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哇!!!
震撼到!!!
上周看了上幕,今天看的下幕。
整个故事的格局很大,可圈可点地地方很多!
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法律,正义,爱情,宗教信仰等等,是值得看很多遍的好作品!
故事情节围绕着主角冉阿让展开。
冉阿让因为救人偷了一点面包片而服刑十九年,后面被假释了还被各种打标签,他已彻底内心因为这无情的法律和社会变得黑暗。
幸亏有一个主教用无私和爱让他觉悟,走上正道,后来当了市长还。
后来还领养了一个妓女(芳汀)的女儿,芳汀也为了自己女儿才去做这种事,因此感动了冉阿让。
可是那个警察(沙威)一直在追捕他。
到后来战争中。
冉阿让放走了被俘的沙威,感动了他,沙威的三观崩塌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东西却错了,自杀了。
后来珂赛特和小马结果了,冉阿让安详地死在了女儿珂赛特怀中。
看完让人充满希望,充满斗志。
音乐很棒,值得细品。
其中那首do you hear me sing, 十分震撼,音乐软件都找不到这首歌,听说被禁了,不由得找了一些资源听,让人斗志昂扬!
还有那首bring me home, 很感动,T﹏T全剧的演员唱功都好厉害,印象很深刻的是沙威,很有特点也超有穿透力的唱腔让人不自觉被吸引。
冉阿让的唱功也是一绝。
那一对拜金夫妻也是很有趣,他们的唱段让大家很开心……这世界充满悲惨,但也充满希望。
我们这时代的年轻人被☞丧文化包围,身边有很多很多负能量的东西,特别是2020年,国家和我们都太难了,又是新冠疫情,又是洪水,人生不易。
可幸运的是,这世界还存在很多美好,也有很多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希望大家不管在哪个时代,都能够充满希望地,坚定地继续向前行,你会发现,世界美好将与你环环相扣。
就真的好好啊QAQQQ雨果好 改编得也好 我对于重唱但是各自叙述的模式真的很爱了 以及唱词一致但倾述对象不同 真的很有种割裂感和张力(好的方面的)第一次想哭是芳汀独白的时候 然后是沙威 然后是冉阿让……每一个人 每一种立场 有点复调的意思 控诉不公 信念破碎 大爱悲悯……芳汀的力量在于她的无辜与苦难的对比 沙威的力量在于他所秉持的坚硬和道路的偏离 冉阿让的力量在于他的气质 切近景的时候我一直盯着他的眼睛看 他有圆润的眼眶和浅色的瞳孔 带着属于人世间的基督的气质 他对自己的苦难更多是觉察 忍耐 并且罪己。
我真的很心折于【悲悯】这一气质 这更多是一种神性。
旅店夫妇真的是全场活跃气氛top1 真的很棒 会不由自主一边摇头一边笑:)独白和合唱真的都好绝 最后各个时期的剧组一起合唱 有种时空重叠的恍惚感 虽然是第一次看这部音乐剧 但是还是能够感受到那种感动 真是哭得稀里哗啦T T镜头切换真的很绝 乐队老师合唱团还有观众席 录像这点好 但现场演出在氛围和参与度方面还是不可替代 好想看现场QAQQQbtw吐槽一下本场放映的时候 明明没有中场休息时间 结果荧幕上显示中场 然后全场灯打开了……工作人员是没看过片子吧_(:з」∠)_
我的天。
我终于正儿八经看了大悲了。
原来只是小时候看过动画片印象特别深。
大悲大悲,我基本从第二幕开始就一直在流泪,叫做大悲但是里面全是大爱。
我终于明白为啥说林聚聚是大悲死忠粉了。
从大悲里看到了burr和alex的相惜相杀,看到了大姐的爱而不得等等等等。
在我看来珂赛特和马里斯的爱情只是一条工具线,串联了爱潘妮的勇敢和善良,冉阿让的无私与赎罪,底层人民的绝望和曙光,并且作战的兄弟情,还有芳汀死之前愿望实现等等等等。
本身这段情感人的地方不多。
