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辛弃疾1162

辛弃疾1162,Fighting for the Motherland

主演:谢苗,南笙,郑文森,高名扬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辛弃疾1162》剧照

辛弃疾1162 剧照 NO.1辛弃疾1162 剧照 NO.2辛弃疾1162 剧照 NO.3辛弃疾1162 剧照 NO.4辛弃疾1162 剧照 NO.5辛弃疾1162 剧照 NO.6辛弃疾1162 剧照 NO.13辛弃疾1162 剧照 NO.14辛弃疾1162 剧照 NO.15辛弃疾1162 剧照 NO.16辛弃疾1162 剧照 NO.17辛弃疾1162 剧照 NO.18辛弃疾1162 剧照 NO.19辛弃疾1162 剧照 NO.20

《辛弃疾1162》剧情介绍

辛弃疾116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161年,大宋国土幅裂,金主完颜亮侵占中原,并再欲大举南侵。中原百姓不堪严苛压榨,奋起抗金,年方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乡众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战功赫然。1162年,力主驱逐侵虏、收复失土、实现统一的辛弃疾,奉命南下说服南宋朝廷北伐,在他完成使命归来,却见主帅耿京被叛徒杀害后义军溃散的乱状。侠义所使、激愤所驱和再凝义军士气所谋,辛弃疾率五十多骑突袭数万人金军大营,生擒叛徒南归,写就一段悲壮的峥嵘历史。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薛平贵与王宝钏一把挂面完美计划流金乌托邦玉帝传奇恶魔烟筒3:烟筒之怒我会回来过圣诞斯普林斯汀:百老汇音乐会鹅毛笔战犬出击飞驰人生落花洞新娘霍家拳之铁臂娇娃3青蛇缘起我的魔姬女友补天季节与季节之间上门丈夫吴作斗文豪野犬汪!大逃杀2:镇魂歌少年巴比伦十英寸的英雄皮塔在恋爱三角关系八零九零恐怖绘本第二季战魂我是猎手五十岚夫妇是伪装的陌生人

《辛弃疾1162》长篇影评

 1 ) 辛弃疾

深秋逢骤雨 古宅寄残躯征战十几许 旧人何所居白了少年头 红柿多如愁叹我辛弃疾 酒醉方无忧我曾闻少年的你,也遇见过吹角连营的你。

意气奋发,生而为人,或许在别的朝代,你会是不一样的你。

我曾为你晚年所感慨,可伶白发生。

或许这一切都是因为热爱吧。

因为热爱,所以你在。

因为忠君,所以认真。

一部电影,一个有血有肉的你。

不在于演员,而在于你本身的故事,才觉得有意义。

生活或许有一天会欺骗你,而理想不会。

也许我们每个人曾经都是辛弃疾。

只是现在不是了。

可伶白发生……

 2 ) 辛弃疾观后感

我觉得剧情还是不错的,节奏紧凑,制作也算精良,高于一般的网大水平。

辛弃疾起义,投靠耿京,追杀义端,联系南廷,张安国杀耿京投金,辛弃疾率50骑闯入敌军营垒活捉张安国,这一主线基本上也就是辛弃疾的传奇故事。

这部电影本来就不是正剧,所以也没必要那么严苛的说这不符合史实那不符合时代,把这当个武侠片看就可以了。

 3 ) 对于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来说应该有8分

这是一部基本符合历史的电影,看到很多评价说电影瞎编,我只能说多读书,别把你自己的无知表现出来,50人冲5w是历史记载的,而且历史上可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其实这电影已经弱化了辛弃疾的战力。

总的来说,虽然有一点小瑕疵(女主角的戏份比例不太好拿捏,比较本来就是一部纯男性剧)但是瑕不掩瑜,这还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我也对最后辛弃疾恍惚之间看到女主的情景很满意“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概也就是这样了吧。

 4 ) 史实虚构并重,坐失绝妙佳构

完成度较高的历史片。

作为网络电影来说,已经超出个人预期了。

文戏方面,人物性格鲜明,有充分可信,逻辑清晰的情感纠葛。

武戏方面,场面调度游刃有余,火爆,镜头感强。

尤其辛弃疾舞剑一段十分精彩。

近些年来武侠片中都已见不到的个人才艺表演桥段,反出现在一部历史剧中。

谢苗是功夫童星出身,舞剑有节奏,有劲,其他演员演不了。

说句题外话,谢苗好瘦。

印像中的苗,还停留在婴儿肥。

眼前的苗,还是一个人吗?

