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机会看了这部早就想看的电影,虽然国外各大媒体评价都比较一般,但是这部电影其实还是有可看之处的。
从剧情简介,大概就能看出来,这大概会是一部以韩国电影《恐怖直播》的框架,讲述一个类似于去年热门电影《大空头》的金融诈骗故事。
电影中,乔治克鲁尼饰演了一个知名的财经类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在节目中夸夸其谈,夹带笑话和滑稽的舞蹈,专门推荐各种热门的金融产品给观众,搞笑有趣的节目效果感染力十足,许多平民百姓听从他的建议投资。
但事实上,他在节目中做出的预测都是有相应的内线消息作为参考的,这让他的推荐往往立于不败之地。
直到某一次,他推荐的某支股票出现了所谓的电脑故障,造成股价大跌,一夜之间蒸发了8亿的市值。
这让广大信任他的观众损失严重。
电影的故事也就从此正式开始了。
当众人如同往常地演出夸张桥段讲解股市时,一名像是快递人员的男子Kyle冲进摄影棚,他在所有人以为这是新创搞笑梗的瞬间掏出手枪,对空开枪并马上劫持了主持人,给他穿上了自制的炸弹背心。
然后他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保持直播,对着电视镜头说:我今天来到这里是因为我有话要说。
虽然我是拿着枪的人,但是他们才是真正邪恶的人。
Kyle只是一个时薪14美元的货车司机,没有特色的背景,也没有值得一提的技能,是一个活在残酷的大都市中默默无闻的悲惨小人物。
他看着自己即将出生的儿子以及房子的贷款,决定用母亲留下的遗产放手一搏,用所有的6万美元积蓄买入了主持人说的那支稳赚不赔的股票。
但结果是他毕生的积蓄都在瞬间化为乌有,这把他逼入了绝境,准备铤而走险,为所有和他一样蒙受不明损失的百姓找到原因。
很明显,在电影中Kyle代表着那些对金融市场、投资行业一无所知但又试图从中获利的普通人。
所以他们会盲目地相信电视节目、网络上那些看似可信的消息,孤注一掷地投入毕生积蓄,并愚蠢地相信天上真的会掉馅饼。
这和国内许许多多网络诈骗受害者完全是一样的处境和心理。
而主持人则代表着那些为了引人注目,提高收视率而夸夸其谈的媒体。
他们收集信息,整合资源,然后在节目中不负责任地抛出观点,满脸自信地指导观众如何投资,就像是给大家一个美好而不可及的玻璃梦一般。
但是当梦碎之时,图穷匕见,金钱所划分出的阶级对立爆发。
这让Kyle选择了最直接火爆的方式,诉诸自己的愤怒并要求真相。
一开始,主持人只是在Kyle的枪口下小心周旋,希望能找到方式补偿受害者,但随着各方资讯不断地整合,他渐渐地发现这起亏损事件并非单纯的“电脑故障”,而是人为操作的阴谋。
所以在摄影棚被挟持时,茱莉亚饰演的导演联合节目的制片人、外派记者等人同时在外奔波收集事件线索,试图找出事件的真相。
电影场景在摄影前台后台与外景三处移动,以独特的手法呈现分秒必争的紧急情况,加上警方独立强硬的攻坚行动,让整个事件更加刺激惊险。
电影全长98分钟便是一直都在讲述这个劫持事件,更有趣的是电影基本按照现实中的时间来推进故事,让人有一种真正在看电视新闻中的突发事件一般的感觉。
电影并没有花费大量时间去介绍三个主要角色的生活或者个性,只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带出了他们各自的特点。
事件参与者,看直播的广大观众以及事故背后的始作俑者在电影中形成三个非常明确的对立群体。
