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分钟的场面活,恩,好吧,还行...到了后面,我无语了...人民军的战术素养就只剩下集团冲锋了???
还是正面?
一点迂回包抄都没有?
只开过几枪的学生兵能抵御一个营(看部队长的军衔估计的)的正规军?
辎重部队进入敌占区没有防护?
让两个人就给抢了?
木头桌椅能正面防护步枪机枪枪弹?
光碎片就扎死人了吧?
面对女中前的开阔地整队行军?
是我弱智还是导演弱智?
好吧,我错了,看《南征北战》去吧......
话说自从棒子大神创造了宇宙后,棒子们剩下的使命就是给自己整容到面目全非,然后出来煽情。
不过棒子们老这么煽情,难免黔驴技穷,煽情到让观众大笑,估计也就棒子有这本事。
这部电影用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NB的美帝走狗,还是更NB的人民军同志,在打仗的时候,都是SB。
战争是残酷的,真打起来是要死人的,无论你是主角配角,无论你是戴着劳力士装B还是戴着学生帽装B。
朝鲜是屠场,中国人和美国人厮杀,而棒子们只是连围观群众都算不上的沙包。
无论是志愿军见到南棒,还是美军遇到北棒,都是兜头便打,不死不休。
日本人固然可恨,但是作为军人他们是合格的,至于棒子们,还是算了,老老实实涂脂抹粉当戏子吧。
打打杀杀的工作太残酷了,棒子们还是回家吧,来碗狗肉汤,就点辣白菜不是很好嘛,何必这么悲催呢?
实在不行,咱中国人民送你们点五花肉,让你们过一把肥年,这样如何?
刚看了这部电影, 好久没看韩国电影了, 没真让我"失望", 烂片一个.永远都不知道为什么讲同一个民族自相残杀的电影要拍的那么装B.难道就不能怀一颗悲天悯人的态度讲最底层民众所承受的苦难吗.在丑陋的幕后政治操手下, 同一个民族的两个部队不管战的多么壮烈, 那也是苍白的.之前说过, 世上有两种电影, 可以快进着看的电影和不可以的电影.这部电影就是前一种. 另外, 看到一半不到就已经猜到结局了.固执强势的脸谱化装B北朝鲜将军和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脸谱化装B爱国小青年,还有只知道混日子的脸谱化装B小混混,还有看上去那么脸谱化装B的南朝鲜将军.1V3, 结果显而易见, 看着片中双方阵营中主角数量比,结局也不难猜到, 再加上这是韩国拍的电影, 北朝鲜军队要悲剧,一点也不奇怪.电影不是这么拍的, 只知道留于表面, 装B到最后, 都不表现每个人心里最脆弱的不同于脸谱化装B的另一面, 在这方面, "欢迎来到冬莫谷"要比这部要高明的多---每个人心里都是有善的一面, 只是被时代推着走不一样的道路, 还有比自己生命跟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更何况, 若北朝鲜多几个这样二B(sb+装B)的将军, 不打败仗才怪.另外, 真的非常希望, 表现同一民族战争的电影不要只拍战场上的帅哥美女, 只表现他们英勇帅气的一面, 多拍一些他们矛盾的一面, 以及这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 大众苍生. 要不然你们永远都是二流导演.
看完这部影片,姑且先把影片中比较不符合逻辑推理的情况放一边,让我迫切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说着同种语言的一个半岛国家何以分成了两个国家?
通过搜索才知道,原来这个半岛国家的人民是被他国给利用并鱼肉了。
真是可怜!
引发思考的段落:队长吴张帆在打死一个垂死的北朝鲜士兵时,心里对母亲说了一段话,这段话应该是所有厌恶战争残酷性的人都无法释怀的一种痛苦,所有战争中的士兵们都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姐妹的哥哥或弟弟,都是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从这样一种人性的宏观性去想,战争真的是可耻的。
甲祖和吴张帆在共同面对一个北朝鲜10岁左右的孩子兵时,(我也顿时慌了神,还是个孩子,怎么就。。。
是开枪杀,还是不杀?