大惊失色。

脸颊上没有一两肉,是练功练偏了吗?

还是婚后生活太幸福。

要注意劳逸,不可操切。

南笙据说是豆瓣红人,古装扮相倒不违和。

角色定位大致相当于雅典娜或者桔梗,拔剑为弟复仇令人印象深刻。

史实与虚构的处理较为合理。

大体还原了辛弃疾早年在北方起兵的经历。

耿京起义,辛弃疾投诚都有刻画。

张安国为金人收买,杀害耿京等都是史实,影片中只一笔带过。

风格处理得较轻,更娱乐向,史诗感更加弱化。

作为网络电影也不必苛求。

义端和尚也是史实人物,在宋史辛弃疾列传中记载: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义端在被辛追击擒获后说辛弃疾是青兕下凡,大拍其马屁,也是蛮有意思的。

义端的名字很蹊跷,正好谐音”异端“,容易给人造成虚构的幻觉。

其实不是。

开头结尾采用老年辛弃疾的视角,增加凝重感,值得赞赏。

片中刻画陆游泛舟西湖的段落,为整片风格添加了一抹虚无飘逸,更凸显东方特色。

以上史实的处理多中规中矩,但还是有一点遗憾。

关于辛弃疾题材,”辛党“间若即若离的友情是值得大力挖掘的。

辛弃疾少年时,与党怀英同窗就学,当时北方齐名”辛党“。

后来金人南下,辛归宋抗金,而党怀英却留而事金。

两人从同窗变成了民族敌人,这一点剧中没有借以发挥,白白错失了一个绝佳题材。

如果从辛党少年同游写起,着重刻画两人各事其主后,在民族大义与个体友情间的艰难抉择,最后面临两难绝境,将令整片格调再上一个台阶。

当然,那就完全是另一部戏了。

就酱

 5 ) 《辛弃疾1162》:网络大电影突起之异军,人物塑造成功之典范。

网络大电影一直以来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院线电影向来被传为佳片良作的栖息之所。

这话说着大体不错,但诸如《逐梦演艺圈》、《上海堡垒》之流,同属于院线电影,或无名之辈堆砌,或大牌云集,却也难逃烂片之说辞。

网络大电影大多不忍直视,或剧情单薄如纸,无病呻吟,或挂羊头、撒狗血,敷衍了事,或画风粗鄙、逻辑混乱。

凡此种种,俯拾皆是。

但在林林总总的网大作品中,难免有异军突起,依靠精良的制作,杀出重围,博来观众阵阵喝彩。

谢苗、南笙主演的网络大电影《辛弃疾1162》即是这异军中的一员。

谢苗、南笙主演的网络大电影《辛弃疾1162》是一个惊喜。

打斗行云流水、毫不阻滞,真实感强;战斗画面恢弘壮丽,令人感同身受;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矛盾冲突多而不腻,观影体验佳;最令人称道的是,电影塑造的历史人物多面立体,真实且富有变化,其手段之高,值得细心体悟与学习!

电影对人物的塑造堪称成功之典范,所以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道说道!

配角性格鲜明,人物弧光佳。

何为人物弧光,通俗来讲,就是人物的转变。

这主要体现在两大男配贾瑞和耿京身上,这两个人物性格十分鲜明,一为饱读诗书的谋士,一为大字不识的农民。

前者通书知理,后者重情义。

贾瑞和耿京俱是正面人物,但一样都自己的狭隘性,贾瑞有大才,但做事谨小慎微,在伐金一事上畏首畏尾。

他在刚出场的时候是作为辛弃疾的对立面登场的,对从前的小过节耿耿于怀,看似小肚鸡肠,实则“死鸭子嘴硬”。

他对辛弃疾阻止自己仕金一事,内心定然是感激的,但碍于面子,不肯认错,自然而然就不会放辛弃疾进城了,但情谊犹存,所以一开始没有让辛弃疾进城,但还是送了一车粮食,后又跟辛弃疾出城打赌。

贾瑞出城的时候,辛弃疾一句“终于来了”,透露出他对贾瑞的了解:嘴硬心软。

而贾瑞给辛弃疾数百人让其对抗5000金兵,也显出他对辛弃疾的能力之了解,否则哪有拿义军以卵击石的道理,所以此为“就坡下驴”之计耳!

