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内已经很难看见像样的史剧了,《赵氏孤儿案》的质量,绝对可以算是上乘,没有狗血的男欢女爱,有的是先秦的忠义风骨。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大艰难的抉择,一是赵朔放弃利用让叛将揭发屠岸贾的难得机会,坚持杀死叛将换得程婴幸存;二是赵朔宁愿背负延误军机的罪名,也要散发军粮救济百姓;三是程婴为了救全城婴儿与赵氏孤儿,忍痛亲手献上并摔死自己的孩子;四是赵武被夹在公法与家仇,以及与对灭族仇人的恨与对仇人之子的友情之间,最终没有亲手杀死屠岸贾。
这四大抉择,以一三的刻画为佳,重点刻画了赵朔与程婴二人忠义的性格,凸现二人面对的两难处境,戏剧张力十足。
然而赵朔与程婴在剧中几乎是圣人。
尤其是程婴,少了赵朔的优柔寡断,显得几近完美,一个医匠、门客,堪比军师与宰相,简直就是诸葛亮般的人物,没有程婴猜不到,布置不了的。
因此在我看来,此剧与其叫《赵氏孤儿案》,不如改叫《程婴传》更好。
赵氏孤儿赵武本身,也是几近完人的形象,但他更像是一个复仇任务的执行替代品,是一段屈辱灭族之恨的象征符号。
他过于板正的形象,不仅不讨喜,甚至惹得不少观众反感。
他突然得知自己就是赵氏孤儿时,没有表现出一点怀疑和痛苦,而是迅速接受了这一切,然后立马人前人后地改称程婴、宋香为“义父义母”,看得弹幕直骂“养了19年养出个白眼狼”。
直到最后两三集,赵武才圆回来一点,仍喊程婴宋香为爹娘;公主这时也才登门跪谢程婴宋香的救子、养子之恩。
但这种回应,于观众而言,实在太迟了,中间大段的空档还在讨论赵氏灭门案,没有及时回应观众希望赵武与公主感谢程婴宋香二人巨大牺牲的情绪需要。
这是一大败笔。
剧作对“反派”一方的人物刻画,反而更有意思。
屠岸贾,奸臣,恶官,但他却是个十足的好丈夫、好父亲。
屠岸贾一生只爱孟姜一个女人,孟姜去世,屠岸贾哭得像个小孩,这是屠岸贾在剧中唯一失去理智的时候,后来他也时常抱着亡妻的衣物兀自感怀。
尽管自己奸诈狡猾,屠岸贾却愿意把儿子无姜培养成正人君子,一心为儿子的未来谋篇布局。
即使自己最后败在儿子手中,也不曾斥骂过儿子一句,甚至平静温柔地甘心为他赴死。
这些与程婴抛下孕妻千里送信,亲手摔死儿子,(似乎)拖着宋香的疯病不肯治好等等行为相比,屠岸贾在对亲属的感情上显然更加“人性”,难怪弹幕评价屠岸贾是“少有的恨不起来的反派”。
屠岸贾的儿子无姜更是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他对国、对君、对程婴、对赵武、对小草都是一片真诚之心,唯一的撒谎与心机,对的是自己的父亲屠岸贾。
宋香一角的刻画也很生动。
前期她是市侩村妇,完全没有大局观,一心只有程婴,以及如何让程婴升官发财,因此闹出许多笑话和险情,然而她确实一心一意爱着程婴,让观众又爱又恨。
后期她疯了以后,安静不闹了,大家对她又只剩下同情。
若问全剧最可怜的人是谁,我肯定投宋香。
只是宋香记忆恢复之后缘何没有变回原来的市侩村妇,这个逻辑上是否还有斟酌的余地?