是敌人,可他还是个孩子,矛盾啊!
从来没有看过一部影片让我这么矛盾的失去判断)我是真的无法用理性来判断战争的双方谁对,谁错。
战争常常把没有错误的双方,都逼入无人性的绝境,如果有谁喜欢战争,我想他一定是个没有人性的家伙,是个畜生。
而那些引发战争的人也绝对是个不负责,毫无人性的畜生。
甲组说在战争中,人人都是畜生,这话没错,可是引发战争的人也是畜生,为一己之私,为所谓一群人的利益而引发全民战争,这一群人更是畜生。
朝鲜和韩国都是一族人民,有谁愿意看到这样的分裂呢?
从政治意义上说,韩朝的和解或是统一,未必会对中国不利,难道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给周边国家带来经济繁荣吗?
国家其实也像人,只有大度,宽容,方能化干戈于玉帛。
真的不希望有战争,站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地球上的人类那么渺小,还要为生存彼此斗争,真是特别的特别的不值得。
朴大尉把韩方的学生兵送回到驻地,并提议让韩国学生兵挂白旗投降,然后回去了。
对于朴大尉来说,他们还只是孩一群孩子,他不想大开杀戒。
其实,朴大尉和吴张帆不都是对人抱有怜悯之心吗?
谁又喜欢去杀人呢?
每个国家的人们,都是希望和平的。
就是那些少数的利益者,当权者在挑战着战争的神经。
照道理说,今天的人们,应该更加热爱和平,没有什么非得用战争,用生命,用鲜血来解决。
实际上我对韩国战争片印象还是不错的,首先他们的道具炮火深得美国真传,完全能做出曾经只能在美国大片里看到的效果;二来他们的题材和讨论的深度很能放开。
可惜这一部电影,华丽的场景和特效依然不能阻挡我吐槽的欲望,剥去这层华丽的外皮,和当下我朝泛滥的抗日神剧不分伯仲。
《向着炮火》呢?
无论如何,看着题材,看着导引简介,我都不可能在观影前抱着一种观摩喜剧的心情来看片。
看完只能略反胃了。
于是我看到了人民军娃娃兵端着苏联转盘枪;看到了人民军低能万岁冲锋;看到了主角在楼顶上兰博附体后的疯狂杀戮,难道只是因为他长得很帅?
好像名字挺俗的,一起名字什么的就词穷。
果然我TOP崔胜贤、果然我权相佑、金承佑大叔,演技大发!!!
开篇就是惨烈的战争戏,像金陵十三钗那种的,枪林弹雨中,TOP穿着一身老式的学生装,脖子上挂着一圈又一圈的子弹,穿梭在炮火中...看着战友在敌人的刺刀下痛苦的样子,但发抖的手就是上不了子弹,看着增援同志一枪毙掉敌人,握着子弹的手紧了紧,眼里是恐惧、尴尬...抱着不断流血的战友上军车,这一片段中揉了回忆的片段进去,真的非常感动,画面也非常唯美。
战事变化,71个学生守一个学校,TOP成了中队长,金承佑大叔说凭直觉去做事,其他的人感受到你的真心实意,自然会跟随你。
还记得那一片黄灿灿的田野,恐怕是对战争岁月中一起经历的故事的美好回忆,那是他们的全部青春,在树林里被一个侦察兵偷袭,权相佑被激怒,一路狂追,最后整队的人拿着枪都跟着他去了,被伏击,反败为胜,最后的小孩兵说他是金日成总统任命的战士...TOP这时候终于开始明白了战争,握着枪的敌人就应该杀,这不对吗?即使不是妖怪一样的敌人,即使他们也会在受伤后呼唤妈妈,即使只是个孩子,即使是曾经善良相对的上尉,在战争面前,对不起,好像善心是最不该存在的东西,能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感情,3人组,一个被侦察兵击中,然后权相佑亲自挖坑,亲自埋,另一个人在远远的地方,沉默着。
权相佑有危险,幸存的另一个,用自己的身体帮他挡枪,最后一句是,你的枪法比我准。
这种友情,在战争中弥足珍贵。
还有,两个人开着抢来的车的那段也好帅好帅。
金承佑大叔,真的好帅好帅。
IRIS里也好帅、《两天一夜》中也很帅、很好笑。
超爱这个片子。
喔,好吧,又不像影评了...说说音乐吧,音乐配的太好了。
话说中国的片子差,可能除了剧本,音乐也是硬伤呀...