贾瑞和辛弃疾之间的情谊是藏着掖着的,电影如此处理,虽需细察但察之则余味无穷,难免会心一笑。

贾瑞的转变来源于小黑子抢财伤民一事上,辛弃疾慷慨激昂,结合个人理想陈说对乡民秋毫无犯的真义,令贾瑞对辛弃疾的感情由暗转明,由同窗之谊转为钦佩之情。

自此,两人心意互通有无,贾瑞对义军伐金之事也不再束手束脚,瞻前顾后了。

耿京则为一粗人,但粗中有细,监视和尚义端是一妙笔。

加之为人豪爽、重兄弟情谊的性格特征,恰能解释他短时间组建义军并发展壮大的缘由。

耿京豪爽之至,当辛弃疾说及四风闸之战时,立马答应要替其报仇。

但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耿京的思想狭隘性就显现出来了,毕竟没有读过多少书,竟摆下“鸿门宴”想要杀掉辛弃疾,从而放弃伐金大业,让自己的手下兄弟能够过上有肉吃有酒喝的安稳日子。

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踟蹰之色。

辛弃疾一阵推心置腹之后,将剑交予他手,生死由他,耿京感其热血,完成了人生的升华。

观众自始至终都不会讨厌耿京,因为他是那样的真实可感。

以至于后来耿京由于太过重情重义,轻率的原谅张安国,导致被其所害,我们都能听到自己内心的悲恸。

对于网络大电影而言,人物的单薄干瘪和样板化塑造是通病,但《辛弃疾1162》却没有囿于陈规,流于俗套,贾瑞和耿京形象鲜活立体,人物弧光精彩,令人印象深刻。

虽然电影对贾瑞和耿京的人物刻画堪称典范,但是并没有喧宾夺主,因为促使他们心性转变和生命升华的是辛弃疾,这也算是对辛弃疾的侧面烘托。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辛弃疾是没有人物弧光的,是始终如一的,但却不能称其失败,因为这恰恰可以彰显他一心壮志伐金,矢志不渝。

电影除了通过战斗对辛弃疾的智计和勇武加以刻画外,更在细节上加以把控,以丰其形象。

比如在电影开头,辛弃疾在城外一直手捧书卷,见贾瑞出城,遂用狗尾巴草当作书签,置于所观之处;在电影中间,有一个镜头是霜花找来了两本书给予正在与耿京、贾瑞同行的辛弃疾。

这两处细节展现出辛弃疾喜好读书的性格特点。

再如辛弃疾的言辞设计。

“听闻大帅当初起兵之时,只有十数乡勇跟随,短短三年时间竟有如此规模,辛某着实钦佩得很!

”“论资历,我不如各位;论战功,你们大大小小赢过上百仗,我也不如各位。

”这些语言彰显了辛弃疾的谦逊秉性。

又如榔头言及义端是从金国逃出来的时候,义端有愧色,辛弃疾观色甚微,展现了他对兄弟内心的照拂:“榔头,你不是想学剑吗?

义端大哥可是舞剑的高手?

你还不趁这个机会,让义端大哥给你指点指点?

”这些小细节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位“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辛弃疾。

结语:《辛弃疾1162》在人物塑造方面端得功力了得,故事情节也毫无拖沓、拼凑之感,一开场就是四风闸之战,战忽尔巴;而后泰安城遇贾瑞之阻,后以500兵战5000兵大胜而归,方始入城;后又因分粮闹矛盾,继而是追杀义端和尚,擒金国公主完颜成袂,杀忽而巴……大决战杀叛徒张安国和王爷完颜拔速。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没有将完颜拔速设计成一个愚昧呆瓜,他识破义军的破城计划,用攻心之计致耿帅身死,义军瓦解,非泛泛之辈,是一合格大反派。

在真实历史上,辛弃疾反出四风闸、往泰安投奔反金义军、义斩偷帅印的花和尚义端、率50精兵闯金营生擒弑耿京的张安国,这些确有其事,但具体细节肯定不是如电影中那般,贾瑞和耿京也并不是如此之性格。

电影角色榔头和霜花亦属杜撰,但电影有其自身的戏剧特性,对辛弃疾这一历史人物取其神而忘其形,其角色形象栩栩如生,耿京和贾瑞也被塑造得真实有味道,殊为不易。

综上所述,《辛弃疾1162》乃是网络大电影中突起之异军,值得一观!

