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龙城

龙城,龙城三部曲,东霓+西决+南音

主演:马伊琍,白宇,刘琳,李婷婷,高鑫,节冰,焦刚,刘陆,王维唯,王圣迪,牛超,史可,涂松岩,张铎,陈隆安,马月,都兰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龙城》剧照

龙城 剧照 NO.1龙城 剧照 NO.2龙城 剧照 NO.3龙城 剧照 NO.4龙城 剧照 NO.5龙城 剧照 NO.6龙城 剧照 NO.13龙城 剧照 NO.14龙城 剧照 NO.15龙城 剧照 NO.16龙城 剧照 NO.17龙城 剧照 NO.18龙城 剧照 NO.19龙城 剧照 NO.20

《龙城》剧情介绍

龙城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龙城郑家是个再常见不过的大家庭,老一辈关系紧密,年轻一代堂姐弟三人也胜似亲生。堂姐郑东霓(马伊琍 饰)的父母大伯大妈常年感情不和,打骂不断。破碎的成长环境养成她叛逆张扬的性格。她渴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为此远嫁国外。郑西决(白宇 饰)性格温和,包容大度。他自幼父母双亡,被三叔三婶养大,因此一心留在龙城的大家庭报恩。小妹郑南音(李婷婷 饰)是三叔三婶的孩子,相比东霓和西决,她拥有完美的家庭,哥哥姐姐的保护,天真浪漫。西决帮助遭遇不公的小叔改变生活,自己却蒙受刻骨铭心的失恋,好在东霓的闺蜜江薏适时出现,二人逐渐建立情感。郑东霓与博士丈夫方靖晖的婚姻演变成鸡毛鸭血,一场离婚夺子大战从国外打到龙城。郑南音为反抗母亲管束刚上大学就领了结婚证,没想到校园夫妻百事哀,时时要回大家庭养伤。 三姐弟因不同的选择有着不同的命运,但始终相互影响又相互温暖。每陷困境,大家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终末的伊泽塔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借命万万没想到第三季奥斯曼中尉情系洛川红苹果舞出人生天使降临到我身边:珍贵的朋友实验品家庭黑袍律师红白黑黄冰雪帝国迷案寻凶犬友笑传第四季疯狂的麦穗儿策马啸西风老九门碧血剑恶灵之家青年乌兰夫情萦田纳西工作虾爱情新呼吸别恋美国恐怖故事集第二季横行天下袁崇焕传大西洋帝国第二季弗拉维娅·多斯桑托斯:性之单口幸福的黄手帕平常的心掌中雀

《龙城》长篇影评

 1 ) 标记里字数写不开,影评存一下观后感

09年,初版,初一,从此爱上笛安。

虽然现在再看会有些无病呻吟牵强附会,因为现在的孩子可能不理解,在那个郭敬明、饶雪漫、安妮宝贝等青春疼痛小说主宰校园文学的时代,“龙城”这一系列小说的出现掀起了怎样不一样的画风:它应该让我们很多读者都感受到了原来80后作家也可以写出接近主流文学的现实主义小说啊。

想来当初喜欢她的书,也是因为偏写实风格的作品在那时候显得有些“别样的另类”,更能戳中那个时候的我吧,十年前我真的会给满分的!

但现在回想起小说情节还是挺狗血的,如今又被拍成了电视剧,有些改动比原著好点,狗血成分有略微减少。

很喜欢剧中西决和东霓的独白,有些台词也很有哲理性,家庭伦理剧拍出了文艺片的感觉~白宇天选西决,就是后几集人设有点崩,一个滥好人有时候我看着都生气!

东霓不是我想象中的这样😭马姐的演技真的很好,多多少少弥补了一点形象的不符,三十多集下来硬是把长发马姐看顺眼了!

南音就还好,演出了那种疯子人设。

小时候就觉得眼前的困境就是天大的事情,我只是很怀念那个时候的我。

其实南音这两本书的内容也记不太清了,就感觉这两本书剧情改动最大,因为原著越往后越狗血,在南音下达到了巅峰hhhps.有一点我要说!

初中生的我好单纯啊woc……当初怎么就没看出骨科呢!

 2 ) 观后感:家族链接的松动

在现实中像东霓、西决、南音亲密无间的堂姐弟情在现实中还是挺少见的吧。

小时候也和姐姐和表妹穿一条裤子长大,但是渐渐长大终究因为不在一处读书而渐行渐远,后来我出省读书,又在外地工作,姐姐妹妹相继结婚生子,每年回家那么一两次,每次相聚虽然还是那么亲昵,但是总有种我们的人生已各自独立展开,只保有那极少的触角偶尔嘘寒问暖的感觉,毕竟物理距离是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再无力深入彼此的生活。

看到西决,想到了我的二姨,也是古道热肠,总愿意操心家族里的各种事情,常常出谋划策、打抱不平,甚至因此被我妈鄙夷为咸吃萝卜淡操心、光说不练假把式。

最近二姨还找我商量要把生病的大姨、大姨父和外婆放一起养老,家里出人或者她来照顾,当然二姨儿子和我都表示反对,我委婉地说这是大姨家的表姐表哥们该操心的事情,我们管好外婆就行了,二姨却说现在的人都是越来越自私,不理解她们那一代对兄弟姐妹的深情,我想二姨说得确实是对的。

虽然我觉得我妈这边的已经是十分有爱的相互扶持的大家庭,但离剧里那种堂兄弟亲如一家的程度还是差了很远。

曾经我的大舅也是如三叔那般留守在老家和外婆身边把家里所有人团结在一起的人,可是后来,大舅走了。。。

 3 ) 龙城带着讲述者的滤镜

当我回忆往事时,那些过往,在我脑海里就是龙城这种色调这种节奏……这部戏真的好贴心,它的烟火气和乔家儿女那种是不同的,乔家是生机勃勃的当下,真正的烟火人间;而龙城整体的讲述都带着回忆色彩,或者说带着文学的滤镜,像是谁纸上的笔记具象成画面,它的整体氛围就带着讲述者的滤镜,比如西决的滤镜、东霓的滤镜、南音的滤镜……它不是像乔家那样将真实的生活还原给你看,而是将西决东霓南音他们眼中的生活展现给你看,你看戏的时候,不仅仅是看发生过的故事,也是在看他们的内心,他们对于生活和情感的解读……乔家的儿女是现实生活真切的投影,人物鲜活饱满,真实生动,看剧的人会觉得自己是街坊们和几个人倒霉蛋一起长大;而龙城,是每个人脑海深处的生活,伴随着个人的解读和情绪,可谓景语即情语、故事即心事。

两种风格,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一个润物细无声,莫名地就勾动内心的某根弦……真是太让人惊喜了,我完全是以阅读的感觉在看戏,每一帧都值得细细品味,龙城这种风格和节奏如果能维持到最后,绝对是超品的佳作。

 4 ) 改编盘点:和原作相比不那么残酷的龙城

在《龙城》将要播的不久前,我看到了美笛宣传的微博,才发觉十几年前又厚又薄的龙城世界终于落地了。

十几年前这四本书有多火呢?

感觉大部分中学生都读过。

当时我一个特别崇拜的学姐发了《西决》中的一段话,我对着这个名字,在想西决到底是什么意思?

