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头佟大为跳车绑匪司机居然听不到?
2.警车出差办案得两人一起3.魏晨出场就猜到是凶手(虽然但是也想看过程)4.周冬雨被关小黑屋我以为是自导自演求关注呢?
结果小混混真就只是为了玩个球?
手机也不收走再关,不怕人报警!
5.全警局就三个警察了吗?
凶杀案(两具尸体了)出现场是两个警察,追凶手也是两个警察。
医院里我以为安排好瓮中捉鳖了,结果里面就一个人,外面一个再撞门,还要废好大劲才抓到。
6.邓家佳“你怎么知道他掉冷水里”你还是警察吗?
太强行了吧!
说魏晨看到资料的,就看了几页简历就知道韩明是翁杰?
可韩明不可能把自己整容的资料也放那吧?
那怎么就刚好没看到助养证呢?
你不是咔嚓拍给周队吗?
7.强行车战!
周队边开车边看手机 记资料就是不能打电话叫支援?
没警察了呗!
后面副驾驶的佟大为是没手啊还是没手机叫支援啊?
肯定是没警察了,只有他们两。
所以皮卡一路畅行撞了三辆警车只是车头杠损了,警察这边废几辆车,主角还摔车受伤,凶手屁事没有,最后撞车都稳稳当当停下。
8.佟大为上了皮卡车还要去扒拉驾驶干嘛呀?
坐在后面等他停下呗,早晚得停,再不然你枪呢?
打轮胎啊!
9.开一枪中了魏晨右肩,原来你有枪的啊?
那你倒是开啊,打他手手脚脚不就没事了嘛?
10.韩明跳下去周队立马跟跳,周队憋气都能好几分钟拉着他挣扎,韩明跳下去就晕了?
强行被救16年的,难怪没有听说过这片子了,确实不咋样!
就梁家辉演技OK,佟大为用力太猛,周冬雨不功不过,魏晨和邓家佳就……
看电影之前还去看了一遍预告,嗯预告片拍的不错,大东北的雪景很漂亮,千里冰封的河底藏着死尸,又是飙车又是跳冰河,感觉很刺激。
事实证明,抱着期待去看电影是不好的,说不定就会被片子的质量而扼杀兴趣,让我一脸懵逼地想为什么要来看这部电影呢。
单看电影名字,有点怀疑是为了做一个“冰河”场景的悬疑片类型买点,剧情基本走势已经在看的过程中已经明示暗示地告诉观众了:他,就是凶手。
本片槽点有点多,逻辑有点欠妥,追凶过程比较简单阻碍少。
1.老梁出场的时候,操着一口港普在东北大老爷们中间实在很奇怪,而且一点背景交代也没有,有点乱入的感觉。
2.尸体发现的地方不是作案现场,那么广阔的地方且下了挺多场雪了,怎么就一会儿就找到了血迹呢。
3. 周欣怡和汪豪怎么就莫名奇妙地好了,后面汪豪的奋不顾身地为了欣怡真是用力过猛。
4.魏晨这个角色分分钟钟都是暗示,作为一个小司机,没事导演给他那么多特写不就是为了证明他是凶手么。
且在最后一场呐喊的戏,这真是没能量只能用喊的证明,突然感觉在看一场情感大戏。
5.翁杰当初烧人全家,又污染河流导致村里儿童残疾,去了外国整容整成大好人又回到村子来目的何在?
就为了来看看老故人,你还认识我不?
是吗6.在医院时,汪豪问村长头上的伤,后面就没村长的事了,这竟然是个障眼法。
然而作为警察也没有这个警惕心,也没有怀疑过村长这个角色。
若说恨化工厂的创始人,村长是很有作案动机的,他的儿子就是残疾...7.开场的时候给了凶手特写,凶手应该是个壮汉才对。
到最后竟然说魏晨是凶手,那样瘦弱都搬不动翁杰的感觉。
8.在篮球场那场戏,一群小混混把周欣怡锁在小黑屋,然后自己出来打球算怎么回事 ?
