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绝望写手第二季

Hacks Season 2,喜剧女王,老哏新侃

主演:珍·斯马特,汉娜·爱宾德,罗斯·阿卜杜,Toshi Calderón,赵牡丹,苏茜·伊斯曼,Robert Gatewood,Portia Harris,玛莎·凯莉,劳丽·梅特卡夫,戴文·萨瓦,Michael Vargas,温明娜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绝望写手第二季》剧照

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1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2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3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4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5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6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13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14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15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16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17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18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19绝望写手第二季 剧照 NO.20

《绝望写手第二季》长篇影评

 1 ) 新旧之间的女性,真假之间的剖白

我的S1剧评:我的忘年交天才女友——————S1末尾,Deborah失去了自己演出的大本营Palmetto;这一季开头,第2500场演出的舆论反馈也出炉了,Deborah进一步失去了Vegas对她的拥护。

看上去异彩纷呈的大巴旅程,起点其实是放逐。

她脱离了原本熟悉她的观众群体,话题选择(讲些什么、迎合谁的喜好)不再是一个能够凭借惯性完成的选择。

在更陌生更多样的场域里,Deborah被抛入一些她过去可以有意无意回避的课题中。

写下的一切并非想要批判Deborah。

我很喜欢Deborah这个角色,尤其喜欢她的复杂性。

Deborah身上有她的时代烙印——而她的时代,也建构和渗透着我们当今的时代。

——————Deborah和陌生群体的碰撞最激烈的一集无疑是S2E4:她原以为自己将登上一艘gay cruise,上船后才发现是lesbian cruise。

其他剧集里观众最多不买她的账,这一集里则有观众往她身上扔了拖鞋。

这一集里的几个层次在我看来非常有意思。

起初Deborah对女同性恋群体是不熟悉、不亲近的,她从过往的演出经验判断自己并不会受到她们的特别欢迎,她也不知道讨好她们的路径。

可以说,女同性恋是在Deborah想象范围之外的一个群体:她知道她们的存在,但不会将她们设想为演出的受众,因为她无法想象她们的想法和偏好。

这里的关键并不在于“同性恋”,而是在于“女”——事实上,Deborah对吸引男同性恋群体的喜爱游刃有余。

她并不是与特定的性向互斥,而是与“全女”的环境互斥。

这里没有男人。

纵观全剧,可以看到Deborah与几乎所有非下属的女性角色关系都不好:妹妹Cathy,女儿DJ,Vegas的市长,Marty的历任女友,年轻时共同参加脱口秀比赛的Susan。

我们可以在其中任何一段关系中感受到竞争性的敌意,而这种敌意生发的背景永远都是对方比她得到了更多一点(哪怕只是暂时的、多一点点的)来自男人的认可和喜爱,甚至哪怕她自身根本不渴望某个特定的男人的认可和喜爱(举个例子,DJ的丈夫Aidan)。

她总是会用混合着轻蔑、不服以及刻意的优越大度的神态言行,传达出“她也配?

”的质疑。

在Deborah给Ava修剪指甲的场景中,Ava讲起她对自己会爱男性这件事的剖析,这段话无疑道出了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某种异性恋的真相:I'm not saying you're wrong to like men. I am into men too, sadly, but I've realized that sometimes I conflate the rush I feel when a man shows interest in me with actual feelings of attraction, which makes sense, because it feels good to get attention from the group that's held up as like the leader, gods of society or whatever.

在Deborah的潜意识里,男性就是给予奖赏与肯定的主体。

从亲密关系的角度,在Deborah成长的年代,父权话语主导的异性恋是绝对主流的叙事,女性作为被性化的资源,需要凭借男性的青睐而被赋予价值。

而从事业发展的角度,在Deborah之前脱口秀行业几乎被男性垄断,女性被认为是不配得公开讲述的权利的,她想要被专业人士肯定,就只能在因循男性设定的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行事。

父权制不是Deborah的对手,而是她的背景。

在这一背景之下,她的对手是其他女性。

S2E5更具体地展示了女性如何在这样压抑她们的环境之下,将彼此辨认为针锋相对的敌人。

在当年的脱口秀比赛中,Deborah认定比赛只可能有一名女性参与决赛,因此在公告板上抹去了Susan的名字,企图让她心灰意冷而放弃这条赛道;Susan也坦言自己曾经散布Deborah通过为评委blowjob来获取参赛机会的谣言。

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天然合法为她们保留的席位,她们都挤破脑袋要开出一条路,而这条路如此狭窄,只能勉强容纳一名女性。

回到女同性恋游轮。

Deborah对女同性恋的陌生,正在于父权的背景板下,她无法想象女性之间真挚平等的情谊,无论这种情谊是友情还是爱情——她们不是应该一见面就开始扯头花吗?

在这个没有男性的空间里,她们该如何自处呢?

当一个空间里有男有女,她对于玩那种抢夺男性目光的游戏非常轻车熟路,可当一个空间里全是女性,她要如何吸引谁的注意呢?

