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看过05年的原版,不过看介绍说是不错的片子,虽然也有许多缺点,但还是获得了许多赞誉,时隔5年,导演再次拍这个故事,其中的原因容易让人产生联想:这次是拍美国的商业片,请来了一些明星,再加上这个很有看点的故事,应该会有所收益;再说,导演暂时还没什么好点子写成剧本,既然有这样的机会,在借题发挥一下也不错……于是,有了这片子,但不幸的是,导演的功力实在欠缺,没能调度好各种元素,不但情节上漏洞百出,表现上也差强人意,既没做到紧张刺激,也没能细腻的表现感情,基本上都是直来直去,人物内心苍白,故事的感染力降到了很低点。
对于这样还是有些新意的故事框架,只能说是遗憾了
好几年前看过,后来忘记,但是再看起,忽然想起,人性是有多残忍。
带着侥幸,残暴,贪婪和愤怒。
文森特是一名电工,他从雇主的家里拿走了一封信,并且按照上面的指示卷入了一场杀人游戏。
他是13号,西方人最不喜欢的号码。
他们每个人一把手枪,装弹,选装弹夹,上膛,对准别人的脑袋,然后灯亮,扣动扳机。
经过三轮的死亡角逐,文森特幸运的活了下来,他杀死了6号。
并且获得了185万奖金。
他把钱按包裹寄回家中,独自乘上火车。
然而6号的弟弟,妄想抢夺他的钱。
在火车上杀死了他,然后拿起文森特的包裹飞奔而去,我想,最后当他打开,看见的是一只黑色耳朵的小羊在冲他微笑吧,讽刺他贪婪,又什么都没有得到。
文森特把寄包裹的存单吃下肚子,空洞的眼神,染血的双手,慢慢的倒下,一切都变成了黑夜的颜色。
可怜我人穷志短,看完电影,我整晚就想着怎么样才能把那么一大口袋钱带走。
然后我发现,不仅主人公13办不了,我也办不了!
电影本来是冲着宇宙猛男杰森•斯坦森看的,结果虽然杰森也算第一男配角,但却演一个彻头彻尾的王八蛋:不仅把父母留给治疗哥哥病的钱给花光了,还把哥哥从医院里拉出来玩“俄罗斯轮盘”赚钱,最后哥哥死了还准备抢了主人公拿命还回来的钱……真是丢人丢到家家了。
如果早些年先看这部电影,就不用看杰森的电影了。
本来嘛,一场地下赌博,也没有多大的戏。
但是,就因为那一大口袋浅,让我们可以彻底地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说是血淋淋的。
其实,不只!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绝望的,死定的,肯定死透透的!
一开始,是非常简单的社会保障问题。
家里的顶梁柱老爸,出了事故,险些死了。
不过,家庭却是团结、积极、向上的家庭。
老妈、姐姐、妹妹还有主人公13号,都坚持不放弃,甚至卖掉了房子,来给父亲还医药费。
但即便这样,还是欠下了天价账单。
作为家里的儿子,虽然还没有毕业,没有拿到电工牌照,但是也开始打零工赚钱。
尽管没有希望,但是一家人都在努力。
甚至给年幼的妹妹开生日会,尽管买不起她想要的礼物——一只小羊羔。
给人打零工时,13号意外“偷到”一个发财机会。
他知道那能赚钱,却不知道做什么。
但是为了家庭,为了老爸,他只能拼一拼。
结果才发现,那是一种富豪们躲在豪宅里举行的血腥赌博——俄罗斯轮盘。
规则简单,一群被编号的人拿着左轮枪,抵住前面人的脑袋,围成一圈,然后等讯号灯一亮就开枪。
第一轮,每人的枪里有一颗子弹;第二轮,两颗子弹;第三轮,三颗子弹。
随着概率的提高,场外的富豪们下注和赔率也越高。
而三轮下来,能够活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当然,还有最后一轮,存活的人抽签——两个人——拿着枪顶住彼此的脑袋,枪里三颗子弹,同样讯号灯一亮就开枪。
13号,一开始就拿到西方世界最讨厌的号码(我们中国人的“4号”更厉害),但是却幸运地活下来。
而且,他可以拿到接近两百万美元,就直接放在一个大口袋里。
故事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是嘛,资本主义,冒险家的天堂。
只要拿命赌,什么都有可能。
人生本来就是与其浑浑噩噩,不如来个痛快的。
问题,故事还没有完呢。
你想想,从赌场走出来容易吗?
