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视剧回来看电影,没觉得电视剧那么差啊。。。
看了马克那么多喜剧,终于让我回想起来他还是帅的!
动作片里面算很不错的。
都是老面孔。
说实话,剧情最大的问题是,找狙击手做替死鬼。
多年前看过的片子,重温一遍仍然让人觉得好燃,狙击手这职业太酷了,顺便也喜欢了Mark Wahlberg,可惜之后佳作不多在美国军队中服役多年,且在战场上有过优异表现的狙击手鲍勃·李·斯瓦格(马克·沃尔伯格)在骨子里并不喜欢过这种整日与冰冷的枪械为伴的日子。
于是,斯瓦格在坚持到退伍之后便带着自己那条忠实的爱犬一同来到了偏僻的阿肯色州。
开始过上自己向往已久的平静日子。
然而,斯瓦格幸福的宁静生活并未持续多久,便被无情地打破了。
斯瓦格曾经的上司带着一队人找上门来。
希望,凭借他多年的狙击经验,在总统举行街头演讲的时候出手相助,在暗处为总统担任保镖。
因为,政府方面此前收到消息称有恐怖分子或者杀手将会有所行动,对总统的人身安全不利。
善良诚实的斯瓦格经不起上司的劝说,便应允接受了这一任务。
到了总统演讲那天,斯瓦格站在演讲台对面的大楼里监视着,突然一声枪响,总统的贴身保镖中枪倒地。
斯瓦格正要提枪去抓住枪手的时候,一名警察突然闯进门来,用枪指着他,要斯瓦格缴枪投降。
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斯瓦格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当作刺杀总统的疑犯通缉。
还好斯瓦格身手敏捷,身中一枪跌出窗外,逃离现场。
仔细的思考过后,斯瓦格方才清醒,原来自己从一开始便被人陷害成替罪羊。
于是,斯瓦格拼命展开调查,追逐真凶,亲手为自己洗脱罪责……
两英里外的超远距狙击大致是这么一回事。
一名狙击手配一名助手,这名助手的任务是测量环境因素,包括风力风向、温度湿度、目标物移动速度与趋势、弹道穿越途中遭受周边建筑物的气流影响等等,提前预知一切,并最终发令,而一枚子弹从世界上最先进的狙击步枪中射出并到达目标的最短时间为5秒半。
对于静物而言,误差在两英尺以内算高手,移动物体则不可计量。
而在助手的帮助下,鲍勃则可以做到连射五发命中靶心。
他便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狙击手,却因某次任务搭上了助手性命,从此他如同失去了眼睛,退出超远距狙击任务,隐居山林,但爱国之心仍在。
故事从这里开始,鲍勃接到隶属于国家最高安全部门的某秘密组织的召唤,通过实地勘察,他在总统演讲的三个城市中挑中了最薄弱的费城。
然后依据顶级狙击手的敏感嗅觉选取了刺杀总统的最佳路径。
值得点明的是,他最初的任务是阻止暗杀。
可当总统身边的大主教被射杀的那一刻,他才明白这是一场阴谋。
从那一刻开始,全国电视台都在循环播放他在勘察刺杀路线的监控录像,他被锁定为刺杀行动的头号嫌疑犯……【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下面有名叫D調之殇 的网友说是转自2007年《兵器》第九期生死狙击专题,我没看过这篇杂志,网上的专题目录只能追溯到2011年,我身在国外,没有国内的强大资源,所以查询不到最原始的链接。
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搜到迅雷网友的评论,觉得对于兵器知识能够增长见闻,就贴在豆瓣分享,并无任何利益牵扯。
如果您对原始资源感兴趣,可以去图书馆查询这篇文章。
当然也不能保证他说的原始链接就是对的,看过杂志才知道,对吧!
所以,静静欣赏导演编剧的那些精美的细节吧!
