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贺岁片《人怕出名猪怕壮》,跟2012年陈凯歌导演的《搜索》一样,讲的都是“人言可畏”。
《搜索》里,被网络暴力蹂躏的是一名都市白领。
《人怕出名猪怕壮》里,被网络直播搞得差点儿坠楼身亡的,是一名大爷。
大爷是农民,因为高铁占地拆迁进了城,一个人住电梯入户的大House,没事儿闲得无聊,先是在家里养鸡、养鸭、养山羊,被儿子团灭之后,又养了一头猪。
因为这头猪,他成了网红。
成为网红的原因不是人家遛狗,他遛猪,把猪当成幺儿养。
而是猪,死了。
死因是,合法屠杀。
他的律师状告了杀猪的官府,索赔丧“猪”精神损失费,结果人家官府反诉,要求他赔赔官府杀猪之前养猪的各种费用,里外里一算,他赢了官司,要赔钱,输了官司更赔钱。
作为一个农民,他不知道城里有一种姑娘叫主播,把来上门八卦的女主播错当成了儿子的女朋友,被人家骗去偷猪,想把物证给毁了,让官司不了了之。
全程被偷拍的大爷,被剪辑成了AV动作片。
冷库大爷花心绽放,能不红吗?
更过分的是,官府已经决定开官方新闻发布会,帮大爷澄清事实。
直播公司又派了一姑娘,把大爷骗到了假发布会现场,现场下套直播,后果是,标题更惊悚了......冷库花心大爷的女主角,居然是大爷儿子的女朋友。
更红了,都红成,自己儿子要被谣言戴绿帽了,你要是大爷,能不跳楼吗?
当然,大爷最后没跳。
没跳的原因,不是怕死,而是怕红。
因为,空中还有两架无人机继续拍呢,真跳,那就底红一辈子了。
这样的剧情,如果不是档期定在大年初五,肯定可以拍成一部社会题材的好电影。
可惜,现在成片的是,一部带着相亲爱情馅的,社区大团圆的伪喜剧片。
唯一的喜剧效果是方清平的画外音。
我期待的讽刺与批评,只不过是掏耳朵挠痒痒。
春节期间看电影,为的就是喜庆热闹。
选这部片子完全是冲着这个名字来的,川味风味浓郁。
更惊喜的是电影场景多在犍为县拍摄,作为一个犍为人,在大荧幕上看到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更是格外激动。
从小玩耍的罗城古镇、犍为小火车……熟悉的风景在影片中呈现出不一样的感觉。
电影情节虽然源于一个网络段子,没有明星,但表演不落俗套,朴实自然,接地气,笑点颇多,让人印象深刻。
这部影片确实很不错,片中的方言十分接地气,剧情紧凑,让人在捧腹大笑后又能引发思考;片中的小猪儿也是非常的可爱,大家可以带自己的家人去看,笑点多,也很到位;片中的爱贪小便宜的老头其实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法律知识不懂,爱占便宜,也容易被骗,虽然物质条件较好,但是精神世界得不到满足,需要家人的陪伴,看了也思考自己应该多陪伴父母,多给予他们关心。
在这部影片里还看到了我们大乐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突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通过这样一部片子,可以看到我们乐山人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热爱家乡的精神风貌。。。
该电影充分展现了大乐山特色和生活百态,涵盖了许多当下的社会热点,剧情紧凑,让人在捧腹大笑后又能引发深思。
其中运用的方言,是对保护方言的一种呼唤和对乐山文化的一种尊重。
古老的船型街,大红的灯笼,满满的烟火气,将整个电影的亲切感拉到最大,不由得为年味儿加分。
特别是通过本部片子,可以看到我们乐山人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热爱家乡的精神风貌!
陪家人看的。
觉得打一星二星不至于吧?
总体来说影院里还是有很多笑声(虽然可能因为我是年轻人我觉得笑点一般般吧)切合了几个社会热点 老年人不习惯城市生活 年轻人被逼婚 恶意炒网络热度等等 ,看得出来电影本身是想讲一个带深度的故事,不过确实存在人物脸谱化故事叙述不够精彩的问题三星+一星鼓励 乐山各种景点拍得是真好看
作为一个被关在学校里大半年的苦逼乐山学子,刚从北京的冬令营回来就被老爸老爸拖进电影院是一种多么痛的觉悟......在抱着被雷死的心情看完全片后感觉---居然还不算特别雷!?
