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登陆之日》是目前亚洲范围内以“二战”为背景拍摄的最好的战争片且没有之一,同时也感慨韩国电影发展的突飞猛进;该片从质量到内涵可以和《拯救大兵瑞恩》媲美,虽然两者主旨不同。
很佩服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但在军国主义绑架下产生畸变的“武士道”精神是有多么的邪恶与可悲,战争的残酷将堕落的人性暴露得一览无遗,求生的欲望,颠倒的信仰,战争的贪婪使无数人变成魔鬼,同时也洗净无数人的灵魂,使其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无论是战争的受害者还是加害者,他们都有一双不知疲惫的腿脚,最终朝着自由的方向奋力奔跑。
1、诺门坎战役人们对苏军的印象是坦克集群攻击,但是这是苏联人从德国人那儿学到的,苏军大规模的坦克集群使用要等到库尔斯克战役(1943年)后,不应该出现在诺门坎战役(1939年)中。
片中描述的诺门坎战役,苏军出动没有步兵配合的大规模坦克进攻,很荒谬。
2、范冰冰步枪打飞机,中国抗日神剧的即视感。
另外范冰冰为啥要跑过来打这个飞机?
就这么和男主相爱了?
3、苏德战争的镜头纯粹抄《兵临城下》《兵临城下》中黑苏军人肉冲锋的镜头被这部电影照抄过来。
根据这部电影的描述,苏军在1939年的诺门坎就有了坦克集群进攻的战术,却在1941年之后的对德战争中回到了人肉冲锋。
4、穿帮镜头:从诺曼底的海滩上看英吉利海峡竟然能看到对岸!
英吉利海峡生生变成了内河。
最后,一点对价值观的吐槽:爸爸被日本人打成废人,自己被日本人抓壮丁, 不当人看得虐待,自己还去和日本人搞基,这是什么价值观?
小田切让 既是长谷川辰雄也是金俊殖。
“当你搬来那日,我很高兴有一个能一起跑步的朋友。
”🏃🏻🏃🏻张东健的金俊殖从头到尾都像一个温柔的英雄 标准的男主角 善良坚韧永不言败 但是小田切的长谷川辰雄在前1/2都像反派 尖酸刻薄的让人心悸 会向自己人的逃兵开枪 但是自从二度被俘后从一个执着战争而非生命的狂人将军变成了会温柔站在诺曼底海岸线看向回家方向的悲情异乡人 最后他找回了他一生的朋友 两个人朝着家的方向不断奔跑。
听说这部很能滤火影里的中年组旗木卡卡西宇智波带土 恰好卡卡西的原型似乎也一直被猜测是岸本齐史照着小田切让画的 这部电影中的两位男主的确是让我感受到了那种带与卡之间才有的爱恨纠葛 不过更像是反写火影 卡的冷酷执念与殖民者的傲气促使他在对战争胜负民族傲骨的幻梦下一错再错 土反倒成了拯救者按照幼时的良善坚韧没有长歪 两个人背道而驰二十余年 终于在德国的雪山尖诺曼底的海岸线金俊殖生命的尽头达成和解。
背负我的名字奔跑 戴着我的眼睛前行 原来是这样的浪漫和悲壮。
【20180805第3遍】记不清是第三还是第四遍了,上次看也是多年以前了,估计大学的时候了。
比起《太极旗飘扬》,更喜欢这部。
《太极旗飘扬》主要还是亲情成成分居多,那俩毕竟是亲兄弟。
而这部就是纯粹朋友之间的兄弟情了。
而且是一种宿命的羁绊,剪不断,理还乱,真爱一世情。
喜欢这部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帅炸天的小田切让,各种扮相毫无压力,穿军服更是帅的一比,简直天生的衣架子。
对张东健就比较无感了,一张老实人的脸。
镜头切换速度是很快的,节奏非常现代,剧情点多,推进也较快。
虽然配乐各种用力煽情,但对兄弟情这一套真的无力招架。
还满足了所有对二战的幻想,日本,苏联,德国,美国…辗转各地,看各种军队,战争场面拍的也是爽翻天,大气磅礴,炸点也都很真实。
诺曼底登陆中唯二的两个亚洲人,哈哈这个设定也是绝了。
最抓人的莫过于二人在夕阳下的诺曼底海滩重逢的这场戏。
哎呀妈呀。
第一次看就被深深感动,而且处理地很好,只是相视而笑,并没有过多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这兄弟情刻画真是细腻!
