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共四进影院,其中两次都是为了名柯,一是暑期的M27《百万美元的五棱星》,再就是年末M7《迷宫的十字路口》。
早年看的时候感觉推理戏不扣人心弦,但有它独特的魅力。
故事空间设定在京都,故事的展开也尽可能结合了京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色,包括古都建筑,城市风景(鸭川夜樱),人文风情(和服、舞伎、尺八),历史传说等。
案件的设定也很有古风:凶器是剑、棍和弓箭,伴有武打决斗;凶手使用的交通工具也只是摩托;凶手及其部下所展现出武士精神等。
恋爱线方面主要是平和,但不是他们感情线的推进,而是溯源。
平次想要找到让他小时候动心,至今念念不忘的女孩,这样的情结可能在大多数人心中似乎也有,因而颇能让人代入。
但故事毕竟是故事,它戏剧化的地方体现在,一是让平次第一次心动的那个画面实在太美好:樱花纷飞的树下,一位穿着漂亮和服的女孩轻轻边拍球边唱着歌谣。
另一个就是谜底了,那个初恋女孩竟然就是陪伴他长大的青梅竹马和叶。
电影也细腻地刻画了新兰线,比之平和的喜剧风,新兰的月下重逢多了一层伤感色彩,也更让我挂怀。
不知是不是《月光爱人》还是其他文学音乐作品给了年少的我很大震撼,“在月下和爱人相见”,是我从那时起想象到的关于爱情的最浪漫的场景。
人眼中月光的光泽很难用镜头还原,动画艺术在这方面却比较有优势,在写意又写实之间,让人觉得好像月亮下的云山树影、肤色发色都应该是这样的。
柯迷们对这一幕印象比较深,都等着抓拍这一幕。
(虽然摄屏可耻,但这本身就是老电影,好像可以值得原谅一下)这次观影,也注意到了一些别的细节,翻阅了一些资料,才得知小哀独自在闲逛京都时,驻足的那处景观叫“一条戾桥”,戾在日文中有归来之意,景观的名字和背后的传说都代表着人的“归来”“复活”等涵义。
小哀就是在这时接到了柯南的来电,希望身体暂时变回去,恢复工藤新一的身份。
而小哀在看完景观传说(父亲在离世后短暂复生,让儿子得以见到最终一面)的说明后,动情地释然一笑,这也是因为她心里一直怀念着她的姐姐明美。
M7不是小哀的主场,但剧组用这样一个细节给小哀增添了一笔动人的瞬间,并结合了京都的景观,足见制作之诚。
总结一下,电影的主题就是“寻找与归来”,在京都这座古都迷宫中寻找暗号的谜底,推断案件的凶手,案件中失踪多年的佛像也在剧终物归原处。
在情感的迷宫中,平次找回了他的初恋,而小兰意外地遇见了新一的“归来”。
主题曲《Time after time~在落花纷飞的街道上~》,连同片尾花絮中小女孩在红叶林中拍球的场景成为了这座电影的一个地标。
影片结束后和其他柯迷一样,大家欣赏着这首歌结束,并等着彩蛋如常出现,这是长久以来柯迷心照不宣的默契了。
时隔多年发现这一部是最喜欢的柯南剧场版。。。。。
柯南剧场版国内公映过一次哟,南京就有上映,【沉默的十五分钟】三年前的事情了。
是什么内容全部忘记了。
但是我却记得这一部隐隐约约的剧情。
如此美好的京都风景,服部平次和远山和叶的羁绊,话说和叶真是呵呵了。。。。。。
服部平次不仅长得黑,还是官二代哦!
大阪府警本部长的儿子!
那个年代拍个动画真是良心,实事求是,充满了务实精神,你看看柯南现在,哪一部剧场版不炫技?
踢个足球都踢到天上了,恨不得一球踢倒一栋楼………………突然有感而发,遂做短评,以上。
觉得很不错的故事呵尤其素关于初恋这段前后不断反复。
在之前看预告片的时候就特别期待了。
这部剧场算素出现的人物比较少的了。
不过因为服部的戏份还蛮重的,所以也很棒呵!
