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是这片名。
假如,爱有天意。
我们常说,感情,是需缘分的。
一个缘字,涵盖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由。
缘分,是天意,是安排,是注定,是宿命。
韩剧,一贯的精致,唯美,温婉,一步一扣,都缓慢轻细。
俗套的剧情,关于两代人的情感历程。
这一代的遇见,背离,错过,下一代的相遇,相知,牵手,时空错落交织,情节铺展绵延。
如影片里的那条河,贯穿始终,温暖又哀伤。
午后明媚的阳光,穿透窗外浓郁的树荫,散漫一室。
白色的窗帘在风里飘飞。
是夏日里静好的辰光。
书信,在落满尘土的盒子里,被风吹得四散,一封一封,轻轻的,随风而起,飘飞而去。
深藏的往事,就这样,破尘而出,蜿蜒清澈。
镜头拉开。
满眼的绿色。
青山青水。
是一回眸的遇见。
他在河里,她在牛车上,遥遥的相望,挥手致意,微笑问候。
彼时,她白衣,碎花裙,纯净美好,羞涩娴静;他,温和憨厚。
小木屋,暴雨,瓜棚,西瓜,河边,萤火虫。
两颗年轻羞涩的心,慢慢靠近。
她捧着萤火虫离去,细致呵护,珍爱如掌心里的宝。
她赠与他的定情信物,已把情根牢牢种下。
再见时,他成了泰秀最好的朋友,她却成了泰秀家里订下的未婚妻。
两个家庭间的政治关系,折磨三颗年轻的心。
瞒了泰秀,偷偷相见。
有隐蔽的愉悦,欢喜,也有相望不相守的凉薄。
舞会上的眉目传情,信笺里的深情相送。
终究也抵不过现实里横亘的距离。
情感的暴露,家庭的阻扰,尤其是泰秀的自杀,如一座山压下来,重重压在他心上,使得他抉择远离而去,奔赴战场。
她拍打着火车窗,追着火车跑,哭着喊,你一定要活着回来,一定要活着回来。
伤感的乐音响起,火车滚动,碾碎的,是一片又一片的伤心。
历经沙场,他没辜负她的期望,活着回来了。
却盲了眼。
在生死悬着的那一刻,他依然要去枪林弹雨里,捡她赠与的项链。
生命,置之度外,内心里,念念不忘的,终究只有一个人。
掂掂思量的,唯有一份情。
台词,排练,演习。
所有要说的话,要编排的言语,他练过了。
只为再相见时,遮掩住自己盲了的眼,只为她之后的幸福。
她哭了。
眼泪,一滴一滴落下。
谎话,被识破,谎言,却还是让她信了。
她嫁给了泰秀。
一段感情,就这样擦肩而过。
是呼啸而过的风,经过,吹得人心疼。
几年之后。
往昔河边。
她流连于此。
他的骨灰拖人带了过来。
这是他,死的遗愿,至死,都魂牵梦绕的地方,是初遇的地点。
骨灰洒在河面,一辈子,都停留于此。
他用生命,诠释了生死不离。
二十年过去了。
故事,兜兜转转,惊人的相似。
上代情缘,这代续写。
代写的情书,一样的情话,暴雨中的奔跑,河边飞舞的萤火虫。
上代的遗憾,惆怅,都得以弥补修复。
宛若前世相错,今生携手。
信物,百转千回,最终归入她女儿手中。
一对年轻人,含泪相拥。
她的女儿,他的儿子,带着他们的未尽的情意,继续未尽的爱恋。
夕阳西沉,年轻的身影携手并肩。
从此,天荒,与地老,踏遍岁岁月月,不再离分。
温暖的镜头,徐徐缓过。
心,被雨水剔透,湿润缠绵。
俗世男女,渴慕最多的大抵就是一份情,干净的,暖熏的。
有些渴望不可得,有些生生相错,有些寻求一生,也碰不见自己要碰的人。
沈从文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
语气里,可见微微的自得,满足,与沉醉。
时间无涯的荒野里,遇见了,尘埃里也会开出花来。
飞蛾扑火,亦是轰轰烈烈。
遇不到,空空年华蹉跎而过,才是哀。
爱过一场,无怨无悔。
目前为止最喜欢的韩国爱情电影,没有之一。
已经过去十多年,里面的桥段现在还印象深刻,喜欢这种纯美浪漫、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没有搞笑、特效等等与主题无关的元素,只是慢慢的讲述两对情侣的爱情故事,流露出自然而然的感情,感动彼此。