电影中有两个细节非常震撼人心:其一是在主持人找出Kyle孤注一掷地原因之后,试图通过操纵所有观众一起控制股价回升,以挽救所有人的损失时,他在直播节目中对着镜头,对着所有观众,非常诚恳地说出他完美的计划:只要所有电视机与电脑前的千万观众,同时购入一点点该股票,瞬间的大量买入就能提升股价,以此欺骗电脑算法。
较高的需求创造了价值,该股票的价格便会回升。
这样,劫持者Kyle就能拿回他自己的投资,主持人也能相应地获救,而广大观众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可谓是一个三赢的完美计划。
但是即是他如此真情告白,祈求大家付出微小的资金来拯救他的性命时,并没有人买账。
电视前的观众反而是一脸的冷漠,甚至嘲笑他盲目的自信。
或许会有人觉得这是因为观众不再相信主持人了,但事实上是因为观众们看不到这其中可以赚钱的可能性。
终究还是钱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正如前文所说,这些观众们都是些对金融市场一无所知的人,他们看不到主持人所说的计划中三赢的可能性,他们只知道这个股票一夜之间蒸发了8个亿,不值得再次购买而已。
另一幕则是电影的最后,劫持者Kyle和主持人以及导演三个人一起终于找出了事情的真相。
达到目的的Kyle,生无可恋地松开了所谓的自制炸弹但只是一堆粘土的开关,以换来一颗警察的子弹,最后中弹身亡。
镜头转向所有在咖啡厅、酒吧、街上围观直播的人群,所有人盯着电视静默或者说惊讶,五秒钟之后,地球继续转动。
街边的路人迈腿低头继续往前走,酒吧中的看客拿起啤酒找下一个人聊天,咖啡厅的小哥低下头继续玩他的桌上足球。
就像是刚才那一幕从来没有发生一样,就像是刚才倒在血泊中的那个人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就像是电视直播中揭露出来的那个惊天诈骗案与他们无关一样。
不仅观众如此,连主角们也没有对事件继续保持关注。
他们也只是看着另一个电视节目,幕后黑手开着跑车前去接受调查,他们聊的反而是下一次节目该说什么,甚至为此次事件带来的巨大收视率而沾沾自喜。
虽然电影没有就此展开,但这确实就是真实的现实。
五秒,看客的静默只有五秒,世界或许会为死去的Kyle停止五秒。
但是五秒之后,生活照旧。
有太多类似的真实案例发生在我们身边了,作为一篇影评就不多说了,大家冷暖自知。
鲁迅先生所说的“看客”其实并不只是针对国民,或许是世人皆是如此。
《金钱怪兽》是档颇为奇葩的财经类节目,主持人利更是个浮夸自恋的老男人,就在利吹嘘的股票进入大跌的阶段,一个叫科尔的小股民爆发了,他带着炸弹潜入了利的演播室,当着直播的千万观众讨个说法。
利这个水牛皮不上税的遭到了报应,而另一个牛皮大王侥幸的没来。
睿智有义气的导演帕蒂带领整个节目组斗智斗勇的拖延了半天,疏散群众,报警,派人去找幕后答案,甚至找来了科尔怀孕的女友,不成想,女友非但没有好言相劝,还是个猪队友把科尔骂了个狗血淋头。
原来这个勇猛的科尔并不像自己所说的,为了被骗的公众来惩恶扬善,为正义献身,他不过是个贪婪又点儿背点甚至不会做炸弹的胆小鬼,真实面目就这样被直播揭穿,人生也真是艰难无望了。
影片还打脸的是利,被挟持的期间利想到个弥补科尔的办法,动员所有观众众筹抬股价,而当他动情的问出,“一个人的命值多少钱,我的命值多少钱?
”时,只见刚刚变红的股价骤然又绿了,是的,公众并不喜欢他们这些有钱人。
更讽刺的是,事情查来查去,并不是埃比斯公司说的电脑故障,设计交易程序的设计师说,无论数学公式还是电脑都不会出错,出错的只会是人。
我们早就该想到了,不是么?
