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之子
Le fils de l'autre,别人的儿子,继子,另一个孩子,另一个儿子,The Other Son
导演:罗兰娜·利维
主演:艾曼纽·德芙,儒勒·斯楚克,布鲁诺·波达里德斯,帕斯卡·埃尔贝,Areen Omari,麦赫迪·德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英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年份:2012
简介:当约瑟夫准备加入以色列军队服兵役时,发现自己不是父母的亲身儿子,在他出生时,他与约旦河西岸的一个巴勒斯坦家庭的小孩亚辛换错了。因这一发现,两个家庭的生活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发现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各自的身份、价值和信念。 本片围绕着巴以冲突这个历史悠久而且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展开,本该互相敌视的两个家庭阴..详细 >
巴以冲突为背景,宗教矛盾交织,挺好的一部电影。很多细节描述的也挺到位的,从敌对到交融。ps,我个人觉得每家的继子无论从长相还是体态上来看都是亲身的吖!!!
虽然是在巴以冲突大背景下,但整体感受比较温情、干净。电影音乐很喜欢。另外,嗯,基情四射……
兄弟
2013-6-20@正大星美。很好的题材,可惜没有挖掘的能力,浅尝即止。可惜了。过于温情脉脉了!
宗教 信仰 种族 人生 在所有的冲突下如何调和 平缓的镜头与叙事 折射的是法国人一贯的哲学思辨
巴以对立背景下的2个家庭抱错孩子,民族情感与血缘亲情间的纠结造就了这部细腻而平实的电影。末尾,亚辛说:“既然开始了你的生活,我就要活得精彩,这样你才会为我感到骄傲。同样的,你也拥有了我的生活,约瑟,别过得一塌糊涂。”
以为是达内的,看了简介才发现下错了
身份的调换使得两个家庭,在亲情和民族对立的选择上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影片本身传达的是超越民族超越宗教的和平理念,放下偏见是新的开端的前提。
抱错孩子的设定并不新鲜,但若放在巴以背景下就显得尤其尖锐,然而导演只是讲了个四平八稳的家庭故事,避免了可能会有的狗血桥段,但也算提前放弃了拿大奖的可能性。
同样是抱错孩子,是枝裕和的那部如父如子和这部他人之子,拍出了截然不同的故事。3.5有被感动到。其实我本来想看达内兄弟的那部他人之子的哈哈哈哈哈。越想越气,重名扣一星。
抱错孩子是件大事,要是发生在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就更是大事。
剧本浅尝辄止,有点浪费了选题。但Mehdi的气质是真是叫人移不开眼,三次元阿拉贡,自带圣人光环。
42,以巴冲突严重儿子被换错后果很严重,双方很纠结但也不是谁的错只是天意,只有接受现实接受彼此共建美好未来。。。
我们要学会理解爱~
来自世界周刊
18年后发现,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而且是一个以色列家庭和巴勒斯坦家庭的孩子互换了。世界上最纠结的反差,估计也就只能这样了。当然,电影故事中,以爱之名,敌对势力也显得温情,事实上如果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会怎样?
除了以巴背景,还有什么?
难得有一出让我希望大团圆结局的电影。种族问题神马的真是搞不懂。。。
这还真是法国人拍的,典型的法国人视角,但真的,好假。或许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可靠的一条就是一家一户结成帮扶对子换孩子……这么复杂的民族、信仰、历史、地缘政治、国际格局等等等等问题,要是像影片反映的这么单纯就好了。
细节还是很粗糙 最后的点题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