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过不少片子,但是很久没有心水之作出现了,比较起来,本片对于作为影迷的我来说,真的很有感觉。
如果不是影迷,可能片子里面很多的笑料你就没办法理解,影片的很多故事桥段都是有出处的,有印象的就有集结号,放逐,枪火,喋血双雄,伊萨贝拉、买凶拍人,早熟,无间道。。。。。。
等等等。
丰满而又充满笑料的剧本加上两位主演杜汶泽和王祖蓝(就是“保持通话”里面那个欠揍的移动公司员工)的出色演绎,本片的笑点频出却又完全不同于那些恶搞的屎尿屁喜剧,应该说,有点周星星的后现代主义笑中带泪的风格,让人笑过之后有能若有所思,我以为,这才是港式喜剧的王道。
导演陈庆嘉作品很多,水平却参差不齐,这部应该算是他的上乘之作了。
动心时刻:影片后段饰演杀手春运哥的杜汶泽告诉饰演宅男编剧的王祖蓝:做男人就要懂得担当,要有男子气概;如果爱上一个人就勇敢告诉她,不要管她是不是精神病。
这一段,让人非常有感触。
薛凯琪这次演了个有精神问题的小姑娘,演的不错,真是个可造之材。
罗凯珊和“扑克王”里面一样,真漂亮,但是,还是花瓶。
在这个佳片难觅的冬天里,本片不容错过。
文/梦见乌鸦 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很亲近的喜感,并不是说这是一部多么优秀的作品,而且其中渗透的那种香港喜剧电影惯有的乐观态度和对香港电影迷恋的情结。
也许《人间喜剧》由于其支离破碎的剧情注定无法成为经典,但对于一个港片迷来说,这是我2010年最喜欢的一部香港喜剧片。
陈庆嘉一直属于那种不温不火的导演,其之前的《绝世好Bra》、《恋上你的床》和《豪情》等片虽说在影迷中广为流传,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陈庆嘉和王晶不同,后者的作品屎尿屁打完低俗笑料,而前者大部分电影话题都深入禁忌区域,比如胸围啊,黄色期刊什么的在主流电影里面最讨厌了。
但是陈庆嘉的电影话题低俗但不涉及主题,大多都在讨论人性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内衣少女》中借助内衣讨论女性心中的秘密这样有点噱头但又看似深刻的主题,很多人对陈的电影很感冒,认为其借助敏感地话题却故作深沉,就好比让一个徘徊于街头的流莺立贞洁牌坊一般。
《内衣少女》的口碑一般(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部作品),《扑克王》更是完败,好在《人间喜剧》的出现挽回了这样的颓势。
相比于陈庆嘉的电影,我还是更喜欢其编剧的作品,《英雄本色》、《小男人周记》、《野兽刑警》以及我挚爱的《江湖告急》。
《人间喜剧》表面是一部关于杀手的黑色幽默剧,实际上电影在此基础上扩展了很多内容,包括爱情、友情、伦理方面,最多的还是贯彻首尾的影痴们与香港电影之间的故事。
而《人间喜剧》又与类似题材的《买凶拍人》不同,后者以最大的限度去一本正经恶搞杀手和黑社会,而本片的气场有点类似《江湖告急》这样的黑色剧,总体张弛有度,而在大量的细节和对白方面处处都有冷幽默的味道,给人一种看似正剧的电影,却处处让人笑掉大牙的这种格局鲜明的态势。
不可否认《人间喜剧》无法达到《买凶拍人》和《江湖告急》这样的高度,因为本片支离破碎,讨论的问题过多,很多部分味同嚼蜡而且欠缺新鲜感。
但电影的整体就像其片名一般,人间喜剧。
