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脑子一热看了董洁版的新梁山伯与祝英台,看了十几集,完全沉迷于马文才(陈冠霖饰)无法自拔,小时候看的时候很讨厌来着,现在他简直是全剧的颜值担当啊向男色低头……个人认为这个马文才是全剧最大的亮点啊,古代版的霸道总裁,能文能武,帅气多金,骄傲的他为祝英台付出了太多,一往情深,却始终得不到对方心里的一点点位置。
不太喜欢何润东版的梁山伯…太傻太笨而且又是现在不受欢迎的老好人……不说了,沉迷陈冠霖大叔沉迷马文才无法自拔
英武霸气马文才
英武霸气马文才
英武霸气马文才
现代的女性都喜欢马文才,没人会选梁山伯,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这是我在优酷热评上看到的一句话。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马文才?仅仅是因为他帅吗?是的,仅仅只是因为他帅。
但这未免也太肤浅了吧。
在剧中的马文才,遇到一点挫折就知道躲在柜子里哭,不想着解决,只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逃避。
而且他阴险,自私,为了得到一个人不择手段,不知道怎么去爱一个人,他想得到英台只是为了满足他的占有欲。
我真的看不出来他哪里好,就因为颜值大于天吗?而山伯就不一样,他温暖,孝顺,有担当。
遇到事情总是想方设法地去解决。
他继承父亲的遗志,爱民如子,最重要的是他能给英台源源不断的关爱,两人三观相符。
也许他们在一起不会很富裕,但一定会很幸福。
最后来夸一夸。
首先导演的眼光真的是满分。
何润东将梁山伯诠释的很好,他将山伯的温暖,憨厚演绎的淋漓尽致。
他用演技让我觉得,他就是梁山伯。
而且我真的不觉得何润东丑,也许是因为喜欢这部剧,喜欢何润东饰演的梁山伯,所以每次看到何润东就觉得很亲切。
还要夸夸董洁。
她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英台的俏皮,清纯,美丽她都诠释的很成功。
尤其是和马文才成亲时,她奔跑时褪下的那袭红嫁衣,简直美的不可方物。
因为祝英台,我真的对她讨厌不起来。
这部剧的配乐,插曲,打光,画面都让我觉得很舒服,还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当时的封建思想,等级观念,只是搞不懂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
最优版唯此。
我觉得没有比好好活着更重要的事了。
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死,对幼年的我产生了好大的震撼。
即便他们化蝶了我还是认为他们死了。
其实这个故事里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命题,看你怎么解读。
本人认为,祝英台的任性妄为和对晋朝社会(梁祝故事本虚构,但剧中有陶渊明,且当晋朝)认识太浅是导致了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个表达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士族大小姐形象,由于出身的富有和父兄的宠爱,现实少有压迫于她,在她身上便显现出了理想主义萌芽,同时给了她绝对的自信,以及她能够去追求她一切想要的东西的错觉。
以她的理想爱情观为例分析,她认为的理想的爱情就是和梁山伯双宿双飞,在男权的书院和社会里有她不同寻常的一席之地。
她作为一个隐藏身份的女子,在人群中保有一个秘密是她骄傲所在,她需要的正是梁山伯这样的一个附庸和衬托,来满足她的理想精神状态——即由她主导的、众男子处于被动地位的打破男权绝对的生活状态——而马文才的存在就是不断的提醒她现实真正的模样。
