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看到的好片太多了,《大电影2》显得很平庸。
这使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1906年毕加索曾为美国文学家格特鲁德·斯坦因女士画过一幅肖像,经过几个月努力,这位怪女士的素描终于完成了。
那是一件非常高尚的艺术作品,有非洲野兽面具风格及毕加索伊比亚祖先的凶暴特色。
当斯坦因终于看到她盼了许久且墨渍未干的画像时,心一下荡到谷底,她悲伤地说:亲爱的毕加索,我看起来不像那样吧。
毕加索回答:你会的。
十年后,评论界一致认为,这幅画与女作家的内在气质是一致的。
三十年后,格特鲁德·斯坦因回忆,她的画像中惟有毕加 索画的那幅表现了真真实实的她。
如今这件作品被认为是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
毕加索的画迫使我自问:“他看到了什么才画出这样的画?
”......我相信,好电影不需要模仿与雕凿。
感觉还不错的一部电影,演员表演也不错,感觉傻傻的,但还行吧,爱森斯坦说:镜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我们引向感情,感情又将我们引向思想,趣事乐多多,生活总是这样,喜怒哀乐成了生活的日常,有着爱人,情感成了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虽然荒唐吧!
但也有温馨和快乐,还有幸福,有些人也许可能觉得烂,但也有精华的所在,每一份演员的努力都在绽放光芒
见到不少人评论该剧,还加上了毫不客气的评论,这是好事。
人民当家作主了么,要是连评论的时候都只是像一客人,评出来的东西绝对是不冷不热的,没意思。
但是话说回来,我是一个向导演致敬的人。
见到上面不少“牛”人开骂了,说此片是“抄袭”,这真的是荒天下之大谬是也。
有相同的桥段,相同的主题,就叫做“抄袭”了么?
这我是要为导演鸣冤的。
在电影的众多手法中,有一手法是后现代主义得最厉害的,叫做“戏仿”。
君不见伟大的英国电影《僵尸肖恩》?
即使不拿这万金油式的后现代理论说事儿,咱也能瞧瞧老祖宗苏东坡,人家搞诗词的时候,不也弄了好几首用李杜白等的原句拼凑的词么?
伟大的艺术,本来就是出自人民娱乐用的,有了商业的养育,才可能成就最纯正的艺术源泉。
或许看到我说这么一句话,看官们又会说我这那的了,可是兄弟,文艺复兴还是因为有了那么一个家族给弗洛伦萨猛烈的投资,才像野火一样燃烧了整个欧洲呢。
爷您不能因为单说后面慢慢出来的独立的艺术是那么那么的原创与不鸟商业,就断定您伟大的艺术它爸不是些通俗艺术吧?
再说了,拼贴画,也是一种艺术。
艺术本身的价值,在于创作者的心血,而不在于油画布上的油彩是否画匠自己研制出来的独特配方吧?
