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人把这部片子当作一般的性喜剧来看,拿那些男根暴露的镜头大做文章;有许多人把这部片子当作一般的loser电影来看,把那些失恋者的丑态大书特书;许多人把这部片子当作音乐片、风光片、浪漫爱情片……来看,褒贬不一不一而足。
那我讲个小故事吧,昨天一个朋友找我喝酒,去一个小酒吧,为什么找我呢,我特清楚。
丫被女朋友甩了。
他女朋友是我的铁子,年初的时候俩人在一次什么扯淡鹊桥会认识的,俩人各花了80块钱,参加一个大龄青年的交友会。
女的大部分时间属于玩世不恭的主,认识了这个挺有钱的小伙。
俩人相处的还算火热,很快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确切地说是这个小伙子动了结婚的心。
不过这时候,我这个姐们去新加坡读硕士的offer下来了,女的权衡了一下国内这个痴心的小伙子决定不放弃去国外深造的机会,决定先瞒一下他,最后直接出国一走了之。
两人不免俗套的陷入了爱情的甜蜜画面,下雨天被雨淋啦、生病了互相探望啦、见父母啦、憧憬婚后生活啦……8月份如期而至,女人去了新加坡,临走的时候感情戏码做的也足够,眼泪啊鲜花啊各种。
半个月以后,小伙子打电话跟我联系要跟我谈谈,我意识到有问题,我就跟我姐们联系了一下,原来铁子要甩丫了,唉,我在国内还得透点话,怕丫受不了这个打击。
我艹,我这不成了坏人了么,于是昨天晚上和这哥们去酒吧喝酒,聊天谈了好多。
妈的,不说不知道,说出来吓一跳,这哥们痴心到已经办好了去新加坡的visa,要不是奥运会早就飞过去了,还买好了几千块钱的首饰要当作礼物,还打算等她一年,然后回来再给她开个店,如果今年登记的话,还打算承担她留学的十几万费用。
昨晚当时酒过三旬看着杰克丹尼漂亮透明的瓶子,我实在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和电影一样,讲的是一个“我们到底需要什么”的故事,需要的是那些甜蜜的回忆,那些与爱人共同经历的日子,还是我们需要的是爱情,是婚姻。
弄清楚我们需要什么以后,你知明确了自己,那么你明确了你的另一半了么。
你搞不懂另一半,还是没搞清楚爱情,因为毕竟这是双方面的事情。
你要爱情,爱情是一种感觉,于是另一半当情况有变化的时候,你不能强求发生更进一步的发展,你要的婚姻的话,你就要找一个适合结婚的。
我并不是把爱情和婚姻割裂来看,而仅仅是更加理性的将任何事情都限定在其应属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之中,我不知道这样是否有道理,但是从我自身来看或许这样理性的生活得到的结果或许会更尽如人意。
电影在最后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为他已明白了自己要的不是莎拉.马歇尔,他要的是最后属于他的爱人,于是故事圆满了,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结局,但事实情况很复杂谁又能说得清楚。
这几天上班,有点累,但是大家伙还经常出现这种奇怪的事情,都怎么了都。
再失恋、无聊就看看《法兰克福香肠》这种打发时间的片子,就开怀了。
满久前看的了,整体感觉还不错,虽然也算好莱坞的片子,好像有未剪辑的版本,推荐看一下,还满轻松搞笑的……
beauties, Hawaii, love stories and comedies make it a perfect movie.
