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对方需求。
你为什么想当缉毒警察?
跟着我,我可以实现你当警探的梦想!
2,抓住对方把柄,没有把柄制造把柄。
不犯点错,人就不会信任你。
你吸毒了,你有老婆和女儿,别乱来。
(给钱,没成功)3,树立权威形象。
我抓的犯人怎么怎么多,我案子多少多少个,监狱为我而开。
我是你的导师,我带你上道。
4,找共同点。
我也有老婆还有4个儿子,你和我当年一样热血,我理解你,第一次都是很恐惧的。
5,赞扬。
夸晕你,你老厉害了,你身手不凡,你眼光敏锐,你是这块料子,你能成为街头最牛的警察,你有领导气质。
6,畅想未来。
你是要坐在办公室,处理文件,还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缉毒警察?
如果你照我说的,我让你几天就成为优秀的缉毒警察。
一年半成为警探,升值加薪。
我要培养你,培养你成为接班人,成为领导,他们都不行,他们都是傻子。
7,大家都这样。
街头警察必须这样才能活,你看周边的警察都是这样。
他们都习惯了把赃款占为己有,你也得这样才能算作其中一员。
8,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
上头只是想收点保护费,我会保护你不让你坐牢,结果把毒枭给杀了。
我们一会儿让那谁教你怎么录假口供,先到线人家送钱,我做的可都是好事。
实际上是送杰克去死。
要杀杰克前,还在夸奖他,说要培养他,威胁他。
什么叫防不胜防,就是你不知道对方真正要干什么,孙子兵法说,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就是这个道理。
9,做足准备。
为什么如此周密,如果不是意外,老大还是老大,杰克已经死了。
你准备了一整天,不,我准备了一个星期。
我想每一个新踏上社会的年轻人,都会遇到电影中类似的问题。
于是,我们是该相信自己,碰的头破血流,还是低下高贵的头,学习并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我们身边的朋友、亲人以及父母都在说:你年轻,你不懂的还很多,你将来会明白的。
我们有人盲从,有人愤青,有人早早的变成“懂”的人。。。
然而我想问:我们不懂的,我们将来会明白的,是真、善、美的吗?
还是如同电影中一样,肮脏、丑恶的?
如果这个世界交在白纸一样的年轻人手上,会是怎样一种景象?
我猜只会更好,而不会更差。
我们是年轻,我们是某些方面简单,我们是缺乏经验,但是我们拥有更宝贵的:正直和善良。
如果我们不把自己染上这些颜色,哪怕在内心还保有一片干净的领地,等社会资源流转到我们手上的时候,我们或许还可以重塑一个美丽新世界。
那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不必再去了解所谓现实的残酷,不必再被人教诲所谓的“你还年轻、你还不懂”的种种。
阿洛佐,一个无底线的混蛋黑警,一步步把初来的杰克拉入深渊,策划了一起诬陷杰克杀罗杰(黑警的“好朋友”实际是等待十年的蓄钱罐),再让人做掉杰克,死无对证,从而自己金蝉脱壳 ,拿钱赎回自己的命(之前sha俄人了,其实俄人压根没打算他还钱买命只是随口一说),这波算是反噬,自己也死了。
他可以算是自私冷血毫无底线,却能说出满口仁义道德,让人信任的人渣,一开始真的是让徒弟杰克活下来吗不他只是在玩他,还要嘲笑他;杰克面对du没有绝对拒绝已经是步入深渊的第一步,而当他抓住了一个把柄,就会有无限的陷阱在等着他。
坚守与选择,好在他救下了被qj的少女,最后也触发了他的救命稻草。
但是,处于整个社会下的程序,结果亳不公正(抓了犯人也不用坐牢),三位大佬甚至是黑帮促成的规则,真的能改变吗不见得,可能象征着蜗牛的男主已经忘掉他曾经是一只蜗牛…
这电影很久以前看过,但情节完全忘记了。
今天是2021年6月13日,再次看了一遍,有点感触哈,记录一下。
这是一部混黑白两道通吃的老警探在一个菜鸟警察身上翻车的故事。
菜鸟警察第一天去接受老警探丹泽尔的培训考核,他充满了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憧憬,对丹泽尔也是充满了尊重和崇拜。
但是,老警探丹泽尔却没把这菜鸟放在眼里。
从一开始,丹泽尔就让菜鸟违反工作规定:吸毒、酒驾,对毒贩刑讯逼供、抢毒贩的钱和毒品,等等。
丹泽尔的一系列的骚操作让菜鸟的人生观开始左右摇晃。
尤其是丹泽尔枪杀老朋友大毒贩、黑掉100万账款——这样的大手笔,实在是突破了菜鸟警探的底线。
但菜鸟还是忍下来了。
最后,在得知丹泽尔居然安排了黑帮分子来杀害自己后,菜鸟爆发了——结果,老警察丹泽尔死在了俄罗斯黑帮的枪下,把自己玩死了。
大概情节就是如此吧。
影片对老警探丹泽尔的设定至少有两个:一、黑白通吃,很精通江湖规矩。
办大事不拘小节。
要办就办大案子,对街头小混混根本看不上眼。
二、心狠手辣。
对多年的线人大毒枭,前面还称兄道弟,后面就痛下杀手。
再来看看影片里的描述吧:一、丹泽尔因为杀死了俄罗斯黑帮的人,需要在这一天的晚上12点前给俄罗斯人缴纳100万美金,否则老命不保。
丹泽尔与俄罗斯人的纠纷,白道上的人知道(那三个腐败的政府官员),黑道的人也知道。
且大家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俄罗斯黑帮,那是谁都得罪不起的。
那么丹泽尔知不知道俄罗斯人的厉害呢?