屠岸贾这么心狠手辣宁枉杀全城不放过一只的奸雄,居然对程婴这个深谋远虑最能看透他却最让他看不透的医匠礼贤下士仁爱有加,可见他求贤若渴,想后世曹操对关羽也是如此,便也合情合理,可是从经济学来说,这是一笔赔本买卖,首先以程婴以往的品行来看,能抛下刚怀身孕的妻子只身赶赴晋国报信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其对晋国的忠,当时他与赵朔还并无交情,只凭忠这一点尚可如此六亲不顾,何况之后来到晋国,蒙受赵朔公孙杵臼夫妇救妻之恩,后赵朔又不顾江山社稷让程婴从屠岸府脱险,又耳濡目染赵朔的忠义仁善,且不论忠于主公,就单论救命之恩也是一家三命,换句话,程英的妻子能顺利诞下孩子也是源于赵朔相救,这点程婴的妻子自然想不通,母亲在什么时刻也不会用自己的孩子做等命交换,但作为父亲的程婴可以想通,有对晋国江山社稷的忠以及对赵朔公孙杵臼一行人的义,就足以让他出师有名,用自己的儿子顶替,而且宋香与自己还年轻,将来也有机会再续香火,但赵氏只这一线生机,可他没想到屠岸贾会逼他亲手杀子,但人已经站在城墙上了,事情已经回不了头,反正横竖也是死,但这只能证明程婴是被逼的,综上所述,屠岸贾当时没反应过来事后也应该和谋士们分析出来,那么矛盾就出现了,一.程婴摔死的是赵武,那么程婴就是背叛了赵朔,这样的人留在身边就不怕有天出卖他的屠岸无姜?
如果他认为19年的恩德可以感化程婴让他对自己忠心耿耿那就很天真,连赵朔的救命之恩都无视的人会感念一个打自己一巴掌又给个甜枣吃的奸佞么?
如果他期待的是臭味相投,人都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么除非他现用现取,否则19年里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时间培养的是感情不是利益,19年中可以有更大的利益诱惑程婴,他居然还傻到用各种计谋试探程婴的忠心,这种小打小闹程婴当然忠心,但真刀真枪时他绝对会像当年对赵朔一样献出你的儿子。
二.程婴摔死的不是赵武,那么就有两种可能,第一死的是别人的孩子,且不论赵武去了哪谁来抚养,程婴能冒险这么做就足以证明其对赵氏的忠义,留在屠岸贾身边那就相当于内鬼,不是内鬼也不会忠于屠岸贾,怎么能留?
第二种死的是程婴自己的孩子,这就更可怕了,忠义到如此境界,就不是内鬼那么简单了,而且赵武也就在眼皮底下跑来跑去。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屠岸贾想根据第一点查出赵武,还不如他自己所布的眼线来得容易安全,而且第一种情况可能性微乎甚微,当时全城都被搜刮城门紧闭,哪还有多余的婴儿,而且就算程婴侥幸托孤,应该在托付时就有所交代,因为他可能随时毙命,之后为保万无一失也定不会再与此人联络,就根本无从查起。
所以屠岸贾与其盯着程婴还不如蹲守在韩厥府门口看有谁前来拜访。
根据以上分析,不杀程婴一家是百害无一利,为什么是带上一家,因为不杀程婴一家就源自屠岸贾偏爱程英,既然程婴都不值得留,他一家也都可以灭,正所谓屠岸贾的座右铭,斩草除根。
所以不要再说不杀程婴是因为惜才,如果屠岸贾不是脑残的话,那就只能用私情来解释。
他就是舍不得程婴死。
最近一直在追看《赵氏孤儿案》,在忍受前面十集拖沓的剧情后,终于迎来了摔孤的高潮戏,也见证了程婴的扮演者--吴秀波演技的大爆发。
