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真没什么感觉,一点也不恐怖,很老土的一个故事,到是这海报看起来有点恐怖。
结局也是老套,没什么新意,看完了觉得很失望。
那抽象画一点也不抽象,就一个有怨气的女人嘛,仅名字取得还算有新意。
恐怖的几个镜头么,就是那个女人被折断了脚,露出骨头的样子恶心了点,还有他们穿着越南传统服饰的样子挺诡异的。
还有就是片中的两个男人真是男人中的败类,活该被杀
《抽象画中的越南少女》:传说与现实重叠的悲剧 ■文/火神纪 何必那么专注于情感。
反正,所有的情感总会让人失望。
反正,所有的情感总会彻底地死寂。
我承诺给你所有你想要的一切;而你,我不需要你的灵魂。
把你的躯体给我;我们活着,一起活着。
因为,你爱我;而我也爱你。
——火神纪。
题记。
传说和现实,在这部电影里有着两个故事。
传说中的越南少女无二以及现实中的韩国女孩崔素妍;她们两个人的情感故事构建起了这部电影。
被情人出卖,被朋友出卖;不论是传说的无二或者是现实中的素妍,她们都不再信任这个世界。
在她们看来,这个看似温情的世界充满了虚伪和谎言;于是,无二杀死了赋予了她悲剧的地主女儿洪,而素妍则用她自己的死诅咒了为了写小说而从韩国前来越南取材的好友欣恩,并让她把无二的诅咒带回了韩国杀死了曾经背叛并且出卖过素妍的志勋与其女友。
抽象画中越南少女脸上凄绝的木然穿越了百年时光来到了现代的都市。
被封印了的灵魂、怨念和诅咒被释放出来,在躯体间游走;传说与现实的交错是两个不同背景的时代里凄绝的悲情故事。
画家卢岩的移情别恋是封建门第之见的胁迫以及爱情的妥协,被洪残忍地杀害则是对爱的失望,而就算在死后依旧被诱骗到寺院被法力封印则是爱情最无耻的背叛;被深爱的男人诱骗、被轮奸并且被拍下录像的素妍显然是感同身受的,而被青梅竹马的闺密出卖当成了小说中的主角被极力丑化也成了最失望的友情最后的憎恨。
当素妍生病而花颜失色的躯体遇上无二充满怨恨逃出封印的灵魂,发生了可怕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爱情,友情;所有的珍贵情感在这部电影里似乎变得一文不值了。
没有太多的信任;所有的信任在风花雪月之后就都已经悄悄地消逝得不见踪影了。
伤感;怨恨;怒吼;然后就是复仇了。
带着某种莫名的悲伤走过了重叠的光阴,怨气以及憎恨在一刹那间复活;带着所有的悲愤燃烧了整个世界。
杀;虐杀;既然我必须充满着怨恨痛苦地死去,那么所有同我一样悲凉的人们,只要你把你的愿望告诉我我都会去替你实现。
用我们的方式让那些该死的人们死去。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很难不带着如此满腹悲凉的伤感。
看着这个让人绝望的世界,安安静静地被搁浅在冷艳而诡异的微笑里。
也许,这部对世界和情感充满着不信任的电影所要传达给我们的也就是这样的一种绝望。
电影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了素妍的悲剧,又用插叙的方式讲述了无二的悲剧;又通过欣恩这个人物实现了传说和现实两个悲剧故事的重叠。
导演也许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在整部电影里所有的悲剧都是因为一个负情的男人,一次彻底的背叛;女性被当成是情感丰富又温婉多情的形象被塑造的同时,男人只是一个木然无情冷酷残忍的布景。
韩国的恐怖片其实已经江河日下了;像这部电影,如果是从惊悚效果方面去要求它的话,那么这部电影显然并不成功。
就算在某些时候它多少能给我带来半点惊恐的感觉,可是大多都是一些屡见不鲜的惯用招数。
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悲情味道,在于把传说和现实的无缝衔合,在于女性角色的塑造以及复仇过程的曲折设计;成功于一波三折的剧情而失败于惊悚。