然后我无可救药地开始读了,读完还不够,一个寝室里上下床轮着看,进度在前面的不许剧透。

除了女生,男生也爱看,后座的男同学在上班主任的英语课时陷在《东霓》的文字里走不出来,于是班主任不由分说地把这本少年眼中的圣经没收了,直到一个学期后我们分班,我和他才趁老师忙去办公室偷了回来,这才得以保全我书架上的一个系列,让我在逾十年后对着剧版展示的陌生又熟悉的世界念旧时,像打开十几年前的老相簿一般,一刻不停地回忆起来龙城的郑家到底是什么模样的。

四本书的现状。

《西决》因为读太多腰封上都是透明胶,《东霓》完璧归赵,《南音》比较新。

我是一个对所有事情都比较包容有耐心的人,凡事一定要看完才有资格评论,所以我就抱着去试一试的心态打开了电视剧,起初我对这个世界的印象其实只剩下东霓有个孩子叫雪碧以及我喜欢的迦南没有和南音在一起,终点那句带弥留之际的话还让我难过了很久很久。

所以电视剧前几集节奏相对慢的时候,我其实只是大概回忆清楚这一家子复杂的关系,直到大概第三、第四集,《西决》中的第一个纠结的矛盾展现出来,我才发现,这样的故事再过多少年也不会过时。

于是为了补全自己模糊的记忆和好奇心,我连夜开始依序重读这本书。

读都读了,就做一些记录吧,关于剧版展现和原作的比较。

(一)龙城最明显的改变是将故事的舞台从美笛的故乡挪到了重庆,电视剧中非常明显的楼群特征和交通展现着这些。

在书里面,龙城始终灰蒙蒙的,有东霓一直提到的铁水,也有西决记忆中大伯说的生产白云的烟囱,北方的四季十分有层次感,春天刮沙尘暴,夏天热得很,秋天最漂亮,冬天冻得让人不晓得还会不会有春天。

剧版似乎想要大家呈现更多的温暖和客气,保留了西决和东霓最爱的山西丸子汤,但不让他们的故乡灰蒙蒙和光秃秃的,似乎想让这个故事不那么残忍。

(二)唐若琳和郑老师作为本作的第一个高潮,陈嫣,也就是唐若琳和郑家纠缠的时间线缩短了很多。

在故事的开始,南音只是即将高三,整件事情直至他们结婚,并没有像电视剧那样集中爆发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

电视剧中,陈嫣与郑鸿重逢在他逼仄的宿舍里,摘下口罩像密谋已久一般在灰尘中与数年牵挂的人打照面。

虽然不差,也达到了令观众惊讶的效果,但是书中的重逢会更能让人理解两人的命运。

他们其实是在郑家的饭桌上乱成一团,人人都去追逐南音时,饭桌上只剩下他俩才相认的。

陈嫣已经变了,也割过双眼皮,所以她以为自己不会赌输,但那时郑鸿先问她过得好不好,然后写了一句“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给到陈嫣。

这一句出自《钗头凤》,讲得是怎么样的故事,从这几个错都能知道放在这儿是多么的惊艳。

是小叔先让唐若琳不可抑制地回忆起心底的深爱,我觉得剧版中将再续前缘这件事中郑鸿表现得多么被动,是最可惜的。

也许是因为这里让陈嫣变得可恶,又或者是某种行为在婚前不被允许,于是为了平衡将压垮西决的原因完全换掉。

陈嫣在书中将西决的孩子打掉,这才是让西决彻底受伤的原因,这股疯劲其实是更为灵动的,不过却不得已被去掉,反而在东霓身上加了神奇的打胎戏。

东霓起初确实不想要郑成功,但书里她并没有这么狗血地被西决阻止,不过想想,东霓所有丢脸的事情都会被西决抓包,好吧,其实这个改编也不算特别过分。

说回唐若琳吧,西决在书中并没有为了无疾而终的爱情长途跋涉到遥远的地方在得知自己没有希望后失神撞车,东霓也没有算计着把他们三个人凑在一起,陈嫣更没有在公交车站里等西决。

唐若琳出现在小叔家确实如剧版呈现的是慌忙到医院的那一天,但其实是在离开西决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从南音的学业变化就知道了。

能够理解剧版想要让它们集中呈现爆发,但在这条线上,其实书中我最珍惜的一些部分是没有传达到的,这有一些可惜。

(三)南音和苏远智南音和苏远智在中学时期的关系其实只是西决和南音对话中潦草带过的一些片段,但由于剧版将故事线提前,于是和苏远智的关系更详细地加了很多时长。

我觉得编剧非常清楚初恋和青春是两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因此将亲恋大篇幅展示得多么纯洁,即使在书中他们很早就发生了关系,苏远智到底有没有去天台和南音分享一副耳机、和南音分享一个冰淇淋无从得知,但是这一部分完全拽住了市场的心,在可控范围内为南音后面的疯狂铺垫了。

到了第十五集,终于上演南音那段横刀夺爱了。

原作的手法低劣、幼稚,或者说更青春小说,南音直接威胁,或者说和自己赌,若是零点他不来找她,她就纵身一跃。

但电视剧这里拍得比较晦涩,可能很多人在第34集南音回想这件事才意识到她当时具体做了什么。

不管怎么样,电视剧把他俩结婚这件事交代好了,家长谈的条件其实也与原作一致,还有东西去救幼儿园罚站的南音的在《南音》才提到的这一段回忆也很自然地提前到这里了。

而发生关系这件事也非常随大流地放在了婚后,虽说三婶抽屉这个细节非常感动,但还是不得不说他们天真地在台灯上画画,还有第二天那段吵架,实在是令我尴尬,像无中生有要把他们的关系弄僵,就因为这一点先后顺序,不过倒是也符合苏远智的举棋不定。

苏远智所有对不起南音的事和南音原作后面做的对不起他的事相比,对于南音和苏远智而言可能都是轻于鸿毛的,但在我眼里是平等的犯错,但南音是扑火的飞蛾,认真地付出了爱。

书中还有那么多的细节体现感情开始有嫌隙的事由,从见苏父苏母那一趟到苏远智自身的优柔寡断,电视剧目前为止展现的他俩的关系和书中大部分时候相比还算一致的幼稚和过家家的。

至于陈迦南这个外界炸弹,从目前的演职员表来看,是要删除掉。

南音在这个电视剧里真的要沦为一个幼稚、任性、扁平化的人物了吗?

苏远智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成长模板,完全失去原作的野心和自私……去非洲其实很牵强地要阳光,在原作里没有人有幸福的结局,南音要走投无路地嫁给不喜欢的苏远智,真正喜欢的人在千里之外生死未卜,家乡是她的坟墓。

电视剧里的南音,是更幸运的南音。

故事的最后(四)西决和江薏同样,西决和江薏也变得非常纯洁,其实剧里大部分展现得还好,但它们相互纠缠的那一段才是最有意思的,书里东霓对江薏的态度其实也没有那么反对。

在东南西正好在一辆车上,西决被东霓揭穿后接电话,江薏崩溃地对着西决怒吼。

还有他们再次见面,江薏直接将离婚证甩在郑西决脸上然后愤懑离开。

这两个地方其实非常有意思,江薏这个小神童,作为西决的同龄人,因为天才遇上了比她漂亮得多的郑东霓,在大学也是系花级别,见过的男人数不胜数,但却被郑西决这样一只鸵鸟PUA了。

剧里他们三年间白开水一样清清白白互不联系在比较下变得很好笑,还有再重逢西决表示等她离婚,不论几年。

天啊,西决可能有百分之四十像小叔,江薏却不会像唐若琳,到目前第十二集为止,西决和江薏的对决,西决性格中最大的一部分缺陷没有表现出来。

为了填补这一段空白,江薏在剧版中掺和了更多南音的事,得以让西决和她的关系慢慢拉近。

西决冲到访问现场去英雄救美那一段加得挺好笑的。

他对她的感情需要这么慢慢升温,再用后面东霓的陷阱去冲淡,之后再让昭昭登场吗?

剧中在很早的时候就安排西决去探望一个奶奶,似乎暗示着西决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原作中正是因为不知道,郑西决前期才那么卑微完美和按捺自己,假如一早就知道,他对家庭和对自己的爱情也会有前期展现得这样吗?

