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cultcult满屏飞扬的斧头和弹夹挥洒着斯拉夫人的铁血。
满地的脑浆和残肢点缀着西伯利亚的雪原。
俄罗斯人用两个小时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录屏嘲讽了整个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文明。
什么叙事线,什么蒙太奇,什么构图法?
什么逻辑链?
通通给我滚蛋,我只要爽!
就这样。
三个大男人。
直勾勾的盯着屏幕两个小时手里的。
冰镇啤酒已经在手里都捂热了竟然忘了今天还是节日的晚上。
想起前两天的一则新闻。
普京连续三次在冰池里接受了洗礼。
三圈走下来,依然面无惧色。
这一场行为艺术正是给马上就要上任的美国大总统拜登的厚礼。
好像告诉他核按钮就在我手里。
我的身体棒棒的。
也好像这一场俄罗斯人的戏远比美国人来的直来直去。
好吧,好吧,不写了。
刚才已经写了一大堆手指头,不知道怎么一碰。
就全没了。
真他母亲的!
对于喜欢玩CS的玩家来说,看着还是很爽的,各种打斗,各种杀人···匕首开膛,武士刀各种削,喷火器各种烧,砖头爆头,手枪爆头,AN94各种爆,AK74各种爆,MINIGUN134都来了,直接干翻一车人,还有手雷,TNT炸药,地雷,火箭筒,榴弹枪,军火大合集啊, 这片就是暴力血腥加跑酷,结局很喜感,女主吊直升机那说你要听从你的心意,嘣,男主直接拉下门,女主的惨叫声飘的那叫一个远······还有好多人说的晕的问题,我是电脑看的,没啥感觉,估计经常玩CS这类游戏的都不会晕,值得一看!!!
我认为艾斯黛尔的确是亨利的妻子,有这几个原因:1在妓院的时候亨利被妓女围绕时唤醒了亨利和艾斯黛尔做爱的回忆.而这个画面中有一个细节就是亨利胳膊上完整的纹身,证明这个回忆是之前发生的。
而且杰米在临死前说你之前回的忆都是真实的,请相信你的回忆.所以说女孩是亨利的妻子不假.2通过剧情可以看出来杰米之前就是亨利的朋友,他应该什么都清楚.而他却总说:“走,我们去救你的妻子.”这个细节就足以证明艾斯黛尔就是他的妻子。
3艾斯黛尔最后和阿肯接吻的时候说:“你知道我什么时候意识到能成的么,就是在亨利把我拉进逃生舱,不顾一切,想带我逃出实验室的时候。
”这显然和开头剧情不符,她这话的意思是亨利一厢情愿的救她,她跟亨利并没关系。
而事实上,是艾斯黛尔把亨利推进逃生舱,带着亨利逃出实验室,而不是亨利拼命救她。
这前后矛盾就有这样一种可能:艾斯黛尔的记忆就像其它机器人一样,被修改了。
所以后面大多数人看到的:艾斯黛尔其实是阿肯的妻子,一切都是他俩设计的骗局。
实际上这一情节只不过是阿肯制造的假象,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夺走亨利的妻子。
就像在车上阿肯夺走艾斯黛尔并且用棒球棍把亨利打飞后,画面切到小男孩夺走亨利的玩具然后摔坏所暗示的一样,艾斯黛尔就像亨利心爱的玩具,不仅被夺走,而且到最后被“毁坏”。
试问如果这一切镜没有这样的暗示,而是仅仅说明亨利小时候是个怂包,还不如直接让亨利被这三个小孩打一顿来的痛快。
如果不是我推断的这样,影片的结尾就显得不合逻辑:阿肯富可敌国,为什么大费周章设计这样傻帽的骗局,还损失了所有手下,花了不少人力物力,最后还被自己计划中的一个棋子要了自己的命,还把自己老婆的命搭进去了,这不是搞笑吗。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杰米在公交车上装成流浪汉时说过一句:“你的朋友阿肯……”说明亨利在失忆只前和阿肯是“朋友”。
而阿肯也总是说亨利是一半机器一半怂包,关键是阿肯为什么这么说,他怎么知道亨利是怂包,这就说明亨利和阿肯是“熟人”,而不是单纯利用一个不认识的人。
综上所述,实际上是阿肯夺走了死里逃脱半机器半人的亨利的妻子,在亨利救妻子的过程中,阿肯抓住亨利却不杀他,也许就是为了与亨利的个人恩怨,不断的折磨他,因为阿肯认为亨利是一个可以欺负的怂包,最后抱负加剧,阿肯还贪慕亨利的妻子,所以给艾斯黛尔切除脑叶,进行洗脑,说艾斯黛尔是自己的妻子,进一步折磨亨利,没想到最后玩火自焚。
