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天的下午,睡了一觉起来.没事看完韩国宋海成导演的<<我们的幸福时光>>影片讲述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讲述的爱情故事与其他爱情片很不一样。
我称之为灵魂的唤醒和灵魂的救赎.讲的是走向死亡的路口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遇,一个是三次自杀的富家小姐,一个是三次杀人的穷困死囚,两颗冰冷的心不期而遇,彼此的感化激发了重生的力量,他们让彼此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这些都归功于他们的爱情。
真心的理解和安慰、一点点积累的亲密感、相见的幸福感等这些平凡的情感挽救了俩男女。
我知道这样的爱情在世界上是很难存在的,若搬上银幕,导演掌握不好,和演员表演不好的话就会使影片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但片中每一个演员几乎完美的表演给我们一种心底感动.特别是最后男女主角的真情流露.是片中的高潮部分.影片中的男女主角由开始的抵触.到心灵一点点的靠近.直到彼此享受着自己一生最幸福的感觉.最后唤醒彼此的灵魂.使得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男主角认识到自己所有的罪过.而女主角向自己的母亲认识了错误.彼此叛逆和对世界的仇视得到了救赎.同时也原谅伤害过的人。
原谅伤害自己的人。
也原谅自己。
原谅所有的一切.可惜的是男主角一生走到了尽头.而女主角以后肯定不会再会自杀,定能更好的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2007-04-21 18:28:55)
她一个大眼睛的女人,眼神凌厉,笑起来还是很漂亮,整个带点侵略性的野性的美穿着风衣,走路象风她有点叛逆,虽然是教授却总是迟到或者敷衍,对人也冷冰冰在人们眼中有点失败,也很我行我素脾气不好,自杀过三次,在母亲面前象头小兽,不听话的张牙舞爪她十五岁时被堂兄强奸,害怕又难过的她从母亲那没有寻求到安慰,却换来一个巴掌一句漫骂从此她就没有长大过,畏缩在十五岁的灵魂里,用尖利的刺来保护自己她厌恶生命,最害怕的是早晨他有纯净的大眼睛,眼神乖巧,很帅,很孩子气的那种帅笑起来坏坏的,撅起嘴巴很可爱他是死囚,杀过人的那种,做过许多坏事小时侯被妈妈抛弃,和弟弟一起流浪住在地下通道,身上盖着报纸,在地铁里乞讨弟弟生病却无钱医治,在冬天晚上默默死去为了救怀孕的女友被朋友骗去为杀人的朋友背了黑锅他是被生活抛弃的那种人他说,生活真是一个地狱他厌恶自己,希望早点赴死,不愿意被救赎,最害怕的,是早晨她他相识在星期四的10:00——12:00生长在两个世界的人,却是那么相象在那短短的时间里,成为他们的幸福时光看望室布置的很温馨,窗台上摆着小盆的话能照到很好的阳光,看到很蓝的天运气好的时候能看到飘散的雪花因为姜东元而找到这部片子,《我们的幸福时光》如果低沉的片子却配上如此明媚的名字,明明是悲伤的故事却有着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有着那么鲜艳的色彩在笑起来很明朗的帅气的脸上表现与阴郁的不可自拔的痛苦时,真让人心疼韩剧擅长以小见大,每个人总是表现出发自灵魂深处的痛,等着被解救心结其实每个人都有,伤口终究不能幸免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而且也只能这样长大其中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男人说:我不知道原来富人的生活也有难过之处女人说:生活中的一根刺,如果扎在自己生活,那就会有别人想象不到的痛
当画面定格在那张因为反光而印有熙俊脸庞的照片上,我看到那句简单的话语时,掩面而泣。
淡淡的悲伤一直在蔓延,让人难受的不想继续,可是似乎又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推动着我,让我的眼睛无法离开电脑屏幕,这种力量是爱吗?