除了刚进剧组拍的几场戏,我还能看到秀波本人的一些习惯表情,如嗤嗤笑和下巴来回侧两下, 从十三、四集起,感觉演员越来越入戏,吴秀波不见了,程婴上身了。
扳指数来,让人印象深刻,愿意一看再看的精彩戏很多,城门楼的摔婴戏,与石言将军的多段对手戏,在城门口对屠岸贾拒挽留、拒护送、拒金、拒酒的片段,戏弄韩厥吃御面,进宫请罪剪刀逼喉等等,不一而足。
其中最见功力的就是独白戏了,比如大家津津乐道的七、八分钟的求子别子戏,我就不在此赘述。
我就试着还原一下,程婴向公孙夫妻(灵魂)告别那段戏: 笛子吹出优美的主题音乐,古朴悠扬,哀而不伤,伴随程婴留恋的脚步,每一步都踏在观众的心上。
镜头转向门外,程婴的正面,他已跨出大门,又忍不住回头,端正身形,郑重地说道“大哥留步”,深深地作揖。
两次看都同样在这个点,我迸泪了。
程婴开始语气平静,娓娓道来,提到送孩子的约定,情绪还稳得住。
琴声伴奏,烘托得情绪更加饱满。
程婴说到将自己儿子换了万千孩子的性命时,先是语气中有个停顿,嘴唇颤抖,强行自抑后说出台词,有一个向后仰头的动作,阻止眼泪流下。
说完“现在我们只剩下这个儿子”时再也难抑,两行清泪流下。
在强抑的哽咽声中,程婴突然加重语气:“求大哥大嫂",一个吸气收住眼泪,“在天之灵”再一个更长的吸气,颤抖着说完最后一句“保佑程婴和这个孩子”,停顿“平安回来”,一个长躬。
这段表演情绪无一处不准确,台词无一处不直指人心,锥心泣血的程婴就活生生地立在我面前。
在反复观看这些精彩片段时,我突然发现吴秀波演戏的节奏非常强,比如面对屠岸,拒挽留拒护送时平常的语速,表面恭敬骨子里决绝,拒金时一个长长的停顿,趋前一字一顿地反问着说,拒酒时抢着说,既不激怒屠也明其志不改其衷。
精准的台词节奏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有跟石言的对话"我才是个疯子""恨得好""如果回不来,不是程婴的末日,而是程婴的节日”,还有对着庄姬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等等。
不夸张地说,吴秀波在此剧奉献了堪称教科书般的表演!
一 忠良赵朔忠君爱国,仁义为本。
奸佞屠岸贾居心叵测,祸国殃民,蒙蔽国君,陷害忠良,于是,赵朔满门抄斩。
忠良含冤,程婴、公孙杵臼等忠义之士扼腕悲愤,誓死营救抚养赵氏孤儿,忍辱负重,终于揭穿屠岸贾的狼子野心,国君幡然醒悟,于是,忠良赵朔沉冤得雪,奸佞屠岸贾身败名裂,程婴、公孙杵臼等忠义之士流芳千古。
这就是传统的忠奸善恶二元论语境中的赵氏孤儿案。
清除忠奸善恶的道德色彩,赵氏孤儿案就是国君、强臣、近臣三方玩的血腥政治游戏:国君利用孤党无援的近臣剪除功高震主的强臣,再诛杀近臣安抚强臣党羽,同时平息民愤,收揽民心,从而达到政治平衡。
二 赵朔就是功高震主的强臣,赵氏家族因为追随辅佐晋文公建立霸业的赵衰而崛起,经过一代代的经营已经成为晋国的头号强臣,所谓晋国的中流砥柱,庄姬公主就直言没有赵家就没有国君。
使节权奇奉国君之名,带国君之剑前往赵朔军营斩杀赵朔,结果临刑自尽,这不是因为权奇被赵朔的忠义感动,而是因为权奇知道当时的赵朔根本连国君都动不了,斩杀赵朔简直就是自己找死,所以,自尽换取忠义的名声。
崛起的赵氏家族与国君之间的矛盾早就产生,在双方的较量中,国君搞得狼狈不堪,赵氏家族由此更加强盛,赵朔已经手握晋国军队主力。
这样的矛盾不会因为流血事件的产生而缓和淡化。