人间总会有喜剧的角度,总会有喜剧的国度,整部电影就是生活百态中杂烩喜剧,而且是献给香港影迷的喜剧。
杜汶泽的冷面笑匠本色令人眼前一亮,王祖蓝故作姿态的扭捏身形也凸显热情。
这一对冷热搭档是电影最大的亮点,杜汶泽可塑性很强,在任何类型电影里都能收放自如;王祖蓝一直以来肢体语言夸张伴随点奶气,此片也不例外。
片中的两位角色有点像日本相声里的捧哏和逗哏(发呆役和吐槽役),一位冷淡严肃,一位热情矫情,二人的具体角色较量相当于《大话西游》中的唐僧和孙悟空或者《人在囧途》中徐峥与王宝强的角色搭档。
王祖蓝扭扭捏捏的小把戏直接影响到杜汶泽这个平时故作深沉的杀手,从一开始二人令人无语的床上相遇开始,到两人居住时一系列插科打诨,杜汶泽的无奈的表情和几近暴走让人忍俊不禁。
两个人的戏份得当,从很难说谁给谁当绿叶,就像法国电影《第八天》一样,两位主角在一起时才有戏。
而其他部分就有点平淡,王祖蓝与薛凯琪的爱情支线除了王祖蓝的一贯作风之外再无看点,而杜汶泽与罗凯珊的类似于《伊莎贝拉》中的情感意思也不大,可以说《人间喜剧》主演看点就在于杜与王两个人身上,其中穿插大量的支线细节部分只能用来填充贫瘠的剧本。
电影的另一个特色就是以戏说的方式反映了江河日下香港电影:1、比如开场不久恶搞了一次《集结号》,杜汶泽生硬的国语以及那句“电影是不会骗人的”的台词令人印象深刻。
2、片中又有意的模仿《叶问》,这是今年第三部“叶问”作品了,前两部是《家有喜事2010》和《72家租客》。
3、结尾处的《喋血双雄》段落同样有趣,照应开场许绍雄和杜汶泽夕阳下极为山寨的杀手影像,通篇英语对白不就是在调侃诸如吴宇森等人的好莱坞化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吗。
4、电影的结尾采用了进入银幕后又从中走出的方式,是一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是对电影的最直接的致敬,仁者见仁。
《人间喜剧》是一部献给影痴的电影,其中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关注和回味:1、那段电影名称接龙的段落实际上比较突兀,也不太新鲜,但效果十分有趣,尤其是说道“借着两点说爱你”(恶搞日本电影《借着雨点说爱你》)和“最后无事”(恶搞阿汤哥《最后武士》),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2、片中有很多陈庆嘉作品中的老面孔客串,比如“必须死”的徐天佑,灵犀姐李曼筠、农夫组合之一的C君(这人长得是在太有趣了),《扑克王》中的荷官罗凯珊以及再续前缘的黄又南。
3、除了很多老面孔客串,当然也少不了香港电影一些老幕后们,除了李力持接着演导演之外,郭子健饰演电台气象员,摄影指导潘恒生饰演妇科大夫,那句“我做摄影要好过医生”引发爆笑。
最搞笑的还是罗永昌和郑宝瑞的杀手阿温和阿韬(在粤语中,这两个名字音近阿one,阿two,实际上是代号),两个人出场时的那种气场真是太欢乐了。
4、电影中杀手的名字,许绍雄饰演的骄阳、朝阳、夕阳的名字,个人认为是对香港电影现状的一种暗喻。
电影结束了,嘘,我们接着看电影。。。
笑点很足 相比那些烂喜剧片 周星驰那种骨子里无厘头的感觉有出来点的意思。
太喜欢杜汶泽的表演了 还有那个衬衫只系上一个扣子,加上有点怪怪的戏曲一样的表演 ,真的很棒。
我没有专业的港片迷们看的那么多,但是也看不少,即使没看过名字也知道。
看到致敬的那一段我当时真的超级激动!!