这次看也有点泪目,头皮发麻啊!
最后俊植把兵牌给振雄也是感人。
再加上最后马拉松比赛两人的切换+旁白。
这种连环煽情轰炸真的搜不鸟,谁让兄弟情是我的罩门。
片尾曲安德鲁波切利唱的也是荡气回肠啊!
之前就听了好多遍。
好了,下次看再记录!
实在得吐槽一下韩国人的YY功力了如果说起点上的架空历史小说算是YY的话那这部电影的编剧简直就是YY之王恨不得说整个二战就是这俩基情无限的主角打的了从韩国到诺曼底不仅参与了重大历史战役我就不明白这片主题是弘扬和平赞美体育精神么?
那这片真应该放奥运会上面因为这特么的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啊这俩主角也是真正的国际主义战士啊我要吐槽的几点:韩国男主角 这是脑残了么我怎么完全感觉他这是逆来顺受型的啊日本男主角算是悔过洗白了不过我觉得这个有点替日本人谢罪的意思吧男主角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断的被打到头破血流不断的复活 还要救这个救那个还害了咱的范冰冰这简直就是韩国蝙蝠侠 亚洲阿凡达啊整个故事其实还是对自己角色的怀疑和矛盾施暴者最后成了受害者受害者成了另外一种施暴者被无辜卷进混乱的战火中杀戮真的是极其无聊的杀戮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战场上想活下来只能装死到处乱跑的必然被流弹打死唯一肯定的是特效团队值得学习
以前看过小林源文的一部漫画,福字号虎战车,根据一张历史照片,一辆虎式坦克上贴有一张倒着的福字。
这个明显的中国标志以及盟军在诺曼底遇到的经历了关东军-苏军-德军的朝鲜人,被小林演绎成了一个日本兵在诺门坎受伤,被蒙古人救治,然后被苏军征召,火线被德军俘虏,成了战车兵。
从装填手干起,根据他的东方经历,他给坦克贴上了表示吉祥的护身符-倒福字。
后来经历了诺曼底登陆,而且还给德国兵传授空手道。
最后在德国投降前乘坐21型潜艇载着一辆虎式坦克和若干德国先进武器,如红外线夜视仪,StG44突击步枪等,返回了新加坡,在东南亚狂屠英国兵,最后战败隐姓埋名……看了这个漫画就丝毫不对本片剧情有新奇之处。
至于姜帝圭的这部影片,处处都是太极旗的痕迹,场面,烟火都不错,服装道具也很考究,虽然BT坦克是M24装的,不过还算挺像。
导演也很有野心,一部电影囊括了二战的主要战场,表现了至少两场著名战役。
不过就战争场面细节来说,漏洞百出,也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在姜导演的脑子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放大的朝鲜战争,有个大的背景,具体的战斗过程任他想像。
诺门坎和张鼓峰都不是这么打的,苏军大纵深作战指导下的步坦协同都没有了,坦克都搞得和骑兵一样。
苏德战场完全照搬大敌当前,一模一样……苏军这么打,一百个斯大林格勒也丢了。
至于诺曼底,这是全片胡编乱造战争场面的高潮……从B17轰炸滩头,到CG军舰炮击滩头,到美军个个都是武林高手,攀爬登陆,到大白天空降的伞兵,无一不扯淡啊……你不说是诺曼底,我怎么看也不是诺曼底。
兄弟连看过吗,拯救大兵听过吧,60年代的最长的一天也不是这样的啊。
这部电影表现的一切一切都不是诺曼底登陆,可是演员偏偏穿着美军和德军的制服,在一个海滩上上演登陆战,这样哪里有代入感,感觉都没有龙之战真实。
唉,不知道为什么最后这场世人皆知,有很多影视作品表现过的战役给拍成了这样……不然这部电影可以打4星的。
1.两个多小时,可以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不竭”来归纳,酷似马拉松跑步全程(巧的是,一场马拉松也是两个多小时)。
第一幕交代缘起紧凑的像美剧,尤其是突如其来过渡到首场战役,叫人惊喜无比,节奏像装了火箭推进器一样嗖嗖的,半秒也不嫌多。
但从进了苏联战俘营就开始洒狗血,几场肉搏没完没了,审美疲劳,应该跟《战地军魂》和《监狱风云》学学。
好在诺曼底登陆没有叫人失望,有罕见的德军视角,也有一笔人性升华,相当于马拉松冲刺的后劲勃发。
2.范冰冰戏份虽少,重要性不可低估。
她在地牢中一段咒骂日本人的独白,看似和影片的主旨格格不入,却是炸开中国大陆市场的重磅火药。
“甭管你韩日友好做了兄弟,咱们中国战士是至死也不放过鬼子的!