妈妈珠喜尘封已久的初恋故事,是心动却无奈,是爱而不得,是奉献。
看到俊河指向那空荡荡的桌子,听他说到自己提前一天来练习了很多遍,还是被她发现了他已经失明的事实,那种心酸和遗憾催人泪下。
女儿梓希的爱情故事,是暗恋的小心思,不太自信、不敢接近的小心翼翼。
当尚民把手中的雨伞放到店里,举起外套和她在大雨中狂奔,那首《我对于你,你对于我》响起的时候,感染力真的超强,激动地想跟他们一起跑起来。
那个插曲之后又听了无数遍,无论韵律、风格都和影片契合度很高。
最后,尚民的项链被拿出来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早已猜到了他和俊河的关系,不可不信缘,大家只会会心一笑,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吧。
假如爱有天意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不可不信缘,感情需缘分。
缘分,是天意,是安排,是注定,是宿命。
这个故事紧紧围绕缘字展开。
两代人的两段感情都是三角的关系,两段感情中,母亲珠喜和浚河的感情是主线,这无论在剧情的长度和分量上都能明显感受到,而梓希和尚民的戏份只有剧院看戏、调换礼物、以及雨中狂奔和最后的在一起,而这段的主要价值还是解开了影片的最大悬疑,即尚民是浚河的儿子,在经历了上代人的爱情悲剧后,他们的下一代在冥冥中走到了一起。
一部电影可以有多美,看看原来爱有天意就知道了,主角、镜头、台词、配乐无一不美,郭在容导演表现手法细腻让这个故事更加动人。
经典台词:当阳光照在海面上,我思恋你。
当朦胧月色洒在泉水上,我思恋你。
张开眼睛,如果微风摇曳着窗外的树枝,那么你爱的人便也爱着你。
张开耳朵,如果你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那么你爱的人便也爱着你。
看着窗外,要是看到树枝在风中飘动,那就是说,你爱的人也在爱着你。
张开你的耳朵,聆听你的心声,你就会听到,你爱的人也爱着你。
闭上眼睛,要是你在微笑着,那么,你爱的人也在爱着你
听着李健在《我是歌手》节目上唱的《假如爱有天意》悲伤感动再次重温这部电影。
看惯了韩剧中霸道总裁和乖乖女,富二代和灰姑娘桥段,这种纯爱悲伤剧情更深入人心,影片通过女儿梓希读母亲珠喜的情书引出母亲的初恋回忆,光阴交错,导演采用插叙双线的方式叙述两代人的感情。
珠喜和俊河,乡下结实,一起去鬼屋遇到流浪汉,在瓜棚底下避雨吃瓜,回来时萤火虫场景增添浪漫气氛,烘托二人感情升温,爱情的种子也此时埋下。
回到汉城,泰秀让俊河帮他写情书,对象竟然是珠喜,两人再次见面,当珠喜钢琴演奏结束,当俊河捧着鲜花出现她的面前,牵动着我的心啊,俊河没有高大的身躯,没有帅气的脸庞,但这个演员非常适合这个角色,他阳光,纯真,小小的眼睛 一笑都能看出他对珠喜的爱意,青涩的情动 打动观众,当珠喜再次返回礼堂时,两人的感情再次点燃。
泰秀的自杀未遂让俊河明白她与珠喜的爱情之路无结果。
俊河离开去参军打仗也加速了这段爱情的无果。
也许命运造化,珠喜把项链给俊河已把自己的心给他,他在战场为了这条项链却差点把命搭上。
时隔多年,珠喜和俊河再次相见,俊河失去了双眼,珠喜痛哭失声。
缘或许天注定,相似的情节再次发生在女儿梓希的身上,同样是帮闺蜜写情书,困扰着梓希的决定在读完母亲的一箱情书后也许有了答案。
尚民和梓希的爱情似乎是个轮回延续,当两人再次回到母亲的故乡,那条小河,那徘徊在两人周围萤火虫。
好的电影离不开各个方面,影片 无论在剧情,演员,配乐,画面,节奏都恰到好处。
剧情:纯爱纯粹的爱情故事更打动人心更何况还是悲剧。
演员:孙艺珍一人饰演母女角色,演技十分出色。
配乐:《越来越多》贯穿整部影片 悲伤凄美情调听着就想哭。