有人会醉心于油彩颜料本身的美感,但也不能阻止别人欣赏用这些油彩颜料涂抹出的一片苍穹,这是对艺术真正能有理解能力的鉴赏家们共有的认识,也是艺评精英们该有的惺惺相惜的态度。
至于那些少量的,认为自己买了两张盗版文艺DVD,看了下剧情,就懂得艺术的人,还是放尊重点,别再出些指责《吉祥三宝》抄袭《Le Papilon》的闹剧了。
懂点基础乐理(我是指具有简谱识谱基础的)人们都能够轻易地指出,两首曲子根本没有相同的旋律。
希望卖弄自己的小资情调的话,跟你的小资群众炫耀去,小资们的无知加上菜市场大婶骂街的口吻只会让您显得更草根。
最后,还是向导演致敬。
这电影能上电影院,客官我的票请预留。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感想很一般但印象还不坏只是从头到尾就记住两句台词“我还就当导演了”、“演员的身体不是属于演员的”剧情超简单甚至没有善恶间隔所有人都为了活下去或活的更好点在荒唐着可惜现实太残酷命运太巧合谁也不能说追求一个有夫之妇就是错谁也不能说演员自保玩炒作就是过谁也不能说夫妻相互诱惑就是堕落谁也不能说当个便宜爹就一定是傻只不过很多时候老天爷没给我们更好的选择虽然最后文耀领悟了人要“贱”才能生存的道理但他的苦涩未必就能这样如梦初醒般的恍然大明白毕竟这个年代还有太多人不明不白的就当了便宜爹“人至贱则无敌”流传甚广全国各地几乎能说出上百个方言版本像我的理解就很个别(在此不得不提的是我毕生的偶像迪哥姓吴)但恐怕没有谁能像文耀理解的这般透彻了在影片的后期文耀抱着刚刚出生的文化虽然他明知道这不是他的孩子却仍然要坚持出兴奋的笑容只是这笑看起来有太多委屈看的我都动容影片初期黑皮黄渤的戏份算是比较出彩了但仍是感觉欠缺点什么演的太突兀也太短暂中期文耀和阿毛的选秀集中恶搞了当前娱乐圈一些已经比较恶搞的事对于片中的女主角还是很值得夸耀的至少她的相貌已经足矣征服观众(女王、护士、足球宝贝、宫女不多说么了)跟片中一样我也想像文耀似的拍些自己的电影来记录些什么只是有了他的经验绝对不能拿最爱的人来当女主角
都说中国文学没有中没有真正的悲剧,没想到中国电影中也找不到真正的悲剧。
大电影2花了五分之四的篇幅铺垫了一场悲剧所需要的一切元素,却以一个被阉割的虚假的大团圆的结局做结了。
可以继续挖掘的,却不去超越,不知道是导演不愿意,还是导演不可以。
荒唐看似荒唐,其实是另一种寄托和定位,片中围绕一个都世中的小人物,一个不成功的图书推销员,偶然的机会让他做了导演,拍起了电影,正是电影让他拥有了一个欺骗自己借口,我从事的是艺术的工作,它让我超越了我现在不完美的生活。
一部看似荒唐的电影却能够打动观众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感诉求,是因为喜剧中出现的现实这个字眼,却能够狠狠的敲打我们的内心无论作为那一种身份都会在生活中遇到阻碍,小时候吃不到棒棒糖是现实,中学时被暗恋对象拒绝也是现实,直到成年以后才发现以前的那些挫折都是小菜一碟,解决温饱,努力奔小康才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就算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背后被人踩上几脚,忙忙碌碌疲于奔命也只能把辛苦往肚子里咽,这就是现代都世人所要面对的安身立命。
话剧的开头,剧本上也是改编名作,但是显然导演是阿甘不是孟京辉,形式也是广电管辖下的电影,不是独立小剧场的先锋戏剧。
整个的感觉就是放不开,或者是放开了但是被阉了。
此片cast绝对是一流的,汇集了内地香港最好的一批演员。
强调一下,是演员,不是明星。
郭涛不用说了,熟悉他的都知道 等待戈多 恋爱的犀牛 活着等等,而不是近来的 石头。
刘心悠是新生代的小美女。
张达明、李灿森这都是香港能上能下的金牌龙套。
就连林家栋这种,也是近年来越来越显出可塑之才,表现抢眼。
可惜的是,导演似乎差点火候。
想来这样一部片,无论是给王晶,还是给擅长黑色幽默的彭浩翔,都不至于如此要激情没激情,要黑色没黑色。
但是,还是要称赞一点的就是,这一片,或者大电影这个系列,代表着一种趋势。
那就是我们就是为了拍一部娱乐大家的电影,而不是追求某种意义。
美国的昆汀说把电影拍有趣了再讲究逻辑完整,香港的肥彭也让我们知道就算是日本av女星也要看哪个来导。