冉阿让是在是太动人了,还有沙威的to die or not to die,让我震撼,每个人都有自我所处环境的立场,但是善意可以打破一切,善意可以融化一切,善意能够蔓延,善意给予希望,毕竟大家都不愿意活得如行尸走肉般。
最后想提一下全剧的两位“跳梁小丑”旅店老板夫妇,看到最后终于明白为啥一出场获得热烈欢呼。
他俩明明歌颂着阳奉阴违,无良无德,但是歌曲确十分欢快,特别是最后他们直接把讽刺摊到明处来歌颂,侮辱性效果直接拉满,心里清楚得很自己会下地狱(如果那些恶心的人真的相信hell的话),but who cares。
现在四大音乐剧都看过了。
因为初中音乐剧选修课看过一半,加上小鱼推荐完Hamilton以后,对这没看完的巨著很感兴趣。
内容以雨果的《悲惨世界》原著改编,很多角色形象都非常贴合那个悲惨、压迫的时代特征。
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阶层的对立更加尖锐,(这些刚学过考过的)历史背景在时代特征中非常浓郁。
具体内容待笔者看完原著再添吧,先挖坑(故事情节有紧凑的revolution和冉阿让与Javert的对峙等,而偶尔出现的德纳第家庭也在紧张中插入一些轻松而贱贱的桥段,整部音乐剧张弛有度,有放有收。
《悲惨世界》描绘的是贫困人民被压迫的群像,而我尤爱Eponey. 在音乐剧里没提的,是关于她的人设:出身卑微,家庭环境恶劣,父母都是奸猾贪小利之人,但因为自己受过教育,有一定的理想追求。
她愿意为了自己的爱人付出一切,从未因自己的出身而自卑,而是大胆并勇敢地追求爱情,乃至于为不爱自己的爱人递信给自己的情敌……那一句"I can't stand anymore"唱的真的破防55555(可能因为最近也有了切身感受??
)(这个角度与原著的格局一比显得好小气啊哈哈哈哈哈但真的很喜欢她)不过同时还在读狄更斯的《双城记》,这位法国之外的客观评判者给了法国大革命一个并不积极的评判后,再联想悲惨世界中反抗的底层人民的正面形象,其实也可再从另一个角度刻画呢。
还会二改。
第一次接触到《悲惨世界》是在CCTV6,美丽的芳汀走投无路剪掉一头秀发卖钱,这一幕印象深刻。
看过《悲惨世界》法国电影版、音乐剧电影版(电影版删减了很多歌曲,但是叙事更多),再看25周年音乐会高清放映,真是感慨经典真的值得细细品味,爱与救赎主题非常宏大。
文字和音乐真的拥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并且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削弱,反而更加香醇浓厚!
冉·阿让的一生太苦了,每个版本都要看哭,眼睛一闪一闪,饱含深情,每次说到circus的时候一秒出戏到Hugh的《马戏之王》哈哈哈。
基本上歌曲都很喜欢,太经典了。
Look down和Do you 大合唱在剧院里听更加震撼。
后面一首居然网络和谐掉了。
25周年的艾潘妮是居然也是是音乐剧电影的艾潘妮,雨中独白那段太感人了。
还有很多好评的10周年版和JOJ录音版本,我也重温了。
坐我隔壁座位的妹子好狂热,每首歌曲结束,她和同伴都疯狂鼓掌,到后来很多人也开始鼓掌。
每次演员Ramin出场,她都疯狂尖叫,哈哈哈确实好帅啊,歌也唱得很好,好想看他演的《歌剧魅影》,这么一对比马吕斯的演员还是欠缺,有点惨,个子还没珂赛特高。
演出结束后1985首演剧组人员和制作方都出现致辞和演唱,看到四个冉阿让同台,感慨万千。
座无虚席,满分推荐。
真希望能看到现场巡演,也希望国内音乐剧加油啊。
2021.08.22 10:02 成都 秋风 秋雨总觉得有点想法,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文字,听刘大壮的秋天不回来。
2021.11.14 21:26 成都看完《悲惨世界音乐剧25周年纪念演唱会》回味无穷,24601!