Deborah对女同性恋态度的改变发生在钢琴酒吧那一晚之后。

这一晚发生了三件事,Deborah先是帮Ava同她感兴趣的女生搭上了讪,又被Marla(假装)调情,最后自发地站上台高歌一曲。

Deborah唱着You make me feel like a natural woman,整个酒吧的氛围好到让我想要置身其中,好到作为观众,我一度以为Deborah真的开始融入和参与建构这样乌托邦的女性世界。

在那首歌的时间里,好像所有的女性都以第一性的视角看待自己和她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这三件事使Deborah态度大为改观。

第二天一早她和Ava在自助餐厅吃早餐,洋洋得意地谈起自己如此富有魅力,早该拥抱女同性恋群体。

作为观众的我隐隐感觉到自己被那首歌骗了:Deborah的feel like a natural woman似乎不是建立在女性之间体察和认可彼此的女性身份和实际感受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获得喜爱的基础上的,且这种喜爱很大程度上是指性缘意义上的喜爱。

当晚的脱口秀表演中,我们更加确信地看到Deborah传达了一种同女性主义如此貌合神离的精神。

她先是在开场时再次表达了受到lesbian们欢迎的喜悦,但话里话外似乎hijack了女性主义的叙事,让人感到仿佛女性(因为她们的性别)喜爱和支持她是理所应当的。

前一晚在钢琴酒吧中,女性之间的包容友善并未让她感到这份情谊的可贵,反而让她感到了廉价:她在男性面前总免不了要费些心思吸引注意,但在这些女同性恋面前,她们不是应该自然而然就喜欢自己吗?

在Deborah随后和观众的尴尬互动中,这一点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Deborah发现观众席中有人似乎对她的段子兴致缺缺,于是大胆地调侃起来,言语之间满是condesending的意味。

试想在其他观众群体面前,她会期待台下的每个观众都喜欢她吗?

当然不会,她作为名人太多年,当然知道骂名与不在乎永远同美誉形影不离;她在这一系列巡演中,更是早已认识到自己的表演并不总是能出彩。

但昨晚女性们展现的sisterhood让她突然从不信任女性,转而对女性的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对这种sisterhood的误解中,她完全扭曲了女性主义的部分内核:在去中心化的、去权威化的、相互包容的结构中,她仍然只看到有优越等级的比美;她把双向的、平等的联结与理解变成了单向的、不平等的个人崇拜;在女性对彼此身上主体性尊重和保护的氛围里,她误以为自己受到如此爱戴以至于可以自行其是地随意冒犯。

难怪被驱逐到小船上后,Ava发表锐评:Your orientation isn’t gay or straight. It’s egomaniac.

Deborah是既新且旧的女人。

我在S1的评论里写到,在Deborah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凭借绝对的实力才能踏足过去被认为属于男性的领域,赢取一席之地,所以她习惯于拼尽全力地为自己争取,不时动用不友善也“不光彩”的权力维护自己。

她永远在行动,永远不抱怨,具有坚定强大的能量。

她的这些行动实实在在地拓宽了女性生存和表达的空间,用她和Ava在S1中吵架时的话来说,她为后继者built a marble fucking staircase。

不过,Deborah自己是如何看待为其他女性“铺路”这件事呢?

本季末,当Deborah终于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段子,开始接洽个人album的制作方时,她嘲讽了制作方认为有责任让更多女性通过单口喜剧发声的观点(A mandate—I think that’s how all great art is made.),也无法接受自己的专场同其他女性专场以一个系列的形式发布(So they are saying that my special is not so special?)。

某种程度上,这里暗含了“因为老娘淋过雨,所以你们也都应该淋雨”的心态。

Deborah习得也沿用了那一套以自我为中心的话语,她的进步如果不是伴随着对周围人(特别是周围女性)的伤害的话,至少也要让周围人(特别是周围女性)不要进步得太容易,这让她有时表现成了一个“女爹”。

Deborah调侃自己:How many women do I have to care about to be a feminist? What if I only care about one woman—me! 我们知道这里的“爱自己”和现代女性主义意义上的自爱虽然有共通之处,但也从来没有脱离冷酷的、自私的、父权的一面。

如果我们不是抱着一种过于理想化的态度看待女性主义的话,Deborah这样既新且旧的形象恰恰展露了极为矛盾复杂的现实。

——————Deborah承认自己身上冷酷自私的一面的历程也十分有趣。

同Deborah熟识的人对她的这一面向来不陌生,但可以想见大多数人并不会当面向她指出,而只会隐忍或辞职摆脱。

Ava——写了揭露信,并基于各种阴差阳错的原因让Deborah得知了此事——可能是第一个严肃且直白地向她表达指控的人。

Deborah当然无法容忍一个不可或缺的工作伙伴险些在公众面前使她毁誉,于是以各种言语的、物理的、法律的方式报复她。

从这些带有些许职场霸凌性质的言行来看,Ava的指控大概并未引起Deborah的反思和转变。

Deborah开始愿意承认自己的冷酷自私,契机是她一次在舞台上讲了自嘲的段子——说自己是多么渴望得到主持Late Night Show的机会,为此忽视了女儿因父母离婚而感到的困惑和悲伤——出乎意料地引发了观众的正面反馈。

这让苦苦创作新素材而不得的Deborah发现了新大陆:原来观众喜欢听喜剧演员讽刺自己啊!