这个片里造人体机器人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杰米,但是他造出的机器人是无意识的废品.所以杰米被阿肯打残.一个是亨利的女朋友,她利用阿肯提供的原材料制造机器人,同时私自使自己的男朋友“复活”。
但不料阿肯提供的材料不仅有监视系统还有传输系统,所以在亨利复活时引来了阿肯。
这片子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最后补充一下,有一个细节特有意思,就是阿肯在妓院时对着一个嫖客说的那些话,回头可以看看,不做讨论。
《硬核亨利》采用大量分切,变换场景,运用go pro拍摄难以置信的动作戏,安置在一个不会说话的主角身上。
观众和片中人物同样,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开始亡命之旅。
失去记忆、半人半机械的亨利,像个初生婴儿,是一个还不具备丰富主观思想的角色。
他和观众都只有唯一一个动机:营救爱人。
亨利被动获得的信息、被指派的任务,正是观众所急需知道和去做的。
第一人称的摄影机和观众的目光,从此达到了一致。
更不必说全片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毫不吝啬的血浆,趣味十足的配角。
跟着《硬核亨利》的魔鬼步伐,飞上十四斤的农药,干下这碗肾上腺素,瞬间爆炸,根本停不下来。
断片式的思绪,成全了第一人称视角的缝合。
而吸引人们继续战斗下去的,是本片了不起的场面调度。
没有刻意而为的长镜头,紧锣密鼓的剪刀手,将无用的冗余去除,留下的都是爆点。
这让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游戏,而成了游戏精彩场面剪辑,或可比作跳过CG的超高速通关录像。
生化玩偶+记忆把戏,着实是戳到男生G点了。
不过第一人称着实晕。
一个疯狂的fps玩家以导演身份做出了这个献给所有fps玩家的礼物一睁眼就介绍主角身份的妻子,半机器人的主角设定,突然闯入的恐怖组织,拥有异能的嚣张BOSS。
这内味满满的开场啊,是不是影片不到几分钟,游戏玩家们脑海里就已经闪现了一堆游戏。
别急,接下来还有影片里主角不断逃亡的场景更像是“关卡设计”拉满的一个个不同地图的关卡初逃亡的跑酷玩法,后楼层的潜行和枪战 飙车上的经典fps机枪扫射,森林里的武士刀对坦克 高楼的狙击战 与npc角色的配合护送目标 打完肾上腺素的楼顶群殴肉搏……总结一下玩法就是:跑酷 潜行 楼层逃亡 单人突突突 飙车战 机枪奖励关 高楼狙击 武士刀对坦克 肉搏战射击游戏上主角常用的枪械类型也是一个不落悉数登场男主:步枪 双步枪 突击步枪 冲锋枪 狙击枪 榴弹炮 机枪 武士刀 军用匕首 手榴弹 吉米则后补上了常见的消防斧和rpg吉米是真的够兄弟,能抗能打有事他也是真上啊,还担任主线npc推动剧情,快死了都惦记着兄弟,既鼓舞男主,也扫清了他的迷茫。
我玩游戏有这队友npc我能乐死哭死!
另外剪辑和配乐,以及音效的戛然而止都太爽了,搭配从头打到尾的酣畅淋漓的打戏,既有游戏的爽又去除了由我那些菜鸡操作导致的憋屈每一处场景和情节,每一个人物和对白都在仿照fps去设计,处处都让人会心一笑全无尿点。
不过碍于有些人连射击游戏都晕,何况这全程大幅度抖动的屏幕,毕竟镜头和现实物理学不是游戏,许多动作和镜头晃动不是想调就能调,而一些没有射击游戏情怀的人看了这睿智度拉满的老套剧情,唯一的反转还是大部分人估计早都猜到的妻子,那么整个观影体验就成了剧情降职,打戏晕人,很多人打三星也就不为过了不过作为玩过那么几款射击单机游戏的玩家而言,对不起,我要打一百分!
一百分!
哇这真是个硬核片 15年的电影 vr那时候也才开始广泛为人们所熟知 这部片子全程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 血腥 色情 加上这幽默 还有磕了药的音乐 这简直是一场狂欢 感觉就是玩了两小时真人fps主线还有点小悬疑 主要就是一个emmmAI?