国产电影以前是为了某某服务,后来是为了冲奥赶美强挣一个面子,现在从大电影身上我看到,这就是为了娱乐大众。
娱乐大众是什么,在美国人看来就是每年秀一秀姑娘的mimi,yy一下当世界警察,中国人来看,除了看声称自己不三级的黄金甲,我们还可以yy一把他就是三级。
如果把此片当作一部话剧来看,个个演员的表演无疑义都是一流的。
无论是郭涛开场的话剧式独白,还是李奇都能倒背如流的:用画面引入感情,用感情引入。。。
都显的小剧场高水准。
但是串起来就完全散掉了,也许是导演的功力不足,也许是这么一个故事确实太荒谬,我们当前的生活并不足以承受。
从剧尾的人至贱则无敌可见一斑。
有趣的是,这一句虽然是近一年来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怪的事情,但是无论是趣味性还是讽刺性都不足。
因为,类似于芙蓉xx、李x春这样颠倒的审美价值观,正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与不相匹配的文化精神带来的。
不去讨论整体的种种。
影片还是颇有些细节值得欣赏的。
美女刘心悠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早晨大号被拿着镜头猛拍的可爱表情。
郭涛是开场的独白,感觉回到了当年他演恋爱的犀牛。
李灿森那个发型已经足够搞笑,至于“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交配的好季节”更加爆笑的表演。
张达明差一点回到AV那个阻止大学生拍戏的仓库管理员,还好及时的转弯。
英壮中英文夹杂挤公交,还谎称我在hong kong(发音真是无论普通话,粤语,英文都不对,有够故意)。
至于剧中那个试镜反而试了导演的女临时(谁演的?
),更加是以一句“我上次拍从刘德华身边走过去那场戏”让我十分的欢乐。
除此之外片子还恶搞了很多当前的流行现象,有的搞得不错,有的则略显恶心,尤其是超女相关。
画面的处理上则是让人颇为称赞,从一开始的虚拟化的上海,到整体色彩斑斓的动画感,或者是郭涛脚上那双五颜六色的袜子,都是尽量的让你放松。
一切为了娱乐,就这么简单。
一句话总结:够胆在电影里将台湾水电工和黄金甲并称为三级片范本的,就是好电影!
大智则大愚大愚则大爱大爱则大智
《大电影2.0——两个傻瓜的荒唐事》——无产阶级的集体狂欢 文/fnxobo一楼给这个片子孕育者——星美,拍出了我喜欢的电影!
大上海,几个五湖四海的无产阶级小市民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了一起。
一个四川图书推销员兼“流氓导演”。
一个落魄的、胸怀电影梦的香港青年。
一个教授家的操着北京话的陕西小保姆。
故事从四川图书推销员的工作开始:公交车上,文耀(郭涛 饰)向各种人推销着自己的书——《新婚指南》。
这段很有意思,类似于《天下第二》中松三爷回忆那段,文耀在推销过程中回忆着自己的爷爷和爸爸作为摄影师的辉煌,画面诙谐而温暖。
而诸多乘客的扮演者中不乏一些亮点:惊艳的孕妇、淡定的老者、羞涩的黑哥们(可能是第一次拍电影)、以及两个重要人物——行将倒闭的音像出版社老板赵希(英壮 饰)、《疯狂的石头》灵魂附体的小偷(黄渤 饰)。
赵希的出现是不经意的,在上海的公交上接电话却声称自己是在HONGKONG,偶尔憋出几个英文单词,可怜的小人物,在躲债吧!
文耀也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现赵希是自己的老同学,然后做出另赵希不齿的举动,像卖保险一样卖了他一本《新婚指南》,(推销保险的不要拍我,中国的保险营销确实水平太低了,HOHO)。
而赵希的举动同样另人汗颜,一本五十八块的书,他拿出五十块,堂而皇之地说“不用找了啊”,旋即匆忙下车。
接触时间虽不多,但是他已然注定成为文耀的“贵人”。
小偷的出现是点睛之笔,是文耀灵感的来源。
做为一部轻松搞笑的电影,文耀和小偷的追逐充满了无厘头式的幽默。
两个人跑过了上海的大街小巷,从艳阳高照一直跑到华灯初上。
看黄渤跑步的样子,那简直就是《疯狂的石头》的灵魂附体,而他说的话也简直就是黑皮再现“大哥,你也太敬业了,就一百块钱,都追到黄浦江上了。
我这双鞋还二百呢”。
文耀强卖小偷《新婚指南》时黄渤又说“大哥,咱们这是谁抢谁啊”。
大哥,你这书有DVD版的吗?