如今的时代,金钱成了那个最闪闪发光的梦想,有钱就会有一切,就能达到人生巅峰,像上帝一样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是,金钱可以满足很多欲望,特别是在今天越来越快越高效的时代,也让人产生了挣钱很容易的错觉,人们容易相信美轮美奂的幻象,一旦尝到甜头就会倾其所有,恨不能杀鸡取卵般挣个钵满盆满,然而没有什么财富是轻易得到的。
股票就是场赌博,总要有人输才会有人赢,并不能所有人都赢。
所以当科尔的女友劈头盖脸的骂下来时,所有因贪小便宜而痛失所有的人是不是和科尔一样哑口无言,懊悔不已,是啊,如果不是自己太贪心,又怎么会输的这么惨。
话又说回,贪心是贪心,欺骗是欺骗,金钱的游戏不就是贪心魔鬼骗群贪心小鬼么,越是贪的人越懂人们贪的心理,尤其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不会适可而止。
埃比斯的总裁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伪君子,被枪指着头都不认错,炸弹都穿上了还满嘴诡辩,但有一点他说的没错,法律确实拿他们这些无耻混蛋没辙,你想杀了他却被警察枪毙了,这个世界不该是这样的。
记得《无间道》里黄sir讲他刚入行那天,师兄被小混混打死,没过几年小混混出来了却当了老大,他说,这个世界不该是这样的。
世界的对与错用狭小的法律衡量就可以了么,由人们自己制定的法律真的能约束住人性的阴暗面么?
五月份上映的电影拖到现在才看,两个好莱坞老戏骨飙戏非常过瘾。
看预告片的时候以为是狙击电话亭的高配版,没想到立意还要在深刻一点。
特别喜欢里面劫犯的女主把女主喷出翔的那一段,就好像把男主从一场唐诘柯德式的闹剧中叫醒,也把观众把“粉碎华尔街”的幻梦中拉回来。
当我们在占领华尔街的时候,我们以为对抗的是那些年入million的银行家,然而我们却没是这个系统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说到这里有点像Margin Call里的立意。
这个故事的最后没有任何的赢家,每一个人都有出丑的时候,劫犯在镜头前一脸蒙蔽的样子,做内部交易的投行总裁被揭发时的poker face,电视主播被枪顶在头上吓尿的表情,这是一部没有正派或者反派的电影。
结尾很有意思,“下个礼拜在做什么秀呢?
”深深的无力感。
金钱是欲望,欲望是只怪兽,它侵蚀着社会,它吞噬着人,吞食殆尽。
而有趣的是,社会包含着某人,却与某人无关,它只会麻木无情地选择抛弃遗忘掉某人。
笑笑、哭哭、乐乐之后,谁又会记得呢……(你以为这是一部犯罪类型电影?
其实是喜剧片。
你以为是喜剧片?
其实是揭露社会现实的类型片)写于2017.6.17
缺少监管之下的金融公司,他们操纵资金的方式,以及普通民族投资时的盲目和对风险的理解,中美并没有什么不同。
因为套路就在这里,人性也在这里。
你看看片中作为财经主持人的李盖茨,给普通民众推荐投资的时候,还不是跟国内那些砖家一样满嘴跑火车。
有人会问,那些专家主持人好像分析得头头是道,很厉害的样子,他们能赚到钱吗?
他们当然能赚到钱——只不过不是按他们自己分析的方法去投资赚的钱,而是忽悠你们去投资,从而赚到的钱。
李盖茨就是这样了,他就告诉你这个股票好,稳赚的,各种酷炫的数据分析,看得你一愣一愣的。
那些没有独立分析判断能力的观众,很容易就买单了。
尤其是如果这样的主持人再动用一下情感武器:你想一辈子住在出租房里吗?
你女朋友怀孕了,你奶粉钱准备好了吗?
什么?
你想通过上班工作来赚钱?
拜托就你那点工资。
你不想这样对不对,我跟你说,现在摆在你眼前的就是一个赚大钱的机会,稳赚不赔!
你还在等?
机会可不等你。
单凭有人看他的节目,就够他赚了。
何况主持人们收不收企业的“广告费”还不知道呢。
引发持枪到电视台挟持主持人的原因,是股价暴跌了。
而暴跌的原因,跟这两年国内互联网金融公司违约倒闭的原因基本一样——建造资金池,挪用资金填补其他项目,项目失败,资金断裂,违约倒闭。
你看看,着套路都是一样的。
企业当然是有罪的,因为企业是违规操作了。
但主持人有罪吗?