昏暗的灯光、房间里的暗格、突兀的镜头剪辑和对听觉有强烈刺激感的刺耳音符构建了这部电影在气氛上的惊悚效果,在看电影的时候会被吓到,可是转过头去会马上忘却。
真正被我们所记住的是两个重叠在一起的悲剧,两个关于女人的悲剧以及因果循环的轮回。
当一个女人投入到一份情感里去,她们会显得温婉动人;而当一个女人对情感彻底失望而开始愤世嫉俗,她们会变得可怕而阴森。
我也许并不相信那个封印在古画中的怨灵故事,可是我相信对于情感的认知以及悲愤的可怕。
如果说,这部电影已经让我感觉到害怕;那么,我所害怕的绝不是电影里那个被毁容的无二那张漆黑的脸,也绝不是那所有故弄玄虚摇晃不定的镜头,而是在情感上那种极端的反弹力。
是不是,爱有多深则随之而来的憎恨就会有多深呢。
悲剧,叠加的悲剧,对于情感的绝望才是这部电影最终所传达给我们;没有爱,也就没有恨,那么就不会有悲剧,所有的一切就成了虚妄。
因为爱,这个世界会变得美好;因为恨,这个世界又会变得丑陋;于是最后,我们的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如此多姿多彩。
说到底,构建起我们整个世界五颜六色的还是我们最根本的情感世界。
悲剧,重叠的悲剧;也许,因为期许,所有失望,所以绝望,所以悲伤,所以怨恨。
可是我们不可能失去期许;因为活在一个没有期许的自我世界里,我们将不再具备半点活着的意义了。
其实,有没有无二的怨念和诅咒已经不再是重要的了。
也许,换一个角度来看,清纯的无二依旧活在那些带着泛黄色调的镜头里;而素妍或者欣恩,她们所见到的无二只是自己心里那些情感失落后的投映以及对复仇的期许。
无二之所以会成了她们的解脱和渴望只是因为她们对于无二的渴望以及心理历程上的契合。
当然,这样的说法也许会上升到了心理学的精神分裂以及强迫症上去了;可是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可能,无二的悲剧确实存在,而诅咒并非来自于无二,而是来自于被迫害人们复仇的欲望以及施罪者的良心谴责。
而当传说中的那个悲剧又是与现实中的这个悲剧重叠在了一起的时候,传说中的被封印了的那个诅咒也就从传说中被释放出来,由一个传说也就诞生了又一个可怕的传说。
佛家说,一切妄念皆由心魔所生。
其实,说的也是这个理。
而这部电影,刚是把这种所谓的心魔以传说包装,以恫吓为目的对我们进行了一次说教而已。
爱情是一个恒久的话题。
歌颂爱;或者被爱伤害而憎恨,其根本依旧还是爱。
男人和女人的论题永远也不会停休;因为,谁让这个世界只有男人和女人两种人呢。
而既然只有男人和女人,被谈论得最多的依旧只能是男人和女人了。
不论是男人或者女人,不论是爱的温情或者爱的悲情,笼统地概括起来也许就是人性了。
战胜人性的丑恶而追求完美的神性,也许这是任何一种艺术方式最终的追求目标了。
神人合一永远不可能达到,但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而在这个做得更好的过程里,颂扬美好是消积的,而承认丑陋则显得更积极了。
韩国女版的《浮士德》;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只是浮士德最后被天使救走了,而这部电影里的这些浮士德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当躯体卖给了怨灵,她们变得漂亮,皮肤变得光滑,身上的病也日渐好转;可是她们对着镜子会看到另一个女人,睡到半夜会听到一个像在唱歌的女孩在哭泣,最后她们都将随着无二的方式死去。
充满异国情调的越南写景以及回塑百年前的旧屋那些泛黄色的镜头拍得还是非常唯美的。
但是,没有救赎所以绝望;这部电影到了最后也没有让我们看到救赎的光亮。