这好奇怪。
就为了让周欣怡把汪豪叫来然后两个人诉说童年阴影,这个设置很奇怪。
9.老梁让前方道路设障,居然就是几辆警车几个人挡在路中间,这警察智商有问题么,这不就是为了增添单位车辆报销费用么。
且最后一场就好像几个人的对角戏一样,大案子那些小警察都不来包围凶手的吗?
10.最后一场戏变成情感大戏,这凶手脆弱又奇怪,一把鼻涕一把泪本来要杀仇人又把他救上来自己去死...这是转了多少个弯啊。
这么脆弱的凶手把资深警察玩的团团转,也是醉了。
最后想吐槽周冬雨和佟大为这两个角色,周冬雨是警察老梁的女儿,不知道为啥老警察身边都要安排一个非常单纯愚蠢的女儿。
这个角色实在是温室里的花朵,难道做警察的爸爸就不会教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么,第一次见面就交换微信,没事就给人打电话,你就不怕他就是凶手么,实在是够脑残。
这明显就是一个容易让人下手的诱饵。
而佟大为实在不像个警察,大概是为了突出他放荡不羁,单就容易受凶手操控一头热这也太没脑子了吧。
补充:音乐插入很带感,美景拍地不错。
周鹏 汪豪电影讲述的是,不断有人被沉进冰河里溺死,经过调查发现死亡的两个人和消失的第三个人都曾经是当地炼化厂的合伙人,炼化厂的违规排污导致村里出现许多残疾儿童。
汪豪为调查当地失踪案件到东北与当地刑警队长周鹏一起破案。
在去当地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嫌疑人正打算杀害第三个人,在追凶的途中,第三个人被凶手投进了河中死亡,周队将计就计对外宣称受害人没死引凶手上钩,发现凶手是一直资助村里残疾孩童的老板韩明,韩明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竟然是炼化厂合伙人之一的翁杰,因为不满其他人的排污做法,全家被设计车祸身亡,自己活下来默默帮助村民,承认是自己杀的其他合伙人。
另一刻,村里的孤儿李永胜袭击了女警看到了韩明的真实资料,以周队女儿威胁其带翁杰过来,原来永胜哥哥因为发现炼化厂违规排污管道,全家被翁杰几个老板放火杀害,永胜寻找机会杀了另外三个,终于找到了翁杰,但是后来知道翁杰是他的资助人,一直在帮助村民,永胜良心悔过跳水救出了翁杰随后自杀。
本片画面三流,情节二流,演技二流,逃脱不了许多套路痕迹,对情节把握不够,显得快,忙,假。
总体而言是五分之作,国产三级到二级水准。
电影开头还是很抓人的,凿冰杀人,冰封住挣扎后死亡的“受害者”?
撇开这一段儿,其实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很朴实的故事,然而又不是故事,中国其实应该有不算少的这样的被污染的村庄。
电影本身的立意是很好的看到很多说魏晨一看就是凶手,讲真,我一开始真没看出来,只在后面提到他的身世才想到的。
故事是个好故事,题材也是好题材,可惜的是最后没能得到升华,结尾小遗憾吧,有点不是很懂最后的结局。
这是一篇算不上“影评”的影评。
只是一个普通观众,花了钱,看了电影,静下来坐着的时候,有话想说,想表达的一些“观后感”。
我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还请各位影评大神不要用专业的眼光去苛责......作为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我惶恐。
第一次在豆瓣发影评,本来不想啰嗦,毕竟,票房的好与坏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影片的所有演员跟我都非亲非故,没必要为此浪费时间。
但是,此刻真的想说点什么。
看完《冰河追凶》,我意犹未尽的打开豆瓣,想着,这片子至少能打8分吧(讲真,如果豆瓣评分有7.5,我可能都不会去写这篇文)。
但是现实让我大跌眼镜。
5.9分!
截止到我看评分,只要5.9!
我很不理解,曾一度想过,会不会是题材太冷门?
不应该啊,动作,悬疑,犯罪,推理,这种题材不止男性观众爱看,也是很多妹子的心头爱啊!