”只此一点就足够让大陆观众心潮澎湃,对影片其他反感之处闭一只眼。
3.你可以对技巧和形式诸多微词,但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如假包换的反战片。
《高地战》为了战友而战,《大兵瑞恩》为了拯救生命而战,本片的主人公连这些信念也没有,只为求得生存。
小田切让最终领悟到誓死维护的“大日本帝国”是个虚幻的影子,求生继续长跑就成了他唯一的追求。
“N姓家奴”的屈辱,折射出的是小人物的无奈,战争不神圣,很荒谬。
4.但小田切的转变落入了某种编剧窠臼,在与张东健的数次正面对抗中落了下风(逃跑、搏斗),又遇对方“网开一面”,这才激发出人性因子。
不但俗套,也太一厢情愿,万一张东健逃跑没成功,搏斗中没抢到刀,早就当了冤魂了。
5.战争场面无可挑剔,即使与好莱坞制作相比,但冗长了些。
相较于片长,战争段落少些更精练。
契合反战主题,片中的战斗只有恐怖,没有一丝暴力美学的美感,那血肉模糊的人体被子弹穿射,是血腥恐怖,那漫山遍野袭来的苏联坦克群,是机械恐怖,那铺天盖地投下炸弹的盟军轰炸机,是密集恐怖,都有一种叫人窒息、无处可逃的压迫感和毁灭感。
但镜头给的太多,效果就会打折,好比恐怖片里杀人狂突然出刀将人剁成肉酱,很震撼,如果拍上十几二十分钟他分尸的过程,那就成了黑色幽默,丝毫不恐怖了,顶多有些反胃。
6.中日韩合拍,打的仍是种族牌。
一开始中日韩互相厮杀,你死我活,但一遇到亚洲以外的势力,黄种人间立刻消弭仇恨,共同对敌,曾经互相踢脑袋招呼子弹,转眼就能搀扶着在枪林弹雨中生死与共。
可以想象不久就会有热爱本片的观众对反对派高呼:“人家白人都打过来了,咱们黄种人还互相攻击,还不团结,你就等死吧。
”7.本片投资1.6亿人民币,战场四处,卡车几十辆,坦克无数,飞机无数,爆炸无数,多国士兵目测过千,战舰若干。
以前有传言《金陵十三钗》的六亿成本是公关虚报,我将信将疑,现在彻底信了。
8.马拉松真是一项神奇的运动,只要每天坚持锻炼,你可以做到枪击不死,炮炸不死,西伯利亚的寒风冻不死,棍棒枪托拳头砸不死,带着一身创伤还能勇夺奥运冠军。
唯一对你有杀伤力的,就是好基友那温暖的怀抱。
好胜、自负、优越感极强,辰雄从小时候第一次见到俊植一直到被苏军俘虏,都是一副典型的军国主义甲级战犯的嘴脸。
这种人最后能性情大变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他应该带着大日本帝国的荣誉感切腹自尽的。
俊植一直很平和,除了青年时显得有一些反叛。
这种生不知何处时的平和甚至有一些矫枉过正。
正好和辰雄那种极端暴戾的气质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感。
两个人一起当日本兵,一起当苏联兵,一起当德国兵。
