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宅女”生活过到一定程度时,我便开始有点抓狂,而每次觉得自己的神经开始有点麻木的时候,便会选择看韩剧。
当然一定是选择韩国的悲剧电影,在生活中不温不热的现实让人无法宣泄时,于是便转身求助于游走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电影。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影是我们精神上的“救命稻草”。
《悲伤电影》仍然是一部悲伤电影 这次我的“救命稻草”叫《悲伤电影》。
电影是由四个小故事构成,三段爱情、一段亲情故事。
一个是关于消防员和电视台手语主持人的爱情,在找回失而复得的戒指后准备在当晚求婚的他,却在大火中不幸丧生;一个是关于失聪失语的女孩和俊朗画家的爱情,工作在游乐园而戴着面具扮演童话中的“白雪公主”的女孩当摘下面具和男孩坦诚以待之时,却不得不面临分别,于是只有隔着面具抱住男孩的头哭泣,他们之间的爱情,始终无法逾越;一个是关于失业三年的穷小子和超市收银员的爱情,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分手代理,可是没想到却收到女朋友的分手代理请求,他在女友工作的门口对着自己说分手告白,那段爱情,就在雨天的夜晚画上悲伤的句号。
最后,女孩在门口捡到雨伞,走在大街上,看见熟悉的破了一角的雨伞,便知道那是男孩留给她的,一阵感伤涌上,热泪盈眶。
分手无言,关怀依旧;最后一个是关于得了癌症的母亲和她儿子的故事,母亲还是在雨夜去世了,尽管孩子多么希望她能为她康复,为她停留。
孩子在公交站台上剧烈的痛哭,在雨声的深处传来母亲在生命的最后吹响的口哨声。
不错,《悲伤电影》仍然是部悲剧,不折不扣的“催泪弹”。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请你准备好足够多的纸巾。
我是个感性的人,身边却有很多理性的朋友,他们总说“电影就是电影,生活就是生活”,所以当我看《天狗》、《导盲犬小Q》哭得稀里糊涂的时候,他们可以在旁边纹丝不动。
可是却有一个被我认为是“铁石心肠”的朋友,居然被《假如爱有天意》感动了,流下了热泪,还是个男生。
所以我并不觉得世界上真的有绝对理性的人存在,我相信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总有柔软的一隅,一旦当现实的触角与它产生触碰后,也许情感的洪流便会喷薄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不记得哪位名人说过“读一本书,就是和作家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让你有所感悟的书,必定是你的思想和生活轨迹和作者有所交集,于是你们才能产生共鸣。
我想说,看电影亦如此。
所以,这部赚取了众多眼泪的电影,不一定会有一滴你的眼泪。
可是,我还是止不住泪岑岑。
悲剧的背后一定是悲剧吗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这部悲剧电影不同于以往的韩国电影。
不如《假如爱有天意》唯美纯情的爱情,感觉到前世和今生的轮回;不如《菊花香》坚贞持久的爱情,感觉到爱情原来是有气味的;不如《蜥蜴》诡秘的爱情,感觉到爱情的距离感。。。。。。。
而这部片子最可取的地方就是很现实,没有天荒地老,没有海誓山盟,有的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细节。
雨夜爱人总会给你送来雨伞,尽管是把破伞;每月的特殊日子,细心体贴的男朋友会提醒你买卫生棉;在学校门口接可爱的儿子放学,牵着他的小手回家。。。。。。。
当给与我们温暖的爱人或亲人在一夜之间离开你之后,便是悲从心来的哀伤。
当我看见她看着火灾现场的监视录像,看到爱人用手语对自己说出了一直没说的“我爱你”而哭得撕心裂肺时;当我看到小男孩站在医院外面 ,穿着黄色雨衣 ,因为焦急、因为害怕、因为无助不停地跺着脚哭喊着:我会乖的,妈妈不要死……;当我看到那个对着玻璃自己对自己说出了分手告白后的穷小子,默默的把雨伞留在了墙角,看到他女朋友下班后在雨中发现原来自己手里的破雨伞是已经分手的他送来的时的泪如雨下。
你不得不跟着流泪,这时候很难分清你是为剧中人哭还是为自己哭,因为某一天你的爱人或亲人也会被一场火灾或者疾病夺取生命,一夜之间曾经的温暖都会消逝。
有人说“喜剧的背后其实是场莫大的悲剧”,而悲剧的背后会不会是场喜剧呢?