就是这句话,点醒了文耀,使其萌发了拍摄《新婚指南》的念头。
这里要说明一下文耀的生活背景,人近中年,收入微薄、极其辛苦的推销员工作,又一个在宠物中心工作的漂亮老婆小鱼(刘心悠 饰),租一个同样是小市民的香港房东(张达明 饰)的破房子,经常交不起房租,不敢要孩子,以及,定期的、任务一样的性生活。
这是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底层人的生活状态,维持着基本的生存,不敢添丁,不敢生病,不容易悲,但生活有改观的希望时却极容易喜,像蚂蚁一样辛勤劳作,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承受着国家低工资政策的恶果(HOHO,跑题了)。
文耀就是千万个我们中的一员,他深爱着自己的老婆,拼命追回钱包也仅仅是因为里面的老婆的照片而不是那一百块钱,而影片中这样温暖人心的举动又出现了多次。
有了小偷的提醒,文耀认准了拍摄《新婚指南》是条生财之路,他想到了赵希,那个音像出版社的破落小老板,他联系了赵希,赵只是说感兴趣就没了下文。
灵感如泉涌,文思如尿崩。
拍!
一定要拍!
文耀卖掉了自己祖传的古董式的美国军用13MM摄影机,买了一部准专业的数码摄,自封导演,把自己的家当作摄影棚,准备开拍。
没有演员!
邻居小毛(李灿森 饰)最先入主男主角。
这个热爱电影的落魄小青年,可以认为他是从香港来的“海漂”,来寻找自己的艺术生命。
两个人在阳台做着各自的“行为艺术”时对上了眼(一个在瞎拍,一个独自跳国标),两个人除了因为电影一拍即合,更因为穷困潦倒而惺惺相惜。
两个人的剧组开始“海选演员”,我相信这些参加选秀的演员都是住在附近的,同样是无产阶级的小市民。
选秀这段很搞笑,各色人等爆笑登场,不断挑战你的笑神经。
导演不忘顺便恶搞一下其他文化现象:电视选秀的评委、超女快男、芙蓉姐姐、后舍男孩、以及,娱乐圈中的“潜规则”——美凤(谢娜 饰)隆重登场。
不得不佩服精灵般的谢娜,这样的搞笑电影中,谢的风格完全融入了剧中,她操着一口貌似湖北武汉方言(方言高手看过了请指正一下)的普通话大谈特谈演员的职业素养和“演员的身体属于导演”的不变哲理,这一段可以说是又一个爆笑,字字珠玑,如滔滔之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美凤偷偷的用自己的手机摄录试戏经过,如她所愿,骗取了文耀和衣上床示范。
事后通过自己的剪辑公布于众,就成了导演“强行潜规则女演员”事件。
戏剧化的效果出现了,文耀原以为自己根本没有名声,不怕美凤的要挟,哪知在“嗜臭成性”的娱乐媒体眼中,他恰恰成了最好的报道题材,一时间,“流氓导演”文耀占据了娱乐头条,一夜之间变得人人皆知。
观众看到这都知道影片在映射什么了。
HOHO,看来阿甘导演对圈内的事情也看不惯啊。
巨大的“名人”冲击效应立刻就显示出了它的无比优越性,正当发行商威胁赵希收购裁员他的公司的时候,文耀适时出现,发行商像发现金山一样的欢喜,一句“就是他,就是他,他拍的狗屎我都要”道出了浮躁的娱乐圈以及浮躁、跟风的观众最迫切的需要,也道出了恶俗的文化现象是大众土壤滋养起来的不变真理。
并当场给了文耀数万拍戏订金,文耀不觉间成了赵希公司围绕的工作中心。
有了资金,有了公司支持,文耀精神倍满。
这时又出现了他所期望的女主角——一个在教授家当保姆的陕西小妹(姚晨 饰)。
应该说姚晨接戏很聪明,因为《武林外传》的强势,太多人认为郭芙蓉就是姚晨的路线,而在没有大火之前,继续类似的搞笑风格还是能为姚晨增加一些人气的。
而片子中的表演也证明,姚晨演搞笑剧大有前途。
特别是她试戏那段台词“春暖花开,冰河解冻,万物复苏,双蝶纷飞,狗熊撒欢,这是个交配的好季节”,如样板戏式的表演方式,让人爆笑不已!