Jean Valjean、Javert、Fantine、Cosette、Eponine、MaeiusLook down、In my life、Who am I、On my Own、One day More
1.阿尔菲·博演绎的冉·阿让,眼眸自带圣光,神情天生带点小忧郁,准确地诠释了冉·阿让从普通人、“小偷”到圣人的历程。
阿尔菲·博声音很亮,人也年轻(演出本版时才37岁),扮演该角非常适合。
2.马特·卢卡斯等演绎的德纳第夫妇,不论是化妆、表情、动作、神态、演唱,十分传神,几乎完美,可说是本版的最大亮点。
3.本版的乐队,全场演奏堪称完美。
加上声音传输、音响设备等技术的进步,本版的听觉效果是历版最佳。
4.谢幕彩蛋太精彩了:四个版本的主角配角的合唱锦上添花、震撼人心;词曲作者和编剧、总监等创作人员的演讲,深情真挚、打动全场;青年学生举旗入场,将全场气氛烘托到顶峰,预示着伟大艺术的后继有人、生生不息。
5.全场观众,观剧全程展现出了很高的素质与修养,该安静的时候极少有噪音与走动,该鼓掌的时候不吝掌声,气氛热烈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站立欢呼。
最后发一个小感慨:国家倡导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可能理解得不是很直观,看了这类音乐剧之后,我们应该明白,我们与英法的文化软实力差距还不小。
我们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得到较好继承、发展、创新的,还太少太少,希望年轻一代能有所突破,让我们能欣赏到中国音乐剧的伟大作品。
大悲之所以能成为传世的经典。
就是因为它完整地表达了雨果在小说中想要表达的东西,音乐剧忠实地体现了原著对人性的描写,对人文社会的描写,没有单单拘泥于一个角度,一个单独的层面。
它完整地表现了人性的复杂矛盾,社会的冲突对立。
顺从与抗争、真实与谎言、天真与叛逆、忠诚与背叛、热血与冲动、律法与自由、民主与专制、革命与守旧、宗教信仰与社会法治,面面俱到,客观翔实,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你很难片面的从某一方面去评价一个人的好坏。
人性的幽深复杂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几乎是第一个音符出来时,眼泪就涨在眼眶中了,然后在I dreamed a dream时最终掉下来。
而就在眼泪落下来的前一秒,我还在想,啊我从小就对这种抒情性的音乐没什么兴趣啊。
master of the house的音乐一起,不由自主就想跟着跳起来,然而周围所有人都坐在那里岿然不动,我只好也呆坐着,在意念中打架子鼓来应和。
老板好可爱,音乐好勾人,而我甚至不记得电影版里有这么一段。
歌唱演员只是站在那里,就有那么强的情绪可以传递出来,真神奇。
一直忍不住在心里比较,哪个演员唱得更好些,然后就不停觉得,每个人都唱得好好啊!