剧场版里美感的巅峰。
可惜唯一的短板太刺眼:最后的追逐戏反派的打手们太降智了,多人打戏画面真的需要找专业指导。
但它的优秀已经足以让我忽略这些缺陷。
画面审美和剧情衔接无可挑剔,破案和文化背景完美结合,这个阶段的人物画风也是最漂亮的。
平次开摩托带着柯南那一段令人挪不开眼。
皮球歌串起初恋的真相和推理的结果,观众跟着柯南和平次在分析案件时在京都四处走动,风土人情和推理尽收眼底,哪怕不看案情只看画面都是享受。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对平和线倒没什么感觉,从小一起长大的人化个妆换身衣服居然就不认识了,也太假了。
第二次再看时,比起剧情更注重沉浸在京都的氛围中。
古寺边樱花纷纷随风落下,男孩被歌声唤醒,拍皮球的女孩子忽地在漫天花瓣中消失了。
这个场景确实异常迷人,平次的念念不忘完全可以理解。
而服部平次后来遇见疑似初恋的艺伎,心中忽上忽下,虽然我仍没有被这个青梅竹马转成一方一见钟情的设置打动,但平次忐忑的心情倒确实真切细致。
不过死活认不出和叶这个梗玩多了变成设定竟然还蛮好笑的,以至于认不出和叶是基德、差点发生强吻怪盗基德的惨剧竟然也挺……合理。
新一给了小兰一记麻醉时,我一边在心里咆哮:你就要去打架干Boss了你先把己方最大输出之一淘汰算怎么回事!
一边又忍不住难过。
新兰月下相见的片刻,等到M21唐红的恋歌得到了点题:夜半云中月,匆匆无影踪。
这样的场景,难怪醒来的小兰恍惚以为自己在做梦。
在平和的主场里,新兰情节作为支线,时间短暂,没有M1的生日快乐同生共死,没有M2的两代轮回枪击相救,没有M3的身份揭露一触即发,但是仍然看得人胸口一紧。
结尾处在人来人往的车站,平次和叶仍在斗嘴,小兰一点飘渺的心事,仍被对她情绪变化实时关注的柯南察觉。
见她沉默不语,故意摇晃汽水溅了满头满脸,转移她注意力的同时,又让她发现了手帕。
这样无微不至的细心和不露痕迹的巧思,是M7之后的感情线无可企及的高度。
而小兰“并不讨厌等待的感觉”,也在M21中新一给小兰回的歌牌中得到了呼应:早晚终相会,忧思情愈深。
这是名侦探柯南系列2003年的剧场版。
之前看过,这次在大银幕上重温,而且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名侦探柯南。
片中,毛利小五郎和柯南一行来到京都山能寺,受邀寻找丢失的佛像。
佛像已经丢失了八年,此时兴师动众请来侦探是因为寺里收到一张画谜,据说谜底指向佛像的藏匿之所。
服部平次也从大阪赶来,与柯南联手调查案件。
他们在调查中发现,佛像失踪案与前阵子发生的盗窃集团『源氏萤』成员接连被杀的案子有很大关联。
案件本身不算复杂,而且一如既往地不靠推理解决,而是靠柯南的灵光一闪。
由于服部平次的加入,毛利小五郎免受麻醉针刺之苦。
毕竟同为高中生名侦探,两人旗鼓相当,工藤新一能想到的,服部平次也能想到,不必再借毛利小五郎之口。
服部平次到京都来,除了查案之外,还有一个目的是寻找儿时的『初恋』。
所谓初恋是一段小时候的记忆,穿着和服的小姑娘在樱花树下边拍球边唱着歌谣,画面美好至极——这正是影片的第一个场景。
这条线除了表明服部平次和远山和叶是天作之合之外,还引出来本片最大的主角——京都。
『源氏萤』案牵连出发生在京都的义经和弁庆的故事,令人费解的画谜对应着京都的街道地图,街道名称还被编成歌谣,由小女孩清脆的嗓音唱出来,有如天籁。
此外,樱花、剑道、艺妓,这些日本特色、而京都尤具盛名的元素,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片无异于京都旅游宣传片。
当然,作为本系列最重要的男女主人公和最主要的CP,工藤新一和毛利兰在本片中也有机会短暂地重逢。