看似永远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歌手和死刑犯,却在上帝的安排下相识,相爱。
这是一个猜不到过程猜不到结局的故事,没有普通韩剧的烂俗剧情,没有华丽的场面,没有那么多甜言蜜语,还是吸引了我。
从来没有在看过一部电影以后,还能在夜深人静是悄悄流泪,《我们的幸福时光》似乎让我做到了这种沦陷,忘记在多少个失眠的夜晚因为想到允秀而哭泣了,也忘记究竟在看过几遍后为他们的爱而感动的流泪了。
人鱼变成人,是魔法不是奇迹,而人变成另一个人却是奇迹。
我看到了奇迹,是奇迹使两个不在一个世界的人相爱,是奇迹使允秀改变。
可是这个奇迹,却只有在真爱出现时才会诞生吧。
失去亲人的允秀,因为亡弟对于熙俊歌声的喜爱而盼望见到她,可是当莫妮卡修女把这位天使送到他面前时,他却只回应了冷漠。
因为此时替朋友顶罪的他已经是一个将不久于人世的死刑犯,他不知道在哪一天,会套上那个令任何人都恐惧的绳索。
可是爱情是无法阻挡的,从两个人都不太情愿的一周一次例行公事的见面,到后来即使只能隔着玻璃的互相倾诉自己伤心过往的时光。
每一次的相聚都变的那么珍贵和短暂。
熙俊做了所有她能做的想去挽救爱人的生命,甚至宽恕了在自己受到伤害时还狠狠刺伤自己心的母亲,可是结局还是没有改变。
或许信仰让他们二人都改变了,他们懂得了宽恕,懂得了接受,也懂得了爱。
可是上帝却没有眷顾着两个相爱的人。
那一天还是来临了,允秀走的那么缓慢,我知道他多么不想接近死亡,但是那扇大门还是对他打开了。
临死前对熙俊爱的告白让我的泪水彻底奔涌了,那发自肺腑的表白,没有甜蜜,却是那样的绝望,他请熙俊不要忘记他的模样时,是不是也让所有人心碎了呢?
记事起再也没有那样哭过,似乎为他们流干所有泪水都不足矣了。
上帝救赎了人类的灵魂,爱造就了奇迹的发生。
星期四十一点到一点,我们的幸福时光。。。。。。
大维维当初给我推荐它时,我有点不以为然。
韩国的爱情片,无非很俗的套路,不是男女一方绝症就是最后才发现有血缘关系,总之,我对韩国的爱情悲剧,不报以太大希望。
但是大维维极力推荐,我又一念,名字比较好听,恩,大不了去看看。
从通州的家乐福回来,我很累,本来要躺床上看几集CSI,但因为考虑到要吃饭,看一些太血腥的有点影响食欲,咦,昨天刚载完我们的幸福时光,不如看这个。
趁着我有观看欲的此时,我便毫不犹豫的把它打开。
也好久没看看别人的爱情了,想看。
电影一开始的一片血腥令我惊愕,还不如看CSI。
但是接下来,我觉得我已经感受到它带给我的力量是最近看的别的电影所不能超越的。
整场电影之中,我没有聊一句QQ或MSN,甚至关掉网络,我把小笔搬到床上看。
其间。
没有喝水。
没有进食。
更没有聊天。
我全神贯注,完全进入剧情之中。
虽然电影沿袭了韩国电影以慢定性的套路,但是我并不像观看其他韩剧,我一点都没觉得烦,没觉得是在无奈的等,而是以真正意义的在欣赏。
男女主角生活在刚好两个极端之中,却有着相似的心境。
都想过死,都有过绝望,在无奈中并没有等到救赎。
而且并不需要什么救赎。
女主角在十五岁那年被堂兄强奸,在最脆弱时寻求母亲的慰藉,却遭到了母亲的辱骂与痛斥。
女儿瑟缩着身体,着衣明显有被撕扯过的痕迹,颤抖的声音向母亲求救:“妈妈……他闯进我的房间……我很疼……”而她的母亲,仓皇的神情嵌在麻木的脸上,渐被抖落的一干二净,她命令的口吻带给了女儿将近二十年的不安:“你对他做了什么……你要为你所做的感到耻辱!