于是她继续把“罄竹难书”的历史抖出来,讲自己疏于照护导致女儿深受成瘾之困,讲自己毫不犹豫地在完美胸型和母乳喂养之间选择前者,讲自己擦掉其他女演员的名字、抢走其他女演员的伴舞……她不再像在Palmetto巡演时那样当故事外的吐槽者,也不再像这次巡演前半程那样当故事里的受害者,而是当故事里那个作为行动的主体做出选择、也因此承担选择的责任的人。

(神奇的是,当她讲出自己这些“冷酷自私”的选择时,我反而更清楚地看见了背后那个设定了母职义务、限定了女性发展的更加“冷酷自私”的社会结构。

我们无法确知Deborah说那些“承担责任”的话时,是否发自真心。

但从S3中她继续有意无意刁难女儿、Ava和其他人的情节来看,我倾向于认为其相当程度上是创作的权宜之计。

这就像是过去Deborah常常在舞台上吐槽和男性的性生活不愉快,却从未想过要思考为何自己仍然异性恋地离不开男人(如Ava所说,Your sexuality isn’t a choice, but whether or not you examine it is.)。

对于靠说话挣钱的Deborah而言,话说出来是为了给别人听的,各人听到各人想听的东西,至于表达者自己是否听进心里,是否反思、改变,是不是无关宏旨的呢?

如果承认自己身上真实存在的弱点和责任,只是为了用“真诚”这种特质本身换取别的什么好处,那还算是真诚吗?

真诚究竟是论迹不论心的,还是论心不论迹的呢?

我想起《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霍赫拉科娃向长老求助的对话,她因感到自己无法爱具体的人而困扰:长老:“不,因为您在为此深感苦恼,有您这份心意就足够了。

只要尽力而为,会给您记上一笔的。

您已经做了很多,否则您不可能如此深刻地认识自己!

可如果您现在对我如此坦诚相告,目的也只是要我对您的直率表示赞许,而且刚才您已经从我这里得到了赞许,那么,您在切实地爱世人的行动中当然达不到什么境界,一切仍将停留在您的梦想之中,整个一生会像幻影似的倏然消逝。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灵魂不灭的问题您自然也会淡忘的,最后您自己凑合着也就平静下来了。

”霍赫拉科娃:“您使我彻底垮了!

此刻,就在您说话的一刹那,我方始明白,刚才我告诉您我受不了毫无感恩的表示时,我确实只想得到您对我的真诚的嘉许。

您使我看清了自己,您抓住了我的要害,并且向我本人把我剖析得一清二楚。

”长老:“您这是真心话吗?

听了您这番自白以后,现在我相信您是真诚的,心地是善良的。

即使您达不到幸福的境界,请永远记住您是走在正道上,要努力不偏离这条路。

主要的是力戒作假,力戒一切弄虚作假,尤其要力戒向自己作假。

您得提防这一点,每时每刻加以警惕。

此外,既不要嫌弃别人,也不要嫌弃自己。

凡是您觉得自己内心存在什么要不得的想法,那么,您自己发现这一点本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净化了。

”Ava会怎么看待这种似乎不够真诚的表达呢?

这一季让我些微失望的一点是, Ava的性格和情绪与S1相比大大弱化了。

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是,Ava几乎没有什么为某种价值而和Deborah冲突、争执的戏码,她更多成为了Deborah人物弧光的辅助。

我在S1的评论中写到,在我眼中Ava是一个极度重视对自我忠诚、对他人坦诚的人,她总是想要说出自己当下的真实感受,坚守和捍卫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

如果延续先前的人设,Ava是不是会对Deborah的那种权宜之计难以认同呢?

如果剧集安排Ava就此同Deborah发生冲突,也许会更强化人物形象,也更增加剧情的深度。

 2 ) 你要撑住

戴博拉偶然遇到了苏珊,在多年前的大学生比赛中,戴将苏珊视为强劲对手而擦掉了她在晋级名单中的名字。

戴对如今只是鞋柜服务员的苏珊满怀愧疚,带着她和两个孙子在游园会大玩特玩,却还是本性难改在射击比赛中超了祖孙三人。

戴博拉向苏珊坦承了自己所做的事,并表明自己有多么愧疚,如果苏珊当时晋级了或许就会走下去。

苏珊只是大笑,她离开喜剧界的真正原因是目睹了戴为了比赛顾不上照顾自己脑震荡的女儿。

苏珊说意识到自己走下去必须要成为另一种人。

苏珊在离开的时候对戴说:You hang in there.你要撑住。

为了喜剧戴付出了全部,如同她自己说的,成为一个自私又残忍的人。

这样一个永远需要掌声和关注的人,也会陷入被减掉场次被呼喝着下台被巨大的牛阴道抢走所有人的注意。

艾娃也是。

年少成名却因为一条推文失去了洛杉矶的繁华,受尽苦楚。

这两个相似的,自私又残忍的,除了工作什么都看不到的人,因为一次巧合居然互相走近了,甚至产生了亲密的依恋。

戴博拉的人生经历让她信奉:人始终是一个人,有的人假装不是,但她从不假装。

但和艾娃的相处让她慢慢改变对他人的态度:他人不仅是工具,而是信任与依赖的ceo伙伴和经纪人,是生出一些较量与不舍的俱乐部老板(对不起忘了他名字了),是知己也像女儿的艾娃,是需要去理解的女儿。