影片将这段重逢表现得很浪漫,并美化了『等待』这个主题。
可是,让毛利兰这样一无所知、漫无边际地等待,又用这种重逢让她相信自己的等待是值得的,这与其说是浪漫,不如说是残忍。
为现在的高清画质感动到哭泣😭当年自己找资源看的时候画质真的是渣到一塌“糊”涂。
话说回来,按当年看完的心情,这一部我充其量给四星,但对比这十几年来剧场版的质量,不得不承认前十部皆为神作啊。
要推理有推理,要设定有设定,要惊险有惊险,要感动有感动…所有细节都是完美的啊!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当年我怎么没发现在这一部中就已经有“柯学”的前兆了,一系列操作看下来我都有点蒙。
单从案件本身来看,我之前可是看过的呀,怎么又猜错凶手了捏…除了没对绫小路警官进行怀疑之外,我其他部分的推理和毛利大叔一模一样,当时我心就凉了…但相对于由“弓箭术语”引发出的推导,我更喜欢将“地图+歌谣”串联起来的设计,最精彩的当然就是当柯南发现玉龙寺的寺庙形状就是“玉”字的时候,双重谜底就很有想法。
至于白毫和平次的初恋情人,这两点就比较好猜了。
整部看下来铺垫做得非常好不说,情感刻画也趋于完美,尽管这是专属于平次和和叶的一集,但小兰和新一为数不多的戏份却比初看的时候还要打动我,而《名侦探柯南》之所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也就在这种种细节当中,比如这一部,一个回忆就让人忍不住感叹,小兰是真的很温柔很温柔啊,就让人越发清楚地感受到新一会喜欢上小兰的原因——“我早就意识到她不单单是我的青梅竹马了。
”是真的很甜!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十几年前的剧场版的特效做的比现在还要好,2D的摩托车追击战硬生生让人看出3D的效果来,导演和制作团队真的是用心了。
京都的景色太美,即使是动画的效果也让人流连忘返。
配上Time After Time,共同构成了这让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我想我会永远记得这樱花时节,那迷宫的十字路,那两段炙热、纯真的爱情。
with芝妹。
大概是第四次看这部了,具体我已经记不清了,这部超越《贝克街的亡灵》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柯南剧场版。
重新在大荧幕上观看体验感更好了,京都的每一处寺庙,盛放的樱花,暮春时节的清水寺(小兰应该想不到未来的初吻会在这里吧)。
在深山里疾驰,在鸭川畔饮酒,等待拨云见月的恋人,寻觅惊鸿一瞥的偶遇,新兰与平和的恋爱在这一部里呈现出一种令人感到安心的惊喜感,与京都的气质一脉相承。
这一部电影的紧张感也塑造得很好,几乎每个人都真实地遇到了危机,千钧一发之际好友的相助更能打动我们这些平凡的观众,不像后来的剧场版男主们已经安心得让女主们在凶手活动的范围内等待他的胜利了。
我想我喜爱这部电影的原因更多的可能在于京都的城市之美吧,柯南真的很会做旅游宣传片。
这部应该是柯南剧场版里我唯一想打五分的一部,几年前看过一次,最近又看了一次,有种很深切的感动。
虽然因为文化差异,破案的过程不大看得懂(用五十音图破案那叫一个一头雾水)但是这一部里的感情真的感动了我。
首先自然是新一和平次之间,这两个人啊,用那僧人的话说“果然是最佳拍档”,他们平时会斗嘴斗气,平次还总爱和新一比试,但是一起破案时的默契,对方有危险的时候总是能第一时间发现,然后用自己的方式为对方破解。