来自于王蓝田、马太守和王太尉的现实压力真正倾斜到她身上时,英台心中理想的面纱屡有被撕破之险,马文才对英台一往情深为爱付出,竭尽所能帮她抵挡压力化解生活危机,而正因如此,马文才为她付出的一切带给她的感觉就成了焦虑、危险和厌恶——这正是现实生活会对她的所做所为造成的真正碾压,每当她开始接近生活压力时,她就会这样感觉,生活如此真实便不浪漫了,不能够成为她理想的爱情。
再谈一下为什么在观众眼里马文才的好感度这么高。
因为他符合普罗大众对于基本社会生活规律的价值判断。
通俗的讲,就是人在社会上上学工作长这么大,有些生活道理大家都是在潜意识里知晓并认同的。
出身太守府的马公子,和出身县令遗孀的山伯兄,是绝对不可能拥有同等的教育资源的,马文才从小被严厉的教导习武练字,被父亲无比重视,一直有着齐全的书房和演武场——书房上背景是全幅的《兰亭集序》,演武场有标准靶、弯弓骏马和大量的士兵,当然也有合格的拳脚师傅教导他,同时他也是个要强的人,一直勤练不辍,未曾沾染酒色纨绔的恶习,剧中夸他文武双全是最多的,也是他担的起的应得的评价。
从观众的视角,他的出身、努力让他文武骑射的出色有迹可循,合情合理,符合观众对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的认知。
再论山伯兄,就不按传统农业社会的推测小村庄里的孩子要放牛务农了,剧中没有交待他的童年,只说他曾四处奔波考察水利,回到家里母慈子孝代写家书乡亲父老踏破门槛,后因对对子得山长赏识,又得谢道韫谢安青眼,与王凝之祝英齐交好,以此侧面来道出山伯的才学。
挑水,和英台上课讲小话,照顾英台,陪王兰探究医理,种桃花,救心莲,照顾王太尉,山伯兄如此之忙,生活异彩纷呈,观众不知其才学从何而来。
对对子,治水方略,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实在难以感同身受,让观众有感受的是:山伯与道韫交手,笨手拙脚弃剑于脚下,受伤体质,马文才出场时恐吓王蓝田,他去接箭撞紫额头,接空心的蹴鞠,被踢得好像要出血,下雨闪电,树倒向他不知闪避,为什么要这样频频受伤呢?
不能好好保护自己吗?
现实生活对于一个大男人来说这么危险吗?
笨拙就是单纯善良吗?
这样粗笨的表现想说服观众他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吗?
就当他天赋异禀好了,这就是角色上的缺乏一贯性和基于生活常识让观众判断他是个难以出彩的人。
祝,马,梁,都谈完了,综合分析他们的感情,又该何去何从?
祝英台身为一个大家闺秀,毁了哥哥和良玉的姻缘,八哥未娶横死,良玉与马太守都能产生感情,心性软弱动摇,英台为何不相信八哥能给良玉幸福?
于男子之身对梁山伯芳心暗许,丝毫未顾及手足情与男女爱的区别,在书院缠闹出头,自负有理,为山伯缝衣煮汤圆,甘当仆役之事——这不是爱情与付出,这是强抛下世俗礼教,盲目的追求她心中幻想。
与文才下山寻人,文才闹市搭弓挂幅,虽未能成功,到底还是吸引了陶渊明前来,才能结识之!
市井中大声宣告身携黄金,遭劫反怪文才与人动粗,后来饿了又伸手要食;投宿为显机灵才智会与人交道相信两面之缘的房主,冷落文才,使同行之人尴尬难堪;前有害文才失马,却又怨路远腿疼,后有桃林羞涩一笑,反念山伯温暖过他。
冷落他,训斥他,游戏他,文才兄一颗心被她踩得七零八碎!
若真为大家闺秀,对文才,温良恭俭让,何德之有?
若真心为山伯,礼义廉耻孝,全然不见!
梁山伯去书院是读书的,应该专心学业,出仕做官,考品状排行,报答母亲含辛茹苦之恩;英台和文才是去镀金的,家大业大,前途无忧,家学渊源从小私塾已经饱读过人,高端玩家自定义配置,普通玩家标准配置,英台你可曾想过那时的梁山伯并不需要一个媳妇儿!
只叹这一个个错把芳心付,梁山伯卷进来实属无辜,他本不该早死,好好一个贤弟,竟让他搭上了性命去爱,三年尼山结束,竟仍不知英台男女,如何去爱?
英台不懂《木兰诗》,花木兰替父出征,保疆为国,而她一直以来斗争的都是爱她的家人,护她的马公子,三年尼山,她为何不懂那时社会动荡?
