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从第一次姜Mae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女主最后喜欢的一定是他。
一开始,小美跟小姜的感情发展太快,太顺利,按照韩剧一般的思路,这样的感情路线一定走不下去,没想到真猜对了。
虽然在小美背叛小姜的时候,心里有点小小的不舒服。
但是,还是比较希望小美能跟姜Mae走在一起,谁叫姜Mae的魅力叫人如此折服呢,小姜与之相比,无疑是嫩了点,相信看完此剧的大部分女性朋友都会比较喜欢姜Mae这个角色吧。
一开始看的时候就被其中的音乐深深的吸引住了,特别是第三集中姜Mae引领演奏 Ennio Morricone为《The Mission》配的Gabriel's Oboe,真的太美妙了,用小姜的话说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古典音乐如此美妙,真想一头栽进去。
也因此认识了 Ennio Morricone这位20世纪的电影配乐大师,在此之前看过很多他配乐的电影,却从来没有关注过。
Gabriel's Oboe是《The Mission》的主旋律,我觉得也算是《病毒》的主旋律吧,因为,由它开始姜Mae向我们展现了古典音乐的魅力,也正是姜Mae的魅力。
对指挥不太熟悉,甚少研究,但是每次看将Mae的指挥,都会深陷其中,究竟是音乐还是姜Mae的魅力,也说不清了。
剧中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作为配乐,据说有100多首,大部分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贝多芬的第五、第九交响曲,比才的《斗牛士进行曲》、李斯特的《爱之歌》、舒伯特的《鳟鱼》《音乐瞬间》、亨德尔的《为我哭泣吧》......梦想与热情纵观全剧,主角究竟是姜Mae、小美还是小姜?
答案是,都不是。
而是那些被称作垃圾、屎团那群充满音乐梦想却被音乐抛弃的人们,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对自己心中的音乐之梦充满热情,并为之不断的奋斗、努力着。
最感动的时候,是被姜Mae称作屎团的大婶,那个从音乐大学毕业,但毕业后从没有公演过一次,整天在老公、孩子、家务中忙碌,就快已经忘记自己会拉大提琴的大婶,在第一次公演时候,临时上去顶的独奏,她将心中所有感情倾注在演奏中,她想要实现自己的音乐之梦的热情,在我们面前展露无疑。
虽然一直在音乐与家庭两者中受到压力,受到阻碍,但是她也同样一直没有放弃。
包括金贾勇、伊顿、裴勇齐、李赫权、小美......这些在生活中不断受到这样那样的挫折、阻碍的人们,从来没有间断过对音乐的热情,追求梦想的热情,最后,他们成功了,至少我认为他们是成功的。
大家不自觉的会将《病毒》与日剧《交响情人梦》拿来做比较,有什么可比较的?
这样说吧,《交响情人梦》我看到一般就放弃了,而《病毒》却是我用通宵的时间看完的,当然我不能用我的标准来衡量全部观众,但至少这可以是一个参照。
千秋又怎么和姜Mae比较呢?
可能很多人看完之后,过一段时间,根本说不出,千秋到底什么地方有魅力;但是我相信,就算过十年,大家一样会记得姜Mae的这个任务形象。
永远的姜Mae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姜Mae,《病毒》的编剧说,从一开始,他就觉得姜Mae这个人物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喜爱,没错,他的感觉对了,不论在韩国还是在中国姜Mae这个人物都得到了大家空前的喜爱,可以说是完全的成功。
穿着大衣、带着墨镜、拿着老式的公文包、牵着多芬,一出场的气场就整个压住了观众,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OH,cool,man!