辰雄的性格用来发展剧情,他一直在改变;而俊植的性格用来展现主题,不管干什么,不管和谁干,我只有一个目的,活着回家。
与大多数主旋律国产抗战片不同,这里没有什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砍头很要紧,回家最重要。
辰雄作为上将第一次出场,就逼曾下令撤兵的队长切腹,并亲自介错,手起刀落毫不手软。
而后种种强硬政策,直到苏军偷袭,他射杀逃跑者。
这样性格的人应该是宁折不弯的,实在难以想象他会因为被枪指头就换上苏联军服。
而俊植在逃出日本军营之后,就因为看见苏军偷袭就跑回去送信,当然并不一定是为了救辰雄,也可能是为了救上百的朝鲜同胞。
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那样的地方能逃出来还会再主动回去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众泰让我想起了《太极旗飘扬》里的张东健,但却更加真实。
因为他并未迷失自我,他只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他才是被战争摧残精神后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像辰雄原本暴戾,在经历屈辱之后大彻大悟,蜕变成完美人格;还是像俊植从来温润,即使坏境恶劣也不改本性。
都太过理想化,都是主角光环使然。
而众泰,在日军和苏军时两次救下了要被枪决的俊植,并在和德军的战斗中,死前压在俊植身上,以便让他躲过一劫。
他一直是善良的,他所做的那些看上去不好的事情其实都是为了让伤害降到最小。
电影的场面很宏大,由于背景不断变化,在朝鲜国内,在日军,在苏军,在德军。
不同的背景,两个人的身份和地位都会不断变化,这样戏剧冲突也在不断变化。
高潮递进很有层次。
这是我近期看的比较好的一部战争片,战争更多的是拷问人性,战争永远是丑陋的,根本没有所谓正义之战,那是新闻稿,而不是刺刀见红的战场。
和《太极旗飘扬》一样,《登陆之日》同样是姜帝圭执导的反战影片,同样描述了战场上的兄弟情谊,但与前者相比这部影片的视角和立意要宏大许多。
《太极旗飘扬》中的兄弟之情,虽然有着大韩民族分裂的喻意,但落脚点仍是凡尘俗世的兄弟情深,振泰无所谓政治立场,只要能够救兄弟,并不介意身为韩军还是人民军,也许在导演看来,能够弥合大韩民族裂痕的唯有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
在《登陆之日》中,背景扩展到了日韩中苏之间更加复杂、斩不断理还乱的民族纠葛,影片中的男一号和男二号,既是发小又是对手,既是仇雠又是袍泽,既是主仆又是难友,面对国仇家恨又该如何面对和相处?
