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诺拉与母亲
DAU. Nora Mother,DAU. 罗拉母亲(港),DAU 3: NORA AND MOTHER,ДАУ. НОРА МАМА
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叶卡捷琳娜·厄特尔
主演:Teodor Currentzis,Lydia Shchegoleva,Radmila Shegoleva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乌克兰,英国,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0
简介:诺拉的婚姻令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边远省份来到国家首都莫斯科,和她的知名科学家丈夫一起,居住在一个条件优越的秘密机构。诺拉的母亲自她婚后第一次来看望她,这不仅是一次母亲对女儿的平常问候,也是对她生活的全面观察与无痕压迫——诺拉和丈夫之间似乎出现了问题,而家庭矛盾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割裂与叹息。封闭的场景困住了角..详细 >
相同的时间地点,相同的摄影机,却拍出与DAU系列已释出的几部电影截然不同的质感,我想这就是这个项目多变的魅力所在吧。
比起前两部要缓和许多,母亲与女儿之间单场景对话,考验演员临场演技台词功底和摄影师拍摄水平。时间线推到朗道年轻时候,总体来说是一部非常文学化地将上层人的内心纠葛和宿命感表现了出来的生活片段
真正意义上第一部让我由衷称赞的DAU,触动自己的终究还是那些脱离于这个创作体系建立下的先行思维局限之外的东西啊。当逐渐习惯观看挖掘,这个“世界”或许会瓦解成一个个它曾试图去颠覆改变的存在,起码就电影这个“狭小”的层面,它可能正在进行重组进而实在起来。
深谙的情感道理随着母女之间的碎碎念争执倾泻而出
据说几十部,看到哪一部算哪一部吧。不到90分钟,却拍出了2小时的细碎感。笨重。
我不愛,我不愛,我不愛。我愛你、我不愛你,不,你不愛我,婊子、妓女、禽獸。晚安我的女兒,我的摯愛,晚安媽媽。我居然想起陳染的私人生活。
比起跳出铁锅,青蛙宁愿被温水煮熟,死路一条罢了
我的世界开始下雪,冷得让我无法多爱一天。冲突是抹去的,在文本、镜头之外的。一整段对话不同机位的不断拷问让人惊叹。契诃夫式婚姻生活琐碎的苏联再现,言语的暴力和冷暴力不亚于暴力本身。
这部稍微像是正常影片,三个牢笼的束缚,喘不过气来。
很烦非要抓着DAU产生背景去批判的人。虽然较之前的场景和人物都简单,但这部的现实意义绝对是足够大的,这讨论的也绝对不是苏联式的家庭问题,这是全世界人民所面临的家庭问题。(那件貂真的挺好看的)
还好不是啥行为艺术,就是非常正常的艺术电影罢了,特别像秋日奏鸣曲,母女互相伤害的亲情无止境,表演很好
看得感觉我被骂了。。
3.5吧,没太看懂。女主还不错
形式上并未觉得有多么创新之处,从故事层面来讲也有些单薄,好看的地方还是对母女关系深层次的探讨,有点伯格曼秋日奏鸣曲的意思,都是舞台感非常浓重,当然不及伯格曼处理得有深度,对话写得倒是不错。
2020-DY-076 补标,2020.4.29
俄罗斯的影片风格真是很鲜明
no no no いいえ 大家都是坐在封閉空間逼逼賴賴 「海上花」倒是比這種偽自然主義還要自然
实际上,母亲与女儿在同一封闭空间内渴望互相了解、彼此安慰却终不能抵达。所以女儿的崩溃焦虑与母亲的平静怜惜始终无法相交,由此才产生了一场激烈的对手戏,这一段几乎揭露了人们无论以何种身份连结终究无法真正共同化解痛苦的本质。她们生活的背景,或者说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使得她们人际关系有限,活动范围有限。有限空间里发生的一切,只有细小的活动和繁多的对话,时而平静时而狂躁,剥丝抽茧地越发接近琐屑里的伤痛。而呈现出的室内与室外的对比、生活细节里悄然发生的动作(外景、钟表、狗……),都在扩大着屋中人的内心焦虑,人是被生活驯服的,还是人可以驯服生活,无法找到答案。这是它给出的命题。
我就当它是一部单独的电影。哦,好水。本来自己女儿没有产后抑郁(打个比方),老妈一来“己所不欲,欲施于人”。
从来没看懂这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