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拍摄,参加过电影主创首映礼,那年我在黄高。
前两天又翻出来看这部电影,没想到新冠疫情无法进校园的前提下,我竟是以这种方式,又和母校撞了个满怀。
当然是热泪盈眶,久别重逢,黄高学子最惦念的无不是在黄高的快乐时光。
那个也许在外人看来暗无天日又风光不再的黄高,当然是只有我们才知道的自由与荣光。
在黄高的三年可以光明正大的不务正业,而黄高也给我们提供充分的生长空间,发展兴趣爱好,释放青春活力。
这些在电影里真真实实的传达出来了,可能带有戏剧的夸张,但若是发生在黄高,你不会觉得夸张。
而即使是这样一个包容发展的学校,在二刷时还是会察觉到第一次看不曾有过的不合时宜,我且将它归属于成长。
我愿意相信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各地高校找到一样的原型,但我无法说服自己将他们浓缩在一个名叫“高三九班”这样近乎传奇的班级。
这是一个在黄高人才辈出、每年获奖无数的班级,我又怎劝服自己相信高考前夕九班学生和老师对着干、写小说、打架、离家出走,甚至扬言放弃高考。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编剧为了展现更为丰富的故事情节,制造更多的矛盾冲突。
而说回电影名《全城高考》,除了午饭陪读家长送饭和高考期间的道路管制,也似乎看不到举全市之力高考之重。
但我还是愿意为电影打三星,给为学校留下影视化创作的全体主创、给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岿然不动的黄高,给在黄高三年历经丰盛的各位黄高人。
纵使已经毕业多年,当我回望,黄高的金字招牌依然闪闪发光。
顾名思义,《全城高考》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高考的故事,说到高考,相信大家一样都不陌生,毕竟大家都是过来人了。
谈到高中,避免不了谈到严苛的班主任、炎热的夏天、头顶风扇嗡嗡响的声音、桌上堆成小山状的课本。
高考离我越来越遥远了,我已经想不起很多细节上的事情了,大部分剩下的只有对青春的怀念,只有对曾经努力过的日子的想念。
现实生活中跟电影中一样,每个班都会有那么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男主小鹏就是这样一个男生,处处都想与班主任老范较真。
果断吐槽无力啊,太对不起这名字了,首先是编剧。
你们真心经历过高考吗,虽然各地可能会有些差异,但像高考前30天才二模,永远的语文课,而且上课还讲那些有的没的,还有那些学生傻逼的言论,狗血的剧情,而且演的太假了吧,贺帆(貌似叫这个)和林叶哭的那段都可以剪下来当国民喜剧了最后对编剧导演嚎一句---高考,你妹啊
噗 越看越觉得眼熟 果然看过哈哈哈哈哈哈 让我看看能回忆起多少情节--我实在是很不喜欢林叶的故事线dbq 显得老师真的多闲似的…而且发现爸妈离婚就说自己被遗弃到底什么逻辑啊乌鱼子--贺帆在高考路上出车祸的时候(虽然我已经是第二遍看都预料到了但)居然还掉眼泪了x以及看大家在大巴车上听考前宣教的时候真实感受到了那种紧张感(别的高考片未曾有过,我自己也五六年没体会过了……)所以真的很难不承认高考对很多人(至少我)的影响是深入骨髓会陪伴一生的-哦对 忘记提口音了哈哈哈哈哈哈!
本片最大记忆点!
就是我也不能理解导演意图是啥。
一个非沿海城市非移动人口城市,为什么一个班内同学的口音能这么五花八门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xsl恨不得是把祖国口音凑齐了。
你要是这么想表达文化多样性,为啥范老师要换配音演员?
嘻嘻
看大家都喷的差不多了,我就不喷了。
想起我高三时看过很多遍的日剧《龙樱》同样的题材,都是高考的故事。
在我看来寄托东大特训班的希望的“龙樱”就比赤裸裸的“全城高考”来的有格调。
看了全城高考,我只觉得我是吊丝啊,我们班我们学校都是吊死。
龙樱高三看了两遍,高四看了两遍。
每次看到最后一集樱木老师和东大特训班,和矢岛,和水野,和龙樱告别的时候都忍不住泪奔= =马上大一快要结束了,计划最近再看一遍。
对于全城高考,我唯一的态度就是,潜水上来给个一星。
这部电影讲了全国人都关心的一件的事儿,就是高考,这部电影里面有一句话,我记了很久,那就是我要跳出去,高考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办法,但却是走向成功的最简单的方法,高考或许是那些贫苦家行走向成功的唯一出路,学无止境,我看到了所有人为高考的努力,电影虽然不够写实,但却让我想起了我为了高考而努力的那些日子,想起了自己每天早早起来努力背知识点背课文,努力刷数学题,刷物理题,背化学公式,背英语单词,虽然很苦,但是很快乐的生活
都说这部片子拍的不太“高三”,想想也确实,起码我的高三真不是这幅摸样。
我的高三长什么模样?