我不能算是看港片超多的影迷,但是我爱港片,这和看多少无关,我喜欢粤语的感觉,我和那些看了很多的资深影迷一样,骨子里支持港片。
所以看到为那么多港片一部部提到,我激动的不得了。
这种心情肯定大家一样的。
可惜只是我一个人看,没有人与我一起分享。
亮点太多了。
当你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你的精神已经是有问题的了扮刘德华是会过时的,但刘德华本身是不会过时的.电影,是不会骗人的 我在怀疑我是不是喜欢这样的类型,我喜欢买凶拍人,我喜欢AV(彭浩翔),喜欢喜剧之王,喜欢 我要成名。
我喜欢电影里讲电影的感觉,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是这样。
其实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 一个杀手要杀一个白痴易如反掌,但要杀一个影痴,多少有点难度。
不论你是什么职业,社会中什么角色,爱电影的人不分这些,看到电影中一个杀手确执着于电影,虽然这是很多电影用烂的桥段,但我很喜欢,因为这些人有自己执着喜欢的东西,很可爱。
我喜欢碰到臭味相投的人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美妙。
不过我还是看的少,那点枪战谁说说是致敬的哪里 说英文那点 还有一块布盖下来,但我希望这点是这部电影自己的,让后人致敬。
我喜欢这种神神经经 确很励志 又很温暖的 港片 的 感觉
王祖蓝和杜汶泽绝对都是香港电影搞笑奇才,他们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挑起一部喜剧电影的大梁,两个奇咖在一部电影里相聚了,一定也是一段奇妙旅程的开始,就像是杀手与宅男的相遇。。。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是经历,它让人成长,也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一个杀手与宅男编剧的人生经历肯定是迥异的,成为一个杀手,就必须是无情的,起初我们的杀手也是如此的,他恨透了这个虽然救了自己,却让自己受尽各种难堪的白痴,但是当他一次次的谋杀计划破产后,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了,他已经无法应起心肠来去杀面前这个善良的大男孩,他甚至开始把他当做自己的朋友,同样改变的还有小编剧,他从怯懦的阴影中走出,开始学会去承担,去勇敢抓住自己的幸福,这是一个多么温情的相遇,可惜不是结局,一个杀手如果有了情,也便注定了悲剧,例如 这个杀手不太冷 结局至能是个死,可惜我们的电影从一开始便注定是个喜剧,我们这些观众也就少掉了几颗眼泪。
最后一定要赞一赞我们的两大主演,好的喜剧演员一定既能放又能收的,但这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但这两位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特别是王祖蓝,改变了我对他一直的看法,不只是能闹的,一板一眼也可以演很好
影片名取自巴尔扎克巨著《人间喜剧》,更是陈庆嘉伟“尚品”电影公司成立十周年拍摄的纪念作。
文豪当年曾有宏愿,以该作记录十九世纪法国社会史;“尚品”十年,虽只算港片汪洋中一叶小舟,但也有自己的影像哲学,在《人间喜剧》中,陈庆嘉和秦小珍更是为自己的一觉电影梦充当了抽象的注脚。
当今,在港片大肆泛滥的时候,《人间喜剧》的及时出现,又将观众从绝望的边缘拉回了一步,甚至某些瞬间,竟产生了观看《江湖告急》时的快感。
当然,《江》是无心插柳的神作,《人》无可比拟,但前者调侃黑帮,后者调侃杀手,加上碎碎念的主角旁白,都看得到陈导“以喜剧手法描摹悲剧故事”,冷到笑到人拍案叫绝。
调侃杀手的黑色喜剧,《人》早就不是第一个。
早在之前,彭浩翔的《买凶派人》就已经演绎了一出杀手与戏痴的戏码。
《人》依仗这个老模式,玩的也并不新奇,但妙就妙在杜汶泽这个冷面笑匠的恶搞表演。
杜汶泽用故意为之的蹩脚粤语,操着浓重的内地口音,讲解到曾是骄阳之子,现在却处于夕阳时期的高龄杀手多么可悲,无疑是将杀手圈和电影业以“夕阳工业”的概念串联。
这个当年跟在梁朝伟身后大放异彩的傻强,如今早已成就了独当一面的大将之风。
袒胸、露乳、全裸全都不在话下。
继《破事儿》后,快四十岁的人再次为艺术献身,敬业精神不容小视。
一段串联电影片名讲故事的桥段,更是将他的喜剧功力发挥极致——从“借着两点说爱你”到“最后无(武)事”,在杜汶泽语气、音调、肢体、表情、节奏的把握下,一场风险很大的戏被他演活了。
而另一位香港电影的喜剧新星王祖蓝,在《人》中,饰演了一名聒噪的宅男编剧,遇事优柔寡断,扭扭捏捏,但也“弱”的可爱。
表演上,少了之前在《新72家租客》的浮夸,更是与杜汶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很喜欢结尾处,那场杀手假装杀死编剧的一幕,杜汶泽留下忠告:“要勇敢地去爱一个人,哪怕她是脱线的。
因为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自己就已经是脱线的了。
”那么无厘头却又意味深长的台词,不就是我们都爱的香港电影嘛!