场景一:老兵的M40A3 影片用一个老套的政治阴谋作背景展开,东非的丘陵、车队、“陆虎”JEEP和武装直升机,使这个片段带有明显的《三角洲部队》游戏的风格。
在“猛禽”无人机的支援下雇佣兵陆军正在做一件见不得人的勾当。
有两个顶尖水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狙击手提供掩护,其中射手就是主角斯瓦格。
当大批敌人和武装直升机赶来时,指挥官却抛弃了狙击手,让他们自生自灭。
在这个片段中,两明狙击手的配合过程简洁直白。
狙击是一道复杂的应用算术题,测距离、算风偏、估速度、查射表、装表尺,再加上战场观察和弹着点的修正。
这么多内容需要在一、两秒中完成,工作负担非常重。
通常美军双人狙击小组来分担工作量。
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如果你留心观看,会发现观察手的手册大有玄机。
这个小册子里除了她老婆的照片外,还闪过一张手绘地图,图中标定了路边每个电线杆和突出物的距离,显然整个战场事先已用激光测距仪仔细测量过。
当敌人第一辆奔驰卡车疾驶而来时,观察手只通过手中的7-20变倍望远镜观察电线杆的位置,就直接读出了距离770米、速度40千米/小时的数据,并迅速心算得出瞄准镜的密位调节量。
斯瓦格装定M40A3狙击步枪瞄具的距离后,大家可以看到他的瞄准点向左移动了0.12度的提前量,两次射击分别以爆头方式命中了奔驰卡车的重机枪手及司机。
几十秒后当地武装的车队追来,距离很快逼近到450米。
时间紧急,装定瞄镜已经来不及了,斯瓦格就将校准为800米的瞄准镜下移0.12度,用三发子弹打瘫了开道车、截停了整个车队。
大队民兵拥下车来,高射机枪、82迫、无后坐力炮等重火力拉开了阵势,直接威胁着狙击小组。
一场恶战随即拉开。
此时观察手不停识别和指示威胁最大的目标,让斯瓦格依次消灭了第2、3挺车载重机枪和用电台呼叫支援的指挥官,快速的剪辑描写虽然枪枪见血,却绝非乱射一气。
接下来直升机的两轮袭击打死了观察手。
斯瓦格从枪衣下面翻出了一杆反器材步枪,经过几轮射击击毁了直升机的变距器,故事遂告以段落。
在这段场景中,出现了一支铁灰色迷彩的M40A3狙击步枪、一支带40毫米榴弹发射器的M4A1卡宾枪和一支M82A1反器材步枪,另外还有单筒望远镜、布条伪装服、半指手套等一批装备。
需要补充说明一点: 反器材步枪的远射精度不如M40A3,因此剧情中斯瓦格先M40A3射击武装直升机,没有效果之后才改用M82A1。
场景2:M200与TR250 因为战争的创伤,斯瓦格申请退役。
影片在这里刻意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生存主义者形象。
他像隐士一样独居深山,每日与爱狗和猎枪相伴;他的木屋墙上的枪架上,摆满了包括春田M21、M1903、加兰德M1D狙击型、雷鸣顿M700等猎用步枪,这些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高精度步枪;他胡子拉茬不修边幅,却用摄像手机、戴Sunnto Vector登山表、用笔记本电脑通过互联网在ebay上淘一些新鲜的数码装备;他在3个城市侦察狙击场所,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详细策划每条撤退的路线,结果自己被阴后在全城的FBI、警察追击下还能逃脱(很好。。
很强大。。
) 此段剧情中最抢眼的是那杆10.36毫米口径的Chey Tec M200 大型狙击步枪。
这支枪推出于2002年,除了在系列剧The Unit中出现过一次,从未在其他电影中露过面。
斯瓦格先用它打中了1.44千米外的一听啤酒,反派们又用遥控平台操纵的 M200 在1.5千米外暗杀了主教,并嫁祸给我们的小斯。
(貌似美国政界都是阴谋论的起源地) Chey Tac公司最重要的产品是其10.36毫米精确步枪弹。