”然后二十年来,女儿活在自闭之中,她不容忍自己去相信周围任何人。
直到碰到了男主角。
用最简单的话讲,他,是一个死囚,奸杀了十七岁少女。
小时候,他是孤儿,带着弟弟四处流浪。
他们的日子很苦,在地铁隧道,席地而睡。
弟弟生病,弟弟想要一双NIKE鞋,弟弟要听国歌,弟弟需要活下去的勇气。
而男主角也是个孩子,他也偶尔会有小脾气。
而就那一晚没有同弟弟讲话,不给他唱国歌,叫他闭嘴赶紧睡觉。
然后弟弟就再也没有醒来。
……这一段有点像《再见萤火虫》里那对感人的兄妹。
……然后男主角长大了,喜欢上一个女生,为她买了蝴蝶的发卡,把她落在雪地里的鞋拿回屋内。
然后女生宫外孕,需要大量的钱做手术。
为了救活老婆,男主角不得不参与刺死一个有钱的女人扒下她手指上的钻戒。
……男女主角的过去都不是那么美好,但是自从他们遇到一起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对生的希望就像墙角的蓟一样,不屈不挠,旺盛有力。
每周四的早10点到11点,是他们的幸福时光。
只有一个小时,他们聊天,他们静坐,他们对视,他们让彼此学会如何是爱。
很多个星期四过去,执行时间马上就到。
记得男主角站在受刑台上,说到的一句最有力的话:“谢谢Molica修女为我带来了天使,让我学会什么是爱。
”……帘儿拉上了,死刑执行。
我哭的一塌糊涂,不是因为有人结束了生命,而是欣慰,他可以在那么绝望的死前,不再直言我不害怕,他开始害怕死亡因为他心里有了惦记的人。
他的世界不再空空如也,他开始了爱。
这样的爱情多么伟大,相比他,自己真的很渺小呢。
我一下子觉得生活不应该只局限在很自私的事情上你争我赶,似乎一瞬间,我看到了更美好的事情。
……好了我要去游泳了。
把眼泪留在游泳池里。
虽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对人性的关怀似乎更为关注。
被男主角所杀的女佣的母亲,对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恨不得凌迟处死,但面对即将处死的的这个人,她选择原谅他。
死去的人不会再复活,那就让还活着的人灵魂得到宽恕。
新来的狱警第一次执行死刑后,内心很痛苦,虽然这只是一份工作,却也是在杀人,和真正的杀人犯唯一不同的只是在法律和正义的名义下进行。
男主角面临绞型的日子终于来临。
女主角去医院对生病的妈妈说,如果妈妈可以不死,她愿意原谅妈妈在她15岁发生意外中对她的伤害,只希望可以用奇迹来交换奇迹,让那个人能够保住性命。
男主角座在行刑的电椅上,对着神父,狱警们说出人生最后的忏悔,感谢和心声。
当执行的红灯亮起,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悲伤及不忍。
这三个片断让我泪流满面........
看这个片子还是因为姜东元。
他是个给人寂寞感觉的人。
对于这样的感觉我是无法逃脱的。
看这个碟片之前看了影片的介绍,一个女人,一个男人,一个多次自杀未遂,一个自我折磨一心想死。
相遇,爱情。
我们的幸福时光。
星期四的上午十点到十一点。
虽然是冬日,但是窗外阳光依然明媚。
大家的笑容还是一样的温暖。
女人突然没有在星期四来探望,而是其他的时间在其他的地点来探望。
并向男人说出了自己心底深藏着的所有的事情。
或许是无处发泄,或许是知道男人是个强奸犯想给于他惭愧。
不管是哪一个,最后还是只有苍白的沉默。
修女把男人曾经强奸过的女孩的母亲找来看他……母亲说:我会用上帝的原谅来原谅他。
可是在看到他的那一刻起,母亲的思想却已崩溃,突然歇斯底里的哭泣与捶打……男人缩在墙角凄厉的哭泣,一直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他还是一个孩子吧。
女人因为知道男人即将处死,在马路上奔跑,身前的十字架晃动,红色的丝线比平时显得更加的红。
在母亲的病房里面,女人说:我原谅你,我期望用我对你的原谅来挽回上帝对他的原谅。
处死时,警察的眼泪,修女的眼泪,女人的哭泣,男人的哭泣。
或许悲伤总是故事最后的结局。
但是到了最后宽恕总是存在的。
期望所有的人宽恕自己的孤寂,因为那也是一种幸福。
星期四的10:00---12:00,阳光透过小玻璃窗,射进小小的看望室.窗台上摆着几盆可爱的小花,桌子上是美味的蛋糕和温暖的茶.在这样温暖的时候,我,认识了你.明明是个悲伤的故事,却有个明媚的片名,最后,仍旧引得我们泪水涟涟.一个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当过歌手,现职教授,无论学业还是生活,看似都一帆风顺.一个从小被母亲抛弃,和弟弟相依为命,最后为帮女朋友看病筹钱铤而走险,最后杀了人.其实她在15岁那年遭堂兄的强奸,甚至母亲的安慰与帮助也只是一个巴掌和一顿怒骂.其实他是帮朋友背的黑锅,他有一张孩子气的脸,笑起来的时候很可爱,令旁边的人都会觉得幸福.他们明明是两个世界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却还是在星期四的上午10:00---12:00认识了,相爱了.他说,我不知道原来富人的生活也有难过之处.她说,生活中的一根刺,如果扎在自己生活,那就会有别人想象不到的痛.那么,确实是这样呢.所以,在看不见未来看不见光明的时候,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想快点了结自己的生命;她自杀过三次,每次醒来又看见她憎恨的母亲的脸.最后,当他们终于都可以拔出刺,抚平伤口的时候,他却要死掉.她流着泪跑到她母亲那里,说她不相信上帝,但是她希望,原谅她的母亲,因为她做除了对她来说这么艰难的事,上天应该会还她一个奇迹.可是还是没有.但我相信最后他们都还是拥有了幸福.因为最后的画面定格在了她对着玻璃窗第一次笑得那么幸福的脸以及他写下的星期四10:00---12:00 我们的幸福时光.