那个南音眼里闪闪发亮的江薏,在剧里又要怎么经过西决的人生,是更加轻描淡写,还是要更加浓重,到底会更精彩?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陈嫣前期的再塑造,目前她并没有和东霓、江薏一笑泯恩仇,她们三人一起喝酒,然后江薏问西决是否愿意和她结婚,西决说明天就结,这一段是很可爱的。

其实在东霓设方靖晖局这儿,原作是陈嫣知情,而后无意误会让西决得知。

而在剧版,这里他们见面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南,而是同一个市区,于是有了西决驱车当夜接走江薏的再创作。

此外,剧里西决很认真地考虑去北京了,但原作中的郑西决完完全全没考虑过自己的幸福,哪怕他决定和江薏结婚,但留在龙城是没有余地的,这也与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有关,因此三叔一病,他就越是亏欠自己。

也许很多人在读到《南音》的时候都会幻想过,假如西决当时去北京了,会不会这个故事就不会那么残酷了,这里就给了一个比较开心的尝试。

虽然无论如何,这个尝试终究要因为别的郑家的事情失败,因为不管或早或晚知道自己的身世并不影响和决定他来到郑家、父母双亡、三叔家抚养他的事实——他永远还是不能心安理得接受恩惠的郑西决。

早与晚,快与慢,只是给他一层buffer,让这件事的打击降低一点点,因为从东霓嘴里说出来的伤害不会降低多少。

但剧版让他郑西决曾经追逐过自己的幸福,真的很好……他曾经在毁灭之前也拥有自私的一次,这样更像个人了。

原作里的江薏最后和方靖晖旧情复燃了,毕竟西决判了20年,江薏也永远不会放弃她的高傲。

(五)东霓和父亲母亲大伯其实去的很早,根本没有电视剧中荒诞狗血的手术和认野爹,虽然那条高速公路留下的因缘使得王彩霞确实做过这件事,退一步来讲,东霓这样威胁他以为的父亲好像还挺合理的,也算是喜闻乐见的。

但原作中东霓对父亲的死毫无影响力,正好在葬礼几天前回国却藏起来不参加,以及好一段时间当她小时候害怕的人变成了一头蜥蜴一动不动最后离开她,她不相信到不吃不喝不睡,困在公寓里魔怔了一样,剧版将父亲暴力对东霓的影响减少了一些,还没播完,兴许是想在后面哪个部分爆发到一块儿吧。

关于DNA鉴定也是,原作中东霓并没有主动去获取什么样本,是父亲去世后,东霓以为化成骨灰了,她永远无从得知真相时,她母亲亲自将保留的样本给她的。

在与父亲的关系中,母亲到底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的角色,东霓对父亲别扭的情绪其实由于两版DNA鉴定样本不同的获取方法受到的影响也有比较大的差别。

但我没想到剧版的改动是让东霓与母亲和解,然后让母亲突如其来的去世,用父亲的不甘来展现这段爱情的落幕。

这么回想,剧里让大妈去医院蹒跚地走并说看到奶奶,又说梦见西决的母亲,其实都是伏笔。

她不会从《圣经》中找到改变,也不会遇见虾老板,她在剧版中就是从爱人的沉默中自我完成蜕变,然后撒手人间了。

(六)东霓的其他相关人物:方靖晖、郑成功、雪碧、冷衫和陈宇呈方靖晖在剧中才出场一会儿,从美国热带植被博士到德国寒带植被博士,其实也不大有差别,一样还是挺有意思的。

郑成功也许是考虑到历史人物吧,换成了承觥,它的缺陷从21三体综合症这个东霓口中的不知道几百分之一变成了更容易哮喘这个大众还比较接受的缺陷。

首先这种残疾不大好拍摄我承认,但是这个缺陷的严重程度对东霓的伤害和选择相比其实是差异很大的。

咖啡厅和冷杉的出现时间修改了一下,剧里冷杉这个角色的魁梧和厚重感略为失望,虽然红酒等等那些原汁原味的对话也有,但地震时的初遇不会有了,感觉冷杉和东霓的浪漫关系会不浪漫很多,而且两个人在剧里目前看来也没有什么化学反应。

方靖晖和东霓反反复复的吵架加了一段又一段,海南那一段也有改编,但我没想到雪碧会成了这之中的一个因素。

在原作里,东霓也想过心软,但想到要为雪碧的未来打算,她无论如何也想多要一些钱,雪碧和她的关系在三叔做手术之前也始终是她的母亲、她和雪碧之间的秘密。

雪碧和她坦诚的那个夜晚很重要,她和雪碧随和的命令不准带可乐上学对她来说也很重要。

但电视剧让西决早早的知道这个秘密,还让方靖晖调查知道……确实假使知道,这一定是严重得多得多的,但可不可以稍微对东霓好一些,让他们的感情不是为了自己的过往,而是未来的新恋情去结束呢?

东霓在剧版因为西决的未来和家里的责任放弃了郑成功,而不是因为向冷衫的爱投降需要一个新的开始,有一些可惜,不过对着剧版这个冷杉确实也不值得(ry。

但雪碧那一段相认搬到了这里还是挺感人的!

前面说第一任丈夫只知道姓陈,但没想到是陈宇呈……陈至臻和宋天扬不知道听了怎么想!

原著中陈宇呈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但恰逢911美国签证没批下来,然后在龙城血液科当了一辈子的医生。

结过一次婚,老婆被亲弟弟(也就是和南音坠入爱河的迦南)睡了,之后离婚。

迦南是他付学费养大的,父亲不管他多优秀都不认可,但就是溺爱这个弟弟。

和东霓相过亲,最终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一直在一起工作的宋天扬(没错就是《告别天堂》的宋天扬),但刚要发展就被西决创瘫了……这么一比,陈医生被电视剧改编而失去弟弟和悲痛的经历,好像也算过上了相对不那么传奇的一生。

他和东霓只是两面之缘,却为了删掉他弟弟和他的婚姻兜了这么多,改成一个这样的故事也是挺不容易的……在故事的结尾,陈宇呈醒了,但他没有遇到万分之一的希望,更何况故事里的他和雪碧、东霓毫无关系,因此西决根本没有电视剧幸运。

(七)西决的母亲关于西决的母亲其实是非常还原的,书中其实是奋不顾身地跳楼,但剧里是放开西决的手过马路,两种行为给社会添的麻烦和给西决造成的阴影都挺大的,不过剧里走之前的交代更加笃定西决往后对家庭和爱情选择的理解。

(八)三叔的病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三叔的胃病挪到了三婶身上,似乎让男人在这场孩子的交易之中一无所知,也就是无辜。

在原作中,三叔得病,以为自己不久就要撒手人寰,然后才告知东霓西决的身世,也是由于三叔得病,三婶变得患得患失,在西决出事之后也一反常态,正因为她并不知道西决的身世,西决是她真心爱的孩子,才会有那么反常和悲伤的行为。

也不是说知道身世,她就会不爱西决,但是这个病也不能够说是谁生都一样。

我不清楚后续是否要将三叔和三婶做一个对换,反正这里也存在不同。

——好了,现在我知道了,原来是为了把倒霉蛋给自己做!

原作中昭昭老爸的地头生意和郑家毫无关系,现在为了让这剧更现实栽到三叔头上了……虽然觉得很无语,但确实西决和昭昭已经没有师生关系了,西决也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了,放到二十一世纪,这种情况也会更合理地让西决黑化,这里还挺哇噻的,按照剧版的发展也改编得很合理,就南音的运气真的用完了吧!

