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利欲熏心 而搞笑的小偷 和一个黑人老太太.还有那只爱到处乱逛的猫.诙谐的背景音乐.总是在唱着:"上帝 上帝 上帝 之类"Tom Hanks 的演技经典老道 恰倒好处.只是告诉人们.好人上天堂 坏人去垃圾堆.
我终于明白,这不正是在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吗?
是恶人,办了坏事,终将难道命运的惩罚。
这是我们这一代被所谓的素质教育教大的孩子们的通病,凡事都要归纳中心思想。
其实吧,科恩兄弟的电影就像是一颗钻石,从任何角度看都一样,其中的黑色幽默并不是靠笑能接受得了的。
《老妇杀手》是个例外,它是一个真正的喜剧。
人物性格的大相径庭已经营造了基本的喜剧基础,加上离奇的情节,不乏夸张的漫画式的表演,谁能说《老妇杀手》不好玩呢?
影片中运用了大量了黑人宗教音乐,在剧中人犯罪的时候作为背景音乐,有一种特别的另类的感觉。
片中的很多细节也都独具匠心,比如曼森太太不允许日本将军在自己的家里吸烟,于是每当见到曼森太太,日本将军都会把叼着的烟卷翻进自己的嘴里,然后趁曼森太太离开,再把它翻出来继续抽。
这样的安排实际上是对应着影片的结尾日本将军的死。
他试图谋杀老太太的时候,突然被闹钟吓了一跳,烟卷被他不慎咽了下去,情急之中,他一路跌跌撞撞,最后摔死了。
一个小动作足以置人于死地,你能想到吗?
老妇杀手,一听这 名字以外海报中那个只有背影的老太太是个多么厉害的角儿,估计会像《老爷车》里的克林特 休伊斯伍德,仍然老当益壮。
看完电影才明白这老太太不过是个走路慢吞吞、喜欢教育别人的一个小老太太而已。
最奇特的是这个老太太的老公的照片,真的不一般,那个神情、那个姿态,就像一个高人站在那里看着这帮笨贼如何作茧自缚。
电影中这帮笨贼的死像是一个数列,虽然死法不同,但是结局和归处一样,每个死亡都是一场意外,却又符合常情,就让这个笨笨的老太太一夜之间获得巨款,真的很佩服编剧的大胆!
有人说节奏慢,大家应该知道,这不是那种像《留级之王3》那种爆笑的喜剧电影,而是一种更有内涵的、更有余味的喜剧。
尤其是汤姆汉克斯朗诵诗歌的情景,不爆笑,但是幽默。
非常有韵味的电影。
To Helen-(1831)Helen,thy beauty is to meLike those Nicean barks of yore,That gently, o'er a perfumed sea,The weary,wayworn wanderer boreTo his own native shore.On desperate seas long wont to roam,Thy hyacinth hair,thy classic face,Thy Naiad airs have brought me homeTo the glory that was GreeceAnd the grandeur that was Rome.下面是Tom Hanks没有背的Lo!in yon brilliant window-nicheHow statue-like I see thee stand,The agate lamp within thy hand!Ah,Psyche,from the regions whichAre Holy Land!
科恩兄弟的老电影,适合在周末的空档打发时间。
开头电影的镜头剪辑转合极好,从阴森的死神雕像到垃圾拖运船悠然经过大桥,再到午后空闲沉睡的警察局,电影里三个重要的场景在开头就暗示了结局。
一位美国传统的黑人老太太在丈夫死后和猫一起生活,有天招租来了一位文质彬彬的博士教授,一举一动充满了诗人的神采,他介绍说他有个乐队团体想一起练习,于是老太太爽快的借了地下室,没想到他们竟然计划由地下室来盗窃赌场金库。
不同于大多数的抢劫电影里英勇团结智慧过人且武力超群的高科技队伍,这部电影里面更像是博士骗子临时拼凑起来的小米加大锤组合。
电影篇幅主要集中在开头错误百出的准备工作,以及如何销赃的收尾,而中间的盗窃过程简直平平无奇,这样构成了非常传统的喜剧效果。
而善良行动迟缓的黑人老太太与这帮鬼鬼祟祟犯罪也形成了喜剧效果。
一边是虔诚的唱着赞美诗,一边是彼此谩骂的互怼;一面是老年生活的安静,一面是犯罪过程爆破的激烈,而这中间是博士调动全部脑细胞和矫揉造作的姿态来粉饰太平。
可惜动静太大还是被老太太发现,于是如何除掉老太太成了新命题。
而结尾是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抽签引来争斗,争斗引起内讧,内讧产生逃跑,逃跑引来追杀,追杀导致埋怨,最终博士的小伙伴一个个被抛到垃圾船中,同时他也接受了命运的审判。
电影里呼应的细节挺多,不时响起的黑人音乐应和同这些折腾妄图报复的男人们,而老太太的收音机一响则是命运的终章。
“师奶杀手”有若干首福音音乐,5个夸张的夺宝狂,弱智商的橄榄球运动员,败事有余的电影道具技师,烟瘾与手辣共存的东洋将军,赌场清洁出口成脏的小混混,极强诗歌表演欲的教授。
千辛万苦劫来的赌金,岂有拱手相让的道理?