《我对于你,你对于我》出现在尚民和梓希在雨中奔跑也是两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音乐轻松,欢快,梓希脸上有满满的幸福感。
画面:回忆部分泛黄更有年代感。
节奏:每一个镜头都不是多余的。
最后记录下影片的经典台词:当阳光照在海面上,我思念你,当朦胧月色洒在泉水里,我思念你 张开耳朵,当你能听到你的心跳,你爱的人也正在爱你,闭上眼睛当你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你爱的人也正在爱你。
、视线划到窗外,如果树枝轻轻摇晃于微风中,你对那个人的爱也将使你被爱。
竖起耳朵,如果你听到一颗属于你的心在跳,你对那个人的爱也将使你被爱。
闭上眼睛,如果你的嘴角浮起一丝微笑,你对那个人的爱也将使你被爱。
很早就知道这部影片,但一直不想找来看,后来听到李健改编的插曲的的词,听着很好听,很有感情。
然后最近剧荒,偶然在微博看到一张照片,是一男一女披着衣服在雨里跑,虽然下着雨,却看着很唯美的感觉。
终于是提起兴趣找来看看了。
影片开始其实就是初恋的感觉,跟其它的初恋的故事没什么不同。
唯一的亮点的,编剧在两人去鬼屋时的情景很特别,先是男生害怕的大叫,然后变成女生害怕的大叫,再然后变成两个一起大喊的镜头,给人感觉很特别,我刚想男生把女生摞了自己跑了,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
然后就是两人一起回忆过去的岁月,最后的最后,当下一代的男主拿出女主心心念念的项链时,我终于感觉出这部影片的感人之处了。
虽然说有些刻意,但谁不是向往着美好的未来呢。
圆了一个上一代和这一代的美梦。
一个夏季,在河边,遇见了你。
赤脚走着,浅浅踩在,柔软的土地。
提着裙,一步步,向我走近。
远远的看见,你眼中的笑意。
而身后的足迹,左右交替,不偏不倚。
只有阵阵的清风,伴着蝉鸣。
你说想去,对面的鬼屋。
好像那里,可以满足,你小小的好奇。
河边有条小船,还有绿草地。
你在欣赏,沿途的风景。
而我偷偷在看,风景里的你。
午后时分,屋旁的树木,遮了日光。
暗暗的,有些阴森。
紧紧的跟着,推开了那门。
突然跳出的野猫,把我们吓得不轻。
在阵阵尖叫声中,下起了大雨。
跑回岸边,远远的看见。
那条小船,在风雨中,渐行渐远。
相视苦笑,只好沿着小路,往回走。
不远处,有个草亭。
因为路滑,你扭伤了脚。
便背起你,跑向那里。
那个草亭,虽然不大。
却也能遮些风雨,就像一个家庭。
而淋湿的你,紧紧的抱着自己。
递给你一块,拧干的毛巾。
你只是,静静的看着我,微笑不语。
夜晚悄悄来临,星儿眨着眼睛。
远处的山幕,与夜色相映。
淡蓝的天宇下,勾勒出两个人影。
经过一木桥,抬眼,满是流萤。
便捉一只,送给你。
轻轻的接住,放在手心。
温柔的看着,好像在守护爱情。
那夜,桥上的你。
静静地坐着,清纯而美丽。
水中的月影,微漾着波心。
洒下的温暖,化为你的柔情。
在爱里,可以看见,你透明的心。
在这个几乎大多数人都追求性格,对于温情不屑一顾的年代里,我仍然汗颜地承认,对于纯情的坚守与热爱。
可惜的是,在人心刻意的播弄下,纯情与煽情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近来难分雌雄。
我的热爱往往扑空。
《爱有天意》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种遗憾,它是一本打开卷来就风化,散发着百合香味的爱情札记,纠合了一切纯爱因素,却并不因虚假而令人心生出怀疑的厌恶。
在郭在容的讲述里,初恋就该是黄昏时划过窗外的纸飞机,白浅蓝灰,干净又迷茫,翅膀跃动的音符则平衡在少年感伤与狂喜的轨迹里。
意境的把握恰到好处,珠熙的眼睛里出现了逝去的爱情,我们的眼睛里则出现逝去与正在进行的爱情。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有什么关系?