这种子弹的外弹道特性经过优化,能够在整个超音速弹道范围内保持稳定连续的飞行轨迹,而不像其他弹药那样在弹道的后段出现过稳或者不稳,这两种情形都会迅速减低弹丸的速度,并破坏精度。
10.36毫米弹药的理论有效射程可以达到2.4公里,远超过12.7毫米机枪弹,一般的7.62毫米步枪弹更不与之相比。
这种弹药的威力也相当了得。
它的重量只有12.7毫米机枪弹的2/3,却能在600米距离上轻松穿透12毫米的均质钢板。
(人的头有钢板硬么) 在10.36毫米弹药基础上,CEVY TAC M200高精度步枪应运而生(好马配好鞍,好弹配M200)。
它有可拆换的780毫米长枪管、伸缩结构枪托,与雷鸣顿M700等高精度步枪有很多类似之中。
比如影片中斯瓦格板动枪身左侧的卡榫(念“SUN”第三声)就可以将枪机拆下。
这个设计与M700基本相同。
每个人存放枪支的习惯不一样,一般推荐的方法是把枪机完全卸下来以确保安全,但斯瓦格却把撞针单独卸掉,把枪机装回,正是这个细节最终帮他洗脱了罪名。
影片中M200步枪配用一具5.5-22倍高精度广角瞄准镜,可以打击500——2000距离上的有生目标。
2004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用M200创造了2千米3发散步400毫米的纪录,而M82A1在那么远的距离上只能打卡车这样的大家伙。
M200性能如此突出,价格也不含糊,2006年的单价是10995美圆,而且相当长时间内只对军方销售,不允许卖给民间的射击爱好者,现在销售的民用型也是缩短了枪管、射程减到1.5千米的型号。
还要提一下的是片中的TR250D遥控武器站。
这种武器站使用M3式三脚架,原本是车载的狙击武器系统,其自身瞄准误差只有有0.01度,也就是说未经过狙击训练的人也能准确地用它进行远程狙击。
场景3:大逃亡 这段场景没有出现狙击步枪,甚至没有太多的火器,却是影片中最精彩的一个片段之一。
片中对平常很罕见的急救和疗伤场景进行了描写,显示出斯瓦格卓越的生存技能。
中弹后的斯瓦格从FBI特工莫非斯手上夺了一辆福特公务车,却没有夺走他的GLOCK手枪,显然他有其他手段,并不打算和追兵纠缠。
在洗车店里,斯瓦格左手变魔术般打开了一把SOG公司生产的折刀。
这把随身携带的折刀其实早在木屋会谈时亮过相,因为反派当时识趣的退却,使它没有用上,但在斯瓦格中弹后却被用来切开轿车后座。
SOG公司的折刀一向以厚实锋利著称,而且左右手都可以单手打开。
一般FBI公务车为防止特工发生意外事故都在车内的后备厢中放置了急救包。
正是它为斯瓦格争取到了急救领域所谓的“黄金10分钟”的主动权。
但斯瓦格的枪伤造成了严重体液流失,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很快虚脱而死。
不久斯瓦格来到一个小商店。
为了不让店员认出,他用垃圾桶里捡来的锡箔纸将商店照明电源短路。
在黑暗中斯瓦格购买了纯水、盐、糖和兽用注射器,并使用现金而不是信用卡支付。
至于药棉、酒精、来苏水等容易引人注目的急救用品就一样也没买。
这几个细节非常耐人寻味。
(快死了都那么奸诈,靠!
) 几分钟后斯瓦格走进一个废气的修车店。
在那里他把水和盐勾兑成生理盐水,用腰带扎紧上臂,让静脉紧蹦起来;用ZIPPO打火机给注射器消毒,然后给自己作静脉注射,其动作之娴熟令我目瞪口呆。。
次日斯瓦格找到了他当年死去搭档的老婆Sarsh。
Sarsh按照斯瓦格的吩咐购置了一组药品和手术用品,长长的清单里除了一次性手术手套、酒精、手术剪、止血带等用品,还包括麻醉用的乙醚、12听奶油、5个网球等物品,她就是用这些希奇古怪的物品为斯瓦格做了一次成功的外科手术。
(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那奶油和网球拿来干虾米用的,莫非醒后吃奶油马上出去打网球????