主人公毕竟是个生手,甚至还是个初离家门的少年。
与其他的赌棍不同。
正如片中,一个被人从监狱里弄出来的丢到赌场里来的家伙,他毕竟是个悍匪出身,“有勇有谋”。
所以,他先向监视自己参赛的家伙施以引诱,说只要带着他跑,他藏着很多赃款,但是人家不相信。
于是,他又写了一张字条,告诉那个家伙如果自己死了,去纸条上的地点取钱,然后分自己儿子一半。
这样够真了,他这样做,是希望看守相信自己,然后帮自己作弊(比如塞几颗哑弹给自己背后的家伙),反正证明自己有生存价值,就会让自己活的概率更大;甚至自己死了,也真能希望那个看守讲点江湖道义,分自己儿子一杯羹。
但是,看守做不到,反而看上了他的钱,等他幸运出来后,就准备杀了他抢纸条。
幸好被赌场的人制止了,而他也拿出了一张白纸,扬言是骗看守的。
回头他把一张真纸条烧了,然后离开。
对于这个暗黑世界,13号又当如何?
拿着钱,那个一直负责看守他的人,已经盯上他了。
而那个在他身上赢了更多更多钱的老头,居然非常友好地对他说:你可以搭我的顺风车,我送你去最近的火车站。
听到这里,我一开始还觉得,故事终于结束了,少年九死一生,终于可以改变命运了。
这样就可以安全回家了。
但是13号比我聪明,因为他一直在观察着这个世界,就像看着杰森如何坑骗出卖自己的哥哥,他知道这些能够拿人命当赌具的人,为了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对,这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为了钱,什么都干得出来。
13号很聪明啊。
他“高兴”地答应了,然后就立马穿过堆满尸体的地下室,跳过窗户,跑到外面树林,带着一大口袋钱,一路狂奔。
幸好,到了火车站。
问题是,警察本来就在追查地下赌场,因为都是熟客,很难下手。
难得追踪到赌场给“玩枪人”的邀请信,所以追踪到13号身上。
警察通过计程车司机,很快就包围了车站。
13号把钱丢进了垃圾桶。
然后在警察局里坚称自己去到哪但因为身份暴露所以跑出来,既不清楚地点,也不清楚那里发生什么事。
小伙子比我这块姜辣多了啊。
警察局出来后,13号在垃圾堆里翻出了自己拿命换的钱。
然后他想到了最好最安全的主义,到了邮局,弄个箱子,花了二十块钱,就把“一大口袋,差不多200万美元”寄到家里去。
然后,打电话交代母亲一定得在家等邮件。
回头他身轻如燕,到街上买东西,还买了妹妹想要的小羊羔,老板说是非卖品,他还砸了100块买到了。
高高兴兴地就搭火车回家了。
可是,就像一开始就在火车站上看到一起参与赌博的人一样,这时候他又遇到杰森大叔,杰森大叔和他问好之后,就对着他开了几枪,然后抢走他的包跑了。
对,就因为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
所以,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里,可以冒险一搏,可是周围虎视眈眈,即便钱有的是,只是难逃命没有了。
所以,资本主义的本质不是血淋淋,而是死透透。
2020-12-15
我看到大多数评论都是在讨论贪婪呐,什么的,站在高处,向别人胡乱开炮,真难为他们了。
黑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中国文明社会的荣辱观是不同的。
我们的八荣八耻那是一个先进,没法比。
金钱,暴力,和运气构成的体系太极把原始了。
还有人讲到那什么善良,狗屁!!!