这部片子风格独特,但从头看到尾居然也颇为舒服,甚至一时说不上啥不喜欢的地方。
剧本写得很随性。
有一段讲到Sarah演的剧集被砍了之后的感受,进军电影界什么的,完全是演员Kristen本人的真实写照。
但是某些地方的尺度大胆又不似简单的自娱自乐的小品。
看过之后,最明显的印象是,这简直是一场TV派对。
男主Jason Segel是《How I Met Your Mother》里的Marshall;女主一Kristen Bell是《Veronica Mars》里的Veronica、《Heroes》里的Elle、《Gossip Girl》里的Gossip Girl;女主二是《That '70s Show》里的Jackie(我没看过);《Saturday Night Live》的Bill Harder和Kristen Wiig出演配角;《30 Rock》的接待员Kenneth出演配角;《Friends》的Mike(Pheobe男友/丈夫)出演配角。
应该说这几个演员还都很适合片中的角色。
比如Kristen Bell,在《Heroes》里的角色完全被毁(剧情太烂了),但是在本片中看起来漂亮可人;再比如Jason Segel,饰演角色与《How I Met Your Mother》有点像,片中把钢琴和演唱功底也表演出来了。
所以我说剧本随性,仿佛为演员量身定做。
剧情方面其实一如各网站简介上面写的那么简洁明了,也就是片名的那个意思。
细枝末节很多(再次说明剧本随性),但是并没有显得太多余,整体节奏把握挺好。
夏威夷的风光真是美丽,所以全片看下来色彩明亮、赏心悦目。
有些比较奇怪的笑点,但是不怎么恶搞,只是略感异样,比如那个操着英国口音的Aldous Snow,多个性一人物。
这样定位的影片排不上经典,所以不大好意思给五星评价。
可是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
挺喜欢的。
http://syc0129.blogbus.com/logs/36220860.html
這部影片再次告訴我們:-時間是最好的良藥-男女之間沒有定勢,甚麼都可能發生-旅行是碰撞愛情火花的最好途徑,前提是你要能放的開-女人最愛吃回頭草,過同一條河-如果你有夢想,就去做吧!
人生苦短。
不累,不难受,也不开心,无所事事也不是完全迷失,这样的状态下,我喜欢看FSM,因为它不痛不痒,没有大喜大悲,也不需要逻辑分析的电影,也因为它所有的幸福和温暖的特质,是我触摸不到的。
小情节小地方惹人一笑,结局也是相当满足观众的成人之美。
其实皮特君之所以和萨拉分手之初久久不能忘记她,是对改变自己习惯的抗拒罢了。
皮特爱萨拉,多半在于他和萨拉恋爱马拉松5年之久,在一起生活,萨拉已经变成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而萨拉也觉得生活流于平淡,皮特满足于现状之懒惰甚至到了对自己被萨拉厌恶的恶习毫不察觉的地步。
于是分手是必然了。
皮特君回忆起萨拉的好种种,也之剩下对习惯的不舍弃。
两个人相处,久了连分手都需要一点勇气,男女之间也好,朋友之间也罢。
3,4年亲密相处下来,洗澡吃饭,逛街学习,通通在一起,有一件新鲜事头一个想到的是告诉她,有什么烦心事,头一个想到的,是问问她,开心和她分享,知道她爱在每一面镜子前臭美,也知道她爱吃油面筋,水煮鱼,芙蓉鱼,又怕长包,又怕长肥,知道她对男生的特别审美,要黑,又要聪明,还不能几年下来变成钟咪咪,和她一起给许多人,许多事件取了只有我们知道的代号,看她为自己的前程读很多很多书,满北京奔忙......然后我们说再见,连分手信,道别留言都不曾写一封的我,妄图记得她一辈子。
庆幸到我和皮特君一样,有环境可以换,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新习惯,庆幸自己还未像皮特君那样爱恋过谁,因为我说的那个她,仅仅是朋友而已。