反正我们都一样热爱这些纷美而清新的瞬间,反正此刻我们都很入景又都一样华丽。
是你看我,还是我看你,是主看还是被欣赏,是如临其境还是身受感同,它们根本就不重要好不好。
你仅仅只需要知道,你笑了,所以我笑了,我们的笑,让人记得美和好。
青春与湿漉漉的山林同色,像停驻在额角的雨珠一样动人,岁月精致便于梳理,一切都理直气壮要不带一丝烟火气。
片头的纸页漫天飞舞,像胸中积蓄已久的万斛泉源择地而出,又像流年瞬时光涌,一切早已凝固的早已埋葬的,在那瞬间里被风重新撩动,--然后出现彩虹,一如爱情的美妙,一如企图得到的遥不可及。
哦,还有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托腮凝望的人,对那青空的万千虹彩,憧憬又恐惧,恍若出局又身处其间,鸽子在藤叶下咕咕叫着,也许它是不会明白人类的终极盲点。
为爱生,为爱死,为爱痴狂疯癫,又为爱冷漠森寒,一个字,就演练了千万年,且看样子,还要继续继续继续潜下去。
明明只是吃下一种原料,却偏要兴起万般做法,哪怕最后也只是落个同等结局。
鸽子不会明白,无论下过多少场雨,只要天空还在,就还有彩虹出现,就永远不乏眩惑的看紧彩虹的人。
人们不在乎时间的长短,不在乎其实有没有虔诚的观众,不在乎自己是个过客是仓促的行人,甚至不在乎真正没有改变的,只有天空与大地这个巨大的舞台。
只要我们还有手有脚,能笑能哭,就容许我们静静赴这场舞,即使它简陋它没有音乐它虎头蛇尾甚至它戛然而止。
与其说《爱有天意》是部电影,不如说它是首月下吟唱的行吟诗歌。
音乐的涌动,像颜料盒里饱满生动的色彩,相得益彰的绿,红,黄,蓝,白,化成烟波撩动的情绪奔涌,不动声色的把故事往高潮推送。
珠熙和梓希这对母女,明明有着一样的面孔,却又绝不会令人错认。
珠熙雅郁而诗意,配上清新明朗的俊河,有种山谷油画的秀外慧中。
他们的歌笑颦叹,风姿楚楚又缠绵动人,无论是水中初见的凝望,鬼屋探险的灵犀,雨中瓜棚的寂静,还是灯下初燃的心动,他和她的所有所有,都美得不似人间。
普通人只要能领略到这其中的任何一幕,也许就足以心动,可他们的每一幕都太惊艳。
这样的缘分是意外,也是注定,是幸运,也是遗憾。
花枝春满,满到了尽头就只能流走,即便最后只能分别以终,但他们曾经放声笑,痛快哭,所以可以说不负此生。
梓希呢,既任意又内敛,胆怯温善,看似矛盾实则自然,虽然面容继承了母亲,但性格多少接受了父亲泰秀的遗传,最喜欢看她那个吹额发的动作,印象中泰秀好象对着俊河做过,一些些丧气,加上点点的无所谓,很不诗意,但是很生活很饱满。
好象遇上了什么,也是不足以打击到热情和自我。
这样的基因加入进来更好,哪怕你是神仙,也给染上烟火的味道。