”不错,在剧中他是一个大毒舌,批评人家毫不留情,什么难听的词都用上,完全不顾虑别人的感受,刚开始觉得难以接收,到后来发现正是这样被他蛊惑了。
他严肃、严谨,对音乐的要求简直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只要能够作出好的音乐,他能付出一切的代价,因为乐团的水平不够,他也能够在总统面前罢演;他被称作“乐团杀手”,所以尽管他的地位杰出,但是他跟所有的乐团合作都不会超过6个月。
他很固执,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即使真的错了,也永远不会承认;性格怪癖,死要面子,口是心非,就算因此伤害了别人,也永远不道歉。
他是传统的卫道士,他视卡拉扬为他的偶像,从老式的西装、老式的怀表,就连发型都是贝多芬式的,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从古典中回来的人。
他认为,古典音乐是属于贵族的音乐,是高尚人的音乐,因此他不断的嘲讽那个由家庭主妇、警察、公司职业、夜总会表演者......组成的乐团,认为他们不能成为名品。
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俘虏了所有的人,包括那些曾经试图反抗他的人,包括曾经试图用权利压倒他的人,他们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一个“名品”。
给人感觉最完美的时刻,就是他指挥时的样子,沾满汗水的头发有些凌乱,陶醉的表情告诉我们,他正在音乐里,他属于音乐,音乐是他的全部。
与小美的爱情不得不说,这个固执的男人很可爱,就算在爱情中还是死性不改。
从他因为小美失踪了而紧张的表情,我们可以知道,他完了。
可是因为小姜的关系,他一开始就极力的隐藏自己的感情,就连小美跟他表白,他也要当着小姜的面拒绝。
可是爱情来的时候,是无法抗拒的,最后他还是用他独特的方式和小美走在了一起(真是美好)。
他跟小美从图书馆出来散步的那一段,看了真是爆笑,明明很享受跟小美散步的感觉,却又要装作很不情愿的样子;最后小美叫他先回去,可是又要在小美后面亦步亦趋的跟着,就这样一前一后的在公园“散步”,还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啊。
这个男人,我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真是极品啊”!
可是,当他发现因为爱情,他的音乐开始变质时,他感到慌张,他感到无所适从,他选择了逃避,他用伤人的行为和语言,再次将小美拒之门外,真是可惜。
不过最后,姜Mae将他的尾戒送给了小美,我们也许看作是一个承诺吧,只是他还没有做好准备而已。
其他的人,不想说了,统观全剧,只有他最抢眼了。
备注:看完之后,找了很多金明民的电视剧、电影来看,《不良家族》、《白色巨塔》、《无防备都市》。
《白色巨塔》看了第一集,就不敢再看下去了,他饰演的张俊赫叫人害怕,充满追求权利、地位、名誉的欲望,这样的人到最后一定是不会有什么好结局的,这样的电视剧看下去是一种心理折磨,看与不看,再说吧。
《贝多芬病毒》人物姜健宇:40岁,指挥家。
贝多芬病毒里最尖锐的人物,也最具备艺术特质的一个人。
哈哈所谓所谓艺术特质在我心中就是有才而执拗。
姜指挥关键词:a。
家长:姜指挥带的平民乐团,他一直在扮演个类家长角色。
对成员要求严格,负责,参与别人的人生,充满着父母式的爱,不表达,却要人无条件接受。
b。
恋人:看剧我一直在想他是谁的恋人?
是缕美的吗?
缕美一直付出更多于姜指挥,因为他觉得他们是一样的人,在孤独方面,也就是情感表达和性格方面,但才华却远不及他,所以爱里充满仰慕。
而姜指挥的目光却一直聚集在小健宇身上,认为他是个可以超过自己的天才,在惺惺相惜中又多了羡慕或者说嫉妒和要把他培养出来的责任,这种责任来自什么呢?