当然知道,否则他也不会设局杀害大毒枭拿钱去买命啊!!!
所以,训练日这天,丹泽尔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就是到哪里去弄这100万来解决跟俄罗斯人的纠纷。
那么,他哪有心思去陪这个菜鸟警察,又是抓小混混、又是带着他到自己的情人家里去、又是带他去见三个腐败官员?
他要杀掉大毒枭,拿到100万,完全不需要这个菜鸟警察好吧!
二、就算需要这个菜鸟警察顶包,丹泽尔也不需要逼着菜鸟吸毒、酒驾、见自己情妇、见三个腐败高官、见大毒枭。
这是什么骚操作呢?
丹泽尔是这个菜鸟的领导,只需要背着这个菜鸟拿到搜捕证,到毒枭家里杀死毒枭,然后直接杀死这个菜鸟,嫁祸给这个菜鸟就行了,何必折腾这么多呢?
三、有人说,丹泽尔是爱惜人才:发现这个菜鸟跟自己年轻时候很像,不舍得杀菜鸟。
拜托,今天是丹泽尔跟俄罗斯人交易的最后一天,搞不好丹泽尔老命就没了,在这样生死攸关的时刻,丹泽尔还有心思培养接班人???
影片里都说了,丹泽尔是提前一个星期就对这个菜鸟进行设计了的,不会跟这个菜鸟刚一见面,就改变自己的计划吧???
就算丹泽尔真的对菜鸟另眼相加,他完全可以在化解了与俄罗斯人的纠纷后,安安全全、有条不紊的对菜鸟进行培训吧。
四、我的看法,丹泽尔说提前一个星期设计菜鸟,估计是托辞。
因为他跟俄罗斯人的恩怨可是有好几天了。
丹泽尔为了万无一失,他应该①提前拿到搜捕证;②提前跟同伙商量好如何在大毒枭家布置现场。
可是电影显示,他却是到了最后一天,才花钱买通三个腐败官员,拿到搜捕证;然后临时通知同伙来杀大毒枭,再现场串口供。
而他的同伙们,居然不晓得他还带着个菜鸟!
五、杀害大毒枭那场分钱的戏,也可以避开。
只需要让菜鸟拿枪看护大毒枭,其余人去挖钱,分钱的时候不告诉菜鸟就行了。
然后现场杀死菜鸟和毒枭,即可。
六、就算丹泽尔对俄罗斯人这个事情没当回事——直到这最后一天,才决定杀毒枭拿100万买命——他也不需要把时间弄得这么紧哈。
七、就算他想杀这个菜鸟——当时在杀毒枭的时候没杀成——也没必要马上杀这个菜鸟啊!
菜鸟都已经屈服了,不是吗?
等跟俄罗斯人的交易完成后,第二天杀菜鸟,不香吗?
八、总而言之:①如果这个对付俄罗斯人的方案是丹泽尔提前谋划的,那么,这个方案是不完美的。
至少丹泽尔没法确保能完全掌控这个菜鸟——万一这个菜鸟一开始就不吸毒、不酒驾呢?
那他的自救方案岂不是要泡汤,自己的小命要交代给俄罗斯人??