你口袋里有钱,我就要想着办法把钱转到我包里,这就是那些人的正义!
当然还有人喜欢给他加上一个大标签,比方说,人的尊严,哦,那还算小的,贪婪导致毁灭,够大了吧?!
拜托,我们不是在想方设法归纳总结,揣测国内谋张大导演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思想建设的主要思想,为了你语文老师布置的观后感。
住在自己构筑的堡垒里,拒绝承认人性的多样性,这样多没意思阿 有钱了,还不坐飞机?
快点回去见家人嘛!!
想想看如果你是一美国小镇中年妇女,受到你儿子邮寄的钱,你儿子又惨死,不认识人,不知道如何洗钱,你怎么办?
当然会相信政府咯。。。
(我他妈就在俄亥俄,这里都住着遵纪守法的乡巴佬),但FBI如果介入,也许他爸的医疗就被报销了,政府还有可能提供证人保护,房子也有着落了。
我很纳闷,竟然没有人谈谈那个赌博。
我看片的时候,当他们把枪一个个对这别人,然后灯一亮,那是一个激动人心,每次我都要打一哆嗦,刺激!!
赌徒的心理是很有意思的,每次揭晓的那一霎那,就是一次高峰体验,堪比性爱高潮,无论何种结果带来的失落都差不多,所以要一次一次的满足,永无止息。。
(克爾凱郭爾也许是赌徒) 轮盘赌是很有魅力的,对于热爱这款游戏的人,死亡其实是解脱,因为如果幸存,平凡的生活如何满足他们呢,为了高潮,他们会继续玩这个游戏。
而死亡,却不是人自己选择的,那是败给了运气,人反正无法决定何时出生和死亡,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我觉得最后,主角有点兴奋了。
很可惜,电影里没有出现我上面说的那种爱好者,也许这种人特别容易死,所以出现概率比较小。
俄罗斯轮盘赌这种残酷的游戏,最早是从美国电影《猎鹿人》中得知的,当时觉得挺震惊,生命竟也能成为赌注,人的生死交给了命运去裁决。
是生存下来,还是魂归西天,瞬间即可决定,你无法预知,只能被动的接受,就看枪膛里的那颗子弹,在什么时候射出。
但《猎鹿人》的场面与《十三》(百万杀人游戏)相比较,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猎鹿人》中,轮盘赌情节只是一个点缀,用来说明战争的残酷。
在越南的战场上,士兵们已经见过太多的死亡,也经历了许多的生死两别,这样的一颗子弹对于他们,只是死神伸过来的一根手指,最少他们能在某种程度上能决定自己的生死。
虽然《猎鹿人》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镜头就是这个情节,但这个情节的残忍程度并不那么血腥。
而在《十三》里,俄罗斯轮盘赌则成为全部的故事,亦并非两个人对扣扳机,而是十数人围成一圈,每个人的枪指着前面人的头。
当灯泡亮起,枪声齐鸣,倒下的就不是一人,而是数人。
且此种方式不断重复,直至剩下最后两人对决。
这就意味着在游戏结束时,会有十多人丧命。
最可悲的是,死去的自然不必说,随着生命的飘逝,他们就像屠宰场里的牲口一样,被人污血横流地扔在一边,赌金也与他们无缘。
即使最后的胜者,他们也只是后面提着装满钱的手提箱大佬手中的卒子,大佬们从污血中捞取大钱,并从中得到异常的心理满足,而他们得到的只是一点卖命钱。
拿自己的命去博,即使胜也只能赢得很少的筹码,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去博命?