注意到他要求一个照顾他的人,类似与保姆,他没有选择缕美,而是选择了小健宇。
如果说从才华上小健宇优于缕美,而收他为徒,并倾情教育,但是在个人生活上他依然选择了小健宇。
并且在小健宇好像是因为最后一场公演不能实现哭泣的时候,他抱着小健宇。
虽然缕美和姜指挥在他们去往的公园也有过拥抱,我觉得感动和美好更多一些。
而爱人,总让我觉得是可以在悲中拥抱的人。
c。
艺术家:是艺术家,不是艺人。
郑明焕是艺人,因为他塑造着一个艺人的形象,活在传媒中。
而艺术家活在艺术中,不仅可以抛弃社会的凡俗,甚至可以牺牲自己。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遇见真心爱她的25岁美女,却因为改变了他的感情,从而在动摇着他艺术的风格,而愿意放弃爱,留下他的艺术。
虽然艺术家不一定必须没有伴侣,但是二者不能够很好协调的时候,还是可以看到什么对于姜指挥来说更重要。
不仅是爱情,对于人来说,在艺术里,他们与其说是他的人,不如说是他的乐器,他不会去看人,而会去听乐器的声音,他不会去搞人际关系,而只注重这些人带来什么样的音乐。
d。
名品: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寄予别人的希望。
不是天才,没有很好的社会背景,在苦难中,把感动他的音乐当成唯一的寄予,不计筹码的付出,永不止歇的追求,不放弃不妥协,最终经过一层层的炼狱站在这个社会的上层,成为多数人眼中的贵族。
他珍视他贵族的身份,却清楚的知道自己成为贵族的艰辛。
他不认为平民不可以成为贵族,只是他经历过了,才知道那个过程有多艰辛,所以也导致他看着那群空有一腔热情却缺乏努力的团员的时候,习惯性的讽刺他们。
他是贵族和平民间的人,不真正的属于任何一个阶层,所以他才会混迹在二者之间,但不真正属于谁。
e。
边缘指挥家:什么是这个世界的边缘呢?
和这个世界相交,却相交不太深的人吧。
因为曾经从这个世界的最悲哀的底层穿梭过,像姜指挥挨饿受冻,且眼睁睁的看着母亲走向死亡而不加挽救。
在孩子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力量救不活一个人,哪怕是最爱的母亲。
知道了人力,在这个世界的有限性;而又因为被世界践踏过,而拼命努力的他,这个世界永远性的和他保持着距离,爱不起来,且不能恨。
所以他边缘,无法对世界敞开,要逃避却也逃避不了,只好和世界保持着距离。
和世界保持距离,就会和人保持距离,和规则保持距离。
他边缘,但同时也是位指挥家,不仅因为他的职业和社会位置,更因为他对人生的态度。
他面对自己的生活参与性少于规划性,对于别人的生活也是指挥,他在塑造生命,而不是随着生命而行。
f。
思想者:在市长的就职演说中,他指挥了4’3’3’。
不发一语,一个倾听世界声音的乐章。
他对世界的思索,还原给世界,不去命名什么是世界,而是倾听,所有的发生都是世界的发生,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的声音。
这里已经脱离了一个平凡人的感悟,走向达人。
走向关于生命,关于世界的思索的思想者。
而且整部剧集他的言论多发人思考,每一个都像是一个发人深省且成定论的理论。
呵呵把他的对白摘录下来,这个不是我归纳的,借鉴别人现成的,且不全。
等有生之年在补充。
他的对白:没有什么不可以放弃的,认识自己水准的勇气。
啊,我原来是这样,所以我不能当主角,即使我死而后生,也只能是观众,去音乐会吧,去听听有名人士的音乐会吧,是这样的。
你们为什么出头,伟大的人另有其人。
现在看看吧,要给老公做饭,还要上班赚钱,不够条件为什么还要做呢?
古典乐是为了贵族存在的,本质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2)是啊,莫扎特是平民,但平民也要分人的,有能准确演奏音调的平民,也有连音都调不好的平民。
(2)是的,有我这种人也就有另一种人。
一点实力都没有,却用道德人性粘着人吸人血,跟那种人打过交道之后你会想念我的,我就当你是在夸赞我。
(3)要变的自私一点,各位实在是太善良了。
不是善良,而是愚蠢。
为了父母,为了子女而牺牲,都是错觉,看看各位现在的样子,不能做想做的事,生活不如意,为了某某而牺牲付出,到头来只会怀疑是否值得。
这不是善良、愚蠢,而是卑鄙。
只要下定决心就可以办的事,你们却拿出100多条借口去逃避,现在想逃也逃避不了了,正如大家所见,我们已经到了悬崖边,屋顶的尽头,即使这样也觉得自己办不到的人,我不会挽留。
(4)家庭问题就和家人解决…(4)感到幸福吗?