——这里面变数太多了。
显然这跟丹泽尔黑白通吃,老奸巨猾的设定不符合。
②如果这个杀毒枭拿钱买命的计划是临时的——那就是说丹泽尔没把俄罗斯人当回事。
——黑白两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俄罗斯人得罪不起,偏偏丹泽尔到最后一天,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也是跟电影里的人设不符的。。。
九,所以,问题不在于这影片反应了美帝国主义警察系统的黑暗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腐败,而在于这个故事,一开始逻辑就有点不通顺哈。。
先写到这里,喝酒了,估计写的不太明白。
过几天清醒了,再修改吧。
杰克没有死,因为这是电影。
如果这是真实的事件,他多半是躺在停尸间等待亲人的认领。
真实的生活和电影的区别在于,真实的生活要按照自己的规矩和轨迹发展,电影却可以按照人的好恶强行干预改变结果。
洛城的这几个缉毒警只是人类权力机构运行状况的一个缩影,恶劣的情况也许不像电影表现的那么严重,但绝对不会比这更乐观。
杰克是善良的,正直的,是人类正义的代表,所以他最终逃脱一死,还使代表滥用权利的贪腐恶警没能得逞,这种美式主旋律给了善良一个存在的理由,否则人们会绝望死。
而真实的情况肯定不会如此,想想你要是杰克,假如没有这种强行植入的街头救美的伏笔,你以为你会逃脱浴缸中的那场谋杀吗?
再想想,假如你被如此的戏弄于一场恶意设置的局里,你是合作,还是像杰克那样选择并不彻底的反抗?
吴思说,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官场运行的规律是逆向淘汰——淘汰清官,不肯同流合污的就必定被排挤出权利圈子,或者干脆找个茬打个粉身碎骨,免得挡了大家升官发财的道,杰克的遭遇,大多源于此,这个规律,在全世界的权力场中通行。
要知道这个道理,就会觉得这世界很黑暗,会很绝望,会觉得善良是那么的脆弱,在黑夜中微弱的挣扎而无法被人发现。
所以电影给了善良一个喘息的机会,不使人发现了真相而灰心丧气。
而真实的世界里,杰克们照样要么同流,要么面临被迫害的惨淡结局,因为生活中可没有高唱主旋律的导演。
整个大致上电影讲述了一位品行堪忧的缉毒警察带领一位新人展开训练,谁知却卷入黑帮要案的故事,影片末尾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阿洛佐,因为没有及时弥补在赌城拉斯维加斯,打死俄国帮派头目而交保护费而被乱枪打死。
说道这里,影片讲的似乎是一个刚刚上任的一个内心纯洁的好好警察,经过斗智斗勇的终于战胜了这片地区的地头蛇,以及罪恶的保护伞兼黑白通吃的恶棍警察的故事,但是我反复观看了几个镜头却愈发的觉得不对劲,例如影片中杰克问:“你打算教我抓住了嫌犯,就狠狠打一顿那套么?
”阿洛佐说:“那一套已经不管用了对付他们一定要用脑,他们太强悍了。
”说到这里,我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黑皮肤的缉毒警察,成功的打入了毒贩子内部,经过摸爬滚打还诞了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黑白通吃,业绩爆表,用自己的方法办案的“好家伙”,他在影片中确实在不断的放走“坏人”但是法官根据他办的案子有15000年的刑期,如果把阿洛佐放在国内的大环境之下,我想在推崇狼性文化的公司里,阿洛佐就是里面那头为凶狠的头狼。
在影片制造的第一个冲突时,开着奶油绿色甲壳虫汽车的青年被阿洛佐与杰克拦下,杰克的第一反应是呼叫支援,而阿洛佐则叫杰克举枪对准这几个乳臭未干的小家伙们,让我们来想一下美国缉毒警察的正常执法流程,或者说是杰克的执法流程,没收毒品把这几个小屁孩扔进少管所待几天,之后呢?
我想那几个小东西出狱后一定会与同学吹嘘,老子刚刚从少管所郊游回来,那里的感觉棒极了,之后他们依然会去帮派的地盘买毒品,但是阿洛佐的“震撼教育”呢?
那几个小家伙吓的当场就要尿裤子了,再加上阿洛佐不断的在耳边煽风点火,恐吓,架上用枪盯着他们的脑门,我想任谁都不想在来这个鬼地方第二次。
而影片的第二段警匪冲突,在阿洛佐诱导杰克吸了一口PCP之后,杰克神游了一会之后,在一个小巷子里发现了两名男性正在猥亵一个小女孩,警察的天性让杰克第一个冲了上去,期间杰克甚者用上了锁喉功,在制服了两名歹徒之后,歹徒们也没有学乖,依然对杰克和阿洛佐口出狂言,阿洛佐像往常教训了其中的一个,用两把手枪抵住那个人的下巴,又来了一段“震撼教育”那家伙立刻从一个面相凶狠的家伙,变成了一个满脸鼻涕的爱哭鬼,所以目的达到了么?