《登陆之日》中的人物,同样有着民族属性的暗喻,高大上的韩国主角不消说了,导演有意识地让他透过人性弥合战争的苦难,破除民族主义的狭隘。
而李众泰这个形象,对日本人的仇恨走向极端后,转而通过攀附更强者苏联,取代了奴役者的位置,疯狂地奔向在他看来唯一的希望,但骨子里,仍然是爱着金恩珠、关怀金俊植的李众泰,而不是被异化了的安东,我觉得导演是用他来暗喻北朝鲜。
至于范冰冰饰演的西拉....唉,纯粹就是个打酱油的,没她不影响剧情,有她也是为了凸显男主的高大上,作为中国人看了一点也不觉得高兴,从这个名字,以及她的身份、她的的台词可以看出,韩国人真的对中国人...完全不了解,相比而言,他们对日本人的情谊也许更深些。
影片对长谷川辰雄的心路历程着墨甚多,作为日本占领军将领的嫡孙,他深信军国主义宣传,自认为高朝鲜“野蛮人”一等。
为效忠天皇,放弃学医和体育竞技,决然从军。
在战场上,他冷酷无情,残酷对待战俘和部属,并且深信这一切都是为了民族大义、国家荣誉,他绝对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也会身为俘虏且被祖国抛弃,从加害者沦为受害者。
苏联红军和朝鲜管教殴打嘲骂日本战俘,与日军欺负朝鲜人如出一辙;苏联军官督战枪杀自己的士兵,与自己督战枪杀部属何其相似乃尔。
这一切如同一记记重锤,无情剥蚀着军国主义洗脑教育筑就的幻象,直到自己陷入绝境,被一向鄙视的对手相救,他才幡然醒悟,久被扭曲的人性终于冲破藩篱,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感情战胜了狭隘的民族主义,他终于由一个被刻意培养出来的战争机器回归变成普通人,最终肩负金俊植的情谊重返奥运赛场。
影片揭示战争的丑恶,反对民族奴役,倡导人性与和平,相比中国虚假狭隘的民族主义抗战剧和日本影视剧同样狭隘的刻意回避态度,其立意在整个东亚地区的影片中是具有一定高度的。
同时影片情节曲折,构思巧妙,虽为虚构却并未歪曲史实;影片中的战争场面激烈,效果逼真,气势宏大,深得好莱坞影片真传。
实事求是地讲,韩国的商业化影片目前仍是亚洲地区的翘楚。
当然,影片受好莱坞影响的痕迹也比较明显,但遍视全球,包括欧洲、俄罗斯、印度在内,哪个国家不在模仿好莱坞商业影片?
毕竟大伙儿都好这一口,归根结底还是钱说了算。
这也算是全球化带来的一个弊端吧。
再扯远一些。
韩国这个民族其实挺不容易的,夹在中国、日本和俄国之间艰难求生存,得罪谁也不行,他们的民族性格受中国影响很深,情感浓烈细腻外露,但精神上却与中国相当疏离,他们仇恨日本但潜意识里又喜欢和趋近日本,实在很分裂。
相对于大韩民族久居藩属导致的自卑(其外在表现却是过度自尊)与敏感,汉民族内心深处更不能接受老大帝国被战胜乃至被奴役的近代史,虽然士的精神和大国风范早已被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消磨殆尽,但仍不肯正视自己的丑陋之处,转而化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见人就要说老子祖上曾经富过,谁要是说贵祖上也是做过下人的,或是你并不见得比我高贵,头上的癞就要红得透亮并照地上唾一口骂一句虫豸,人要说祖上果然好富,立即心满意得地继续坐在土谷祠前捉虱子去了。
不信看看网上整天叫嚷灭美杀日的,依然活在中国梦中,并不见得比长谷川辰雄高明多少。
按照剧本设定,戏不妨这样演下去…… 按:米军登陆后,张昆仑同志被俘,然后就地被老大编入作战序列,一路杀过莱茵河,解放了万千在元首魔爪之下受苦受难的高卢、比利时和尼德兰亲们。
然后作为美帝占领军一员,张昆仑同志回到他的祖国——宇宙无敌思密达大帝国,很自然的被新成立的南棒子军挖去当教官(开玩笑,人家那可是在苏德战场和西欧战场见识过现代化高水平战争的一流人才!
),军衔么……不妨就给个中尉连长。
不久韩战就爆发了,fucking king老爹的北棒子军队伍,势如破竹一路杀到釜山,然后张昆仑同志被俘虏,这是一定的。
俘虏张昆仑的队伍很有意思,乃是天朝恩赐金-日-成的三个解放军朝鲜族师之一,那可都是在林副统帅麾下四野打过仗的精锐啊!
废话,否则以金一世那点军事手腕,如何开战初期势如破竹?
还不是靠了三个解放军朝鲜师以及苏联干爹援助的那300辆T-34-85……那可是远东最强大的装甲精锐啊,天朝坦克兵也木有这么阔!
总之吧,张昆仑同志又变成了光荣的北棒人民军战士!