本片重点刻画了老沈爱贪小便宜的性格与糊涂{说实话我挺讨厌这老头},这一人物形象代表着与现代化生活完全脱节的老一辈市井小农这一群体【与儿子的代沟,在社区养牲口,不爱用手机,好面子】。
在影片后半段,则是重点描写了社会舆论【网络暴力】对一个人的摧残【虽然我觉得那老头至少有7成锅】。
影片还反映了一些其他社会问题,比如因为铁路而拆迁的老街........影片可以说是影射出了许多的社会现象-但多而不精,每个问题都只提及表面而未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讨,大量的要素也让人抓不住主题。
其带来的结果就是我可能这个寒假都还没有过完就已经忘了这部影片到底讲了啥...所以,本片的剧情实在是谈不上高明,因为你看了开头你就差不多能猜到结尾。。。。
男女主的感情线更是薄弱....但这样的剧情却也没有使我感到太尴尬,所以只能说一般般吧....而且在影片后期,出现了明显的bug:爬楼梯去电梯公寓顶层救人,从没有遮拦物的楼上掉到里面...我是真的看不懂.谈了这么多问题我们来说说它的优点吧。
老头儿的宝耍的还是可以【搞得我想打他0.0】,里面的各种梗倒也不错。
影片里对乐山各个地方的取景也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作为一个乐山人还比较满意。
另外仙人板板加分O(∩_∩)O哈哈。
四川话万岁!
乐山话万岁!
不过在罗城用猪来办流水席真的好吗,那里绿绿挺多的......而且电影里办流水席的地儿以前是用来过开斋节的......总的来说作为一部小投资电影,它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也不至于被喷来一文不值。
也是希望电影公司能多多加油,以后拿出更好的电影,更好的宣传咋们乐山。
在观赏方言喜剧的电影《人怕出名猪怕壮》之前,看字面意思,想象是一部乡土味很红的方言剧 ,待观赏完后,才琢磨出有点意思。
影片讲述的是失地老农沈一金搬入新修的安置房之后一直住不习惯,想在楼房里养点牲畜,但是儿子沈学文却不允许。
经过沈一金的再三抗争,终于养了只猪崽。
好景不长,猪崽走失,好在被社区拾到,挂了失物招领。
沈大爷看猪在社区好吃好喝,贪小便宜的念头作祟,加上儿子也不喜欢他在家里养猪,因此沈大爷故意不去领。
打着如意算盘等着猪再长肥一点再说。
年关将至,社区见久无人认领,养起来压力也越来越大,索性将猪杀了给大家发福利。
猪刚杀,沈一金就上门要猪来了。
见是沈一金,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不服气,因为沈一金长期在服务站门口晃悠却又不来认领,摆明了是占便宜。
因此围绕这头猪,双方展开了争夺,而事情渐渐往双方都不能控制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事件,看热闹不嫌事大,事情也就越闹越大,事件的双方都疲惫不堪,尤其是沈大爷更是心力交瘁。
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事情得以圆满解决,社区重归平安祥和,一起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新年。
影片像一幅当下社会的浮世绘。
反映了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对于“城里人”身份的困惑以及带来的生活的不适应,都市剩男剩女被逼婚的窘境,以反讽、戏谑、夸张的手段重点刻画了三个反面形象:一是网络直播行业崛起的媒体生态下,徒有其表的网红女主播,只有颜值和身材,但是脑袋空空,一心只想迅速出名、虚荣走捷径,而被幕后老板利用;二是最邪恶的网络直播公司的幕后老板,他利于熏心,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关注,不惜出卖单纯的网红女主播,故意剪接视频,歪曲事实真相,并散布到网上,给沈大爷带来了名誉的损失和精神上的戕害,他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三是一位律师,因为初出茅庐,没有名气,所以案源很少,生活难以维继,就想利用沈大爷和社区对猪的归属权的争议,极力怂恿沈大爷与社区对簿公堂,目的只是为自己增加名气,让习惯于以和为贵的社会产生出对权利的过分维护,人心变得不再宽容礼让。
此外也反映出现在社会上一些猎奇、审丑、冷漠、趋之若鹜的不良风气,让人不胜唏嘘。
故事的结尾正义战胜了邪恶,沈大爷换得了清白,社区重归平安祥和。
影片的主题也呼之欲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净化社会风气,导引人心向善。
影片主要的取景地在乐山犍为罗城古镇,让人感觉很接地气,比较严肃的主题用喜剧方式呈现,让观众不会产生沉闷感,在欢笑中得到教益、引人深思。
反映农村拆迁进驻城市的变化,喜剧中给人以对时代变迁的反思!