影片大致可以分成三段结构两个混蛋女主文有贞 是一位不停自杀,砸输液瓶吓唬母亲的混蛋退役女歌星。
同时是个教学极其不负责的教授,对世界充满了憎恨。
男主郑尹秀 是个监狱里,粗暴拒绝修女面包,拒绝救赎,拒绝解脱的杀人犯,面临死刑。
男主跟修女提要求,说我想听你侄女也就是文有贞唱国歌给我听。
在修女姑姑的要求下,女主百般不愿的跟姑姑来到监狱,见了杀人犯。
见到姑姑的面包被男主两次打翻在地,女主笑出声。
(两个厌世人格初次相见)谁都有柔软的一面文有贞的修女姑姑去了外地,所以她要独自去见杀人犯。
一见面,她就毫不掩饰的说出了自己对尹秀的厌恶“让我恶心”,面对有贞的问题,尹秀只是面露蔑笑,一言不发。
第二次会面依然如此,有贞问到你为什么相死,尹秀说没别的事儿可想啊!
并顺便讲了讲,为什么想听有贞唱国歌-因为那是童年夭折的弟弟最喜欢的歌,他和弟弟小时候被母亲抛弃了。
姑姑带着一个老太太来探监,原来老太太是被杀少女的母亲。
面对老太太的原谅,男主第一次显示出悔意。
有贞因为太抗拒去医院看母亲,转身去探监。
这次尹秀讲了自己的更多过去,弟弟被人殴打致死。
在有贞试图说“我理解”的时候,尹秀说你懂个屁啊。
生活还在继续,有贞在家宴上骂母亲。
母亲脑出血住院了。
她终于忍不住,最难受时想起了死刑犯尹秀“我是最佳的秘密倾诉者”,讲:我15岁时被堂兄强奸了。
说出来非常难,但如释重负。
至此,导演完成了两人从疯狂厌世到彼此理解的展示。
在杀人犯尹秀的世界里,他从来没想过有钱人也会想死,也会不快乐。
而有贞理解了杀人犯这样的社会底层,生活无望,被好友裹挟着冲动杀人,也并不是铁石心肠,面对被害人母亲的原谅也会真的痛哭流涕。
学会爱,学会原谅尹秀打雪仗,开始学会笑,期盼见面。
尹秀讲自己的杀人过程,自己是该死的。
文有贞找政要哥哥、杀人同犯,想试着给尹秀减刑。
两人握了手,互送礼物。
尹秀说我下周就过生日了,依依惜别岁月静好。
女主接到电话,通知即日执行死刑。
女主找到妈妈说,我原谅你,我原谅你当时扇我一巴掌。
我原谅你比杀了自己还要难,但我原谅你。
我希望上帝看在我原谅你的份儿上,饶尹秀一命。
死刑如期执行了。
尹秀临死时,开始悔过,感恩,并告诉文有贞,我爱你。
这部电影的优秀之处在于,影片完完整整、真实可信的描绘了两个灵魂的洗礼过程。
女主的转变是由厌恶家里的一切,到不希望母亲死,到说出心结,原谅母亲。
男主的转变是拒绝那些自认为善良人的感化与救赎,他厌恶这种无意义的怜悯;但女主的惨痛状况让他明白“原来有钱人也会痛苦到想死”,原来把情绪讲给别人是对治愈人心有帮助。
当他有了共情能力时,他开始明白自己做了多大的恶。
而自己做的恶,让被害人的母亲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两个人的节奏开始是对不上的,哪怕女主说了我理解,男主也并没有直接觉得有人理解而被感动。
剧本精妙之处正是在此。
编剧深知人心对于改变是需要时间来消化的。
而一次次的探视间歇里,两个人的改变一目了然。
女主原谅了母亲,男主学会了爱。
他们都有力量开心的活下去了。
救赎的力量固然够大,但导演没有刻意美化它,而是在结尾行刑前,男主还是说我害怕,国歌也不管用了。
记得看过报纸上的死刑前最后一餐,犯人也是如此。
真实有万钧之力。
影片缺点缺点同样突出1是男主为什么见到被害人妈妈就想跑,就道歉。
被原谅就痛苦流涕?