当然片中一个个反被师奶误了卿卿性命,奔向宿命各不同。
小混混与道具师争执中被误杀,道具师连通“亲密爱人”黑吃黑被将军一同了结,将军的下场鼎鼎离谱,初初被报时的钟声吓到,吞下烟头,喝了假牙消毒水,逃出房间被猫半路杀出再度失措跌下楼梯而死。
不停的看他们一个个被抛下大桥,投向开过的垃圾船,惊起一群不祥乌鸦腾空。
运动员中了“狐狸之枪”的招,如出一辙周星星“国产凌凌漆”的一段戏,不过袁咏仪没有象他一样试枪傻到竟自杀。
大教授汤姆汉克斯丧在乌鸦的嘴上,碎砖落在他头上,中大奖。
一切都在“THE LADYKILLERS”成全发财梦。
“冠生园事件”终于了结。
“阿诈里”目前可能因为毒瘾继续住院,派出所开德验伤单没有敢去验伤,结果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把这当作一起诈骗立案追查,恐怕警察同志们都忙着过中秋国庆吃月饼吧!
无独有偶,前天楼上化妆品部又发生了“老人被撞出重病事件”,据说开始想私了的促销员医药费初初几百元,最看不懂的是当时老头的老婆不停的拼命的用手猛扭老头的腰,然后五彩缤纷的腰是撞是扭就说不清了,拍X光竟然一查出了大毛病,老伤新出不是几百能解决的了。
连医生都怀疑这么严重的病怎么撞出来?
赖上,算中招!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已到。
http://www.blogcn.com/User3/welleschan/blog/4028089.html
在电影里,计划之外常有意外,更何况这次做计划的人是一群小偷。
他们租了曼森太太的屋子,打算从地下室钻一条隧道直通赌场金库,偷走里面的钱。
偷盗计划堪称完美,除了其中一人炸断了手指和偷钱过程中拉肚子。
但善后工作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曼森太太提前回了家,看到了他们在地下室里抛钱狂欢的一幕。
他们不得不决定杀人灭口。
出人意料的是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太太居然也那么意外频出。
先是黑人小伙由老太太坐沙发看电视的背影联想到自己的妈妈下不了手(虽说妈妈带给他的那叫童年阴影),后是炸药专家在和黑人小伙争吵时失手打死对方。
再有炸药专家趁着他们处理黑人尸体时携款私逃,又将军动手不成反把自己摔死。
最意外的是最后剩下的教授和大个子竟然没能平分巨款。
一个是误以为手上的枪没有子弹把自己误杀,一个被大桥上裂开的石像砸破脑袋。
真应了那句老话:坏人都没有好下场。
那么那些偷来的钱该怎么办?
曼森太太去警局报案,警察只把她的话当天方夜谭,还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叫她把钱自己留着。
曼森太太想了想,额,这正好符合教授说的一人捐一分钱给教会学校的设想啊。
真是鬼使神差。
汤姆主演的片子,很多音乐,很多宗教,还有一个喋喋不休的黑人。
上豆瓣,才发现原来是科恩兄弟的片子,难怪。
剧情设计得挺巧妙的,但是开头让我有点小困。
结局自然是最喜感的那种,其实我更愿意邪恶战胜正义,偶尔一次嘛。
哈哈!