艾娃也是同样。

然而这部剧最棒的就是没有停留在这个俗套的互相拯救一起成功的童话结局上,而是让戴博拉亲口告诉艾娃:你要离开。

因为她清楚艾娃的价值,清楚她的价值只在此刻最夺目,所以尽管不舍,尽管艾娃哭的像小孩儿一样,她还是坚定地说:你有自己的山要爬。

因为事实上戴博拉是对的,我们一生其实就是独自一人。

不管你多么不舍得,多么想扯着另一个人,你的山始终只能你自己一个人爬。

然而这部剧又呈现着,你可以和其他人相伴,只是不能永远而已。

你要面临亲人的离去,恋人的分道扬镳,搭档的各走一边。

这部剧与其说是讲喜剧讲编剧的生存,不如说是讲相遇,讲离别。

正因为它的内核主题是每个人都恐惧却不得不面对的,它才如此动人。

因为尽管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至少你做好准备了。

原创:方人也

 3 ) boss与我的深情虐恋

Ava也太帅了这个大背头造型这一段Ava对性取向的解读太棒了,我们从出生就生活在一个父权社会,父权社会的种种规训“教导”我们要与男人恋爱结婚,这是一种既成的规定,但是无论是异性恋or同性恋,都不是为了顺应社会趋势或者跟随潮流所作出的选择,你没有必要因为所处在一个异性恋世界就要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迎合他人的目光,你也没有必要把同性恋当做一件时尚单品,从而凸显出你的与众不同

最后一集结尾这段,可以说是第二季的升华,当我还沉浸在她们大获成功,心想她们可以一携手直走下去,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时,黛博拉却主动放手Ava,让她去开展属于她自己的事业,黛博拉是依赖Ava的,在棕榈树酒店的最后一场演出前,黛博拉紧张焦虑,这时Ava并不在,当Ava出现时,bgm变得欢快,我就知道黛博拉没有Ava不行,但黛博拉深知Ava跟她是同样的人,都是勇于追求自己事业的人,她不能永远将Ava拴在身边为她工作(这一段其实超好磕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是那种上司与你惺惺相惜的好磕,没有你我不行,但是为了你以后的事业,我愿意放手让你离开),反观Ava她其实也很依赖黛博拉,要不然也不会哭着质问,显然她现在的所有重心都在黛博拉身上,甚至为她推掉了那些上门来的工作

 4 ) 女主直击人心最深处的一句话

小青年逗比bi女主说的一句话真是震撼到我了!

因为是bi,她说了和男人恋爱与和女人恋爱的不同和女人恋爱是两个equal和男人恋爱是和自己的superior,因为无论东西方社会,一直都是男权社会,女性从出生那天就被教育被男性喜欢,有男人要,是女性的最大价值。

无论欧美还是中国,有男人要说明你被比你superior的人看上了,这是一件非常让你骄傲的事情。

在女主说出这句话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在中国,有人要是对女性价值的最大认可,原来认可女人的是比女性高级的男性啊!

只有当男人和女人都认为他们是比女性高级的人种,才会觉得有男人要是女性生命的意义。

 5 ) 暗戳戳的爱意有时胜过明晃晃的调情(EP4)

目前三季只有第二季加入了我的top,那必然有其绝对的优势。

我想着重聊聊ep4。

上一次被虽然不说爱你但句句都是爱你迷得不行还是全度妍的《无赖汉》。

终于有一场戏可以和那部电影稍稍PK一下了,那就是本季ep4,黛博拉帮ava修减指甲,同时俩人深入探讨性取向的这场戏。

这场戏表面看似乎是一场严肃深入又不失幽默的性取向大讨论,但在我看来这也是俩人感情升温(逐渐变质)的一场关键的戏。

当然,我不是说俩人之间就一定是朝着爱情的方向在发展,而是俩人之间传递出了一种似爱情似友情还有soulmate之情的极其丰富的情感状态,迷人到不行。

这场戏一开始,ava问D要不要和她一起去喝酒,当自己泡妞的助攻,D拒绝说要take a depression nap,ava说了一句:ok,jealous(这里虽然俩人都用了调笑的语气,但已经感觉到,D对于ava出去撩妹子,并没有很开心)接着,D对ava说,如果你想要去勾引女人,首先应该把你的指甲修剪一下...blabla...中间D扭捏做作地接了一个马提的电话。

画面切到俩人坐在床上,D帮ava修剪指甲的画面。

A:我能问你个问题吗?

(ava深呼吸了一下,迟疑了一秒,才提问)D:每次你问非常有攻击性的问题都不会提前告知我,不敢想象你这次会问出什么样可怕的问题。

A:你每次在表演的时候聊到性,都会戏称男人们无法满足你...D:那只是为了节目效果...A:你有想过和女人在一起吗?