大多应该都是为钱所迫,不得不用命去赌的。
当然也有例外,有的是身患重病,被弟弟利用去赚钱的;也有从囚牢中被人捞出,转卖与人的;还有稀里糊涂误打误撞,像电影中的主角一样。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着一条贱命,都有着同样的贪欲。
电影中的主角文森特是个可怜虫,父亲重伤卧病在床,家里已经在考虑卖房子救急,作为长子的他只能靠打零工贴补家用。
偷听雇主的谈话让他以为有了发财的机会,那个想以命博钱的毒虫的猝死,让满脑贪念的他不明就里走上了不归路。
文森特值得同情,他只是想尽快能得到钱挽救他的家庭,最后他在知道自己很难逃脱命运的追杀之后,也是将博命而得的钱寄给了妈妈。
但在电影中你却很难同情这个无辜卷入这个游戏的年轻人,毕竟是他是在贪念的支配下走到这个屠宰场的,他经受着生与死的大起大伏,在短短的一夜之间,他在天堂与地狱中游走着。
这一夜,可能比他之前的一生经历得还多。
不过,他只是在为他所起的贪欲在承担着责任,贪别人之财必然受到惩罚。
他拿到了的号码是不吉利的十三,然而命运却眷顾了这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可怜虫,他在轮盘赌中他竟然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不过天平的砝码不能永远在他这边,得到的总得偿还。
最后他还是死于枪下,让整部影片一路灰暗下去。
谁说人生必然有着光明的结尾?
贪欲得用生命去平息。
赌徒与吸毒者是最不值得信任的两种人,这句话不知是谁说的,其实说得很透彻,因为他们已经迷狂于其中,已无最基本的做人的尊严。
影片在一头一尾安排了这么两个人物,开头的毒虫戏份较少,他只是引出故事。
他贪于毒品,吸毒吸空了他的一切,只好去博命,最后却是吸毒过量而死。
杰森·斯坦森扮演的贾斯帕尔,则是一个职业赌徒。
为了贪图父母留下给哥哥治病的钱,他不惜将哥哥关在医院里;为了得到更多的钱,他竟将哥哥从医院里拉出来,让他为自己博命。
他有着职业赌徒的习性,敢于押上一切,不输到最后一条底裤绝不罢休。
他欺骗自己的哥哥,甚至不想分给他自己博命而来的钱。
他本可以及时收手,既赚了一大笔钱,也保住哥哥的命,但赌徒毕竟是赌徒,他最后输掉了一切,还搭上了哥哥的命。
赌红眼的他盯上了胜利者文森特,在火车上他向文森特开枪。
他本是想抢走文森特博命而来的钱,然而鼓胀的包里却只有文森特为妹妹买的黑耳朵羊公仔。
他的身影在远处消逝了,他的命运又会如何?
他为赌博而生,也必将死于赌博。
世界上有着多个宗教,每个宗教的教义皆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将控制人的欲望作为其目标之一。
人没有欲望,社会无法发展。
人太多的欲望,则让世界充满纷争,也让人类社会与人本身烦恼不尽。
贪欲是人最容易萌发也最易主宰人类行动,人心一生贪念,恶魔即在人心中扎根并蔓延,人即会走向疯狂走向毁灭。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十三是讲人性的。
电影十三在讲述一场人命的赌博同时勾勒出无数人性泯灭的人物的面貌。
这赌博类似轮盘,只是转盘变成了左轮手枪的弹夹轮。
每人一颗子弹,十三个人站成一圈。
“举枪!
”将枪举过头顶。
“转轮!
”一手拿枪,另外一只手转动弹夹轮。
“停止!
”手放下。
“上膛!
”将枪顶在前一个人的后脑勺上,上膛。
“看灯!