巴蜀著名谐剧演员沈伐一如既往得表演给力,当然乐山的美景美食也为全剧增添不少魅力!
当然这样的小制作肯定比不上那些大片的特效和宏大场面,但电影的魅力就在于将社会的一些现象通过艺术形式展现,100分钟过后带给你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推介带着家人一起到影院看看,当然如果会四川话就更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今天有幸看了这部电影的点映,对于巴渝地区的观众来说,语言很熟悉,能引起共鸣。
男一号沈伐老师,小时候看他演的王保长,已深入人心,沈老师现在的角色塑造给我了更大的惊喜,完全是演技在线,表情丰富,是杠杠的演技担当,不愧为谐剧创始人!
女一号,美女朱子岩扮演的社区干部很有味道,也很有智慧,很出彩。
这部戏同时还反映了当下的很多热点问题,比如:直播乱象、网络暴力等,欢乐之余还会引起观众的一些思考。
总的来说,这部戏是一部全家老幼都适合的合家欢电影,很适合过年期间去观看,一定会给你的假期带来很多的欢乐!!!
首先向敢于拍摄川话方言剧的摄影方表达敬意!
方言剧在国内不少,从黑白片的《拉壮丁》、《小小得月楼》,到《山城棒棒军》,然后是最近的这部《人怕出名猪怕壮》,各种地域文化在方言剧本里得到了浓缩和释放。
但后来随着爆米花式的各式影片层出不穷,每年上百部的国内电影很难看到我喜欢的精品了。
记得前些年四川台出过一些方言喜剧电视剧,但定位过低,内容较俗,恐怕只有主拍方自己喜欢。
本身在对方言片子失去感觉的时候,《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出现,让我耳目一新。
其次,方清平是第一个吸引我观影的影人,这是一看到他,我就知道这是一部相声式的喜剧。
这人天生一脸严肃、可脸谱后面一嘴邪门的搞笑,我知道,我要买电影票进院线了。
电影内容本身其实很简单,以一头猪为主线,柔和了各种角色掺杂,还带感加入了互联网络的社会热点,很有可看性。
这一点,从影院里的笑声即可一窥端倪。
另外,有些朋友觉得一般,这应该是方言剧本身的地域文化限制,拍摄地点我看了,主要在四川的乐山,这是一个具有独特四川方言的地方,语言、画面、小吃等等,有些不同于四川其他地方,可能有些朋友在观影时的带入感觉要迟钝些,这很正常。
总体而言,不错!
推荐!
确实是人怕出名猪怕壮。
众多贺岁电影中的一部,由于地域性以及名气的关系估计都没在上海排片,可是看完后感觉不错,故事完整,笑点挺多,发现四川口音的幽默性可以和东北话相媲美,让我感觉和疯狂的石头有点像。看到评论里很多吐槽,特别是和郭德纲的祖宗十九代相比,我倒是觉得比德纲的要好很多,起点不一样啊!支持国产!
接地气生活化,荒诞讽刺
好想看
猪年贺岁档,猪年看猪,挺应景。
在乐山本土拍摄的影片!一定要支持! 比 较 接 地 气 ! 人 物 塑 造 到 位 ! 演 员 演 技 一 流 , 特 别 是 沈 老 爷 子 真 不 愧 老 戏 骨 、 真 实 地 演 绎 了 现 实 生 活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 让 人 肃 然 起 敬 ! 在 爆 笑 中 度 过 整 部 影 片 ! 实 在 是 好 片 呀 !
其实还可以。
用一步电影解释了中国的一句话
烂片
家乡拍的电影,当然要支持一下。一部小制作,期望当然不能太高,不过,里面的笑点有新意,算是惊喜了吧。
不是非常好的影院片,比较适合在家电视点播一家观看。
一头猪引发的闹剧,有些人并不在乎真相是什么,只想看自己想看的东西。大爷要跳楼,别有用心的人就在下面说「你快跳嘛」,真挺心寒。
堪堪能看
🧠
一头肥硕的猪,
很切题。剧情一般,因为喜欢喜剧,所以给3🌟
名副其实的贺岁片吧,影片还是能反映出一点东西的,比如农村的老人进城后的孤独,网络舆论暴力,对贪小便宜的刻画……不过我还是觉得整部片的亮点在四川方言上,第一次看到乐山的风景呢(๑><๑)
好多年没看过那么精彩的乐山本土电影了。强推~
看过。还凑合啦。
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