寇匪横行,为何弃家而去?
越读,越不懂!
无解!
无所去!
无可从!
以上。
莫说故事老套,莫说陈词滥调,新瓶装老酒,几多滋味几多愁!
再看梁祝,被何润东的男孩式傻笑吸引,被董洁男装版的潇洒俏皮吸引,被马文才出挑的气质吸引(暂忽略他坏人的角色本位),被曲鑫演的巨伯和英台的大哥所吸引,还有诗经的美好意境,及片尾何润东那浑厚低沉的《双飞》。
---看到后来来补充的,太喜欢马文才了(怀疑编剧也是马迷!
)我们的才才为了英台可以委曲求全,可以忍痛割爱,可以心急如焚,可以放下他那高傲的头颅,可以为她勇敢地追求,连我都要质问英台一句:为什么?!
为什么你不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呢!!
不等来世再相约今生就要无恨无悔不问前缘我是谁只管今尘和你日日月月我愿与你雪中泥红尘寸寸泥中血冷暖相随悲欢同泪朝朝暮暮相依偎我是萍你是水相逢相爱不是罪地久哭天长泪为你染红我的血我愿与你双双飞我愿与你双双飞今生有了你我梦一回来世等你将我醉我愿与你双双飞飞离红尘是与非人间痴情迢迢不归路不如天上比翼蝶--- 双飞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影评
马文才戏份远不及男女主角,但是抢眼度和精彩度胜过男女主角,演技出色。
山伯和英台被抢走不少风头~~~虽然戏名为梁祝,又是强调忠贞爱情的戏剧,强化马文才这个角色是不智的,已违背这部戏的主旨。
理论上梁祝应由男女主角脱颖而出,然而特别出色的却是反派配角,是这部戏的败笔,也是这部戏的有别于过去所有梁祝作品的与众不同处。
我也是前段时间在音乐电台上偶然听到的《远方》才想起了很早以前看过的这部电视剧,曾经那个幼稚懵懂的孩童如今也已成长为了将要扛起一个家庭的奋斗青年,再次翻看这部剧,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心境和思想,感触颇多。
从月老庙相遇那场戏,我就被红盖头下董洁的侧颜所惊艳,不谈别人与我的想法是否一致,至少在我看来,这已奠定了我心中“最美祝英台”的印象,更别提后来的枕霞歌舞,更是丰富了我对这版“英台”的喜爱之情。
不以人品论演技,演技就不必多说,单从最后一幕英台在山伯墓碑前的独白就足以说明,董洁的剧我只看过这一部,已是成功。
不单是我,谁不会像八哥那样对如此乖巧可爱的九妹牵动心绪呢?
船头相遇,山伯将盖头抛向空中,那句“我希望这样的一个生命应该自由飞翔”就足以见其冲破世俗的勇气和思想,或许此时英台就因能遇到这么一位志同道合的书呆子已将芳心暗许,那句原来“原来你不是好其色,而是敬其神”就是英台对他的肯定。
你说世间少有人能有冲破世俗的勇气,恰又与自己心灵相通、思想契合,缘分又让你们相遇,这怎能不让一位远乡游子倍感欣慰。
不说是英台一位女子,就以我自己而言,我也是只身一人远走他乡在外打拼,作为“北漂”一族,每当孤单落寞之际,也深感良友易觅,知音难寻。
尼山三年,一场场误会后的和解, 一次次离别后的团聚,都成为了山伯英台两人心中爱的烙印;烧饼、香蕾饮还有那一片桃林,都在牵动着两人的条条情丝。
忘不了陈夫子和王大人为我们带来的欢乐,我也曾因为他们刁难与山伯英台而为之怨恨,但也为后来他们救山伯于危难之中倍感温暖,又有谁说坏人就注定永远是坏人?