按理说主持人是没罪的,因为主持人只是作为一个媒体来给你讲解和推荐,你爱听不听,至于你做出怎样的投资决策,那自然是你自己的事,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
当然片中的主持人在节目里还是表达出来“包赚”的意思,现在行业里是不允许说“保本”、“保息”等保证收益之类的字眼的,利率也只能说是“预期收益率”。
观众当然不管你这些,反正我就是从你这里听说可以买的,我买了,我亏了,所以我就要找你。
你看看之前泛亚的投资者,在一个讲座里围攻宋鸿兵,就是这个逻辑——你之前说泛亚好,我听你说,现在我的钱没了,你就是骗子。
有时候普通投资者就是这么盲目,盲目到甚至不能称他们为投资者。
完全没有去了解分析,单纯看收益率,没有风险概念,盲目听从“专家”......赚钱了,觉得是自己牛逼;亏钱了,那自然是别人的错,就是因为听了他的。
这样能叫投资?
轰轰烈烈的持枪直播事件的结果:金融家轻罚,投资者被击毙。
一场让人无奈的悲剧。
至于其他看直播的观众呢?
结尾有一个镜头很有意思,那个扭头看直播的青年,直播结束后,转过头来继续打桌上足球,就像什么也没发生。
对其他人来说,这是事不关己,只是看了一场热闹。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是奔着朱迪福斯特、乔治克鲁尼和茱莉亚罗伯茨这三个名字看的这部片子。
但是只有当影片本身超越了演员而存在的时候,我们才能称其为一部好片子。
就好像青木原树海如果没有马修麦克唐纳不见得会有多难看,而没有了谷斯范桑特就一定会失去灵魂一样,这是一部就算没有越老越帅的克鲁尼和怎么老都不见老的罗伯茨也不会让人失望的好电影。
而相比青木原树海里有着明显谷斯范桑特标签的长镜头和自然风光,金钱怪兽甚至都可以让人忘记导演朱迪福斯特,因为它有一个好故事。
在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多样的形态占据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开放的互联网时代理应带给人们更多的便利和自由,可实际情况却似乎是更多的人被其束缚,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比起小波笔下沉默的大多数,如今的社会里满是空无一物的喧嚣。
和黑镜里那个被迫要去那啥母猪的英国总统一样,一个持枪闯进直播间绑架主持人的失意股民,与其说激起的是同情,不如说是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强烈而冷漠的好奇心。
I.面对激增的收视率,Lee突发奇想,在直播里呼吁人们合买这支害得Kyle倾家荡产的股票,硬生生把这个跌倒谷底的股票再买到涨停,以挽救自己的生命,弥补Kyle和其他潜在受害者的损失,影片在这里出现了第一个小高潮,奇迹似乎真的可以发生,在每期节目里都推荐甚至怂恿人们买某支股票的Lee第一次遭遇了挫败,信心满满的他在发表了完美的电视演讲以后,股票的价格不升反降。
看节目的人很多,低头摆弄手机的人也很多,真正肯掏钱的人,却很少。
Kyle一语道破:你并不真的在乎人们,人们也并不真的在乎你。
就好像你每天朋友圈里收赞无数,但要抬手借钱,就不是发发骚扰链接让别人给你投票那么简单了。
II.警察很快找到了Kyle的怀孕女友并及时和他连线,情节在这里再次发生转折,又一个希望的小气球,紧接着被扎破。
连线以后的女友并没有梨花带雨的求Kyle收手想想孩子,也没有大义凛然的教育Kyle要相信政府相信人民相信明天会更好,一顿歇斯底里的臭骂猝不及防,关注直播的吃瓜群众们跟着一起唏嘘,正所谓生活有时比真人秀更狗血,而且还是直播的。
什么女权主义、贫富差距的问题电影也借此一带而过,但并不局促,反而给人真实感,它在电影里占据的比例就如同这些问题的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占比一样,每个人都煞有其事地讨论,但很少有人真的关心答案。
III.电影的紧张气氛随着直播间的人被疏散,狙击手做好射击准备再次升华,此时随着人物背景故事的不断展开,电影里收看直播的观众和电影外嚼着爆米花的你都为Kyle捏了把汗,代入感慢慢积累且不着痕迹,高明而细腻的技巧在此不赘述。