那会不会是主创班底的问题?
那就更不应该了吧!
论实力,有影帝坐镇!
论演技,无论是梁家辉,佟大为,还是谋女郎周冬雨,演技无可厚非。
那难道就是票房号召力的问题?
开什么玩笑,梁家辉 / 佟大为 / 周冬雨 / 邓家佳 / 魏晨 / 曹卫宇(按演员表顺序),哪一个没有号召力?
魏晨更是颜艺俱佳,影视歌综艺多栖发展的全能艺人。
出道九年,不炒作,无负面,谦卑努力上进,合作过的人无一不对他竖拇指给好评。
那原因是?
我思索再三,个人认为,或许是首页的一些热门评论对观众有一些误导。
不清楚热评的各位都是哪方面的专家,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有自己的观影感受。
众口难调,实不能强求好评。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客观而真实的看法。
1.影片整体画面构图,转场,音效,动作......这些“硬件标准”,100分满分,我至少给85!
音效尤其赞!
电锯切割冰面,激烈运作中的电锯与冰冷生硬的冰面接触,二者碰触的一刹那是什么感觉?
你能想象出的,应该是什么感觉?
电影《冰河追凶》呈现出来的视觉听觉感受,让我觉得,就该是这样,就是片子里呈现出来的这样!
这感觉,对了!
转场,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尤其深刻,从冰面转到周冬雨特写,完全不相干的两个镜头,被一出蒙太奇巧妙的转了过去!
白茫茫的冰面,白茫茫的屋顶,苍茫的天,当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转场的时候,不禁在心底,拍案叫绝!
再说水下的一些镜头,真实之余又不失美感,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2.主创人员影帝梁家辉,收放自如,表演不露痕迹,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夹在破案与家庭之间,左右为难的父亲,丈夫,团队的领头羊!
我看到有些评论抓住梁家辉的口音不放,说人物设置有问题,一个东北的警察为何是这样的口音。
但是!
明明电影里有交代啊!
自己看的不仔细,还非要苛责剧本?!
人家是外地人,广东人(没记错的话好像是)搬家到东北的。
难道所有人都应该土生土长吗?
再说魏晨,看到有个别评论吐槽魏晨的演技。
这个我真的忍不住要替他说一句话。
如果说几年前,你吐槽《一起来看流星雨》里的叶烁,我不会为他辩驳,影视新人嘛,的确存在很大的成长进步空间。
在批评与建议中逐步成长完善,也是新人锻炼的必由之路;如果说去年,你吐槽《匆匆那年》里的乔燃,你吐槽乔燃的造型不该是那样,性格不该是那样,我虽有异议,但也不会特意为此写一篇长影评反驳。
毕竟,把小说搬上银幕,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利波特,他是什么样,或者他应该是什么样,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不敢干涉。
但是,我们都应该看到,魏晨进步了啊!
每一部作品,他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进步呀!
不求最好,只要更好,也是这个86年出生的大男孩一向的行事作风!
他的演技不敢称完美无缺,但足可以凭借《冰河追凶》里,李永胜这一角色,让我发自内心的赞他一句——演员魏晨!
为警察引路开车,典型的东北青年打扮,让人很难联想到,电影银幕里的这个“他”,就是昨天音乐颁奖礼上,手捧数座奖杯,在舞台上劲歌热舞的全能偶像!
而在“李永胜”朴实的笑容背后,那一分若有所思,那一分不易察觉的警惕,寡言而有心事,热情但有保留.....真真是被魏晨诠释的入木三分!
扮小丑,包饺子,看似轻松无害,但是每一句,他都话里有话。
每一个小动作,小暗示,都是推动后面情节发展的不二主线!
所以说,魏晨这个角色是贯穿了全片的!
感谢导演的慧眼识人,大胆启用影视新人,让我对歌手魏晨有了舞台之外的另一种认识!
零下四十多度的东北,他飚车,他狂奔,他在冰天雪地里上演了一出华丽丽的“速度与激情”!