9.7.1晚写于甘韦肆
曼森太太和自己的猫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因为丈夫很早之前就去世了,生活也没有啥波澜,就是平时参加参加教堂礼拜,然后喝好朋友互相串个门之类的。
不过,曼森太太想把自己空出来的房子租出去,这样也不算是浪费。
有一天,希金森教授来到了曼森太太家里,他想要租下曼森太太楼上的房子,还想要用地下室,曼森太太欣然应允了。
就在希金森教授来到曼森太太家里后,很快,他号称自己拥有一个乐队,乐队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有黑人小伙、将军、打杂的还有一个运动健将,对外则宣称他们是乐队合练。
曼森太太相信了,实际上则不然,希金森教授利用曼森太太的地下室,然后在里面挖洞,甚至还要用上炸药,挖通前往赌场小金库的路。
有一天,因为炸药爆炸,结果一个成员手指还给炸坏了,刚好曼森太太也发现了,不过在希金森教授的糊弄下,成功逃过一劫。
教授赶紧带人行动,把房子给收拾好。
然后就在最后一步一步完成之后,教授等人已经拿到钱了。
结果被曼森太太给发现了,曼森太太仔细询问这笔钱的来历,然后也发现了问题所在,最后没办法,希金森教授只得和老太太妥协。
教授团伙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杀死老太太,因为内讧死掉一个人。
然后回来的时候又被杀死一个人,最后有一个想要携款潜逃,还是被杀死,就连教授最后也没能幸免。
曼森太太最后持有这笔钱,把钱用来捐给学校了。
这种黑色怪异的剧本倒是非常的适合科恩兄弟的风格,但是为什么就是感觉这电影很不协调呢,似乎所有的人物塑造比起老版都降了一个档次,翻拍致敬也变成了东施效颦。PS念着爱伦坡诗歌的汉克斯怎么还是一股子阿甘味PPS教授的一片风衣飞起来的时候很不厚道的想起了那片飞起来的羽毛。。。
如果字幕再好点可能会再多一颗星
美国人翻拍伊林喜剧天生就少了一层优雅,然后将原版外表弱小的英国老太太改为美国南方彪悍黑人老太太,又多了一份生猛。科恩兄弟的冷幽默还在,但这次玩得却不够灵气,曼森太太体型够大原则够强,但杀伤力却不足原版老太太三分,因为完全是蠢贼们在自我消耗,lady参与度不足让ladykillers这个标题的笑点就逊色许多。当然神秘莫测的蒸汽火车换成缓缓开过的垃圾船,再搭配开篇的垃圾岛,这个寓意还是妙的~
除了情节老套了一点,名字恶俗一点,其他都很赞。尤其是配乐。Touble in, Trouble out. 和 Come, Let Us Go Back To God 都有绕梁三日的范啊。
不搞笑 也不惊悚 有点瞎扯的感觉
不错的翻拍。尽管缺少了英式幽默,但仍旧试图在寻找可行并颇具特色的填充,比如布鲁斯、爱伦坡的猫。
为了黑色幽默而黑色幽默的感觉,智商感人到让人不适。
翻拍的《贼博士》为什么也能进戛纳主竞赛?
太黑色幽默了~ 原来这也是 肯恩兄弟的作品啊
这才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啊。。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汤姆·汉克斯,太喜感了。。
刚想说老太太的命硬的可以买彩票了,回头一想160W美刀可比一般彩票大多了
因为翻译不周而被毁了一部力作啊..
还有一个1956年的版本,建议有时间两部都看看,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4710/
兄弟得下乘之作啊,太脸谱化了吧
原来不是老妇杀手,而是老妇杀手,笑点全在马龙·韦恩斯
本以为有hanks在的影片就是好影片,这部让我失望了,感觉在刻意模仿德普,还学的不到位,笑也笑不起来
我去,竟然是这么老的电影了,汤姆汉克斯演技确实没话说。这部小格局电影,设置也不算巧妙,剧情也不算吸引,感觉就是为了黑色幽默一把而硬编的剧。
我说呢 风格怎么这么奇葩 原来是科恩兄弟的
为了在剧作上保持流畅,偷盗之前刻意设置不必存在的障碍又用极简单方式来解决,后期为了完成构思上的集体覆灭,每个人物的死亡都发生在偶然状态之下。早喜剧性表达上所有尸体都坠下成为垃圾,老妇得偿所愿。
黑暗的肮脏的都回到了垃圾船上,也许这就是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