 6 ) 不仅仅是武将,也是情感充沛的文学大师

电影的爱情线本可以注入很多可以探讨的东西。

辛弃疾自幼立志赶走金人,收复故土。

当他有可能实现自己抱负时却出现了一个女孩,女孩想和他离开战乱安稳的度过一生,但每次上战场他都不能保证自己能活着回来,辛弃疾的爱国与一个真心喜欢的女孩之间不可兼得时产生的内心挣扎电影并没有刻画展现给观众。

原本就不多的爱情铺垫导致最后女主牺牲显得刻意煽情,难以让观众产生共鸣。

辛弃疾的诗词造诣在华夏诗词史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虽然影片讲述的是早期抗金事迹,但也可以酌情为其文学造诣做些铺垫。

例如写诗词壮士气,收拢民心。

 7 ) 我是啥时粉了谢苗呢?目中无人?哦不对是洪熙官

看了目中无人,比院线片好太多,去看是什么班底,谢苗,谢苗是谁?

不认识。

啊?

不对啊这是小时候一直演李连杰儿子的那个小孩(洪熙官还什么警察什么保镖里李连杰儿子一直双打的),小时候看多了和亲戚一直讨论说这个就是李连杰亲儿子吧,你看这打起来的动作把式配合和戏份和演技,这么硬扎的童子功。

不过现在感到好奇的是,小时候就这么强悍的硬实力了,还在李连杰的班底里演了那么多次主要配角,大家都能记住他,怎么这么硬的实力这么好的起步,现在咋一直做配角,或者演网大呢?

虽然说一些作品比院线武侠片好看多了。

也许就是在各种成分越多的圈子里,硬内功不是主要因素,也可能是谢苗自己的班底或者父母对一些情况认识的不够敏感,没好好认清楚和李连杰都演成官配了是上了多么大的船。

 8 ) 大宋末年的一曲繁华绝唱

偶然间,看了《辛弃疾1162》的一段片段,便生生无法自拔,沉浸在那个大宋末年,那个荒唐破败萧瑟的年代,也正是辛弃疾的出现,给那个破败的年代增添了一份军人的豪情,一份家国儿女的柔情,更有一份作为大宋子民的不屈之情。

我很喜欢故事中的那个辛弃疾,或许也是我对辛弃疾老先生的了解也不是很全面吧,所以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之中的辛弃疾。

有血有肉,也有着家国儿女之情,更有着作为一个大宋子民的远大抱负。

他给我展现了一个更加鲜活的辛弃疾,就如同我们所有人一样,他有自己的感情,也有自己的抱负,总之他有着我们普通人所拥有的的一切,可以说导演在这一点上做的很成功,把辛弃疾老先生平民化了。

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诗人,也不是一个义军的副统帅,他有着一切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一个“平民英雄”,他的出现不突兀,也不过分抢眼,仿佛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

我很喜欢剧中的每一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演得那么有血有肉,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人一般,平凡却有带有他们自己的特色。

霜花,一个虚构出来的角色,也是这部剧的亮点之一吧。

他的出现让主人公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了,主人公不再是为了家国情怀去打仗的人,他有他的私信,他想还大宋一个盛世繁华,他也想给自己和自己爱的人一份宁静。

霜花也无畏的跟着辛弃疾,只要有他在那么他的心也就在那,哪怕最后为了他而战死都死而无憾。

渐渐的,从最开始的只想着跟这辛弃疾一起,到后来渐渐的明白了,在家国大事面前,儿女情长都要先放一边。

所以他才肯跟着,辛弃疾一起,一起策马于疆场,成为那个时代的一段传奇佳话,是爱情,让着她心甘情愿的于辛弃疾一起去面对,这个破败的山海,愿意和他一起收复故土,只为那年月他答应过她,他会娶她为妻,以大宋繁华为礼,天下山河为聘,铺十里红装,点上长明灯,娶她回家。