(九)昭昭和她引起的纷乱昭昭在预告中终于出场了,但却是胁迫西决的样子。

原作中她是一个一无所有又拥有一切的人,因为治疗手法像男孩,但也执着穿着裙子,郑家其他人都不大喜欢她,但她去世后又觉得原来是朋友。

目前电视剧给人的感觉就是叛逆的太妹。

中间因为各种改编昭昭活多了两年,到二十岁,原作中西决仍是老师,她是西决的学生,由于父亲的社会性事件被威胁,她自然是被带到西决家里悉心照顾,也发现了她的病。

昭昭在龙城与小时候的主治医生陈宇呈重逢,并且她一直是喜欢他的。

在生命的最后,她想以身体交换一些药,不过被陈医生拒绝了,大意是即使做了,他能做的还是这些。

但南音正好来到这里,误会了他们的关系,也让西决在昭昭去世后知道了这事情,也直接导致了西决刹不住车,开着车当着陈宇呈女儿和南音的面把他创了。

剧中的陈宇呈是类似的冷漠,不过考虑社会影响把医患的关系修改得更传统。

西决因为常年知道自己的身世也没有更加钻牛角尖,没有把陈宇呈创成植物人。

但考虑到剧中将陈宇呈的身份改为他姐姐的前夫,且作为医生不再有条件做手术,其实他还是最惨最无辜的人——这点在原作和电视剧中都是一样的,他只是说最诚恳的话,却被当作了宣泄口。

这也是我不大喜欢《南音》的结局的原因。

但它或许就在警醒我们西决这种悲剧人格的不可取性。

原作中,陈宇呈和西决的事件是沸沸扬扬的社会性事件,并不是剧中那么一点你知我知不公开的法律事件,东霓和江薏为了减刑,还上电视宣扬西决的善良和医院的过失。

原作中医院没有及时拿到钱,因此没有及时抢救,所以西决是蓄意要杀害陈宇呈的。

而在电视剧中,陈宇呈掐西决,西决防卫性的打回去了,在监狱中梦到母亲,还说他不是故意的,他也不想这么做。

这两段有非常本质的区别。

整体而言虽然我在上面提到了很多不认可的地方,但我觉得整部作品是真诚的。

大家诟病的东霓的造型也能理解,毕竟在东霓的书页上,年轻的美笛老师明媚的笑容和法国和硕士的介绍都让人觉得这样漂亮的作者创造出来的东霓只会更加妩媚,但其实马伊琍的表演和台词非常精彩,2000年也确实非常流行齐刘海。

但是在天台上的青春小东霓妆造就挺到位的,可惜了。

《东霓》的作者介绍和《南音》的作者介绍大部分地方,很多书中精彩的对白都原原本本呈现出来了,尽管是非常文学性的句子,诸如江薏聊威廉福克纳,还有她描述西决让她觉得自己的脸像水晶等等。

可能会让人很多觉得矫情,但这些精致的描写非常恰到好处地被衔接进去了。

作为一部电视剧,它知道怎样去迎合市场,我看播放平台也主打的是狗血。

诚然如大家所言,原作也不是什么四大名著,作者自己也说当时还太年轻,关于情与爱,其实也有写得不足的地方。

也并不能说,电视剧按照原作原原本本的去演,就会高级多少。

它不是独属于读者的回忆,而是需要展现给更广阔的群体,所以做一些修改,也无可厚非。

4月24日晚上我也去看了导演、编剧、制片和美笛的聊天,她们全都是女性,也感受到她们的用心。

我特别喜欢最后加的那一段解读。

陈嫣在原作里也说西决像贾宝玉,但这里加了一段贾宝玉有一段判词——“情不情”——共情无情的人。

真的,这段加的太对了,我能接受这个大家都过得好的平行世界。

所以,看在它对原著的热忱,也可以算合格与精彩,就再加一星吧。

 5 )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不行忍不住等到全看完了,先来激情评分。

原著是我特别喜欢的,本以为也是独属青春的喜欢,但我发现我对它的爱比想象中持久,直到今天再看还是有很多片段很多句子很多感情能打动我。

其实我觉得选角挺好的,初看剧照时我也对东霓的选角存疑。

直到看到动起来的马伊琍,我才知道,永远不要怀疑演技派的演技,马伊琍一个其实长的算平平无奇的那种女演员,能这么精准地演绎出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这就是演技的魔力啊。

尤其是紫色短发那段,真的有惊艳到我。

而且是能看出东霓这个人的成长与变化的。

紫色短发那段她是把所有风情都张扬在脸上和一举一动中,而到了现在的时间线是能看出她的沉淀她的收敛。

马伊琍的口音算是有点小问题吧,和故事背景不符,但其实还蛮合东霓的范儿,所以还好,只是偶尔有点抽离感。

很遗憾的就是现在国产剧不让拍吸烟的镜头,不然烟雾中的东霓一定会更美,肯定会是个名场面。

西决无疑是书中最温暖最包容的一个,我无法质疑他的好,但却总是难以与他共情。

相反的,无论是书里还是剧里我都很嗑小叔和唐若琳。

剧里的很多细节加的很好,无论是饭桌上情不自禁地一句“她芒果过敏”,还是对八九年前她的作文还记得清清楚楚,都是把书中郑鸿对唐若琳的牵挂和爱具象地体现了出来。

若琳的每一句“郑老师”都完美地诠释了书里那句“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说真正爱过”。

其实初看时一度觉得小叔的选角要是再帅一点就好了。

不过一想书里对小叔的描述,就是个平平无奇的甚至有些中年人特有的臃肿的普通中年男人,这个角色的魅力点完全不在长相,而是他的气度、学识和从未出过校园的天真的笨拙,高鑫演绎得还蛮好,挺对味儿的。

郑家的日常戏都蛮不错的,流畅自然,不过刘琳万年不变的表情总让我跳戏到《隐秘的角落》,有阴影。

三叔三婶在剧里终于配拥有了名字(不过三叔好像依然没有啊),而不是像书里那样更像是两个符号,其实可能符号化一些更好。

这两个人太好了,太理想化了,就像是中国所有长辈的集合体,是我们都深切爱着并依赖着的,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变成他们。

就像三叔说的,“走了这条路,万箭穿心呐”。

节奏真是蛮快的,几集就演完一本书,不像好多国产剧无谓注水,我倒私心希望它节奏慢一点,长一点,这样还能追的久一点。

总体来说,真的很好,看着我的青春,我脑补过无数的书真正在大屏幕上动起来了,好像又回到了初中高中时捧着纸质书一遍一遍看的时候,可现在追剧的我已经是下班时忙里偷闲的社畜了。

时间可真不禁过,一年一年地就这么过去了,当真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也和小叔说句同样的台词吧,“却道天凉好个秋”。

都追完了再来改个评分,感觉很奇怪,选角算是对了,但是整体的故事就是不对,可能是因为后面原创剧情的原因。

首先郑成功这个病给改轻了就不对,这对于东霓的形象以及和方的感情线都是有极大影响的,淡化了东霓的绝望就无法解释得通她的机关算尽和疯狂。

还有给东霓加了个多年念念不忘的前前夫是怎么回事儿,东霓历来就是一个爱恨果决干脆利落的人,如果她选择离开那必然就是不爱了,没别的,拖泥带水的东霓一点也不东霓。

还有就是小叔和陈嫣到后面就没影了,不够嗑啊,要是多拍拍他俩我还能嗑五十集。

 6 ) 觀後感

大結局的劇情人設毫無邏輯可言,前面幾十集都跟原著構建思路走,最後徹底另辟途徑了。

負債累累卻能環遊世界?