) 场景4:复出的 Merlin 5.6毫米小口径步枪 斯瓦格康复后开始复仇。
这里有一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细节。
例如,他故意激怒巡警并与之打斗,导致警犬扑咬巡警以摆脱追捕;他用小口径步枪配合自制消音器连续狙杀了3个为非作歹的FBI特工;他还到以枪械文化著称的田纳西州雅典市访问一位归隐老猎人,弄清楚了伪造膛线记录的关键技术。
在狙击FBI特工时斯瓦格没有使用常见的7.62毫米大型猎枪,而用了Sarah送给他的一支Merlin 5.6毫米小口径步枪。
这种小口径步枪进行狙击极富于挑战性,需要相当的实力与胆略。
5.6毫米小口径步枪弹国外称为“点22LR步枪长弹”,也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民用枪弹,是各类50米运动步枪射击项目最常用的比赛、训练用弹药,也是国外童子军组织、高中射击队等开展青少年射击活动所广泛使用的弹种。
它采用裸露的铅弹头、边缘发火的带底缘黄铜药筒,结构极其简单,价格也很便宜。
在北美市场上这种子弹每包10盒、每盒50发的大包装才卖10美圆,比赛级的5.6毫米步枪长弹每大包也不过80美圆。
北美地区的射击爱好者通常都购买整包甚至数包(玩枪的都很有钱) 如此廉价的弹药性能却不可小看。
这种弹后坐力小、精度好,其有效射程虽然远不及军用枪弹,但100米距离上的散步却与7.62毫米军用步枪弹不相上下。
不过5.6毫米铅头弹的威力不大,一般认为只能在150以内打打兔子、70米内打狐狸,如果运气好也可能会放到狍子之类的中型猎物。
片中斯瓦格却用这种训练弹配合普通的4倍光学瞄准具,在200米的中距离上3枪击毙了3名身强力壮的FBI特工。
其中只要有一发射失或没有致命,被吊起来的FBI探员莫非斯就会完蛋,可谓异常凶险。
(注意看的还应该看到斯瓦格是在摇晃的轻舟上完成的射击,很好。。。。
很强大!!
) 此外,5.6毫米运动步枪弹的初速接近音速或亚音速,噪音非常小,所以斯瓦格采用空饮料瓶作消音器也取得很好效果(200米外听到枪声就像有人在你背后轻轻地放屁一样“扑哧,扑哧”的响)。
Merlin 公司生产的5.6毫米小口径步枪也是一支有趣的步枪。
通常栓动步枪(就是靠枪栓取弹放弹的枪,通俗就叫“旋转后拉机”)采用弹仓或弹匣供弹,但5.6毫米弹药突起的底缘影响弹药排列,最大容量一般都无法超过10发。
Merlin 公司的小口径运动步枪采用独特的管状弹仓供弹,类似霰弹枪的供弹结构使其最大容量达到了19发,而且对提高精度有好处。
场景5:农场攻略 接下来的佛吉尼亚之战选择在一个风光优美、密林环绕的农场。
这是一个非常华丽的高潮。
侦察与训练、进攻与撤退有条不紊,再加上直升机扫射,凝固汽油弹爆炸,几乎是一场完整的战争。
镜头首先从一次疯狂购物开始,这是本片中第3次出现采购情节。
购物地点像一个户外用品或五金店,但实际上那是一个真正的美国枪店,里面有林林总总的帐篷、炉具、渔具等户外用品。
斯瓦格开了一个长长的清单,里面的物品包括通信器材、袖珍望远镜、雷鸣顿步枪和弹药,也包括火药、无缝钢管、化学溶剂、定时器、自喷漆、烙铁等古怪的杂物。
斯瓦格用这些物品自制了凝固汽油弹、预制破片雷以及烟幕弹,并安排他的菜鸟新搭档——FBI探员莫非斯进行实战射击训练。
这是一场完整而清晰的偷袭及反包围战斗。
在进攻阶段,斯瓦格安排好进攻路线,莫非负责观察,两人配合干掉了4个持G36K突击步枪的警卫;斯瓦格设置凝固汽油弹、预制破片雷等一整套防御措施,然后进屋俘获刺杀主教的真凶。
凶手用瓦尔特手枪自裁后,大批雇佣兵蜂拥而来,呈散兵线包围了农场,并派出搭载M240机枪的直升机大搞空地一体战。
莫非按照斯瓦格的指示依次引爆了凝固汽油弹压制外围的步兵,斯瓦格则夺得一把M4卡宾枪,左右开弓驱散内线的敌人。
在直升机强大火力威胁下,两次次第掩护转移到接近丛林的第二阵地。
在那里斯瓦格冲出掩体引诱直升机飞向地面的汽油罐并安排莫非抓准时机利用手中的雷鸣顿步枪3发结果了它,顺利逃进了密林。
这场战斗场面壮观,一气呵成,尤其是直升机俯冲扫射的视角最为好看,恍惚有越战的味道。