看到飚车那段的时候,我有一瞬间的恍惚,这个真的是魏晨吗?
是那个被朋友嘲笑开车龟速的魏晨吗?
影片的高潮期,冰面上对峙!
我真的被惊到了!
坐在我旁边的人甚至没控制住,在影院里发出低呼!
起初,李永胜眼神里是冰冷的决绝!
带着难以忘却的恨意,带着终将复仇的畅快,带着玉石俱焚的狠劲儿!
然而后来,我看到的是难过,是隐忍,是痛不欲生的抉择,甚至是不知自己多年以来的坚持,是对是错.......那种怀疑,更是发自内心的痛苦。
如果说,这样的魏晨还要被吐槽没演技,还要被黑是“选秀歌手靠脸蛋”,还要被不知情的人跟风倒的批评,那我真的于心不忍了。
我们都知道“三人成虎”这个典故。
说的人多了,大家就默认成了事实。
我不是什么脑残粉,只是一个客观冷静的观众。
所以,请不要看都没看过《冰河追凶》就轻易发表言论。
请不要看都没看过魏晨饰演的李永胜这个角色,就“理所应当”的黑他演技差。
有些努力与进步是需要被认可的,被鼓励的。
没有人生来就是圣人。
请给那些一直默默努力前进的人,一些温暖的鼓励!
正如那句“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我想说,“没有真正接触了解一个人之前,不足以妄下评论”。
电影票没有很贵,团购的话就更加便宜,片长90分钟,我不敢说分分钟都是经典,分分钟都全无瑕疵,但是《冰河追凶》,真的值得你去影院一看!
至少能给你带来一些观影后的反思,至少有所收获,至少算不上是浪费时间!
今天,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主旋律电影,自己花钱买的电影票,这不是第一次,上次在电影院看的主旋律影片是《警察故事2013》(这个片子无需多说)。
今天这部主旋律电影,片名没有《警察故事2013》主旋律,但内容就……看了就知道了。
一个老警察,工作的时候会忘记妻子和女儿,会把女儿锁在办公室一夜不管她是否饿和冷,所以,他离婚了。
仔细想想,我国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里的中老年警察都有个破碎的家庭,不能保护家人,只能保护祖国和人民,可能这样更感人吧。
佟大为饰演的年轻警察,看起来桀骜不驯,原来也有个悲伤的故事,他父亲为了救一名坏人而牺牲,所以他长大了也成了警察……这两个自带感人功能的主角,把这部电影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那么,电影到底好不好看呢?
很难说,故事节奏时快时慢,有一会儿感觉自己是在看国产电视剧,忍不住想按快进。
好不容易有点意思了,又卡壳了,实在是很难忍。
当然,是有几分钟还算好看的场景,包括开头的作案手法也蛮特别的,可是谜底太容易猜了,就没啥意思了。
至于演技,实在不想说。
如果演自己也算有演技的话,如果用力过猛也算演技的一种的话,那也是,算有吧。
可能人物设定太过标签化,根本无法演出感觉来吧,这个技术性的因素我一般都跳过不谈的,那就算了。
那讲一下细节问题,没办法,故事好了谁也不会谈逻辑和细节的。
可能是我认知有问题,一般来讲,到外地调查案件,至少需要两名民警吧?
看来,警力不足是大城市和小县城都会有的问题啊。
然后在医院,假装王建设没死吸引嫌疑人上钩那次,也是只有佟大为一个人在那个房间,而且是一个外地警察,本地警察呢?
这难道不是一个大要案吗?
警力不足啊,真是个大问题。
还有,一个外地来的警察,轻而易举的转眼间把一个命案的嫌疑人带离办案区,开玩笑的吧?