替出故障的信号灯指挥交通,闻着汽车尾气,感到幸福吗?
这一点我承认,每个人都该各司其职,视金钱为生命的人,能吃上泡菜加米饭就满足的人,把所有钱都捐到埃塞俄比亚才能安心睡觉的人,各有不同。
没有谁对谁错,都是在发挥各自的作用而已。
所以你,姜建宇,依据你的价值,就在这一秒钟,感到幸福吗?
就问你一件事,你说想学指挥…(5)梦,这怎么能是你的梦,你连动都不动。
那是星星,在天上挂着的,遥不可及的,不敢奢望的,甚至连尝试都不敢的星星?
这是谁在说一些荒唐可笑的星星的故事啊。
你总该尝试些什么吧,勇敢地去碰撞去拼搏,遇到挫折不断构思新的计划,这样才会留下你的色彩,你的印记,只有这样你才配称它为自己的梦想,随便捡来一个说就成为你的梦想了吗?
如果这么简单,那么医生、博士、律师、法官你都可以说成是自己的梦想啊,干吗不?
我不是让你实现梦想,我是让你敢于去做梦。
(5)说这些话都没用,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反正会后悔一辈子的人是你。
原来你只是这种水平的人,连梦想都没有,甚至都不敢做梦,就在生活面前屈服了,你试试看这样揪着头发痛苦一辈子,临死之前才想起指挥?
想在临终一刹那才发出痛苦的悲鸣吗?
随你便吧。
(5)马上要演奏的《威廉•退尔》序曲作为歌剧序曲,是描写14世纪奥地利侵占瑞士时,当地农民奋起反抗情景的曲目。
我们的公演也一样,一无所有的人也可以演奏出这样的效果,我们也将掀起一场革命。
(5)不想让自己后悔,但弄不好,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到头来一无所获,有可能失去一切。
(6)你以为我为什么让你加入他们的行列,因为你实力超群?
不,你还远远不够。
正因为实力不够才让你进去的,让你受点刺激,让自尊心狠狠地被践踏,换取崭新的自我,但你竟然就这样逃避它。
(7)是吗?
那是什么,难道是情谊,义气这些吗?
我也觉得你应该不是一个会被这些东西绊住的幼稚的家伙。
但竟然…刚刚罗美有句话说的不错,欲望,你似乎只把它看成是出人头地,追求名利,但真正的欲望不是这些。
(用指挥棒指着小姜的肚子)在这里面,你的渴望,到底有多么地热切。
欲望换句话说就是力量,不管多累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的力量,下狠心,归根结底你就是缺少这些。
(7)建宇,他是个天才,我也不想承认,不过的确实是,他是个疯子。
一般人所想的那种天才也许并不存在,但我心目中的天才是存在的,不是像你(郑明焕)这种有一点资本就拿出来炫耀的家伙,而是真正的天才。
不仅有天赋而且无畏无惧,和莫扎特旗鼓相当,竟然能抄下《求主垂怜》,没有框架也没有形式,只是在源源不断地迸发出能量,而且这孩子还有着一颗温暖的心,绝不抛弃别人。
最可怕的是这些都只是个开始而已,他只是在平时稍微显露出了一点头角,那里面到底蕴藏着多大的能量,我不敢想像。
(7)是我不够资格。
你也知道,我既不是老头,也没什么派系,又没有弟子,不能为他安排大学,也没有坚实的经济后援,我这性格也不会耍嘴皮子。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还可以高傲的目空一切,但他也像我这样生活,告诉他这才是正道,我实在是没法强迫他这么做,尤其是最近我也弄不明白这到底算不算是正道。
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者为他掌舵,像我这么偏激,坚持己见,顽固不化的人可不行,只会毁了他的前途。
归根结底,如果让他跟着我,最多只会达到我这样的水平而已,一个边缘指挥者,永远都只是A-那样就太可惜这孩子了。
现在才意识到虽然有些晚,但既然晚了,就让他快一些学会飞翔吧,拜托了…(7)你到底是傻还是想象力不够,你知道听不见意味着什么吗?