同样化着冷调妆的女人冰冷又不带感情的微笑,在我看来比任何装模作样的镜头更让我害怕;电影最后的那个镜头里的的那个表情绝对出色。
2007-11-10;丁亥年辛亥月戊申日。
送寒衣节;祭祖节。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므이》 ■译名:《抽象画中的越南少女》 ■导演:金太京(Tae-kyeong Kim) ■主演:车艺莲(Ye-ryeon Cha)、曹安(An Jo)、Thu Anh ■类型:恐怖/悬疑 ■片长:95分钟 ■国家:韩国 ■语言:韩语 ■上映:2007年7月26日(韩国)TOM电影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
韩国电影中的鬼气不像日本和泰国那样掺杂着对宗教与巫术的崇信,我们看到的就只有女人的嫉妒和复仇。
除此以外,韩国美学中属于女性的精致与优雅被恰如其分地点染在这类题材中,那些如瀑长发背后的清秀诡异的面孔、碎花薄衫下若隐若现的锁骨,展示着东方美学中女性特有的含蓄与性感。
《抽象画中的越南少女》作为韩国2007年的鬼音,试图走出东亚文化圈到东南亚寻求创新,不久之前的韩泰合拍片《连体阴》便是一个先例,而《抽象画》则把故事背景搬到风光旖旎的越南,中南半岛纯净的蓝天碧草与锦绣繁华的越南旗袍,成为纯美类鬼片的新元素。
不过,这到底是一部韩国电影,蔷薇花怒放在殷殷血迹之上,幽魂屡现的背后暗示着诡异森森的真相,于是在追溯往事之中,伴随着深深的怀旧情绪,浮现出白衣少女画像的半壁颓垣、脱落的碎花墙纸、宝蓝色的越南旗袍,无疑是沾染着仇怨激情的旧物,在电影波澜不惊的叙述中抒发怨念。
女人自然是备受创伤和嫉妒迫害,被嫉妒的女人遭受骨醉之刑,化为冤魂回来复仇,并且揭开后世女人心中的隐痛,因为她们永远有着相似的命运。
女人们是孤立的,她们的苦难无独有偶,却只能寻求不同时空的相遇,对不公命运的控诉汇成仇怨的河流,在冥冥暗夜中徐徐前行,彼此传递。
这也许决定了韩国鬼电影的风格,一面是暗香浮游的纯美绝色,一面是阴霾凄厉的血腥怪孽,两种极端不可遏止地交融,这是美好被毁灭的时候本该有的结局,也是细腻缜密的女人心思迸发出的两种力量,正如同徐英刀下的萝卜,颜色怡人,却犹如滴血。
到了东方鬼片再不是几个披发女人便能主宰的今天,只要电影们不放弃对精巧细致的女性美感的追求,我便不会放弃对她们的关注。
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我在假日前的夜晚端坐在电脑前,观看了这部《抽象画中的越南少女》,尽管我已经多年没有看过恐怖片,却还是抱着兴致勃勃的态度,因为这位朋友可谓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想她的介绍一定不会错。
事实证明我的信任是值得的,这部出自韩国的恐怖电影除了应当有的惊悚和悬疑以外,还带着令人动容的美感,我想单凭这种美,就值得人们一看。
这是一部关于背叛与复仇的影片,在越南有一个“无二”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善良的姑娘叫做无二,她和一个英俊的画家相爱了,可是引来了地主女儿的嫉妒。
狠毒的地主女儿不但打断了无二的腿,还用硫酸将她毁容。
极度的痛苦和仇恨让无二选择了上吊自杀,情愿变作冤魂来阳世寻找仇人。
在往日爱人的召唤下,无二的魂灵重现人间,只为了让他画下最后的一幅画。
可是就在这时,一群僧侣出现了,念着令人窒息的符咒将无二封印在那副抽象画中。
原来画家因为地主女儿的诱惑,早已背叛了无二,故意将她的魂魄引出来封杀,以防其复仇。
来自韩国的孝燕同样也被自己喜爱的人欺骗,她被恶毒的凌辱了,并因此远避越南,心甘情愿地选择被无二附身,以求复仇。