这部片子有人评论说是“哀而不伤”或者说“温情悲剧”,我想理由就是因为它让我们哭过以后更多的想到——珍惜。
珍惜整天在你耳旁唠叨你的父母,珍惜雨天给你送伞的爱人,珍惜爱情的美丽邂逅,珍惜美好的初恋,珍惜身边人。。。。
百度上是这么解释“珍惜”这个词的:珍惜应该是及时的诠释.及时地做事,及时地爱人,及时地感恩,及时地生活,及时地及时,珍惜永远和幸福,和知足在一起,而远离后悔和贪婪。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在这个躁动不安的年代,我们的生活并不是没有选择,而相反的是选择太多。
我们选了“面包”而丢了爱情,我们选了事业而丢了家庭,我们选了工作而丢了健康,我们选了成功而丢了良知,当你幡然醒悟你曾经丢失的这些东西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候,父母已然辞世,爱情已然远走,子女已然长大,身体已经透支。
流光飞舞,世界万千变换,花开转瞬即谢,流星稍纵即逝,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能绽放瞬间,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的短暂。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更该珍惜这转瞬的美好。
所谓的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撕碎了给人看--鲁迅如是说,当悲伤逆流成河的时候,我想悲伤未必还是悲伤,如果你有拼凑生命的能力和明了生命真谛的悟性。
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才是幸福的,人生路上,且行且珍惜。
八位演员,四对关系,相互交织,组成了这部虽有欢笑,但却是以悲伤结尾的电影。
完全是生活化的场景和事件,让我真的很为这四对人感动:消防员与电视台手语播音员的恋情,最终以消防员的殉职结束;为了追求心爱的人努力工作,创办替人分手的公司,最终却还是没能得到她的心;哑女与年轻画家的恋情也因画家的出国而告终;小朋友最舍不得的妈妈还是因为癌症而离开了他。
这四个关系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母子间的亲情还有创办分手公司的男生的恋情。
当小孩看到整在忍受剧痛的母亲,并知道自己将永远见不到自己的母亲后,自己在雨中不停的跺脚,嘴里还不停的叫着“妈妈”,那个场景现在还深深地留在我脑海里,母亲能不去工作能陪在他身边,并帮助学校指挥校门口的交通换来的竟是如此大的代价。
自己创办的分手公司在帮助形形色色的人说完分手之后,没想到最后接到的任务竟是自己对自己说分手,当时也是下着大雨,独自站在女孩工作的超市门口,远远的望着她,说出分手的原因,眼泪也不禁流了下来,谁也不会想到努力工作换来的还是分手的痛苦。
另两个故事显得有些情理之中,哑女的恋情当然不被看好,消防员这样危险的职业也让我不能让人舒心。
网上说这又是部催泪力作,我真的是领教了他的催泪功力。
就像电影中的那雨一样,盼的让人心切,但终于把他盼来后却是,sad。
很多天以前,在朋友的博客里看见《悲伤电影》的海报,很喜欢。
今天的上海是个阴天,选择看这部电影并非明智。
然而还是鬼使神差,把电影看完。
尽管我已经习惯看见城市里很多不幸的事情,但在这样的天气里,我还是被悲伤的电影弄得有点小小的难过。
有人说,世界永远是对立统一,此处悲伤,必会在他处补偿。
而我并不这么认为。
有些东西,此刻就是此刻,到了彼时,拥有的得到的再相似,也是两样东西。
所以,悲伤如同血液,一生流淌于身体之内。
韩国电影关于悲剧的描述,的确有几分功力。
那煽情的手法骗了很多人眼泪。
(当然,那些眼泪都是心甘情愿的)不过,如果你对韩国明星不甚了解,这部电影应该是很好的明星普及。