(一个26岁的女人问一个70岁的女人这个问题,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激动,感激。

一般概念里,70岁的女性,别说爱情,她的什么别人都不会关心了。

当然,剧中的D确实也不同于一般女性,她很有魅力,也一直有性生活,但ava能问这个问题,说明在ava心中D大聊性事不仅仅是为了噱头,她对D充满好奇,于她而言D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甚至有性吸引的女性,所以她才会提出这个的问题)D:想过啊,并且我现在就和一个女人在一起,然而我后悔了。

(看看什么是迷人喜剧女演员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啊,哈哈哈这个回答真的是了不起。

初听之下会以为这就是句玩笑,没什么,但可能是我过度解读,也可能是我看完了第三季再来看这一集,所以感觉这句话没那么简单。

以下是我的理解:D这么回答是因为ava给了她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她虽然清楚俩人不是恋爱关系,但俩人之间微妙的情愫确实给她了一种“being with a woman”的感觉,所以她才会脱口而出说现在就和一个女人在一起。

这句话真的很撩啊,估计ava心里肯定狂跳了几秒。

但如果直接走深情路线显然不是这俩位才华横溢女人的相处模式,所以D必须以喜剧的方式将话题转开,于是她说,后悔了。

绝不是后悔啊,这句抱怨似乎在说,老娘可没给谁修剪过指甲啊,真烦啊,要是没认识你该多好,不就一直可以保持高冷气质了嘛)中间,ava继续问,D继续回答,大意是D还是喜欢男人,虽然也想过或许和女人相处会容易很多,又聊到D年轻时如果出柜肯定要面临比现在更难更复杂的局面。

A:你有想过你为什么喜欢男人吗?

(啊哈哈哈哈,看似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但我感觉ava有一种不把D问到弯就誓不罢休的劲头)D:blabla...喜欢就是喜欢,需要什么原因。

A:blabla...我也喜欢男人,但是,我发现我搞混了,其实受到男性关注时的兴奋感和真正的吸引力是两回事.....我只是觉得应该会有更多的灰色地带,并非所有人的性取向都是一出生就确定的,就能对应自己确定的那类群体,你无法选择你的性取向,但愿不愿意去思考它,就是你的选择了。

(ava为什么这么认真的聊这个话题呢,人家D明明都说自己喜欢男人了,非要抓着人家不放,还以身示范说自己也喜欢男人,但那种喜欢不是吸引只是对权利的崇拜,简直就是恨不得让D今晚就出柜的迫切感)D不置可否的一个小表情。

A:你要测一下金赛量表吗?

很好用。

D:我知道这个检测表.....天啊,我的好心情都被破坏了,我要出去喝一杯(起身)。

(好心情为什么被破坏了?

哈哈哈,是不是因为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性取向了;刚刚不是说不喝酒吗?

是不是因为想陪着ava一起呢,哈哈哈)A:我的左手指甲还没修呢?D:谁关心另一只手,放口袋里,如果放得进去的话。

(我就喜欢这种暗戳戳的小情趣啊,一边吐槽ava手大难看指甲像电钻锯过,一边抓起人家的小手手帮人家修剪、涂指甲油、还擦上了什么高级的法国植物护手霜,啧啧啧)综上,大家说这俩人之间有没有猫腻

 6 ) 重要的不是永恒的生命,而是永恒的生命力

第二季在成年女性成长的路上在 mean women 里佐上了温暖。

我看到了温柔与和解的力量贯穿在整季里,温柔的宠溺自己的固执,对自己的“疯狂”的温柔,和自己的过去的种种不完美和解,和当下的生活和解,父女子女间的和解。

但比起温柔和和解,我更想说说生命力。

黑格尔说,生命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仅有积极面的生命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消极对于保持生命力至关重要:“只有一件事物、一个人身上体现出矛盾性且具备容纳和接受这种矛盾性的能力的时候,才能被称为是有生命力的。

” 而剧里的DV,很好的展现了这种矛盾性的抗拒到接纳。

年龄没有太多意义,我们从来恐惧的都不是数字本身而是老的状态。

什么状态会让人觉得“老了”?

我认为是生命力的势弱,甚至有时是一种毫不挣扎缺乏矛盾感的妥协。

我们从来不觉得还在冒着新芽的千年老树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对百岁的乌龟,有什么担忧;但却很多人对30岁或者40岁,有一种恐惧。

我们恐惧的,不是原来我已经活过了三十年,而是我怕我剩下的五十年里不会再有什么新鲜事情发生,人生也不会再有什么值得期待的改变。

但其实这是很荒谬的事,因为只有幸运的少数人在30岁之前真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30岁的你40岁的你 无论几岁的你,其实都可以像DV一样选择做,坚持做想做的事,需要的只要足够的勇敢。

只要还是在尝试新的事情的我们,在创造属于我们的新东西,那人生就还是不断地在冒着新芽迸发生命力的年轻的人生呀。

 7 ) 世界报我以痛,那就揍到它害怕

尽管第一季结尾全是伤感加狗血。

女王毕竟是女王,女王面前都是小场面。

于是第二季开篇就是Deborah铩羽归来,势必要给拉斯维加斯以新的color to see see。

市中心的海报被换下不要紧,女王要告诉大家的是:世界不管是谁的,我必须要有位置钉在这里!

演出经理已经驾鹤西去、化妆师也辞职去了啥名字都拗口的乐队,物是人非的世界里只有女王仍旧容光焕发全力以赴,和她过往的人生一样自信放光芒,什么人生低谷什么事业挫折,都挡不住女王重整河山的决心和信心。

上一季Ava发出的满是个人情绪的邮件,如同一颗悬在头顶的炸弹,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炸却肯定随时会炸。

但是当代的年轻人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就是,如果不提,坏的事情大概可能应该就不会发生对吧?