来越南找她的好友素妍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可是却没能挽救她,反而自己也被无二附身,回到韩国,将那些曾经背叛过爱情的人毫不留情的杀死……电影中有着优美的越南风光,在影片的开头,孝燕和素妍二人在夕阳下金色的梦之河上共乘一叶轻舟顺流而下,这圣洁的场景让我惊艳,温暖的情调几乎让我忘记了这是一部旨在让人心惊肉跳的恐怖片。
或许这就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后面两位好友的真心倾诉,以及孝燕将手上的戒指摘下,套在素妍指上的时候,听着轻灵而略带忧伤的钢琴曲,我被她们的友情感动了。
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孝燕身上有着一种让人心碎的气质,加上那些古老单纯的越南传统服饰,让人觉得一种凋零之美浮现眼前。
我是在深夜的黑暗中看的这部电影,可是我既不是一个傻大胆,也不是一个面对惊悚场面无动于衷的木头人,那样电影的导演一定会感到失望。
因为我住的是男生寝室,周围还有几个壮汉在沉酣一梦,听到他们呼吸的细碎声响,我感到这个世界是安详而宁静的,青春还是一样的在我身边流淌,就像一池春水默默无声。
电影里讲述的故事虽然扣人心弦,但是与我无关,我仅仅是一个旁观者。
当然我也有被吓到的时候,这多半是因为我看恐怖片的经验还不足,所以会被那些可怖的梦境所惊讶,或是被突如其来闯入镜头的怪物吓得胆寒,可是看过之后,这种经历反而让我觉得欢喜,在平淡若水的日常生活中,能够体会到这样的惊心动魄,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调剂。
撇开作为恐怖电影故意迷惑观众的种种骗局和噱头不谈,这部片子讲述了女子对于负心汉的刻骨仇恨。
付出了全部的爱,却没有换来回应,获得的只有背弃和伤害,由此萌发了怨意,踏上复仇之路。
关于爱情,我谈不出什么,因为没有经验。
但是我想,人与人相处,总还是善良一点,宽容一点为好,如果让一个人化为厉鬼也要来寻仇,可想而知此人干下了多么天理不容的事情。
善恶到头终有报,这不是一句空话。
这部意境凄厉的电影,无疑为千千万万陈世美式的人物敲响了警钟。
或许在我们的印象里面,恐怖电影都是肤浅的,它们的意旨仅仅在于让人心惊肉跳。
但是我想《抽象画中的越南少女》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它教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还带了一点诗意的美,能够让人在看完之后产生一点点感触,作为一部电影,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喜欢里面的主人公,长得很漂亮,我总觉得这是一部充满怨念的电影,那种布满怨念的情调,其实整个电影算是一环套一环,从一开始的一个传说,到最后主人公探秘,再到最后被邪灵附身。
无二是一个典型的善良的越南女人,漂亮的外表下更多的是忍耐,从她织布的神情和最后那眉目低垂的一瞬间(画中景象),那个画家最后还是背弃了无二,那一身少爷贵族装足以证明他喜欢的是无二的美貌以及一颗浪漫的心,关于责任丝毫没有,他最后找来法师封印无二时,前一阵音乐响起,温情充满怀念,其实女二号心中的怨念不比无二少,那已经仅次于无二,当然还有女一号心中的怨念,爱由恨生,每个人都有过一段纯真的心,痴情女负心汉这个话题延绵不衰,男人是什么,是爱你时拥你入怀,还是见到利益面前,舍弃真爱。
女人对男人总是要多一份痴情,其实到最后我没看太懂,恐怖片总是留有悬念发人深省,后面之后还会有感悟,敬请期待吧
该片的另一个中文名字叫做《古画咒怨》,片中人鬼不分,真幻不分,又没有结局,女鬼可谓滥杀无辜,很明显在故事结构上极力想模仿经典的《咒怨》三部曲,结尾的活扣可以理解成有拍摄续集的余地(越南女鬼的韩国之旅?