你身边的人都会变成哑巴,没法对话,去山里也听不见鸟叫,大海也变得宁静,只见闪电却听不见雷鸣,汽车路过也会直接从你身上轧过去,最重要的是音乐从此消失了,你的小提琴!
(7)
看连续剧真是个可怕的体力活,我突然发现,自己大概再也不可能碰到一部电视能够象《故园风雨后》那样,打消我按键快进的欲望。
具体的回头再说。
昨天终于看完了,有可能是预先知道了结果和一些细节,所以看上去没那么深刻了.指挥最后把戒指给了小美,我觉得没有暗示想要在一起的意思,而是让小美知道,他也同样喜欢她,希望小美能坚强下去.但这个喜欢并不足以让指挥家放弃自己的人生去陪伴她左右.有些心酸.心酸只身一人的指挥.必竟像他这样40岁的年纪和心态再找到合适的伴侣已经不太可能,他注定是孤独一生的人.而小美和小姜都还年轻,没有偏离的人生想法,以后还会再遇到爱情,遇到对的人.哎.就坚定的认为这只是个故事吧.
同样题材的电视日本的那个《交响情人梦》要轻松得多18集的剧 估计是后来拖了几集吧所以倒数第二集以前的几集看得很纠结张根锡那个造型不大成功角色也偏软 不突出 不算成功 但是不能说失败就是了李智雅的角色一开始时要比后来可爱 她和编剧打架了?
她的造型也不成功——细看她的样子 大美人一个啊真正好的角色在我看来只有金明民的指挥家一路强势到最后 也真的把一个艺术家的形象活现萤幕制作花絮里 他感谢导演给他这么酷的一个角色 完全没错不过可以拿捏得那么好 不是实力派做不到的其他的何足数?
万绿丛中一点红
虽然说这个世界上跟自己同名同姓的应该很多,但是要遇上一个也必须得有天时地利人和。
遇上一个跟自己同名同姓的人,并且成为师徒,那该是多么奢侈的事啊。
更何况,在西方,父亲喜好给予儿子自己的名字,这在一个方面体现了父子间那微妙的传承关系,父亲总希望儿子像自己,或者,是实现自己一直以来未能实现的抱负。
在《贝多芬病毒》里,编剧让姜mae和小姜同名同姓,是否是想在戏剧性意外再展现一些他们当中超越师徒,介乎兄弟与父子之间的情谊。
说实话,刚开始看《贝》,完全是因为中了《美男》里面张根锡的毒,完全不理会《贝》是什么样的剧就直接下到硬盘里。
而且刚开始看《贝》剧的时候完全没有留心剧情或者其他别的东西,一心一意地为了看张根锡,不断地抱怨GEUN SUK的戏份不够多,为什么女主角不喜欢他等等,完全不觉得《贝》剧有什么吸引人。
但是到了中部以后,到了姜mae和小姜不断发生争执以后,我才觉得,这部戏真的有看头!