斯瓦格在战前对菜鸟特工莫非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素质特训,教会他如何在爆炸和流弹乱飞的环境下做到从容、不惊慌,也是一段毫不夸张的描写。
在高手耳濡目染下,莫非虽未成为神枪手,却也变成了半个行家,以至在后来的美国独立检查长面前他也能指出涉案的M200狙击步枪归离距离为550米的错误了。
场景6:雷明顿VS雷明顿 本段的场景选在雪山之巅。
反方头目挟人质而出,并埋伏了3名分别着雪地伪装服、山地丛林迷彩服的狙击手,他们都使用雷明顿 M700狙击步枪;正方主力只有斯瓦格一人,他身着伪装效果更好的自制”雪地布条伪装服,所使用的也是M700 P 狙击步枪(P意思为警用)。
雷明顿M700系列是影响深远的一型高精度步枪,轻巧耐用、做工精良、价格适中、精确性极好,迄今为止产量已经超过100W支。
算上片头的M40A3狙击步枪、刺杀现场的2支M700P(会场FBI手中的那两支),本片中共出现8支雷鸣顿M700系列狙击步枪。
M700P是M700系列的警用型号,采用加厚的浮动枪管进一步改善了精度。
因为全枪的重量增加,后坐力力感觉也小一些。
在本段中反派3名狙击手的M700P都是发射7.62毫米NATO弹的普通型,配合10倍枪瞄和两角架。
斯瓦格使用的M700P则是发射7.62X67温砌斯特大威力枪弹的型号。
这种弹药装药量和威力比7.62X53R俄式步机弹都要强,初速达902/秒,弹道非常平直,有效射程为1000米,比普通M700P射程超出200米。
雪山对决中,斯瓦格左手持枪,右手快速装填,并用布袋折叠成一个软包来支撑M700P而不是两脚架来获得更稳定的支撑;莫非则充当诱饵让第一个狙击手暴露了位置;第二个狙击手正在用手动校正分划时,被斯瓦格发现并击毙;第三个狙击手身穿新型山地丛林迷彩服埋伏在位置较低的山岩中,按理说隐蔽的较好,但Bushnell双筒望远镜的意外反光使他丢了性命。
难缠的人质问题又出来了,即使一流的狙击手在这种情况下也难免紧张。
斯瓦格用板机护圈擦去手指上的汗水,屏气后打断了歹徒带有扳机连动机构的霰弹枪和他的手指,取得了这场决斗的胜利!
谢谢D調之殇 的提醒,但是非常讨厌你评论的口气。
如果你想在每个转帖下喷出自己的愤怒之声,那祝你成功并且长命百岁!
剧情结构:(开篇)狙击手和副手南非执行狙杀任务,遭到猛烈反击,请求支援却被领导抛弃;副手阵亡,心灰意冷的狙击手选择退役;(铺垫)狙击手选择一人一狗隐居山林;这边军方拿出狙击手当年军方资料,阐述当年他被领导层抛弃的事实真相。
(转折)军方找到狙击手邀请出山,负责帮助军方搜寻出狙击手可能刺杀总统的具体位置。
(争论)狙击手断然拒绝,但在军方一番爱国的说辞下有所心动。
(带入第二幕)军方走后,狙击手亲测在1600米范围内一枪命中目标后,亲自沿着总统行动路线排查,并最终锁定行刺位置;并告知军方安保人员,这一切都被一名轮椅男所详细记录;(B故事)B故事为FBI探员辅助狙击手追查次案件真相的故事;两人从一开始的敌对搏斗到同患难共生死,最后联手查出真凶;(游戏时间)总统出行开始,狙击手率先发现刺客枪械位置,却被身后警长枪击,受伤后跳窗逃脱;中途制服FBI探员并抢夺车辆逃跑;躲进洗车房简易包扎后,再次被围追堵截,狙击手把车开进大河,最终拽着拖船绳索成功逃脱;(中点)FBI探员被媒体曝光遭警队耻笑;但探员继续追杀此案,发现巨大阴谋;探员查到教堂,并发现疑似电缆孔的痕迹,并网上查到重型电动狙击枪的资料;在女上司帮助和狙击手前副手女友接头递交车牌号照片后,查出隶属于承包商的神秘公司;(坏人逼近)军方获知探员调查事件,绑架探员,企图制造运用自杀装置,制造自杀假象,被狙击手远程干掉军方特工,救出探员;寻找枪械专家获知用狙击手用过的子弹用纸包住救能制造出同一杆枪使用过的弹道痕迹;并通过排查最终锁定前顶级狙击手军方身旁的轮椅男;(一无所有)军方故意让探员查到轮椅男资料,并让轮椅男充当诱饵,并绑架副手女友;狙击手特训探员成为狙击手外围救援后,单枪匹马潜入,直面轮椅男,(黑暗时刻)在轮椅男哪里获知,副手死亡以及自己被陷害的事实真相后,轮椅男开枪自杀,随后小屋被武装人员包围偷袭,两人相互配合,杀出重围;(进入第三幕)狙击手