在《龍城》結局中,三叔三嬸明明負債,卻到處旅遊的情節,確實存在一些不符合現實的硬傷。

首先,即使三叔一家的經濟狀況不錯,但是他們也不可能沒有任何債務負擔。

尤其是在經歷了化工廠大爆炸的賠償事件後,他們的經濟情況應該更加困難,不可能輕松地進行旅遊和購房等消費。

其次,旅遊是一項相對昂貴的活動,需要支付機票、酒店、餐飲等費用。

而在電視劇中,三叔一家旅遊的次數和範圍都相當廣泛,這種消費水平對於一個負債的家庭來說顯然過高了。

被害殘疾卻能大度原諒,首先陳宇呈和西決之間的關系本就不好,他們在劇中多次發生爭吵和沖突,對於西決這樣的人物,陳宇呈應該沒有理由原諒他。

其次陳宇呈作為一名醫生,突然因為顱內瘀血而失去了手術能力,這對他的職業生涯和人生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此,他原諒西決的行為也顯得有些不合理。

再有,西決這個角色在劇中的形象本來就存在一些問題,他的行為和言辭都有些令人難以接受。

陳宇呈和西決之間的爭鬥並沒有得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式,這讓故事結局顯得草率和倉促。

獨立女強人為愛拋棄所有,《龍城》結局中,西決和江薏在一起的情節確實存在一些硬傷。

江薏當著東霓和南音的面說:「你們都是西決的家人,今天見證我一句話,不管西決判多久,我等他多久。

」首先,江薏在劇中一直被塑造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職業女性,非常註重自己的事業和獨立性。

然而,在結局中,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生活,選擇了追隨西決,這與她之前的性格和價值觀相悖。

其次,江薏和西決之間的感情進展也讓人感到突兀。

雖然兩人之間確實有感情糾葛,但是在劇中並沒有給出足夠的展現和交流,兩人之間的感情轉變突然。

此外,江薏之前已經意識到兩人之間的價值觀不一樣,很難長久走下去,因此選擇了和西決分手。

然而,在西決入獄之後,江薏就突然對他十分深情,這種轉變也讓人難以理解。

最後,江薏在劇中一直被塑造成一個聰明、理智的女性,但是在和西決在一起後,卻沒有給出足夠的理性思考和決策,而是選擇了情感主導。

綜合來看,江薏在劇中的角色設定和表現存在不少矛盾和不自然之處,導致她和西決在一起的情節看起來不夠真實和自然。

在原著中,結局是一個悲劇性的結局,陳宇呈成為植物人,西決被判了20年有期徒刑,東霓說會等西決出來。

這個結局雖然悲傷,但卻是符合角色性格和劇本基調的。

然而,在劇版中,每個角色都得到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西決被原諒,江薏願意等他。

這個結局是強行圓滿的,與原著完全不同。

美好的結局是人們向往的,但是如果為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而犧牲角色的性格和劇本基調,那就顯得牽強了。

因此,劇情的走向應該根據人物性格和劇本總體基調來定,而不是為了一個美好的結局而強行圓滿,這會導致人設的割裂,劇情的不合理,最終只會用狗血來形容。

此外,這種強行的大團圓結局也會感到不真實,不符合劇情邏輯。

在一個以命運、動蕩、人性為主題的故事中,如果所有的角色都可以得到圓滿的結局,不管他們之前做過多麽糟糕的事情,都能得到原諒和幸福,這樣的結局顯然是不合理的。

過於理想化,不符合劇情的基調和主題。

因此,一個好的結局應該是合理的、自然的,而不是為了追求圓滿而不擇手段的。

在創作過程中,劇作者需要根據角色的性格和劇情的走向,製定出一個合理的結局,既能滿足觀眾的期望,又能符合故事的主題和基調。

只有這樣,才能讓觀眾在看完劇集後感到滿意和有所收獲。

 7 ) 我眼里的郑西决

一开始说西决圣父的时候,也同样忽略了他只对家人这样,他能原谅陈嫣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觉得陈嫣会和小叔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是他会撮合他俩,那陈嫣就是家人的范畴了,他再怎么放不下也不会对家人余情未了。

很多人不理解西决的坚守,其实很简单,因为失去了,所以再次得到了之后,宛若珍宝。

郑西决始终是被留在原地的人,年幼被送走一次,目睹妈妈出事一次,所以啊,三叔三婶一家人给他哪怕只是给他一点爱,就够他把这辈子都就在原地,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一块浮木,没有归宿,极尽惶恐,越往后越会生出亏欠感。

郑西决在龙城把郑家画个圈,那就是他坚守的阵地,所有人都可以出去闯,但得回家。

可到后来慢慢的这个阵地不需要他了,他就失去了方向,所有人都在推他出去,都要他去过自己的人生,可怎样才是自己的人生,谁又有明确的定义?

郑西决表面上是被困在了原地,实则是自我束缚,跟家的联系一旦断了,就成了无根的浮萍,迷茫,落不到实处。

说回郑西决的善良,怎么说呢,他透过昭昭就像是看到了当初的自己,陪着昭昭就像是在陪着当初被放弃的自己。

可惜天不遂人愿,一次次打碎再拼起来的,是一个愈发脆弱的郑西决。

西决的人生就是在一次次与自己和解中崩塌,目睹母亲的离去一直是他的心病,没经历过的人不会体会到被留在原地被扔下的痛苦,那一刻他没有家了,后来再次拥有的也不是原来的了。

他救不了昭昭,就像他救不了自己一样,没有人去管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如何挣扎,尝试求救结果的结果也就只是“你要去过自己的人生”,可偏偏在被留下的那一刻,人生就停滞了,藏在内心深处,不与外人道。

好不容易试探的伸出一角去自救,最后发现沉疴积弊,药石无医。

感觉西决就像水,包容万物,谁都可以对他上色,但又搅不乱他的底色,他就那样温柔坚定的在那里,偶尔会因为天凉冻了他人的手。

这种角色很难演啊,赋予水特性,让他看起来不寡淡,展现出复杂的内里又不能把他染色,深入进去,又会发现西决好像没有太多可以发泄的出口,内敛的像不断充气的气球,你不知道他的容量到底多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彻底崩塌。

同样给西决写评语我也觉得很难,深一点怕偏离他的灵魂,浅一点又浮于表面写不出“郑西决”,有些话还是写不出来,我再怎么拿自己的经历去共情他,还是描摹不出他的人生,也就只能告诉自己,希望以后不会拥有他比我多出来的那些年。

 8 ) 西一巷的白子

龙城是座位于西北的都市,城市的东西北三面环山,一条宽阔的河道将这座城市分为东西两个区,河流自北向南流过这座像喇叭口一样的盆地。

城东为市区,城西为郊区。

城东楼房林立道路宽阔,城西则是厂矿繁多,斜阳下的烟囱冒着白色的烟雾,妥妥一座工业城市的写照。

西一巷紧靠着河道的东岸,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巷子。

西一巷虽然很窄,但是却干净整洁,绿植两侧竖立,到了夏天郁郁葱葱,成了遮阴的好场所。

这里是干休所所在的模范小区,是政府给退下来的高级干部及其家属专门修建的小区。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来自西一巷。

白子是龙城本地人,他在这里出生,成长,也在这里读书,工作,可以说,人生的全部春秋都是在这座城市度过的。

厚重的山河带给了他朴实的气息,他不会说敞亮话,也不会看场合,有什么讲什么,他自认为这是他优秀的品质之一。

白子的专业是矿业工程,不过,他没有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自研究生毕业后,他就在城区东北的供热集团工作。

北方城市每到冬天,就有集中供暖,因而有了主要业务为此的热力集团。

白子是作为子弟进入这个集团的,和这座城市很多子弟家庭一样,几辈人都在一个集团工作。

这使得同事之间也像是街坊邻里一般,一问就知道是某某某家的孩子,白子最早被父亲安排借调在机关,但呆了半年,他很是不喜欢机关的工作氛围,在借调结束后回到了工程部,但在工程部待久了,他又觉得做的工作很单调,有点和自己的学历匹配不合适。