即使执法不规范行为是全国都有的现象,但如此不规范,还实属罕见。
好吧,就当剧情需要吧。
最后,梁家辉和佟大为去追魏晨,设卡拦截只在一个地点且不怎么规范,一个地方没拦住别的地方也就不拦了,也没警察继续去追,也没人增援,警力不足这个大问题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只好让两个主角拼命了……其实基本上这都是剧情需要,提出这些问题都是我的个人问题,也算是职业病,跟电影本身无关。
多说一句,去年看《烈日灼心》的时候,段奕宏演的警察,一出场我就觉得他像我的同事们,具体像谁,也说不出来。
当然那是犯罪题材电影,跟主旋律电影不能比。
今天太啰嗦了,实在很抱歉。
对了这部主旋律电影叫做《冰河追凶》。
在零下四十度极寒之地,以周鹏、汪豪为首的“追凶者”深入冰河,追查真凶寻找真相。
在暗藏杀机的冷酷冰河,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地被卷入一场场错综复杂的事件,成为“追凶”成员。
而冰河下的最终真相却颠覆所有人的想象……国内少有老老实实讲故事的电影,而且叙事技巧十分娴熟。
聊无新意的警匪题材居然拍的如此有质感,岩代太郎的配乐,韩国水下拍摄团队,佟大为成龙上身,看点太多,惊喜不断。
魏晨演的好像有点违和感,他刚出来就感觉不太对的样子,最后,还是挺精彩的
曾经在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项目单元获得“最具市场投资潜力奖的 #冰河追凶# 果然不负期待,导演徐伟将一个冰天雪地的凶杀故事拍得跌宕起伏,案情触目惊心,故事曲折惊险,梁家辉搭档佟大为,一老练一少壮,一热血一沉稳,或称最强华语探案CP,魏晨大亮,演技惊艳,可以踏入实力派阵容了而且#冰河追凶#
<图片2>拍一部犯罪悬疑片要跑到零下四十度的极寒之地,导演和剧组的诚意令人称赞。
影帝梁家辉演技毋庸置疑,倒是一直以来演技让人感觉已定型的佟大为,这次饰演追凶的警察表现令人期待。
魏晨和周冬雨两位高颜值演员是亮点。
另外魏晨还演唱了影片主题曲,真是一个全能艺人。
开头看到诡异的杀人手法,我以为是部悬疑片,探究人性吗?
后来查案的时候又扯出了地下水污染,导致全村的新生儿大部分都患有残疾。
哦,要针砭时事了。
凶手已经有个大概范围了。
嗯,调整坐姿,端正态度,这样的片子拍出来不容易啊。
然后看到佟大为英雄救美,和周冬雨一副要谈朋友的样子,哎呀,居然是青春爱情片!
紧接着凶手出现了,来了段追车戏。
导演这是觉得不过瘾啊,又加入了港片经典的警匪斗智斗勇,还来了段打戏,最后终于把凶手抓住了。
要结束了吗,一看时间,还有40分钟。
我心想,下面估计是要突出中心思想了吧,根据导演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会突出哪一点来升华主题呢,真是好期待啊!
若不是有我爹,对这演员阵容真没兴趣,看到邓家佳和魏晨更是自然地眉头一皱,连宣传海报都做得那么老派,又是一部会沉下去的电影,可惜了我爹。
爹啊爹,你怎么这几年接的都是烂片!
(如今写爹,连双引号都懒得打了)看完有点呵呵,这些人的三观都好难理解,情节还是挺紧凑的,但推理方面就没什么逻辑可言了。
对很多警匪片中的飞车追击,我真的很不懂,不是跟着别跟丢就行吗,没油了,到地方了,歹徒没耐心停下来了,不就自然追到了吗,何必那么玩命地要对方停下来呢?
这是一部男人戏,所以周冬雨、邓家佳都只是打打酱油罢了,想不到最终的反派大boss是魏晨啊,其实我早怀疑你了好吗,那小脸根本藏不住事儿,就是这杀人动机和最后的自杀真是让人崩溃,最恨这种自己藏了一肚子报复又发现搞错了到最后连累警察叔叔的人!