那是当然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抓住那两人回警局不是么?
为什么要抓住他们回警局呢?
你希望明天的新闻是一名警察在抓捕犯人的过程中英勇就义,还是第二天醒来时你的妻子在你的身旁给你做早餐?
你知道你猝死在工作台上,你的公司也不会给你买任何一口棺材,甚者不会出现在你的葬礼上,所以保护绵羊的方法除了杀死狼群,还可以让狼群自相残杀。
不管用什么方法,他的目的达到了不是么?
而这句话就是这部电影的核心主题,联邦指挥官,督查室主任,以及高级探员,这三个人难道不知道阿洛佐经常干一些脏活么?
但是他们还是和阿洛佐在饭桌上谈笑风生,甚者三个人平分了4万美元,给阿洛佐开了一张合法的搜查令,接着这张纸他们合理合法的干掉了洛杉矶最大的毒枭,并且平分了毒枭的400万美金,影片到现在我都觉得阿洛佐作为一个缉毒警察是所有我见过的最为优秀的。
但是影片在白热化阶段,在我看来内心纯洁的杰克只需阿洛佐在轻轻的推一把就可变成一个“真正”的洛杉矶缉毒警察,可是他却没这么做,或许因为俄国人压迫让阿洛佐一时乱了手脚,以往需要几周或者数月的教育,被阿洛佐压缩在一天当中完成了,所以杰克一时无法承受这么多的“非正规教育”,所以杰克被交给山联帮的老大“处理掉”。
而让阿洛佐玩玩没想到的是,那个被杰克所救的小女孩正是山联帮的表妹,因为山联帮非常重视与亲人的联系,所以山联帮大佬在杰克救过自己表妹的事情上放过了杰克一马,而这正是阿洛佐最终被所谓的“好警察”杰克所打败的契机。
在这里请让我用“打败”这个词,因为我实在想象不到还有什么形容词比这个更加恰当了,因为好莱坞影片中,主旋律便是一个大坏蛋最终被一个“好家伙”所打败,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都知道,洛杉矶缉毒署需要的是阿洛佐这样的家伙,而非杰克的一板一眼的办事模式,杰克这样的家伙不懂的用脑,就像阿洛佐说的,他们太危险了,你何必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上,与他们较量要靠智慧,你不知道他们何时会在背后给你一刀。
而这个影片让我最为惋惜的,便是阿洛佐被社区同伴所抛弃,我知道阿洛佐不是一个好人,但他也未必是一个坏人,一个被同样肤色的族群所抛弃,在现实中已经不知出现了多少次。
1996年9月7日2pac在拉斯维加斯驾车时被开枪打死,同年TheNotoriousB.I.G.遇刺身亡,死时年仅25岁,还2018年的XXXTentacion遇刺时年仅20岁,这些人出生在混乱的黑人街区,用说唱的形式向所处的社会环境发声,但是却死于帮派与同伴的枪下。
所以没有阿洛佐的社区或许不用再存活于他的淫威之下,但是没有这个警察的庇护谁知道又会怎样呢?
我惋惜阿洛佐的死,因为最为一个黑人警官能够在洛杉矶只手遮天,贿赂白人领导,还不被发现觉得这很厉害。
但是别忘了片名作《训练日》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俄狄浦斯情结,杰克完美的杀死了自己的老师,影片中有一段情节,就是阿洛佐的妻子叫杰克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而杰克的眼神不时的在她的身上飘来飘去,我想阿洛佐死后照顾他们的责任就落到了杰克的头上......而乔治·奥威尔在《动物农庄》中描写了一段故事,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
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而末尾杰克的眼神从清澈变得坚定,他疲惫的回到家中,电台里想起了一点新闻,一名洛城警局缉毒组警官,今天在办案时不幸殉职,洛杉矶国际机场附近,警局表示阿洛佐警官,留下一名妻子和四名幼子。
1.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阿洛佐的缉毒工作,贩毒一样,几乎处在毫无监控的黑暗地带。
而他有依仗着警察的背景,几乎成了洛城贩毒分子的太上皇。
不光对于小毒贩,可以毫无忌惮的作威作福,甚至对于本城最大的毒枭,也能称兄道弟,不对,称后者为dog,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最狠毒的手腕干掉对方谋取私利。
幸好我们有正派的年轻的杰克警官。
在制度失灵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期盼当事人的道德自律了。
最可怕的不是黑社会,而是不受约束的公共权力。
2.阿洛佐在分赃的时候说缴获了三百万,杰克反问了一句不是四百万吗?