其实只要是战争的题材片,惨烈和悲伤总是难免的,就看导演的角度主要是放在哪里,走什么样的细节描写。
现如今的这类电影,有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选择以反思的方式来表达战争的残酷和对战争的反对,对和平的期望,或许给人的观影感受都是比较的悲痛的,比如我们陆川导演的《南京!
南京!
》和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二钗》等,但是往往就是这样的片子才能更好的让我们有所感受。
这部片子,说实在的,比我的期待值还要高。
一开始是冲着权相佑看的,而在开头有接近30分钟的关于韩国和朝鲜的这场战争的故事背景有点尤长,说实在是有点让人不是很喜欢特别是本身对故事背景不熟悉的人。
当然,关于这一段回想起来,其实导演还是拍得很精彩的,当你回味起来觉得故事很精彩很紧凑之后再细想,就会对于导演开始的这一段很宏阔的战争画面的拍摄感叹是那么的精彩。
故事的精彩是权相佑出场的时候开始的,部队放弃浦港把更大的军事力量调往更重要的军事战场,留下新的一群学生军队,其实这本身就是很残忍的现实。
我们都知道这就是通往死路的一场守卫站,而这样的以一群不知战争真正残忍的学生兵的角度,本身就是很讽刺的,加之还是这样一群甚至说是无知和跋扈的学生,他们天真也嘻嘻哈哈的不知道战争的开始是多么的可怕。
虽说这好像是正史改编,但还是觉得导演着重学生兵的那段开战前的感受描写和战争后的心里描写很是呼应,有对比就是有更多的感悟,特别是权相佑的人物在变化中更是将这个人物诠释的更加的鲜明,而这群学生兵也是把其各自不同身份的恐惧等特点诠释得很好。
片子还到一半的时候,就有好几个细节我觉得很好,很是突显对战争反思的主题。
比如中队长对新兵欢乐时光的感受,比如在第一次深夜敌军来临紧张弑杀之后残活的一名敌军在生死之际口口声声中喊着妈妈中队长无奈杀了他之后的心里感受,比如出发后第一次被敌军埋伏战友被杀追赶后所出现的小孩子敌军中队长和权相佑在杀与不杀的描写以及最后将其杀害的细节,比如其中一名逃亡学生兵被抓后首长给他倒一杯水的人性……很多无不在说着战争的残忍,很多这样的细节还是很能让我们的国产导演借鉴的。
说实在的,在影片过程中还是有好几次看哭了,一样的爱国战争题材,特别是在牺牲的镜头的时候,看到最后,更多的也是感动,到死也守住国土。
可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影片。
2012年11月21日 13:48:48
地上的人民,既被安置在不同国家,就以不同方式纪念韩战60周年。
本片的主创阵容,在首尔出席了“天安号”罹难将士的吊唁活动。
往昔和今朝,战争与和平,就在黑压压的一鞠躬中,被牵连了。
如果说,三八线是一根横向的梁木,60年后“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语)是一根纵向的梁木;朝鲜半岛的磨难与前途,就如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活画在世人眼前。
1950年8月的南韩,如血海地狱,烧着不灭的硫磺。
金日成的人民军不宣而战,不到两月,韩国90%的国土已沦陷。
为保住最后一座城市釜山,他们把残留的倾国之力,都押在了洛东江一线。
联合国谴责朝鲜,组建联军,赶赴仁川。
苏联独自偷生,投了弃权票。
21个西方国家参战,16个国家出兵。
按东方的政治伦理,这叫“存亡国,继绝世”,春秋大义也。
按近世的普世价值,这是地上通过《世界人权宣言》之后,人类第一次投票组成的义军。
在那个最漫长的月份,军人拼死亡命,妇人闭门哭泣,学生征召上阵,教会禁食祷告。
最后一线希望,是那些不认识他们的遥远的海军陆战队,能赶在他们亡国之前成功登陆。
