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辨地失败。以为是温州,至少也是江西或徽南一带靠东南沿海,没想到是湖南益阳。在毕业作品中显得流畅,25分钟内将翔实的内容讲述出来,并且避免断裂感已经很不容易。两本日记的设置、一转头水鬼丛丛立着的经验画面是能给到3星的主要原因,但这一切都没有在文本中得到应有的完善表达,它看起来更像是性、初潮、金鱼、女孩暑期心事、家庭关爱缺失、潮湿地域性等一系列类似影片中常见、流行的主题和元素杂糅起来。此外,稍年长的男教师作为读日记的人让我感到不适,联想到偷窥、侵犯,或许与当年的妆造有关。如果这个角色继续存在,更希望ta是女性,或者是更年轻的阳光大哥哥形象。前者无关年龄,只因这种故事中无须多言的同性代际力量本身便会shed some hope on what to be developed.
三星半。果然生猛。惊艳。文本不错,日记稍刻意,有点违和。母女的互动有点怪,双方的默契不够,不知道是不是时间不足的原因。作为一个湖南人,本片的方言有点不太舒适。影像质感非常棒,已达工业水准,完成度相当高。导演、摄影🍗。梦境,衣柜,金鱼。少女的成长与残酷青春。
这就是电影片段集锦啊,不过故事完整度比好多毕联高多了是真
导演应该是受过金基德影响,立意、场景、意象直奔漂流欲室+雏菊,启蒙、初潮,恋父嫉母,成长阵痛。看完跟朱老师激烈讨论了为什么双手沾满血而衣服没透,大概“金鱼”涌出那一瞬也是下半身的觉醒时刻吧...水上衣柜,变幻遗像,惊悚梦境无疑是出彩段落,视听不算独创,但运用自如,学生作品值得鼓励
8。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短片,时间虽短,体量很大。片子前半段有点拖沓,但后半段就渐入佳境了,梦境那段很惊艳,尤其金鱼意象的运用,太妙了。还有就是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运用,很反讽也很贴切。
听音辨地失败。以为是温州,至少也是江西或徽南一带靠东南沿海,没想到是湖南益阳。在毕业作品中显得流畅,25分钟内将翔实的内容讲述出来,并且避免断裂感已经很不容易。两本日记的设置、一转头水鬼丛丛立着的经验画面是能给到3星的主要原因,但这一切都没有在文本中得到应有的完善表达,它看起来更像是性、初潮、金鱼、女孩暑期心事、家庭关爱缺失、潮湿地域性等一系列类似影片中常见、流行的主题和元素杂糅起来。此外,稍年长的男教师作为读日记的人让我感到不适,联想到偷窥、侵犯,或许与当年的妆造有关。如果这个角色继续存在,更希望ta是女性,或者是更年轻的阳光大哥哥形象。前者无关年龄,只因这种故事中无须多言的同性代际力量本身便会shed some hope on what to be developed.
开头好拖沓啊…后面挺飞的挺有意思的,节奏也终于对上了。
金鱼从腿间游出来那个镜头,太惊艳了。
工整
色调明朗温暖,一种现实和理想现实的对照处理很自然。女孩内心成长史,真实故事素材,不作态改编,初潮、梦境几处细节颇具匠心。本届FIRST短片个人心目排名第一。小建议:那个条纹男如果面部真容不出现,只看到下半身,或许拿捏更好。另外,有幸和美女曾赠导演同床共枕了一夜,嘻嘻!
BFA的毕业联展里很赞的一个。夏日湖南益阳的暑期记事,隐匿着诸多成长阴郁记忆的共通可能。结局部分比照张作骥的《暑假日记》颇有小趣味,同前年陈卓的《杨梅洲》有着接近的气韵,女主也似另一个尹雅宁。
补标。另一部《明月的花园》五星,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爱情和梦想,而是健康和学习。
潮湿的梦境,梦中的红色,红色的血,血的腥气。影片柔和释缓如清水,舒展少女心绪中的感性而非矫情,地域性加分。
好些!喜欢妈妈的形象
女孩成长中的两级对立,梦境总是潮湿的,如同她的家即船,总是飘荡在水中。
两本作文内容的朗读对比点得精彩,但文本诉求的现实主义相当脸谱化。
色彩很厉害,梦境一段有点儿塔可夫斯基的味道
给我一种奇怪又不舒服不自然的感觉
有几个镜头很棒很惊艳很诗意,但是,无内容基础的“诗意”只能是廉价的唬人的东西。看了几个短片,发现可能是时长限制,短片真的很难拍出什么好东西来。
【第13届ISFVF】电影学院14联合创作作品 有电影学院导演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感的包袱吧 单亲、边缘人、教育、还有惊悚元素和超现实元素 不过倒还不觉得过头 还是不错的作品
.....这分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