在一个科学疯子的帮助下 摆脱超能力儿童控制 破碎其建立改造人部队阴谋 顺便杀了他的欺骗了主角的漂亮情人的故事 嗯 有点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核心逻辑是 建立改造人部队在物质层面很容易做到 但在赋予改造人什么样的初始记忆才能使其成为有智慧的杀戮机器在意识层面存在问题 所以需要挑选激励者 即结果为成功的初始记忆 嗯 设定上还是很有逻辑的 剧情上emmm 大体上就是初始时送了个漂亮小姐姐当老婆 全程都是为了救老婆 结果老婆是boss情人🙃 于是杀妻证道 66666小姐姐真的挺漂亮的 海莉.贝内特所以你是要趴在那吐血 还是起来让他们吐血
亨利把舱门嗙的一声关闭时,奈何自己没文化,只会说一句:卧槽,真不愧叫硬核亨利啊。
我觉得导演肯定是游戏和跑酷得来的灵感。
当初有跑酷的人把自己的跑酷弄成第一视角的短视频,十几分钟看的贼尽兴,换成一个电影全部第一视角,说实话有点长,因为导演可能追求真实,好多地方就挺抖的,视线也不是特意固定,看的有点晕,不过把这些不适忍一忍,故事剧情也是硬核的。
整个故事流程就像游戏。
那个瘫痪的多角色大佬好像发布任务的npc,每到一个环节他就game over一个替身,利用率有点低。
导演的整个故事流程非常新颖,这种第一人称的表现方法真的让我感觉好像自己在逃跑,外加嗙嗙嗙的枪战,瞬间把我代入游戏体验。
最后那场多人对决,主角揭开自己胸口更换电池,给我一种自己变成生化人的感觉。
女主角长得真好看,后来我才发现她居然是神弃之地里的那个早亡的母亲!
真是胖若两人的感觉,虽然她胖起来也挺好看的。
本来是打算在iqy看的,评论里说删减了八分钟,因为上次从iqy里看波西米亚狂想曲删减版给我看伤了,剧情都不连贯好多重要情节都没有,为了避免麻烦,还是决定还是另找资源,看完只能说,这片居然才删减8分钟吗?
😂感觉要真动真格的删的话可能百分之三十都不能播吧。
这两个角度都不能说明吉米、亨利和阿肯三人之间关系的张力。
在伏线中,吉米原本和阿肯合作制作赛博人,并得知亨利和艾斯黛尔的婚姻关系,然后吉米因为冲突而变成残疾,亨利被改造成赛博人(片头曲的画面),再开始影片的故事,最后到了结局,亨利目睹艾斯黛尔的背叛。
不能说结局中亨利沉浸在死去的阿肯留下的阴影中——我们不能忘记在电梯里亨利试图抚摸吉米本体的伤口而被吉米赛博人阻止的场面,他要求亨利“记住自己的记忆”,也就是说,艾斯黛尔是爱着吉米,却被阿肯篡改了记忆。
如同阿肯的赛博人醒来时被赋予的爱情,只是艾斯黛尔被赋予的爱情对象是阿肯。
那么,在结局亨利关上机舱门、最后杀死自己妻子的场面,就不是对于背叛者的态度,反而是对于爱人的态度——他无法接受记忆中的艾斯黛尔和现实中被篡改记忆的艾斯黛尔之间的转变,但又是对于爱情的承认。
他完成了吉米的要求,记住记忆,而“赐予了”艾斯黛尔以死亡(如果他不爱的话,应该是删除记忆)。
阿肯死前亲吻亨利的画面延伸到结局关上机舱的画面,阿肯的亲吻覆盖了整个镜头,而关上的机舱门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形象的固着。
影片也由此显露出它的主题,不是“记忆是真是假?
”的疑问句,而是“记住记忆”的肯定句——就算是开场“铜戒场景”是虚假的,也必须承认其中赋予赛博身体的“某物”确实造成了影响。
我认为让主角不说话(失声)的叙事手法比较支持这种解读,尤其是直升机里亨利面对艾斯黛尔的枪口,在血迹中画出“冷静”一词的时候。
但我懒得展开了。
看一部全片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电影,是种怎样的体验?