就如同对熟悉不熟悉的人可以因为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快速坦诚,恨不得把自己全方位720度予以剖析,但是对父母亲人却万般考量千般闪躲三思之后都不肯行,要把毕生武学都用上还不一定算完。

在活得坦率真诚这一点上,人类只有实施伤害和刻薄的时候才记得进化。

但是anyway,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所有简单获得的,自然也会最轻而易举放弃。

所以当Ava因为一次占星就人生顿悟对Deborah坦诚邮件的事情也实属没啥惊奇。

坦诚就如同Jimmy所说电影永远离不开啥啥和啥啥一样。

更何况,必须得承认,我们吐槽他人的时候,才是最才华横溢的时候,尤其是年轻时候的每一个人,吐槽老板同事时候的妙语连珠甚过诺贝尔的获奖感言,尽管大多数人没有得过诺贝尔,甚至还有极个别人觉得诺贝尔有个数学奖,但是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人比我更懂,不是吗?

只不过,人生在忽然之间或者认清现实之后,就会知晓,如果不是因为讨生活,非亲非故不会无由来对他人友善和关爱,所有爱与关怀都有代价和获得,在每一次计较得失每一次权衡利弊的背后,严格来说都包含自私与残忍,无差别无轻重。

得到的可能是我们,失去的肯定也是我们,无人幸免,即使她是脱口秀女王,即使她是莽撞的年轻成名写手。

不过呢,莽撞的年轻写手会惴惴不安地以为就此失去了工作机会。

而看透世事冷暖的女王会搞清一切、掌控时局之后依然带你上路,还贴心地给买了杯咖啡。

看过经历过的世事告诉她,一旦上场就只有全力以赴战到最后,即使别人认为是必输无疑的局面,即使是被揍得遍体鳞伤的情况,之所以长盛不衰40年,是因为能够将困境当做垫脚,即使这垫脚是自己血肉的代价。

女王对自由格斗选手女婿难得的真情流露,何尝不是自己人生的血泪肺腑?

懂不懂没关系,反正自己要做到。

当年轻的女写手以为人生已然风平浪静皆大欢喜的时候,女王却用厚厚一摞的诉讼继续教她,出来混哪有那么容易,跟谁就咱俩呢?!

于女王这里,人生种种无非就是:原谅当然可以原谅,但是老娘绝对不会放过你!

就如同赌城市中心那张广告牌,她才不会关心谁的海报悬挂在上面,但如果不是自己,那就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不行的。

毕竟,女王尚未退场,她依然在以血肉之躯寻找生活的可以予以重击的那个弱点,在她说“byebye”之前,故事不会完结。

当世界以痛苦吻世人时,报之以歌的是诗人,而要打得它再也不敢的,才是绝望过的生活的写手们。

论狠,谁说女子不如那么,下次见。

 8 ) ?【绝望写手1&2】

🎥【绝望写手1&2】2.5天刷完第1季&第2季,woohoo!

精彩,过瘾,意犹未尽,坐等第3季上线!

每一集短短的时间内,将每一角色性格勾勒展现的如此精湛,绝了!

墙裂推荐大家快去刷完!

一开始,我当做某情期间不能出国旅行的城市风景介绍片来看的,紧接着就看上头了,凌晨2点还在刷,哈哈。

从第1季蓝色单开门劳斯莱斯开始欣赏,从首饰衣服包包开始欣赏,被隐形植入我心的是每一位角色的生动性格与做事风格。

get到了拉斯维加斯的赌城文化,交织着自由与利益交换,交织着大胆拥抱未知,交织着牧师一分钟安排的婚礼。

第2季里,get到了普雷沃斯特豪华房车+凯迪拉克SUV车型的美好。

get到了联排别墅,独栋别墅,城市公寓的不同属性,别为了路程忽略了生活质量。

get到了说辞就辞职的工作与合伙人精神。

get到了电视购物、专场秀、开放麦、巡回演出、特辑制作的不同销量与魅力所在。

这不仅仅是追求事业线稳固动态的一道延伸线,更是不屈不挠百战不殆我的游戏我说了算的事业精神!

这一部,是2022年度,继国产连续剧人世间,韩剧我的解放日志,之后,我强烈推荐的美剧,大家快去刷!

 9 ) 生命不会重来。

第一季的时候觉得Hacks的剧情有点老套,两个人一开始看不惯对方,相处后各种摩擦找到契合点或者共通点,互相依赖,so cliché. 然而,有了第一季的铺垫,第二季的精彩在于揭示一对良师益友的慢慢铺陈——不同时代拥有截然不同价值观的女性如何在男权社会的审美偏好里事业如日中天,抑或是在人生每一个选择的岔路口,那些机遇与错过,坚守与无奈,执着与脆弱的纠葛。

尤其让现代社会都市牛马共情的,是在把工作变成事业的道路上边付出边纠结的心情。

Deborah很要强,不服输,哪怕是把竞争对手的名字从最后晋级的名单中抹去也要搏来自己上位的机会。

有的时候人的自我感动就是深陷在自以为是的情绪里觉得别人也会像自己一样在乎与不在乎。

她觉得Susan肯定跟自己一样在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不想放弃上升的机会,回归家庭是个不得已的选择。