也许也只有姚晨能演出这样的效果吧。
拍摄在顺利进行,甚至房东为追求电影梦也强烈要求参加拍摄。
细心的观众观察一下,两位香港演员李灿森和张达明,长得特别像,两人一左一右站在姚晨身边,扮装亚当们和夏娃,再次爆笑!
然而危险也在悄悄降临中,文耀的漂亮老婆引起了一个钻石王老五(林家栋 饰)的兴趣,不段羡殷勤;记者为深入挖掘“流氓导演”而去采访刘心悠,弄得佳人心烦意乱,进而要探究自己老公究竟在干些什么。
所以,她发现了几个小人物在她的家里拍摄电影,她只看到“乌烟瘴气”,她只看到自己的老公“不务正业”。
爆发,爆发,两个人的爆发。
相濡以沫的爱人应该会对这段异常敏感吧,女人对男人的失望、男人养家压力的彻底迸发,与眼泪、与情感,交织成一曲令人心酸的无产阶级赞歌!
“我他妈的都四十了,还租这样一个破房子!
”、“我不求很多钱,我只想你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有多少男人为了心爱的家想尽办法去拼得更多的金钱,忍受长期的白眼,承受长期的压力,闷头苦干,只为求得落脚之家。
无奈房价飙升,国家以牺牲民生的方式提升经济总量,让中国普通的男人和女人都苦不堪言!
文耀的家在爆发,下面有同样感受的观众也在默默地心痛吧。
冲突之后,文耀在阳台上郁闷,遇见了他的剧组成员,小毛和小保姆。
两个人的一番“人至贱则无敌”的伟大理论兼重要思想,点醒了文耀。
这个“贱”不是下贱,而是卑微之下的破釜沉舟的心态,因为太底层,因为太渺小,只有豁出去的气概才能获得生存获得成功!
影片中,三个人面向星空天际,大声高喊“人至贱无敌”“我们是三贱客”等“贱”口号,镜头在贫民区旋转,那样的老房子,那样的破巷子,那样的昏黄的灯光,以及那样的底层人民爆发出来的好好活的期望,画面中的事物破烂不堪,画面却美得让人感动!
笑,星爷似的苦情的笑,笑得人心疼。
导演在向周星驰致敬吗?
老婆要回娘家,这时,赵希公司的“欧巴桑”级的员工带着礼品来看望文耀,他们只求文耀能继续拍好片子,因为他们的生计维系在这个片子上,文耀掌控着他们的前途!
升华!
文耀此刻得到了升华!
无产阶级姐妹带来的有私关怀温暖了老婆的心,原来老公所作的事那么高尚,原来老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两个人最后一次斗嘴似的争吵之后,赤身裸体的拥抱在了一起……可惜的是导演并没有给这段过多的戏份,其实这场床戏应该大拍特拍一下,有感情的爆发,有剧情的铺垫,有观众的共鸣,什么色戒回形针,用到这应该会更饱满!接下去就是两个人自娱自乐似的拍摄,各种服装道具上场,为《婚姻指南》添砖加瓦,SM、COSPLAY、护士、制服诱惑……顺便恶搞了一下《黄金甲》。
呵呵,这段估计也给很多观众顺便扫了一下盲。
一个高潮过去,一个低潮迎来,MD中国特色出场了——文化稽查大队!
靠,这在公仆眼中就是拍三级片啊,传播淫秽文化,不和谐啊!