他在这里的主要工作是三个,和供热现场客诉的查看和沟通,工程施工季节分发材料,还有平时轮岗值班监控设备运行。

城市每到十一月开始供暖,工程部门就开始各种的监控和处理现场,到三月底停暖。

六月开始进入施工期,白子就顶着太阳各个工地跑。

工作久了,他有些这边不习惯『大锅饭』的分配现实,觉得自己忙上忙下,跑来跑去,感觉还不如那些老油条受重视,他抱怨道,有的老员工每天就是象征性的打卡,然后就坐在办公室开始喝茶闲扯,中间又时不时去吸烟亭过烟瘾。

有的中午又回去接小孩,然后下午快下班才来打卡就又回去了;有的人啥也不干,就把工作分给下面人干...白子来到工程部七年了,依旧是最基层工程人员,没有任何人员管辖的职责。

再聯想到工资五年没有什么浮动,工作内容较为单一,他有些暗自的不甘。

和他母校同一个实验室的兄弟姐妹们大都继续深造,毕业前,尽管导师希望他继续跟着,但是一方面他觉得呆了七年时间,研究方向没有什么新意,另一方面,家里人也希望他赶紧『占坑』工作,赶紧挣钱成家。

在现实面前,他选择了后者。

重新有了继续深造的想法是刚调回工程部之后,不同于以往的想法,他想出国看看,看一下外面世界对于传统矿产能源行业的理解。

在朋友的鼓励下,他开始准备外语考试。

在初入职场这两年,他在业余时间学习,考了两次,由于对于备考的内容理解程度还不深,这两次的成绩都不怎么理想,后来在准备第三次时,因为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受伤而被迫搁置,再赶上疫情,很快,三年就过去了。

随着疫情管控结束,今年春节一过,他便再一次开启了备考。

只不过,这一次,他不想有来自外界关注而带来的压力,所以,他谁也没有告知,默默进行着他的复习计划。

他的作息较以往规律了很多,晚上也省去了晚餐,每天要花六个小时时间伏案备考。

坚持了四个来月,这期间,他会把错题整理下来,为了讲好口试,他会把话题点用关键词的方式串联起来,早晨上班的路上,他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一些连接的地方处理的不好,他会一遍又一遍模仿母语者的语气,在小本本上把语调标识出来,几次下来,那语调的标识被画的又浓又粗。

他于 7月中旬在母校的国际教育学院参加了第三次的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发挥稳定,在顶着烈日回到单位的路上,他顿时感到了一丝凉爽,他意识到,真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改变的时间即刻就要到来了。

两周之后成绩单寄出,拿到成绩的一刻,他紧张的情愫旋而缓释为喜悦,这一次,他的成绩相较于前两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达到了申请许可。

于是,他开始马不停蹄地申请学校。

在矿业工程这个领域,华人背景的学者这些年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在学界占据鳌头。

他所申请的几所院校,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大都是华人老师。

出了本领域,他还研究了相近专业的研究内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决定将能源化工也纳入考核范围之内。

他没有通过中介平台来进行申请代理,而是完全自己查阅资料,亲力亲为,准备申请稿件。

这期间,他各种理由婉拒了一系列同事,同学和朋友给他介绍相亲对象的邀约,大家都一头雾水觉得很奇怪,难道他这么年纪都已经斩断了情丝,白子则笑而不语,默默专心致志搞申请。

所有的申请稿件都经过了他一遍又一遍的润色,再三确认无误后才发出。

一个月后,他收到了两所学校的面试邀请,这两所学校的导师都是华人,面试是全程用英文进行的,采用两人面试,一位是导师,一位是为了合规请的其他院系的老师。

白子对他之前的研究成果侃侃而谈,他的SCI论文,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很快,他收到了加拿大的K大和澳洲的Q大正式的通知书,其中一个方向是他的老本行,另一个是化工能源方面,均邀请他明年5月份报道。

此时,他心境复杂,他多年的努力有了真切的回报,隐约间,他似乎有了勾践卧薪尝胆隐忍多年后的扬眉吐气的感觉。

见情况已明了,他不得不将情况告诉了父母,却迎来了激烈的反对声。

父母直截了当指责他一把年纪了还没有成家,指责他放弃父母给找的工作就是不知好歹,不务正业,并且拒绝他离开家。

白子没有意识到反对声会如此的激烈,但仔细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也是,这三十来年来一切的一切重要的轨迹,无疑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平稳进行,不论是大学,还是工作,都是父母敲定的,贸然离开,会不会,对不起父母多年的布局,再者,他们年纪逐渐大了,也需要他的反哺,此刻,他陷入了情感的纠结。

一周以来,他茶饭不思,可每每如此,却又更加招致了父母的指责。

几番纠结下,他决定写信给导师说明情况,看看导师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他说做就做,熬夜字斟句酌地写了一封邮件。

澳洲学校的老师首先回信说帮他联系到了一位去年已经毕业的学生,说和他有类似的经历,让他俩聊一聊。

这位学生回国后来到白子的母校任职,在澳洲读博期间认识他的妻子。

诚恳地希望白子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这名博士第两天晚上就主动联系了他,告跟他讲了他一系列的经历。

他在本科毕业后工作两年,然后就到了澳洲,在澳洲呆了四年时间,在澳洲和妻子成婚并且有了孩子,去年和妻子来到学校任职。

他们的老师,同样是在澳洲读博期间省的第一个孩子。

白子想到自己的年龄,加上四年时间,又联想到国内高校的35岁限制和『非升即走』的政策,陷入了犹豫,就草草结束了电话。

这意味着,他如果选择这条路,和体制内就业基本要说再见了,想到这里,他有些紧张了。

老师还继续还给他做工作,给他介绍他们现在的项目和财务资助情况。

他还介绍说他现在一个来自广州的学生即将于明年年中毕业,已经拿到了几份工作邀约,希望能和他交流一下,同时,他还有毕业的学生在ARC中心工作,可以为白子未来在澳的工作打个基础,可以说,诚意满满。

而另一封信里面老师的语气就带着一些不满了,他说,工作和婚姻通常说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通常,回到回校再继续学习是因为新的知识和能力能够提升自己的生活,而且本校提供一系列和顶尖企业和其他学校合作的机会。

老师说他相信没有比这更好的位置了,希望他想清楚如果不来这里生活是否会变好,也请白子能尽快给回复,因为后面有很多优秀的候选人在等着。

白子这段时间,无疑是煎熬的。

一方面,他要面对来自家庭,以婚姻为指向的压力,另一方面,他又要面对学术成果功亏一篑的不甘,而另一方面,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生活过,从来都是在父母的关照下度过每一天,可到了外面就要全靠自己了,要事无巨细,自己租房,洗衣,买菜,做饭,打扫,在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不只是简单说说,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有跨国所带来的文化差异,有过来人和他坦言,在外第一代终究还是要吃苦的,还是很难真正融入社群的,一般而言,第二代,也就是土生土长的一代,才有机会真正融入其中,当这样的挑战接踵而至时,生在安乐窝的他敢于和能够接得住嘛,想到这里,他仿佛有些退却了,但又仿佛释然了,毕竟,现在的生活比起来,还是轻松太多了。

最终,他写了两篇简要的回信,陈述他放弃要约的理由,感谢学校对于他的肯定,便点击了outlook上那个纸飞机模样的发送按钮,然后就面无表情的合上了电脑,躺平在床上,闭目养神。