当看到Susan只是百货店的售货员的时候又愧疚是自己害得Susan过着如今捉襟见肘的生活。

Susan也要强,水枪游戏他们一家三口老小都输给了Deborah,她明显也有气。

可惜人生没有输赢,Susan看到Deborah边演出边带孩子的生活,让她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人生,也没有几个人能像Deborah一样,机遇与努力并存的去赌一个脱口秀女演员能够达到她如今的成就。

Susan放弃了事业,是因为她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

她明白自己将作为一个小人物碌碌无为,这与Ava的妈妈一直担心Ava这个朝不保夕的工作形成了很强的共鸣。

所以,在一个小众赛道,尤其是有性别歧视的赛道里,有多少女性能像贾玲,马丽这样,从谐星华丽转身,变成如今的一线名流。

我想正常人都会像Susan一样选择吧,也可想而知Deborah能有今天的成就,经历了多少坎坷和磨难。

就像第一季她把Ava抛弃在沙漠里说的一样,工作只会越做越难,随着你的工作层级越高,只会指数般变难。

关关难过关关过,如果你觉得是我让你变得很可怜,那你还远远没有经历那些绝望又绝处逢生的时刻。

于是,从一个初出茅庐只会抱怨的愣头青,到第二季最后Ava成为各大制片方争抢合作的写手,这一路上的锤炼、教导、磋磨和扶持,在短短的两季里面我们看到了How lucky Ava is, to have such a good mentor like Deborah.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Deborah认为Ava需要去拥抱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的时候,她选择了推她走。

看到这里我的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把这十多年间我遇到的所有老板都过了一遍,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的第一份工作里,我的第一个老板,Rebecca, 她告诉我两个道理:1 Edison,当你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你该如何抉择。

这是面试时候的问题。

作为中国人,我的潜意识是我应该顾全大局和集体利益,于是我脱口而出选择公司利益。

Rebecca说,you are very wrong, 永远要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但同时必须去寻找到自己和公司利益的契合点进行发展,这样公司才会信任你。

2 一次回中国的差旅中,我们俩堵车坐在出租车里闲聊,她问如果公司现在要裁员,公司里面需要做10件事,A员工这10件事都做的很不错,但也不出众,没有短板;B员工只会做1件事,其他9件他做的很差,但是这1件事他做的出类拔萃的好,你觉得我会裁谁。

我们从小接受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的价值观,我想当然的说会裁B。

Rebacca又说你错了,她会留下B。

公司不需要事事都平庸的员工,你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你对公司的价值。

我现在的老板,跟Deborah一样有着极强的事业心和不服输的韧劲儿,她在可以生孩子的年纪毅然选择了事业,出了严重的车祸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也要把电话放在嘴边跟客户沟通签单。

十多年的耕耘让她成为了我们公司全球唯一一个商务背景出身的合伙人。

绝大部分人一辈子只是做一份工作(work),这份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挣钱。

少部分人会以职业化(occupation)的标准要求自己,这在挣钱之外多了一份比大部分人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极少数人,作为人类社会的领导者,他们从始至终都是以事业(career)发展的眼光在看待自己脚下的每一步,就像Deborah一样,没有了拉斯维加斯的驻场演出这个小山丘,我将放逐自己到更大的山川,即便我已年入古稀。

这个世界的美好,是由真正的强者依然选择善良而维系的。

Just like Deborah, they gotta have a big heart, with endless dreams to soar up into the sky.

 10 ) 你要撑住

戴博拉偶然遇到了苏珊,在多年前的大学生比赛中,戴将苏珊视为强劲对手而擦掉了她在晋级名单中的名字。

戴对如今只是鞋柜服务员的苏珊满怀愧疚,带着她和两个孙子在游园会大玩特玩,却还是本性难改在射击比赛中超了祖孙三人。

戴博拉向苏珊坦承了自己所做的事,并表明自己有多么愧疚,如果苏珊当时晋级了或许就会走下去。

苏珊只是大笑,她离开喜剧界的真正原因是目睹了戴为了比赛顾不上照顾自己脑震荡的女儿。

苏珊说意识到自己走下去必须要成为另一种人。

苏珊在离开的时候对戴说:You hang in there.你要撑住。

为了喜剧戴付出了全部,如同她自己说的,成为一个自私又残忍的人。

这样一个永远需要掌声和关注的人,也会陷入被减掉场次被呼喝着下台被巨大的牛阴道抢走所有人的注意。

艾娃也是。

年少成名却因为一条推文失去了洛杉矶的繁华,受尽苦楚。

这两个相似的,自私又残忍的,除了工作什么都看不到的人,因为一次巧合居然互相走近了,甚至产生了亲密的依恋。

戴博拉的人生经历让她信奉:人始终是一个人,有的人假装不是,但她从不假装。

但和艾娃的相处让她慢慢改变对他人的态度:他人不仅是工具,而是信任与依赖的ceo伙伴和经纪人,是生出一些较量与不舍的俱乐部老板(对不起忘了他名字了),是知己也像女儿的艾娃,是需要去理解的女儿。