这是一部放任想象力的电影,套用大量经典之作的桥段,或致敬、或调侃。
当开篇,杜汶泽说他自己记性不好,需要手机拍照的时候,影迷的思维很容易就跳跃到《记忆碎片》;卑利街16号天台,从当初的《无间道》到如今的《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恶搞冯导的《集结号》,两个男人不停的说“吹”就人人皆知,更何况吹喇叭的画外音就是敏感词汇;杜汶泽与怀孕少女的对手戏,颇有《伊莎贝拉》的神韵,又是类似父女暧昧,一股温情脉脉在;在教堂中,杜汶泽、王祖蓝、许绍雄三人对峙一段中,尽情颠覆了吴宇森的《喋血双雄》,口吐英文对白,是对吴导之后去好莱坞发展的调侃,而许说杜与王之间的“love”胜过与他的友情,更是对香港电影中的“男性情谊”的本质进行“基情”汹涌的披露;结尾处,从天而降的幕布,重现了杜琪峰《放•逐》黑医院里的枪战火花,慢镜夸张,人物表情凝重,渐行渐远的背影消失在黑暗笼罩的地下隧道。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片更是邀来一大票热力捧场的知名电影人甘当龙套。
有扮演电视台里的天气预报员郭子健,这位新生代导演曾凭借《青苔》获得金像奖最佳新导演;坐在太师椅上的暴牙导演李力持,更是做回了自己的老本行;两位颇有经验的杀手温、杀手涛,是银河映像旗下的罗永昌和郑保瑞;妇科医生潘恒生更摄影界的大师,凭《阮玲玉》拿过金像奖最佳摄影,难免他在电影中说“我拍照胜过做医生”。
看到这里,可谓嬉笑怒骂都有了典故,贩夫走卒皆为侠隐,就连影评人“酱油头抽”家中书柜里的DVD藏品,都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和陈导的私人赞助,入选理由和放置顺序更具导演苦心,真正的港片迷可能要将此片一桢桢慢放出来细细品位了。
Oct.23 LC
很喜欢里边的几句台词:作为一个男人,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对的,就要有自信,坚持做到底,中意一个女仔,如果她有精神病,不要紧,因为喜欢一个人本来精神就有问题了!
作为一个男人,任何事都要自己去面对,去解决挺起胸膛去面对!
我们越来越坚强了,越来越苦中作乐了。
所以可以在电影里,拿伤痛开玩笑了。
就连拼贴成美好的材料,也都是十足成色的苦难。
于是《人间喜剧》诞生了。
关于港片,我还能记得情节的,最早也就只能到许氏三兄弟时期。
《卖身契》《半斤八两》之类,针砭时弊,笑料百出。
在我标准路人的定义里,王家卫关锦鹏他们,太国际了,算不得地道港片。
港片就得有港片的样子。
取材生活,放大真实。
积极却不老土,说教但还悦耳。
说白了,就是俗得有趣。
按这标准,除了彭浩翔,近些年的港片市场还真冷静。
《天水围》《岁月神偷》《老港正传》什么的,成功于放弃了快乐,严肃了生活;至于那些笑料堆叠的高票房,我拒绝列举。
“做人最要紧还是要开心”让我们听到疲惫,各种腥膻色屎尿屁充当笑料,搞得观众个个都百毒不侵。
病入膏肓之下,一度以为,那些是精彩。
已经很少有人敢拍这样标准的港片了。
搜罗我不完整的港片记忆,距此最近的莫非是《金鸡》?