朦胧中,他仿佛,看到了十几年前的自己,那时候,还不到二十岁,年轻,活力四射,对于未来,满是信心和憧憬,和同学们天高地阔,夸夸其谈,在球场上挥洒青春,在宿舍挑灯夜战打游戏,那些属于那个时间段的忧虑,在现在看来,都那么的有趣。

而如今,他怎么也提不起相同的兴致了。

他又咬紧牙,努力斩断这些想法,感叹一句,还是家人说的对,『先找对象哇』,先成家再立业。

时隔两天后,他收到了两所大学的回函,函中礼节性的感谢他的申请,祝他未来一路顺利。

白子看着沉默了一会儿,他知道,这一页,要翻篇了。

新一年开始,他收到了在外地打拼多年的好友的生日祝福,这样的祝福,好像上好了闹钟一般,毕业多年来,总是如期而至,这一次,联想到近况,他有些小小的感动,他自我感慨到,『虽然认知在一直显著提升,但是一直没转化成直接的收益』,发给了同学,以期获得一些认同。

这天,他买了一张相声演出的票,跟着演员抖包袱的节奏一笑一和,此时,他似乎把一切都抛到了后面,享受着轻松的一刻。

龙城,终究成了白子离不开的城池,也终是他不愿意走出的桎梏。

周天冬日的暖阳横亘在宽阔的河流中,伴着北风的吹动,波光倒影,衬出蓝色的天际,依稀可见远处立在水中英姿飒爽的游龙。

临近黄昏,忽而又天色变化,北风突然凛冽,泛着寒意,吹得河水向岸边拍起水花,他踱步其中,躲开了溅起的泡沫,提了提裤腿,两手插兜,向不远处的小区走回去。

 9 ) 救命!马伊琍,你演的这是什么?

一个46岁的女演员,如何去演一个26岁的疯批美人?

马伊琍的答案是,戴上一款齐刘海大波浪假发,化上妆容,再加上张扬奔放的演绎。

最近,由马伊琍、白宇、刘琳、李婷婷、高鑫、王维维等人主演,根据笛安“龙城三部曲”改编的剧开播了。

其中被吐槽最严重的就是演员不贴脸,特别是马伊琍,书粉完全不买账。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也去看了几集,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龙城》

原小说分为《西决》《东霓》《南音》三部作品,属于披着纪实文学的青春疼痛,据说是不少90后的青春。

我的青春岁月里确实没咋看这类文学,不知道在座各位是否对三部曲有所了解。

“龙城三部曲”是笛安的代表作,一开始在《最小说》上连载,而笛安本身也是郭敬明公司旗下的签约作家。

为了照顾没看过原著的小伙伴,我大体上了解了下小说中的内容,先简单聊聊基本设定和一部分剧情。

如果哪里说的不准确,也欢迎理性批评指正。

在小说中,龙城是一个虚构的北方城市,电视剧的拍摄地点为重庆。

这一点,很多人也觉得不妥。

有网友就表示,重庆并不适合作为作为龙城的取景地,原因是重庆并没有北方城市的匮乏与单调。

整个故事,讲述了龙城郑家一家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上一辈中,有四个兄弟。

老大郑岩和妻子王彩霞曾经有过美好的爱情,可自从郑岩得知王彩霞曾经给自己戴过绿帽子,怀疑女儿东霓不是亲生,夫妻俩开始相互伤害,这使东霓成长于破败的原生家庭中。

老二很早因病去世,妻子跟着殉情后,儿子西决成了孤儿,被三叔收养。

寄人篱下的生活,让西决从小谨小慎微,自卑的同时,他非常有责任感,很少考虑自己,显得成熟而懂事。

老三郑彬是四兄弟中最靠谱的,他和妻子经常关心被父母伤害的东霓,对失去父母的西决照顾有加,对女儿南音也是百般宠爱。

老四郑鸿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年轻时在讲台上神采飞扬,深受学生喜欢。

可惜,因为和女学生唐若琳传出了师生恋,妻子和他离了婚,学校将唐若琳开除,并收回了此前分给郑鸿的房子。

这导致郑鸿多年来一直单身,事业上也毫无建树。

东霓,西决,南音三人中,东霓最大,西决中间,南音最小。

剧集开始于东霓26岁那年。

原本在北京开店的东霓,谎称自己是名校毕业,嫁给了留学德国的博士方靖晖。

西决刚大学毕业工作一年,成为了一名高中物理老师,而南音还是个高中生。

东霓远嫁德国前,特意从北京回三叔家道别,狗血桥段也轮番上演。

东霓和父母的关系不是重点,他们见面只有互相指责和撕逼,我只讲一个情节让大家开开眼就好。

东霓把自己和方靖晖的结婚证甩在父母面前,父亲愤怒中带着指桑骂槐:我最恨踩着男人往上爬的女人。

东霓见状反唇相讥,“你知道我妈最恨什么样的人吗,自己就是一摊烂泥,还要逼着别人跟他一块,烂在泥坑里的人,比如你。

”是不是挺熟,有那么股子“今天我们大家欢聚在这里,一起发烂发臭”的味道?

随之而来的,是父母俩人鸡飞狗跳地魔法对轰。

可见老郑家从上一辈就显示出了疯批基因。

接下来,回归正题,讲讲剧集前几集的核心内容,关于郑西决。

去年西决曾想过留学,后来因为谈了个名叫陈嫣的女朋友,便决定为了爱情放弃留学,留学相关资料在他回龙城之前留在了东霓那。

没想到,东霓竟然帮他申请到了英国的学校,此次回来还把入学通知带了过来。

以前的西决肯定毫不犹豫去英国,可如今为了对陈嫣负责,他毅然选择留在龙城。

东霓却说她回三叔家前就见过陈嫣,并把入学通知给对方看了,这个陈嫣不是省油的灯,必然要耽误西决的前途。

西决却怪东霓管得太宽,急着去找陈嫣解释。

陈嫣果然有些“绿茶”在身上,听西决说东霓明天就走,晚上要同他和南音好好聊聊,陈嫣故意喝了芒果奶茶令自己过敏,使得西决陪她在医院待了一晚上,都没来得及去送东霓。

之所以陈嫣会如此,是因为她身上的确有秘密。

她就是当年同老四郑鸿,也就是西决小叔传出师生恋的女生唐若琳。

刚认识西决时,她并不知道西决和郑鸿的关系,后来知道了,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一直都没有向西决坦白。

东霓走后,毫不知情的西决,依然沉浸在幸福中。

他先是带着陈嫣去给郑鸿打扫宿舍,无形中为两人制造了多年后再次相见的机会。

接着没过多久,他又把陈嫣带到了三叔三婶(老三郑彬和妻子郝琳)面前,算是见了家长。

没承想,就在西决向陈嫣提出结婚时,从来都不在乎物质的陈嫣,突然提出一个要求——结婚得有一套婚房,没钱你问你三叔借,三天内如果没弄到钱,咱俩就分手。

更令西决崩溃的是,三叔三婶得知情况后主动给了他钱,可当他连忙再去找陈嫣之时,人家关机了,也辞职了,完全不见踪影。

咋回事呢?

一方面,再次见到郑鸿后,陈嫣发现自己依然深爱着对方;另一方面,现在唐若琳这个名字突然开始被好多人讨论,她知道再这样下去肯定要瞒不住。

于是,为了逃避,也为了不伤害西决,她便选择悄然离开。

东霓老早就知道陈嫣就是唐若琳,很多人突然开始讨论唐若琳,也是她设计在校园论坛上发帖搞出来的,目的就是把陈嫣逼走。

由于父亲住院,东霓也从国外飞回龙城。

在郑东霓的步步紧逼下,西决不得不接受陈嫣和小叔才是两情相悦,他很伤心没有错,可是你绝对想不到,伤着伤着,他竟然就“圣”了起来。

具体来说,就是想尽办法令陈嫣和小叔这对CP修成正果。

小叔怕伤害到大侄子,没有勇气面对感情想要逃避,西决就追到火车站去劝小叔:幸福就在眼前,你为什么要苦着自己!