没完没了的卷子,没完没了的考试,没完没了的拖堂补课,上课躲在垒得高高的书堆后面睡觉,不是不想努力不想冲刺,而是真的累。
哪有影片里那么活力四射青春张扬,老师还肯浪费上课时间和学生斗个嘴唱个歌。
我们不过是平凡生活里的大多数。
没有秦鹏那样的才气洒脱,也没有任雪那样优越的家庭条件,更不是每个人都像叶子贺帆这对小苦瓜那样一到高考就碰上离婚坐牢那样的悲催的事儿。
不过嘛,艺术源于生活,怎么也得高于生活那么一点点是吧。
难不成真让导演去拍那一个个面如菜色的高三生?
或许真的是被体制内的教育思维禁锢的太久了,所以才会对这部电影有诸多挑剔。
高考再重要也不是唯一的。
我从未不觉得高考可以衡量什么,却也不否认高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毕竟相对来说,这确确实实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大环境里最为公平的一场考试了。
对于多少像贺帆那样的人,没准这就是他们“跳出去”的唯一出路。
可这毕竟是一部没有《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的清纯小校园片。
我倒愿意把影片的重心放在秦鹏这个人物身上作出解读。
那个跳脱出条条框框却又才气四溢的小男同学。
不得不说,导演对秦鹏这一角色的选角还是很成功的。
大概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谭杰希这小号人物,可我想应该也有不少人听过那首传唱度颇高的《女朋友要带回家》,不大精致,却又足够别致,像谭杰希这个人,也像秦鹏这个角色。
或许他们本就是那样相似的人。
那个在老师家长眼里所谓“不务正业”的头疼学生。
高考临近却终日捧着电脑写网络小说的秦鹏在你们看来叫不务正业,尚未毕业便抛下名校学业跑回国内参加选秀的谭杰希在你们看来也叫不务正业。
人人都在吐槽中国十几亿人口选不出十几个能踢球的球员,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西班牙仅仅八岁年龄段的比赛就有八百支球队参加,而在我们庞大的十几亿人口里,注册球员却只有那么区区几万人。
你们唾骂着中国足球糟糕得无法入眼,可如果你的孩子站在你面前说“我不想念书了我想踢球”,你骂的却是你的孩子。
因为在你们看来这叫不务正业。
所谓“正业”到底是什么?
真是只有埋在《三年高考五年模拟》里的学生岁月,才是每一个高中生“应该”走的路子?
求学不是求分数,读书不是读死书。
秦鹏同学谭杰希曾在一段采访里提到过这么一段话:一个十七八岁的成年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十七八岁,不该是一个被父母或是旁人眼光左右的年纪。
很多东西我们都该握在手里。
电影终究不是生活。
一张张华丽的成绩单不太现实,毕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偿所愿,不是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
可到底什么才叫各得其所?
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其实也就是一种归宿。
这是每一个走向高考,走过高考的人,还有那些与高考无缘的我们你们他们,都应该明了的道理,永远都不会太晚。
这或许也正是这部“伪高三片”想告诉我们的。
当然,生活中没那么多秦鹏谭杰希,我们也没那么多肆意追逐梦想的勇气和机遇。
平凡生活里的大多数,大都也是生活在条条框框里的大俗人。
起码我不能视一纸文凭为粪土,我确实还是很俗气的花了十几年时间去追逐那张破纸。
于是,也许只有影片结尾处的那首清清淡淡的吉他曲,才真正唤起了我的共鸣点,那些快乐的时光不快乐的时光,回首望去,原来都是值得被惦念的。
来自新浪博客 @圈了个圈圈
曾经我说过,如果再一次高中的话,我是不会这么努力地学习,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玩,更多的时间去看书,我不要每一科都这么均匀,我要做个偏科生,我要做个会玩会学习的学生,我不要每天都是学习学习。
无聊上班,记得前几天朋友说,全城高考不错,然后就点击看了。
里面的人很美,我们的高三和他们的高三比起来,我们是在是太沧桑了,一脸的苦闷,一天没有一点微笑。
但是书桌上满满的书却让人熟悉,每天上课低头一点,睡觉老师都不知道。