用录音为要挟,要求交换副手女友获得同意;(大决战)雪山之巅交易,狙击手刚出现就被狙杀;随后军方伏击狙击手全线爆头,军方首脑被狙击手控制;原来接头人是穿着钢板护甲的探员假扮,而真实的狙击手运用战术干掉了所有军方狙击手,打断威胁副手女友的枪手手臂,救出副手女友;随后被FBI包围;在军方庭审中,要求狙击手用5分钟时间证明自己的清白;探员偷塞狙击手一颗子弹,子弹上膛瞬间,狙击手对准主审官扣动扳机,子弹却未能有效激发;原来狙击手有每次使用完毕调换无效枪械撞针的习惯;最终狙击手被无罪释放;(结局)军方大佬和议员还在火炉旁大声嘲笑狙击手之际,狙击手杀人,为副手,为自己的狗,为400无辜村民,射杀了他们,并一把火烧毁小屋,潇洒离去。
之所以向大家推荐这部影片,不仅在于是少有的狙击手题材,而且还是部有些深度的片子,我很对那些把这部片子看作是娱乐消遣的观众不以为然。
很想写点东西来为此片以正视听。
作为商业片,本片可看之处可圈可点,主打狙击枪械,这对军事迷来说再刺激不过,展示了目前美国军方狙击枪械的多种主打枪型:雷明顿700警用系列、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40系列和可以打飞机的.50大口径的巴雷特M82\83、这些枪械在形式上就足以让一般人大开眼界。
更何况斯瓦格的枪法精准,招招致命,其间加上与美丽的女配角之间的情感摩擦这些足以让人看了过目难忘,那些军事迷一定会血脉喷张。
男主人公的自救和逃脱,更是让人目瞪口呆,大呼惊险。
现场效果也是没有话说,爆炸、枪击、追车、暗杀、搏斗一应俱全。
堪称商业片的典范。
可就仅仅看到如此这么简单吗?
我们单不说影片的政治黑幕情节,就来说狙击手这个职业,狙击手作为步兵中的特殊兵种可以担任了侦查、伪装、潜伏、破坏、偷袭、暗杀、保卫等各项艰巨任务。
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要具备包括枪械原理、心理学、弹道学、气候学、地理学、伪装术、野外生存等各类全面的知识以及果断的判断、抉择能力、强健的体魄、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忍耐力。
这些都是极其难做到的,枪法精准只能是作为狙击手的入门功课。
狙击作战往往被常人看成是下作的战斗手段,也最让人狠之入骨,在现实世界中被抓住或被击毙的狙击手的结局往往是极端悲惨的。
影片用片名“生死狙击”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生死只在你扣动扳机的那一刻,如果当斯瓦格没击毙其他3名要暗杀他的狙击手的话,他早就已经死了。
可他活了下来足以说明他的出色。
可是我们这位出色的狙击手确被黑幕政治弄得狼狈不堪,四处躲藏逃窜,他作为军人、更是作为狙击手的荣誉感、骄傲感和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侮辱。
那些只会摆弄嘴皮子的政客把他原本还算平静的生活搅得一团糟,他对国家和军队的热情被一群骗子和小人无耻地滥用,谎言和罪恶代替了真实和公正。
这些使他义愤填膺,他要像他的祖先在开荒美利坚西部那样用枪和血来了断这一切。
他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孤单英雄,因为没有那位和他一样有正义感的FBI“菜鸟”探员的帮助他不会成功,没有战友女友和探员朋友以及检察官有意、无意地帮助他也不会成功。
他是个善良脆弱而又正直的人,当通过制度和法律都无法解决显而易见的不公正问题,他只能用他擅长的狙击枪法把一切解决。
他同时也是个可怜、可悲的人,被死亡紧紧地跟随,战友的死让他心情愧疚,无法开始过正常人的生活,也无法开始自己的爱情旅程;甚至不懂得如何去爱、去融入社会,只能过隐居生活终日和狗狗作伴,狙击手的职业生涯让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就是在影片最后当他杀死参议员后驾车和战友的女友行使在空旷的公路上更是让我们为他的前景捏了把汗,他能从此过上平静的生活吗?