曾经的弑君惨剧加深了国君的恐惧,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剪除赵氏家族的决心。
心知肚明的赵氏家族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坐以待毙,可行的对策就是将自己的势力加强加强再加强,对上是控制军权、政权,对下是收买民心,赵朔为什么不惜违约秦国也要用军粮赈济灾民,不是因为什么仁义,而是因为赵朔心里很明白违约的风险很小,秦国与晋国关系本来就不怎么样,违约也谈不上得罪秦国,而国君又不敢拿自己怎么样;收益却很大,可以一下子收买那么多的灾民和百姓之心。
民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后来且骓冒死保护赵氏孤儿,虽然有些夸张,属于极端例子,但是,且骓应该不是个案,说明的是赵朔收买民心的回报。
对外是在列国树立威信,石言为什么会在楚国与晋国交战前夕借粮给赵朔,不是因为程婴的巧舌如簧,而是因为赵朔在楚国有足够的分量,值得石言信任。
后来石言的女儿草儿冒死帮助程婴,应该也不是因为程婴与石言之间的交情,草儿代表的是楚国的国家意志。
国君与赵氏家族的矛盾反而因为赵氏家族势力的加强而逐渐白热化,国君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助手,于是,屠岸贾粉墨登场,屠岸贾就是孤党无援的近臣。
屠岸贾没有显赫的家族,而且曾经在楚国受辱,而且,屠岸贾政治手腕高超,这样的人适合当国君的近臣,因为没有势力就更加忠于国君,因为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就可以为国君办事。
赵朔和屠岸贾分别有一颗南海梦枣珠,赵朔的梦枣珠是国君在他大婚之时所赐,可见梦枣珠的名贵,那么屠岸贾的梦枣珠应该也是国君所赐。
有意思的是,赵朔的梦枣珠可以解毒,而屠岸贾的梦枣珠则可以下毒,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隐喻:屠岸贾是国君的一把刀,用来杀人,所以要赐可以下毒的梦枣珠;赵朔位极人臣,所以要赐可以解毒的梦枣珠保平安。
执此而论,冉白与屠岸贾之间的勾结应该也是国君的意思,冉白扮演的也是近臣的角色,冉白是猥琐版的屠岸贾。
引而申之,卑南叛晋也不是屠岸贾能够一手操控的,背后也应该有国君的影子,目的在于削弱赵朔的羽翼,果然,赵朔的亲兄弟赵克阵亡。
赵朔愿意用卑南交换程婴,不是因为仁义,而是因为明白其中的水有多深,就算是卑南面见国君,也动不了屠岸贾,赵朔的犹豫在于赵克因为卑南而死,自己却难以手刃仇人。
公主支持赵朔最坚定,因为身为宗室的公主也明白国君的心思。
作为局外人的程婴最初还蒙在鼓里,当程婴看到卑南的人头一下子明白了国君、赵朔、屠岸贾之间的关系,不由得发出赵朔必败于屠岸贾的感慨。
屠岸贾只能运筹帷幄,不断削弱赵朔的势力,国君能够将赵氏家族灭门真正靠的是郄氏、栾氏家族的支持,这两个家族同样掌握军队,联合起来可以抗衡赵氏家族。
国君可以在一夜之间灭赵朔满门,却难以一下子剪除赵氏党羽,于是,屠岸贾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国君一方面利用屠岸贾进行政治清洗,另一方面则是要让屠岸贾的手沾上赵氏党羽、甚至更多无辜者的血,处于声名狼藉、血债累累的政治绝境,从而更加坚定地站在自己的阵营,同时也为以后诛杀屠岸贾平息民愤、收揽民心埋下伏笔。