鹏帅是叛逆的学生,但是又很认真,他迟到,然后又和老是顶嘴,干脆逃课算了,老师说一句诗,问有没有人知道最后的三个字是什么,全班没有同学回答,帅鹏经过教室的窗口,然后飘过这三个字,我只能羡慕妒忌恨地说一句,你看别人拽,但是有资本,如果你是一个什么都不懂还每天迟到,每天不来上课,又有谁会鸟你。
如果一个又有学问又有文学的人不来上课,上课迟到,你会觉得这个是很帅。
看,帅和厌恶就是这么一个学习好坏的一线之差。
看着他们萌动的青春爱情,想起自己的高中,也曾经爱过一些人,或许不是真的喜欢谁,只是高三的生活真的很寂寞,每天都是除了学习就是学习,都学习到恶心的地步了。
在那沉闷的高三也希望拍拖来打发一下自己三点一线的生活,生活需要激情。
但是每周校长都会公布拍拖的情侣名字,在哪个公园又抓到了他们,在那时候恋爱像是搞地下分子,见不得光。
现在回想起来后悔自己没有早恋。
或许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吧,只是没有人刚好一样,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而已。
全电影,让我泪流满面的一共是三个镜头,老师站在讲台上说:这次三模的成绩,你们退步了,我说过,我要对你们的退步负责。
然后就跑到操场跑步了,鹏帅带头,一群学生和老师一起在操场跑了起来,喊着自己的口号,我要上清华我要上北大,我要上中大,眼里哗啦啦得下来,是,我们曾经也在操场上跑,每天下课后就去操场跑,最多的时候会跑10圈,每次都是和我的同桌,跑完之后我们就一起去吃饭,还记得有一次你的脚受伤了,你跑不了了,我每天都陪伴着你,陪你去医药室,你就一般走路一边说上面的一句诗,问我下一句是什么,说一个中文问我英文这个单词怎么拼,只是这种日子再也不会有了,因为还没高考后我们就冷战了,知道高考完后我们都只是笑笑着,开始有了陌生的距离。
大学之后我有去过大学城找你,只是每次你都不在要不就是忙,知道现在毕业两年了我都没有见过你,我们也没有联系过,只是现在偶尔在QQ见你的动态知道你考研了,知道现在我都还不知道你考的那个大学时你一直努力要的大学么?
因为我们在操场上没有这勇气这么大声地喊出来,这就是我们的高三生活的写照,紧张的氛围让人的脑海中,除了高考之外什么都没有想到了。
第二个牛肉满面的镜头:老师准时去女同学的家里帮套数灌输营养液,他为了她能得回信心一切都还是像以前一样,她的爸爸还是她的爸爸,她站在门口看着老师骑着自行车来到家的门口。
还记得那次语文试卷发下来,自修的那晚老师走到我的座位问了一句,这次作文写得怎样?
然后我就控制不了泪流满面,因为我一直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突然的温暖问候让我受宠若惊而泪流满面。
一直记得那种她开口说完这句话,我就控制不了泪水的感觉,自从高考后就没有什么事是能让人泪流满面的了。
那时候总是感觉自己是属于差生的一类,没有人会过问你没有会注意到你,也没有人会关心你,所以自己都是坐在角落了,自怨自艾,这种感觉就像,自己的伤口,总是躲起来自己去添伤口,可是忽然有一天有人嘘寒问暖,你就受不了了,不知道是感动还是伤口继续痛的原因。
第三个泪流满面的尽头:最后高考成绩出来了,所有的人的成绩出来了,但是鹏帅的是查询无果,同学们都在高兴地聚在一起,老师突然凶巴巴地跑过来就把鹏帅打了,但是鹏帅笑嘻嘻地拿出和公司签约的合同,他成了作家。
然后同学们一起为老师唱起歌来。
老师无论何时最挂念的还是我们的未来,我们高考,我们也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
只是有时候不是每个人都会按照老师的规矩出牌。
我们也出成绩,但是那天我们都冲忙地各自回家没有这么聚一起更没有给老师唱一首歌。
我一直以为老师教了这么多的学生自己不算是好学生也不算是差生,应该老师也不会记住我的名字,那天闲着也闲着,见到老师的QQ难得是上线的状态,就和她打声招呼了,老师居然喊出了我的名字,这让我吃惊加受宠若惊,问老师怎么还记得我的名字,老师说见到照片就记住人了。
是的,老师还记得我的高三是多么的自卑,成绩不好加上身体不好,经常是心里作用觉得自己都没有力气上楼梯了,自己走一下就会累了,那时候我是身体加上心里的折磨,不知道找谁去倾诉这种问题,最后发现最好的倾诉人是你,然后你还特意给我买了药,叫我不要担心。
还记得由于自己的身体的原因,高考前都要检身体的我怕自己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参加高考,不想这些努力都白费了,把这个纠结的问题告诉你后,你又和医院那边联系了,帮我搞定这些。
如果再一次重来高考,我知道我还是会这么努力,因为你身在那个氛围,看到的只有一个未来。
身在高三的日子里我曾深深地记得自己说过一句话,以后应该人生中没有什么是比高考更重要的了吧?