三叔三婶反对小叔和陈嫣在一起,他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努力劝说:家人们,小叔找到幸福是好事,咱们应该祝福他啊!

狗血吧,狗血就对了。

对于一个对“龙城三部曲”没有青春滤镜的人而言,从某种层面看,狗血正是这部剧和原小说的精髓。

这可不是我一个人说的,官方在宣传的时候,曾打出的话题也是“集狗血之大成”。

关于狗血,针对西决、东霓和南音我分别再举一个例子。

在西决这边,都说走出上一段恋情阴影的办法,就是展开一段新恋情,很快一个大姐姐就来到了他面前,给了他从未有过的温暖。

然而,这个大姐姐其实是个有夫之妇。

在小说里,她还经常在房子里“招待朋友”,并且她和西决混在一起,还是东霓把暂时没法回家的西决安排在这个闺蜜家,两人被动朝夕相对才有的结果。

东霓这边,她的老公方靖晖是个渣男,隐瞒了自己在国内开公司很有钱的事实。

同时,他表面上答应了东霓不急着生孩子,实际,则偷偷把东霓的避孕药换成了黄体酮,令东霓怀了孕。

东霓想要打掉孩子被西决拦下,根据小说描述,东霓最后生下来的是个缺陷儿……

在东霓想要堕胎时,还有这样一个情节。

护士以为姐弟俩是夫妻,让他们统一下意见要不要堕胎,东霓表示“他不是孩子的父亲”,而西决为了阻止打胎则直呼“我就是,我不同意”。

如果你磕到了某种骨科,恭喜你答对了。

小说中就是这样设计的,这对堂姐弟的情感非常暧昧不清,东霓总是破坏西决和别人的恋情,后来她还得知西决原来是抱养而来,并非郑家血脉。

南音这边,因为从小被宠溺,她养成任性骄纵的性格。

高中时期,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和男同学苏远智早恋,为了和苏远智结婚与家人反目,结果,苏远智的父母反对他们在一起,而苏远智本人由此短暂消失了。

也就是在这期间,南音遇到另外一个男生,并与之发生了关系。

尽管后来苏远智出现,南音选择了和他结婚,可苏远智却因为南音的这段背叛,开始了对南音反复折磨……

总而言之吧,对于这样一部自带狗血标签的剧,剧情层面我觉得没啥好评论的,硬要评不是不能,而是不值。

唯一的问题只在于,在国产剧能允许的尺度内,它能够保留多少狗血,又有哪些狗血被怎么样的进行删改。

所以最后,咱们还是说说争议最大的演员问题吧。

不夸张的讲,饰演年轻一代的所有人,无论是年龄和外形,与原小说都不怎么贴。

马伊琍饰演的东霓,首先就不美艳,其次哪怕用了滤镜磨皮,妆造尽量靠近御姐,也完全不像26岁的潇洒大美女。

我反对年龄歧视,马伊琍演技也可以,但是咱没必要硬撑着饰演不适合的角色。

无神的双眼和严重的法令纹,处处透出的成熟与阅历,确实与角色设定不符。

特别是当她管只比她大两岁的演员刘琳叫三婶之时,那场面的尴尬,真的能让人用脚抠出三室一厅来。

类似的,还有饰演陈嫣的王维维。

小说里的陈嫣二十多岁,有那么点文艺气质,可王维维在剧中的外形和状态,更趋向于中年女性一些,完全不是二十来岁小姑娘的模样。

白宇33岁,饰演的西决大学刚毕业一年,可以看做是23岁左右。

的确有人33岁时还能有满满的少年感,白宇的气质也不错,但就剧中的状态来看,有些镜头,白宇的视觉年龄看起来还是有点大。

还有南音的扮演者李婷婷,她本人27岁。

南音前期是高中生,大概也就是17-18岁的样子,整体状态还可以,不过配合用力过猛的演绎方式,多少是有点让人接受无能。

如此种种,难怪有网友感叹,青春疼痛文学变成了中年家庭伦理剧。

客观来说,剧中演员的演技大体上是不错的,特别是高鑫、刘琳的表现,非常具有说服力,多看几集之后,确实会因为演技而稀释掉一些角色不贴脸的观感。

然而,面对这部剧未来还要不断企图治好我低血压的剧情,我真的快要无福消受。

你是如何看待这部剧的,不妨评论区分享一下。

通过这部剧,我想起了这几年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给中年女演员一个机会。

我觉得,中年女演员应该在荧幕上大放异彩,但那应该是通过扎实多元有深度的剧本,和匹配年龄与外形的角色,而不是去演不符合自身的那些角色。

中年女演员不能演爱情戏吗?

当然能,但是四五十岁去扮演一个20来岁人的情感状态,那多半就不怎么靠谱了。

认同我说的,就点赞、关注支持一下吧。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沼泽

 10 ) 江薏的头发能洗洗嘛,冷杉是关系户吧

前排提醒各位观众看过原著小说的劝大家谨慎观看。

看繁花里马伊琍就找找她别的剧看,然后还想龙城是什么?

一看才知道就是笛安的《东霓》《西决》《南音》,不在太原拍也能接受,这些人拍青春文学年纪有点不太符合了,可能也为了照顾女主,演员整体偏成熟,看马伊琍的外形演东霓这点一刚开始看比较抵触,那个妆发实在不太像追她的人都能排队的样子,但是我也要承认看剧过程中对马演的东霓是有所改观的,有些地方她确实是演到了,东霓这个角色得复杂性也需要一定的阅历和演技做支撑。

南音作的不可爱茶的也不够彻底,只会大喊大叫没意思,主演里西决估计是唯一一个和原著贴边的角色了(整部剧还有三叔三婶,雪碧),没想到最让我破防的是永远洗不干净头的又老又干瘪的江薏和一出现就如蜂蜜狗一样膨胀的冷杉(看看这个好听的名字怎么配那样一张脸),原著的帅哥变成这样?

是关系户吧,导演选演员不看原著的?

我又天真了,想想能找马伊琍演东霓的剧组(有人说这剧是马姐组的局,我真有点信了)还能期待什么啊!

演员说完说剧情,一开始我还对照着看,因为剧里的cp实在磕不下去(真的导演你拍东霓西决伪骨科都比西决江薏,东霓冷杉看着顺眼),就跳着看看,到最后昭昭死之后西决回北京哭那段,和江薏的对话给我看麻了,即使那么不喜欢演江薏这个演员但在这一刻我真心替这个角色不值,成年人的世界为什么别人要为了你的自私买单呢,西决这里人设也不说崩就是没有改编好,原著里我一直觉得他是隐藏的很好的疯子,东霓那种表面疯情绪不稳定不吓人,他这种才吓人有自毁倾向,剧里西决的疯也算藏在圣父的标签下,可是败就败在表现出来的效果不好,铺垫也不足,这方面编剧的改编能力和导演的节奏掌控都要背锅,折腾这么一出最后结局又强行合家欢,逻辑下线,真有点白瞎东霓和西决的演技了,导演真不合适拍这种家庭伦理剧,节奏总差着一口气,编剧也是明显偷懒了,有些东西就硬往上靠。

写了这么多我也痛快了,江薏和冷杉真是我的怨念了,什么剧有关系户那段都不好看。

《龙城》短评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6分钟前
  • 你都如何回忆我
  • 较差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9分钟前
  • 还行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13分钟前
  • 北京秀才
  • 还行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17分钟前
  • 大时代
  • 还行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21分钟前
  • 发条橙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