忘不了谢先生的出落大方,也为后来她与王凝之的悲苦婚姻不胜唏嘘,那句回应夫子的“别提他”是她心中难掩的无奈,不过他与山伯的那场误会也是让我们啼笑皆非;忘不了老酒鬼的安全感,我们总觉得只要他在尼山书院多一天,就不会有人去欺负山伯英台,这位“忘年交”也真正让英台明白许多事理,或许世间真的没有人能像五柳先生那样来去了无牵挂,但能遇如此贤人为师,也确是三生有幸。
或许在书院之中最大的遗撼便是时间太短,日子太快,山伯和英台也没能再回去看看那片他们曾经种下的桃林,那片无忧无虑,永远属于他们的二人世界。
山长的抚琴相送更是又一次触击了我的离别之情。
不知道巨伯和兰儿的结果是像山伯那样悲壮,还是能有个好的结局;不知道王蓝田和秦京生有没有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应得的代价;不知道惠儿后来有没有找到另一位像山伯英台那样不会嫌弃于她的有缘之人。
书院的时光总是快乐的,虽然会有时常的提心吊胆,但山伯和英台都一一克服过去了,十八相送也是悲剧的开始,忘不了那段兄弟同心的时光。
最令我揪心的不单单是梁祝的结局,还有八哥的离开。
那一盘未下完的父子棋局,催落了我全剧的第一滴眼泪。
那个一直保护着、爱护着九妹的八哥,如果没有离去,结局还会是这样吗?
莫问当年朱颜戴绿翠,只怨谁错把鸳鸯配。
每次听见菱花镜都会想起八哥的遭遇,的确很多时候,我更同情他,毕竟英台和山伯最后还能化作穿花蛱蝶比翼双飞,但他和良玉到最后也只能落个阴阳两隔。
遗憾的是如果没有遇上心莲,如果在鼠疫之时没有救下马文才,如果没有土断政策,他们都已经冲破了门阀制度、世俗眼光,看着英台一针一线缝着嫁衣我多希望结局就是这样,如果没有那些如果,该多好。
很多人都说山伯太过善良了,我并不觉得山伯的善良有何不妥,这才是英台爱他的理由,因为她知道他一定会这么去做,他们两人彼此心心相印、惺惺相惜,这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喜欢。
也有人说山伯太过懦弱,但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最开始山伯为了不让马文才刁难与英台而奋力接住的五球,忘记了书院火灾时山伯不惜生命为英台挡住火毒,忘记了郧县城楼上说那句“多支箭就多份力量,先留下来,找机会再回敬回去”时候的慷慨激昂,忘记了山伯面对祝夫人百般阻扰时的那句“祝家大门可以挡住迎来送往,但挡不住,我与英台一片真情”。
这对爱人不顾一切的执着勇气,对门阀世俗的不屑眼光,不才是真正的勇敢?
难道真的要像马文才那样滥杀无辜,看似威风八面实则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才是真正的勇敢?
别说是什么童年的阴影造就了他扭曲的心理,这也是他配不上英台的根本原因。
而且感情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情,是强求不得的。
一个人喜欢一个人是喜欢,只有两个人相互喜欢才会是爱。
英台嫁给马文才的结局,远不可能会多么乐观,更别说能改变马文才,就凭他那句“我要她用一生的眼泪偿还”就足以表明,英台的下场绝对会是下一个黄良玉。
别用你们外貌协会的有色眼镜,去玷污梁祝这段绝世传说。
不过不以剧情论人品,陈冠霖的演技的确靠谱,能将这样一位颠覆传统的马文才演绎的有血有肉,让人又怜又恨,可见演员付出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
包括心莲和大嫂,既然作为反派已让观众恨得咬牙切齿,何不也是一种成功呢?