像珠熙那样固然美,但是美中总有一丝无奈的忧郁,果然,最后命运也没有放过她,她也并没有生出足以抵御命运的粗砺。
比起清华优雅如画的珠熙,梓希直白简单像首歌,她在人群中就要显得普通得多。
是那种邻家女孩,随处可见,却又有属于自己的小梦想与独特灵动的心思。
天真而不太识得痛苦,暗恋不得就已是至上的烦恼。
默默关注戏剧社里英俊高大的王子,含蓄的表达,心意慌张的掩饰,最后福临心至的明了,没有母亲的爱情那么地动人委婉,顶多就是不能说,未说已破,两心相合。
最欣喜的震颤是雨中那一路的奔跑,最美丽的瞬间是月下桥上的一吻。
不能再多,再多就要失去。
母女两代人的爱情都因雨而结缘,俊河背着珠熙走过树林,在民为梓希欢快地塔起一把伞,都以在月下的小桥上捉萤火虫而到达静谧圆满的高潮。
最后那一刻,真的要感激岁月的慈悲。
尽管命运把本来应该在一起的人分开了,但是基因却很顽强,冥冥中还要记得那熟悉的吸引与靠近的轨迹,纵使分开一万次,也要一万零一次的相遇。
其实明知道这样的感情好难在现实里存在,却又收不住眼睛的被吸引。
这样的情结似曾相识,犹如中毒。
一旦它真的发生了,往往犹疑的令人没法抓住。
怀疑它不过又是一场无畏的幻觉。
人活着,就要与各种各样的东西竞争。
爱情也一样,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只是经常要与错过,与倦怠,与天意,与死亡竞争。
争过了,你能有一辈子的圆满,争不过,无非是下次再见。
所以,与其说这个故事是记载,不如说它是在画梦。
真实与否不是它的主题,它只要你欢笑,然后再清澈地流泪。
好的电影就像生活,你并非全部预料,也并非全部都是高潮,但是总会有那么一秒,在高高撩起的序幕终结的时候,它会给你一记重拳,让你的心脏流一滴眼泪。
为了这一滴眼泪,它甚至可以仅仅只是一个清晰的梦。
经典的电影如同一杯菊花茶,没有咖啡的香浓,也没有陈酒的辛烈,它只是淡淡的,但你却能立刻感受到它的清香,直止你喝第二遍,第三遍时,它依然芳香未尽,余香饶梁。
《假如爱有天意》就是一部这样的片子,没有慷慨激昂的民族大义,也没有入木三分的人性透视,甚至影片的结尾也和大多数的电影不同,既非痛彻心扉的悲剧亦非皆大欢喜的喜剧,它只是一部很纯粹的爱情电影,但是却能撩动你的思绪,触摸你的心弦,引发你无尽的感动与感慨。
《假如爱有天意》是一部韩国电影,拍摄于2003年,由孙艺珍,曹承佑主演,该片的中文名有很多译法,又叫《不可不信缘》、《爱有天意》。
我还是喜欢假如爱有天意这种译法,一种假设语气,给观众无限的回答问题的空间。
假如爱有天意,你是选择努力奋斗去获得爱情,还是选择静静等待爱情的来临;假如爱有天意,你准备一旦拥有,别无他求,还是不在于天长地久,只在于曾经拥有?