这不是什么美国英雄,而是一个悲剧人物的未知命运。
他的正常生活就像那条公路一样无所适从,不知去向、遥遥而无止境。
狙击手作为步兵是一个异类,而作为离死亡最近的人类何尝也不是一个异类。
狙击手可能是现代战争中最武侠的角色了。
单兵作战、一招致命的个人英雄。
在以前的电影中,他们多是配角,发暗器的嘛,现在终于升级当主角了。
这个狙击手具备了全方位的知识:伏击、爆炸、肉搏、枪战、野外生存、逃生、医疗救护、泡MM。
他的射击精度可以打爆对手瞄准镜,除了杀人,还能摧毁装甲车、武装直升机,更绝的是在1.5公里外实行暗杀。
他每次出击前都会实地测量最佳射击角度,感受风速风向,设计撤退方案等,务求万无一失。
万一受伤他也能把从超市购买的日用品勾兑成麻药、消炎药,必要的时候,还能自制炸弹!
《狙击生死线》所用枪械之精、专业知识之深、音响设计之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下一次好莱坞再拍片,就得说如何在家里制造原子弹了。
如果没看过《谍影重重》,也许我会觉得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
但在先看过《谍》再看这部《生死狙击》,给我的感觉就是有COPY的嫌疑。
而又没能青出于蓝。
剧情进展似乎过快。
有些地方没有交代清楚。
生死狙击 (2007)7.82007 / 美国 / 剧情 动作 惊悚 / 安东尼·福奎阿 / 马克·沃尔伯格 迈克尔·佩纳
说难听点,只要这部电影里面有马克沃尔伯格主演,我基本上就会去看,因为我觉得他真的是好莱坞里面的实力派动作演员,他这个人拍动作片和科幻片最合适了,只是不知道他居然拍变形金刚那一部拍的如此之差,相对而言,他这个年纪还是可以多巅峰几年的,不管怎么样,他已经出道这么多年,证明他是一个顶级的好莱坞演员!
马克瓦尔伯格(简称小马哥)主演的动作惊悚片,片如其名,影片中展示了大量有关狙击方面的精彩内容。
不过,与其说这是一部描写狙击手故事的影片,倒不如说这是一部研究狙击枪和其用途的教学片。
片中用近乎专业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狙击步枪的世界,银幕上所表现出来有关狙击的专业素养,是其他同类电影中所不及的,这一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所以,本片最大的噱头便是关于狙击枪的使用和狙击战术上,其在体现狙击的专业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用枪械之精,演员所表现的综合狙击技能,都让喜欢枪械或狙击题材的影迷大呼过瘾。
可是,对于像狐狸这样喜爱军事的影迷来说,就是冲着片中的狙击枪去的,而对与广大影迷而言,剧情俗套,才是本片最大的原色。
本片是典型的主角背黑锅的类型片,与十几年前的《亡命天涯》极为类似。
如果把本片放在10年,也许会名噪一时,可是那毕竟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如今被视觉大片惯坏的大众们,对于这样一道隔了夜数夜才热炒的菜,难免会觉得口淡。
别看片中主角指哪打哪,可是整部片子在人物塑造、情节推敲等方面是处处脱靶,唯一命中的便是拖泥带水的剧情。
最可笑的便是最后小马哥让那个菜鸟探员身穿铁板去引出雪地里埋伏的狙击手,狐狸猜想不是那个倒霉的狙击手没玩过CS不知何为爆头,便是菜鸟探员欠了小马哥很多钱。
影片最大的败笔便是主角在流亡中有一个同病相怜的parter,却少了一个针锋相对的opponent。
狐狸本以为那个菜鸟探员是一个汤米李琼斯,没想到最后竟然沦落到要靠小马哥搭救的落魄地步。
而那些政府高官、联邦探员们也摆明了一副“即使全世界都相信主角是无辜的,我们也不信”的态度。
正因为这样,才使得本片中小马哥比《英雄本色》中的那位强悍了了不少,把一帮乌合之众玩的团团转,看着他一枪一枪的解决掉目标时,让人怀疑这真的是一部狙击手教学片。
同时也给兰博们上了一课,在人背后捅刀子远比正面与其硬碰硬来的实惠。
正因为以上的原因,使本片从出世便难逃其二流角色。
在好莱坞这个影视之都,流水线作品何其之多,其中既有一部分佳作,也有少量不登大雅之堂的次品,但更多的是如本片这样的中庸之作,犹如快餐,入嘴既融。