1947年,还是黑白片的《湖上艳尸》使用了这种极端的手法。
而结果证明,即使故事曲折离奇,而看不见主角的观众,仍然很难被带入角色之中。
相比而言,后来的《女巫布莱尔》《科落弗档案》等片,采用的DV伪纪录方式,切换于主客观视角之间,则相对合理可信,如同身临其境。
第一人称视角的电影与游戏之间区别,在于观众无法掌握主动性。
而被动接受的,无论剧情或价值观,往往不是自己所期待。
过于合拍的视角,如囚牢般限定所看内容,反而产生了间离。
但这样的问题,可以说被《硬核亨利》解决了。
大量分切,变换场景,运用go pro拍摄难以置信的动作戏,安置在一个不会说话的主角身上。
观众和片中人物同样,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开始亡命之旅。
失去记忆、半人半机械的亨利,像个初生婴儿,是一个还不具备丰富主观思想的角色。
他和观众都只有唯一一个动机:营救爱人。
亨利被动获得的信息、被指派的任务,正是观众所急需知道和去做的。
第一人称的摄影机和观众的目光,从此达到了一致。
更不必说全片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毫不吝啬的血浆,趣味十足的配角。
跟着《硬核亨利》的魔鬼步伐,飞上十四斤的农药,干下这碗肾上腺素,瞬间爆炸,根本停不下来。
这是一部富有娱乐性的电影,早在公布预告时就成功引起注意。
2015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它被评为午夜疯狂单元的人民选择奖。
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具体年份的近未来时间,“你”醒来在一间实验室式的高科技白色空间。
“你”的妻子告诉你,你名叫亨利,失去了记忆。
随后,安装语言装置时,一个名叫阿肯的反派出现,肆意破坏杀戮,并扬言自己已经占有“你”的妻子。
在接下来的所有时间,“你”将为了妻子,展开一场复仇行动。
起初的场景竟是一架飞机之上,降落到地面的亨利发现四处都是阿肯的手下。
俄罗斯的公路、街道、巴士、酒吧、大楼,都变成了逃亡和对战,随时拉响警报的游戏空间。
一个神秘线人不时出现,他打扮迥异,似乎拥有回春能力、不死之身。
跟随着这个似友非友的NPC,我们的主角终于了解到自己是身份,线人和阿肯以及妻子的关系。
《硬核亨利》的剧情被许多媒体评论所诟病,其间自然有不少逻辑问题。
比如反派阿肯的心理动机究竟是什么,他类似万磁王的能力又是从何而来?
为什么亨利是选中之人,他的被选中又是怎样迅速合理连接了其他角色?
但由于拍摄手法和故事节奏所致,全片有一种“没时间解释了,快上车”的气氛,简单粗暴却不乏激情愉快。
为了存活,打倒眼前的敌人才是首要。
导演也做过如下阐述: “我不想解释阿肯怎样得到的超能力,因为我厌倦了好莱坞总是一样的套路。
如何保持观众的兴趣,同时不做过度的解释,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平衡。
这不是一部关于故事的作品,而是一部关于怎样讲故事的电影。
” 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并不单薄。
作为科幻片,它重提机器人或曰人工智能,在拥有情感之后会怎样的老命题。
甚至一直是在询问“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哲学意义,并在不同的剧情节点,不断更新着对自己的认知。
可被复制的身份,一如《黑客帝国》或《月球》般虚妄。
话说回来,科学家吉米在某种意义上才算是亨利的打造者,亲生父亲。
阿肯和亨利所欲求的“妻子”之间的不伦关系,在亨利的眼中则是篡权夺位的乱臣贼子,一部科幻机械动作版《哈姆雷特》呼之欲出。
片中亨利对于各路人的态度也比较混乱,一会儿与吉米合作,一会儿又被阿肯利用,和吉米互掐。
被动的他(或我们观众),就是这个虚拟世界大阴谋中的独行者。
孤胆英雄的快感,当然是观众愿意体验的。
断片式的思绪,成全了第一人称视角的缝合。