陈果的《去年烟花特别多》。
香港回归的恐慌。
或许这是让着潮服的香港电影变成着朝服的中国电影的蛛丝马迹。
一个人,或者一个地区,总是要归属于什么的。
这种归属给人安定,也带来捆绑。
所以《人间喜剧》中,杜汶泽和许绍雄,他们来自另外的世界。
如此这般,方能进可攻退可守,想进入谁的生活便进来;被警察追,便可离开。
安然无恙有惊无险。
安全感之二在于,总有善良到不真实的傻瓜,有梦想有追求,其貌不扬,不离不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作为奖励抱得美人归。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怀里的美人往往都弱视般,从未意识到他们头上缭绕的傻气。
安全感之三,杀手是正当职业来的。
除却第一点算创新,后两点算抄袭《买凶拍人》。
只是肥彭口味重,主流不到这个地步。
反三俗嘛,AV女优不行,就换成神经病,这总该行了吧。
至于其他桥段,抄《伊莎贝拉》抄《烈火青春》甚至抄《放逐》,这些权当致敬好了。
我爱这电影。
在我的天平上,它甚至可以和它的始祖《买凶拍人》平起平坐。
显然不是因为抄袭得明显或是借鉴得专业,而是终于有一部电影,可以正视生活的漏洞百出,并给出离经叛道却行之有效的解答。
也许它的答案不能得分,但是说得通。
这是生活磨练出的智慧,其精彩足够遮瑕。
弱智的港片告诉你“其实屎也不是很难吃”时,它已经进步到大喊“屎确实很难吃,可我愿意教你怎么吃才能不觉得那么难吃”的境界。
道理这样讲,就听得进去了。
你可以爱上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女人,只是别管:因为“当你爱上一个人时,精神已经是有问题了”。
扮刘德华是很过时。
但是“刘德华本身是不会过时的”。
电影很假,会夸张会虚构,可是“电影是不会骗人的”。
人间是苦难颇多。
可是“人间,总有喜剧的角度,总有喜剧的国度”。
“女人不断追求幸福,但原来越幸福的时候,她们会越不安。
”“人与人最远而又最近的距离,是你爱她,但又怕她的时候。
”不需要《人民公厕》中在厕所游泳的片段,我们已经知道身处的世界多臭气熏天。
莫不如乐呵呵的给这臭挖个通道,或者干脆戴个口罩。
《人间喜剧》,就是个防毒口罩说明书。
从来没有写过影评,甚至没有给我最喜欢的电影《断背山》。
但这部《人间喜剧》却莫名地触发了想为之写点东西的冲动。
这部电影注定无法成为校内上同学们纷纷推荐的“豆瓣电影排行topN”之一,这只是一部搞笑赚钱的商业港片。
但我这么装逼(木有贬义)的人却在昨晚看到影片最后,杜大叔和祖蓝那一场戏而飙泪。
上次看电影看到飙泪,还是《断背山》里Ennis听到Jack的死讯后,去他家收拾遗物时候,摸着那件浸了血的衬衫说着“Jack,I swear”的时候。
看来男女间,每天被人们挂在嘴上的情爱注定无法打动我。
王祖蓝饰演的诸葛头揪生性懦弱却为人单纯善良,正是和杜大叔饰演的春运哥逐渐接触后,才有了敢于defy生活的勇气,敢于排除万难只坚持自己要的。
“你记住,做男人要挺起胸膛,如果觉得自己对,有信心,就要坚持到底,卖故事给电影公司,就要大声说出来,让人知道你是全世界最有创意的。
如果爱上一个女人,就别管她精神有没有问题,因为爱上一个人时,精神已经是有问题了。
你要记住,做个男人要懂得承担,有困难就要自己去面对。
” 其实对白也不仅仅说给男人听。
谁说成熟就是要向生活妥协?
不论奋斗还是放弃,妥协才是对生活最大的伤害。
作为我唯一待见的矮个子男生,王祖蓝在戏里饰演的小编剧也特别打动我。
可能年龄越大阅历越深,反而总是对电影里单纯善良的角色心生好感。
头揪追求天爱的方法笨拙,过程又缓慢,和整个时代格格不入;在屋顶碰到陌生的怪蜀黍能施以援手,尽管他随时面临杀身之祸;为了朋友他不顾死活和比自己高一头的大块头较量;而在剧本得到认可,赚了一笔钱之后,他没有给自己,而是给春运哥买了一部手机,仅仅因为春运哥无心的一句摩托的手机很耐摔。
这样的人是不是似曾相识?