还好,管事的小头头蛮喜欢这个片子,只是扣留了设备,让文耀拿下许可证再来赎。
引子就此来了,没了设备,发行商逼得又紧,小鱼不忍文耀痛苦,终于找了那个钻石王老五——借钱!
搭了人情,请人吃饭,还不小心喝醉了酒,结果,被他妈的糟蹋了!
导演要往苦情戏转型吗?
个人十分不喜欢这段!
贺岁电影还是少出现这样的不和谐剧情为好啊。
更郁闷的是,文耀去医院做生殖检查,很郁闷的发现自己患了无精症(MD没有小蝌蚪还浪费了以前那么多套套!
大家不要拍我),这事他没有告诉小鱼。
这里的一处细节是,取精的时候,文耀看着满是性感美女的图片没嘛反应,换上小鱼的头像才可以!
好男人啊!
有几个男人能这样啊,导演有点太理想化了吧。
不过我倒是相信有这样的男人,爱得坚定嘛(就不夸自己了)。
接下去的事情顺利了很多,片子获得了成功,文耀有了自己很好的前途。
然后,小鱼,乐疯了一般地宣布:我怀孕了!!
!!!
无精症?
怀孕?文耀,竟然没有声张?
难道在怀疑医院的水平吗?再后来就是小鱼生下了孩子,文耀竟然也乐在其中。
其实观众知道小鱼是被强奸后怀孕的,小鱼说不会做影响家庭的任何事情,所以她不会声张;并且她不知道文耀的无精症,她相信这就是文耀的孩子,所以她满怀幸福。
有些观众奇怪文耀的反应,导演秀豆了吧,被戴绿帽子还那么高兴?
我觉得导演这样处理倒是蛮有水平的,一个以前失败的男人,一个深爱着老婆的男人,相信他也像小鱼一样,不会做任何影响家庭的事情。
况且他知道小鱼对他的感情,不用猜也知道小鱼为自己受了怎样的痛苦,所以,他也宁愿不声张,他也宁愿认为这是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圆满了。
两个人这么坚定的感情,两个人这么的相互理解,弥足珍贵!
看到最后竟有了一些小小的、酸楚的感动。
真正的大城小爱!
说是《大电影2.0》,其实已经脱离了与《大电影1》的联系,可以说2.0要精彩了很多,也多了太多的深度。
导演不再一味地恶搞,然后生搬硬套的加进一些感情、感动。
而是静下心来讲故事,讲我们无产阶级兄弟姐妹的故事,在大大的城市里,有着这么一大群小小的我们,辛勤地工作,快乐地生活,认真地爱……满怀希望!
正如影名所说,讲述两个“傻瓜”的荒唐故事。
生活在大都市底层的居民,面对生活的压力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也许他们身上有着最朴素的东西,而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在原则问题上选择妥协,但这也许是对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
挺无聊的,笑点提不上去。
听Joan介绍说是很搞笑,看完之后,怀疑她的幽默细胞是不是有问题…这部片子没到达很搞笑的程度吧,勉强撮合而已吧…还有她怎么能把郭涛说成是姜武呢,想必是没有看过疯狂的石头吧…难道这是“代沟”?我们是同龄人嘛…
特意搞笑的老套路
一遍够了,导演拍什么不像什么,强
原声还不错呢演员表演也不错很难得再次看见李灿森啊 惊喜比大电影1 强~
让人心疼让人忧的幽默啊
节奏,情节都不错。
那本《新婚指南》
于我感觉不如《大电影之数百亿》来得搞笑!
逗死了 呵呵··· 虽然烂吧···
不知所云的烂片
姚晨是跟掌柜的学的陕西话吗
恶搞也是需要水平的,这片子太粗制滥造了,谢娜那段不错 :)
没意思,真的没意思,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我不知道这电影要讲些什么。。。女主角还挺漂亮的。。。
很可爱的人~
没那么差,结尾烂了
好吧,我承认比第一部好,但是还是很阿甘。就这些。
不好看
好黑啊,新婚指南原来最重要的是在床上。
人果然是至贱则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