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一箩筐》是表姐请我看的第一部电影。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居然还有《儿女一箩筐2》。
当年在电影院里只顾着傻乐,如今重新看过反倒生出许多感慨。
我知道是自己变了,已经无法单纯地欣赏一出家庭喜剧。
为了强调戏剧冲突,第一部的邻居和第二部的吉米都有一副尖酸刻薄的面孔。
然而,我是有几分认同邻居太太说的话的:“只能说他们不负责任。
”对孩子不负责任,也对自己不负责任。
如何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求取平衡,很难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这部电影以父亲的事业作出让步而告终。
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毕竟二者同样可贵,不该被放到对立面。
但即便是在贝克一家最艰难的时刻,妻子的牺牲都没有被视作理所当然,贝克夫妇为家庭的付出是平等的。
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太多针对女性的有形或无形的天花板,能够一窥天花板外的世界也是好的。
父母相爱时相互表明对家庭的态度,都想有8个孩子,两人一拍即合,瞬间结婚。
后来机缘巧合,一共生了12个孩子。
跟中国的家庭是一样的,有了孩子后,家庭再无秩序可言。
但是国外的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即便是混论和争吵,责备,他们还是会在这些后面表明一个基本立场——我很爱你。
这部电影,说是喜剧,也没啥特别的情节,没有特别逗乐的细节,严格意义上说,算不上啥喜剧,就是一团闹糟糟的生活,可是即便这么闹糟糟,贝克爸爸还是会积极面对,努力做到工作生活,梦想与现实的平衡。
努力疼爱和照顾好每一个孩子,虽然闹糟糟,好像除了敏感内向的马克之外,其他的孩子好像也没什么失落和自卑的反应,都还是会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
真正打动我的,除了“我爱你”的基本立场外,就是这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了,无论是小朋友还是父母。
这部电影中,父亲虽然不高大,于我却是完美的父亲形象。
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父母家人始终同一战线,互相扶持。
虽然有误解,但是基于我很爱你的立场,这些都可以化解。
尽管我不太想看第二遍,但不失为一部好剧。
初为父母,可以看看以汲取力量。
秩序和确定性虽然是我们的追求,但是混乱是我们的生活常态。
汤姆·贝克和妻子凯特在大学相恋,当时汤姆的梦想是成为学校橄榄球队的主教练,而凯特的梦想是成为体育记者。
两人都想生8个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于是他们结婚了,组成了一个家庭。
他们意识到,在城市里生养8个孩子而且夫妻双方都拥有各自的事业,这样的梦想是无法实现的。
于是,他们决定搬到乡下。
过起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乡下生活。
这是我见过的最有意思的一家子了。
12个孩子、一条狗、一个童心未泯的爸爸和一个温柔的妈妈组成了这样一个略显混乱却又不乏快乐的家庭。
影片中的爸爸--汤姆挺有意思,再生完12个孩子之后,还那么富有激情,很难再找出比他更能享受生活乐趣的人了。
不过第一部影片结尾,可爱的汤姆爸爸为了孩子们,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确实让人不得不感动。
今天刚好父亲节,在此还向所有的父亲,致敬!!
没有给五星是因为 我这个人啊,就是想要非常非常完美的结局啊!
刚刚看完,这是第一部,很好看,打算立马去下载第二部。
好了,叨完了,说正事。
已经很久没有一部电影像这样,让我看完之后立马就想写影评了,有的是因为太深奥我只能心中意会不善表达,有的是看见有已经写得非常棒的影评把我心中所想都表达了。
正好这部电影,内容也不深奥,基调轻松愉悦,我既能一下子看懂又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看得开开心心,并且发现这么好的电影影评竟然这么少长评都很短,便忍不住要来叨逼叨抒发一下心中所感所想。
首先电影一开始,影片中的妈妈介绍了自己是如何与丈夫相识相爱的。
大学相识,他们在十分钟or一小时内确定了对方便是彼此想要的人。
男方来自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而女方童年时期姐姐意外过世因此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两人都喜欢big family,并且认为孩子越多越快乐。
也因此呢,两人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搬到乡下进行生活。
OK,在这里呢,我不得不说,男女主的爱情让我感觉非常地奇妙而美好。
能够相遇相识并且立马确定对方就是自己想要的人这是多么幸运而奇妙的事情啊,并且两个人真的那么合拍,很快就在一起,然后结婚,然后还能同时辞去工作一起搬到乡下,这种同频、合拍、完全相互理解的状态真超让人羡慕!