其他集数里,平次会扮成新一,这部里,新一扮成了平次,而本应在医院里的平次也因为担心,还是伪装去了那个地方,在看出新一快要变小的时候跟他说你快走,还不忘嘱咐和叶不要把看到新一的事说出去,热血冲动的少年的温柔体贴,并肩作战合作无间,都是我永远的萌点。
其次,是平次与和叶的感情。
心心念念的“初恋情人”其实一直就在身边,真的很美好啊,虽然他死都不肯告诉和叶,但是,这不已经是幸福了吗。
最后,新一和小兰的感情,小兰说,等待得越久,重逢的时候就会越幸福,看着她说这话时的表情,有些想哭。
看这部剧场版的时候05年,初二。
自从这部之后,我就觉得柯南的剧场版每况愈下,现在每年一部的,我觉得是惯例,以及献上视觉盛宴的类好莱坞大片。
另外磕男同学也越来越向着超神的方向发展。
说句老实话,这十几年下来我已经看腻了新一和小兰的卿卿我我却老是躲躲闪闪,不喜欢卖浪漫(除了第一部的《引爆摩天楼》和《瞳孔中的暗杀者》),倒是更喜欢服部平次和远山和叶这一对吵吵闹闹的青梅竹马,虽然不看柯南已经6年,但是他们还是我最喜欢的柯南角色之二(无误)。
俩人在《世纪末的魔术师》初次露面,然后平次迅速地当了炮灰,貌似是摩托车摔了?
什么的,第二次就是在《迷宫的十字路口》,平次又一次骑摩托车受伤,之后的剧场版他的炮灰度和酱油度逐年上升,已经到了一种悲情的地步...和叶的出场率总是随着平次的变化而变化着。
其实《迷宫的十字路口》看点真的不是案情(你觉得柯南的案件现在能看吗...),吸引我的是片中迷人的京都风光和充满魅力的景色,以至于06年真正的去了日本游了一趟,才发现日本的动画取景都是相当严谨真实的,此片也不例外,被拍小皮球唱着京都民谣的和叶彻彻底底萌到了。
对平次来说,是童年无法忘记的初恋(其实是单相思),对我而言,这部剧场版给我的印象也是如此。
《迷宫的十字路口》首次用了比较完善的CG技术,从这部开始,片头的剧情介绍动画经过了比较精美的重制,而不是像前几作那样照搬TV画面,另外这次京都的美妙景致也给这部剧场版增色不少,前几部较为注重案情的情况下,对环境的刻画相比之下就少了很多(《瞳孔中的暗杀者》那个游乐园也是一大特点),不是被炸就是被毁...而且这次剧情的重点放在了大阪这一对上,非常合鄙人的胃口。
另外也引用了非常有名的京都街道和弁庆和源义经的典故(算是对我理解日本史的启蒙),也是片中破案的关键。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主题曲《Time After Time~花舞う街で~》,也许是柯南的曲子中最喜欢的一首之一了,也是我比较早学会的一首日文歌,仓木麻衣的声线还有歌词描绘的就是平次和和叶两人的写照,虽然小打小闹,但是比谁都关心着对方。
只有这一部剧场版,推理不推理无所谓的,怀着对童年美好回忆的怀念看完它吧。
序:本片首映于2003年的日本,没有在中国大陆上映。
当然,盗版肯定当年就有,但我小时候好像并没有看过这一部剧场版。
2024年底,本片的4k高清版本在中国大陆上映,我也去电影院里首次观看本片了(但这次依然是一个人,呜呜呜)。
话说放映结束后我发现有一对夫妻带着四五岁的小孩来看,我问他们:“你们小时候也爱看柯南吗?
”男人说:“我老婆特别爱看。
”我说:“哇,那现在带着小孩来重温,感觉蛮温馨的。
并且这是从小培养柯南迷啊?
哈哈。
”他们说:“哈哈哈,是的。
”
正文:看完本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唯美。
在服部平次的回忆里,小学三年级的他在误入的京都古寺中偶然看到了窗外一位穿着和服、在樱花树下一边拍小皮球一边唱着带有京都街道名称的儿歌的少女,动作轻柔可爱,歌声婉转动听,眼眸清澈美丽,樱花飘然起舞……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哪一位少年不会心动呢?