)。
但是整个影片能够吸引眼球的无非是美女+风光,整体感觉制做特别粗糙,素艳表演过于外露,看到四分之一我就十分肯定她就是女鬼肉身了;劈腿男的人物塑造和心理刻画亦显得做作而前后矛盾;女鬼的法力极为明显前弱后强,甚不自然;就连硫酸,苍天啊,哪里有那么稀的浓硫酸,管道具的好歹往里加点甘油啊!
综上,山水美人,建议抱着看CCTV《请您欣赏》的态度去欣赏吧,别的期望就不要抱了。
半夜找恐怖片,看豆瓣6分,以为值得一看,结婚大失所望…恐怖情节很硬,氛围渲染差,后续复仇也莫名其妙,说死就死,有这技能,可以统治地球了。
特别是qiangjian戏,情节也没交代就直接来一个渣男喊来三个人…也是大无语。
半夜找恐怖片,看豆瓣6分,以为值得一看,结婚大失所望…半夜找恐怖片,看豆瓣6分,以为值得一看,结婚大失所望…半夜找恐怖片,看豆瓣6分,以为值得一看,结婚大失所望…
很精致的画面,拥有很精致装扮的女子,一如以往的韩国恐怖片。
只是故事,却不那么好看。
恐怖的桥段相当之平庸,故事也很老套,叙述得也很平淡,激不起一点浪花,没什么出彩的。
要不是玲珑剔透的越南国服——奥黛和诗一般的越南风光,早就进入了昏昏欲睡的状态。
两位女主角先前都演过鬼片,还都是比较著名的鬼片。
只是实在难以把当年《狐狸阶梯》里那个饱受欺凌的小胖妹和如今率真可爱的曹安联系在一起。
看来果真是女大十八变了。
几年前看的,只记得情节非常十分以及极其地拖沓。
好似一部风景宣传电影……· 本片由《女高怪谈3》女三慧珠的扮演者 以及《女高怪谈4》女三初雅的扮演者主演。
作家女主好像是以一个老友为原型 将其歪曲写了一本小说吧。
女主因为没有写作灵感,于是去了越南旅游。
然后讲了一大堆越南什么传说……结尾,借尸还魂了。
在一个阳光明媚百无聊赖的中午,我选择了一部恐怖片来刺激一下昏昏欲睡的神经,在硬盘里找出了已经下载好久的《抽象画中的越南少女》。
当初之所以下了这片,是因为题目起得好:文艺,神秘,诡异,占尽了为满足女性小情调又想寻刺激的一切条件。
至于恐怖程度达到几颗星,对我来说都无所谓,咱不怕这个。
虽然不能说阅恐怖片无数,但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看过一大堆,年少无知的时候,还曾经大晚上的一个人看传说中很恐怖的《笔仙》,也没把姑娘我吓得怎么样。
现在老了,不经折腾了,看这类片子得放在白天,省得晚上看完以后胡思乱想。
之前看到豆瓣有朋友评论说女鬼都要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总结得真对。
如果你立志要当出来吓人的女鬼,生前就要把头发养好,多吃黑芝麻核桃之类的,不然头发不黑不长不亮就没资格混入女鬼的队伍。
当然,发量也要多一些,我就不行。
那天突发奇想装鬼吓唬老伴,把头发全拨拉到脸前,后边就不富裕了,都快露头皮了,人家资深女鬼可都是两面全黑啊,老伴说我这鬼扮得很欠揍,一点都不给力。
《抽》中的女鬼不仅有一头标志性的长发,还掌握了白衣飘飘这一重要特质。
纵观恐怖片中的女鬼,几乎无一例外的全是黑发白裙黑白配,跟奥利奥似的。
不管死时穿得多么花里呼哨,死后都在阎王那里领了一件白裙子,比校服都整齐。
再就是感情了。
每一只出来负仇的女鬼,身后都背负着一段情。
这段情,当然是爱情,亲情友情在恐怖片里都是浮云,只要没别人伤着她,她一般都会安安稳稳地在鬼界当她的白衣仙子;但一旦是男人伤害了她,她报复的小宇宙会熊熊地燃烧,不把你整死也得整得生不如死。
就如《抽》中的无二,是被那个浓眉大眼的画家所欺骗;如徐英,是因为被她爱的人找混混将她轮奸并由那男人亲自拍下全过程。
爱情求之不得可以,大不了辗转反侧;但要是被深深地伤害了,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所以奉劝各位男士,要好好对待爱你或你爱的女人,尤其是长头发的。
落入俗套的还有结局。
以前的恐怖片都是以大团圆为结束的,人和鬼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导演和编剧们已经不满足这样不疼不痒让人松一口气的结局了,非要来个无休止的恐怖延续。
最经典的镜头就是鬼魂又附在了另一个人的身上,大多还是女人,影片的最后就是女人默然回首,妩媚地露出狰狞的微笑,有的眼球子还变了点色,让人不寒而栗,未知的恐怖将延续。