除了马吕斯,他的嗓子好像被捏住了,但好在有一种情窦初开的小男孩儿的羞涩。
学生领袖有一种狂热偏执的气质,特别符合我对学生领袖的想象,虽然不知道书里是不是这样的。
他真的是担得起“黑色的眼睛在燃烧”这句话。
黑人沙威第一眼有点儿不习惯,然后他开口的一瞬间就被吸引了。
——————————————————————————————————回家后又看了一遍25,然后又看了一遍10,然后就背叛到10版沙威那里去了。
他的情绪和气质都太对了。
而冉阿让就很难选。
大E还是喜欢狂热版的,小马则毫无疑问是10的。
老板各有各好,老板娘25好像放得更开,更加快活。
在B站上搜了各个国家的版本,然后发现德语真的太严肃了,搞得master of the house都不够有趣。
而西班牙语真是带感,几乎是最带感的the confrontation。
日语版听得人一顿一顿有点儿倒不过来气儿,由此可以推想,如果有一天有了中文版,肯定也很奇怪。
以前我就知道雨果是一个厉害的作家。
但还不知道悲惨世界这个作品,今天在网络第一次看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音乐剧。
看完感觉心头万续,又不知如何表达。
这部剧在我看来其实诠释的就是真理。
人们一直在寻找的生活意义人类的意义就在其中。
但它是只可意会又不能列出1、2、3言传的。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而一部艺术作品能表达出来这个意义在我看来属实伟大。
它值得成为一个传承,让一代代的人们长时间学习如何表达,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没有规矩却又有原则。
感觉看完音乐剧就像把自己的一生也一起看完了一样,心中真是很复杂。
挺好的,是我俗了
演唱会,不完全算是音乐剧,心累。
yyds
结尾核能!!这一版的沙威唱功和表现力都太棒了,飞叔和拉面眼睛里总是亮晶晶的仿佛盛了星星。
太tm棒了!虽然只是歌曲联唱,已经带的完全到位。众人声音表现力无敌,Norm Lewis帅吐。
最动人的一点在于 睡眠不足还陪我来资料馆看的姑娘为了不睡着把腿都掐青了。我很爱她
2018.12.29电影资料馆 第一次看电影形式的音乐剧真的太震撼了,每一句词都气势磅礴,铿锵有力,震撼人心从开始的合唱到结尾多代人合唱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都令人热泪盈眶走出小西天,今晚的天气也没那么冷了真好(Nick Jones唱的真的一般)
可能现在和以后会像芳汀这么惨的会越来越少,可是那份憋屈或许永存于世,一句I had a dream my life would be或许永藏你我心中。clear away the barricade and we're still there.这句词可气却也霸气,这就是为什么再远大的理想也得依靠群众,barricade虽然充满诗意和雄壮,可也只是美丽到只收获同情的独舞。for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here's a flame that never dies. 弹幕里出现了一个未曾远去的名字,那个我始终难以找到一个准确的内涵去概括的名字,或许就代表着这一代人的人间困苦,攘攘人间不知还有几分真实,还能有几分真我。唱吧,不管什么语言让更多人唱下去,唱出真实的泪光
就剧本身而言其实没有完美地表达出雨果原著中的悲悯其中的美,但当二十五年来的剧组、创作者齐聚一堂为你演唱时,谁能不为之动容呢?这就是艺术的传承,是人类悲欢即便远隔数十年、数百年也有共同之处的最好明证。
太想去看现场了。
大屏重温@第三届国际戏剧影像展
speechless
对不起但是这个Marius给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5.5/10,呃啊啊啊小神马!
选角各种良莠不齐 虽然主角都不算太差劲 各方面和10th比都难以超越那个版本 但最后的合唱还是泪目了 寇爷你是神!!!!
昨天仔细的看了一遍,AB叔那种澎湃的Classical的嗓音中透出的无奈与纠结真的很喜欢。觉得我心目中的阿让就是AB叔这个嗓音!
很震撼,剧中人悲惨美好而值得同情,生活中的人同样值得同情,却各有各的丑陋。观众们被自己的善良感动,回到生活里依旧呵斥觉得“应该”呵斥的人,现实主义的丑陋大概如此,现实版的动物世界了。
和跟十周年版本比的话,差强人意吧。主要几个我感觉不太好的点,就是一个是沙威的扮演者是个黑人,实际上他的演技非常棒,但是他不适合演沙威。还有一个就是芳玎看着面相是个亚裔,其实演的也很好,但是这个形象不太合适。呃,重点批评的就是那个演马吕斯的那个小伙儿,呃,没有对比的时候,感觉唱的就一般,后来是前辈返场,然后演过马吕斯的前辈一唱,差距一下子就对比出来了,所以说这个版本的马吕斯是唯一唱功差的。
虽然有我最喜欢的一版Eponine,但此Marius威力实在是太大了,我无法强迫自己入戏。直到谢幕老人们上台合唱,才终于觉得这又是大悲了。→BV1uz4y1S7oG
激情也是很激情 ,但是看得我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