”灯泡亮起,扣动扳机。
如此,循环往复,当只剩下三名幸存者时,将有“抽奖”仪式。
抽中白球的人可以离开,抽中黑球的人则需进行残酷的1对1比赛。
更加残酷的是,这13个人只是筹码,就如同骰子。
他们的背后是玩家。
玩家先是通过各种渠道选定自己的棋子,倘若自己的棋子落败,亦可押宝在其他棋子上。
他们无视生命,人性扭曲。
而这些玩家当中的代表就是杰森斯坦森扮演的坏弟弟。
杰森斯坦森这次突破格斗风格饰演一个贪婪成性的坏弟弟。
为了钱,他侵吞父母为他哥哥所留的治病的费用;为了钱,他把自己的哥哥推进杀人游戏;为了钱,他结束了Vincent的生命。
当他抽到黑球时,他骄傲的将它举起,视其为又一笔财富。
当他哥哥死后,他痛苦的跪在地上,后来说了几句fuck痛苦离场,不是因为自己的哥哥被爆头,而是因为他利益的损失。
一天后,他又穿着那套英伦贵族的装束,还是富人的姿态,坐在那里,前面是给他擦皮鞋的小孩和过往的人,面无表情,却又透着冷酷。
当他抢Vincent的包时,他连开三枪,子弹打中Vincent的心脏、腹部,却没有爆头。
因为他本来就不是为他哥哥报仇的,他图的只是钱。
当他匆忙跑远,满怀希望打开Vincent的包时,他会怎样?
估计是说几句fuck,用脚踩几下小羊,然后装绅士一样的离开吧。
米基洛克饰演的是久经沙场的江湖人士,他可以为了自己活让无数人死,可这转盘却在你后面人的手中。
所以当发现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时,他又不得不为了儿子,相信陌生人,一个贪婪的陌生人。
不过,当他可以作为第一个活着的人离开赌局时却遭到这陌生人的攻击。
人性的贪婪在这里表现无疑。
好在,他逃过一劫。
他从监狱被抓来这个赌局,当他离开时,不仅赢回了生命,又意外的赢得自由。
这是他应得的,是导演给予弱者的同情。
主角Vincent是个普通人,又是个好人。
为了给爸爸治病,保住自家的房子,他踏上了未知的行程。
其实,他应该知道,一个瘾君子发财的途径应该不是坦途。
他想过退缩,却惨遭拒绝。
然而,他还是善良的。
进入杀人游戏,即使知道后面有把枪顶着自己,他也没有开枪。
在最后一轮面对面的赌局,两枚棋子的命可以稍稍由自己掌控。
只要,上膛的位置有子弹,自己的速度够快便可以先对方开枪而至其与死地。
可是,这种情况下,vincent仍是后一个出动的。
一方面,是他普通人的身份,远不比那些人灵敏;另一方面,正是他普通人的身份,他还善良,不比其他人那样冷酷无情。
当Vincent赢钱后,他开始利用游戏时的狡诈,骗他的“合伙人”,骗警察。
这不是他将的错,他只是想给他父亲治病,活着回去。
这是杀人游戏教会他的。
其实,即使赢钱之后,Vincent还是善良的。
在去时的火车上,他喝了一瓶水,吃了一个火腿三明治。
回时,他不过买了两瓶水,两个三明治。
他甚至还穿着自己无根的靴子,没买一双新鞋。
这不像是一个一夜之间赚得187万美元的小伙子所为。
但他花100美元给妹妹买了个小羊。
即使中弹之后,他费尽全力,没有打电话求救,而是吃掉快递钱的收据。
他所做的一切,包括他杀人,包括他被杀,都是为了家人。
这是杰森那样的坏弟弟所不能理解的。
十三是个不幸的数字。
它选择了不幸走进这场赌局的Vincent。
他虽能幸运的活着离开赌局,却没能幸运的活着走回平常人的世界。
如果他当初来这是为了自己挣钱,他的死可以理解成贪念的惩罚;但他来这是为了家人挣钱,他的死就是悲剧。
他的死衬托了坏弟弟人性的扭曲,也反映了普通人的无力。
讽刺的是,这项反人性的游戏却需要裁判来维持规则。
最意外的是,当一名参赛者体力不支需要椅子时,也有人像裁判请示。
这项赌局看起来“秩序井然”。
裁判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发令,他是这场游戏中最疯狂的一个。
因为生命、金钱,赌徒和参赛者都颇为紧张。
而裁判却能享受整个过程,血腥让他兴奋。
电影营造的紧张气氛自始而终。
原因有三,一是,赌博的进程伴随着死亡。
二是,压抑的环境。
三是,观众的希望。
四周灰暗,台上的人穿着深蓝色的衣服上面印着白色的号码。
而镜头最多表现的是Vincent苍白的脸,以及带有蜘蛛贴纸的灯泡。
Vincent的脸是每个观众即普通人看到这些的真实感受。
只是这样血淋漓的赌局才能激起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而多用仰角拍摄的近乎变形的灯泡则是死神。
只要它发出昏黄色的光,就得开枪。
观众希望Vincent能走到最后。
因为他是最无辜的一个。
即使其他参赛者也是被迫的,那也是他们的历史让那些玩家找到了他们。
另外,Vincent不用扭曲自己的性格就可以存活下去。
这也是13人站成一圈的奥妙:你不知道后面是否有子弹袭来,你也不需要靠开枪来救活自己。
那些人性扭曲的人是可怕的,当他们有钱、有势、有枪时就格外可怕。
最后,电影定格在火车的通道中。
坏弟弟拿着没有钱的包跑远,火车载着Vincent的尸体走远。
可在这一刻,又有多少行尸走肉参加无视生命的赌局,又有多少Vincent误入其中呢?