每一个观众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每一个观众都有自己的回答,而每一个回答都是一个标准答案。
而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假如爱有天意, 就让它穿梭于两世人之间,巧妙的延续,让人不可不信缘。
总共130分钟的电影,导演在前面的80分钟极力的描述故事情节,展现人物关系,看上去如同普通的爱情电影一样,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但就在后面的50分钟里,影片来了个转弯,一步步的把情感推向高潮。
从曹承佑毅然决绝的参与,火车站上孙艺珍感人至深的哭述,曹承佑在战场上不顾性命的寻回项链,以及多年后两人在餐厅的重逢,最后孙艺珍将曹承佑的骨灰撒向他们时年轻曾经嬉戏的小河,这五个片段像洪水似的的向观众不断涌来,不让观众有缓神喘气的机会。
但是我们却不感到累,因为有导演在前面80分钟的极力铺垫,此时观众的情感也如掘了堤的洪水,一发而不收拾。
我不知道有多少女生看该片时泪流满面,作为男生的我,到影片的后半段,已是眼含泪花。
我想,影片之所以感人,是在于它能特别安静却不沉闷,使每个观众都被慢慢的融入到影片中,所以在影片的后半段情感爆发,观众自然而来的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而叹息流泪。
在内容上,影片里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安排,甚至男女主人公在面对爱情何去何从时,他们的表现也是默默的抗争。
在画面风格上,与其他影视大片比起来不是特别的唯美,但却看起来很特别的干净舒心。
小桥、河水、树丛以及乡间小路,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熟悉,犹如我们孩提时代嬉戏的村庄,显得特别的亲近。
而男女主人公在小桥边捉萤火虫的那组镜头,更是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小时候的纯真年代,曾几何时,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只不过影片里氛围更浪漫一点罢了。
在表演上,男女主人公朴实自然,尤其是孙艺珍,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活泼靓丽,一个婉约可人。
她不是那种特别光彩夺目的人,但她有着邻家女孩的清新气质,在影片中当她坐着牛车缓缓而来,你一定会觉的她是如此的清纯亲切,而当它她在火车站对着男主人公哭着喊“你要活着回来时”,你也一定随着跟着她的哭泣声而禁不住潸然泪下。
影片的主题曲及几首插曲,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中有很多时间都弥漫着背景音乐,甚至男主人公在战场上的镜头,其后都是若有若无的《假如爱有天意》主题曲。
快歌《相对无言》出现时使影片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气氛,而慢歌《假如爱有天意》出现时使影片充满了浪漫哀伤的气氛,其他一些插曲也恰如其分的迎合了情节的需要。
如果没有《假如爱有天意》等几首歌,该影片肯定会黯然失色,但有了这几首如此经典的歌曲,整个影片就充满了感动。
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就在着音乐的衬托下,被演绎的如此经典感人。
对不起,唱反调了。
诚然这是韩国大导演郭在容的作品,可我觉得这和时下的那些封面上画着美丽的女郎的言情小说不无分别。
刻意营造的浪漫在片子中无处不在。
线索:大家小姐和童年傻头傻脑的男孩。
快乐、无拘无束、自然的情感萌发。
尤其是堪称经典的浪漫场景,萤火虫围绕下的河边,小桥,美妙的礼物。
一场唯美的梦境。
基本满足每个等待浪漫、期待浪漫的人的想象。
在我看这些煽情的手法像是在温习功课。
相遇、朋友的未婚妻、友情、不忍的背叛、无可奈何。
当然自杀的场景还是比较震撼的。