各种感觉依然麻木,我多半时间都处于这种状态,比皮特君更宅的守着家门,所以看看他在房子里感情充沛的哭哭啼啼,不由得笑从心里来,羡慕他分手了,至少不再麻木不仁。
http://axinlove.com/2009/05/forgetting-sarah-marshall/《Forgetting Sarah Marshall[忘了莎拉·马歇尔]》Fucking Loser的正剧by @xinl.ve 090523关于本片,先说一个高兴点的消息。
本片有蓝光版的Unrated,我这里看到的不确定是Done组发布的版本,还是蓝光版本的再压缩,因为TLF[吐鲁番]一直压些非标准ODAY格式的movie,所以不太关心TLF的版本信息。
但有Unrated总是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Tits和Dick在好莱坞的正统商业大片出现,如何避免过分腥膻,如何又制造一点“偷不到”的快乐,“性”趣盎然啊。
Peter Bretter窝在家中的感觉,活脱脱一副被女主圈养的宠物生活。
空虚、无聊倒不是太惹人厌,主要是慵懒和闲适是现在营营苟苟奔波的人的大敌,更何况还有美人睡一睡。
观众的忌恨是编剧的思路,Peter满心欢喜等待女主施恩时,悲剧发生(观众快意)—-Sarah要离开。
插一段非礼勿视的场景,裸露小鸟的Peter由IMDB都找不到介绍的Jason Segel饰演,四十多岁摸样无名小卒来贩卖Dick给观众—-注意不是给片中饰演Sarah Marshall的Kristen Bell谋福利。
二人对手戏的时候都是半身镜头,或者Peter的私密处被挡,也就是说,虽然貌似不设限级的Unrated,但要顾忌女主角的观感时,现场拍摄还是有区别考虑。
Peter担任女友出演的连续剧的配乐师,这个正经工作稍微让失恋的Loser有了获得同情的基础。
放不下恋情的小男人举动,可以被看做是过分懦弱及不能提得起放得下,但进一步获得观众的怜悯。
观众给予的同情需要等到回应—-电影迎合着需要。
借旅行逃出伤心地的人开始寻找振作的出路,短暂的寻欢作乐按下不表,先看看Peter去旅行的遭遇。
飞机上逃不开的对方影像,算是轻微的预示,Peter想要从感情中全身而退不容易。
夏威夷岛上遭遇了已有新欢的前女友,不能自禁的苦命人被看做是“Psycho Stalker[变态跟踪狂]”。
这个词很重,分手不到一个月,枕边人变成如此摸样,女人的可怕是因为Peter在有朋友的劝阻下,依然还要看着“自己”的女人和别人情意绵绵。
观众倒向了女性立场,Loser已经被无情的嘲笑了。
正剧的种子已经被布下的时候,一切都已不可阻挡。
回到妄图想用新的肉体来替换失去的恋情的场景,Peter虽然把躯壳交了出去,但他的心还守在他与Sarah的感情世界(道德的完美,迎合着人对感情从一而终的愿望及女性希望被她们抛弃的男性还依然保留对她们依依不舍的虚荣)。
Peter没有在自暴自弃中完成疗伤,电影也就没有全然走向性喜剧的路数上。
在小岛赢得其它佳人的芳心,自是必然。
电影采用的方式是慢慢恢复Peter的信心:Peter的自身才艺(对音乐的掌握)、痴情的摸样和一些男人气质。
观众完成了从同情、可怜到认同、赞赏Peter的过程。
后续的情节更进一步把Peter的形象推向高大:和前女友的新男友融洽相处,坚守着新恋情的道义(Oral sex发生与肉体亲密的终止,无法解释的悖论),为自己的新女友拿回艳照。
Fucking Loser头顶出现了光环,变成圣人,前女友却变得开始吃起被自己抛弃的男人的新女友的醋。
怎样的一个世界!!!
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被导演编剧们破坏。
Sarah几乎要落得失去工作、失去男友,甚至失去理性。
Peter和新女友Rachel(又是这个名字,老美的女神都叫Rachel?
)之间也有一点问题,要暂时分开。
一出才华横溢的木偶剧,炫耀下电影制作者的能力,让Peter和Rachel达成谅解,还有比这更好的转折和结束么?