能把我从张根锡的身上扯了回来。
直到半夜看完《贝》剧,在那一片音乐声中,我只想说一个字:“正。
”跟一般的韩剧不一样,这部以交响乐未题材的电视剧的主题更多是围绕在那群被姜mae称之为废物的人如何追寻他们心中的交响梦身上。
他们来自社会上的各个阶层,他们代表了那些庸庸碌碌的被生活所折磨着的人。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被生活,金钱,家庭负担这段了翅膀的自己。
与他们相对的反面,就是那个仿佛来自古典时代的老是把贵族挂在嘴边的姜mae,他似乎没有牵绊,我行我素,没有人性地去追求他心中完美的音乐。
不过,当姜mae与这群“废物”相遇时,他们都同时找到对方身上所有的自己身上所欠缺的东西。
姜mae的完美追求和“废物”身上的真感情。
也许,《贝》剧的结局并不完美,姜mae牵着多芬,只身一人离开,就正如他来时一样。
但是他的心多了许多东西,他打破了不超过六个月的魔咒。
而那群乐团成员,他们也许比姜mae出现以前好不了多少,他们磕磕碰碰那么多次,尝尽了那么多的磨难,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还是生活在原来的世界里。
但是,他们最后的公演,在那音乐声中,我们看到了永不会放弃的他们。
也许,在现实生活当中,像姜mae这样的成功人士我们很难遇见,我们更多的都只是普通的老百姓;成功,也并不像那些电影和电视剧一样,简简单单几个镜头,就可以有大的飞跃或者是拿大奖。
要知道,电影里面那几个勤奋付出的镜头,落到我们的生活里,可就变成了可怕的日子。
《贝》剧告诉我们,失败,才是经常有的事。
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寻梦。
=====================姜健宇师徒的分界线=================================在《贝》剧里面的爱情不是重点,不想一般的韩剧,整部剧都是围绕在我爱你,你爱不爱我,我不能爱你,你不能爱我,他爱我,我爱他之类纠结虐人的感情。
窦缕美,在我看来,只是姜mae感情戏中的一部分,姜健宇师徒感情中的药引而已。
在这部戏里,我更加看重的这对厚重的师徒情。
他们两个在彼此憎恨中相识相知(怎么感觉那么煽情⊙﹏⊙b),因为对古典音乐的爱而走到了一起。
男人之间的兄弟父子情,往往要来得羞涩和厚重。
纵使两人性格迥异,姜mae满身带刺,他们还是那么地为彼此着想。
要说小姜爱窦缕美,我倒觉得他的老师在他的心中拥有更重要的位置。
小姜秉承那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把姜mae当神一样供着尊敬着,即使女朋友跑了也一忍再忍;而姜mae即使知道是养虎为患,也宁愿把老虎放在身边,看着这只虎崽长大。
这两个男人,了不得啊。
这部剧里不是那种视觉系歌手的形象。
交警,有音乐天分,小平头,小胡须,耳鬓,普通T恤,很朴实,很生活。
可是很帅!
哈哈。
那些歌手才有的邪媚一笑,堵嘴的小动作都没有。
很有可塑性。
不象那年才21岁。
男人有决断有担当的时候最帅。
笑容还是很17岁,还好不常笑:)这部剧关于古典音乐。
说是改编自交响情人梦,可是情节完全不同。
除了古典音乐和指挥,以及一些细节以外。
原来小号手是野田妹的角色,记忆力惊人;也是千秋的角色,因为做指挥。
对于爱情几乎可以忽略。
音乐和生活是看点。
没想到第六集开始又伤残,也不知真假,减掉一颗星先。
这个平头造型给我些阮经天的感觉。
美男的造型给我马子俊的感觉。
哈哈,东亚偶像剧真是一家。
还是觉得贝多芬病毒比是美男啊更好看。
张同学的戏剧嗓比综艺MC嗓沉一些。
是个聪明的小孩。
一直对韩剧不太感冒,也就看过五六部。
当然国内拍的就更不看了。
由于古典音乐题材《贝》剧吸引了我的视线,但是一直没看,因为害怕又是长剧。
后来发现18集就完结了,加上有李顺才老爷子的出演,才从电骡子上下载下来看。
谁知这一看就上道了,几天看完后大呼18集不过瘾。
