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地
کشتزارهای سپید,收集眼泪的男人,The White Meadows,Keshtzar haye sepid
导演:穆罕默德·拉索罗夫
主演:Hassan Pourshirazi,Younes Ghazali,Mohammad Rabbani
类型:电影地区:伊朗语言:波斯语年份:2009
简介:在極權統治下,藝術工作者能找到自由創作的空間嗎?導演2009年的作品充滿寓意,故事主角走遍壯麗的爾米亞湖岸,在鹽盤上收集居民的眼。與他同行的少年,則希望可以和失散已久的父親重聚。在這奇異的旅程上,主角見證強權如何掩蓋道理,盲目服從帶來悲劇。儘管導演只是以隱晦的手法,暗喻伊朗的社會問題。但他和為本片剪接的導演約化..详细 >
确实有安哲范儿。海水和眼泪永无止境,围困人民。
這部電影要和《再見伊朗》連起來看才能理解。嚴酷的生存環境造就了非人的生存方式,少女成為祭天的祭品,畫家不能畫紅色的海,因為海只能是藍色的,這麽說畢加索,莫奈都得燒死。最後那個人說出他fed up,能感覺到這是導演自己的心聲,所以才有《再見伊朗》那麽不顧一切地奔向自由。
一声“大家还好吧”,惊醒了我,,,这是美丽的的盐湖,更是一片白色草原,上面生活着麻木沉默的羔羊,羊儿自私盲从冷漠,间杂着凶恶的牧羊犬,还有农场利益的代言人,我一度以为带有上帝视角的主角是悲悯而无力的,其实他也在用群羊的苦痛为农场真正的主人渥足。除了或死或残的“牺牲”,这里无人不恶,这是一个外表美丽,内里无比丑陋凶狠的世界,这是一片白草地。
献祭的羔羊,盐碱地里的寓言。
2021,观影第57部
这一定是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美术感、隐喻感极强,很前卫艺术。大的政治讽刺很清晰。海水变咸,是人们的眼泪流多了;人民的眼泪,不过是统治者的洗脚水。但是小的政治隐喻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对伊朗国情不是很了解的话。好多镜头都可以直接当壁纸,海、天、大地,都美得那么不像话。
可供翻译的诗,披上无知的面孔,在一种深深扎根的交互中目光清明,无法说出口的仪式,苦难之泪汇成大海,无处可逃
看画面有点安哲罗普罗斯的味道,导演不熟悉。伊朗电影类型太多了
统治者用信仰和权利,可以随意剥夺平常人性命、祭祀或者胁迫,被认为是收集珍贵的眼泪,到头来不过是给统治者洗脚,实在是太讽刺了。什么海水越来越咸,不过是人民的痛苦和悲伤越来越多罢了,当权者从不在意,簇拥者比比皆是。
伊朗版的河伯祭祀。集泪的艺术。极权隐喻,荒岛闭塞。沙漠已然是白色的底调,盐海只能是蓝色的吗?土里土气的封建社会,依然有人快乐的吞咽着5毛钱的辣条……如何求解?
伊朗这个国家更为苦难
谁认识CC?必须蓝光它!
特写与大远景两极镜头,非必要不说话,环境音响,置身其中,画一般的风景又,置身事外,裸女的隐喻,收集眼泪是民族的痛也是珍珠的另一面…仪式的呈现,美与裂痕共生。暴力的表现形式。但还是不太喜欢要一直解码的感觉zzz
无聊的时候看看电影真好,跟着剧情喜怒哀乐,不错,有和我一样的吗?
看出来这电影是冲着十二伊玛目派去的了,石刑与赎罪,收集眼泪可能是挖苦十二伊玛目派的无泪嚎哭。拉索罗夫与贾法帕纳西拍完这电影,又被抓去坐牢啦?伊朗的导演们感觉是拍一部杰作,就要被抓去坐牢。
伊朗总是能出这种简单又冲击力十足的片子,单纯从视听语言来看就充满了魔幻现实的味道,结尾实在是极具讽刺,一切为疾苦恐惧、病痛折磨所做的祈祷,也根本不值得上层的人物去多看一眼。
如果你真的了解伊朗是如何从巴列维过度到霍梅尼时代,你就应该明白这种舔狗拍的电影的幽默之处,虽然影像的制作还是合格的,但能把最后幽默嘲讽理解为是伊斯兰政权的问题的估计也是脑子沾点不会以为“民主”不这样吧?
美丽神秘而残酷的盐海上,每个故事应该都是对伊朗政治环境的隐射,据说导演和剪辑随后都被捕了。
贵瓣要高分就拍点美术生狂喜的东西就行哩!我早看出来了。老老老your boat~~栓Q~~~
用美丽的景观作为容器盛满了痛楚,用每个人的眼泪聚成盐海,而我们依然航行在痛楚之中,无法作物,一望无尽。我相信这是导演拉索罗夫最好的影片,因为大概率他的余生不想因为拍电影再进监狱。忽略政隐,仍是佳作,恰逢内地电影当下时刻,观影时机也对,然后就是非常想去伊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