郑宇成、林秀晶、申敏儿、廉晶雅、车太贤、孙太英六大韩国家喻户晓的明星构成强大的阵容,演绎四段悲伤的人生离别。
迟到的戒指,最后的礼物郑宇成和林秀晶,饰演一对情侣,消防员与哑语播音员。
林秀晶一直期盼雨季的来临,那样心爱的人儿就不会因为火宅冲入火坑。
她一直渴望郑宇成会求婚,那样就会因为心中有婚姻而不会决然出生入死。
他们误会,冷战,又无法割舍。
最后郑宇成决定去求婚,却在求婚的当晚执行紧急任务牺牲了。
事实上,这个故事是四个故事里最老套的一个,但因为许多细节的处理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失而复得的求婚戒指,站在机动消防台上的接吻,用哑语播报消防员被烧死的新闻,一直期盼下雨,最后雨季终于来临,而心爱的人就在当晚死去,以及最后郑宇成在火宅现场对着监控摄像头的深情表白……。
爱情,在最美丽的时候变成最大的悲伤,那枚迟到的结婚戒指,竟然成为最后的爱情礼物,着实让人悲从中来。
世界无声,爱亦无声乐天世界里白雪公主大头娃娃,那个美丽的聋哑女孩因为一次火灾而失语,脸部烧伤。
在沉寂的世界里变得自卑孤独,每天只能穿着可爱的白雪公主娃娃服游走在公园里。
一天,她在公园邂逅的年轻的画家,并喜欢上他。
但强烈的自卑心里使她一直不敢以真面目面对恋人。
躲避,逃离,带着娃娃头相会。
爱情在悄悄滋长,而彼此却一直有着无法跨越的距离。
爱情有时如此脆弱,聋哑加上脸部的伤疤能够承载爱情吗?
也许,当她以真面目示人的时候,可能这无声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冷酷无情吧。
当然,在爱情的面前又必须坦诚相待,带着面具,又怎能看见内心的所思所想。
那个雨夜,女孩终于恢复本真,以真实面对男孩。
男孩为她画像,真实的,坦诚的,直接的。
男孩说,他要去外国进修,要离开这个城市。
这一别,也许就是永别。
女孩把大头娃娃套到男孩的头上,然后拥抱而哭泣,他们之间爱情,果真无法跨越。
雨很大,在她的世界里却是无声的,而她的爱,何尝不是呢?
无言的分手,默默的关怀 车太贤和孙太英,这对相恋多年的情人因为生活的压力,最终决定分开。
必须承认,爱情需要面包,一个没有工作的男人光有爱并不能留住女人。
车太贤只是一个人体沙包,微薄的收入让生活困苦,为了挽救爱情,他努力寻找工作。
于是突发奇想,成立网络分手代理公司,专门为那些说不出分手的人传达分手告白。
这个故事有着很强的讽刺意味,一个为了挽救爱情的男人竟然成为分手的帮凶。
看见那一个个因为听到分手消息而悲伤无比的人,他会是什么感受,或许哪天,那个悲伤哭泣的人,会是他自己吧。
不幸终于发生了。
他接到他女友在网络上的分手代理请求。
依然是雨夜,他在女友工作的门口对着自己说分手告白,那段爱情,就在雨天的夜晚画上悲伤的句号。
最后,女孩在门口捡到雨伞,走在大街上,看见熟悉的破了一角的雨伞,便知道那是男孩留给她的,一阵感伤涌上,热泪盈眶。
分手无言,关怀依旧。
看来,爱情真的不能只有爱啊哨声,日记,母亲的微笑廉晶雅饰演一位妈妈,承担家里的一切。
男人是无能而懦弱,孩子也因为缺少关怀而孤僻,冷漠,甚至怨恨。
母子之间的鸿沟变得无法跨越。
忽然有一天,妈妈病倒了,母子之情有了转机。
孩子说,我现在什么时候想看见妈妈就可以看见她,我希望妈妈一直生病。
这句童言无忌的话,是多么让人心疼啊。
但不幸随之来临,妈妈被查出得了胃癌……死亡临近,妈妈开始加倍关心孩子,鼓励他学习,写日记,听他说话,去门口接他,为他吹口哨,她用最后的生命时光带个孩子完整的母爱。
看见她们并肩牵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竟然天真的认为,这对母子将会永远如此相亲相爱。
当孩子知道母亲得是癌症的时候,他去问父亲是医生的女同学什么是癌症。
女同学说:癌症是很厉害的病,得病的人会死。
他生气的抓女同学的辫子,然后逃开。
死亡?