在成功率并不高的前提下,警察局长还是下了射击的命令,人质基本已经全部撤离,剩下的隐患就是随时可能摧毁整栋大厦的炸弹背心,击毙绑匪极有可能触动点火器,那就朝着人质身上打接收器。
这样的选择跳出来看可以找到一万个正当理由,但换我穿着那背心我指定不愿意。
政治思考贯穿全片,难怪有不少影评人会说朱迪福斯特是个左倾的导演,然而笔者私以为,贴标签什么的,实在没什么意思。
IV.电影随着Kyle之死迎来高潮,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是一部在整体节奏把握上中规中矩的片子,从布局到转折到升华再到高潮和结局。
相信看过片子的你一定知道我马上要提到的是哪个细节了,没错,就是那个愣了几秒又回到自己的桌上足球游戏里的路人甲。
路人甲们继续做自己的路人甲,金钱怪兽的导演决定留下继续做金钱怪兽的导演,在直播节目里洋相出尽的CEO继续做他的CEO,Kyle之死并没有唤醒什么,也注定不会带来什么质的改变,一个绝望的人做了一个绝望的选择,说到底这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
李志在歌里唱:这个世界会好吗。
如果说黑心企业老板算是当今企业的的代表,Kyle算是盲目投资的无脑跟风者,李盖茨是所谓有小道消息的“专家”的话,我们更不能忽视的是这些坐在电视机旁的观众。
当李盖茨请求观众往早已跌到很惨的股票里投钱时,我看到几个人的确拿出了手机,但他们是真的在救李盖茨吗?
首先,对一个不知道风险投资的人来说,亏了就是亏了,何必要买一个不让我赚钱的股票,第二,李盖茨对他们来说真的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他死了也会有后继者,只有比他更好的。
当李盖茨和Kyle一起往老板那里奔走时,路边的所谓“支持者”在讽刺李盖茨,他们也是与Kyle一样的跟风者,如果Kyle没有在直播中闹事,他们会站出来讽刺李盖茨吗。
再者,Kyle的事情被po到了网上,就像现在人们一发生什么事就拍照发朋友圈一样,摆出I don‘t care,只是想跟风而已,所以才会在大街上拍视频,照照片。
但当Kyle开枪时,这危险就靠近他们了,随之逃去,而不像之前主动拍照。
当老板承认自己的错误时,坐在酒吧里的人非常开心,就像看一部电影一样,与Kyle的女朋友在节目上骂男朋友是无脑大笨蛋一样。
而在Kyle引爆“炸弹之后”,坐在座位上的人如我们看电影的人一样,匆匆离席,该玩游戏玩游戏,谁会记得那个大闹直播的Kyle,谁会记得黑心企业究竟干了什么。
没有,事不关己所以不为所动。
的确,看这部电影的你有可能不是无脑的Kyle,滑稽的李盖茨,但你敢说自己不是那跟风的观众中的一个吗
全程无尿点。
1剧情节奏紧凑,传达的现象深刻,有两个非常打动人的点:一,李声情并茂希望大家买股票救自己的命二,凯尔的死亡。
这两个小高潮极其精彩,合理的逆转,深深的触动2演员的能力,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非常精彩3金钱是怪兽,它会使人们因为对钱的狂热变得冷漠: 知道无法获利的付出即使可以拯救一条生命也不做,一条生命也就提供了一场Show,这,多可怕非常精彩的电影,五星推荐
信息时代,全民媒体,带来的是人与人的联系,还是人与人的疏离,虽然这层含义只被导演一笔带过,但是我觉得在最后5分钟还是表现得很深刻,黑镜第二季有过对这个话题的探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一场真人秀.再看当下中国的网络直播出现的种种道德问题,你就会发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我们只不过在不断选择换台(当谁的观众).——个人偏激观点
其实没什么新意,资本家收割韭菜,一波波散户被血洗。
但是偏偏这个叫凯尔的哥们没脑子,钱搭进去了,命也不想要了。
主持人lee不知道为什么就带入进了这小人物的命运里,愿意和他一起讨伐这个罪恶的资本家。
然后我们找黑客调查,找同行问话,找各种渠道去闹明白为什么资本家无缘无故就弄没了八亿美元。
最终不意外的凯尔死了。
主持人急了。
上去就是一拳,打在了资本家的脸上。
然后难过的缅怀凯尔一下午,继续了他bilingbiling的生活。
好吧,其实片尾让我觉得小人物就是小人物。
No.2865 商业就是一场游戏吧?