革命、战争没有什么别的意味除了表现男主角深沉的爱意外只是为了凸显命运的转折、男主角有了残疾后对女主角的告白,痛苦的分别,缅怀。
儿女的重逢,缘份的不可思议……这些情节在若干肥皂剧中已经表演的不厌其烦,甚至后者比之更为赚人眼泪。
此片集肥皂剧情节之大集,完全走纯美路线,孙艺珍这个纯情女掌门起了很大作用,在片子中欣赏她那张脸就足够赏心悦目的了。
当然最值得称赞的就是电影原声音乐确实美妙动人,很深沉很凄美。
听过让人难以忘怀,对影片那些唯美的镜头衬托的恰到好处。
除此之外此片难称经典二字。
不是韩国影视粉丝,只是听说韩国电视剧中女主角要从第一集哭到最后一集,不想韩国人拍电影也是如此。
虽然只有一集,女主角仍然很敬业地从片头一直含泪到片尾——不只女主角,几乎所有出场的角色的表情都非常统一地徘徊于似笑非笑与热泪盈眶之间。
泰秀妈妈的戏份不到十秒钟,也是含泪出场(这位妈妈桑演员大概可以直接点了眼药水往墙角一坐,镜头扫过药水仍然没有盛出眼眶)。
看到学潮部分,以为出彩戏份该到了。
珠喜和泰秀是上街游行的学生,而吴俊河却是政府服役的军人。
感情与理想站在了对立的两方,此处有戏可作。
不过我们的女主角,看到一幅军装的情人,立马让我怀疑前几分钟她是否只是路过示威街口。
她拼命敲打玻璃要男人活着回来,并在火车开动后把那条差点害死小情人的项链塞给了他。
好吧,暂且不用责怪导演同志让我在电影的张力上感到失望,其实在战争面前的生离死别常常还是很能催下我那几颗不值钱的眼泪的。
可是,同志,珠喜拍玻璃的时间也太长了吧“要活着回来,要活着回来,要活着回来,要活着回来,要活着回来,要活着回来……”我已经准备好的伤感也被珠喜的纤纤玉手噼噼啪啪拍了下去,再善感的妇人心听祥林嫂多哭几次也会觉得烦。
整个电影唯一可取的就是它的名字——The Classic.说它好不是因为出彩,只是由于作为一个名字,它够点题。
张爱玲说,一个人的名字并非就符合本人的风格,只有小说里的人物的名字才能取得刚刚好。
现实当中,叫富贵,旺财的人难免穷困苦命。
所以,一部电影的名字开篇能点题,就像一个叫小白菜的女孩子命又苦又贱就算得一点成功。
从两代人女主角一贯的经典校园衣着(不知赞助商中是否有Eland、Burberry,这两代女人的衣服实在太像单一品牌的一条龙承包产物)到模仿阿甘正传等美国越战电影,以及两代人都扮演着韩版大鼻子情圣的桥段(看片不多,只能点出这两处经典桥段,不过已经足够了),甚至珠喜在学校钢琴演奏的曲目也是《月光奏鸣曲》,只差没弹《致爱丽丝》。
如此这般都不得不让我感慨:“果真够classic!
”此外,当然还有韩国本土classic精粹,如此才能做出将西方经典与韩国国情相结合的韩国特色言情电影。
两个小情人总要有各种阻力去把他们分开才够悲情:1.家庭。
珠喜的父亲是国会议员,所以家长要谋一撞门当户对的亲事,这注定珠喜与俊河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无法顺利(这就对了)。
两个人坐在路灯下无奈地说“不可以”,在暴雨中说“不可能”,无比伤感。
让人觉得韩国也应该来一次新文化运动,让年轻男女们都挣脱家庭的束缚追求自由婚姻。
不过,且慢,在游行示威中,珠喜与泰秀多年后重逢,珠喜没有从父母命和泰秀一起,也没有去追求自由爱情与俊河在一起,更何况是泰秀与俊河还有联系的情况下。
看到这里真想问一句:“大佬,你搞咩啊?
” 2.战争。
这个拆散情侣的老情节在东西方文艺作品里都早已用滥,不提也罢。
3.失明。
许多年前就常常看到以“韩国最感人mv”命名的小故事,总之就是一对有情人甜甜蜜蜜,突然有一天,两个人莫名分开,多年后终于明白原来是其中一方因为发生事故残疾不忍拖累另一方而断绝联系。
而且这残疾,多半都是失明,大概是短腿断胳膊太狼狈,失聪的人说话走调,嗓门大而不明事态,难免显得愚笨。
所以还是瞎子又温柔又深情。
哎,还是原谅它吧。
两个小时的电影,高密度地汇聚了这么多经典元素,也实属不易。
很可惜,被翻译到中国,这么一个好名字被改成了《假如爱有天意》、《不可不信缘》、《缘起不灭》,这意译所指的应该是上一代人没走到一起,下一代儿女又鬼使神差成了情人。
可是,拜托,子女和父母长得一摸一样然后又相爱的事情我六岁在《新百年子传奇》里就见过了。
而且这对小儿女最终能不能走到一起还未定,莫非又会搞了半天原来同父异母不能相爱,又谱上一段蓝色生死恋?