艾娃也是同样。

然而这部剧最棒的就是没有停留在这个俗套的互相拯救一起成功的童话结局上,而是让戴博拉亲口告诉艾娃:你要离开。

因为她清楚艾娃的价值,清楚她的价值只在此刻最夺目,所以尽管不舍,尽管艾娃哭的像小孩儿一样,她还是坚定地说:你有自己的山要爬。

因为事实上戴博拉是对的,我们一生其实就是独自一人。

不管你多么不舍得,多么想扯着另一个人,你的山始终只能你自己一个人爬。

然而这部剧又呈现着,你可以和其他人相伴,只是不能永远而已。

你要面临亲人的离去,恋人的分道扬镳,搭档的各走一边。

这部剧与其说是讲喜剧讲编剧的生存,不如说是讲相遇,讲离别。

正因为它的内核主题是每个人都恐惧却不得不面对的,它才如此动人。

因为尽管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至少你做好准备了。

原创:方人也

《绝望写手第二季》短评

喜欢黛博拉和艾娃两人之间的关系设定,从一开始的冤家路窄,到最后的良师益友,俏皮混蛋的剧情拍出了观众内心向往许久的坦率和潇洒。

7分钟前
  • 青芒鹹桃
  • 推荐

只有我们拉拉才会对一桩官司撤诉百感交集,因为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那个人了😭剧透:没能把Deborah Vance掰弯是2022年最遗憾的事(姬佬捶地!

9分钟前
  • RainbowCannon
  • 力荐

Deb这种刀子嘴豆腐心的角色,可能在剧里看来很讨喜,但在现实生活中感觉会被讨厌。

14分钟前
  • Blahblah
  • 还行

It makes me sadder.

15分钟前
  • juuno
  • 还行

黛博拉跟赌场老板黄昏恋时,一个弹幕飘过,我好磕这对。另一个弹幕追尾,你吃点好的吧,别什么都磕。莫名戳我笑点。吃点好的吧,又mean又mean sth,脑海里幻化出无数应用场景哈哈哈。

16分钟前
  • JulyChan
  • 力荐

虽然一路上人物丰满了最后也温情脉脉了,但还是喜欢第一季后半段怼天怼地和互怼的她们

21分钟前
  • 翩喜
  • 还行

乏善可陈,非常无趣

25分钟前
  • 王不留行
  • 较差

年轻女主的角色很令人讨厌,有缺点的主角要谨慎啊,职场上无情自私,围绕自己利益做动作,但放在电视剧里,看着还是不舒服啊,现实够残酷了,还要在美剧里演自己吗?无法接受写手女主一次次对老脱口秀演员Debby的背刺和傲慢,Debby饱经风霜却选择始终原谅。Debby是个讨喜的、富有号召力的脱口秀女王,她的感染力可以号召人们的笑声,坚强好胜,70岁正是打拼的年纪,有原则、有柔软的爱心,孤独,看尽这个圈子的人性卑劣、明争暗斗,仍然选择热爱,只要是能利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选择,甚至可以谅解背刺自己的亲近之人。diva在世!!!麦瑟尔夫人在世!!希望淡化写手角色,第二季风向成这样,也不是一开始能预料的。当然,美剧越来越多具有普通人缺点的主角,自嘲比自怜自艾更能吸引别人,因为别人没有兴趣听你的抱怨

27分钟前
  • 吃点好的
  • 还行

依旧是让人摸不到头脑的一季

31分钟前
  • 豆友219409178
  • 较差

解说看完 真的好多金句 在搞笑也在搞砸的路上 尽头便是与自己的过往和解 搞事业的女人不被家庭琐事绊住,真的cool !

35分钟前
  • Véra知彼不知己
  • 力荐

第三集终于弃了,完全不好笑不好看啊

36分钟前
  • 夭夭
  • 较差

谢天谢地终于不让小女主嗑药喝酒了,总觉得有股强装的塑料感。看似结局光鲜亮丽,埋了一个现场暴毙也太明显。挺好的剧为什么总是试图钙化它,23333

41分钟前
  • 白日梦联盟☂
  • 还行

暖心 但不好笑

46分钟前
  • 是只兔子呀
  • 还行

你们会想念对方的!

50分钟前
  • 暴走君
  • 力荐

I mean, 女主的外形和声音及(bi)气质跟Phoebe Bridgers也太像了吧

52分钟前
  • Kasaga
  • 还行

明明说是喜剧,却让人眼泪止不住,太过分了。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编剧对喜剧的节奏感掌控力强得离谱,好久没有看过一部剧能把两个女主的变化smoothly的从第一集推进到最后一集,试问谁看到最后还会不喜欢这一老一少日常斗嘴相爱相杀!情感内核很强但塑造的极为内敛,Deborah和Marty这条线只靠D的几个黯然神伤的表情和寥寥几句台词就把几十年的纠葛都刻画出来了,搁国产剧里不得拍个二十集。无论是角色还是punchline都比麦瑟尔后几季强太多了,喜剧不是靠话唠堆出来的,是靠故事,Deborah的团队故事我还能再磕十季。

1小时前
  • 北落師門Hiruma
  • 力荐

感觉比第一季弱一些,多了些许俗套,少了些许灵动。看jean虐hana的时候开心得不行,突然想到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霸道总裁爱上我?我和霸道总裁的受众有什么两样?

1小时前
  • 快乐肥宅
  • 还行

always love road trip. once upon a time, i was looking forward to a road trip in the US. Sadly, it didn’t work out. I suck. 0708找不到资源。

1小时前
  • chamatin
  • 还行

说实话,我觉得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洗脑压榨文学

1小时前
  • 豆友199340152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