这段戏的铺垫其实是不够足的。
理性来讲,男主肯定不是第一次见被害人妈妈。
上次为什么没学会共情?
2是女主被告知男主即日执行死刑时,跑到医院说,妈妈你不要死。
脑回路有点奇怪,不太明白这个逻辑。
女主是真的原谅了妈妈么?
我对此表示怀疑。
3是男主的女朋友,女主的堂兄,都讲着讲着不见了,讲没了!
朋友的杀人动机也非常含糊。
综上,本片勉强四星。
所有跟“时光”挨边的词,好像都有一种时间匆匆走但故事被凝固的伤感。
影片从血泊中开始,伴随着和煦的钢琴曲,紧接着是惊悚的一幕,三具尸体,满地淌着鲜血,刀从一个少年的手中滑落到地板上,镜头幻化游弋在尸体和尹秀(姜东元)之间,这个浑身战栗的少年,会不会是凶手?
以一个故事埋下伏笔。
钢琴曲像是潺潺的流水,把我们从噩梦中唤醒一样,好像刚才的镜头就只是一个梦。
之后,开始另一个噩梦,大学老师有贞(李娜英)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
童年受到已婚堂兄的强奸,但是在跟母亲哭诉之后,得来的却是息事宁人的结局。
这是她第三次选择死亡,依旧活了下来。
为了暂时转移有贞的生活中心,修女姑母说服她去监狱帮忙,同时也是因为她曾是歌手,来监狱给尹秀唱国歌。
因此认识了因为杀人被判死刑的尹秀。
在每周四上午十点到十一点的探望中,两个人逐渐卸下包袱,用聊天的方式软化彼此身上的刺。
第一次见面尹秀炸开浑身的刺面对探监的修女和有贞。
他拒绝修女善意,冷漠也绝情。
有贞只是冷眼旁观。
第二次见面尹秀露出了少年狡黠的笑容亮出手铐说,经过我的秘密,肯定会守口如瓶的。
有贞有些怕面前的杀人犯,但也正襟危坐第一次听尹秀讲自己。
尹秀的母亲从小抛弃了他和弟弟,他带着弟弟从保育院逃出来去找母亲,但是再一次被母亲拒绝了。
后来他带着弟弟睡在底下通道中,以乞讨为生。
在一个晚上,很冷的晚上,睡在身边的弟弟再没有醒来。
从此他开始仇恨社会,混沌生活。
却在长大后爱上了同一个理发店打工的女孩,但是不巧女孩宫外孕。
为了筹钱治疗,尹秀和朋友本想偷盗却无意间出了人命。
尹秀为朋友担下了所有罪名,本以为世间美好,却被朋友和爱人抛弃,心里只求一死。
第N次见面有贞第一次说出哭诉自己十五岁那年被性侵的经历:好像说出来也没什么。
尹秀哭了:对不起,听起来太心痛了。
第N+1次见面尹秀:我不知道原来富人的生活也有难过之处。
有贞:即使是一根很小的刺,如果扎在自己身上,也会有别人想象不到的痛。
······每次见面像剥洋葱一样,卸下来一些伪装,更轻盈一些。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到: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但其实不幸也会有重合的部分。
他们有对世界相同的绝望和怨恨,没感受到过温暖,像尹秀,把仅有的火柴光却当成了灯管般“供奉”。
被亲人的抛弃,那是一种伤害,没有爱的伤害。
明明是可以用爱来消弭的伤害,可是偏偏没有,父母那么吝啬那一点爱。
我们本来以为爱可以成为盾牌,让所有人躲在后方嬉戏,但没想到恰恰是爱将他们和糟糕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
就像《梅尔罗斯》中的梅尔罗斯一样,他被自己父亲性侵之后,手足无措,痴痴等着母亲的安慰和关护,但是并没有。
等来的却是:我也是。
像施暴者一样,虽然母亲也是受害者,但是她并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尹秀的母亲,她是自己,是妻子,但她忘记了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曾经看到过一个评论,一个女孩讲述用躺在救护车上的代价,离开了家暴的父亲,那年她17岁。
“有时会想,如果母亲能坚强一些,我可能不会在最美好的年华中,经历这些。
”是啊,如果母亲再坚强些,他们或许就不会经历那些,奔向死亡,沉入深渊,连一束光都抓不住。
也或者有些父母从来都没想过如何面对孩子,如何从心底唤起对子女的关爱,情感关爱。
每个人都有心结,家庭给与的,或是社会给与的,甚至有很多人都好像身在地狱中,需要解脱,需要安抚,需要感化,需要疗愈。
也是因为这样,两个人相遇了。
即将面临的死刑的尹秀跟狱友说:一想到周四和有贞见面我就高兴,我愿意每天都是周四,其实知道我很快就要死了,但我还不算最糟糕的吧?