当年有286名中学生,穿着校服参加洛东江战役。
他们没有编制,番号,军装,被称为“学徒义勇军”。
影片描写其中的71人,死守浦项女中,挡住人民军的史记。
导演既煽情,也写实。
既憎恶战争,也讴歌死士。
片头20分钟巷战,算是战争片的经典场面。
从一个学生兵的慌乱、奔走、惊骇和大难不死,及杂糅了女性气质的身影中,去衬托雷鸣闪电般的沙场。
直到他耳鸣,失聪;面对长官被杀,却拔不出枪,下不了手。
接着,这个唯一上过一次战场的孩子,领着71个中学生留守学校,却意外遇见了敌人整整一个团。
电影史上,有类似的经典之作。
1959年的德国电影《桥》,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也是二战后德国第一部引起关注的反战影片。
1945年4月,纳粹倾覆前夕,7个中学生被征召入伍。
他们出征前,被好心的军官留在家乡,去“守”一座已计划要炸毁的桥。
老师,父亲,区长,老兵,所有人都厌恶了战争,泯灭了激情,晓得帝国的结局。
只有这几个孩子,把少年维特的烦恼,对战争的憧憬,和为国尽忠的梦想,都新鲜无比地带到了桥头。
以灵魂的活力而论,他们或许是当时德国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几个士兵。
出人意外的,一支盟军的坦克小分队,突袭桥头。
7个孩子击退了他们,6人阵亡,一个哭着,浑身是血,回到了青春期。
片头,英语老师教他们,朗诵诗歌。
大意是,我爱你,但我不能对你起誓,因为虚假的誓言一无益处。
若你的爱包围我,会让敌人发现我,求你不要爱我,不要牵着瞎眼的恋人走。
这是对一个战争之外的世界的抒情,更是以爱情为譬喻,对国家主义的反思。
在一个征召孩子参战的时代,爱的誓言在哪里呢。
奥斯卡的历史,是几乎和百年战争史同步的反战史。
1929年,评委会把第一届最佳影片给了反战题材的《翼》。
2010年,他们又把最佳影片给了反战的《拆弹部队》。
这是好莱坞的伟大,他们奠定了战争片的价值内核,如果有人不反对将战争场面拍给人看,却不同时反对战争,他就是与电影为敌的导演。
按奥斯卡的道德水准,中国导演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战争贩子。
连《集结号》也不例外。
因为他们不敢越过战争中的政治立场,去肯定人性和人权的立场。
不敢就罢了,但他们又贪财,舍不得血腥的场面。
即使韩国军人是正义的一方,即使这71个孩子是保家卫国,即使国家到了灭亡边缘,征召他们实在迫不得己。
导演仍然刻画了战争对孩子们灵魂的摧残。
在他们摇身变作刚毅决绝的职业军人之前,最吊儿郎当的那一个,嘶喊着说了一句话:“在战场上,人人都是畜生”。
如果说,曾经为了爱一个女人,他必须变成一个流氓。
如今为了爱一个国家,他却必须变成一个畜生。
最后,他们被战争激发,生出对方士兵所没有的一种激情。
这激情中,既有畜生般的血气,也有男人对家国的责任。
既有对敌人的仇恨,也有对成人世界的还击。
就像狼人的故事,或卡夫卡笔下的《苍蝇》。
如果有群狼人来了,人的反应可能是逃跑。
但你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狼人时,你才了解什么叫狼人,你才意识到你的家乡若被狼人占领,是多么可怕。
你这才有了勇气,来到城外,约你的同类决一死战。
你的目的不是消灭他们,是与他们合作,消灭一种叫狼人的畜生。
和《桥》一样,戏剧性的结局,是这班孩子竟然打败了职业军队。
但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意思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最不要命的人?