阿洛佐笑着说“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无代表不纳税)。
这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最流行的口号。
3.曾经的室友是洛杉矶人。
他说夜晚在L.A.会经常听到枪声。
看来洛杉矶的治安真够坏的。
简单概括《训练日》的剧情,似乎可以说是一个警察老鸟的虚虚实实、半假半真,再加上一个新丁警察的小心翼翼、亦步亦趋。
新丁杰克很符合我们心目中的职场新人形象,小心谨慎、亦步亦趋、努力学习,一心想给老鸟留下一个好印象,也很认真地想学会些什么,总而言之,典型的、最受欢迎的新人。
老鸟艾朗索经验丰富、威名赫赫,圆滑世故而又愤世嫉俗,他对杰克呼来喝去,叫杰克干了许多打破常规、甚至是违背纪律的事情,而事情的发展,往往又证明了艾朗索的无比正确。
剧情照这样发展下去,后半段我们就能看到玩世不恭的神探艾朗索大发神威,顺带新丁杰克也可以发光发热。
那么,这就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动作片或者侦破片,能够让观众好好地体验一把当英雄的快感。
然而,导演显然并不想讲一个愤世嫉俗的老鸟警察在新丁面前大展神威、发光发亮的故事,这是《故事会》和《读者》干的,当然,好莱坞干的也不少。
但导演显然想表达些别的什么。
于是,导演踩下了刹车,撕开了什么东西,把这个每个人都能说出发展大纲的故事变成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新丁杰克很不幸地发现,他完全坠入了老鸟艾朗索的陷阱。
艾朗索让他干的每一件违规而又“正确”的事,似乎都隐藏着深意。
新丁杰克以对英雄的崇拜感和对老鸟的服从性,顽固地坚持着对艾朗索的信任,甚至艾朗索当着他的面枪杀了一个已经被制服的嫌犯,并与人瓜分了赃款,似乎也没有摧毁这种信任;直到艾朗索把他带入了死亡陷阱,杰克才恍然“醒悟”。
看完电影,我很同情杰克,因为导演太“专业”了,艾朗索也太“专业”了。
导演在前半部展示的每一个镜头,似乎都说明了艾朗索的无比正确、无比切合这个社会的实际。
艾朗索对杰克说过一句话:想要保护羔羊就要抓到狼,只有狼才能抓到狼。
这是典型的街头哲学,很符合许许多多的警匪片、黑帮片、动作片对我们的教导,艾朗索的成就——十多年来已经把15000多人送进了监狱,似乎也印证了这句话的无比正确。
因为艾朗索的一贯正确,所以杰克虽然有所抗拒,但还是慢慢接受,直到他悲哀地发现,自己已经成了艾朗索的牺牲品。
导演想说的似乎是一个关于诱惑的故事。
杰克是一个很有上进心和责任感的人,因此,他对艾朗索的种种似是而非、但又很实用的手法,虽然有过抵触和抗拒,但还是接受了。
看看在一天之内,杰克在艾朗索的教导下,都干过些什么:吸毒、抢劫毒贩,等等,每一次,艾朗索都对他说,这是为了更好地打击毒品犯罪、保护羔羊,并威胁如果不干,就不让他加入缉毒部门。
应该说,这是很好的借口,也是很有效的威胁,杰克有过抵抗,但抵抗地并不坚决,很快就投降了。
然后,艾朗索就带着杰克一起去杀人分赃,并把枪交给了杰克,让杰克动手杀人。
杰克这一天的经历,似乎就是我们人生的写照。
我们的一生之中,经进走进新环境、从事新职业,接受着很多人的观察与教导,面对着种种承诺与诱惑。
我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不得不做出让步与牺牲,因为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人生,这就是我们想实现什么、获得什么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正如杰克的很多选择,都有很充足的理由,然而在灰色地带盘恒久了,当黑色来临时,你还能抗拒吗?
这也是杰克的困境,当发现艾朗索带他办案其实是杀人分赃时,他很愤怒、恐惧,但艾朗索一句话就粉碎了他的抵抗:你已经吸过毒了,明天尿检时你想怎么解释?
在这部电影中,杰克并不能算是悲剧人物,导演让他平安的回到了家;悲剧是艾朗索。
剧中,艾朗索的老友和上司都对艾朗索说过:你当年跟他(杰克)一样;艾朗索也对杰克说过,我当年跟你一样。
他对杰克,很多时候似乎也带着那么些说不清理由的保护与教导。
也许这些都可以算是怀旧与嘲讽。
但从这些片言只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十多年前,艾朗索似乎也像现在的杰克一样,是个守法、正直、有责任感的警察。
那么,是什么把艾朗索变成了现在这样呢?