屠岸贾以后难逃一死,那么,赵氏家族获得平反也是势在必然,正因为如此,赵氏孤儿就有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赵氏孤儿是国君以后诛杀屠岸贾的一颗棋子,这是赵氏孤儿能够幸存下来的真正深层次原因。
屠岸贾当然也知道国君的意图和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屠岸贾来说,要避免被诛杀的结局,就要取代国君,所以,屠岸贾的狼子野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肯定不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而是为了自保。
屠岸贾掌握政权,连结秦国,这和赵朔当年加强赵氏家族势力其实是一个道理,但是,屠岸贾要收买民心就比赵朔要困难,因为屠岸贾手上有赵氏党羽的血,而赵氏家族很得民心。
缓和与赵氏党羽的矛盾,从而收买民心,为自己取代国君的道路扫清障碍,所以,屠岸贾能够长时间容忍程婴。
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氏孤儿是国君的棋子,也未尝不是屠岸贾的棋子。
郄克一死,国君的一轮政治清洗暂告一个段落,新一轮政治清洗拉开帷幕,国君一反常态,不听屠岸贾之言,力主韩厥挂帅出征,就是扶植赵氏党羽诛杀屠岸贾的开始。
韩厥凯旋而归,国君同意韩厥祭拜赵朔,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政治信号。
草儿可以公开影射政治,而屠岸贾却束手无策,因为草儿的背后不但有赵氏党羽的代表程婴,更有国君。
政治清洗需要舆论的配合,程婴所谓三件大事中就有草儿要出头,就是这个意思。
政治清洗还需要摆得上桌面的理由。
当年灭赵朔满门的理由是赵朔主谋行刺国君,十九年后诛杀屠岸贾的理由是屠岸贾叛国。
所以,位极人臣的屠岸贾会在那么短时间里就成为叛国罪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只有傻乎乎的韩厥高喊着为赵氏复仇诛杀屠岸贾,这怎么可以成为理由?
当年灭赵朔满门是国君拍的板,如果为赵氏复仇,诛杀屠岸贾以后呢?
国君怎么办?
国君让赵武办理屠岸贾案件目的无非就是要让赵武代表赵氏家族表个态。
三 赵氏孤儿案是血腥的政治游戏,只有狠角色才能够玩得起。
屠岸贾以全城婴儿要挟程婴交出赵氏孤儿,又逼迫程婴亲手摔死自己亲生骨肉,这通常被用来证明屠岸贾的心狠手辣。
诚然,屠岸贾是个狠角色,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为什么屠岸贾要以这样的方法来验证程婴手中的婴儿的真伪?
因为在屠岸贾看来,人不可能亲手摔死自己的骨肉,也就是说,屠岸贾自己不可能亲手摔死自己的骨肉,换句话说,屠岸贾对别人可以无限度地狠,对自己特别是自己的至亲却狠不起来。
反过来,程婴却可以。
到满、石言都说程婴是个疯子,就是感觉到了程婴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狠,程婴自己也知道,所以,早就放言自己可以战胜屠岸贾,因为比狠,屠岸贾根本不是程婴的对手。
一个人可以亲手摔死自己的亲生骨肉,还可以保持十九年的从容镇定,这是什么样的狠角色!