然而好景不长,米军麦克阿瑟大帅在仁川出手了,局势瞬间逆转,现在变成了反攻的联合国军势如破竹……真可谓王师北定中原日啊!
毫不奇怪的,张昆仑乱军中又被王师中的土耳其第一步兵旅俘虏了,这也是他与穆斯林武装的第一次接触。
跟什么人打什么仗,云山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夜袭,土耳其旅就稀里哗啦了,张昆仑同志十分自然而合理的变成了志愿军,回国后,他就是解放军,过了十年消停日子。
1962年,解放军在中印边界跟三哥开了战,张昆仑就变成了阿三麾下的步兵。
阿三不消停,跟巴基斯坦又打仗,于是张昆仑又变成了巴基斯坦步兵,大概这是1970年的事。
巴基斯坦北部就是阿富汗,1979年,毛子兵入侵了这里……张昆仑同志作为来自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志愿军参加了可歌可泣的阿富汗抵抗组织,当然很自然的他又被毛子俘虏了。
这是张昆仑第二次投靠毛子了,这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么?
下面还有车臣……
夏天海边,为你的任性花掉五千放生的生蚝。闯入陌生人的婚礼吃饭跳舞,这是一场梦还是真实。假期结束后你还记得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一篇与戏照应的小散文
关于一些短暂 关于一些回忆 关于一些夏日的痛虽然不是在夏季“无论发生什么 夏日终属于你”
偶然在b看到这个片子的切片,两位演得实在很美妙,带着大鹅特有的冷咧,不过大鹅这么崆峒的地方能出这类片子也是很有意思
假期
又是summer camp!年下刚一出场就是调皮捣蛋的感觉,好像总会惹事生非,可关键时刻还是帮年上解决问题,她对艺术理解和纯粹的追求令人动容。海边的咖啡,乱入婚礼现场,顽皮的跳海,放生牡蛎,之后就是我不经意间倒在你的怀里,那一刻似乎总是严肃的年上我相信你的心绝对化了,一衣同穿,有没有她的温度?年下又从后面追上来,又是皮皮的,你闹她笑🥹当年上宠溺的把哭笑两个面具给年下时,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多少亲密的动作、热烈奔放的表达,但暗潮涌动的暖昧情愫早已藏不住,眼神里就能感觉到她们对彼此的欣赏和惊喜,但是一切都在这个夏天,年下在年上老公前不经意的脸颊一吻是她们的告别,年上载着老公飙车的时候又在想什么呢。还有孩子们 这个夏天也是他们情感萌发的夏天,我们都舍不得这个戏剧节,我们也都舍不得这感情
小红书推荐过来看的,因为是俄拍的更好看了哈哈哈,眼睛是什么颜色的?故事简单,也还行吧,有时候心照不宣也挺好的,注定是be啊
心潮澎湃才是爱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喜欢年上,俩人都很可爱很有魅力,喜欢最后分别的部分“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颜值都很在线 年下自由文艺会撩 年上也好宠她啊 结局很好品 “你知道她眼睛的颜色吗” 结尾那首歌好听的 不过吻戏是一点没看到啊 是我看的版本问题吗 对了年下好像年轻的kate box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俄语好催眠
剧本写得好诶。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故事很短,一个晚上,仅仅只有一个喝醉了的晚上我们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但依旧无法跨越。把记忆封存进草莓酒罐中,留住永不褪色的冬天我记得每次旅行的最后几天,想到之后一切的生活都会如此乏味,还有好多好多情感无法理清,只能拼死把所有能够抓住的塞进记忆之中,那我们其实一直都知道,时间会冲淡所有的一切,我们之间没有“不可战胜的夏天”。是想一直看一直看然后直到把剧本的每一个细节理清
好动人的电影啊啊啊啊啊啊,在那样真正亲密的时刻,倒下的酒瓶声其实是心跳声…高潮后又回到寂寞与无趣的日常…但当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就可以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尖的缝隙中流走,这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它都永远属于你。
克制又勇敢。主创们很厉害~
好看好看求女同性恋们都去看!!!年上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