知道现在出来工作,才发现自已一直以为很重要的东西,当你走过来的时候,原来不过如此,人生中太多重要的事情,只是那个时候自己所有的精力和眼光都放在了高考上,所以觉得无比的重要。
今年的高考完后,西湖挂了一个横幅“高考不是最后的路”或许我能理解那些因为考得不好而自杀的人,但是我无法亲身体会。
高三是一种揪心而见不到未来的恐惧,感觉自己的所有赌注都放在上面,一旦输了就感觉自己的人生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现在出来社会这么久了,好像还真的没有遇到什么事比高考更让人揪心和无奈的。
那种莫名其妙地伤心莫名其妙地自卑莫名其妙的想死念头。
这篇文章献给所有在高三的学生,也献给那些曾经走过高三的人,有人说,人不经历过高考,人生是不完美的。
你的人生算完美么?
By苏安琪琪
上一次看《全城高考》还是高一的时候,记得那时候是老师给我们在教室里放的。
当时觉得很有感触,但还没到感动的地步,觉得剧里的生活和自己即将面对的生活应该所差无几。
现在高考结束这么多年了,再重顾了一遍,真的感动地一踏糊涂。
一场剧,从后半段开始,自己都不记得哭了多少次了,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自己的泪点越来越低了,看到点感人的情节,就不自觉地眼红要哭。
印象最深的场景莫过于班上三模考差后班主任带头去操场跑步吧,然后全班都跟了上来,边跑着边大喊着,我要上清华,我要上北大,我要上浙大,我要上南开…听着真的感动地不要不要的。
泪珠一个劲地掉哇,太能理解那种心情了!!!
亲身经历过再设身处地地一想,真的觉得太真实了。
就连班主任说的一句台词“不要放弃自己”,我听到都潸然泪下了…这么大的人了 ,真的有点扛不住太真实的现实。
四个高三学生以及老师、家长、社会在一场青春无悔、感动时代、见证风华、牵动每一个中国人神经的高考大试面前的所思所求、所苦所乐,以考生的拼搏精神和远大理想折射时代精神,以父母的关切、以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情怀关注民生,以考生的不同命运和不同选择扣问社会良知,以社会的百态反观、反思高考制度。
它是一部夹杂着爱情,但更多的是励志的一部电影,看完这部电影,也是作为一个经刚历过高考不久的人来说,有许多的感慨。
一般般吧,没啥意思。
呵呵哒
这么近 又那么远 想起高考前高考后的每幕 飞哥每每激扬地督促我们沉了又沉 璇儿鑫妍大虹燕玲死婆嘉春新连她们啊在跑步的时候噼里啪啦的 一考完啊就毕业典礼 我还跟第一次见鑫妍的妈妈 飞哥啊在成绩公布后的会上还哭了 然后那天旭旭和心怡好像都穿得很漂亮 然后我现在好想奕群这个笨蛋哦 最棒的日子!
感觉现在就需要这种电影,
这青春气息雷得外焦里嫩
一帮唱不了歌的小歌手演的。。
虽然真的很蠢,但是莫名想到十八岁的天空,还有我们的高中,要是时光可以倒流多好,问一定不会放弃某些人某些事
长途汽车上看的
这哪是全城高考,这活脱脱是全班耍活宝啊。谈情说爱,嬉笑打闹,这也是高考?那我的高考绝对是被狗吃了。
wtf……
很青春清新,但与现实中的相差悬殊
我能遇上这么个老师,用的是我上辈子剩下来的运气。
节奏很欢乐的电影,但是中间的转折太过于刻意了。林叶的离异,秦鹏的失意,任雪的离家出走,林帆的车祸,青春,不一样定非要有变故才能成长的,嗯,披着偶像剧《我的万能老师》外衣下的《全城高考》
剧情凑合吧但是不符合国情呵呵 某些演员演技太捉鸡!!
我不懂为什么会那么低分 但是我懂里面的情感 至少我哭了三回
今年高三 心理科看的
学校放的我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假到没边。尤其是老师。
不能完全说是烂片。不过有点不真实。。。毕竟现实中很少有这样的老师
还不错的电影。面对高考,总有淡定的和无奈的,关键是怎么去面对。不过有些剧情略显不合理,比如贺帆的爸爸为他读书凑钱的事儿,再穷也花不了那么多学费,每年凑一万还凑不到么,为一次凑齐还送自己入狱;还有贺帆最后以那样形式考试是否合理还有待证明。“中国人失掉幻想力了吗?”高三班主任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