在与艾朗索的训练日中,杰克守住了底线,而这只不过是他进入这个新环境的第一天;艾隆索在十多年的生涯中,又经历了多少的考验与诱惑?
在经历了多少次考验和诱惑后,他终于投降?
也许这才是导演想提出的问题——那个倒在乱枪之下的,会不会是十年后的你自己?
《训练日》中,大毒枭罗杰向菜鸟警察杰克传授街头生存之道,说参透了破壳蜗牛笑话就能在街头混得游刃有余。
后来杰克被阿伦佐狠揍,伤成了破壳蜗牛状,还是蜗牛一样不放弃, 保持一种痞子式的坚忍,从高楼跳到阿伦佐的车上,咬定青山不放松、纠缠到底,最后在毒贩们的帮助下,破坏了阿伦佐的完美计划。
阿伦佐穷途末路,一头狼败在了一只蜗牛脚下。
在训练日,杰克不是遵循上司的教导,而是践行了毒枭的启示,才伸张了正义、惩治了警界毒瘤,生活的悖谬一至如斯。
杰克去缉毒组上班前一个星期,负责调教他的警官阿伦佐就已经设置好了圈套,要让他当替罪羊,并置他与死地。
这个圈套确实疯狂大胆、缜密周全、阴险恶毒、狠绝兼备,实施起来不动声色又步步杀机。
阿伦佐工于心计,刚一接触就给杰克树立一个脾气大、规矩多的第一印象,随后继续展现他的侵略性、掌控力,在办案过程中明察秋毫,手段亦正亦邪、百无禁忌,显得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犹如洛杉矶街头的黄药师。
他的言行告诉杰克,他是街头之王,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他可以我行我素任我行,胁迫杰克屈从他的权威。
阿伦佐不断向杰克灌输做狼的哲学,说野狼才能抓到野狼,一再追问杰克是要做野狼还是绵羊,一再为自己的凶狠贪婪、冷血无情找到高尚的理由。
杰克被一步步洗脑,在摇摆挣扎中一步步就范,一步步走入圈套。
幸亏杰克素质过硬、秉性正直,办事认真,敢拼命,身手也了得。
在小巷遭遇战中,制服两个施暴者,捡到受害人钱包,依职业习惯的收起,待事后还给当事人,正是这个恪守职业规范的常规动作救了杰克自己的命。
如果是阿伦佐捡到钱包则会把包里的钱拿掉,然后把钱包随地一扔。
山联帮的老大斯麦利收了阿伦佐的钱,要把杰克做掉,却无意中发现了杰克身上的钱包,一通电话证实杰克是他表妹的救命恩人,于是杰克捡回一条命。
恍然大悟的杰克知道上了阿伦佐的恶当,展开报复行动,扳倒了不可一世的上司。
在山联帮的地盘上,杰克被拖住和斯麦利几个人打牌,在聊天中,谈到阿伦佐,老大斯麦利说到他从不和阿伦佐握手,因为这个人什么都不尊重。
黑帮老大的这句话揭示了阿伦佐最终败落的关键所在。
阿伦佐显然不尊重亲情,他的私生子甚至和杰克更亲密,杰克来寻仇的时候小孩很听话的开了门,相比之下山联帮的老大斯麦利倒是对亲情重视得多,在要杀人的当口还关心表妹的遭遇;阿伦佐也不尊重爱情,他的情妇在他走后一脸落寞的倚在门边,阿伦佐去留无意,不在意情妇的感受,他来这里不过是“收税”,收完就走人;阿伦佐对警察的职业道德那更是别说尊重了,简直是践踏,他并不在意和撒旦搏斗的时候自身也堕落成撒旦;阿伦佐自然也不尊重法律,在他的意识里他能够凌驾法律之上:我就是法,回家还是坐牢,我说了算;阿伦佐尤其不尊重同事情谊,和杰克聊天时居然出言调戏杰克老婆,最后还对无怨无仇的无辜正直的同事痛下黑手;阿伦佐和毒枭罗杰算是半个朋友,但为了筹集救命钱,嘴里喊哥哥腰里掏家伙,毫不手软的干掉了罗杰,他对友情没有半点尊重;对他的收税的对象,那些毒贩们,阿伦佐更是谈不上尊重,他把他们间的关系定位为刀俎与鱼肉,对毒贩们实施高压政策,不把他们当人看,视他们为渣滓,毒贩们对他敢怒而不敢言。
一个人总要有所敬畏,不要把自己当上帝,否则惩罚将降临。
人类不尊重自然规律,大自然会向人类报复;不尊重法律,正义的利剑会落下;不尊重他人,会众叛亲离;一个什么都不尊重的人,必定是非常强大的人,不过人毕竟是人,即便再手眼通天他也不是上帝,总有他鞭长莫及的地方,总有他玩不转的地带。
阿伦佐打破一切规则,不可一世、君临一切,什么都不尊重,必然会栽跟头。
阿伦佐在拉斯维加斯枪杀了俄罗斯黑帮重要成员,这是他在洛杉矶街头作威作福的行为模式的延伸,不过这次却撞到了铁板上,惹了惹不起的人,最后被打成了筛子。