然而一阵清风拂过,漫天飞舞的樱花遮挡了少年的视线,再出门寻找时少女已消失不见,唯有留下的小珍珠被少年当作信物一直保管,期待有重逢的一天。
八年过去了,当年黝黑的少年已经成长为黝黑的名侦探,阳光开朗、自信满满。
他依然视当年的女孩为自己的初恋。
这次来到京都,在探案之余也幻想着能再次遇到她。
在路过某个庭院时,平次又看到当年的那棵樱花树,依然茁壮,只是当年的少女如今何在呢?
清风徐来,平次的思绪也陷入到了这漫天飞舞的樱花之中,与之共舞,缠绵悱恻,逡巡徘徊,久久不愿离开。
人面不知何处去,樱花依旧笑春风。
当平次以为自己找到当年的少女时我真为他感到高兴,但是当结尾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心心念念的初恋——那个在樱花树下穿着和服、唱着歌、拍着皮球的少女——竟然就是自己的女朋友远山和叶时,我和他先是震惊然后欣喜——原来你就是那个美好的小女孩;原来对你的喜欢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依然不变;原来每天都与初恋重逢……真是太美好了!
总之,回忆是唯美的,现实也是唯美的,回忆和现实的重叠交织更是唯美。
其他感想:1,我和平次一开始都以为那位年轻的艺伎——千贺铃小姐——就是平次的初恋,当平次猜到这一点时他并没有立即向千贺铃小姐确认身份,我都替他着急,希望他俩赶紧确认身份呀,以免再出什么意外(毕竟名侦探身边出现的意外很多)。
最终没想到真正的初恋竟然就是远山和叶。
2,我比剧中人物先猜到了「玉」字(毕竟有个醒目的「点」)。
话说这个谜题恐怕只有中日观众才能快速理解吧(毕竟要很熟悉汉字才行)。
3,片中的「玉」是具有双重含义的:京都街道构成的玉和寺庙的俯视图构成的玉。
第一重是表明佛像所在的大概位置(某个寺庙里),第二重是佛像在寺庙的具体位置。
该寺庙的布局从高处俯瞰的话恰好也是「玉」字,于是猜测佛像位于「点」对应的钟楼内是自然的。
那么究竟位于钟楼的什么位置呢?
注意到钟楼的飞檐就像汉字偏旁「宝盖」,和「玉」字组成了「宝」字(而佛像恰好也是一种「宝贝」,太巧了),所以可以猜测「玉」或者说「佛像」就在藏在钟楼的天花板的下面。
其实我一开始以为佛像位于满是抽屉的大柜子所对应的「玉」的「点」处所在的抽屉里。
这似乎也是一种符合逻辑的藏匿方式,但是看完电影后我仔细一想,这并不合理,因为太容易被发现了。
也就是即使没有注意到「玉」这个字也能在日常清理维护工作中拉开抽屉发现它,从而失去了解谜的意义,所以出题人不会这么藏。
4,好人与坏人。
服部经常去一家餐厅吃饭,被老板照顾有加。
当他得知老板被人杀害并且老板是小偷时他仍然愿意免费调查此事,帮老板复仇(也就是找到杀害老板的人并将其送进监狱)。
按理说偷东西的人是坏人,但是服部依然愿意帮助这位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我的感想是: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我们既是好人也是坏人,既做好事也做坏事(无论是有意或无意),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人分成好人和坏人。
另一方面,服部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义」字,让我联想到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
5,没想到服部平次已经有女朋友了还期待着能与初恋重逢,哈哈哈。
我本人是非常理解这一点的。
因为这并非出轨,而是追寻自己小时候遇到的纯真的美好,即使再次遇到了估计也是当普通朋友。
因此我认为这一行为是很浪漫的。
不过远山和叶却吃醋了,当然这也很正常。