榔头,热血无惧,心里一直佩服这辛弃疾这个大哥,也把大哥视为他这一生都追随的对象。

在这乱世之中靠着一腔勇气和那对金人的仇恨,活着,挣扎着,在战斗着。

他不曾看过大宋的繁华,但是他知道,家国不能丢,山河不能破。

吾有一板斧,可护大宋千里江山。

宁为战死魂,不做亡国躯。

这是他一生都在呐喊和践行的人生格言。

他也有自己的梦想,就是等到家国安定,去个胖媳妇回家过日子。

多么朴素和简单的愿望,可在那个年代却显得是那么的遥远,仿佛就是一句玩笑一般,会引得众人的阵阵嘲笑。

耿京,没有文化,但是却有着一腔爱国的热血。

他就如同那个时代造就的大多数草莽英雄那般。

重情义,易自足,跟有着满腔的爱国情怀。

他们梦想的生活就是每天有酒喝,有肉吃,有媳妇,有个家。

他们惧怕战争,他们讨厌打仗,他们就像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还记得辛弃疾要去南宋朝廷的那个晚上,他与耿京的对话。

他说他不想打了,他说他想为兄弟们着想,他说他讨厌战争。

是啊,谁喜欢战争呢,谁不贪恋着那岁月静好的岁月呢。

可是,家国破,山河碎。

怎么去过那平凡的岁月呢,唯有用自己的身躯,去阻挡那,金人的铁蹄,去阻挡他们南下的步伐。

用自己的一生戎马,换天下的分安定,换和自己出生入死的的兄弟们一份安心。

总之,这部剧没有让我失望,每个人都刻画的那么有血有肉,他们都有着远大的抱负,但也有着自己的期盼。

他们或许是一群莽夫,一群匹夫,一群只会收复故土的义勇军。

但俗话说的好,君王死社稷,匹夫死国门。

战死国门,为国捐躯,收复故土,还天下一份安定。

待天下平定,故土已收,在与君去欣赏那大宋的繁华江山,去给世人说一段这乱世的繁华绝唱。

 9 ) 不看辛弃疾,你怎么懂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一部2020年的新电影。

中国的历史电影尤其是战争电影不好拍,因为很多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英雄,从卫青、霍去病,到岳飞、文天祥、袁崇焕、史可法,他们的对手,当时的外敌,现在都已经成为国内民族的一部分。

说起来也只有戚继光和三国比较好拍。

戚继光抗击的倭寇,依然还是外国人,而三国也纯粹是内战。

类似的历史人物问题在国外也有,但洋人似乎看得比较开。

比如英国的罗宾汉是萨克森人,反抗入侵的诺曼人。

而电影《勇敢的心》则描述苏格兰人反抗英格兰人暴政的历史,还得了奥斯卡奖。

啊知道英国人和美国人看这个片子会不会扎心。

看见真实的历史很难,坦然看待历史更难。

因为如此,我给这部目前豆瓣评分只有6.8的电影打了满分,希望能拉一拉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看看历史。

如果不知道辛弃疾,怎么知道大宋的辉煌?

怎么知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怎么懂得“气吞万里如虎”?

 10 ) 为了片尾曲

搜索南笙的时候,看到了这部电影。

从小到大读过不少古诗词,辛弃疾是我颇为喜欢的一位老前辈。

点开看了一下,感觉还可以,基本符合历史事实,一些小改动,也无可厚非。

说到剧中的爱情。

辛弃疾也是男人,也是写出了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文人。

有个绝世佳人也不为过。

不过整部电影,我觉得还是有点点平淡。

剧情不够紧凑,节奏掌握的不算高。

对我来说,全剧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片尾曲署名的那几个字。

作词:辛弃疾

《辛弃疾1162》短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分钟前
  • 兰陵笑笑
  • 推荐

