过分自信,成年男主慎之介颓丧嘴臭却对专业要求认真且保持原则,老道这个竞争对手堂堂正正邀请男主回乡battle(也可能是过分自信),卷发小妹浪荡风骚(差点睡闺蜜老公,阿不闺蜜姐姐的老公)但居然和毒嘴葵成了闺蜜 ,全场冷静担当小嗣居然想娶葵(老道你家里出了个叛徒你知道吗) 丰富的人物关系和 二维度的人物设计让角色看起来更真实立体。
冲突设置,类型片里这种故事的矛盾一般是理想与爱情的冲突,生灵代表想要放弃理想留下来陪茜的慎之,和现实中到东京逐梦的慎之介,冲突爆发时两人说出自己的心声,但是在救不救茜的问题上,慎之介表现的辣么冷淡,吵起来又说东京生活大不易,其实会让人反感男主且难以代入,而之后男主的转变也有些生硬,在慎之 挣破无形的墙后,慎之介看了看照片也幡然醒悟(如果是说少年慎之走出房间暗喻被埋藏的情感终于打破压抑,那用琴弦挣断呼应撞墙不如用来表现男主思想挣扎来的有代入感)这导致冲突消失太快,也是感觉不到男主转变的原因。
但是故事的结局给出了爱情与理想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在回去的车上,慎之介表示我不会放弃理想也不会放弃你,意识到妹妹终于成熟之后的茜终于做出了正面回应,两条道路终于靠近贴合。
至此,爱情与理想达成了统一战线。
人物弧光方面,好的爱情从来不是束缚彼此,爱情里每一个人都应是平等且独立。
茜在前半部分就说到 自己一路走来都是遵循自己的意愿,独立的做出选择,没有去东京是,一直以来单身也是,以后做的决定也会是。
可以看出茜的成长,在父母去世后灵堂里旁人一句“以后姐妹就要相依为命了”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茜是电影里成熟女性的代表。
葵在高二填报志愿时说要一个人去东京搞音乐,之所以这样其实是因为她愧疚于自己使姐姐放弃去东京的梦想。。。
有人说葵与慎之的感情线多余,这条线不仅仅是展示了少年慎之魅力那么简单,同时也是葵的人物成长弧光。
当葵察觉到自己喜欢上慎之后,产生了让少年慎之永远存在下去的想法,这之中还和姐姐吵了一架(不能理解姐姐为什么不敢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愤怒于变成了人渣的慎之介。
为此她下定决心撮合茜与老道。
但偶遇和慎之介一起欢笑的姐姐and翻看日记本的内容后让她意识到姐姐从来不认为是葵拖累了姐姐,只是一心一意爱着妹妹等待葵成长以及做着一切她觉得充满意义的事。
葵也终于正视了自己对慎之这份无法有结局的感情,到归途时让慎之、慎之介、茜三人坐车回去,实现生灵最后的愿望,标志着葵的成长完成,这也是为什么男主多次暗示姐姐,唯有这次茜正面回应的原因(昆布变成了金枪鱼,男主每次暗示的话也是男主的成长弧光)第一次是“你之所以独身,是不是因为等我” 第二次“我还是回来吧,这份工作看起来没什么前途” 第三次“我不会放弃梦想,也不会放弃你”,其实主线是男主的成长,(梦想与爱情的抉择)但慎之和慎之介两个角色的分离可能致使成年男主的代入感降低,如果妹妹的成长不光是姐姐的日记,而能有成年慎之介与少年慎之的一同协助就会好很多。
另外有一些小细节其实是在解释成年男主看起来很渣的原因的,要认真看,大胆猜
算不上神作,但毫无疑问是个好电影。
说实话,单单故事的复杂程度就已经超过近几年的很多动画电影了(并没有说故事简单就一定不好的意思)。
电影开头,女主小葵和姐姐茜两个人的相处看起来有些别扭。
因为小葵对自己小时候拖累了姐姐而自卑、自责、懊悔。
她说家乡的盆地就是束缚,她要逃离束缚,这种想法,更像是她对束缚这个概念本身的恐惧和排斥。