而吸引人们继续战斗下去的,是本片了不起的场面调度。
没有刻意而为的长镜头,紧锣密鼓的剪刀手,将无用的冗余去除,留下的都是爆点。
这让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游戏,而成了游戏精彩场面剪辑,或可比作跳过CG的超高速通关录像。
歌剧爱好者吉米在这些场景的串联作用上意义重大,一个奇迹般的科学设定,使得他能够拥有不同的外形。
乞丐、瘾君子、游击队员、大兵、朋克、绅士……他不仅丰富了人物与场景的视觉元素,也让那段逃离实验室的高潮戏趣味十足。
这一角色最后甚至有了悲壮味道,才更坚定了亨利的复仇决心。
颇为邪典的《硬核亨利》,相当聪明地把情色元素软性地结合于剧情。
且不说那一段红色霓虹,恶趣味十足的妓院戏。
“妻子”艾斯特尔的出场即惊艳四座,几次楚楚可怜的再相逢梨花带雨,也让我们的英雄欲罢不能。
所有一切都不重要,与“妻子”回归于那个二人世界白色小屋,才是所有战斗的意义。
这自然是更多地服务于直男观众,动机才能真正成立。
就像在亨利第一次几乎没电的时候,妄想中被美丽的艾斯特尔吸吮手指的香艳画面。
愈发高速的视觉经验和渴望,在被游戏培养、被VR领路的今日,保证亨利们勇往直前。
而硬核,Hardcore,在英文中,既是音乐流派,又有色情意味的这个词汇,则完成对作品风格的塑造。
83年生人,初执导筒的俄罗斯影人伊利亚·奈舒勒,本身是一支摇滚乐队的主唱吉他手。
纽大退学的他认为待在学校里没有什么用,叛逆不经的性格和经历,展现在他之前拍摄的MV以及这部《硬核亨利》中,八成也会延续在将来的作品中。
不晕镜头的游戏玩家、商业片观众、午夜场爱好者,显然会继续津津乐道于这位新一代暴力美学缔造者。
很新颖的第一人称动作片,很多场景有玩游戏的感觉。动作设计不错,打斗的很过瘾,配乐很燃。不过除了这些噱头,电影本身也就那么回事了,算是看着过瘾的爆米花电影。
纵观全片,一个“屌”字足矣描述本片,老毛子拍的动作片非常符合本国人民的性格,不比老美差,第一人称部分观众可能会眩晕,但是一点也不影响本片爽快血腥的部分。剧情有点老套外里面的bgm可以给十分,话说主角还以为是史泰龙😂😂😂
看到第17分钟放弃,傻毴镜头!
★★★★☆ 燃爆了,从赤手空拳升级为各种冷热兵器,脑洞大开各种死法不带重样,细节感人。R级重口背后是超正的三观(捏爆流氓警察蛋蛋那里女演员一脸懵逼笑尿)和不弱智的剧情(结尾居然还有反转),打终极大boss回想起虐杀原形通关。
真的产生了反胃感
第一人称怒火攻心,比嗑药还爽
真人cs,真踏马晕啊,我快吐了
看点就在第一视角了吧,像在打游戏,故事还挺一般的,看久了真的会晕
再对设定多一些合理的补充就好了,不够完美,观感炸裂哈哈,像游戏,不错的爽片。
友情分3星。可供挖掘的空间很多,不只是和剧情和各种成本方面:全程第一人称视角不代表不能有更多构图和调度上的追求。另外就是打破faceless的部分都不太喜欢,个人还是感觉挺突兀的。没有把视角限定在"第一人称"而是放在"眼球"很有趣。
超酷VR游戏概念,各种炫
电影一路高能的爆头从头到尾,一刻不停,虽说视角独特,但杀到最后实在是让人审美疲劳。而且老套的剧情更是乏善可陈,唯独那个CS的拍摄手法是记忆点,也真的是让导演过足了瘾了。
玩得够high。
干脆利落
很新颖的血浆电影,第一视觉看跑酷和打斗有意思。OST也比较燃。当得起片名
以前看过那部短片,万分惊喜。但这东西不能太长,如今敷衍成一部长片,看的我是头晕目眩……
我有時間看這個為什麼不去玩一把狙擊精英呢
关注到本片是看到那支用 Queen 的《Don't stop me》的预告片,作为游戏真爱粉的我(虽然不是 FPS 粉)立刻就燃起来。全程鸡血,动作、配乐燃爆,故事也不差。叙事实在是太烂了。女主好像大表姐。不用担心晕镜头,不过抖动也有些影响流畅就是了。让人想起 Mad Max,不过各方面都差了几个数量级。
拍摄视角和动作戏都是亮点,但是也无法避免节奏割裂,剧情混乱的问题,结尾群战机器士兵后干死反派拉回一些分数。(7/10)
突然觉得《谍影重重》可以出一个第一视角版本,那些打斗应该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