只是个人感觉结尾有些仓促,虽然大姜和杜露美的感情有了交待,小姜也从失恋中走出来了,但是杜露美的手术、小姜的学习成长、乐团成员的去向再花一两集交待一下会更完美。
还有一点不足就是后半段音乐线索有些变弱,不太过瘾。
说完缺点了,再说优点,先抑后扬嘛。
第一、大姜的塑造,姜MAE刚出现时我对他没一点好感,除了衣着很有品位外,但是看到他奋斗、努力却还一直被天才郑明焕压着风头过日子,渐渐和他有了共鸣,因为我也很烦玩世不恭的天才(开始我是这样看郑明焕的,囧。
后来才发现他才是姜MAE的知己)。
还有他为了让小姜发挥指挥才能,假装手臂受伤;在市长面前保护团员等一幕幕使我发现了他舌毒下温柔的心。
从此愈陷愈深。
当然这归功于金明民的演技。
第二、爷爷和伊顿的对手戏,很少被电视、电影感动的我,居然会流泪。
(爷爷和大姜的对手戏虽然不多,但是场场精彩。
)第三、音乐,主妇大婶的自由探戈,金明敏的指挥,后来的合唱交响曲都演绎的可圈可点。
有人说假,但是请注意人家是演员,不是音乐家。
总之,这是一部好剧,也颠覆了我长久以来对韩剧的看法。
从<太王四神记>认识她..好喜欢智雅优美的气质和可爱的性格..不过对于<贝多芬病毒>这本电视而言..个人觉得不会有<交响情人梦那么成功>
说说我看到的,他和她的故事吧……缘起于他们都痴迷的古典音乐。
她是25岁的神经有点大条爱拉小提琴的女孩子,毕业于音大,一心想待在乐队,却是到哪哪散伙,没办法只好考了公务员。
就是这样一个运气有那么一点点差的傻姑娘,因为一个偶然获批的提案而负起了组建交响乐团的责任,又因为被诈骗经费,正式乐队成员解散,而不得不临时找了一些不入流的演奏者以求蒙混过关。
他是国际顶级的指挥家,也是臭名昭著的乐坛毒舌、顶级演奏家的噩梦、专职的乐团杀手。
就算是为总统演奏,只要演出不令他满意,他也会甩手不干,中途离场。
他的批评或者说是唾骂总是那么直截了当、毫不留情、一针见血。
就是这样一个极度孤傲、不可一世的人,遭遇了她和被他视为一堆垃圾的团员们。
还要说说他们:帅气的爱吹小号当警察却不太称职的小姜、在夜总会工作有些神经兮兮的小号手、得了老年痴呆的吹双簧管的老爷爷、音乐学校的叛逆问题女孩、为了家庭丢弃大提琴二十多年的大妈郑妍希、为家庭所累为工作卑躬屈膝的低音提琴家、宠物医生……,就是这样一群被音乐抛弃也抛弃了音乐的人,就是这样一群被他称为“一团狗屎”的人陪衬着他和她演绎了一段辛酸曲折的追梦历程。
他被迫接下了这个由一群“音乐垃圾”组成的如一盘散沙的乐队,带领他们取得了空前的演出的成功。
他们咬牙挺住了他的侮辱、蔑视、践踏,也渐渐看到了他强干外表下的不经意间流露的温柔。
他的霸气,他对音乐的执着,他高超的指挥技艺和处变不惊的淡定从容震撼了所有人。
就在这最重要的第一次演奏会上,她的耳朵突然听不到了,惊慌、失措、无助,一回首看到指挥台上正望着她的他镇定的眼神,彷佛在对她说:“看哪里呢,斗鸡,看我这里,就这样,看我的手势,再舒缓一点,好,做的非常好……”。
第一次,她感受到了他的强大;第一次,她找到了踏实的依靠,第一次,他触动了她的心弦。
然而,他还是一如既往的霸道不讲理,他理所当然地指示她做这做那,她小心翼翼地默默帮助支持着他。
他恶语相向,却是为了希望她坚强,去正视即将失聪的事实,去勇敢承受那些他曾经体味过的苦难与孤独。
他在她面前表现出了有些幼稚可笑的小孩子的一面:送给她过了期的泡泡糖,说可以治疗耳朵;讥讽她的表白,说那不过是无知少女对老师的盲目崇拜,是荷尔蒙在作祟;千里迢迢去落日公园接骑自行车周游散心的她归来,却以问她冲调咖啡的配方为借口;拒绝她挽着他的胳膊散步,却偷偷地跟在人家的后面,被发现了还装作若无其事……。
她,这个在剧中前半部分嘻嘻哈哈、开心大条的女孩子,一旦明晰了自己的心意,便不再犹疑,如同拥有了飞蛾扑火般的勇气与力量一样,为爱奋不顾身,不怕闲言碎语,不惧冰冷的拒绝。
她最懂他冷嘲热讽下的热心肠,她总能看到他嘴角和眉梢轻蔑上挑下的疑虑,她总在他孤独无助的时候,适时出现,给予他战斗下去的力量。
“你是谁,你是骄傲的姜玛艾,你就是不屈服,你就是自由,you are the best!