如果阿伦佐把毒贩们当人看,很可能毒贩们会站到他这边,帮他杀掉杰克,他的赎命计划依然能实现,但他的嚣张做派早就令毒贩们积怨甚深,最后在关键时刻倒戈一击,把他推上了死路;而如果阿伦佐对情妇多点关心,情妇会想办法帮他对付势单力薄的杰克,而不是无动于衷的冷眼旁观他街头喋血。
阿伦佐的计划基本上没有漏洞,只要杰克一死,把什么都往死人头上一推,万事大吉。
但是什么都不尊重的阿伦佐显然低估了杰克对警察职业道德的尊重,杰克在吸了毒喝了酒昏头昏脑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一个警察的敏锐,仍然没有丢掉一个警察的责任心,瞥到小巷里有人行凶,马上冲下车,和凶徒玩命,这一节颇有寓意,杰克在救他人的同时无意间也救了自己,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影片在最后回到了正义战胜的老套,情节的逆转不是依靠什么奇迹,也没有让杰克变身为以寡敌众的蓝波,而是设置了捡钱包掏钱包这样的生活细节,细节的力量使影片的政治正确令人信服,同时让代表正义的杰克命悬一线也说明了正义的稀缺和脆弱,指出了阿伦佐野狼哲学的强大、危险、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力,需要特别警惕。
上帝要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训练日》无疑是这句箴言很好的注脚。
这部电影塑造了一个疯狂却充满魅力的腐败警察形象。
《洛城机密》和《血溅13号警署》等影片都是采取群像刻画的手法来揭露警界黑幕,而《训练日》采取了个案分析的手法,对阿伦佐一人进行高光聚焦,对这头野狼进行了穷形尽相的描绘,他横行无忌、为所欲为,到处掠食,任意杀戮,无视任何规范,最后在疯狂中走向灭亡。
作为阿伦佐对立面的杰克,是个诚惶诚恐的新人,差点被邪恶上司同化,死里逃生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阿伦佐的完美计划功亏一篑,这只有原则的蜗牛以无赖式的坚忍斗垮了看似无敌的野狼。
不过,野狼虽死,野狼哲学还将长存,阿伦佐的信徒们还大有人在,蜗牛的胜利只是暂时的,他们的斗争不会结束,训练日总会重演。
从片里中展现的细节来看,我们可以知道:1. Alonzo去Vegas,因为俄国佬talking shit,他把俄国佬活活打死。
说明他可能上周去赌博,可能还输了不少钱,心情不太好,把仅仅是talk shit的俄国佬直接打死。
人物性格可见非常暴力。
2. 山联邦的黑社会团伙认为Alonzo不懂得尊重,不会和他握手。
但会帮他杀人。
而且杀人过程看起来轻车熟路,应该是签了长期框架合作协议。
山联邦还是一个讲究道义的帮派。
Jake救了人家的侄女,就饶了Jake一命。
一个讲道义的帮派为他们不尊敬的警察杀人,除了利益关系,恐怕还受到了实力的压迫。
3 Alonzo和情妇一家住在从林邦的地盘上。
从林邦是一个强大的黑帮,“没坦克不要去”的那种。
他声称他treat当地黑社会分子 fair,如果他们太过分他就抓人,所以可以自由进出丛林邦。
情妇家楼下还有小混混站岗。
Alonzo回到从林邦,本地团伙甚至要放鸽子示警。
小混混对Alonzo的态度是表面客气,转头就骂。
且最后小混混站出来带头反对Alonzo。
可见他不仅仅是对从林邦很fair,他实质上压迫并掌控从林邦的本地黑社会力量。
4. Alonzo与警察高层关系良好。
可以同桌吃饭的程度,但似乎不是特别融洽。
从他自己给自己拿杯子倒酒,其他警察官员无动于衷的态度上看,警察局高层有点对他无可奈何的意味。
违法获取资金为自己买命的计划事前向领导报备,并取得同意。
行贿流程非常熟练。
5. 坑jake的计划设计周密。
6. 最大的毒枭被他控制还被他杀了。
7.手下对执行他的违法计划毫无抵触,且非常熟练。
总得来说,Alonzo是当地黑帮中的实际控制人,从底层黑帮到高层黑社会大佬都受到他的制约。
在警察系统中,与高层是同流合污的关系,且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团队。