不过导演的选角真的很容易引发分歧,但也不能说是败笔,虽然我很多时候也觉得西门吹雪版梁山伯不太习惯,但好在男主和男二都通过演技弥补了所谓的缺陷。
剧里的三首歌曲也很是经典,哪怕看完这部剧多年之后,再次听见熟悉的旋律时,也会被其所打动。
真正的爱情,是需要经历磨难和分离去积淀、考验。
从书院里的种种刁难,到那场火灾的生死不离,再到后来的被围郧县的共渡难关,真的无法不同情他们的情路艰辛,那些越想去拆散他们的坎坷,越是坚定了他们不弃不离的决心,这或许就是世上真正的至高无上的爱情吧。
剧终一集,英台脱下了马家的凤冠霞帔,穿着自己一针一线亲手为山伯缝的嫁衣,带着她至死不渝的真情,和曾经只愿做山伯一人之妻的梦想,奔向了她心中真正的归属。
她是带着喜悦和欣喜去追寻山伯的,因为她知道,他们再也不会分开了,再也不会了。
其实作为观众我们也不用遗憾,月老并没有对他们太残忍,那时十八相送,他们已经掀了盖头进了洞房,山伯平山贼之乱后,也如愿地叫了祝员外一声“爹”,这是我们原本最希望看到的结局,再细细回看,也算不甚圆满,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心中最后一丝温暖的念想了。
这里力荐一位良心博主的帖子,能让我们花简单的一两个小时重温一遍这样的经典之作。
重温07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抛开一些无意的穿帮和一些选角的分歧,演员们都用演技把每个角色刻画的十分圆满,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能牵动观众的情绪,哪怕我们还会不时注意到笑场的走卒(这部片子的群演是有点尴尬了),莫名其妙的现代建筑,都不会影响剧情的发展。
何必再去纠结“马祝”是否合适,剧情是否合乎史实,梁祝本就是传说,不去在意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细细品味这部剧,真正将情感代入其中,定能为之动容。
毕竟细枝末节,但也无伤大雅。
之前觉得梁祝故事中的马文才,应该是很瘦很邋遢猥琐,一看就知道是坏人的形象,不过这部戏里的马文才确实很出挑,可能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念吧,也很有才华,长得帅,又很骄傲很酷。
但是觉得他对英台的爱其实更像是一种对得不到东西的固执,就像他在戏里面说的,他想得到的东西就一定要弄到手,而梁山伯跟英台在一起的画面都很温馨,相信他们两个如果结婚一定会很幸福。
而如果马文才跟英台最后在一起,时间久了会如何,或者马再遇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否会冷淡英台都是不一定的事了。
这部电视看了自己一个月了,呵呵,原本是学生的我,在看完第一遍时,就督促自己,放下电视,该好好学习了,偏心飞了就很难收回来,看完第一遍,整个人就像中毒似的,愿长久的陷在他们的蝴蝶梦里,陪他们笑,陪他们哭,不愿醒来!
其实自己看过很多版本的梁祝,唯此版最打动我心,特别是里面的梁山伯,胸怀宽广,勇气和智慧并存,且善良,忠厚,有担当,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胸襟!
喜欢七夕那天晚上。
他对英台说,觉得牛郎懦弱,不应该屈服王母娘娘,如果自己是牛郎,一定会拼命争取自己的幸福!
哪怕在最后,祝英台要放弃的时候,山伯对她讲,别怕,有什么事,我们一起承担,别的我什么都不想要,只要你和我一起,我可以拼了命去争取!
山伯的勇敢,让我为之感动,震撼!
有人说,山伯太过于,忠厚老实,笨笨呆呆的,可是再笨再呆,你也喜欢我不是吗!
多可爱的山伯,就算是笨笨的山伯,却也不失浪漫,在曹娥江畔,与英台共放风筝,他为他们牵上了自己的风筝线,让他们永永远远在一起,这是我看过的浪漫的一幕!
山伯的贤,救灾,抗击外敌,挖渠通水,无不彰显山伯的才智。
将来一定是造福百姓的贤臣,山伯的仁,连王大人这样瞧不起平民百姓的人,都能被山伯打动,在最后那么危险的时刻来帮助山伯!