因为他是我也是你,或者,他是以前的你和我。
头揪的善良,本来就是对这个世界莫大的讽刺。
我看过的电影不算少,但我很不专业,无法从很技术的角度分析。
我只能写写自己的感受。
一开始看到片名,以为是沾巴尔扎克的光,毕竟连影片的英文名都和巴翁的一样。
尽管如此,讽刺和黑色幽默的意味却和巴翁的一脉相承。
影片的两次呼应同样耐人寻味。
一个是春运哥说,每次来香港都是走着走着。
被警察追捕时候他一脚踏入荧幕,而当头揪独自望着荧幕发呆流泪时候,他又从荧幕里走出来,还是同样的台词,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还有恶搞集结号的那段,“电影是不会骗人的”这句话出现了两次。
电影会不会骗人,每个人心里都清楚。
这更多的是香港电影人的美好愿望。
也有人说,《人间喜剧》是献给电影的情书。
从电影的名字,到头揪书架上的片子。
以戏演戏,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戏。
尽管你看我演戏会欢乐或者伤悲,但那都是表象,因为很多时候,我不得不演着喜剧,内心却哭泣。
最后想说说争议很大的薛凯琪那个角色。
有人认为她演的太夸张了。
但我很喜欢她处理的方式。
天爱这个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女孩儿本来就是个有象征意义的角色。
我们都一样,平时看起来很正常,但总会有事情触到我们让我们歇斯底里。
这也算所谓的为爱痴狂吧(笑)。
以前只有几个电视频道也不会觉得无聊,现在上百个台任选,却觉得没什么好看的,有人说选择越多,人就越孤独,我是个经常感到孤独的人,我叫诸葛头秋,人最孤独,莫过于置身于一堆人群中,却无人理会的时候 杀手温,杀手涛。
我不卖身,我卖子宫。
亲爱的,如果天若有情,忘不了的话,就保持通话,得闲饮茶。
如果爱上一个女人,就别管她精神有没有问题,因为当你爱上一个人时,精神已经是有问题了。
扮刘德华是过时,但,刘德华本身是不会过时的。
如果你觉得太色情的话,请你继续。
能帶給你快樂的那個人 也就是帶給你痛苦的人 你從他身上得到快樂 痛苦已在醞釀。
人都会追求幸福,但是越幸福,他们就会越焦虑.你喜欢的那个人会带给你幸福,但同时他也是会伤害你的一个人"生活中除去那些不怎么美好的事 其实,剩下的那些都是挺美好的." 电影是不会骗人的。
借著兩點說愛你(王祖蓝问杜汶泽来历时,杜望着室内的电影硬碟名称编撰道——):(杜)……好,你咁想知道我的过去, 那就要从我既“少年往事”开始讲起,“我们这一家 , 真系讲得上…用“千言万语”都讲唔晒 ,. 我个人比较“早熟” , 但系我有“一个好爸爸”,佢可以称得上系… “三峡好人” , 个个都叫佢做“福伯” ,但系有一天,他跟他的同乡到香港去,去做…“省港旗兵” ,(蓝)…“省港旗兵”??
(杜)…“省港旗兵”!!
(杜)……他仲去咗一个地方,叫做…“九龙冰室”, 响里面撞到一个“大只佬” , 搞咗坛“断背山” , 仲多了个绰号叫做… ,“雀圣” , 佢留低俾我老母既,就只系得一封“情书” , 信里面写住:“亲爱的”… 如果“天若有情”, “忘不了”的话 ,就“保持通话”, “得闲饮茶” ,睇完这封信之后,“我阿妈发仔瘟” ,“女人四十”,走去搵咗一间“舞厅”去做“金鸡” ,表面上她系“谈谈情、跳跳舞”果种 ,其实她嘅原则系… “我不卖身,我卖子宫” (蓝)你老母真伟大!