到底什么样的念头,才能锻造最有战斗力的士兵?
这两部影片,都不是在颂扬以少胜多,而是在反抗战争的逻辑,并给了这种反抗以爆发的力量。
正因为学生不是军人,他们胜过军人,是对战争本身的羞辱,是人类含辛茹苦的梦想。
是的,“和平来之不易”。
为了维持和平,欧洲在二战前曾付出巨大代价。
战争爆发后,路易斯在《时代与潮流》上撰文,质问说,“唯有给予首要之物以首要之位,你才能维护其他次要的食物。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问,三十年来我们的文明到底把什么事物当做首要之物。
答案非常明显,它把自己当做了首要之物”。
换言之,保持文明,维持和平,保持高收入、高质量的生活品质,保持交通、食物、卫生和娱乐的水准,这一切都是好的。
但如果这一切成为人类文明的最高目的,文明怎么可能不崩溃,敌人怎么可能不嫉妒,世界怎么可能长久稳定?
如果文明的内容,被我们视为至善之物。
我们终将失去文明,或者一一失去,或者在某个清晨全部丧失。
已有无数战争证明了这一点,还有未来的战争要继续证明下去。
路易斯在空袭中躲进地下室,半小时后回到书房,继续写道,“也许文明不可能安然无恙,除非我们珍惜某物胜过珍惜它”。
无论是爱情,还是爱国,人们牵着瞎眼的恋人,却说不出爱的誓言。
朱丽叶捂住罗密欧的嘴,说你不要指着月亮说,免得你的爱像月亮一样变化无常。
在民政局,新娘拉住新郎的手,说你不要按着宪法说,免得你的爱像宪法一样频频修改。
除了战争,我们在哪里遇见和平。
除了现在,我们在哪里遇见永恒?
除了在71个孩子的眼睛里,我们在那里遇见国家?
除了教科书,我们在那里遇见谎言;除了看电影,我们在那里遇见乌托邦。
除了死亡,我们在那里遇见生命?
除了坟墓,我们在那里遇见复活?
王怡 2010-9-27
凡是美化战争的都将是历史的罪人凡是美化战争的都将是历史的罪人凡是美化战争的都将是历史的罪人凡是美化战争的都将是历史的罪人凡是美化战争的都将是历史的罪人凡是美化战争的都将是历史的罪人凡是美化战争的都将是历史的罪人凡是美化战争的都将是历史的罪人凡是美化战争的都将是历史的罪人凡是美化战争的都将是历史的罪人凡是美化战争的都将是历史的罪人
棒子电影各个题材都能拿捏的很好....除了战争....太极旗是这样....华丽的假期是这样....到了向着炮火....各位看客还是只能无奈的摇摇头...矫情只有愈演愈烈的迹象....没有一点缓和的趋势技术和场面依旧表现坚挺....几乎完美的继承了好莱坞的衣钵...这点无须多言 特别要赞赏开头和结尾的战斗场面 很是精彩 除了有点摸不着头脑双方的伤亡情况....似乎学生们都不只71个... 而人民军们一票一票的死 一票一票的上....很是蛋疼....但最最软肋的还是编剧....似乎不把两个帅哥挥枪的动作和大喊大叫的演讲放进剧本里就是他们的失职一样....一部好好的战争片 一个难得的好题材 硬生生被编成了琼阿姨战争剧....我真的不懂为什么...棒子其他题材好电影层出不穷...偏偏为什么到了战争片里就要绕到韩剧风格里去呢??就拿同年的电影讲.... 去看看<义兄弟> 人家告诉你讲情感可以是含蓄的 是慢慢发酵的 ...去看看<田禹治> 人家告诉你娱乐片是如何搞笑如何吸引观众眼球的...去看看<奶奶强盗团>去 人家告诉你如何一边让你笑一边让你哭一边让你有点小感悟....甚至去看看<下女> 这部电影不怎么样 但至少人家在各个方面一点都不矫情 该脱则脱 该干则干 该上吊就上吊...战争是男人戏 男人戏就别给我罗里八嗦的犹豫不决 更不要一会一个慢镜头又一个慢镜头 一会一个帅哥脸特写 我看了真TM烦...