尽管她后来解释说是不想让自己继续拖累茜姐,这当然是相当重要的原因,但自己想要逃离这种束缚、拖累他人的生活(可能是无意识的),也是重要原因。
能把这种别扭表现出来,在动画电影里还是很难得的,很多出名的作品也没达到这种程度。
所以看了开头就觉得会是个好片子,后面的剧情也没让人失望。
故事的主题,是少年与成人世界的碰撞。
这种碰撞有两处:一是女主小葵与她即将跨入的成人世界的碰撞;一是少年慎之与成年慎之介的碰撞。
少年人心怀梦想、勇敢坚定、纯粹而有朝气,但也不够成熟、过于天真、有时任性不懂事;成年人成熟、理性、经历丰富、懂得人情世故,但也麻木、懦弱、过于圆滑。
最后的结果是各得成长,少年人学会与世界和解,成年人学会不向世界妥协。
茜说“井底之蛙不曾见过大海,但却见过湛蓝的天空”,东京就是大海,就是诗和远方。
少年人总是向往着大海的,但大海之上的天空是什么呢?
是亲人、是爱人、是家庭、是责任……所以慎之介对阿保说,他要去健驮逻。
东京不是健驮罗,茜才是。
小葵说家乡的盆地是束缚,这种被包围的束缚和井底的青蛙多么相像,但天空其实一直就在头顶。
所以当少年的慎之和小葵飞上天空的时候,当她注意到了所谓的束缚之外的东西的时候,她就成熟了。
要说瑕疵的话,成年男主的性格太常见、太老套了;小葵发现日记的桥段从而理解姐姐苦心的情节也很俗套,而且按她的年纪,自己有没有添麻烦、姐姐照顾自己是不是付出了很多心血这种事情应该早就能想到的,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但不至于完全靠日记来发现;还有中间有一小段,大概一两分钟,好几个场景都感觉是实拍照片加上点滤镜,对一个电影来说实在是偷懒得有点过分。
有个糖,当然大部分人应该都注意到了。
茜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井底之蛙不曾见过大海,但却见过湛蓝的天空”,同学录留的也是这句话,而男主出的唯一一首歌,就是《见过湛蓝天空的人啊》。
我相信即使不知道有这首歌,茜也会去寻找并安慰男主,但两个人肯定不会那么亲昵。
高潮部分(慎之和小葵飞上天空,慎之介也开始奔跑起来)的背景音乐就是这首歌,我看的版本翻译了歌词,很明显是男主心境的写照: 追梦的辛苦、孤寂;挫折带来的痛苦、失落;对茜的思念,以及以她为精神支柱所带给自己的乐观和勇气。
茜让他唱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他的成绩,也是想告诉他,你的心意我已经知道了。
所以慎之介为茜唱这首歌的时候,唱着唱着,整个人状态就变了。
他的梦想是在东京闯出一番成就,回来接走茜,所以刚回乡的时候,事业失败的他其实是既害怕又不甘的。
他不愿也不敢以这幅失败者的面貌去见茜,但又不得不来。
正是这种心情让他变得敏感又暴躁,表现得如此颓丧。
当茜告诉他自己没有在等他之后,自卑又自暴自弃的他更不敢让茜知道自己还爱着他,所以他刻意伤害熟悉的人(最明显的就是葵),或许某种程度上也只是想让她们不要靠近自己,想要逃避而已。
当他知道茜听过这首歌的时候,他不用再逃避了,他开始放松下来了,于是他变得可亲近了,会在唱歌的时候搞怪,逗茜开心,整个人也不再阴郁。
年轻的男主好帅٩(๑´3`๑)۶,弹琴的时候闪闪发光,怪不得妹妹一直记得他,其实年轻男主是封印在吉他里面吧,当他冲出房间时,吉他的琴弦也断了。
人长大了真的缺乏年轻的冲劲,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会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还好他没放弃,希望和姐姐好好的。