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黑白通吃的小型军阀了。
性格上思维缜密,非常暴力,阴险狡诈,对人心的操控也很擅长。
这让他去专门设计陷害Jake看起来很没道理。
没有Jake的话,Alonzo的一天应该是:去sandman家里拿钱,行贿警局高层,得到许可,去干掉毒枭,取得400w现金,拿走其中100w给俄国佬救命成功。
no other shit。
另一个疑问是钱的数量问题:Alonzo行贿高层用的4w块是从sandman家里拿的。
说明他手上没有4w块钱,需要现去抢劫。
Alonzo从毒枭厨房拿到了400w现金,上交300w,分赃100w,5个人参与,那他自己获得20w。
Alonzo欠俄国佬100w。
最后Alonzo的袋子也没那么满,他手上拿了10W,袋子里按体积最大估计不超过50W。
最后,伊娃门德斯的奶子不错。
不感兴趣,无聊,看不下去
我真觉得这部不怎么样,又没啥新意-..=
注:it's not what u know, it's what u can prove.两大演技派性格男星飙戏,过瘾。
無趣 無味 口水 失望
【8分】阿洛佐这个角色或许可以回答超英电影中的部分问题,即当我们标定自己站在“正义/正确”的一方时,我们须得知道,为什么我们是“正义/正确”的。这个问题指向的不是身份,恰恰相反,警察不能合理化我们所有的行为。如果只是因为这个身份而正确,那所谓的“正义”将不复存在,因为身份是如此的轻易可得与轻易改变。蜗牛笑话中杰克的回答才是答案,“我的欢笑和我的泪水”,我作为“我”的存在,我的思索与我的坚持。不杀原则亦是如此,人不应同时赋予自己执法者和审判者两个身份,无论从哪点看,阿洛佐都越界了。当然本片其实弹幕比剧情精彩,前三分之二弹幕都在尝试给阿洛佐找理由,“你太年轻不懂社会”,“这是锻炼他教他成长”,“他这样做才符合实际”,结果浴缸那里瞬间无言,屏幕都要空了。
道德模糊,生死有命。丹泽尔·华盛顿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记流水账叙事 烂的不行的节奏 关键剧情全靠巧合推动 除了丹泽尔华盛顿难辨正邪的演技这部电影真的是垃圾
07年6。3日看的 悲剧……第一部伊桑霍克的片~从此欣赏他了!!
Washington最不正派的角色居然为他赢得了一座小金人
神神叨叨的垃圾片……硬是被解读成经典了,不就是哥沙雕警察得罪了黑帮自己找钱救自己么……剧情无聊又拖拉,那些冷笑话要是换成国产无聊对话估计早就五分伺候了。
看了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有点复杂以至于现在都想不起来弄不清了。为很久以前看过的片子写评真难。。。
没搞懂为什么要让新人进入团队害得自己送了命
亦正亦邪的华盛顿
剧情设置不错,但是华盛顿太说教了,现在感觉他演的片子都是话痨子。最讨厌留活口的然后反击的,诶俗套。
典型的good cop和bad cop的故事,danzel演的也不能说是一个坏警察,只能说每个人的办事方式不同,而且我一直认为警察本身就是高级流氓,这些办案手段我也觉得正常,也许后来为100万杀了那个线人确实很过分,但是Jack对警察的想法未免也太简单了,他确实是个好警察,但是却是一个没什么前途,破不了案的警察~
二逼電影
这部影片除丹泽尔·华盛顿精湛的演技之外,导演安东尼·福奎阿也是一名奇人,影片拍摄的街头就是洛杉矶最臭名昭著的黑帮大街,电影里所有的黑帮成员也的的确确是真的黑帮成员。可见导演对这部影片给予真实环境塑造是多么的成功,而也正是这部电影,让丹泽尔·华盛顿成为了奥斯卡影帝。
不论大家如何地赞赏之,不是个人的风格即可
如何讲故事真是一门艺术,最开始的5-10分钟我还觉得有点无聊,但不知不觉就被吸引住了。这其中,好的?坏的?人性太复杂。
Everyday is a training day。不过说到中文名,我还是震撼教育。-------就这样突然扯掉社会的面目,看到真相的我们,能守得住心中的理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