附送的片尾花絮(一定不要在字幕都没结束就离开电影院或者关闭播放器),经过剧集停摆困境的女侦探(Sarah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又回来,Sarah Marshall的命运也没那么糟糕。
—————————批评下Jonah Hill,体型和摸样都太抢戏,不仅饰演男侍者,还有向流行歌星献上自己Demo的情节,让我误以为Seth Rogen从奥斯卡颁奖典礼的VCR里跑了出来。
Forgetting.Sarah.Marshall.2008.BDRip.X264-TLF
一个男人应该拿得起,放得低.不应该困死在一棵树上,外面的世界还是很精彩的敢爱敢恨才是符合现在的国情幸好男主角最后清醒了,找到了至爱希望我也和男主角一样,希望我喜欢的女孩再不远处等着我
看了这部片才系统研究了下“阿帕图喜剧”,有篇文章写得蛮好的,《男漫,男性角色塑造及浪漫喜剧的渐进演化》,里面讲到了浪漫喜剧这一类型发展到了男主都完美得跟贝克汉姆似的又man又帅又时尚讲究,女影迷们从爱得死去活来到看得审美疲劳,男影迷们只好跟着女友看,看得又无聊又自我怀疑:女人们都喜欢这样的?
那像我这种外形普通又邋遢又宅又不懂浪漫的衰男还混个毛线啊?
然后阿帕图喜剧横空出现,里面的男性角色引起了男观众们的极大共鸣,而且因为其中有大量讽刺挖苦男女关系的情节对话,幽默辛辣又善于自黑,也获得了女性观众的好感,成了男女通杀的喜剧新流派。
《忘掉沙拉·马歇尔》也是以男性为主角,同时兼顾女性感受去讨论男女关系。
编剧把男主置于一个非常难受的境地,让他被明星女友甩掉,度假散心还不幸跟她及其新欢住在了一个酒店。
在这困境中,让他忘掉前女友,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啊,多么好的剧本开头!
后面的情节进展倒是标准的可预见套路,让他在酒店遇见另一个女孩,治愈了失恋痛苦,走出了前女友阴影,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要是我们在剧本策划会上提出这个选题,通过的可能性估计只有一半,因为整体看来,这个故事实在老套。
日光之下永无新事。
没有老套的故事,只有老套的剧本。
就看你会不会讲了。
首先,就像其他“阿帕图喜剧”一样,性喜剧的类型、衰男的人物设定,至少可以保证它不那么无聊。
其次,在性喜剧基础上,本片还做出了一定新意,使它有别于其他“阿帕图喜剧”,显得不那么闹腾和肤浅,甚至还有了点恬淡质朴的调调。
一是懒洋洋的讲故事方式,不同于环环相扣、精雕细琢的那种剧本,这种略带毛刺儿的讲法,闪烁着众多可爱的、无关大局的、不承担叙事功能,但又才华横溢的小情节,非常有意思。
二是全片最大亮点,男二号摇滚明星,引用《洛杉矶时报》的话:The movie's big revelation, though, is Brand's Aldous, whose idiot-Lothario exterior masks a frank, accidentally wise and Yoda-like interior, and whom we grow to like more and more despite getting to better know him and his faults. The same can be said about the movie.三是最后那个德考拉音乐剧,跟《前往希腊剧院》结尾那首《毛墙之歌》精彩程度有的一拼啊,点睛之笔!
另外说说前两天刚看的《诺丁山》,也是普通男人和女明星的事儿,还有《前往希腊剧院》,是普通人和摇滚明星的事儿,明星情结真是很适合电影去表现,既有造梦感,方便意淫,还能借着明星题材干很多讽刺现实的事儿。
夏威夷风光也在这片中起了很大作用,特别喜欢两场海景戏。
一场戏是男主和女主去爬山,女主邀男主一起跳下去,结果女主跳了男主却怂了,战战兢兢不敢动,反而失脚滑到了岩石之间的树上,女主在海里大叫着鼓励他猛蹬双腿跃入海中,可这家伙还是怂,挣扎半天,树枝都快断了,只好鼓足勇气依言行事,哗啦入水又冒出水面二人双目相望的一霎那,好笑又动人。
另一场海景戏是男主学冲浪,试了很多次都栽了,巧遇情敌(摇滚明星)也在海里泡着,俩人就一本正经地扯了半天淡,然后继续各泡各的海,男主每次跟摇滚明星聊完都得受刺激,这次受了刺激一下开窍,趁着一个浪涌来,顺利跳起稳稳站在了帆板上,正准备乘风破浪嗨一把呢,噗一下撞到了个人,可怜的摇滚明星,被撞晕在海里,把男主吓了一条,马上下水救人,吭吭哧哧把情敌拖到岸上做人工呼吸。
上面两场简直是利用了环境因素做戏的教科书范本,冲突设计得自然不做作,符合人物性格,还推进了剧情,兼具喜剧情境的滑稽的肢体动作,情感内核又正。
中间很多过场戏也做得颇巧妙。
有时间还想再看几遍,性喜剧能做得这样令人回味,真是难得。
其实吧情节很幼稚,故事很俗套。
唯一让人觉得意外的可能就是男主角的袒裎相见-_-’不是盖的!