到满也狠,但是,到满是对明确的对手的狠,到满可以不惜受辱、坚持不懈地谋杀程婴,但是,当屠岸贾征调赈济灾民的粮食时,到满却狠不下心来。
公孙杵臼也狠,和程婴一样,公孙杵臼为了达到目的也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妻子,而且,将婴儿掉包的办法公孙杵臼也想到了,所以,如果公孙杵臼站在程婴的位置,很可能就是另一个程婴。
庄姬公主也狠,全城婴儿岌岌可危,公主无动于衷,庆幸的是赵氏孤儿还在人间。
后来质问程婴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儿子献给屠岸贾。
赵朔应该也是个狠角色,但是,在忠奸善恶二元论的语境中,赵朔是忠良,从头到脚满是道德色彩,所以,很难感受到狠。
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赵朔如果不狠怎么可能吸引到那么多狠角色,怎么可能镇得住那么多狠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因为忠奸善恶二元论的语境,忠良意味着仁义,奸佞意味着权谋,所以,赵朔在与屠岸贾的较量中节节败退,因为权谋的缺失有助于忠良形象的树立。
另外,国君、韩厥、草儿,等等,也都是狠绝色,否则怎么会在这场血腥的政治游戏中玩得那么起劲。
不狠的是宋香。
宋香是一个正常人,不同意程婴与卑南交换、想着程婴为国君治病飞黄腾达,想着和公主或者屠岸贾攀亲戚,坚决不同意牺牲自己的骨肉,甚至不同意赵武认祖归宗,等等,这些都是正常人的想法。
正常人玩不起血腥的政治游戏,所以,宋香疯了十九年。
赵氏孤儿案不是个案,凡是专制社会都会有赵氏孤儿案,都会有国君、赵朔、屠岸贾、程婴,等等。
血腥的政治游戏遵循的是成王败寇的规则,所以,同样是狠角色,有的身败名裂,有的流芳千古。
演技再好,故事太假又有何用?
既然一心想害死你为什么又会一次又一次跟你透露秘密,或者一次又一次给予你方便。
可笑的是给了你方便自己又来制造一个不方便,比如挖地道,明明允许他们两在府内走动去让他放弃挖地道,然后自己又来挖被填的地道,脑残么?
比如明明要除掉那个追歌姬的大将,但又要告诉你结果让自己功亏一篑,等等等等,这是什么逻辑,能说通么?
这剧情也能八分?
我擦,给新三国舔屁胡去吧
一写又超140了orz,大概是看片花,又有波叔和孙淳,期望值调高了,看了正片,很想吐槽-ep0102港台那块的编剧来大陆做历史正剧,还是欠火候,台词写得太没有张力了,拉完两集,没看到任何印象深刻的对白和情节,虽然不雷,但也很是普通,希望只是在埋线,之后会有爆发。
这片子走的应该是想走正剧范儿,就目前表现来看,别说和走向共和、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的神级正剧比,就是相对台词那块较弱的贞观之治,也不大比得上,人家至少是从史书里白话出来的,可以当纪录片看,而赵氏孤儿大量情节是编剧杜撰,体现的是编剧水准,台词写得依旧乏味,不应该啊(同样是编剧自己yy情节,参考大明王朝编剧刘和平,对白非常抓人)。
前两集人物出现那么多,没怎么铺排好,性格都很薄,唯一立起来的几个人物,感觉都很,呃,怎么说呢,圣母化倾向很严重,我并不太认同。
没错,程婴是很伟大,但我一直觉得他伟大的点是在于,不仅是他所做的事儿,而是他的身份,他是一个小人物,没有贵族家训重礼义的熏陶,没有诗书典籍所谓天下大道的教诲,但他还是选择他心中的直道而行。
所以,虽然电视剧和电影都给他安排了医生的职业,医者仁心,试图以此将他此后的行为合理化,但不得不质疑,职业对人的影响会大到这种程度吗?