接着说。
接下来就是一家子的日常生活。
从早餐开始,混乱中透着有序,有序不了三秒就又一团糟。
然而父亲母亲的确是一把好手,十二个孩子真是各个儿不同(咦,此处好像可以不包括总是同频的双胞胎小兄弟)。
(未完待续)
心情很差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被这个热热闹闹的家庭一下子温暖了起来。
孩子的父母为了年轻时候的理想举家搬迁,明白孩子的不舍,父母的梦想在city,孩子的生活和回忆在country,难两全,世界上本来就没那么多完美,事事顺心的人生也不见得完美,没有崎岖的路不见得能看到很多美丽的风景。
有些人放下的所谓的坚持以为放下的全部,其实那么多人、那么多事从你身边走过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曾经的坚持是那么的不重要,就像剧中的父亲实现了曾经的梦想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现在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十二个孩子才是天赐的礼物。
就说这么多,晚安。
找到另外一支筷子,一起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
我从未碰见过如此与我合拍的人,我们冲动爱幻想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
我们计划一起干遍浪漫的事情。
计划生三个孩子。
然后下班在门口一字排开,等着他一个一个吻过去。
影片开头的场景很乱但是很温馨,铺垫后必然爆出如此庞大家庭的弊端,比如父亲要关注太多的孩子总是叫错孩子的名字,性格内向的孩子因为无人倾诉无法与大家融合说自己是快递送到这个家里来的,父母因为关顾着生孩子和照顾孩子无暇实现自己少年的理想。
最后经过系列滑稽恶搞混乱争执,一切回到原点,大家发现彼此不可分离,孩子说我不喜欢你但需要时我会毫不犹豫挺身为你而战。
母亲说她生我的时候自己都还是个孩子,父亲跟所有那一辈的人一样沉默传统本分相信共产党。
妈妈贪玩父亲工作忙,所以我孩童时代的大多数时光都是在别的孩子家蹭的,在别人家看电视,在别人家打游戏机,玩小动物。
有一次到晚上睡觉时间了我家没有人不敢回家一个小朋友的家长用关掉大灯的方式暗示我是时间回自己家了。
没有人有多余的时间来照看我关心我的学业,甚至午饭时间父亲赶不回来做饭我会用装做不经意去隔壁叔叔家问几点钟了然后等他邀请我在他家吃饭的小伎俩。
有一次,隔壁叔叔家也没有人了,我在门口巴望着爸爸没有回家,走进厨房舀了一杯米丢到锅里去炒,生米以及没有火在那时候单纯的我的眼里跟平时大人做饭的时候样子是一样的,却不知道那是怎么也做不熟饭的。
我一个人在家捣弄录象机、一个人摆弄家里的螺丝起子铜线类的工具,一个人给猫洗澡做衣服,一个人玩火烧焦了额头上的头发。
所有的认知我习惯了无声的去思考独立解决,别的孩子父母接送上下学辅导作业给老师送礼,我一个劲的疯玩一边考别的孩子无法企及的分数。
父母常常得意的说从来不知道我的作业本是什么样子的,我却有说不出的心酸,我渴望被人疼爱嘘寒问暖,在我最需要大人用他们所知道的一切给我引导。
他们一定像其他的父母一样非常心疼我,只是那样的年岁里我感觉孤单。
后来父母像很多其他的家庭一样因为第三者离婚,我本对我沉默粗线条的父亲没有多大的依赖,反而上大学后其他的父亲常常打电话盼女儿放假回家时渴望有一个宽厚的肩膀,此时我才明白父女间的感情并不是可以有母亲或者钱就能够替代的。
小汞说她多羡慕我聪明自立耀眼,我却卑微的很想像她那样即使考了不好的成绩爸爸能挺身在班主任面前维护自己不责备自己,能够挽着爸爸的手臂逛街试一件衣服爸爸就说要买。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不够强大,也心无所依。
从小我就问,妈妈你怎么不给我生个哥哥。
妈妈总说,因为我父亲重男轻女,有了哥哥我就没有地位了。
虽然是玩笑话,但是我觉得如果我有个哥哥或者一个比我小的孩子,我们能够一起面对爸爸妈妈的争吵,一起面对困难,相亲相爱。
我的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有互相帮助的兄弟姐妹,奶奶还在世,那是一个大家庭。