如此优秀的山伯,一步一步赢得了祝英台母亲的欣赏,以为伸手就能握住幸福的时候,却被重重的打入山崖,想起最后那一幕,英台说忘了她,轻轻的说出来,却如千斤重,打在山伯的心上,他想争取,可是英台的放弃让他空留一腔遗憾,原本想与你白头偕老,可没想到却是这样,留下来徒曾伤悲,字字流露出山伯的心痛,听着远方,看着山伯骑在马背上,摇摇欲坠的身影,自己都心痛难抑,我在远方,盼到心慌,山海苍茫,触景情伤,我在远方,花落心残,生以何欢,死也难安,我在远方,惜君如常,天上人间,蝶舞成双。。。。。
纵世间风情万种,我自情有独钟。
茫茫时光长河里,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电视剧狂,我始终钟情于07版梁祝。
我个人对该剧的整体印象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便是唯美。
无论是背景音乐还是服饰装扮均呈现古典之韵。
扣人心弦的音乐意境幽远,尽显哀愁,服饰设计简约典雅,书生气浓重。
该剧以歌颂爱情为主旨,意在刻画梁祝矢志不渝的凄美绝恋。
虽对原著作了一些改编,但基本保留了原有故事情节,剧初设计了梁祝在月老庙中的浪漫邂逅,剧尾则通过玄幻的艺术手法以表现化蝶的凄美动人,而梁祝间冷暖相随、悲欢同泪的点滴温情细节始终贯穿全剧。
该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晋时期的社会文化和精神风貌,剧中融入了东晋时期人们耳熟能详的角色如才女谢道韫、名士谢安、五柳先生陶渊明等,个个皆是文采风流,让人不禁折服于中国历史上曾大放异彩的吴越文化之生机。
剧中常有士族子弟的嚣张跋扈与平民百姓的弱势无助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展现出那个时代所固有的无法逾越的世俗礼教门阀鸿沟。
在人物形象上,该剧遵循传统,塑造正义宽厚的梁山伯。
剧中何润东饰演的梁山伯心系百姓、忠孝善良、谦逊敬贤,看到王蓝田仗势欺人便出手阻拦,还不计前嫌地帮助百般刁难自己的王卓然和陷害自己的苏安,对待结拜的义弟祝英台关怀呵护备至,在得知祝英台是女子之后更是对其倾心挂心。
剧中我很欣赏梁山伯的两个场景:一是梁山伯直言不讳喜欢庙中身着嫁衣女子(祝英台)的情景,二是祝英台初次拜访梁山伯时梁山伯给祝英台夹菜时的情景,足见其坦荡和豁达。
虽然该剧塑造的梁山伯亦不可避免地有着许多人所讨厌的滥好人特点,但更多的是智慧型滥好人,总有办法化解各种难事。
我不明白为何会有人说他软弱无能,他可以为了祝英台义无反顾地挡住各种刁难和打击,只是他心中牵挂的人太多,过多的宽厚仁慈不该被视为软弱,只是不够适合于那个纷乱的年代。
至于祝英台,董洁饰演的祝英台在剧中几近完美,非常符合我心目中祝英台的形象气质。
剧中祝英台美丽聪慧、勇敢洒脱、充满才情却又不失灵巧,敢于抗争男尊女卑的世俗礼教观而女扮男装求学,屡次巧妙地躲过书院众人对其女子身份的猜疑,对倾慕的梁山伯更是情深似海、矢志不渝。
我觉得祝英台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在那个年代有着不一样的视野。
我觉得该剧很好的一点是对祝英台的细节刻画很细腻到位,虽偶有任性的小女生脾气,但在整个剧情中祝英台始终以优雅姿态呈现,美中不足的是有几个情节设置的梁祝手足之情深略有些过。
再看马文才,这也是该剧争议最多的一个角色。
很多人认为该剧美化了马文才,但事实是并未有历史资料记载马文才品行不端,只是之前的影视作品多为衬托梁祝之间的爱情才将其描述为品行不良的恶徒。
剧中陈冠霖饰演的马文才一表人才、能文能武善骑射,虽外表高傲冷酷却内心孤独而渴望友情,虽心狠手辣却对祝英台专情痴心。
从一开始的勇猛霸气出场震慑王蓝田到发现祝英台是女子后对其心生爱慕、用情至深让很多人对马文才又恨不起来甚至转而喜欢他。
马文才虽出生名门,但从小父亲对其求全责备,童年的灰暗造成了其争强好胜、自负冷酷,而他对祝英台的痴情也注定了他的悲剧性,机关算尽终未得所愿。
有人说祝英台若真嫁给马文才或许更幸福,因为马文才可以给她全身心的爱,乱世中可以保护她的是马文才而非梁山伯,但我觉得尚未可知。
机会已给了蝴蝶风筝要如何再给苍鹰风筝?