电影那是没办法,容量有限,电视剧你有三四十集的容量,完全可以抽个一部分空间丰满程婴的心理刻画或是转变。
人物有阴阳面,全是阳面,会弱化最后程婴作出选择时的内心挣扎程度。
同样圣父化的还有庄姬和他老公赵朔,屠岸贾非要赵朔在xx(原谅我忘了他的名字,反正选他对赵朔有利,都没给正脸orz)和程婴夫妻之间作出选择,要救程婴,就拿xx去跟屠岸贾换。
然后,晚上赵朔跟老婆一脸纠结诉苦,下面人都不让我救程婴,庄姬一脸严肃跟老公说,要讲情义,不然无以立足于诸国间,然后赵朔开始动摇。
亲娘咧,作为成熟政治家,你俩该考虑的不应该是怎么两全其美么,你以为是对方屠岸贾是洪兴帮大哥啊,讲义气,说好换就换,弄不好你把xx交出去,人一开心,就把程婴给杀了,我看你们怎么办,这种时候,不应该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面上给屠岸贾谈判,暗地里把人给弄回来么。
不得不提,剧本的政治部分写得非常不好看,本剧的人物的政治水平都弱化成菜市场大妈。
大白天的,屠岸贾敢在家就跟自己怀孕的老婆说,我要让我们的儿子做国君,卖糕的,你怎么知道你家没有国君放的探子,回头就把你说的话报告上头,赶明儿就弄死你。
虽然我知道,这不是你的本意,是编剧生怕观众不明白你在那儿作死作活干坏事的目的,让你来吼一嗓子,但编剧也好歹照顾下人物设定吧。
政治部分好玩的就是各种隐喻和不确定性,以及政治家们优雅从容的外表和缜密无痕的挖坑手法,以及肮脏不可见的内心。
本剧的朝堂争斗部分大概就不用指望了。
或许所有一切,该归结为编剧自身的历史沉淀问题,参看编剧的履历表,之前的作品离正剧都有些遥远,大多是戏说,希望编剧之后能给我惊喜,别浪费一手好演员和好制作班底。
ps 这年头正剧两字也缩水掉价,谁都敢说自己是正剧,严格正剧应该是完全遵照历史走向的,历史人物基本不走形,不过体谅这部历史追溯比较古老,历史资料也少,编剧也很为难的,希望能给人话剧的冲突感就好,千万别闪雷。
pps 编剧不大给力,只能希望演员表现加分,把不出彩的台词,演绎出经典味道来。
看到22 集后,终于下了结论:程程,屠岸大人对你是真爱啊。
话说这位志向远大谋略超群杀人如麻的阴谋家,睥睨天下,唯独把程程放在心尖上,只有在你面前,他才是一个有着寻常性情的坦率君子形象,开怀畅饮,把酒谈心,他何尝不知你义薄云天,仁济天下与他正邪殊途,可自从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的那刻起,屠屠的心亦如被跌进深深地湖水不可自拔,当程程被公主连连陷害起,看他奋不顾身前去相救,把个到满的心伤的哇凉哇凉的,不仅仅他无法做到程程在老师面前的位置,更因为作为智勇兼具的称职门客他看到程婴活着终会让老师山河梦断的凄惨结局,可惜啊,他的老师傲视天下,英雄惜英雄,他说:“天下之有一个程婴。
”他说:“人间只有一个程婴。
”城门前,他低声下气,言语殷殷的挽留心爱的程程,那个场景,好不心酸,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筷子手如此的痴情,而多情到悲悯天下的程程,唯独对你,单单对你无情,试看他是如何让你这个“大奸臣尝尽世间最苦”,抛开世事风云,你也知道世间知音唯此一人,但你的词典中白天和黑夜注定没有交集。
1,赵氏 父子这么弱智的。。
从小的时候 不可能生存下去赵朔 为了医生 放弃 整天要搞倒他的屠岸贾,这个不科学。
弱智都知道 什么 重要 事,什么不重要 。
后边跟秦国联手进攻楚国 还为了挽救 民众 居然将自己的军粮 都捐出来。
这个智商 做小卒都生存不了。
赵武 长大之后 。。
知道 自己养父 然后就反目。。
这个智商 真的生存下来吗 ; 后边有杀父仇人 虽然养他们 这么多年。
但 灭族之仇 这么大。。
你这么‘正义’居然 不想报复?
这个智商。。
2,屠岸贾 这么奸,还有英雄梦。。
不科学做大事者 哪有这么公平 的玩法, 所谓的坏事已经搞到一半。。
临尾一脚 居然干 不出来?