在孩子的眼里,怎会相信母亲会死去,更不能容忍有人说母亲会死去啊。
当然,母亲还是在雨夜去世了,尽管孩子多么希望她能为她康复,为她停留。
孩子在公交站台上剧烈的痛哭,在雨声的深处传来母亲最后的口哨声,这一刻,我无比难过!
我想,悲伤的存在,大抵为了让幸福更加幸福,让人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或事。
这个看似光鲜繁华的城市里,也不知道每天要上演多少悲伤的故事。
如果悲伤无可躲避,那么就让他尽情而来。
雨季过后,会有晴天。
晴天里的人,带着悲伤上路,去寻找新的人,接纳新的事。
然后,让悲伤往事沉入心底,只在雨夜悄悄释放。
就如很多评论里写得那样:这是一部悲伤的电影,但是让人很温暖。
深吸一口气,似乎已经很久了……能让我流泪的片子有很多——或因为激动、或因为感慨,但已经很久没有一部片子能让我哭得如此了……我似乎是留着泪看完最后的半个多小时导演在最后的这些时间里将所有烘托出的温暖氛围点燃我无法克制得哭了 不是因为那种分别 是因为他们的爱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小男孩站在医院外面穿着黄色雨衣 因为焦急、因为害怕、因为无助 不停地跺着脚不停地喊着:我会乖的,妈妈不要死……我们的记忆里似乎都隐藏着无数次如此脆弱的时刻:你不得不失去你不得不面对分别你有一万分个不想接受眼前的事实你不满、你委屈、你大哭着不要这样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它只跟你说:就是这样了然后等你去慢慢接受和适应……那个小男孩动作和神情牵动着我久远的无助的感觉随着时间,那些被尘封的我不愿记起的感觉 醒来了想到那个女手语导播得知男友死去时的表情懵了的样子,也许是我们成人后表达难以接受的一种方式大概是因为这个时候我们都已经知道有些事情,任凭我们在怎么难以接受,都是无法改变的——反抗是徒劳的,于是我们放弃。
爱,爱是什么。
最质朴也许就源于这一份难以接受的难舍。
一种类似于你天然认定的“绑定”关系。
也因而人在爱中,的确有时会很难做得很大气、很潇洒——你无法接受你觉得不应该的事发生了,或者应该的事没有发生就像女主播任性地在消防员面前说的那些话一样而她所表达的其实是她对他的爱语言,有时是很无力的。
我很喜欢最后消防员用手语表达的方式,那似乎在说,爱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不动用真心,是听不到的。
也许是音乐,也许是多线索的叙事结构,我想到了很久前看的日剧《世纪末之诗》。
同样也是很悲伤的故事,但同样也是温暖的。
因为快乐,爱变得轻快、绚丽——也因而爱是生命中最美的点缀因为悲伤,爱变得深刻、甚至有时候有一点沉重——也因此人能感觉自己的确实存在命运的安排是如此不定,有时候对于爱和分别,除了感恩和坦然,就是好好珍惜……
我是大布偶裏的啞姑娘。
我是放不掉愛的傻男孩。
我是等待最終話的小女人。
我是假裝不聽話的壞小孩。
你一探究竟。
想要畫出真正的白雪公主。
你放棄等待。
想要彼此都走出另一條路。
你傻傻呆呆。
總是不知道在什麽時刻才是對的那一秒。
你伸出雙手。
一心想要隱瞞的最初真相和善意的謊言。
我知道,你也知道。
只是我們從來不說出口。
因為我們總是想要做到更好。
我穿著大布偶對你微笑,沉默的想要忘掉自己臉上的那道疤。
你努力想像,累到趴在公園睡著,只想要畫出最美的我的樣子。
我為愛變成人肉沙包,分手專家,爲了謀生,和對你的承諾。
你一如既往拒絕我,因為你害怕我們沒有未來可以面對。