你要战斗下去!
”是她让他在迷惑逃避的时候认清自己,是她在看到他与丑陋罪恶战斗而遍体鳞伤时哭着劝他不要再斗下去了……她仰望他,却不依附于他,她为他而坚强成熟;而他,因她而收获了温情,融进了世俗。
这段不温不火的感情悄然改变着两个人,也悄然打动了所有人。
最后的最后,他终究要离去,要回到真正属于他的舞台。
临别前,他把珍爱的尾戒放在了她的手心,还不忘以检查她的手机为藉口。
她伏在音乐课教室的舞台上,只为了听听他的真心。
谢谢你,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中。
谢谢你,谢谢……你的理解。
……直到现在,想到他和她等在夕阳下的海滨车站等列车时画面,觉得还是那么美好……
最爱大姜!演技绝对不一般~~李智雅和张根锡的演技清新自然~~就演员阵容我非常满意,只是觉得这部剧并没有把古典音乐很好地诠释表达出来,视觉上享受了,听觉上并不享受~~
我始终会拿去和交响情人梦相比 然而这部剧就真的让我觉得是陀屎!
韩国还是有值得看的电视剧的。
准备看
姜指挥真是越来越让人喜欢,太有个性了,表面冷酷内心善良。交响乐,很少有影片触及的领域,有新意。
看过
和伊甸园之东同期的剧。同年和宋承宪一起大赏的男主。大概刷了一遍。在当年的情境下可能会有激励感。难怪年底作为迷你剧冲了伊甸之东的巨制剧。
如果還有夢想,那我也會這樣固執到底。
想不想闻闻土味的流氓大叔摇身一变成指挥 有点接受障碍、、撒了好多眼泪在爷爷和利荣身上诶~其实我想说 还是日剧适合我、、韩剧节奏实在太慢鸟 最后几集不得已快进快进=、=
杜露美是不是吃拧了
棒子国的总是又长又慢.一度暂停后来终于看完了.金大叔这里演的很不错.充斥着现实与理想.
交响情人梦的大概情节,完全韩剧式的编剧,男二阿加西太帅了,完全被秒杀!!!!完全的理想型大叔!跨坐在他大腿上撕碎他衣服是终身理想。。。。
李智雅真是难得的自然灵动,就像一股清风。张根锡也刚刚好。明明是偶像剧加入了不少鸡零狗碎的拖时间,如果说是音乐戏,对音乐的诠释也没有《交响情人梦》那样专业,音乐天才张根锡的成长描绘也浮于表面。小小失望吧。
嘿嘿=0=
交响乐什么的 我很萌的 最要是女主真是太。。。。。= =0
歌好听,深爱的帅出演.为何不看?
以前为了张根硕看哒~~~【7.6】
要死吖,噶么想象力的,怎么一样一个东西被韩国人一沾手就那么平庸涅……不能卒观
帅男啊看了评论我就不想继续看了。看到女主喜欢男二了,因此没必要再继续了。
内容一般,小帅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