最后有点想看妹妹和小学生的发展(小学生拽拽的)哈哈哈。
里面的歌不错子。
知晓天空之蓝的人啊,就是曾经一起在井里看青蛙的时候的人,也可以说成是我喜欢的人啊。
影片的基调就是过去与现在相交织,13年前的喜欢到了13年后又是怎样。
13年前的男主性格好、说话好听又好看,充满了"少年气"(我很讨厌这个词,因为这样说的话很多沉默自卑的度过青春的人好像都不曾有过少年的时候)。
13年后的男主讨人嫌(怼女主)、油腻(满脸胡渣还去夜店找妹子),不如年少时坦率,即使仍旧喜欢女2却只是旁敲侧击,得到婉转拒绝的答案后就干脆的放弃了。
可是从女主同学的回答来看,男主是个很保守的人,因为上司喜欢去夜店所以也得去。
如果没有过去的男主推他一把,即使互相喜欢也会在踌躇中相互错过,即使曾经看过同一片蔚蓝的天空也会错过…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丢失了太多东西,过去的自己还记得天空有多蓝,可现在的自己已经被人脉、运气、功成名就这些东西给困住,已经成了讨人嫌的中年油腻男了啊。
我喜欢的人啊,我想飞上天空,在你遇到困难时马上赶到你身边。
可现实却是我犹豫一会儿后,边跑边拦出租车赶到你身边时,却发现你身边早已有人在了啊。
10-05更新一段太宰治在《津轻》里说的话: "所谓大人,就得忍受孤独,即使友情浓厚,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相互客套。
为什么非得小心翼翼不可呢?
答案是,不为什么。
只因为已经遇过太多受骗上当、丢人现眼的事了。
不能相信别人,这是从青年蜕变成大人的第一堂课。
大人就是曾经上当受骗的青年所反映出来的身影。
"
看这个电影第一想到的是:小时候的我会怎么评价现在的我呢?
会给现在的我打多少分呢?
我好像还没有成为让自己讨厌的人,但这是不是因为我还在上学?
如果工作后,我还能保有初心吗?
以后要从事职业的似乎也与小时候写在作文本上的梦想背道而驰了,那是在现实中斟酌后必须做出的选择。
不过自己外向的性格倒是一直没有变,这样挺好的,也希望以后不会变。
再然后呢?
希望以后的笑容更多吧。
越长大越发现,真正发自内心的笑越来越少了。
最后的最后,希望以后一切顺顺利利叭。
2023.3.19
我不是专业影评人,我评价一个电影好坏完全就是因为自己看完受到多大触动。
有没有共鸣。
喜欢就是喜欢,垃圾就是垃圾。
这部作品,让我感觉我的电影票钱花的不值得。
前段时间和基友重温未闻花名哭到不能自已,冲着『未闻花名』原作的名号去看的,确实也被感动了,流了泪,但是电影结束了以后是真的失望。
爱之深恨之切,对他期望越高,看完后我脸就越肿。
说真的,六分都高,在我心目里他真的太平庸了,平庸到及不了格。
首先是完全看不懂他想要传递的爱情观。
女主单相思男主,男主明确地不喜欢女主只喜欢她姐姐。
所以你为什么又揉女主头发又牵女主手?
为什么吹女主额头?
你又为什么公主抱人家?
为什么去找姐姐找着找着就飞起来,cos天气之子嘛?
(而且周边小说封面都是明着面的给他们俩俩组cp,结果这cp糖都一股酸味儿,还硌牙呸呸呸)虽说讲述亲情美好,姐姐为了妹妹放弃和初恋一起去东京,妹妹为了不想把姐姐因为自己困在小地方所以要去东京,可是可以稍微着重刻画的相互依靠相互扶持的感情也没有表现出来,完全就是靠姐姐扮演妈的角色的剧情,便当呀,新书包和受伤的手呀之类的,来表现出来的女主很需要姐姐,女主受姐姐帮助,到结尾女主好像除了允许姐姐和姐夫在一起也没特别为姐姐提供什么帮助(连掉坑里的人都不是她救的啊)而且,你姐失踪了,这么紧急的时候,你居然去找男主?