电影必须一分为四的说,单从【剧情角度的评论】与后感以及再从【万恶赌为首】为话题。
最后再不得不提 【杰森·斯坦森】的个人魅力。
连坏都坏得这么的帅。
最后为杂谈【一】一个中二青年无意中偷听道了可以发财的活动,然后偷了介绍信赴上征程。
你连是什么都不知道也敢去碰?
不过为了要保护的人而甘愿冒险的精神值得表扬。
不对,这不是冒险,简直就是冒进。
果然是穷的狗急跳墙,慌不这择路来着。
观众们的认知节奏也被导演的拍色手法忽悠着一点点向前推进,很有代入感不?
.最后小青年过6关斩13将高调胜出。
之后要说的是,这个时候谁都不能信任,这点小青年比那个嬉皮士有意识得多了。
并且周旋警察的手法有一套,照道理警方可不会就此作罢,把你放了继续派便衣跟踪你,所以电影看看就可以了不必当真。
一开逃出后,照我说应该先找个地方埋起来,身上放一点,找个宾馆住下。
再想运钱办法。
一部分寄,一部分去弄辆车来运,而不是这么急走公共交通。
哪怕等上三个月的思想准备也是有的。
而不是这么毛糙和心急!
这么一来也不会巧遇杰森·斯坦森了。
本来我就怀疑杰森·斯坦森还会特地跟踪他呢。
没想到来个巧遇。
真是无巧不成电影。
为了家人而付出,精神可嘉,值得表扬,简直是可歌可泣。
然后上帝【这里的上帝就是导演】被感动了,给他带来好运,让他虽身死,却留财。
【二】大凡之才必有赌性。
之所谓成也赌性,败也赌性。
【赌性不等于赌博】政治家,做生意都缺不了赌性。
惜赌性用错了地方就会起反效果。
投资一般是风险小于利润才能成立。
然赌博都是胜率小于败率的。
最简单的比如柏青哥中的一些机器,猜牌就分3档(如果分两档就是胜败各一半,老板不是傻逼青年),狮熊机几率更渺茫。。。
【赌博默示录】告诉我们要赢就不能靠赌的思路,而是。。。
你懂的!