话说我觉得「女生吃醋」也蛮可爱的(包括「会吃醋」这一行为,以及「吃醋后」的表情、语言、动作等)6,其实本片中重逢的情侣除了「平和」外还有「新兰」。
其实小兰也挺可怜的,别人家的情侣能经常见面,但小兰想要见到新一一面还是太难了。
本次柯南在万不得已时尝试了具有副作用的解药,暂时变回了新一,并与小兰在月光下重逢,真是难得的令人欣慰的景象啊。
最后小兰甚至怀疑那是自己的幻觉,但柯南用手帕提醒她:新一真的来过。
注:由于平次肤色偏黑,所以新一为了假扮平次就往脸上抹了炭,所以小兰用自己的手帕给新一擦汗后手帕上就会有黑炭的痕迹。
由于这个痕迹不可能由小兰自己产生,所以这个手帕表明自己确实给新一擦了汗。
7,影片中展现的日本的艺伎店感觉很温馨很有趣,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和朋友一起体验。
8,影片中的含有京都街道名的儿歌叫做「手球歌」,也叫「丸竹夷」,挺好听;片尾曲叫「Time after time ~花舞う街で~」,也非常好听,在影院中我都泪目了。
9,上世纪90年代上映了一部著名的日本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那么鉴于本片两对情侣都在京都重逢,我愿称本片为《京都爱情故事》。
10,说到京都,我联想到陆游的一句诗:「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当然这里的京都指的是宋朝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11,总之,本片是一部非常唯美浪漫、感人至深、推理巧妙的爱情片。
在我心中,本片可以在柯南所有剧场版中排名第一。
(当然,著名的《贝克街的亡灵》也很不错,但本片有爱情元素的加成,哈哈哈)最后,我想以「服部平次」的口吻向「远山和叶」写封信:致樱花树下的少女:我该如何写下这份对你的深情呢?
是努力回忆罢。
八年前,小学三年级的我在误入的京都古寺中偶然看到了窗外一位穿着和服、在樱花树下一边拍小皮球一边唱着带有京都街道名称的儿歌的少女,动作轻柔可爱,歌声婉转动听,眼眸清澈美丽,樱花飘然起舞……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我就这么痴痴地望着你,仿佛世界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只听得到你清脆而稚嫩的歌声,只看得到你欢快而美丽的容颜。
原来这就是「心动」的感觉吗?
多么希望时间就停留在此刻,空间就停留在此点……然而一阵清风袭来,漫天飞舞的樱花遮挡了我的视线,再出门寻找时你已消失不见,唯有留下的小珍珠被我当作信物一直珍藏,期待有重逢的一天。
我该如何表达这份对你的深情呢?
是故地重游罢。
八年过去了,当年黝黑的少年已经成长为黝黑的名侦探(咳咳,不对,是阳光开朗、自信满满的名侦探!
)。
我依然视当年的你为自己的初恋。
这次来到京都,在探案之余我也想调查你的下落,希望能再次见到你。
在路过某个庭院时,我又看到了当年的那棵樱花树,依然茁壮,只是当年的少女如今何在呢?
清风徐来,我的思绪也陷入到了这漫天飞舞的樱花之中,与之共舞,缠绵悱恻,逡巡徘徊,久久不愿离开。
人面不知何处去,樱花依旧笑春风。
我该如何拥有这份对你的深情呢?
是日日重逢罢。
种种迹象表明,你似乎就是昨天偶遇的那位艺伎。
我已然很开心了。
然而她真的是你吗?
最后当我发现原来自己心心念念的初恋——那个在樱花树下穿着和服、唱着歌、拍着皮球的少女——竟然就是自己的女朋友远山和叶时,我先是震惊然后欣喜——原来你就是那个美好的小女孩;原来对你的喜欢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依然不变;原来每天都与初恋重逢;原来每天都在「心动」……真是太美好了!