如果你一直气恼于以往止步于肚脐之上的镜头,那么这次你大可以得到满足。
本片的镜头没有过往的羞羞答答,直接正面全裸!
不过,要小心喏,可能结果并不是你想要的。
本人观影过程中就被攻了个措手不及。
老兄,拜托,就算露,也要让人有个心理准备,况且你自己去做几个俯卧撑再试镜好不好?
这下我的心里有了阴影,再也不敢看你老兄的影片。
忘掉负心女!
忘掉《忘掉负心女》!
[By Vincentspring]
冲着Marshall去看的 - - 结果给我造成了巨大的阴影...我...
看不下去,无聊.
虽然情节很老,时间有点拖,但相比同类有惊喜处,NPC非常逗
贾德·阿帕图作品中最喜欢的一部了。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Boring boring boring
好吧...果然如老苗所言,这片子真TM逗...刚开始裸体甩的那段,跟隔壁前女友比叫床那段...烂仔帮又一力作,想不到还有续集—《通往希腊剧院》...更想不到Infant Sorrow还真建了个官方网站...还有live...Russell Brand太TM骚了...Jason Segel挺有才的其实...2011.10.8
給三星得看得都是剪了的吧 mila kunis上空 必須5星啦!
风景还行,男主角完全没必要露点,剧情一塌糊涂不知所云
我喜欢那个Dracula show~~~~
没有新意的爱情恶搞片。。。过于标签化的角色让人昏昏欲睡。。。
真想打那编剧一顿。
没有sexual jokes 抖不起来高级的包袱,以为自己是忘不了ex gf的深情男人实际不愿为她改变颓废邋遢,硬要把男主和更烂的男人比好让ex gf悔不当初回心转意桥段充满了浦南意淫,就这样还要标榜男主在ex gf oral sex的时候硬不起来是对女主忠诚,看到音乐剧邀请函那一刻已然能猜出俗气的结局……不看资料以为是上世纪的电影,内容正如男主一般虚浮发胖总是疲软🖕🏻
应该还行,不过几个SB翻的字母彻底的让我没了兴趣,我搞不懂,如果你做不好一件事情的话,你干什么要做呢,做不好也就罢了,还要传播,浪费大家的时间。操。
剧情有些松散,演员倒是很卖力,作为一部屎尿屁喜剧已算合格。
他在how i met your mother里面也叫marshall。
天生不是做导演的料啊,最后简直不堪入目
一种贱精们群龙无首的感觉,真想知道他是从哪里找了这么多有名的B级咖…欲屎尿片,但又不够贱,就有点尴尬。结尾的那个男人和他EX的插曲,额,这都可以开脱的?!不靠谱就是不靠谱么,狡辩个What?!
看了不到20分钟就关了。没有让我想看下去的欲望
从头笑到尾,让人严肃不起来的爱情剧。russel brand明明是在演自己嘛。
Mila Kunis和Kristen Bell都很漂亮 大眼芳哥演了朋友还乱入了音乐剧 Paul Rudd胡闹了一枚常年high的surfer dude 酱油党还包括Jonah Hill和30 Rock里的Jack小哥 主角配角全是熟脸在飞机上看得很开心 请问这是NBC员工自制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