我等待、失望、再等待,只想要你說出那一句話,只是想要小小的自私,想要你衝進火場救人前想想我,好讓你不沖到最前方。
你因為輾轉一再推遲,卻用最大的包容保護這份擔心和脆弱。
我想要媽媽生病。
因為這樣你才會擁抱我,關心我,不喝酒,不罵人。
你卻得知自己癌症后,努力的對我微笑,不想在我記憶里留下醜陋。
只是最後,我的傷疤,你要走。
只是最後,我的努力,你要走。
只是最後,我的改變,你要走。
只是最後,我的成熟,你要走。
我把白雪公主的大布偶頭套在你頭上,抱住你,輕輕的在心裡說,再見。
我看著玻璃窗里忙碌的你,對著鏡子說,雖然她要分手,不過你要相信,她其實是愛你的。
我在二十多天乾旱的擔心中聽見有雨的消息兒高興,卻在新聞播報途中聽到你身亡的消息,手指呆滯。
我目睹了你在病床上搶救時呼吸困難,掙扎著,頭髮散亂,我叫爸爸不要哭,因為我說,你會聽見的。
你還是走了。
你說,你下周要去國外學習了,只是你想畫出最好的我,你把畫上的我的傷疤,輕輕的用橡皮擦掉,最終消失。
你在雨中發現了我遺落的傘,撐開匆匆走上人行道,看見了傘的一角已經撕裂的那塊布,捂著嘴哭了。
你最終沒有在飯店里求婚,因為那天你死了,你對著火災現場的監控錄像,對我淺淺一笑,說,你愛我。
你聽見我說不要分開,我會聽話,會很乖會一直考一百分,只要你不離開我,不要死掉,我在雨中大聲哭,聽見你用盡全力吹我們的哨。
我不會哭的。
你知道的。
我會一直堅強走下去。
就算,你真的不在,就算突然想起你,就算經歷過那麼多驚天動地。
因為我知道。
你也知道。
我愛你。
噓,什麽也不要說。
因為otherwise, it'll be too much to take。
的确,结局也是很带点悲伤的味道。
但画面和情节都拍的恰到好处,没有太过煽情的痕迹,同时给人爱情的余温留在每个失去自己另一半的心里。
不用歇斯底里的哭泣,也同样展现了他们心中的悲伤。
关门关窗拉窗帘。
关机关灯拔电话。
韩国的悲伤电影。
四种告别的方式。
***儿子和妈妈***妈妈是忙碌的上班族,没时间陪儿子。
儿子在学校功课很差。
他们之间有隔阂。
之后妈妈罹患癌症,儿子发现了妈妈从前的日记。
儿子开始明白妈妈原来不那么干练,为了自己,妈妈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就这样,妈妈在死之前重新获得了儿子的爱。
***天气主播和消防员***一次火灾,消防队员奋力救出了一个女孩儿。
从此消防队员和女孩儿的姐姐恋爱了。
姐姐是天气主播,平生讨厌雨天。
可是从此之后开始祈祷每天都阴雨绵绵。
消防队员每一次出生入死,姐姐都濒临崩溃。
最后还是妹妹说服了姐姐。
姐姐决定从此和这个男生一起面对随时到来的危难。
可是,求婚的那天消防队员丧身火场。
***画家和白雪公主***上个故事的那个女孩儿,就是妹妹。
她的工作是在游乐场,扮演白雪公主。
年轻的画家每天去游乐场赚钱。
他们常常遇见,只是白雪公主不愿意摘下头套。
故事不可能一直拖沓下去。
白雪公主终于露出了真面目,画家看得呆了。
因为她很美。
画家在告诉白雪公主他要出国深造之前。
他才知道她原来是不会说话的。
***一个穷人和另一个穷人***女生在超级市场收银,男生没有工作。
三年。
女生决定和男生分手。
男生不愿意。
偶然的机会,男生获得了灵感。
一份特别的工作。
没有了经济的困扰,男生请求获得爱情的重新审判。
女生有了新的男朋友。
于是,在他们最后一次约会之后。
满心欢喜的男生只能面对失去。
讲故事的角度有很多,听得时候更会千差万别。
这是一件很妙的事情。
狠喜欢电影里一些温馨的东西。
美好的细节。