爱你的服部平次(高远代笔)2025年1月9日
剧场版最爱的一部,并不是说情节多么出色,而是对京都的呈现实在美得叹为观止:古老的寺院和佛像,街道和艺妓,还有樱花雨里拍球女孩的初恋回忆。就是从这部开始高举平和大旗坚决不放的哈哈哈。
继续重温柯南剧场版 和叶穿着和服在樱花树下拍皮球唱歌的场景美到好几年过去了 它依然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真的很羡慕服部 和叶 还有新一 小兰 他们这种青梅竹马的感情啊 剧情质量一般 并不是太吸引我 我所感动的就是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 唉 为什么青梅竹马总是别人家的
其实是一个初恋的故事
在大屏幕听了一遍time after time。幸福。麻烦前十五部都重映好吗!
本作在2016年舉辦的一次對前十九部《柯南》劇場動畫的人氣投票中位列榜首,個人的觀感也的確比涉及了諸多社會問題、但處理尤嫌草率膚淺的劇場版第6作《貝克街的亡靈》要好上不少。儘管地圖破案的懸疑方案,在今時看來已並不新鮮,但大量京都府地景和風物的引入,還是令本城市探索的愛好者狂喜,它們包括但不限於:鞍馬寺、梅小路公園、南禪寺、蹴上斜坡(琵琶湖疏水)、先斗町、清水寺、五條大橋、弁慶石、地主神社、產寧坂、鴨川、頂法寺(主線劇情中的重要地點玉龍寺和山王寺則並不實際存在),此外還有叡山電鐵鞍馬線(鞍馬站)和900系電車。身為一名蟄居於自宅內室,翻書做所謂的紙上雲旅的重度愛好者,家中有中、台、港、日等地出版的關於日本的旅行指南至少五十冊,但真正步出家門的行動,卻一再延宕迄今。劇場7作,24年12月29日2時於喜遇赤崗路。
不熟悉日本文化完全GET不到点,较为平庸的一部
服部同学帅呆了哇,那摩托追逐,那剑道……这部柯南完全配角了
好一般
服部才是这部剧场版的主角
这部能有八分 是少女太多刷的分么// 果然柯南剧场版最高还是贝克街的亡灵啊`
推力弱,情感线强,能接受
以前看时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首手球歌,真好听啊真好听~太喜欢关西人了,所以喜欢服部平次多于工藤新一。京都更是最爱,红叶比樱花更美啊,去了京都回来再看感觉更是迷人,果然古香古色的寺庙剑道题材案件,最适合京都了。这集好喜欢两对恋人的交织,果然柯南系列的灵魂还是爱情戏码。
期待满满 电影真心无感 好无聊,情感什么的,我觉得都是非主流小孩为了关注,放任自己 感动自己的
《义经记》和京之町的地图……好吧,我要说所谓“文化侵略”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中完成的,我已经对京都的历史感兴趣了。
这套剧看久了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侦探推理类,而应该归入爱情类,新一和兰每集必有的苦恋故事,这回还加上了服部平次和和叶的缘分,真是有趣。
所以樱先生死于电商崛起…时代的一粒沙啊..
关东关西名侦探第一次大银幕合作,还是偏动作,推理只是顺带手
最爱的一部柯南剧场版,从无尽的樱花,古香古色的京都,到传统的鼓点弦音,双主角们的青春爱恋,竟已过了21年了。比起谜底就在谜面上,让观众后知后觉灵光一闪的各种铺垫,案子本身其实有点乏善可陈,重刷就没有第一次看的时候那么惊艳,霓虹味的字谜对外国人来说也太过隐晦,命运罗织的一个又一个巧合才是本片精髓!既吃古典纯爱味又被百转千回的宿命感紧紧缠绕,编剧像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烟幕弹吊足胃口,让一切都在金手指的光芒笼罩下却丝毫不漏气势,小细节给得太熨贴太勾人了,正合我心。当新老朋友悉数登场,拍着皮球的小姑娘唱起那首普通又重要的儿歌时,时空交汇在回忆与现实之间。仓木麻衣的Time after time响起那刻,你眼前又浮现了哪位青涩甜美的爱人呢?
···
浪漫糅合逻辑,既华又实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