最后还是想说,在那样的酷寒中拍摄,心疼我爹,毕竟他年纪大了,而且那么敬业,带着一群啥也不缺就缺演技的小晚辈,分分钟会献身的。
吐槽里面的警察特那么笨,不指侦查能力,而是处事的应变能力。至于真凶,就算用了村长故作迷雾误导观众,都无碍对真凶显眼的推测:无非就是露脸较多又没什么“可疑”的那人,柯南“套路”700集的经验。PS:佟大为 饰演的汪豪好讨人厌!
编剧和导演像一个文笔没那么好的学生在努力写一篇作文,模糊的类型,不鲜明的主题,让人觉着拼接感太强。
开场让人眼前一亮。
没觉得有大家骂的那么差啊,除了魏晨有点出戏演技一般之外都挺好的。情节也不错
能让有演技的登台么?什么时候秀星可以随意表演了,简直了……接不住戏,看着膈硬坏了。梁家辉以后选戏慎重点,这都是一群什么。
第二次稍微认真了点,看的下去。虽然从开始就猜到了凶手,剧情也真经不住推敲。
感觉编剧用脚写剧本,从开头就很反人类…警察穿亮色当便衣疯狂奔跑很怕别人看不到?用奔跑和摩托车比速度还赢了,真牛啊。最后结尾笑得想死,魏晨根本接不住戏,整个剧本和演员就没有合格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堆玩意。
太容易猜~
国产电影这两年真是多种类型有突破。开篇的航拍、中间的全景、后来的追车都有一定水准,美学效果不错。虽然悬疑的较直白,仍然被结尾感动了一些些。梁家辉演什么像什么,不过还是更怀念他跳“双飞燕”和“今天不回家”时的风流态。
可惜了,娱乐性差了点,有些中规中矩。如果制片人换成陈国富的话,我觉得会好很多。
挺工整的犯罪片,作为处女作来说,虽起承转合不够自然,但仍可算作不错的表现。当然,也可能是看到豆瓣评分,我对它期待值较低,不过豆瓣为什么会是不及格分数,我也确实不明白。结尾有点冗长烂尾,佟大为和魏晨的角色可塑空间都很大,但处理的不够好。看老梁面子加一星给三星半,魏晨演技略毁片子。
看完《匆匆那年》之后就觉得魏晨的长相很适合演那种斯文禽兽 果然这又接了一个
冲着大冷天到黑龙江拍戏还跳冰水的敬业精神,给个四星
看完电影好像去一趟冰河!真的好漂亮,导演的手法前面如此写实真的不是收了村长的礼物然后帮忙宣传旅游吗?真的好漂亮啊,成片成片的白也可以如此美的大气磅礴喜欢电影最后的片段,汪豪不顾一切的追凶手,喜欢周队对警察职业的负责,喜欢李永胜的爱憎分明,但是不提倡杀人啊!喜欢翁杰,悔悟后的付出
怎么会接这部戏?
凑合……
优缺点都十分明显的国产犯罪电影,正常的逻辑链条,显而易见的凶手,人物角色的搭配,故事显得有点故弄玄虚,也有明显的bug在里面,好的是将环境保护嫁接犯罪报复,有中国特色和现实主义,结合常州学校的污染,真的是反。整体而言,值得一看但并不惊喜。PS:中国那么多的好题材拿出来拍都是好电影啊。
前三分之一不错,中间剧情开始套路,崩坏,后期就散掉,乱了
豆豆一直不喜欢佟大为 因为奋斗里面太能作了 但是我觉得他演东北兵演上海小警察都演的挺好 整个情节不合理里面有合理的冲突 魏晨最后掉到冰窟窿里面真是挺难过的 这就是东北这就是合理
两半。太寄希望于情节,视听上很粗糙,滥用整容梗是多么的绝亡。佟大为出场跟踪偏偏穿一件扎眼的黄绿卫衣,从天桥跳下也是没有必要的大动干戈,还不如他初到伊春追小毛贼来更有趣味,这场延续到坐到梁家辉车里与周冬雨相识都是有趣的。动作与追车又碎又无聊。周与佟剖白警察家属太烂,没想到魏晨更烂。挂靠环保是不错的线,但拍得太国产惯常思维,日本有同类佳作,韩国则会更精致。水下是干拍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