嗯。
这些个故事,把生活中的那些个不如意放大,起名叫做悲伤。
在电脑前流泪不止,心痛不已。
但是擦干眼泪,关掉电脑,跳回生活,无比的强大和理所应当让人甩甩头,睡觉,明早还有一堆事情。
当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没有悲伤,所以我们拍不了电影。
深爱对方的男子,因为没有钱,被女友拒绝。
后成立分手代理公司赚钱,结果最后接到的一担生意是替自己女友向自己说分手。
下雨了,他把伞放在女友工作的超市门口,冒雨走开。
女友下班,望雨兴叹,情急之下发现门口处一把伞,欣喜而行。
蓦然发现伞角破处,心头一抖。
看到此处,就落泪了。
然而脚趾头都知道,现实中,如是自己,也万不会挑选这个男人,就算他有一张车太贤的脸。
给得了爱情,却给不了面包。
结束这样的爱情不能怨当事人的现实。
只是想说,早干吗了?
然后想到那个可怜的母亲。
要强的女人,搭配一个连驾照都没有的丈夫。
不听话的儿子,紧张的生活,我想说根源是当初她的不当选择。
当她病倒,她的丈夫所表现出的无力让我深深地为那个小男孩悲哀。
小男孩儿站在医院门口痛哭,忽然间长大了一样,我想,这是宿命吧。
然后看到我最喜欢的郑宇成这一对。
一个消防队员奋不顾身救出了一个女孩,然后和女孩儿的姐姐相爱。
要不是他的奋不顾身,应该就不会有然后的缘分,又恰恰是这种奋不顾身,让深爱自己的女友,天天盼着下雨。
雨季来临的前夜,郑宇成在火灾中牺牲了。
留下一束花,和一枚珍贵的求婚戒指。
很矫情的故事。
感人吧,女的想让男的安全一些,更牵念自己一些,反而成了疯狂想要结婚的那个人;男的不明白女的究竟想要什么,很努力却让自己心爱的女人伤心不已。
整个电影里真正让我难忘的一个细节在于,超市里,男的对女的说:你该周期了吧?
要买卫生巾。
这句话,比求婚更受用。
之后是郑宇成救出的那个女孩。
大火之后,失语失聪,脸上还留下了一片疤痕。
她是公园里的白雪公主,在厚厚的面具里扮演充满爱心快乐的天使。
这是一个暗恋的故事。
点点心事密密匝匝的流淌出屏幕。
这个故事的悲伤之处大概在于,终于敢于将自己展示在爱人面前时,爱人却要远离了。
看着她抱着爱人头上的白雪公主面具,久久不能释怀。
现在想来一片安宁。
对于这样一对姻缘,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据说这是一部叫人温暖的电影。
所谓悲伤,就是矛盾,巧合,所引发的矫情。
也真真经不起睡着之前那点意识的推敲。
但又不能说白哭了,因为哭过之后容易入睡。
生活中的爱情没有注脚。
谢谢你 让我感觉还活着毕竟在这个城市里经历了如此多的勾心斗角,在经历了谎言和制造谎言,在25岁的年纪经历了一些迫使自己从容的失去以后,为你流的每一滴眼泪让我又觉得自己真切的活着了。
最美的是,你永远像存在于回忆里一般,即使是悲伤,却让我觉得世间的美好,即便当我在想起你的时候,那些伤感的画面让我泪流不止,但又让我无法抑制住自己的赞许微笑。
好难得,你那些童话般的画面和戏剧化的剧情以及在韩国电影里并不算细腻的细节描写,却让我真实的想到自己周遭的人事,让我得以更疼惜他们,更认清自己,最不可思议的,我又开始憧憬未来。
即便你有些许冗长,但我从中嗅到了生活的美好。
如果可以,我希望往后每一次的悲伤都不再能让我麻木的树立起牢牢的围墙,都不再被我借来对世界冷漠。
如果每一次伤感 都静默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那该多好。
别人的不幸总是看起来很简单。