他看重家里人为他们着想的态度让我很喜欢他。
他说,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我的喜好只有一个,温暖。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躺在他怀里看电影。
看着片字里一大家子人闹哄哄的,我觉得我想跟他回家。
贝克是棒球教练,贝克夫人是一个家庭主妇兼作家。
她们一共养了十二个儿女,我不能想象如果我自己有这么多孩子我该怎么办…我很喜欢贝克夫妇的教育方式,创造一个幸福和充满激情的家庭,从不约束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
当贝克获得了梦想的职位时,这一家人来到了城市家里,离开了这些孩子从小就没离开过的地方。
当贝克夫人外出时,贝克本以为能顺利的照顾好这些孩子,然而离开了家乡的孩子们更加的叛逆和无法无天。
后来,贝克陷入了职业和家庭的两难抉择,他想了一个办法,把球队带到家里来训练,结果两者都没有兼顾好,事业和家庭都受到了影响,最终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去拥抱另一个梦想~和家人好好的在一起。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十二个孩子中的一个小男孩,不仅在家里其他兄弟姐夫忽视自己甚至鄙视自己,在外面也是总受人欺负;而当他的兄弟姐妹发现欺负他的人时,他们会不顾一切的挺身而出。
最后当他的青蛙死了之后,他爆发了,带着青蛙坐上回到家乡的火车。
这个男孩的失踪,唤醒了一家人的凝聚力和爱,当贝克出现在儿子面前的时候,儿子知道,青蛙虽然死了,但是家人对自己的爱回来了,以后一家人会更加相亲相爱。
开头蛮有想看下去的欲望,却越看越觉得理想化。
可能题材想法是实体化“一打”孩子比较夸张,比较夺人眼球,但实际操作呢?
先不说对于妈妈的身体影响和家庭的资产要求。
养育孩子的责任重大,你让一个生命诞生必须负责,不光是养“活”就行的,还要教育、特别是关心他们的心里成长,需要花费无法想象的精力甚至放弃自己的梦想。
电影中的兵荒马乱看得我心惊肉跳,一个插曲可能就要奔溃别说乘以12,但也仅是如此了,光展现,没解决。
哪怕一个人的问题都没解决。
都是让孩子们自我消化的:最大的遇到校园排挤,最小的一直被家人排挤等等等等,最终就化为一个拥抱被治愈了,生活真的这么容易吗?
在这个世界上 也许只有父母是真心对你好的 besides lover不管是否接受他们的表达方式 一定会有不理解 可是 只要明白 他们所做的一切 都只是希望我们好好的 至于那些不理解跟无法沟通 就不算什么问题了 喜欢跟家人在一起的感觉 很温暖 不管是从前 还是现在 我都希望这样 以后也不会改变的...
中学电影院和同学看得泡泡剧
很喜欢这样的题材~
孩子们可爱极了!
我爱死那个小男孩眼睛仔拉。还没Hilary饰演的姐姐对妹妹说的那句:“嗯,有些时候我是想把她宰了,但大多数时候,我宁愿为她而死。”
一直蠻喜歡steve martin的
【mark一下】电视电影
家庭力量大无穷
好爸爸。
我喜欢那对龙凤胎的小儿子。。
希拉里达芙戏份不多哦,不过这些孩子真够受的。有机橙汁的话题让我现在还很厌恶那个臭小子
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的电影,现在回想起来,我很想哭
无聊的家庭剧。
我看得真的很崩溃!我可能真的不适合生养小孩,我看到一个熊孩子都想掐死,别说12个了。这样他们真的能被足够爱么?我养两只以上宠物我都觉得自己会偏心,照顾不足,请各位量力而行。打一星不是这部电影不好,是看这种熊孩子混乱的场面我很煎熬。
熊孩子太可怕了
根本没有什么家庭事业的平衡。人生从某种程度上的确公平,没有人可以不做选择。
有十二个孩子的家庭,日常的吵闹混乱被放大,父母需要平衡家庭工作,需要注意每个孩子的需求。电影中笑料很多,生活态度积极,让你从吵闹中感受到生活和爱。
the 21st in CDUT, 19th June 2004,@club
12个孩子...orz..
刻板俗套低级幽默。
那个时候看的时候还不认识hilary duff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