. 请问你老母响哪间舞厅做呢?
, 我知,百乐门 (杜)…“系“新精武门” (蓝) 好舞厅 (杜)…“ 佢响呢间“新精武门”度遇到“黑社会” ,呢个“大佬”系条“古惑仔”嚟, 佢“只手遮天” (蓝)“只手遮天”咁犀利… , 佢既势力一定好大,边个社团?
叫咩嘢哥呢?
(杜)…“ 长恨哥 (按:粤语「长恨哥」跟电影《长恨歌》同音) , 呢个长恨哥当然想同我老母…啦 但系我老母仲厉害 ,每一天都“家有囍事” ,梗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嚟探佢 , 当然,佢都支持唔到“十二夜” ,到最后,都是做咗“阿嫂” ,后来呢个长恨哥佢“江湖告急” ,他逼我老母改咗个西洋名,叫“伊沙贝拉” ,仲迫要她拍西片“AV” (蓝)你老母一生实在太传奇勒 ,请问部AV叫咩名呢?
(杜)…“ 藉著两点说爱你” (按:粤语「藉著两点说爱你」跟电影《藉著雨点说爱你》相若) (蓝)一定系一部好纯朴既作品勒 (杜)… 其后,她参加咗“四仔旅行团” ,但始终还系“四条大路通阴间”,无几耐,“迷失东京”既我老母,亦都系逃不过呢一个… “窒息” ,我带著我老母既遗体 ,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送她到“下一站,天国” ,但系可恶既长恨哥冇放弃过追杀我 ,他仲落咗“标杀令”,令我“十面埋伏” (蓝) 咁…咁最后点呀?
(杜)… 最后点呀…最后点呀?
,最后冇事 (按:粤语「最后冇事」跟电影《最后武士》相若)
很可爱的一部温馨电影,故事编排也挺有趣味。
不足的是杜汶泽塑造的杀手形象不够好,在化妆上要更刚硬一点,或是留胡渣的胖杀手,也是很可爱的,在衣着上要选择颜色饱满浓郁老派的,而不是简单的黑色夹克和其他。
片名取自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但还是摆明了车马要逗观众开心。
电影中通过对白的方式,梳理了香港电影史,既是缅怀,也是激励。
虽然以恶搞为主,但是分寸把握有度,稍过一点就是乱搞。
对于内地影迷而言,杜汶泽在里面模仿冯导的《集结号》一段,委实让人有一丝新鲜感,但是这也曝露了香港电影夕阳光景。
无聊死了
优秀港片
光是杜文泽就够喜剧的了...借着两点说爱你 = =
将个烂就,没有两人组合本该有的效果好笑。
借着两点说爱你
愿所有怀揣梦想与热情的电影人一路好运
每个杀手都是资深影迷。不会杀了就到电影里面找灵感。Fiona笑的时候很甜,板着脸的时候又很酷。港片的预算这么有限吗?道具布景是电视剧水平。
冇感觉 好笑咩?
'能帶給你快樂的那個人 也就是帶給你痛苦的人 你從他身上得到快樂 痛苦已在醞釀。'
喜欢死杜汶泽了!向杀手悲歌致敬。。。恶搞集结号才是正经事
表面看着热闹,但实在没什么看头...
喜欢王祖蓝的角色。
可能我比较冷血 对我来说笑点还好
开篇相当精彩,可惜中途乏力,显得有点冗长。片尾的花絮也很欢乐。
我真的看睡着了!!!特别是在两个年轻主角的戏份上,太闷了!!
把创媒同仁的fyp拼一起就算电影了?
无厘头到如此可爱,不得不佩服。杜汶泽的表演功力非同小可。近年来港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殺手阿溫和阿濤,羅永昌同鄭保瑞,你地演技好浮誇啊。。。
各种客串,各种致敬桥段,杜生那句"籍着乳点说爱你"笑爆场,潘恒生讲我影相叻过我做医生,超屌...全片都影射港片一贯的男人基情,一直在说的夕阳也算是影射电影人对香港电影工业的态度吧...没记错的话九龙冰室杜生都有份
········烂片也有神来之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