或许马文才更适合生存于乱世,他对祝英台的痴情亦不输梁山伯,但相濡以沫的默契或许他给不了,心性迥异的的两个人勉强在一起或许更累。
该剧虽然于其中穿插些许趣事,却还是抵挡不住悲剧的主旋律,故事中期情节已现浓郁的荒凉。
还念旧时情,再见人已非。
旧时温文尔雅的大家闺秀黄良玉成了枕霞楼艳压群芳的玉无瑕,冒尽风险的私奔逃婚并未换得的她和意中人的携手美满,反而使她沦落红尘,芳华任谁贪,是造化弄人还是人无情?
回头看,已然不见来时伴,痴心错付,回头向谁?
而剧情后期更是浓郁的荒凉。
相思愁肠,昔日活泼俏皮的祝英台已不再,思念成灰,昔日健壮硬朗的梁山伯亦不再,历经了千难万阻小心翼翼守护的爱情却还是抵不过难测的变化。
世事浮沉,真情归何处?
悲剧之所以凄美,是因为明知是注定了的荒凉,却还是忍不住期待逆转的光芒。
战火绵延,书院学子各奔东西,山长举家隐居避世,心高气傲的谷心莲没能躲过士族的欺凌,恨透权贵的苏安落草为寇誓要报复,王谢门当户对的婚姻未得幸福,势利怯懦的夫子却为谢道韫而死,黄良玉没能摆脱笼中鸟的结局,祝英齐至死还在执迷苦等,富可敌国的祝家庄没有兵马的庇护摇摇欲坠,坚不可摧的祝母也会倒下落泪……梁山伯还是抑郁而终,祝英台还是被迫披上嫁衣,马文才费尽心机还是孤身一人……半城烟沙,空余痴念。
乱世纷扰,未若蝶舞成双。
经典 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悲惨的故事,所以我也并没有期待有类似大圆满的结局,只是故事的编排让人觉得异常的虎头蛇尾,前面三载同窗的经历可能是由于时间的需要而将其剧情拉长,可后面的矛盾突出点山伯与马文才挣亲直到最后化蝶才是重点 前面尼山书院的日子,真的是过的悠闲自在,虽总是被马文才等人挑起是非事端,但毕竟书院还是显得纯净,铺就了大篇幅英台与山伯之间的感情戏。
作为观者,我们知道英台是女儿身,在她对于山伯超越兄弟般的感情我是能够理解的;可是在于山伯,堂堂七尺男儿,确实每天与英台在无限的所谓兄弟感情中,让人有点受不了,男生之间真有这般的感情么?
不得而知,实在与想象有点出入。。。
八哥,是这部戏里面较为贯穿的人物,他与良玉之间的情感也融为其中,给我的感觉就是,八哥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了来给英台还债的。
是英台将他心爱的人带走给与另外一个男子,本以为可以就此忘却,却在去尼山看望英台的时候又恰逢已堕入俗世的良玉,心痛更如刀割,去了也就罢了,为何却没能得到幸福的再次出现在八哥的面前。
这种悲惨的境地是良玉的报应,可那只以良玉作为入仕途的摇钱树的可恶男子,到最后却不见了踪影,或许就此隐埋在了良玉的过去。
只是无法解释,他为何又成为秦京生出现在了英台的同窗中。
八哥此生无法得到幸福,可就连死时,也要独自一人面对,孤独一生,原本可以在死前陪伴他的爹娘,却又因为英台的事而急忙奔走,只剩他用尽最后一口气力跪拜了父母。。。
良玉,不明白她的情感到底是如何的,她依然爱着那个抛下她还要向她索要金钱的男子,可是对于英齐,她是一种什么情感呢?