救赎与被救赎是互惠的。
救赎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解救。
爱和被爱也是相互的。
不要忘记爱的同时也在被爱着。
尹秀面对死亡的恐惧和不恐惧,让我感受到一种万念俱灰之后执拗的温情,姜东元演的很好,眼神总有一些迷离,同时也流露出含蓄的温暖。
其实我们都是脆弱的,迷茫的,有创伤的不完美的人类,会失手,会踩空,会绝望,会犯很多错误,甚至有天需要用生命来弥补过错。
但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有机会看淡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不堪的过往,原谅那些不堪,重获新生。
尹秀邢前向有贞告白:我爱你。
有贞孱弱地回了句:我也爱你。
这个永别前的对话并没有给故事带来任何转机。
之后一个死亡,一个泣不成声。
很多人在这一幕的时候都禁不住流泪了。
电影刻画了两种疲惫又残酷的人生,两个美好的个体坠落并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但说到底,再残酷的电影也会给个人慰藉,虽然时代伤感,慰藉寥寥。
这慰藉正是我们的眼泪。
眼泪或许是对电影的最直接的回应。
像很多韩国电影一样,讲童年,创伤,渲染悲惨,再用爱来麻醉濒死的恐惧,俗套到看完我们只能用眼泪落荒而逃,但又无法抗拒。
很像<黑暗中的舞者>的结局,但没有阻止我的泪水像雨水一样坠.从允秀的那句"今天该我死了吗?"开始,他的单纯,无辜,强装镇定的孩子气,都还是轻易的打败了我.他从善良开始,从善良结束.很好.带上头套的那一刻,回归到生命的最初,啜泣地像个小小的婴儿.亲爱的,不要害怕,下一个轮回已经在眼前了,你会幸福的.
把死刑犯拍的可太没劲了,题材沉重可是没劲,镜头长可是没劲。我看的版本女主角的名字翻译成“熙俊”,姓“文”,还是个过气女歌手。。。HOT粉丝情何以堪那。。。。。
挺特别的一个感情故事~~
真矫情
阶级爱情童话
这种片子居然还有很多人喜欢 真是林子大了 什么鸟都有
很一般
不错的故事,就是太美化了监狱
死刑之前的那段话
评价这么好?为什么我觉得男女主角都没有HOLD住角色啊?
玛丽苏的最境界就是内心认为自己的爱情可以征求一切厌食的苍生。三星给姜东元。
韓國就知道拍這種監獄溫情題材,其他的都是冤獄或者是出於無奈,我也就忍了,這個貨可是實打實的殺了無辜的人呀,那麽幸福時光憑什麽發生在他身上?
当已绝望放弃,你却突然出现,然而幸福时光那么短暂,拼尽全力也无法延长,那两句我爱你间隔了一个天地,所以相遇是不是来得不应该,我将如何再次一个人生活,毕竟你曾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太哈人了……我不喜欢
两个有过悲惨经历又一致想寻死的人自然而然在一起的故事,最后姜栋元的死囚犯角色还是被绞刑了…就完全没吸引很一般啊,看脸之外,演技也一般,也不够感人
韩国人对这部片想要探讨的主题一塌糊涂莫名其妙
会再看很多遍。
为什么要在最后的时光遇见幸福呢
还以为会出现奇迹,姜东元竟然被处于绞刑。最恨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擦!!!
感觉故事不是很流畅,线索的推进也不自然,很多地方有配乐烘托可能效果更好吧...
看到打雪仗的时候,眼睛湿润了。。。“做好准备”——一切就都结束了。。距离死亡越近,越是能看见人性的善。。峰回路转,总是格外悲伤。。人生不可能重新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