早早干 悼程婴。。
知道他不忠 ,可以早早干 悼。。
然后 后边 晋主 知道 身边 太监也被收买的时候 。。
整个大局没关紧要。。
屠 早就把握整个大权。
3,医生这么高智商感觉有太假, 他的智商 最多就是葛优版,最多有些演技, 但做到料事如神,没什么 迫求 ,就屈当一个普通医生,如果他对学医有迫求至少可以达到神医水平。。
不太科学,
刚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好吧,从心术开始吴秀波的角色就是各种医生,这回竟然又穿越回古代干老本行,当然干好本行之余,副业也要玩玩政治,搞搞军事啥的,这种T字型门客当然获得剧中其他众多人物的深爱,屠岸贾是法律出身,程婴是医科出身,再次表达了这两行里聚集了高素质人才。
不过此剧最大的缺点还是中国电视剧的老病:情节进展的太慢。
说一句话,得咽两口吐沫,估计要不是这么咽,也到不了40集。
而且有些地方也实在是太二了,自从赵朔被灭门之后,我觉得真正疯的不是宋香而是程婴,主角从此以后的技能完全就是段誉的六脉神剑,失灵时不灵,一会儿聪明到可以看出来老头子心里有鬼,一会儿又任由疯老婆带着赵武到处乱跑。
估计吴秀波的心里也很无奈。
好吧,还有二十多集呢,慢慢看吧,大四毕业前一定能看完。
我专门借了一本白国红的《春秋晋国赵氏研究》来看,赵氏孤儿传说演义的成分多,源头大概是司马迁的《史记》。
司马迁为什么这样写,就是彰显程樱和公孙杵臼的忠义。
那么全剧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故事的开头是程樱回国报信,这是“忠”,其实在那个乱哄哄的时代,作为一个在多国交界处谋生的医匠,和他半毛钱关系没有,但他忠于祖国,舍妻弃子回国报信。
程樱被屠岸贾扣留作为交换卑南的人质时,他也一心想着“为国捐躯”。
之后对赵朔、公孙杵臼是“义”,对全城婴儿是“义”。
由此他选择了一条无比艰难之路,献子已然艰难,之后是否能把赵武养大、能否复仇都是极大未知数,但他义无反顾。
壮哉程樱!
纵观全剧,除了程樱,屠岸贾和到满是真小人,却有点可爱!
国君是伪君子,让人厌恶,赵朔之死、屠岸贾之死都充分表现了国君的虚伪!
宋香因程樱而悲剧,但她深爱他的丈夫,可爱!
毫无新意,麻痹大众
为了衬托男主的机智把其他的正派人物都演成了傻子,看了六集实在看不下去了。除了屠岸贾和程婴其他角色又笨又傻。
历史还算吸引人,八分太高。
可惜了这些好演员,导演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做的是历史正剧,但我从剧情看他野心太大能力不济,既想做正剧又有意无意地讨好戏说剧的观众群,再加上亮点不足苍白有余的台词,这戏算是可惜了
在那么多婆媳剧爱情剧抗日剧的夹击下,今年终于有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古装历史剧能镇住场子。
编剧智商是硬伤
不能再多了
每天都被这狗血片洗脑。忍无可忍。
(Ep03)棄。
一般般剧情不好
服装道具演员全5星编剧剪辑-5星好在这种名篇改编也不需要剧情,大家热闹一场就好:(
演员阵容不错。
人性啊!。。。 渺渺加油!
第一集就看不下去
剧情能不能好好写?????
嗯,还不错。
结局有点凄凉,但很不错。吴秀波不错,赞一个。
看了乐嘉首席夜话采访吴秀波,希望而来,败兴而归。
45集浓缩至日美剧的12集行吗。换个大陆编剧重写对白行吗。姑且可以容忍秀和淳没完没了无法自拔的飙戏,在华北中青年话剧及中戏党中不要混入唐人的面瘫派行吗。
三观超正,可惜编剧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