空有一腔热血,但是无处施展,我想着应该就是辛弃疾一生的遗憾吧。到死了都不能瞑目。

12分钟前
  • 米斯特扬
  • 推荐

勉强三星,整部片子两个女人,一个太明显整容脸,爱情线不如没有

16分钟前
  • 豆瓣豆瓣
  • 还行

同期网大,当bgm放。青年辛弃疾的故事值得讲,正剧格调。投军-小胜、面圣、背叛、大战…制作很认真。战斗场面有想象力(发火箭引燃空中油罐),可惜故事太过干巴,口号喊得像是抗日剧,既没有幽默感可以调剂,也没有意料之外的历史细节……但要说是不向市场妥协,又加了个没啥必要的女主角。

19分钟前
  • 阳朱
  • 还行

马马虎虎可以看,其实风格是比较浮夸的,但看得出诚意,很想收住情绪,故事和人物不能说不好,但其实站不住脚,另外写评论再说了

23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还行

比想象的好看,本身三星,为题材多一星支持~

25分钟前
  • 丙十二耗叔
  • 推荐

制作算是精良了,在众多“网大”里,应该说是非常精良了,动作戏也好。皇上说准奏辛弃疾的想法的时候,我竟然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关于感情戏,我觉得这个感情戏恰到好处,我从点开这电影的时候就知道这电影不会以感情戏为主。但是我承认,最后一段“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时候,我真的泪目了。

28分钟前
  • 推荐

挺好的剧情,动作,都毁在脸谱化的人物刻画上了。但整体还行吧

29分钟前
  • Imalion
  • 还行

被严重评低的片子,值得五星好评!题材好,演员好,拍得好。若不看此片,真不知道辛弃疾这么厉害,以前只知道是个文豪,原来武艺更出色,单枪匹马于万军丛中取人头,智勇双全,有胆有识,历史上不可多夺的人才啊!谢苗要火了!

32分钟前
  • 东方小奕
  • 力荐

质感真的感人!完全超乎意料,值得一看!!!

36分钟前
  • 考拉考拉
  • 推荐

表现辛弃疾的电影凤毛麟角,这一部拍的不错,起码比一些院线电影好

38分钟前
  • 一笑不洒
  • 力荐

身为网大从业者,看到这样一部满满诚心制作的电影,实在觉得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别因它是网大而令眼看待它,客观公正的来讲,真的是部不错的电影,实则四星,多的一分是鼓励!

42分钟前
  • 🐑
  • 力荐

是个不错的网络电影。虽然故事大体按照史实脉络书写,但确实缺少外部压力,叙事比较散乱,整体显得冗长。

44分钟前
  • 莫黑托的薄荷
  • 推荐

果然拍得很烂,那么传奇的经历,拍出来就非常假,还刻意安排一个女人在身边,国内大众就喜欢看这种情节是吧。

46分钟前
  • 鸟先生
  • 较差

对辛弃疾有兴趣才会看这片,可惜不太吸引人,剧情比较拖沓,女主基本上起不到多少正面作用。

47分钟前
  • cilei
  • 较差

我觉得挺真诚的

50分钟前
  • 咸春雨
  • 力荐

强行树立了张安国的一个对立面,小场面打斗没问题,大场面的背景板都在无趣的跳舞。目测没有历史指导,义军除害那点,下面的人对于官,居然人人唾骂,看不出来对这些秀才,进士的尊重,不如就叫一个人无双 还差不多,服化道基本没有,5000伏击那点,金军,宋军第一阵居然不是放箭,而是上去肉搏,厉害得很 ,以及耿京的塑造,我觉得那种人还是被杀了比较好,反观张安国作为初创员工的待遇。这朝廷不保也罢,顺带补一段历史,后来蒙古人来的时候,前锋军基本都是汉人,为什么,可能大概率是这种不公吧

55分钟前
  • 伍仁
  • 很差

剧本再打磨打磨就好了,800义军去打人5000金军还要减到500,尬死了。以一敌十了,大宋皇帝给你坐好不好,倒不如改成2000金军运粮队更理性点。

59分钟前
  • 紫川秀
  • 还行

虽然史书记载是辛弃疾是个猛人,但也是智勇双全的,而不是赵子龙杀个七进七出。史书上的50人是说他带着50人到军营前要见汉奸,见到后杀了就走。作为动作片给个两星吧。至于人物感染力一星都没。

60分钟前
  • 水中月
  • 较差

可惜还是网大底色和套路,而且女主毁戏

1小时前
  • 光影一路同行
  • 较差