这不太正常吧哥,按理说你应该知道他出不来房间,你找他有什么用,简直就是强行走剧情。
像传送地图一样让主要人物同时出现在同一场景。
你说他是追求梦想,男主追自己梦想失败了,女主想要去东京,只是因为不想姐姐被自己栓着离开不了故乡,然而到头来也没说姐姐梦想是啥,就说姐姐想要照顾妹妹所以留下,结果后来是因为男主回来了这下有机会走她都不走了,可是说好的不当井底之蛙呢?
说好的要知道天空多蓝呢?
是想要说解开心结的故事,结果只是少年男主因为大叔男主听到姐姐受伤的时候过于冷静,差点把他揍了一顿,然后大叔男主突然意识到自己活幽灵被困在这就是因为自己喜欢一起的大家在一起的日子,少年男主和女主去找姐姐,大叔男主也开始日剧跑,表现得就像在小孩儿在较劲儿,完全不像是解开心结。
明明可以更感人的剧情却被设置的感觉很傻逼。
本来以为会是一个穿越时空两对cp恋爱的故事,结果是一个从头到尾两个男主都只喜欢女主姐姐的,女主是一个从四岁就开始仰慕男主但是还是会因为男主想要带姐姐去东京就拼命打人家屁股结果13年后因为少年男主突然出现在她的练琴房就莫名奇妙喜欢上人家的,然后又说什么自己想当贝斯手就是因为可以站在男主旁边,真是完全不对等的恋爱故事。
心疼女主啊!!!
人设,女主开始表现得高冷,与世无争,恃才自傲,多说一个字都会觉得浪费口舌的感觉,结果故事后半段突然变成会当别人面大声说出自己对于男主的喜欢的类型了,开始说自己不屑于和水平比自己低的人一起组队,表现得像一只骄傲的小猫,后来有突然同意给演歌组合担任贝斯手?
人设说崩就崩的吗男主少年时的个性就是直爽率真又会逗小孩儿,喜欢音乐所以要去东京追求梦想,又冲动又有腹肌 ,然后喜欢的女人出事儿了头型发色都和切岛一样,看的时候真的各种出戏,就是那种刻板意向里的普通热血男生(配),没有任何记忆突出的点。
长大以后的男主就是很丧的大叔,然后又会突然冲动起来。
姐姐就是温柔体贴喜欢男主又不直说会为妹妹做出一切牺牲的人,人物太扁平了。
看完以后只是加深了我对于这类角色的刻板印象。
完全没有觉得他们就是活生生的人。
给我的感觉真是不伦不类,又想文艺,又想商业化,一个好好的有趣设定到最后什么没讲出来,结局一句天就是这么他妈蓝,给我看的一脸懵逼。
这就结束了?
你要讲啥啊姐们 你成长了?
你喜欢的喜欢你姐的人消失了,然后你顿悟了?
而且电影除了两个人飞到天上那一段以外也没有什么让人印象也别深的点。
然而那一段预告里就有了,完全没有什么意外和期待。
剧情很多地方都很牵强,感觉就是角色强行按剧本走剧情,,就像女主联系不上姐姐觉得姐姐出事儿了居然第一反应是找男主去?
男主又出不了门你去找他干什么?
还有最后女主刻意要三个人坐车,自己留下来,好像就是为了姐姐回头一看人没了这个剧情。
总体来说和郭敬明有的一拼。
欣赏不来。
不会再为他浪费第二遍时间了影片主体表现的,梦想,井底之蛙,……没有很打动人感觉只是单调的说说罢了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