制片人们并不是艺术家,他们是商人,管你剧本的好坏,有钱赚才是王道。
可惜本片生不逢时,6千万的投资,其回报还不如《变形金刚》小主演胡闹的《后窗》来的多。
关于本片主演马克瓦尔伯格,演的电影不少,尝试的角色也很多,唯一不变就是那紧锁的眉头,本片也不例外。
整天一副八点二十的表情,好似人人欠他八百吊钱,像极了中国动画片中某个经典角色。
打架亦是如此,杀人亦是如此,泡妞亦是如此……看过他之前的《四兄弟》《无间风云》,演的确实不错,也许他只适合这类的边缘人角色。
关于本片的导演安东尼福奎(《训练日》《亚瑟王》),以前是拍MTV的,狐狸欣赏过他出道后的所有电影作品,得出一结论:此人拍片诚意十足,无奈水平有限。
High light:片中有关描述狙击方面所有内容。
IMDB评分:7.1/10狐狸评分: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专业性:★★★★☆总 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8c4a5010009fz.html
1 典型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大片。
让我想起了《越狱》,几个人在一个超级牛B的人的领导下反抗整个国家机器,寻求正义。
2 男主角声音感觉好熟悉,低沉浑厚而略带沙哑,上网一查是马克·沃尔伯格,他在美版《无间道》中饰演黄秋生的那个角色。
有时候人对声音比对相貌还更加敏感啊。
3 大片里当然免不了出现很多俗套的桥段,比如:开始狙击手小强那个搭档执行认为时掏出她女友照片,我心想八成这小子要挂了。
于是过了一会他真的就挂了。
4 还有,英雄小强受伤突出重围后,我心想肯定会有美女来搭救她吧,果然不出所料好莱坞很配合的上演了美女救英雄,然后再反过来英雄救出美女然后双宿双飞的一幕幕。
5 Google Map好厉害啊,FBI都在用。。
6 在雪地里几个狙击手大战的场面确实精彩。
7 发现了一处Bug:狙击手英雄小强一开时是中了两枪,但是在美女那里治疗时,却只剩下了右肩上的一处伤,小腹右下方那个伤口一下子就痊愈啦?
8 小强说:“The U.S government spent a lot of time and money teaching me how not to die after they got done teaching me how to kill people.”呵呵,值得玩味啊。
看的时候一直在说……男主角长得好像马克沃克伯格……不过好像比他要帅气一点……囧
主角中弹不能上医院怎么办?飙车被围追堵截怎么办?亲人被对方当成人质挟持怎么办?于枪战警匪片而言,解决方式其实都差不多,但从技术含量对比中,还是能分出影片的优劣。
故事说的不太清,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没有爽到家。。
这个不算碟中谍吧。中间还训练了一个弟子。看完纸牌屋突然意识到这个女主是凯特玛拉,电影里明显更高挑的感觉。。。纸牌屋里面怎么那么矮。
贼老套
枪很拉风
原著出版于1983年,背景为越战,导演说是向70年代硬汉电影致敬,全片一股80年代动作电影的酷劲。然而没有80年代的夸张,冷峻的风格和实战主导的动作场面颇为新潮。农庄一场很火爆,加上十分钟的删节片段剧情更完整,对白很酷很幽默。
不够酷
很一般
cs中最爱和用的最屎的就是狙
彪悍!就得这样!
烂片
就射击有那么点看头,故事实在编的不怎么样。
看了一半才发现自己原来看过这部电影,挺不错的动作片,政治斗争也算很好的调剂。
把这片翻译成《生死狙击》的人也是个鬼才,任你手段通天,也难逃狙神子弹。
乏味
接近弱智的電影。估計有了幾個這樣的狙擊手,絕對可以打贏世界上任何戰爭。
我很相信他就是为了一只狗而大开杀戒的 因为剧情没什么意思
很不错的动作电影,情节紧凑,动作火爆~
.Shooter ★★ 如一般mug mug 追擊mug mug 殺令之橋段,都是正派軍佬幫政府做野,卻被設局陷害,於是為洗脫罪名...賣點:首十分鐘的車隊狙擊 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