所有的能更深挖掘的点也都只是擦了个边 ... 与之后半毛钱关系没有 ... 比如人民军的小朋友...比如吴队长一直与妈妈的通信来审视战争的无意义... 与结尾脱节 或者说结尾太琼摇...没办法不脱节...所有人物刻画都显的很单薄 ... 吴队没有一个主导性格 给他的镜头他几乎都板着个脸 ... 权帅哥演的小混混似乎一直就是小混混 ... 直到另一个同学开枪解除自己受苦的同学后 ... 他突然就猛了 ... 我觉得你至少给点他和吴队长情感慢慢转变的情节吧....没有...完全没有...其他小人物 几乎就是用来给死亡做铺垫的 等死路人甲已丙丁等等....我也不太清楚这段历史的具体情况...不过要是那位人民军自大狂首长就带一个司机跑到那个学校....我要是那里一个学生...我二话不说立刻爆了他头....太极旗也是这样....哥哥莫名其妙就当了红军去了....编剧呢 是可以适当夸张的....但PLEASE....请按人类正常逻辑来编来夸张好吗....不然我真的看了很疼....因为我的期待很大....因为喜欢才痛批...看多韩国电影的同学都知道这电影水平和档次...所以如要拍砖...请轻拍....如果是某些狂热的一辈子就看了这一部韩国电影的并且冲着帅哥来看的粉丝来拍...那您做好心理准备...我也做好心理准备
很韩的表达,所以有些地方会觉得太煽情,但游戏地方又用这种表达让人感动。每次看战争片的时候,总会开始惆怅,MBD,能能不打了!但大国就是欺负小国,就是利用小国,就是骨子里玩弄小国。。。MBD说多了。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cold war在玩弄他國人民的性命
思密达的学徒兵都这么牛逼啊!奇葩啊!思密达果然是超人!
wuli TOPxi``````
高丽国主旋律影片,有集结号的影子.本来只打算给2.5星因为实在跟天朝的片子一样喜欢把敌人刻画的那么傻×和不堪一击,可惜没有半星,勉强算个四舍五入了.还有,权相宇只会演这种冲动 敏感 易怒的不动脑热血青年吗??这是第几次这种角色了...
视听满分,剧本恶俗,逻辑扯淡
没啥意思
Zitat: Wenn ein Roter bewaffnet ist muss er erschossen werden.
看完此片感慨一句:中国的电影只会娱乐大众!五星强力推荐,和《太极旗飘扬》一样震撼人心。
再一次被他们的意淫能力所折服
不设立立场去看这部电影,仍然不能感动。
煽情一流,故事人物战争场面可以参考《赤壁》的评价。
最后的yy英雄战斗场景+白痴机器人民军团长白瞎了前面客观的铺垫
拍得很好不是吗?看一群影评都在黑这部片子。Top的演技出乎意料,和权相宇从敌对到扶持真的很感人。“我本来以为北韩的军人都是头上长角的怪物,但是其实他们跟我们一样,一样会想念自己的妈妈。”“熊会因为胆和膀胱而丧命,人则会因为话太多而丧命。”
一帮子学生兵,竟然像特种部队一样能干。用Sherman代替T-34,硬伤太多了,纯粹YY
做作
多打的一星是向真实致敬。
一看演员明星很多哦!下来一看,郁闷,什么韩国主旋律破片,国内革命电影里男猪脚中数枪不倒,还抱机枪扫射的情景终于在韩片中出现了。就差一句交党费了。破绽百出,人物刻画模式化。妈的,真那么神勇不用美军,都可以打到鸭绿江去。韩国人打仗不怎么行(可能比菲律宾还是强点),意淫功夫确实一流!
只是单纯的喜欢热血青春
TOP还是演的很感动的,好久没看战争篇了,我们的日子有时候清闲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