会是一根想要却又无法要的救命稻草吗?
就像她最后在马太守府,她与笼中的鸟儿再无区别,在人手掌中,一念之间。
马文才,该恨可又会令人疼惜,毕竟他的性格全是有他父亲一手塑造的,他本该是个乖巧善良的孩子,或许就像山伯,可在父亲无边的谩骂责打中,在幼时丧母的悲痛孤独中,他甚至借由黑暗的柜子来逃避者所有的一切,他的一生都因他的父亲而扭曲,不相信任何人,只是一味的索取,只要的他想要的,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因为最终不会有他得不到的。
英台是个例外,其实他是否真的爱英台,我看不然,他只是因为得不到她,所以才变得特殊,所以才变得那么的必要。
扭曲的人生中只剩扭曲的冀望。
最最感人的一幕,当然还要数英台奔向山伯的坟茔,最后与山伯合墓化蝶。
随虚幻,但气氛营造的极其到位,感人肺腑。
此时的他们眼中不再有任何人,除了彼此,英台跑过银心和四九;只有英台能看到墓中飞升的山伯,他们看着彼此,幸福的在空中旋转。
而旁人,只能看到当空翩舞飘带环绕着英台缓缓璇入墓中。
“即便化为穿花蛱蝶,也将永远相随,双飞花间。
永生永世,再不分离。
” 异常时节的桃花满树,由花化为的彩蝶翩跹飞舞。
与银心、四九依依不舍的道别后,自由自在的飞去。
其实挺好看的
木曜劇場 什么新型恐怖片啊
木村文乃能别再演这种馬鹿正直人设了可以吗……
美智子姐姐又是客串吧,男主太丑,女主苦唧唧的我也不喜欢,一集弃了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睡前刷到、、啊 谁还我一双没有看过的眼睛
這裡的影片中記錄下一個高中教國文老師在救一個被牛郎欺負夜店的學生因為他的學生的問題而再跟牛郎交友的老師墜入愛河時真實的生活是像傲慢與偏見。
,不出意外会爱得很心碎,期待更多映射社会问题的探讨。对音乐有点小小的失望,天台上那段配乐让人不禁想起never again…但片尾曲一言难尽。
作为科幻片来说故事可以,美化牛郎ダメ。全集最神芝麻开门
睡前刷到、、啊 谁还我一双没有看过的眼睛
e1男主和母亲那段+女主教男主写保证书,会编+拍。但是,男主这颜,我……不行
看了一集,男主比较丑,除此之外各块都在八分以上。
比预想中好很多:情场失意的天选小学教师误入高中导致职场一并失意,给了牛郎可乘之机。。可见选个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职业有多重要。
啊?
目前还可以,实际上老师跟男公关底层有点相似,都是真诚的人,不知道后续会如何发展,别整救赎爱情那套好么,两个人都更好生活,稍微活人就可以了
大蓝雀
剧情画面节奏意外都很不错,完全超出预期,本来准备当大蓝雀吐槽素材看来着。。。本身天台那一段已经可以磕到了,没想到最后还有个小反转,男主人设相当好,看起来有点纯情有点温暖但又有点心机的牛郎,反差感有,而牛郎这个角色设计又自带性张力属性,可以说换个帅点的男主必爆人了,并且在cp设置上保守女教师×牛郎这组合的确很“昼颜”,剧里面出人意料好磕的,不过男主演员选择上也能理解,毕竟顶流男团网络数据肯定不用发愁了,但还是好可惜,这应该是今年追的几部日剧里面最喜欢的本子了
主角有种淡淡的疯感,整个剧有点九十年代野岛伸司的气质。
演得太好了,非常推荐。值得一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说实话男主的颜值我没有很get到,第一集总体来看就是一般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