很多时候,好多年的悲伤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相爱三年的恋人离开我了”,“母亲在我7岁那年去世了”,亦或是“这些伤疤是在一场大火中留下的”。
你会发现你所谓的不堪回忆也可以那么平淡的叙述出来,“我失业了”,“我离婚了”。
那么简单,没有悲伤,没有眼泪,甚至连语速都没有变化。
听者闻其淡然,也只报以唏嘘,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安慰,然后便开始下一个话题。
就如《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经典段子,不幸的人朝天嘶吼出“看谁敢比我惨”的绝句,而旁人继续自己的生活。
所以,当你陷入悲伤痛苦不已时,这个世界真的只有你一个人在承担这份痛苦,没人可以分担。
《悲伤电影》充斥着老梗和似曾相识的段子,甚至其本身的结构——几个穿插分散的小故事——也很老套。
因为独立的小故事们都很单薄,实在无力独自撑起一部电影。
但它有独一无二的亮点——这是一部适合自虐的电影。
当你快乐时,看完它你会陷入沉默。
而当你原本就很悲伤时,你可以深陷其中一把,把主角们的不幸遭遇轮番体味一遍,哭个死去活来,那么电影闭幕时,心情也许会轻松不少。
当然,出于对这部小小的电影的喜爱,我情愿将它视为一部温馨的治愈系电影。
是失聪的女孩哑着嗓子喊出的那一句:至少你还可以说出一句“我爱你”。
你看到了吗?
她离开了你,是她的损失,你会找到更好的。
他在临死的前一刻心里想着你,他是带着笑容死去的。
就当做这是一场萍水相逢,毕竟他画中的你,如此鲜活美丽。
母亲留下的日记,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给予你的爱。
你看到了吗?
悲伤过去,生活继续。
至少你曾经对他们说过,甚至以后也还会再有机会说,“我爱你”。
都是简单的故事,爱情就是一部悲伤的电影,自己经历的时候不觉得,别人讲起来的时候,或许会让人掉泪。
在悲伤的世界里,我们学会遗忘,也学会把悲伤幻化成另外一种希望,失去和离开,我们的生活都在继续,曾经的时光已经保留在我们的抽屉中,我们还要继续生活,快乐微笑,悲伤,只是有点苦涩的幸福。
我没哭也。
一场大雨落下来……
四个故事串联得比较ok 没有生涩牵强之感
我只喜欢白雪公主的故事
这就是生活啊,都有那么点儿坎儿,过了就好!生离死别何尝一定是最悲伤的事。
一般。
实在是哭不出来啊
不错
把人弄死了就悲伤了
开心的电影,变态的结局
呕~~~~~
3.5。。我都不知道我现在泪点是高是低,盯着海报三秒就哭了,看电影却一点没哭,就是小男孩在雨里跺着脚哭那儿鼻子酸了一下。。
为什么是喜头悲尾啊——再一看电影名字释然了……话说“真爱至上”的结构究竟衍生了多少部类似的都市爱情片……只是一部又一部,看罢不同的恋人不同的归宿,还是轻易就被推开心门,暗自抚慰最柔软的那份同理心……// PS. 这算林秀晶的颜值巅峰了吧……
悲伤故事
悲伤~
看到郑宇成,我以为林秀晶是死定了,没想到一直给对象悲剧的郑老师,这次终于自己悲剧了。一个死了未婚夫,一个死了老妈,一个被女友抛弃,一个压根没有开始,谁比谁惨。
海报和嫩嫩的石头最好看
看过以后什么也没印象了
喜欢林秀晶那段, 最后她哭得好惨啊。 那几个哑语手势挺有情调的。
不喜欢~~淡淡的感觉还可以,但是逻辑混乱的地方太多,很多情节也都很容易想到,有一些都是偶像剧的情节,感情也都太表面了~~一厢情愿的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