当然,这样还可以方便导演因票房而定拍续集。
可以看得多了,这种没完没了的恐吓也吓不到身经百战的观众了。
我们期待有更加恐怖更加给力的新吓法。
《抽》这部戏结合了日韩恐怖片的一切俗套,没有新意,以至于我一看到徐英出场,立马就感觉这个女人有问题,而且导演也没有用逆向思维给我的模式化论断来一记耳光,太没悬念了。
但是我还是给这戏打了三颗星,定义为“还行”,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化妆师和造型师。
片中的女人们没变成鬼的时候很美,衣着得体,身材曼妙,加之越南的特色服装,很养眼;变成鬼后很狰狞,视觉恐怖基本上算是有,让我看到鬼脸时有那么点反胃的感觉。
这样,也就算齐全了。
看完《抽》后,脑子里蹦出的还是那句老话: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并悟出防鬼永久招式:不刻意伤害任何人。
以此共勉,尤其是男同志。
(狰狞地笑过……)
颜值都很在线 年下自由文艺会撩 年上也好宠她啊 结局很好品 “你知道她眼睛的颜色吗” 结尾那首歌好听的 不过吻戏是一点没看到啊 是我看的版本问题吗 对了年下好像年轻的kate box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关于一些短暂 关于一些回忆 关于一些夏日的痛虽然不是在夏季“无论发生什么 夏日终属于你”
故事很短,一个晚上,仅仅只有一个喝醉了的晚上我们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但依旧无法跨越。把记忆封存进草莓酒罐中,留住永不褪色的冬天我记得每次旅行的最后几天,想到之后一切的生活都会如此乏味,还有好多好多情感无法理清,只能拼死把所有能够抓住的塞进记忆之中,那我们其实一直都知道,时间会冲淡所有的一切,我们之间没有“不可战胜的夏天”。是想一直看一直看然后直到把剧本的每一个细节理清
把记忆封存在草莓蜜酒里,它会永远属于夏天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吗?这个夏天会成长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心跳共振的印记🥹
只喜欢穿年上西装的那一段戏,好美好美
这个结尾多加一星,太触动我了,大哭特哭。。
情感处理得克制冷静,大片的留白让人浮想无限。这一天结束了,夏天结束了,有些事发生了,有些事没发生,都叫人抓狂。非常好的be美学。
海边那段简直太暧昧了。喜欢这种克制、点到为止有想象空间的安排。
最悲伤的事情,假期结束了。
“他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缝间溜走,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 它都将永远属于你...”细腻的剧本让这句“台词”更加贴切,两个人的性张力在每一场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喜欢最后的机场告别吻,小心翼翼又热情奔放,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喜欢,开放式结局也算是俄罗斯社会的happy ending了,毕竟生活的可能性大过体制的死气,我可太喜欢Tanya这样明媚的女性了,Maria的知性是多少人恋姐的答案,诚意满满的小成本电影,非常喜欢!
美好又落寞的回忆
这段感情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假期是美好的,但是也会有结束的那天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俩人之间的克制与隐忍真的是太绝了。
3.0。
“假期转瞬即逝,而你眼睛的颜色让我领悟到真实的滋味”
假期结束之后你还会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