并且以赌博为引,泛起的其他连带事件。。。
所以【万恶赌为首】。
切不可碰!三 【杰森·斯坦森 】从非常人贩,救赎,偷天帕克,敢死队。。。
一路看过来,平时角色一般是一正一邪。
这次一改往日,为钱而六亲不认好霸气啊。
连坏都坏得这么的帅。
本座就是传说中的无条件崇拜他的脑残粉。
这次没有潜水了。
呵呵,从跳水运动员,到国际潜水巨头的光环可不是盖得。
弃体从影后的斯坦森也一直没有抛弃过老本行,潜水的桥段贯穿其许多的作品中,这让热爱格斗游泳潜水的本座好生欣赏。
四 【杂谈】其实这类反人类电影看过好多好多,那个什么【狂暴】【隔绝】【旅馆大堂对面】。。。
在11区也拍得不少。
那个什么【女囚07号玲奈】那个【生存下去的五个故事】。。。
【大逃杀】等。。。
那个【嬉皮士米基洛克】最后也算是个小幸运幸存者,这类角色也不少,比如【空中监狱】中那个【唱他拥有一个世界一个美好的世界】的看破红尘者。
还比如【秃鹫】里最后分得400万日元的小伙子。
最后也潇洒的脱离了装配车间贫下工农的命运,开着汽车兜马路。
鄙座非常中意这类得小志小人物角色,同时也勾勒出本座人穷志短的美好寄托。
其实现实中并非没有命运的奇迹。
本座始终贯穿坚信之名言--相信命,但不认命!
信命是客观存在的自动词,拥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去否定命。
但认命是他动词,主观的消极意志。
男主角在垃圾堆翻找垃圾袋的时候,以及最后杰森·斯坦森,拿着背包狂跑的时候,男的感觉不出重量不对么。
没看之前以为是什么精彩的人性惊悚片,结果墨迹了半天,就十几个人拿着左轮手枪,转啊转,看着破灯泡,砰的开一枪,挂的就挂了,没挂的就没挂,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你们不如聚众玩骰子算了,这种题材没内涵、没创意、没技术、没深度,居然也拍得好好的,很差。
娱乐指数:★★★☆深刻指数:★★★☆感动指数:★★★☆新意指数:★★★综合指数:★★★☆穷小子误打误撞加入一场地下赌局,福大命大活到最后一轮,赢得俄罗斯轮盘赌的百万大奖,却最终无命消受。
穷人拿命赌,富人数钱玩,穷人运气再好,也摆脱不了被富人玩的终极命运。
戏中大牌不少,却纷纷扮演绿叶,在赌局中上演精彩纷呈的人性与智慧。
影片最动人的一刻,无疑来自结尾主人公临死前生吞邮寄凭证的一幕,保护好家人、保护好用命换来的钱,是他表达对家人的爱、肯定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后、最好方式。
很刺激 看的时候还蛮紧张的
这个故事可怕地让人夜不能寐……Mickey Rourke简直是单独线索的存在,对于故事进展毫无帮助。不知道原版是怎样的,但这部电影赢在了剧情的卓越和人性的挑战,并不觉得演员有多么出彩。镜头语言比电影节奏要强些。
这饿饿饿饿饿饿饿饿饿么饿饿饿饿饿饿饿饿饿饿饿无聊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
好差好差啊!不看也罢
LIVE OR DIE~
6.0/10
前奏过缓,游戏过程不够戏剧,最后比嫩牛五方俊俏点的小哥因为喜羊羊挂掉,还是蛮难过的~~~
森。打着杰森斯坦森的招牌进行欺诈。原声不错。
多懂事的孩子啊
不错。
可以猜到结局的故事。斯坦森洛克大牌前来打酱油,萨姆·赖利演的好,吸血鬼eric衣服发型表情各种不带换的穿越而来。。。
惊悚,悬疑,视觉刺激,情感冲击,要啥没啥啊,就是按步就班地走向一开始就已经猜到了的结局,感觉导演也像是被资本家控制的枪手,完全丧失了自主能力,为了钱,把自己的作品低劣地重复一遍😞
无话可说 果断2星
大....失....所.....望......
一脸苦逼的男主玩杀人轮盘游戏赚钱给爸爸看病,是个好儿子啊。虽然赢了也难逃一死啊。
Jason Statham纯属…过路的好不。主持人让我很想糊他。
这部电影简直就是教科书啊!!!太霸气了,无论是镜头处理、台词设置、人物刻画、冲突展现、音效创作无一不神
爹妈积了什么德能生一个这样的儿子……太浪费我杰森·斯坦森了
感觉男主啥都没做,就最后买了堆废纸跟小绵羊还挺聪明
男孩就那么死了导演你好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