绑匪的口音真好听!
因为Caitriona才看的,结果这种直播绑架案居然挺有看头,最后Kyle死的那幕莫名的悲伤,而且最现实的是对围观群众来说这仅仅是一场戏罢了,戏终人散,还能有多少人记得Kyle?
有限空间里的场面调度,剧本一流,既讽刺了资本家,也讽刺了股票经纪人,也讽刺了想要投机的每个股民。
好看!虽然绑架小哥刚出场那一小段时间看的尴尬症都犯了但是之后的剧情真的一环接一环看的入迷!btw我已经把学的那点finance的东西全还回去了……
为什么别人家的片是情节越看越高潮,本片却是越来越低呢? 毕竟我们连没有证据,最后用话语诈出背后事实真相的情节都见过了,还会为一个罪犯用个假炸弹讨一句“这是错的”然后就义而感到激动么?不是秋菊打官司好不。
没想到还不错,虽然只能当个段子看
小人物的死亡无人在意
虽然两位主演都是自己的最爱但不得不说剧情实在是太狗血,耗费大量感情用来烘托紧张气氛最后导致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泛滥,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也就有国产电视剧的信息量
劫持犯(所谓受害者)拿着枪指着诈骗犯(真正反派?),胁迫他认错讲自己丧尽天良,后者说出“我错了”后连续用了三个场景(快速剪辑+直播画外音延迟叠用)对照街上不同人群面部表情(反应)升级渲染情绪,这招郭敬明比较爱用吧。
美国版的<恐怖直播>?行了,我知道该怎么打分了。你要黑美国的金融体系和华尔街当然没问题,但你不能去借那部韩国逗逼片的框架呀。
朱迪福斯特的导演,同时有了乔治布鲁尼有了茱莉亚罗伯茨,这部电影的卡司可以说是已经非常强大了。形式有一种韩国电影恐怖直播的感觉。然而整个电影具有一种反讽的味道,人们只是通过看直播来了解发生的事情,绑架的不是你,被杀的不是你,一切事情过去之后还是自己过自己的。小人物的悲剧,金钱是野兽
节奏把握的还行,缺少内心戏,反讽也老套路了
好看的其实还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专业部分,包括“编导如何应对片场闯入的劫匪”,导演居然是《出租车司机》里被德尼罗救下的雏妓!
C+
其实那个上市公司ceo说得对:“如果你买的股票赚了,你不会感谢上市公司,而会到处吹嘘自己是天才,股票赔钱了你就要死要活的来拼命" ps.影片气氛感,节奏都还不错。
這是一部合格的商業片。又因為 Julia Roberts 和 George Clooney 太光芒四射,並且是有火花的(自認為 George Clooney 和 Julia Roberts 或者 Michelle Pfeiffer 是天然就有化學作用的組合),而稍嫌有點喧賓奪主。其實我還蠻喜歡電影的結尾。 冰冷、無奈中有那麼一點不至於絕望的溫暖。
久违的罗伯茨和王老五,还有绝命毒师里的炸鸡大亨,然后就没了
近期看过觉得不错的片子,有意思的切入点,阴谋得以被揭发,但由此而失去的该如何追回?片尾当kyle被击毙,随着桌上足球“咔嗒”声,电视前的关注的人们醒过神,继续自己生活,至于别人的世界如何崩塌,与己何干?冷漠而又现实。
我觉得蛮好看,克鲁尼大叔跳舞直接就可以给五星了,我念了好几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