难道没人发现一个巨大的梗吗?那条被送来送去的项链,是女主老公爸爸送给她的,一个国会议员的女儿,拿不喜欢的人赠予的项链送给自己最爱的人,然后他还为了一根项链,差点丢命,这真的合理吗?ps 雨中小皮鞋蛮灵的
制式化小清新,稀薄的美。
这就是所谓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么。刻意设置的琼瑶情节,生硬矫情的煽情氛围。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那段单一的BGM从头响到尾,连战争场面都是那段音乐。看完立马删了。
现实和过去交错的一对三角恋。剧情俗套,有些做作。两条叙事线最后在结局相交。
我还是爱帅哥美女的爱情,雨中奔跑,那音乐多么恰到好处的暖。
纱布棒子,情书写得这么烂也敢出来把妹~除了凉亭劈西瓜,看不到太多让人感动的浪漫。。。
前三分之一是初恋的感觉,之后就看的懒洋洋好想睡觉,准确来说是有点醉意的困倦,买酒切!(虽然每次在老头面前提酒总会被眼神横上几刀,可是公楼梦里的名媛淑女不也照样以酒助兴,人家还直接整白的呢!)
为了煽情而煽情于是就显得太过矫情,全片只是一部典型的韩国爱情片而已,完全看不出任何新意。不过女主的黑色小方跟和影片的名字我还是蛮喜欢的。
很多人都说这片好,可能是对如此纯真童话式的爱情,童话式的结局的向往吧,也算是种美好的寄愿,但是我不太喜欢这种韩式爱情,觉得剧情太经不起推敲,不过如果是个童话,也就没必要执着于这些细节,见仁见智啦~
孙艺珍一哭,镜头就离不开她,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倦感。曹承佑这种浓眉单眼皮小眼睛男人太有杀伤力,相比较之下赵寅成就差多了。郭在容野心太大,但能力还是只有比韩剧好点的小情小调爱情片水平,所以整部片感觉很空,最后的虐人煽情连环弹更是用力过猛。另外,他到底是有多喜欢卡农,连续两部片都用!
关键词是假如。不喜欢她轰鸽子。两代人的巧合感情以致太拖沓。前小半部分不错
梓希跟秀景是同校的大学生,她们双双暗恋戏剧学会的尚民。一向较为主动外向的秀景要求梓希代写情书给尚民。梓希便将自己对尚民的情感毫无保留地抒发出来,却被迫要写上秀景的名字。尚民看过那些情书后深受感动,渐渐亦被秀景吸引住。梓希每每遇上他都感到混身不自在,甚至内疚,但越是设法逃避他,缘份越是将他们拉得更近。 梓希一天收拾房间,无意中发现一个神秘的箱子,里面满载着她母亲初恋的回忆…… 1968年夏天—— 俊河到乡郊居住的伯父家过暑假。他遇见珠喜并对她一见钟情。珠喜出身名门望族,家教甚
雨中披衣奔跑 实在美好。结尾煽情如迷雾弹,有泪催泪;又如云中雨,朦朦胧胧,可鼻头一酸,也至少难得感动一把。导演处处设节,只叫你无处可躲。
- - 是我太man了吗 为嘛我没掉半滴泪啊 但是孙艺珍好美啊 o(≧口≦)o 哭得梨花带雨的我见犹怜的 啧啧啧
白鸽落在窗台上多美好撵尼玛啊!白鸽飞进房间多美好打尼玛啊!这女猪脚真不可爱,一开始就无法产生好感与共鸣~至于烂大街的桥段我就不稀的吐槽了~
又是一部等着一起看的电影 存了有一年多 今天和丹阳看得稀里哗啦 露姐说那个钢琴曲叫"再见" 我期待以后经历一次这样纯粹的爱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度证明.......没事就多远离韩国片.........
拖了好几年才看完,上学时我给四星,现在三星,六十岁时会变不
唯美的爱情故事。没想到康达也喜欢这种东西。。
当女主的妈妈说萤火虫还活着的时候,我瞬间石化了,这真是个奇迹啊!还有,任何把男二女二当250的行为都是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